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良醫妙藥》有感作文示例

觀《良醫妙藥》有感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美國電影《良醫妙藥》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一個關於兒童罕見藥研發的案例,其故事情節從一個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兩個孩子開始。這兩名小孩均得了一種罕見的遺傳類疾病——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其父親約翰一路求醫問藥,但最終因爲該疾病極爲少見而無藥可救。由於不願意看着自己的孩子這樣白白死去,約翰決定背水一戰,自己投資興建醫藥工廠,研發治療龐貝氏症的藥物。後來,約翰發現希爾博士的新藥研究有望治癒此症,但患有龐貝氏症的孩子隨時可能發病而死亡,與死神賽跑故事由此展開……

觀《良醫妙藥》有感作文

  兒童臨牀試驗之難

影片中約翰的兒童臨牀藥物研究面臨一系列的現實困難。一方面,兒童臨牀試驗需要在大型醫院內進行,但是因爲收益低、風險高等因素,很難找到醫院爲其提供條件進行新藥臨牀試驗。那麼,約翰是否願意用自己的孩子爲這種新藥做試驗呢?就算可行,其仍舊面臨倫理道德和兒童保護相關的法律風險;另一方面,約翰找到對治癒龐貝氏症具有一定療效的'新藥後,其上市過程中仍舊將面臨重重難關。例如,由於罕見病患病人羣數量少,申請難度大,在政府審批手續和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將面臨重重關卡。

事實上,影片所反映的現象也正是現如今真實情況的寫照,兒科臨牀試驗的開展確實存在諸多困難,也一直是兒科藥品研究中的主要阻礙。這其中包括對知情同意書的理解、受試兒童的招募、經濟補償、醫學倫理道德以及兒童的依從性等各個方面。例如,兒科臨牀試驗家長是主要的決策者,兒童在受試過程中接受藥物治療和各項檢查往往會恐懼、痛苦與不適,這使得兒童的招募和完成所有治療變得異常困難。而罕見病兒童藥的研發更是難上加難。

  罕見病"青睞"兒童

顧名思義,罕見病是指那些發病率極低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罕見病爲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世界各國根據自己國家的具體情況,對罕見病的認定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大部分的罕見病都是遺傳性疾病,多由出生後發現,因此,許多罕見病在兒童身上多發,尤其集中在低齡兒童中。

國內較爲人熟知的罕見疾病包括: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貧血、成骨不成症(俗稱玻璃娃娃)、高血氨症、有機酸血癥、威爾森氏症等。

  如何讓"孤兒藥"不再孤獨

罕見疾病又稱"孤兒病",而"孤兒藥"則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從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兩方面看,目前我國"孤兒藥"的現狀很不樂觀。藥物基本依賴進口,上市數量少,遠不能滿足罕見病治療需求, 而且價格昂貴、進入基藥和醫保目錄少、報銷比例不高。比如我國戈謝病患者大約有1000人,但沒有治療這種疾病的國產藥物,完全依賴進口。

一些國家的經驗表明,立法對"孤兒藥"研發和生產有立竿見影的作用。這些國家通過稅收抵免、註冊費免除和優先審查等措施推動"孤兒藥"的研發,同時給予"孤兒藥"市場獨佔權和醫保政策扶持。如美國的《罕見病藥物法案》,"孤兒藥"在臨牀研發期享有50%的課稅扣除優惠,並可向前延伸3年,向後延伸15年,總稅收減免可 達臨牀研究總費用的70%,此外還規定可減免"孤兒藥"註冊費用,允許其單獨定價並給予7年市場獨佔權。在2015年,美國FDA共批准45個新藥,其中有21個罕見病藥物,差不多佔本年度獲批新藥的一半(47%),這21個罕見病藥物的獲批再次見證了《罕見病藥物法案》對全球製藥巨頭增強罕見病藥物的研發興趣和動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比於發達國家日益健全的針對"孤兒藥"研發的法規,我國在相關政策和立法上還不完善,在稅收抵免等方面幾乎沒有激勵政策,從而導致製藥企業研發和生產"孤兒藥"的積極性不高。讓"孤兒藥"不再孤獨,應借鑑國外經驗,建立認定製度,並將這種認定作爲"孤兒藥"註冊審批的前置程序。同時,簡化"孤兒藥"審評審批程序,制定"孤兒藥"優先審評的實施細則,包括臨牀試驗減免及特殊審批。此外,國家可以設立專項基金,資助原創性"孤兒藥"研發,鼓勵對國外專利過期"孤兒藥"進行搶仿,制定"孤兒藥"市場獨佔、單獨定價與稅費減免的優惠政策。罕見病醫療保障制度也需同步加強,要將部分罕見病納入大病保險,把"孤兒藥"作爲特殊藥品納入國家醫療保險藥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