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爆裂鼓手觀後感(通用6篇)

爆裂鼓手觀後感(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爆裂鼓手觀後感(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爆裂鼓手觀後感(通用6篇)

  爆裂鼓手觀後感1

F老師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下一個“查理”,將他們腿上音樂聖堂的至高點,可惜世事難料具有音樂天賦和執着進取精神的學生卻寥寥無幾,在他魔鬼般的訓練下,有的學生在問鼎聖堂的道路上,承受不住內心的煎熬最終放棄生命;有的乾脆轉行去做醫生;還有的根本就是他利用的工具,用來激勵天才學生的潛能。

安德魯是個有強烈企圖心的學生,在明知F在尋找鼓手的情況下,深夜練鼓吸引F老師的關注。安德魯是個單親家庭出生的孩子,從小就缺少關注關愛,性格孤僻沒有朋友,在家庭聚會中也不太受關注,他和F老師一樣偏執認爲只有成功纔有意義,忽視打鼓以外的一切,在他成爲核心之後正志得意滿的時候,F老師卻安排了一個新鼓手來接替他的位置,以此激發安德魯的潛能,安德魯爲了爭回核心位置,放棄了女友全心投入到打鼓練習中,最後打到雙手流血再用冰敷。最終在一次彩排中經過無數次的考覈、精神折磨和肆虐而瘋狂的打鼓後終於贏回了核心位置。卻因爲一場車禍受傷不能參與比賽。F老師卻輕易的放棄了他,使積怨已久的安德魯將滿腔的怒火發泄到F身上。兩人在舞臺中央扭打起來。使整部電影節奏感加強,戲劇衝突達到頂點,人物關係具有張力。

安德魯心灰意冷承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放棄了當鼓手,而F老師因爲他指證,以虐待學生爲理由被音樂學院辭退。

故事結尾,在一次巧遇後,F老師給了安德魯一次上臺的機會,這次臺下都是音樂界的大佬,對樂手過目不忘,只要一次表演失敗就再也沒有立錐之地。F在臨開演前對安德魯說:“我知道是你告發我的。”並故意告訴他錯的樂譜,使他彈不出音符,安德魯黯然離開了舞臺,父親張開雙臂準備用愛慰藉失落的兒子。怎料劇情大逆轉安德魯轉身返回舞臺,控制住了局面。

有人說這是F老師恨他告密故意要在衆目睽睽之下毀了他,但我認爲F不需要這麼大的局來毀掉安德魯,他本身也放棄了音樂夢想,重要的是他已經沒有心了,況且這麼大的秀對於F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毀掉整場演出對他也沒有好處。其實F是個偏執狂,一個極端的瘋子,不能用一般道德水準來衡量他,他的老辣、狠毒、冷血,專門揭別人的弱點和傷痕來凌虐他的學生,以此達到刺激他們更加努力突破自己的極限超越自我。失敗者對於F老說就是LOSEER不值得同情和可憐,所以加入安德魯失敗了,F也無所謂。之所以安排安德魯參加這場秀是因爲在F潛意識裏面隱約預感到安德魯很可能是他要找的下一個“查理”,最後不出所料,安德魯用自己的堅韌征服了臺上挑剔的F老師,而他自己也得到了昇華,兩個偏執狂的對弈折磨最後成就了彼此。他們這種亦敵亦友的關係在此刻達到了最美好的平衡。

  爆裂鼓手觀後感2

《爆裂鼓手》是我近期想推薦給大家的一部優秀的影片,作爲一名學生,我深切的能夠體會到安格魯的緊張、失望、欣喜若狂,期待被認可、瘋狂的練習只爲那傳奇的老師撇過一眼,迫切的想成功而可以爲之付出一切的心理。成爲一位老師,清清楚楚的明白弗萊徹愛才心切,在嚴厲的教導下自己的樂團絕對不能輸的信念,他是天使、更是魔鬼,他優秀、嚴厲、認真並仍舊努力,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在,大家看到的是萬衆矚目的天才,但是天才背後那雙殷切只帶一絲慈愛的眼光卻常常被粗魯的言語及嚴厲的責罰所遮蓋,有影評說弗萊徹是魔鬼,他一定要贏,所以他纔要毀了安德魯,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安德魯在小酒館碰到弗萊徹時,已經放棄了做一名鼓手的信念,因爲弗萊徹步步緊逼,纔有了安德魯最後在林肯中心那震驚四座的SOLO表演,而影片的最後是師徒二人的相視一笑,弗萊徹成就了安德魯,也成就了自己……

望古固有“嚴師出高徒”之讚譽,也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箴言,影片客觀的陳述了一個19歲謝爾佛音樂學院學生安德魯—從單親家庭長大下自卑孤僻的男孩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在魔鬼導師弗萊徹教導下能夠成爲偶像鼓手一樣的奮鬥過程,高壓教學下安德魯不時在高喊下血肉模糊的進行練習,他太想贏,有韌性,弗萊徹第一眼就看穿了安德魯,他想要這個學生,他知道他行,影片中期弗萊徹的學生西蒙自殺,其實他是悲傷的,這種悲傷更多的可能是他最好的學生差一點就可以做到完美了,但是仍然沒有做到,我並不承認弗萊徹沒有人性,相反作爲教師我深深的理解JK詮釋的弗萊徹的內心,在他心裏,完美高於一切,也是唯一標準,這對於藝術來說,是偏執的瘋狂……弗萊徹在小酒館與安格魯的對話讓我感慨萬千,“在英語中,沒有任何兩個字比不錯更害人了”,我至今仍回味着弗萊徹對教學無窮無盡執着變態的教學方式,說他是魔鬼也好,說他沒有人性也罷,拋開一切,弗萊徹如此作爲是對完美水準的虔誠跪拜……他不是魔鬼,他是一名偏執的導師而已……

  爆裂鼓手觀後感3

主角安德魯·內曼曾無數次聆聽偶像巴迪·裏奇的《鳥樂園》,渴望成爲他那樣的一流鼓手。他的渴望正是這部電影的精神源泉。看到男主安德魯練鼓手磨破出血,敷冰繼續苦練時,我在想換成是我能不能做到?之後因巴士爆胎,租車趕演出把鼓槌忘在了租車店,後急趕回取時出車禍,滿身鮮血蔘加演出,我又在想如果此時是我,我肯定是放棄,身體要緊!最後弗萊徹設局要將他打入塵埃,他在擁抱父親之後,像着魔一樣重回舞臺,引領樂隊,瘋狂打鼓,我在想換成是我,我有沒有勇氣?又有沒有實力?

再說到安德魯的導師弗萊徹,他剝奪了學生正常的生活,溫和的情緒,把他們的自尊摔在地上,竭盡所能的侮辱他們。因爲弗萊徹非常清楚,這是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方法,它能最快的逼出一個人的上限,並檢驗他是不是真的是幹這一行的料篩選出真正能承受摧殘的料子,把他們逼成大師。

還有對於復仇的感觸,復仇分兩種,第一種是曾經擁有什麼,結果被人無情的奪去,你爲了把它搶回來,涌起滔天的怒火,奮起滔天的幹勁,力量之大,且綿綿不休。第二種,是需要去證明什麼。證明自己不是怪胎,證明自己並不無能,證明自己有價值,證明自己不該被無視。力量之強,能逼出人的極限!就像電影的主角一樣,他沒有辦法放棄靠音樂出人頭地的願望,家人對他的嘲笑,女友對他的不解,父親的搖擺不定,同輩的競爭壓力這些都想讓他證明自己。他要成爲這個圈子裏最頂尖的人。他要被人記住。他寧願吸毒酗酒,34歲就家破人亡,成爲美國人晚餐上的話題。也不願意腰纏萬貫紅光滿面的活到90歲,死後沒人記得。

爲了練琴,不在乎身體健康,練到滿手是血,放棄愛情,放棄所有的空閒時間,這就是練得比別人好的代價,這就是成功的代價。在傳統勵志片中,似乎總是宣傳着一種思想,只要努力,只要用心,就什麼都可以做好,就可以辦到。但是有些時候,成功並不是只要你努力,用心就可以做到的,你必須要放棄些什麼,這樣你纔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到最好。你不想碌碌無爲一生,你想被世人記住,你就必須要付出比常人艱苦上千上百倍的努力,這纔是殘酷的真相。

追求音樂,不瘋狂不成魔,是不能成爲大師的。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事業上成功的人,在感情上都沒有好的結局,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好,人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很多的天才都是瘋子,我覺得這是必須的,追求藝術,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必須要有一種大家都沒有的毅力,衝勁,闖勁。天才永遠是孤獨的。不被人理解的。對待事業,不能有滿足的想法,有時需要別人逼你一把,需要精益求精,永遠往最好的方向發展,才能得到最好的,這是培養天才的方法,培養頂尖人物的方法,如果你真的要成爲頂尖人物,就必須承擔這些,唯有全力前進,纔有可能達到你所預想的成功。

  爆裂鼓手觀後感4

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在於架子鼓音樂的爆發力,對於教育,也是讓人深思的,如果靠打罵取得成功,結局就有可能暗含着悲劇,但電影中打罵也的確激發出了人的才能。成功的經歷很重要,難道溫柔真的不能讓人成功?沒有柔情只有爆發力的作品是否能流傳久遠?

電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有一個成功的結局,但電影中也揭露了暴力教育的一個悲慘事件。一個著名音樂學院的老師是出了名的魔鬼老師,一個考入這所學院的`勤奮學生被這個老師的樂隊選中當鼓手。在訓練過程中,老師處處打壓學生,扔椅子扇耳光,這個學生在競爭中獲得了首席鼓手,但他在比賽時,卻遲到了。學生因急於趕到臺上,出了車禍,但還可以跑到臺上敲起了鼓,因老師的責備,他對老師大打出手,被音樂學院開除。而卻有調查人員來找這個學生,讓他把老師上課時的暴力狀態講出來,這個老師也離開了音樂學院。

這之前有一個學生,在這個魔鬼老師的指導下成功了,但後來卻因爲抑鬱症而自殺。老師在上課時得到這個噩耗,傷心的哭了起來,他心愛的學生呀。

之後老師與學生在一個音樂節上遇到,老師邀請學生去參加他帶的樂隊,學生去了,卻在臺上遭到了羞辱,這個魔鬼老師還是繼續在打壓學生,學生也一怒而即興創作出來一首非常成功的爆裂音樂。

電影的故事不算複雜,最精彩之處在於,老師與學生的演技,及最後那段爆發力超強的音樂,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影片當中,觀衆可以欣賞到爵士音樂,優美而有力量,滋滋的音調似想象中鷹翅劃過長空會發出那樣的聲音一樣,讓人們的想象力無邊無際。

最讓我感到觀賞價值的是老師與學生的扮演者,都是演技高超的人,老師的指揮動作是那麼有力量,彷彿音樂世界在他的指揮下突然停止,忽又開始鮮活。

結尾也是很好的,在學生激情演奏過已有曲目之後,又即興創作了一首架子鼓曲,師生四目相對露出笑臉,之後,在兩聲鏜鏜聲中結束。我從一個音樂外行的角度仔細聽了那首架子鼓曲,感覺學生是模仿了生活中的雨聲,擊打出激烈而優美的音樂。雨過天晴,一切都是那麼美好,人的內心也是如此,經歷波瀾,更要洗刷憂傷,人才能神采奕奕,生活在所發現的美好之中。

  爆裂鼓手觀後感5

剛看完《爆裂鼓手》的時候,竟然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我猜中了結局,沒猜到過程,如此爆裂。這是一個關於教義的故事,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如同《死亡詩社》般的春風化雨,而是類似《黑天鵝》經歷劇痛然後裂變破繭的黑色童話。

記得當時還暗想,由於人性本能趨向心靈舒適區,我們還是更希望被慢慢啓發然後受到感召開始走上康莊正途吧,誰希望天天被辱罵折磨?再轉念一想,會不會就是因爲沒有被真正地逼過,才如此平庸,或許自己90%的天賦就被如此溫吞的生活埋沒了也說不定呢!之後好幾天都在懊悔和憤恨,看看,都怪我媽當初心軟最終沒有逼我繼續學琴,不然以當年的樂感,那必須能去音樂學院繼續深造啊!也怨自己,讀書的時候每天竟然趴在桌上睡覺然後回家看電視,爲什麼沒有多看看書,再多點有意義的活動,可惜錯過了最黃金的時間,不然現在肯定是另一番景象啊!……

諸如此類的悔恨太多,縈繞了好些日子。直到前兩天無意中看了《最強大腦》中日對抗賽的重播,才恍然大悟,“狠”和“努力”是遠遠不夠的。

能代表國家參加《最強大腦》的自然都是腦中佼佼者,腦力上非我等凡人所能企及。不過看着這些異人冷靜地以各種匪夷所思的形式完爆我們的常識認知,除了驚歎,似乎也不能再有多餘的動作。那一期中最後一輪決定勝負的數字心算,日本隊那個叫笹野健夫的男人已經是世界心算冠軍,在自述中瞭解到他是在一次意外之後發現自己突然在記憶和數字方面有了某種驚人的能力,並且在訓練之下奪得了日本的全國冠軍,片尾他以日本人特有的方式表現他的決心和努力“你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努力。我一定會努力的!” 當時看到這裏覺得有點隱隱的不妥,但是說不出哪裏有問題。隨後的比賽中年紀最小的9歲日本小女孩辻漥凜音卻幾乎以碾壓全場的姿態爲日本隊拿下賽點。她實在太快,在其他三位選手還在算的時候,她已經得出結果甚至進行了驗算,按下搶答器的時候把其他幾位嚇得不輕,繼而引爆全場驚歎。這是怎樣的天才和速度。

到了他們這一步,比拼的還會是努力嗎?天才之所以被人膜拜豔羨,就是因爲這天賦的才能只臨幸那極少數的幾個人,絕大多數人則庸常如塵,只能仰望。而即使身爲天才,也有大小之分。因此即使是作爲世界冠軍的笹野健夫再怎麼努力,應該也很難趕上那個九歲的小女孩。她還那麼小就已經初露驚人的天賦,如果再訓練一番,很難想象別人如何超越。天賦異稟的人,永遠讓人望塵莫及。

莫扎特不就是這樣的天才嗎?才華凜冽得叫人歎爲觀止,死對頭薩利埃裏即使要了他的命還是不得不拜服於莫扎特的天才之下。其實普通人眼裏作爲首席樂師的薩利埃裏已經很優秀,而只有薩利埃裏自己知道,他終其一生也比不上莫扎特,那些鬼斧神工的音符又豈是努力能得出來的,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毀掉這個奇蹟。最恨和最欣賞莫扎特的,都是薩利埃裏吧,因爲沒有人比他更懂莫扎特的好。

試想,如果本身不具備這樣的天才和裂變的潛質,小鼓手就算打斷自己的手,也不會出現靈光乍現最後驚豔全場的時刻。真正的大天才總是不費吹灰之力即得到上帝手把手的指點,繼而出現神蹟,小天才可能還要靠極致的努力和近乎瘋狂的執念才能走進光圈,而凡人如你我,或許終此一生也未必靠近過那光芒。

所以,沒有雞湯,沒有熱血,事實就是,如果你不是天才,其實努不努力,有多努力,最後只是決定了你能在多高的地方進行仰望罷了。

  爆裂鼓手觀後感6

《爆裂鼓手》作爲一部充斥了專業音樂因素的電影,它走的不是《愛樂之城》的文藝風,講唯美的小情調,而是貫穿始終的暗黑與壓抑,和勵志。

之所以引起許多人關注並且肯定,是因爲它特殊的風格和“搏命”一般的執着。安德魯在追逐鼓手之夢的路上其實已經很努力了,躲在燈光昏暗的琴房裏練習以追求更快的節奏,不斷突破,總是汗流浹背地重複着擊鼓的動作,這是很多普通人的經歷,他們沒有出色的天賦,卻深深熱愛着某件事物,執着得很;但是弗萊徹——這個在整部影片裏不斷散發壓抑氣息的惡魔老師,在他的眼中,天才,是絕處逢生,是受盡屈辱和苦痛後堅持自我。

當一個執着於夢想的平凡人遇到這個想法偏執性情古怪的老師,他們的矛盾在激化,安德魯進入了樂團,卻在得到主鼓手的位置後又失去,嘗過在人羣中耀眼而成功的滋味,便再也不肯放手。他爲了趕上一場重要的樂團比賽,即使出了車禍仍捂着血淋淋的腦袋趕到音樂廳,鼓上沾滿了血。

他對主鼓手的位置執着得幾乎搏命,每次擊鼓,留下的是大片大片的血,像是在用鮮血演奏這爆裂的鼓聲,觸目驚心。

執着成才的路上,總有人像他一樣迷失了方向,瘋狂地追求,反而弄不清值不值得,從前的努力彷彿昭告着這個夢想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手,於是人們用盡各種方式,無論是壓榨別人,還是壓榨自己,都處於瘋狂的狀態。

執着的時候,不求大膽無畏地向前衝,先冷靜理性地思考思考——你最初想要得到什麼?得到以後,你付出的代價,還值得嗎?

我們曾經或現在或未來在爲執着的東西付出很多東西,無論當初是不是以成才爲目的,我們都應在執着中善待自己,聽從內心,明確方向,外界條件如何惡劣,我們總有辦法避開或解決,但更需要的,是內心的強大。

成才路上,執着不是標杆,而是你強大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