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1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小康”一詞描繪的“家給人足、安居樂業”,一直是中國人民理想的社會圖景。然而,縱觀我國曆史,貧困問題不僅長期存在,而且具有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等特徵,要解決這樣一個國家的貧困問題,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是什麼力量推動我們逆水行舟、迎難而上?是8年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這一項史無前例的歷史性工程,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成就的。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部署、親自督戰,中國減貧進入脫貧攻堅新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各地相繼出臺和完善“1+N”的脫貧攻堅系列配套措施,開展大規模專項扶貧行動,產業扶貧、交通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全國展開了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十三五”時期,貧困地區生產總值保持較快增長,特色產業、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更多綠水青山成爲真正的金山銀山;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2020年的10740元,年均增幅29.2%。易地扶貧搬遷和東西部扶貧協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脫貧道路,以鄉村振興接續脫貧攻堅,多措並舉合力推進減貧事業邁上新臺階。

是什麼力量確保我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是全黨全國上下一鼓作氣,不讓一個困難羣衆掉隊,“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和決心。

從苦瘠甲天下的“幹沙灘”到山綠民富的“金沙灘”,從“4個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糧5天”的赤貧無助到“匝道經濟”“鄉村跑腿”“後備廂經濟”的創新探索,這些變化的背後,離不開每一個“走出沙灘”的現實版“馬得福”,離不開每一位“問天要路”的當代愚公……“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裏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發芽。”扶貧幹部餘芬生前的日記,生動地詮釋了扶貧幹部以生命赴使命的勇氣和擔當。正是紮根在貧困地區的億萬黨員幹部,激活了貧困羣衆的圓夢之路,帶動了更多力量參與扶貧,譜寫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

回顧脫貧歷程,我們走過了萬水千山,克服了千難萬險,爲世界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傳遞出“中國道路”的發展自信和治理智慧。如今,我們隆重召開大會,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新起點上再出發,如何紮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繼續走好鄉村振興之路,推動“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是我們即將面臨的新的更大課題。未來,惟有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去實現更加輝煌的時代藍圖,書寫更加壯闊的時代篇章。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2

21世紀以來第18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21日發佈。這份文件題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全文共5個部分,包括:總體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當前正處於“十四五”開局的關鍵時期,必須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助力鄉村振興這棵大樹“枝繁葉茂”,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讓政策“落地生根”,在抓緊抓實中順利推進工作。俗話說,“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黨中央制定出臺的各項惠農方針政策,能否在基層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直接關係到政策措施的最終成效。今天,我們迎來了向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新發展階段上,做好“三農”工作依然極端重要,必須切實打牢基層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推動和實施功能,進一步激發基層幹部的幹事創業活力,有力推動各項農業農村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爲農村穩定和經濟全面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讓建設“遍地開花”,在協調發展中實現全面振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繁重的工作任務,必須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爲中心,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鞏固和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同時,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堅持黨的領導,錘鍊幹部隊伍,改善人居環境,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立足各地實際,充分發揮好企業、社會組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讓振興鄉村成爲全社會共同行動,促進農業生產高質高效,鄉村環境宜居宜業,爲鄉村振興築牢堅實基礎。

讓農民“豐衣足食”,在增收致富中迎來美好生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在農村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必須尊重農民的意願,結合農民的實際需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要進一步激發農民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必須推動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爲鄉村振興集聚人才,爲農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機會,持續增加農民的收入水平,從而有效地帶動廣大農民積極建設鄉村、發展經濟,讓廣大農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大助力。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3

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講話指出,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巧合”的是,國家鄉村振興局也在同一天成立,這無疑釋放了一個重要信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廣大黨員幹部仍需鉚足幹勁,弘揚脫貧攻堅精神,繼續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爭當鄉村振興中的“奔涌後浪”。

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使命擔當,做迎難而上的“有爲後浪”。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經過8年持續奮鬥,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蹟。8年來,廣大黨員幹部牢記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爲,在脫貧攻堅各大戰場打了漂亮的殲滅戰,兌現了我們黨對人民的承諾。當前,鄉村振興正從謀篇佈局的“寫意圖”階段向深耕細作的“描摹畫”階段邁進,我們仍需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使命,繼續奮鬥、披荊斬棘,跨過萬水千山,擯棄不幹實事的誇誇奇談,放棄無用的紙上談兵,勇於擔當責任,敢於幹事創業,在鄉村振興中再立新功。

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的艱苦奮鬥,做百折不撓的“進取後浪”。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鬥爭的歷史,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概,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再到孫中山“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夙願。擺脫貧困,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近代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之後,廣大扶貧幹部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苦幹實幹,上山下鄉察民情,走村串戶解民憂,給貧困地區羣衆脫貧致富“開方子”“指路子”,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立下了汗馬功勞。“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攻堅克難,做開拓創新的“拼搏後浪”。

貧困一直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8年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廣大黨員幹部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攻堅克難精神,勇於開拓創新,敢於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現在,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峭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幸福的“煙火氣”走進了千家萬戶。展望未來,鄉村振興的時代號角已經吹響,作爲黨員幹部,還需時刻保持“熱度”,繼續攻堅克難“不打烊”,奮勇開拓“不停歇”,在鄉村振興中再續華章。

以“俯首甘爲孺子牛”的矢志奉獻,做心繫羣衆的“初心後浪”。

“將心比心爲民心,一枝一葉總關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決響應黨中央號召,舍小家爲大家、舍小我爲大義,在脫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走田埂”“爬陡坡”“入深山”,用苦樂自知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羣衆的幸福指數。從用生命照亮扶貧路的黃文秀,到絕壁上用血肉之軀鑿出“天路”的毛相林,從帶領牧民過上好日子的“草原之子”廷·巴特爾,到“把信仰種進石頭裏”的周永開……他們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見諾言,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可敬的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廣大黨員幹部當向楷模看齊,不忘初心,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多爲羣衆幹實事,解決煩心事,甘當人民的“馱擔馬”,在鄉村振興中再譜新篇。

觀看楊得操家的幸福觀後感4

第一句:“黨員羣衆一起幹”凝聚起脫貧“全民意志”

“黨員羣衆一起幹”,不僅體現出我黨牢固的羣衆基礎,更彰顯了全黨上下在面對脫貧攻堅“大考”時凝聚的磅礴力量。事實向我們證明,只有黨員幹部衝在前、幹在前,廣大羣衆才能“一門心思跟黨走”。“人聚則強,人散則弱。同心同德,庶幾有成”,八年脫貧攻堅,廣大黨員、扶貧幹部想方設法搞產業、多方聯絡找銷路、逐村逐社摸情況、挨家挨戶做工作……他們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只爲了扶貧產業早點看見“回頭錢”;他們翻山越嶺、不懼艱險,只爲了貧困羣衆早點喝上放心水;他們苦口婆心、日日上門,只爲了貧困羣衆早點住進安置房。“你與羣衆想在一起,羣衆就與你幹在一起”,無數黨員幹部的堅守,讓廣大貧困羣衆堅定了跟黨走的決心,也堅定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第二句:“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出攻堅“最大效能”

“集中力量辦大事”爲脫貧攻堅提供了根本性制度保障,更體現出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消除貧困的必勝決心。“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爲,則無不成也”,從“寧肯少上幾個大項目,也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資金投入”到東西部協作開展幫扶;從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到專家教授手把手傳授貧困羣衆產業技術,全黨、全社會都在以必勝的信念向貧困宣戰,形成了誓拔窮“根”的共同意志。脫貧攻堅八年來,我們見證了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的“絕壁”變通途;我們見證了1800餘萬元蒙古族刺繡產業的“從無到有”;我們見證了閩寧鎮百萬吊莊移民的脫貧致富,真正將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轉化成了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大效能。

第三句:“敢於啃下硬骨頭”打造出扶貧“鋼鐵軍團”

“敢於啃下硬骨頭”彰顯出全黨上下一往無前的決戰態度,更是全體扶貧幹部對9899萬貧困羣衆的實在承諾。“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八年來,22個省份黨政主要負責人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吃住在村、接續奮戰,1800多名扶貧幹部更是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的“戰場”上。“同心戮力,就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看!雪域高原上整齊排列的移民安置房,戈壁沙漠中閃耀的葡萄園,大石山區盤繞的通組公路,貧困羣衆幸福的笑臉,那是全體扶貧幹部給出的“滿分答卷”。

脫貧攻堅楷模站在人民大會堂上領獎的那一刻,不僅奏響了勝利的凱歌,更吹響了振興的號角。廣大黨員幹部要深刻總結經驗,時刻背靠人民,繼續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繼續帶領我們的人民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昂首闊步,向下一個偉大勝利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