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精選5篇)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精選5篇)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1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爲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爲“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爲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爲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爲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啓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衆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2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裏,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啓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於一片空白。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爲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複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爲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鉅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着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着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闢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麼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爲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3

中國航天日,是爲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而計劃設立的一個紀念日。目的是爲了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

設立“中國航天日”,使航天人及所有科技工作者能夠擁有特殊的紀念日,可有效激勵航天人以及全國的科技工作者,以中國航天創業史爲教材,以航天英雄爲榜樣,在“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的鼓舞激勵下,獻身航天,獻身科學,不斷攀登新的科學高峯,再創新的輝煌。同時也引導全國人民銘記航天人爲我國科技發展和綜合國力增強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關心和支持祖國航天事業的未來發展。

設立“中國航天日”,可有效地激發全國青少年熱愛祖國,崇尚科學,崇尚科學家的熱情,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航天人自主創新、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勇攀高峯的民族精神,積極投身科技事業,努力探索與利用外層空間,促進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造福全人類,以所學的知識報效祖國。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年輕人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一代代人去接續奮鬥,我期待更多的青少年朋友們關注航天事業,自覺接受新時代的召喚。在推動祖國航天事業發展進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深邃太空,奧祕無窮,探索無止境,讓我們共同努力!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4

“每一個人,心中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從小我就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個女孩子,但我卻對於宇宙的知識有着濃厚的興趣。

在我小的時候,就夢想着能夠坐着宇宙飛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那裏建設我們新的家園。那裏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沒有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到處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我穿着宇航服,神氣十足,駕駛着飛船,遨遊在神祕的太空。不知不覺飛船就在火星上着陸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飛船,剛想好好感受一下火星的氣息。突然,前方冒出了一羣外形古怪的外星人,他們長得和人類差不多高,但不同的是他們頭頂上長着一對觸角,後背有一對小小的翅膀。我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沒想到他們能聽懂我的話,回答道:“我們準備種果樹呢!聽說地球上的蘋果又大又甜,我們也想種一種。”我高興地說:“我和你們一起種吧!”說完,我就開始勞動起來。一個月後,我們就收穫了沉甸甸的果實,我們圍繞在一起開心地唱着、跳着……

“嘀嘀”一陣急促的鈴聲,我睜開眼睛發現我在牀上,旁邊的鬧鈴正拼命地叫着,原來是一場夢。

就這樣,航天夢在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雖然是一名女生,我卻堅定地想長大以後成爲一名航天員,到那時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奧祕。所以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空閒時多看一些書籍,多瞭解一些這些方面的知識,爲我的航天夢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太空飛船裏其中的一位航天員就是我。我會爲了我的這個夢想努力,早日實現我的航天夢。

有夢想纔會有動力,讓我努力爲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吧!

中國航天日科學大講堂直播的觀後感600字5

神舟十三號4月16日返回地球,預示着中國的航天事業又提升了一大步。我們再爲宇航員取得的卓越成績歡呼時,也應該關心一下半年太空飛行將會給宇航員們的身體帶來的哪些傷害。

在地球上,由於地球周圍的大氣層和地磁場,人們免受太陽輻射的影響。這將允許光線進入,但可以防止我們接受過多的輻射。太空宇航員沒有這些防護,這意味着,他們在太空中的時間越長,承受的輻射就越多。

雖然宇航員通常不會從太空返回時生病,但他們的免疫系統仍有可能出現問題。事實上,許多研究表明,太空中免疫系統的改變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人們要將免疫系統受損的宇航員送回地球,這意味着需要弄清楚如何讓這個系統保持正常工作,無論是在太空、火星還是在地球上。

肌肉萎縮只是長時間太空飛行宇航員受傷的風險因素之一。航天飛行引起的肌肉力量喪失、感覺運動障礙、姿勢穩定性降低和骨質流失共同導致航天器着陸、飛行後跌倒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動態負荷期間的傷害。

瞭解了宇航員面對這些危險,內心不由得對宇航員們多了一份敬意。正是由於他們的不畏艱險,勇於探索的精神,才使得我們國家航天事業快速向前邁步。神舟十三號四月返航地球,註定這個四月不平凡,歡迎宇航員們回家,爲您們點贊。

作爲學生,我們在學習上應該學習航天設計人員的謹慎與認真,火箭發射的成功也就是學習之後的成果。認真努力纔是有效學習的方法;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