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

該節目創新性地將電視拍攝、戲劇拍攝以及電影拍攝幾種拍攝手法融爲一體,拍攝過程運用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現代影視技術手段,將戲劇表演在電視節目中呈現出電影般的效果。

運用古代和現代交融的方式,讓故事的場景自由切換,締造一個時空穿越,古今對話的全景式獨特舞臺。

絕糧七日,追尋大道

由於陳國內憂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難被實施,於是他們一行人決定離開陳國前往楚國,途經蔡國的時候,被圍困導致斷糧。

離開陳國,其國親吳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輔佐楚國會變得更加強大。於是他們便派兵圍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讓他們去陳國。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國幽谷這裏被困整整七日,糧草斷絕,幾乎餓死。

七天滴米未進,一行人大多餓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憤憤不平地質問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義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則感嘆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從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雖然追尋大義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們毫不動搖地追隨他,一路對孔子保護有加。

而孔子也身體力行地詮釋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美德。被困幽谷時,一碗清粥,衆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也要安貧樂道,小人才會在不得志的時候想入非非,從而胡作非爲。

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時候教給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這些言行展示了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和神韻,對後世影響深遠。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2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是《天工開物》第一卷:乃粒的內容,作者宋應星。

第一次瞭解這部著作是歷史課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裏的中國》播出,我才重新認識了這部書和他的作者。

宋應星,年少時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第一次會試就中舉第三名,而後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積了不少關於農業手工業的知識,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將這些知識彙總起來,在好友涂紹煃的資助下刊印成冊,纔有了這部鉅作——《天工開物》的問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於《尚書》;“開物成務”,“開物”二字取於《易經》。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開創萬事萬物。全書共三卷十八篇,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爲“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理念爲“貴五穀而賤金玉”,故將《乃粒》放在首篇。

農爲邦本,本固邦寧。這與袁隆平院士研究畝產千斤的超級雜交水稻,與國家堅守耕地紅線不謀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涼夢”一直在延續。

繼往聖之絕學,開萬世之太平。繼往開來,這四個字雖簡單卻有千鈞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力的民族,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會更有所成。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3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爲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裏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4

“兵者,國之大業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裏的中國孫子兵法》之後,我們對這句話可以倒背如流了。

孫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於官宦世家,青年時期家族慘遭誣陷,獨自出逃,他帶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紙。他隱入山林,遇見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與他相約以粥,後向吳王七薦孫武,使其任將軍之職。

柏舉之戰可以說是孫武人生的巔峯時刻。但是戰後,伍子胥爲報家仇而對楚王掘墓鞭屍,這也導致他與孫武一刀兩斷。與此同時,吳王窮兵黷武,拒絕了孫武的計謀。這是孫武理想破滅的時刻,上天給了他無以倫比的條件,卻又親手破滅了他的希望。

孫武註定不得其志。各國諸侯都不會認同他的“仁”,人間總是存在戰爭。他悲憫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劇世界,看着保衛一方水土的城牆被攻破,想到強徵來的士兵屈服於他人的刀劍下,見證腐朽諸生和昏聵君王鬱鬱而終,而這一切,都會在血雨腥風中不斷重演,生生不息。

孫武的不得志,還表現在與伍子胥的決裂上。他再也見不到那個如同乞丐一般倉皇的人共他探討兵法,他等不到那個忠誠其國的將軍與他共同鋤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劍熔鑄成犁,將暴戾轉爲平和與安定。可是,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會擁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與赤膽忠心?他只能釋然,想着伍子胥死前會不會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後獨坐長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孫武口中的“仁”,且沒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們兩個將永遠被書寫在這本兵法中,作爲摯友、兄弟,千古流傳……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5

最近幾天,央視頻道推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第一期,觀後我震撼不已。

《典籍裏的中國》用表演與對話的方式,演繹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現,讓觀衆更深刻地品讀典籍。第一期選擇了《尚書》,“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尚書》又稱爲《書》有很多華夏文化的創始性論述,比如第一次出現“禮”,第一次制定曆法。《尚書》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裏面。

教授們講解《尚書》後,大幕拉開,表演開始。說到《尚書》,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勝,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書》講《書》,是《尚書》的傳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與現代人撒貝寧的對話爲主線,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兩個書中故事與晁錯受文帝之命前來學《書》的歷史故事,讓觀衆深入瞭解《尚書》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讓人感動。他一輩子愛《書》,一家人用生命保護《書》,年老後在山東一帶講《書》,傳承《尚書》。倪大紅老師把伏生演活了,彷彿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仍未結束。停留在開場的一句話上。“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讀《書》而知朝代之興廢之由,讀《書》而知個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是寶貴的財富。

《典籍裏的中國》講述了在這片神州大地上創造文明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源起何從,我們的腳步邁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讀懂典籍,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活起來。品讀典籍,體味經典,吸取智慧,汲取精華,成爲不一樣的自己。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

今有革命之長征,古亦有夫子周遊列國,其雖未完全成功,但對於後代人影響深遠,在現今來說足以算是周遊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這麼一部電視紀錄片,寫的正是孔子周遊列國之事,關於此事,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但你也許並沒有深入瞭解過這件事情。孔子這一路,可謂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難,當時又正值諸侯爭霸之際,各地戰火紛紛,狼煙四起。這位偉大的國學大師,甚至被叫做“喪家之犬”,他爲了去楚國傳道,被奸臣連困七日,口糧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還說出了千古名句“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但可惜的是,當時他已經60高齡,受不了這種考驗了,但他還去整理各類書籍,爲教育做出最後一點貢獻。

在周遊列國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門生那位“一擔食一瓢飲,在陋巷卻不改其樂的顏回以及性格剛強的子路皆離孔子而去,但孔子沒有放棄信仰,繼續派弟子四處遊說,把他的思想發揚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論——《論語》也被後世喜愛。

二千年前,孔子是魯國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國人,而現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論語》如今已被傳入很多國家,成爲一本鉅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響了許多人,雖說周遊列國失敗了,但“周遊世界”成功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7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通過本次看《典籍裏的中國》最後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衝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佈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後,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倖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聖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於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麼是理,什麼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後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裏。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爲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爲他是聖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爲,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後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衆人爲己任,最終才得以成聖賢。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8

孫武,字長卿,春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響,他對軍事有着獨特的見解以及特別的感情。

孫武和伍子胥一起輔佐吳王闔閭,伐楚興吳。他們與唐、蔡二國結盟攻打楚國,戰爭雖然勝利了,可吳軍卻並沒有勝利,他們輸給了自己的心。吳王闔閭變了,變得驕奢淫逸,吳軍軍紀渙散。冷靜的孫武給吳王進諫,提出了“四險”,並建議吳王整頓軍紀、班師回朝,然而吳王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依然我行我素。最終“四險”全部應驗。伍子胥也因爲報仇而喪失了理智。孫武心灰意冷,辭去將軍職務,歸隱山林。是的,戰爭最能考驗人性。

孫武悟出了戰爭的真諦,所以他主張慎戰。可吳王並沒有領悟,之後幾年,他頻繁地對外用兵,致使國力下降,勞民傷財,最終敗給了越國勾踐。戰爭是爲了保家衛國,能讓黎明百姓溫飽,不是爲了稱霸。

最後,孫武想將伍子胥的佩劍鑄成犁,“以劍鑄犁,將暴虐之劍鑄成太平之犁。”劍爲兵器,生而暴虐,犁爲農具,寓意和平。戰爭不過是謀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劍來換取天下和平,這不就是戰爭的目的嗎?

中國以和爲貴的思想,影響後世,深深地刻進了每一位中國人的基因裏。

《孫子兵法》,一本集戰略與哲學的典籍,讓孫武的思想流傳下來,成爲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9

到底什麼是中國?我想,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名爲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纔有中國!

傍晚,一家四口人圍坐在沙發上,對着電視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裏的中國》。這是大年初一剛推出的綜藝節目,也是剛剛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說,節目的進程很有新意,採用多舞臺話劇表演,跨時空對話等方式,是觀衆有了沉浸式體驗。

當然,這第一期的內容也是乾貨滿滿。由倪大紅飾演的伏生敘述了他如何保護《尚書》傳授《尚書》。秦末楚漢相爭,民不聊生,伏生爲了保護《尚書》,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顛沛流離,其間伏生的愛子爲了保護《尚書》與土匪搏鬥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願意燒《尚書》取暖,最終永遠地留在了荒野。而當戰亂結束,伏生回到家鄉,鑿開牆壁,卻發現被他藏在牆壁裏的尚書早已殘破不堪,只剩下28篇,於是他用自己的餘生傳授尚書,希望尚書能夠永遠地流傳下去。浮生活了90多歲,有90多年一直在讀尚書,20多年的顛沛流離,只是爲了保護尚書,若不是因爲尚書,伏生的兒子和妻子也不會死去。可是伏生卻不後悔,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

其中還有幾個片段,是屬於尚書部分的禹貢還有牧誓。其中大禹劃九州,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至今還使我的眼中含有淚花。結尾部分,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伏生介紹尚書自西漢以後的傳承過程,其中不乏多種坎坷,直到唐代,還有人在一塊大青石上刻下了尚書,爲開成石經。華夏經典,絃歌不輟!

如今我們更需要: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在對歷史進行深入思考過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0

這樣的“穿越”才真正有意義,看到伏生問撒老師:“後人可還讀《書》”的時候,內心真的一動。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賢真的有機會問起我們“文脈安在?”我們要做到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地回答一句:“斯文在茲!”傳承的故事,經久不衰。

太感動了,之前不懂《尚書》,看到倪大紅老師演繹的尚書的話劇,發現中國這個詞就是從尚書中來,大禹的功勞不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輩子護書傳書,不愧對先人。薪火相傳,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問:華夏何爲一體? 答曰:華夏自古一體!

真的喜歡這樣的節目,深厚的文化底蘊加上戲劇衝突,並非大而化之,而是以點代面,細膩又宏大,讓人熱血沸騰又淚流滿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來,多少學者爲我國傳世的典籍皓首窮經,如今《典籍裏的中國》讓經典走進尋常百姓家,它們不再是陽春白雪無人懂賞,而是可以被我們所有人理解、爲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強烈推薦!

節目不僅僅是敘事,更着力於展現《尚書》中華夏九州的家國概念、“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時空的“古今對話”更是富有創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繼往開來,每一本典籍都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路。上一盞不滅的明燈。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這些豐富而又珍貴的典籍,值得每個中國人去品讀,也該與世界分享。

中華先賢,篳路藍縷,以啓山林。中華文化,永續不絕。優秀的典籍使我們明過往、知興替;優秀的演員以入木三分的演繹帶我們邁入千年歷史長河,感知先賢氣節、啓明吾輩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關注央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國學國粹,華夏絃歌不輟,你我當仁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