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環太平洋觀後感 7篇

環太平洋觀後感 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環太平洋觀後感 ,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環太平洋觀後感 7篇

環太平洋觀後感 1

聽說最近有美國的科幻大片上映,上網一查原來是金剛狼2和環太平洋,之後我就在思考去看哪一部。

經過深思熟慮的思考,我們還是決定去看環太平洋,雖說兩部電影都是3D的,但是以前看完金剛狼就發現只是打打殺殺,太沒意思了,所以我們決定去看環太平洋,之前看的預告片大體的內容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就是類似奧特曼打怪獸那種類型的科幻片,其中還結合了鋼鐵俠與變形金剛的元素,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我與侄子(他輩分比我小)坐着公交車來到了中心醫院,然後步行去買票,成人八十元,學生四十元,學校沒有校牌只能口頭解釋我是一名學生經過十分鐘的激烈口水戰,賣票的阿姨終於承認我是一名學生,此時離電影開播還有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無奈之下去了商廈裏面的麥當勞坐着玩了一會手機,然後電影就要開播了,穿過馬路到了電影院。

電影開播了,激動的拿起3D眼鏡,帶上才發現演的全是廣告。之後電影終於開始了,首先是男主角的一些獨白,然後故事就開始了。太平洋的海底出現裂縫,類似哥斯拉的怪獸從裏面爬了出來,大肆毀滅城市,太平洋沿岸的國家就開始製造大型的武器,類似鋼鐵俠與變形金剛,就是需要一個人控制整個機器人的大腦,但是嚴重的神經壓迫使許多駕駛者喪命,之後又想出了兩人控制的方法,需要兩人進行神經連接,一人控制機器人的大腦左半球,另一個人控制大腦的右半球。

戰爭開始首先是日本和美國遭到了怪獸的破壞,爲抵禦怪獸的襲擊,人類開始製造大型戰爭武器,首先是美國設計成功,不過就在一次戰鬥中兩位駕駛員中去世了一位,另一位也身受重傷,之後這位男主角(倖存者)就開始了自己的電工生活,直到美國“賊鷗”計劃的將軍找到他並讓他接受訓練他才重新回到了戰士的崗位。隨着怪獸實力的不斷增強,許多國家也開始建造這種大型武器,中國也是其中之一。不過在之後的戰爭中只有美國的人活了下來。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對我的人生並沒有產生巨大的感觸,但是我明白了哪個國家拍的電影,擁有主角光環的肯定是他們國家的人。

環太平洋觀後感 2

今天我看完《環太平洋》這部電影,我就被裏面的畫面所折服了,那些炫酷的科技使我深深難忘,有能擊飛敵人的等離子榴彈炮,有可以伸縮的鏈劍,還有能麻痹敵人的電擊磁暴炮。

《環太平洋》這部電影是xxxx年發行的一部科幻怪獸電影。圍繞着蟲洞開始,外星怪獸攻擊地球展開,起初怪獸攻擊了舊金山,舊金山大橋被毀滅,最終人類動用了核武器,用了六天的時間纔將怪獸擊敗。正當人們認爲結束時,六個月後,第二隻怪獸出現,緊接着第三、第四隻怪獸接連出現,人們也意識到這樣的攻擊不會停止,於是各國聯合起來製造了人類的怪獸——機甲獵人。

在最開始時,俄羅斯的“切爾諾阿爾法”和日本的“探戈狼”是第一代戰甲。其中“切爾諾阿爾法”一直使用了六年,在這六年裏,機甲等級升到了五級,而“切爾諾阿爾法”還在服役。這臺機械的動力爲核能,沒有逃生艙,核能反應堆放在了機甲頭部,駕駛艙安排的頸部,主要採用拳擊的方式擊敗怪獸,手腕兒有氣壓伸縮彈射拳,腳裸有地刺裝置,主要擔任西伯利亞防護牆工作,曾在九級颱風中抵擋怪獸。

第二代戰甲時,怪獸已經基本被控制了,因此沒有什麼傑出的機甲。但是當怪獸進化至第三代時。人類的防線再次面臨危機狀態,又開發第三代機甲,最出色的就是美國的“危險流浪者”,這臺機甲依舊是核能驅動,開創了等離子榴彈炮,在手上加了火箭推進器。後來人們又給它安上了鏈劍,使他的攻擊力再次得到了提升。

當怪獸進化至四代時,人們已經制造出四個第五代機甲了,最出色的是中國製造的“暴風赤紅”,是第一臺用等離子電能的機甲,首臺三人駕駛的機甲,在香港服役,有三隻手,手腕兒能像電鋸一樣戰鬥,對怪獸造成創傷,背上有火箭推進器。

最出色的第六代戰甲,是來自澳大利亞的“突襲者”,他的速度很快,胸前安了六門穿甲彈發射器,手上有鋼叉。

我最喜歡本篇的主人公是黑人指揮官,他用自身吸引了很多怪獸,把炸燬蟲洞的職責交給了“危險流浪者”來執行,點燃了自己身後120萬噸TNT炸彈,跟怪獸同歸於盡。這種捨己爲人的精神讓我感動。

好了,介紹了這麼多戰甲,如果大家感興趣的可以去觀看《環太平洋》,無疑,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它的畫面感,科技感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我愛你,《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觀後感 3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去全球通電影院看了4D電影《環太平洋》。這部電影講了一個非常驚險刺激的故事。主要講了有一次人類在海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怪獸來侵略地球,隨之又發現了在海底有一個到次元世界的入口。

爲了保護地球,人類花了14個月造出了機甲戰士與怪獸戰鬥。機甲戰士是由兩個特種兵一起操控,一個駕駛員,一個副駕駛。並且副駕駛的神經系統要進入到對方的神經系統,這樣兩個人的感覺就一樣,就像心靈相通一樣,比如這個人的.腦子裏在想什麼,那個人就能感覺到。甚至這個人受了傷,那個人就會感覺到疼痛。

最初的駕駛員就是將軍,這個將軍很厲害,可以一個人駕駛這個機甲戰士,要知道,能單獨一個人駕駛機甲戰士的人也就只有一兩個呀。

但是那時候的戰鬥機甲還不完善,有很多輻射,所以將軍就因爲受到的輻射太多而留下了後遺症。從此,將軍再也不能駕駛機甲戰士了,於是就從事策劃戰鬥的工作。

後來有兩個非常優秀的特種兵——楊利和羅利,他們是雙胞胎,但是在一次和怪物戰鬥的時候,羅利的哥哥楊利被怪物抓走了,並且被吃掉了。羅利幾乎痛不欲生,於是他就不再做特種兵了,他去建築工地做雜貨混口飯吃。

不久之後,機甲戰士再次需要駕駛員了,將軍就讓麻子小姐爲羅利挑選一個副駕駛,麻子小姐覺得自己就可以,就跟將軍說了自己的想法,將軍不是很同意,但是經不住羅利和麻子小姐的糾纏,就同意了。

在第一次鏈接實驗的時候,麻子小姐陷入回憶中出不來了,童年時的她看見了怪獸,就把一隻手舉了起來,這個姿勢正好是攻擊時的姿勢,但是現在只是連接實驗,所有人都會被炸死,但是有一個解刨怪物的屍體的人,和一個特別喜歡數學的人打算直接拔下電源來,因爲沒有電,所有人都在逃離現場,只有他們兩個在拔電源,最後他們在子彈發射之前成功的拔下了電源,他們成功了。

最後一次要炸掉缺口的時候需要另兩個機甲戰士掩護,但是缺少一個副駕駛,於是將軍不顧別人的極力反對下就去了,別人都很悲傷,因爲這一次會要了將軍的命。

最後在別人的掩護下,羅利和麻子小姐成功的炸掉了缺口,打敗了怪物。羅利和麻子小姐就成了英雄。

在這個電影裏,我看到了將軍的無私。將軍在最後成爲副駕駛的時候,很多人勸他,麻子小姐就是其一,但是將軍卻說:“如果我不這樣做,這場災難就會要了千千萬萬人的命的!”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將軍對屬下及人民的關愛,爲了他人,將軍甘願死。

環太平洋觀後感 4

相對而言,機甲的設計就精細多了。比如,工業光魔做了近20套不同的全CG模型,以便對應片中英雄機甲在戰鬥中不同受損程度。當然,完全按照物理世界的規律去建造如此規模的機甲是不“科學”的。以動作模擬器操控的人形機甲,在反應速度上已經落後於人工智能的機器人,但如要將人類操控動作直接“鏡像化”爲機甲的動作——比如拷貝人類的一個直拳動作——其速度仍然可能超過音速,即使在影片故事發生的20xx年,恐怕也沒有能承受如此規模應力的材料。可是,如果將機甲的移動建立在已知材料的應力反應上,那它們的速度比年邁的老太太也快不了多少,還怎麼打怪獸?

影片最終的處理效果我覺得還算滿意,通過在CG動畫階段改動物理引擎設置來加快速度,電影中的機甲在傳遞重量與力量感覺、以及保持足夠的戰鬥速度間達到了平衡,這種平衡是符合觀衆腦海中“現實化”的要求的。爲了讓處於模擬動作階段的機甲動作更“寫實”,本片也放棄了“動作捕捉”這種時髦的虛擬角色動作處理方式,而完全靠手工調校動畫程序來實現,這種不那麼流暢的機甲動作,能更好地讓觀衆體會機甲的“巨”與“重”。

說到這,有必要聊聊機甲VS.怪獸這個設定,拋開fanboy情結,從“現實化”的角度來說,用機甲對抗那樣層級的巨獸,也是比較符合邏輯的設定。從影片開始展示的場景來看,怪獸們移動速度還蠻快(能擊落高動能的F-22),還特別經打(常規導彈炮彈之類根本影響不了)。從理論上來說,人類是可以出動核彈襲擊,但考慮到精度(怪獸沒準能躲避導彈)及連帶傷亡問題,核彈在戰術對抗階段還是少用爲妙。如此一來,就只剩下造個大傢伙玩肉搏戰這一條途徑了。

本片最大的看點就在於機甲與怪獸的肉搏戰。也許是嚮導演喜愛的墨西哥摔跤致敬,片中機甲與怪獸還有空中與地面技巧展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片中的英雄機甲“危險流浪者”,在前面一場戰鬥中就使出抓肩倒立、接踹腹後滾翻踢飛的高難度連貫技,看着幾千噸近百米高的傢伙們做着這樣的動作,觀衆的下巴只能驚訝得掉到地上。怪獸方動作更迅猛,編導聰明地安排它們多在海水或雨中戰鬥,除了有助於展現工業光魔在《超級戰艦》(Battleship)中就很成熟的流體模擬特效外,還對烘托怪獸暴起發作時排山倒海般的無敵動能很有助益;同時,怪獸的強大,也有利於增強觀衆與機甲戰士的感情紐帶。

環太平洋觀後感 5

在第一時間觀看了好萊塢大片《環太平洋》,感覺非常的好,好久沒寫電影評論,今天因爲有個姑娘讓我寫“觀後感”,所以,我也來交作業了。特效部份就不說了,兩個字:極品。

好萊塢做的片子都會有一個“靈魂”貫穿全片支撐着它的精神,如果沒有那就是個爛片。這部的精神就是“通感”,只有兩個能完成通感的人才能開動拯救世界的機器人。通感是兩個人彼此進入對方的記憶裏,同時也將回顧自己的記憶,而人類總是選擇痛苦的回憶來記憶,快樂的事情很快就會忘記。那一句:“不能停留在記憶裏,那不是現實。”就是撐起全片的靈魂。人類總是喜歡回頭看,不論是看自己的還是看別人的,揪住一個點不放,抓的越緊,痛苦的越是自己。

演員部份,先說最醬油的,三胞胎福滿堂。宣傳期出現三胞胎的時候,我是抱着滿心的期待從片頭一直看到他們出戰,直到黑人老大宣佈他們犧牲了,我發現,三支超大瓶的醬油啊。

最愛的當然是女主,菊地凜子 Rinko Kikuchi,一看到這個女人出現在螢幕心中就暗笑,值回票價了。第一次看她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或許是由村上轉移到她身上的喜愛,一下就愛上了這張文藝面孔。然後是凱神要求看《通天塔》後,發現那個女生怎麼有點眼熟,哦原來。到今天,看到她一襲黑衣背心短髮挑藍跟男主用木棒比試的瞬間,被折服了,一舉手一投足都是那麼帥氣迷人,她的眼淚和堅定都深深打動着我,無疑她是這部裏最出彩的一道風景。對,我愛這樣的女人。

至於結局,梗有點老,好在也是皆大歡喜。黑人老大說,你會在通感裏不斷地見到我,所以不用害怕失去我。我左邊座位的女生哭了不停的用紙巾擦眼睛,我只是睜大了眼睛盡力想把屏幕看得更清楚。那個討人厭的兒子也抱着父親,我什麼都知道,你不用說。我們總是不善於表達,總在某些個關頭纔想把話說清楚,可是你從來不知道哪一天,或許就晚了。就像我想在最後一天才說出我的喜愛,可誰又知道最後一天什麼時候會來。

影片《環太平洋》除了大幅的打鬥和特技效果外,還有些小驚人的手法,比如印象超級深刻的辦公桌上的撞撞球。懸崖邊上起飛的鳥。冰層被打穿後飛起的魚。每一個鏡頭都感到它是存在意義的。最後的最後,那些個怪獸實在是太醜了。今天是這麼久以來我看得場次里人最多的一場。

環太平洋觀後感 6

其實吧,託羅這次釋放的巨型“鋼鐵俠”、成串兒“變形金剛”、狂轟濫炸到處破壞以及肉搏巨怪所帶來的集體狂歡,讓我看到的不僅僅是對好萊塢電影工業最新水準的表達,更重要的是讓我看到了一整個時代少年夢的集體燃燒,擦,寫這句話的時候我也熱血沸騰了!

那些我們曾經熟悉的動漫元素和世界設定,這次在真人大熒幕上得到了徹底的釋放,洶涌而來的狂潮必將掀起新一輪的機甲熱和怪獸熱,滿足老宅的同時,也將造就新一批的機甲怪獸迷。

其實仔細想想當年在電影院看變形金剛3首映,中間機器人打架那一段兒愣是差點兒睡着,相比起機器之間的肉搏,機械和生物肉體的戰鬥大概更吸引人。說句實話,這個電影槽點挺多,無數人在走出電影院會還是要這麼問:幹嘛要掄拳頭打怪獸?幹嘛要用亮劍砍怪?人類強大的武器千千萬,何苦用這麼原始的方式去和怪獸單挑?但是這種電影從來就不是能用正常邏輯來理解的電影,又不是盜夢空間哪來那麼多邏輯,圖的就是效果!打怪獸就打怪獸,打怪獸哪需要那麼多的理由藉口?作爲一名電影觀衆,誰考慮過怪獸的感受。圖個爽,滿足下機甲愛好者和特攝片擁簇就是了。

另外,這部電影的致敬實在紅果果,被翻譯成“天馬流星拳”的火箭飛拳(Elbow Rocket),好像是出自一部Sci—fi Movie,具體電影名兒我記不得了;至於那個後方控制室的“天童”,其實該是直接致敬《數碼傳動戰士》中的電童。其餘的就讓我想到了像是《機動戰士高達》、《EVA》、《鐵人28號》、《哥斯拉》、《變形金剛》之類的就不用多說了。

而且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環太平洋》裏的香港街道,非常像《攻殼機動隊2》裏的香港街道。其次,託羅還是個怪獸迷,他癡迷於製造各種奇形怪狀的怪物,不過吧,個人認爲,除了四代巨型懷孕飛獸,其他怪獸給人的印象還不夠強烈,就像是海底那三個大傢伙,氣是可以設計得更加震撼,讓深海恐懼症的影迷們體會到最深層的恐懼,不過有點兒遺憾,我覺着給我的視覺衝擊不夠大。

對我個人來說,機器人對戰怪獸的題材看的不算少,但《環太平洋》的魅力在於其對機甲和怪獸的巨大化,而且憑藉好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實力,將打鬥場面和巨獸外形都做得精美壯觀。當對打主角們變得格外巨大,甚至是以前的幾十幾百倍般巨大之時,那麼對視覺和感官的刺激也會格外被放大。

環太平洋觀後感 7

好久都沒看到過一步讓自己激動,有想法的電影了,本來今天晚上七點打算去自習的,沒想到的是,刷刷,不小心就刷出了它,也沒在意內容是啥,只看到封面是打怪獸的(捂臉),就毫不猶豫點就去了。

沒過幾分鐘,就已經感覺整個人身臨其境了,開頭就是男主角和哥哥再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哥哥不幸身亡,而且在犧牲時,哥弟倆的大腦思維是出於互換狀態的。

男主角僥倖活了下來,只是與部隊失去了聯繫,他自己也不再想從事這份工作,因爲他永遠忘不了哥哥的那種恐懼,手足無措,在面對死亡時。

但是五年過後,那個將軍再一次找到了他,(怪獸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級別更高,想要吞噬整個地球)希望他回去繼續擔任飛行員,因爲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將軍說了句:“你想死在這裏還是地球?”於是,男主角羅利再一次義無反顧踏上打怪之路。

再一次回到戰場的羅利,有曾經隊友的歡迎,也有一些新人的質疑,頂着重重壓力的他,就這樣拉開了戰鬥序幕。

影片中,每個人微妙的情感變化,角色的扮演,都刻畫的淋漓盡致,尤其是當人物多重情感發生衝突,面臨選擇時的,他的那種果斷,深深影響着每個人。

羅利最終爲了拯救地球,將那份親情藏在心裏。

真子最終爲了保護將軍和更好的配合羅利,戰勝了童年的陰影,面對了真實的自己。

將軍爲了能在自己倒下之前,完成拯救地球的任務,一直隱瞞自己的病情,被診斷爲:如果再加入戰鬥的話,這輩子就結束了。

隨着戰鬥的展開,一下損失了好幾員大將,耽誤了最後的任務,他再一次義不容辭走進了“流浪者”中,最終爲了替羅利掃清道路,引爆了核彈。

還有一個自稱每“牛頓”的博士和一個(名字忘記了)博士,兩個人對怪獸的研究與探討都有着不同的見解。

一個相信實踐,一個只相信數據,他們兩個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按理說永遠不可能共識。

但是最後在緊要關頭時,他們達成了一致,共同面對困難,結果就是他們兩個的答案都是對的。

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難言之隱和不同想法。

但是在面對拯救人類,拯救地球,拯救世界時。

每一個人都拋開了自己的私事,隻身投入戰鬥,完全將生死置之度外,那種大義凜然的情懷,在這個物質世界,值得我們深思……

當然結局是美好的,羅利和真子成功完成了任務,將怪獸的穿越口給粉碎了,拯救地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