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1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這次我們參觀的展覽是"古代中國".

我從小就喜歡歷史,這次參觀是我期待已久的。在參觀前我從網上查了很多資料,"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是以王朝爲線索的,從遠古時代到近代文明,完整記錄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博物館裏參觀的人很多,"古代中國"這個展覽整整分爲八個部分,我看到了石器時代的北京人頭骨化石和古樸的圖騰,商周時期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陶器,春秋戰國時的諸子百家和戰國七雄,秦漢時期的強盛和文明,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動亂後,中華文明迎來了隋唐的鼎盛繁華,無不讓我作爲中國人感到驕傲。其後的宋元明清,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慢慢落伍了,這個展覽好像是一幅歷史長卷,記載着華夏文明從誕生髮展到繁榮衰落,對比博物館樓上的"復興之路"的展覽,正體現着中華兒女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

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化和科技,到我們這一代人,正承擔着民族復興的偉大責任。我希望經過我們的努力奮鬥,中華民族會重新崛起於世界的東方。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2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後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着多麼璀璨文明的瑰寶呀!我很慶幸今天能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起觀光,一起分享,一起收穫。好奇的來,驚喜的走。滿載着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從一層逛到五層,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實着一顆空虛的心。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

歲月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的東西,今天依舊那麼清晰。看似簡單的,其實這些全都是讓人灑盡汗水的。遠處金碧輝煌,活靈活現的佛像,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麼不容易。

看着那些古代玉器,看着那一道道形態不一的花紋,不同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條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風韻的京城舊事,開拓眼界的'書房珍玩,輝煌的古都北京歷史一幅幅讚不絕口的畫面在眼前出現,這是一個令人多麼難以忘卻的時刻呀,在博物館裏,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掛在牆上的,無不反應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聰慧。

在這個非凡的境界裏呆了三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心裏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欣賞。爲何上一代的人如此偉大爲何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讚的是我們。品味着這一本收穫,觸動着筆尖,記錄着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讚歎。

關於首都博物館觀後感3

11月24日,我們四年級全體師生參觀了首都博物館。博物館總共分爲5層,分爲東區西區。

我們觀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這裏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順着二層的螺旋結構我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於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爲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爲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閒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心情。

四層還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爲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爲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非常喜歡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純淨,有些可以說是晶瑩剔透,就讓人喜歡。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通過此次參觀,孩子們大大開闊了眼界,首都博物館留給我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真讓人難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