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基督山伯爵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1

“等待和希望!”合上這本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傳世名作——《基督山伯爵》,我腦中只剩下了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它有如一把金光閃閃的鑰匙,意味深長、價值無量,而又耐人細細咀嚼。

《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坎坷離奇的一生。唐代斯青年時是一名出色的水手。就在他即將當上船長、取得美滿愛情之際,遭到嫉妒之人的暗算,蒙受不白之冤進了監獄。這一呆就是十四年。越獄前唐代斯意外地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財產,並回到了他的故鄉,報答恩人。接着,他買下了基督山島,成爲伯爵,交下了許多名門貴族的朋友,終日娛樂,卻在暗中打探情況,謀略計劃。伯爵待到一切時機成熟,開始復仇。他不動聲色而又暗中襲擊,往日的仇人有的死、有的瘋。而當他報最後一仇時,卻大發善心放了仇敵。伯爵又把一切財產送給了恩人和窮人,從此帶着義女遠走高飛……

有一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的確,如果一個人總把每個小小的怨恨積在心中,並總是想着去復仇解恨,那麼他的復仇計劃何時纔會消停呢?基督山伯爵遭人陷害在牢獄中度過了黑暗痛苦的十四年,最寶貴的青春以及幸福美滿的生活由此埋葬,心中當然不知有多少仇恨。可他最後卻也能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到處行善。因爲他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上帝會派使者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這樣呢?有時小怨小恨或許只是命運和你開的一個小小的玩笑,翻過這一頁吧,讓仇恨煙消雲散,就像沙地上的字被風撫平一般,永遠消失。但是恩惠卻是需要我們去報答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事物,也要像刻在石頭上的印記那樣永不磨滅。

從今天開始吧,驅走心中復仇的惡魔,迎來心中感恩的天使,讓心靈如初落的冰雪一般純淨、高潔……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2

今天,看完了一部電影:《基督山伯爵》。

早在一年前,我就看完了電影的原著(作者亞歷山大·仲馬,著書時間:19世紀40年代),電影拍得很好看,當然不可避免的也刪去了書中的一些情節,也對某些情節作了添加,看起來和書是完全不同的滋味。

一個法國的青年水手愛德蒙·唐太斯在一次意外中遇見了拿破崙,並受拿破崙之委託帶一封信。但他的“朋友”費爾南多和丹格拉爾嫉妒他,便用錢讓法官維爾福以叛國罪將愛德蒙逮捕,並處以無期徒刑(此時愛德蒙正準備結婚),一個月後,費爾南多娶了愛德蒙的未婚妻梅瑟苔絲。在獄中,愛德蒙……(精彩部分,就不劇透了,大家想知道的話就自己找書來看吧,電影也不錯),十三年後,愛德蒙越獄成功,搖身一變,成了基督山伯爵,再後來就是報恩、報仇……

我覺得愛德蒙最後雖然報完了恩和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無論怎麼樣,他這一生是被毀了:十三年的時光都在監獄裏度過。

費爾南多他們也真是壞,把人家關進監獄,還搶了人家的老婆。不過壞人沒好報,最後他們死的死,破產的破產,慘不忍睹。

這本書的結尾不像童話故事那樣:“某人和某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者很恨,結尾是梅瑟苔絲帶着她的兒子離開了愛德蒙……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3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傑出作品。

主要講述的十九世紀一位名叫愛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後的悲慘遭遇以及日後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

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處處出人意外。

急劇發展的故事情節,清晰明朗的完整結構,生動有力的語言,靈活機智的對話使其成爲大仲馬小說中的經典之作。

具有濃郁的傳奇色彩和很強的藝術魅力。

1815年2月底,法老號遠洋貨船年輕的代理船長愛德蒙·堂泰斯回到馬塞港。

老船長病死在途中,他曾託堂泰斯把船開到一個小島上去見囚禁中的拿破崙。

拿破崙委託堂泰斯帶一封密信給在巴黎的親信。

堂泰斯這次回國可以說是春風得意:他已經準備好要和相愛三年的女友梅塞苔絲結婚,然後一同前往巴黎。

但他沒有想到,一場厄運正在等着他。

在貨船上當押運員的唐格拉爾一心要取代堂泰斯的船長地位,堂泰斯的情敵--費爾南對他又嫉又恨。

結果兩個人勾結到一起,費爾南把唐格拉爾的一張告密條送到了檢查局的手中。

5月正當堂泰斯舉行婚禮之際,他被捕了。

審理這個案子的是代理檢察官維爾福,他發現密信的收信人就是自己的父親。

爲了確保自己的前途,他宣判堂泰斯爲極度危險的政治犯,將其投入了孤島上的死牢。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4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寫的《基督山恩仇記》。復仇、寬恕、等待、希望是這部名著的關鍵詞。這本書告訴我:比復仇更博大的是寬恕;比絕望更美麗的是希望;比災難更持久的是幸福。

這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主人公是愛德蒙。鄧蒂斯。年輕的水手愛德蒙。鄧蒂斯被陷害入獄,打入死牢十四年。在獄中,法利亞神甫向鄧蒂斯傳授了各種知識,並把基督山島上藏着一批寶藏的祕密告訴了他。法利亞神甫死後,鄧蒂斯鑽進長老的裹屍袋裏僞裝成屍首,當獄卒把他扔進海里,他用小刀割開布袋逃脫。迅速換上遇難水手服搭上過路船隻,到了基督山島。假裝受了重傷滯留在基督山島,找到了寶藏。轉瞬間富甲天下,並改名爲基督山伯爵。他經過精心策劃,報答了朋友莫雷爾,報復了仇人費而南多、卡德魯斯、騰格拉爾、維爾福。曾嫉妒他的費爾南多和騰格拉爾,一個身敗名裂,自殺了;一個破產、妻離子散。誣告他的維爾福瘋了。誣陷他的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復仇報恩、懲惡揚善並不是故事的全部。當他完成了復仇後,他選擇了寬恕。他寬恕了騰格拉爾,他最終認識到:寬恕比復仇更偉大。他給莫雷爾的兒子馬西米亞寫的信中說到:世界上既無所謂快樂也無所謂痛苦,只有一種狀況與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只有體驗過不幸的人才能體會到的快樂。我們必須體驗過死的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所以,享受生命的快樂吧!送給你們一句話,人類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這四個字裏面:“等待”和“希望”。

這個故事最值得我學習的是愛德蒙。鄧蒂斯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博大的胸懷。對於我的老師和親人要感恩圖報,對於朋友要熱情幫助,對於有矛盾的人要化解寬恕。學習上遇到困難要知難而上,決不退縮!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5

最近我閱讀《基督山伯爵》,首次發現武俠小說《小李飛刀》與這個作品不乏相似之處。

十年前,有聽評書習慣的我第一次接觸這兩部讓我又愛又恨的文學作品。一樣的跌宕起伏的情節,一樣的爲結局遺憾。美塞苔絲和林詩音分別是埃德蒙·唐太斯和李尋歡最愛的人,多年後,當她們知曉丈夫的惡行而與之決裂,並且可以選擇與一直深愛的人重新開始的情況下,爲何還是要她們自願選擇孤獨終老,而安排另一女子作爲男主人公的歸宿呢?

十年後,相似之處讓我第一次把兩個作品聯繫起來。同樣的被情敵欺瞞的他無奈離開他的家,離開他深深愛着的她,而她以爲與他已經不可能的情況下嫁給了他的情敵。多年後,飽經風霜的.他回來原地,重遇她,然後經過一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鬥爭。當中講到她與他情敵的兒子就要與他到達你死我忙的地步,作爲母親的她,求他放過她的兒子。最後一切鬥爭都結束了,她選擇在懺悔和寂寞中度過餘生,而他則接受身邊一年輕女子的愛意,離開這傷心之地。

我依然不能明白爲何這兩位可憐的女子經歷多年的痛苦後,最終還是放棄最後的守望幸福的機會。也許,大仲馬和古龍都想說的是:感情的事,錯過了,就無法回頭。

《基》一書中最讓我震撼的地方莫過於美塞苔絲深夜來到基督山伯爵家請求一心復仇的他於明天的決鬥中放過她兒子時所說的那句話:

“你可曾嘗過你父親在你離開時死去的滋味嗎?”基督山把雙手插進頭髮裏,喊道,“你可曾見過你所愛的女人嫁給你的情敵而你自己卻在不見天日的一間黑牢裏奄奄待斃嗎?”

“沒有,”美塞苔絲說,“但我看見我所愛的那個人將要殺死我的兒子了。”

基督山伯爵觀後感6

是不是每個人都想知道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來的?又將走向何處?是不是每個人也都想知道生命如何產生?又有何意義?

我們迷惑,而又不知道使我們迷惑的是什麼?我們勞累,而又不知道我們是在爲誰而學習?我們尋找幸福,可是幸福在那裏,它又是什麼?

如果沒有這個宇宙就不會有這一切。大家寄希望於《時間簡史》會告訴我們一切,因爲裏面講述的正是宇宙的起源,和可能有也可能無的終結。雖然我沒有看明白,可是知道這裏面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我記得在上高中時,班裏有一個入學成績第一的男生。他有點與衆不同。當人家都在學習的時候,他天天思考生命是怎麼回事,“我”是什麼?想不明白,就問老師。很多人都覺得這人真不正常。可是,如果稍微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活得很明白呢?

當然,最後那位仁兄自己也沒想明白。笑話他的人也自不必說。其實人類對自己的思考,和對宇宙的思考是分不開的。可以說,這類問題在中國古已有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曾作過《天問》,蘇軾也有“明月幾時有?”的思考。

頭段時間,有位學者在我們學校給高三學生做報告。他講快樂學習,學習快樂,其實很好理解。因爲每個人的求知慾是天生的,人們從小在心裏都有一個爲什麼。只是有的人在別人的嘲笑聲中,越來越沒問題了。可是,求知慾還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每個人都想了解自身,弄清這個寄身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