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集合15篇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集合15篇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

家庭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溫暖的住所,也是我們最開始的啓蒙場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爲我們樹立好的榜樣。從古至今每家每戶都流傳着家訓、家風、家學。現在的教育離不開父母與老師,父母教育我們盡孝、禮數,都說百善孝爲先,孝敬父母是我的作爲子女應該並且必須做的事情,我們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家庭風氣,我們有沒有禮貌會間接性父母教育觀念,老師教育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爲有學識的人。我們的學識再淵博品行不好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

家風是靠一代代地傳承下去的,秉承這種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家教是根據家庭情況所制定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貼合實際更重要,也是需要是從小耳濡目染的,因此每一個良好的習慣,都與家庭教育方式有關。

家庭教育若一步錯則步步錯,這就體現出言傳身教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2

通過觀看家庭教育講座第四期活動,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知識。

家訓、家風、家學,包括孝、禮都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那麼具體什麼是家訓家風,我們又如何做到它們?

中國自古有着“禮儀之邦”的美稱,在古代每個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家訓家風,在現代仍然會有在傳統家訓家風上建立的現代式家庭教育。家訓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教誨,風氣習性。而傳統家庭教育是一個傳承,傳統,一個家庭歷經三代以上傳承下來的不朽家風家訓。

那我們該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把傳承家風家訓作爲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次父母長輩要以身作則,爲子女後輩樹立良好的榜樣;最後要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在社會的大家庭中不斷深化我們的家風家訓。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成就好家庭!

踐行家風家訓是治家的尺子,爲人的本分,我們不但要繼承下來還要傳承下去,讓我們世世代代都在社會這片沃土上開出永不凋零的花。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3

親子間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係。作爲家長,我們應該瞭解孩子的情緒情感、行爲動作等向我們傳遞的信息,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內心,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發自內心地肯定他,並給予一些反饋,做孩子的好朋友。在生活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品質,比如好奇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韌性、強健的身體。我們始終認爲長大後成就很高的人,不一定都是IQ很高的人,而是具有堅韌品格的人。行行出狀元,在任何一個領域做到前20%,生活都不會差到哪兒去。

在今後的教育中,我們也會繼續幫助孩子建立使命感,培養孩子的“志氣”,重點培養孩子克服困難、吃苦耐勞、做事勤懇、踏實努力、有韌性、頑強的品質,經常帶他去爬山、踢球、慢跑、游泳等,鍛鍊他的毅力、勇氣、擔當、堅韌性。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4

今天聽取了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徐勇,北京市西城區學生活動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王小慧給我們帶來的“言傳身教: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傳承與運用”的公開課,受益匪淺,談幾點感想:

言傳身教是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內容與方法的傳承與應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注重“孝”和“禮”,以家風、家訓的形式來完成,父母則是家風、家訓建設的主體。在言傳身教的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應以賞識、肯定和鼓勵爲主,以約束、批評爲輔。積極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肯定孩子微小的進步。在孩子犯錯時,多點耐心,循循善誘,幫助改正,不要過度苛責。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的積累才能完成。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5

在求知和探索人生過程中,孩子不可避免遭遇失敗,如何幫助孩子超越突破,專家們從同理心角度給出了很好的對策,我總結爲用靈魂喚醒靈魂。總結及感悟如下:生命天然會追求成長和拓展,要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相信孩子的天賦能指引他找到通往成功的那道窄門;要從情感上理解和支持孩子,用愛幫助他化解失敗的情緒,用愛爲他賦能,解決情緒問題後,迴歸關注問題本身,調整認知,理性面對,做到認知同理;同時,家長要敏銳覺察自己的情緒,避免家長的不良情緒導致孩子的失敗感升級、雪上加霜,家長保持正念,平和寬容,對於孩子的失敗先不作任何反應,只是單純地覺察它、注意它,放下情緒後再與孩子一起理性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6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責任和使命則更具時代性,不僅要爲人師表,教書育人;還要提高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教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然而,教育從不只是教師的`責任,父母作爲學生們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開蒙人,由此可見,父母對學生的教育同樣十分重要,作爲爲人父母,不僅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更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鼓勵與幫助,不能因爲過度看好未來而選擇限制學生的天性與愛好。

因此,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十分必要,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瞭解,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學生;做到真誠溝通,家校共贏。

鳥欲翱翔於天空,缺一翼則不可,要加強家校結合,實時關注學生們的狀態,才能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放下心中顧慮,認真學習,將來才能成爲棟樑,才能不愧對培育多年的老師,不愧對辛苦學習的自己,不愧對養育自己的父母。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7

首先感謝徐勇和王小慧老師給我們帶來精彩的家庭教育公開課。

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是不能隔斷,現代教育是建立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傳統教育不是指古代,是指傳承和延續。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的現代教育需要在傳統教育中吸取好的文化。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包括的核心內容是家訓,家風,家學。家訓是長輩對子孫後代的訓教,是看得見的可操性。守規矩,講誠信等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嚴格執行。家風是耳習目染,是言傳身教,是一個家庭的文化和傳統,具有獨特性和傳承性。好家風需要建設,需要有序推進,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以己示範,做好孩子的榜樣,在家庭中家長是主體,好家訓成就好家風,好家風造就好家庭。

孝道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孝順自己,就要給孩子做好模範,身體力行的感染孩子,讓孩子真正的從內心去感受,產生出情感。家庭是一個組合體,大家一起努力,一定會創造出美滿的幸福家庭生活。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8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守規矩無以成人,一個家既要有溫暖,也要有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缺一不可,讓孩子有面對錯誤的誠實和勇氣,纔有立規矩的意義所在。立下規矩父母也應該遵守,立規矩不是爲了禁錮,限制,而是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營造孩子學習環境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9

在《寓教於生活成就美好未來》的觀看中,專家關於:孩子的學業時間與家庭勞動時間並不矛盾,兩者是可以達到平衡的觀點深深的打動了我。過去家長總以爲教育是學校的責任,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環,是參與勞動的重要場所,家長是勞動教育的啓蒙者,家庭勞動教育在學生健康成長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參與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對孩子體力的鍛鍊,也是責任的培養,特別是對父母辛勤勞動和承擔家庭責任。孩子在家庭勞動過程中養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有助於學習能力的提升。一個人的能力是全方位了,當他在勞動種能開動腦筋想辦法,思考全面,有時間觀念,那麼他在學習中也會如此地要求自己,因爲這已經是一種本能,而不是父母的耳提面命。學習的本質是內部的驅動,並不是反覆地補習,機械地刷題。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0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講信修睦。以相親相愛爲準則,以自立自強爲原則,任自立自強爲籌碼來鑄就教育。

首先,是明白“家庭教育的本質”。家庭教育的本質是生活教育。教育就是要去點燃學生的創新實踐之火,讓素質教育在新時代熠熠生輝,固然重要。

其次,“力所能及”是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的平衡條件。在孩子所能承受的範圍內,去承擔自己的責任,讓他們明白不是“我儘量吧”,而是“全力以赴”。

最後,“思維品質”是讓孩子們參加活動的勞動產物。可能在一個活動中,我們瞭解到人情世故,再另一個活動中,我們明白了共同合作互利互贏。在每一個活動中,每個人的思維都在鞏固增強,品質都在成型,在此之後,孩子們在未來交手,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1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責任和使命則更具時代性,不僅要爲人師表,教書育人;還要提高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教師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然而,教育從不只是教師的責任,父母作爲學生們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的開蒙人,由此可見,父母對學生的教育同樣十分重要,作爲爲人父母,不僅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更要時刻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在關鍵時刻給予學生鼓勵與幫助,不能因爲過度看好未來而選擇限制學生的天性與愛好。

因此,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十分必要,增進每一位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瞭解,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同培養學生;做到真誠溝通,家校共贏

鳥欲翱翔於天空,缺一翼則不可,要加強家校結合,實時關注學生們的狀態,才能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放下心中顧慮,認真學習,將來才能成爲棟樑,才能不愧對培育多年的老師,不愧對辛苦學習的自己,不愧對養育自己的父母。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2

本期以“表達”爲主題,得到兩位老師的精彩講解,要懂得孩子日常生話中以各種方式向家長表達……的重要性,獲益匪淺。

1、孩子的表達一定要看懂,走進他們的世界,聽聽他們的聲音,能夠看明他們的情緒、情感、行爲、語言。‘到底傳遞什麼,纔有更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2、對孩子要尊重。理解。瞭解。再去關愛,不能強迫,一定要正確引導,讓孩子逐漸逐漸對各方面……產生愛好,認真學習。

所以,上完這堂公開課,懂得孩子表達是很重要的,讓我瞭解到懂得孩子的各種方式表達會使孩子對自己十分信任,遇到什麼事情就能主動跟自己分享和交流,使孩子更健康快樂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3

在認真觀看了家庭教育該公開課後兩位專家深入的分析講解,讓我對家庭教育的本質和內涵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認識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的不足和許多問題以下是我的感受:

對家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最終的目的就是教會我們的孩子如何去爲人處事這可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形成的好的家風可以讓我們的家庭幸福好的家風不僅僅可以化解家庭矛盾更是對我們的孩子有着深深影響。

我們也要正確地認識和了解孩子。我們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才能真正地瞭解孩子、尊重孩子。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情緒上的共情。最後我們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舉一動就是孩子的示範,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4

好的生活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是壞的教育。每個人都是在生活中長大,和睦的家庭關係是否幸福決定孩子的良好成長環境。積極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影響孩子一生髮展的要素。家庭是孩子的第二成長課堂,溫暖而有力的家庭關係支撐會助力孩子成長中學會如何處理自身與外界的關係。另外生活實踐有助於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給孩子分配勞動任務讓她從實踐中體驗生活感悟生活,養成有條理的思維品質有助於學習。培養孩子養成熱愛家務勞動的好習慣“力所能及”“持之以恆”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責任心。三代人的互動纔是完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以父母爲主長輩主動參與。好的教育要父母和孩子相互學習相互成長,與孩子一起創造美好生活,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公開課觀後感15

作爲孩子的家長,我們都希望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孩子,然而,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長,家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接下來是我自己觀看後的心得體會

(一)首先是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也會讓孩子學會愛別人和愛自己!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很大的影響,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慎言慎行,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注意從日常小事培養。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光講大道理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總之,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們作爲家長要學會用心和孩子交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最後父母以身作則,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