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孩不笨2觀後感14篇

小孩不笨2觀後感1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孩不笨2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孩不笨2觀後感14篇

小孩不笨2觀後感1

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給上孩子的是什麼顏色,孩子就是什麼顏色,父母給孩子七彩,孩子的天空就會有彩虹;父母的臉色是鐵青的,那孩子的天空一定陰暗。成才的爸爸很愛他,可從小就缺愛的爸爸連表達愛的方式都不會,用暴力式教育,結果教育出暴力的孩子。兄弟倆的父母雖然智商情商雙高,但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沒有時間有效的溝通孩子,孩子困惑;沒有以身作責,沒有專心做表率;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對待孩子的事情。傑瑞對生孩子的困惑,是父母老師大人都沒及時疏導的,湯姆的優勢不被讚美,好奇卻惹出大禍,直到他寫下“學謙(湯姆)死了”。我真擔心電視的劇情,湯姆會跳樓,生怕漏掉任何細節,把這個情節回看了兩遍。

劇情的最後是湯姆的日記被看,才讓家長反省,纔有了最佳的結局,成才成了散打冠軍,兄弟倆也都被父母理解。小孩子看來是天大的事,大人眼裏看都是小事,都簡單化解,我相信兄弟倆一定在人生正確的軌道上走更遠飛更高!

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父母之間的差距。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而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女兒半期考試成績下降,我馬上在內心檢討自己沒做好,她從小就有良好的習慣,一直以來,都獨立完成作業,積極主動幹任何事情(包括家務),早睡早起。可孩子畢竟是孩子,也有鬆弛的時候,這次成績可以說是對我的檢測,因爲半期以來,我從未給她看作業,只簽字一回。家長會回來,女兒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問老師都說了什麼?我告訴她,老師表揚她幾次,“優秀班幹部、優秀小組長、字跡最工整、作業完成最好”都有她的名字。我告訴她,老師說她是最棒的,只要注意一些事項,就會超越現在的成績。她心裏美滋滋的,立刻回到她的房間,愉快地拿起書本,計劃着以後的學習時間;計劃着她心中所想要的最佳表現;也計劃這期末考出好成績。

以後的作業,我都會簽名,只是籤個字而已,還是像以前一樣,她自查有無做錯,她如果做錯了沒發現、沒改,那就代表媽媽也錯了,也不會做題,會不好意思。她自查,是自己的又一次學習。如果發現她字亦潦草,我會簽字後,陪她說話時不經意流露,說是老師見到我,誇她上課特別認真、作業字跡工整,然後問她是不是?她一定點點頭,第二天,一定會更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家長希望孩子將來怎麼樣?只要往好的方向引導,往好的方面讚美,孩子一定會朝着那個方向發展和成長,一定會優秀!

感謝老師的講課,也謝謝老師推薦的電視劇,有了您這樣的老師,有我們愛學習的父母!纔有被愛心引導的好學生!好老師,是我們家長的航標!是學生們的燈塔!

小孩不笨2觀後感2

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生動形象的反映了家庭、學校教育的現狀,在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場景在電影中得以再現,歷歷在目。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作爲教師、父母的何時真心的去稱讚過我們的學生、孩子呢

本片一上來就是主角學謙弟弟的自白,他學習成績很好可父母卻很少稱讚他,還責怪他爲什麼不再拿更高一點的分數。在有些思想比較封閉的大人看來,這是一種不使孩子驕傲並且嚴格要求的思想意識。但他們錯了,孩子是需要鼓勵的。誠然應對那些驕傲自滿的人我們能給予他們的應當是打擊,但應對那些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那些努力學習拿了高分的孩子們,是否也要這樣對他們呢不可質疑的說,這是錯誤的!每個孩子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稱讚,他們會認爲自我很有成就感,而非是驕傲自滿。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這樣的慨嘆:“此刻的孩子不得了了,真是不可救藥,”“此刻的孩子說不得、訓不得,更打不得,真無計可施了,咋辦啊”“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倒黴極了”……在慨嘆之餘,我們何曾真正的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去教育他們,甚至未曾去發自內心的誇獎過孩子,偶爾的讚許也是瞻前顧後,謹慎了再謹慎,生怕一時失言,不知不覺中讓孩子自大起來,這樣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心靈溝通困難重重,使我們更加茫然了。

劇中的一位教師說,作爲我們當教師的要有一把鑰匙:“多看學生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如果把後進生當做“爛蘋果”棄之,那麼他們的一生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徹底完了。如果我們轉變觀念,轉變思想,換個角度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看,去思考他們的想法、做法,把原先以成年人的觀點以爲“不可理喻”的變爲“十分自然”,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成爲他們的良師益友,想學生之所想,幫他們解決的困惑,才能成爲一個優秀的成功的教師,受到孩子們的尊重,才能讓孩子們心甘情願的向我們敞開心扉,使我們的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孩子們的心晶瑩剔透、潔白無暇,而我們做父母和教師的就像一位珠寶設計師,一位繪畫大師,用我們的智慧和才幹在這純真潔白的紙上,揮毫潑墨,塗抹油彩。所以我們的師長應當正確駕馭,謹慎細心地提起畫筆用心去描繪,才能真正創作出驚世駭俗的作品。

學校、教師、家長,本該扮演呵護幼苗成長的主角,卻成了揠苗助長和扼殺天性的兇手。當他們發現自我的錯誤時,孩子的心中已滿是傷痕……讓我們走出誤區,多抽點時間,與孩子交流、溝通,走入孩子的心靈,才能使我們的下一代歡樂的茁壯成長,使我們的家庭、學校教育落到實處,芝麻開花節節高.

小孩不笨2觀後感3

今天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小孩不笨2》的電影,我是含着眼淚看完了整部電影,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太大了。

聰明的學謙和傑利爲了得到爸爸媽媽的鼓勵與表揚,得到他們的認可,他們在不斷的努力,然而他們換來的是一次次的不理解,一次次的批評;實際上從我們作爲大人的角度,可以看出來他們的爸爸媽媽爲了孩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不斷地辛苦的工作,爲孩子們換來良好的環境,然而他們忽視了和孩子的溝通,就像電影裏的傑利所說的:他們以爲和我們將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他們就是自己講、自己爽,根本就不管孩子的反應;成纔是電影中另一個學生,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他的爸爸很疼愛他,爲了他也是付出了許多的辛苦,然而卻不能得到孩子的認可,他的爸爸很苦惱,然而小賣部的那位阿姨卻說出了很經典的話語:要經常的誇獎孩子,要經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雖然是很簡單的兩句話,做起來也很容易,但是難就難在怎樣能長期的、經常地關注孩子、誇獎孩子、稱讚孩子,還是傑利說的:從小我們是在誇獎和稱讚中成長的,漸漸地誇獎和稱讚都沒有了,爲什麼呢?我也在想;我最欣賞的還是電影中的郝老師,他所說的:無論你們是從15分考到了20分,還是從35分考到了40分,這裏都有你們的努力;我們要多看孩子的優點,少看孩子的缺點。

這一段段、一幕幕不斷地迴繞在我的腦海中,它深深地觸動了我,想到我們的工作是不是也會有向那位胖老師一樣,擁有一顆認真負責的心,卻在教育方法上有所誤差;是不是向傑利的爸媽一樣不能聽孩子進行講解;是不是能像郝老師一樣經常的看一看孩子的優點,少看一些孩子的缺點。

今年我所帶的是大班,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見解,有時也會說:哎呀,這個孩子好活躍!這個孩子很淘氣等等的'話語,看了今天的這個電影,我認真地反思了自己,從電影中獲得更好的教學方法:

1、關注孩子的需要,我會加強對幼兒的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在孩子淘氣的時候,有可能是他對這些不感興趣,那麼我要及時的調整方式方法,將他吸引。

2、更多的表揚、鼓勵與稱讚。在孩子只取得了一點點的進步的時候,及時的鼓勵他,給她動力,使他從小成功走向大成功。

3、和孩子的溝通是一樣學問,如何做好這個學問,首先我們要將自己放在一個和孩子是平等的位置上,然後要學會傾聽,聽一聽孩子的心聲、見解,只有這樣纔有可能使孩子們接受我們,和我們打開心門。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讓我們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與稱讚,給孩子更多的賞識,讓孩子們在擁有溫馨、愉悅的環境中,快樂的成長!

小孩不笨2觀後感4

《小孩不笨2》觀後感通過老師的介紹,我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教育影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使我感觸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小孩不笨2》描述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劇中的學謙、傑利爲了得到父母的讚美不斷地努力奮鬥,但得到的卻是父母的奚落,這種失落感我們也有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沒有鼓勵和讚賞我們了,而是不停地管教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總以爲他們是對的;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忙碌到深夜纔回家,連跟我們溝通的時間也沒有。當然,我們也瞭解父母是爲了這個家而忙碌,但再怎麼忙也應該抽出一點時間來陪陪我們吧,哪怕是半個小時,我們也需要你們的關心,也期待你們的賞識。如果我們因爲缺乏教育而像電影中的學謙走上一條不歸路,那掙來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

看着《小孩不笨2》,望着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尋找着這些故事裏自己的影子,體會着心中無法平息的感動。它和以往的教育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父母對子女的付出,也演繹了子女爲父母付出的愛。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從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後路,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己的愛,才導致今天的悲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孩子成長和回頭。

當然什麼事情都是兩面性的,代溝的形成,孩子方面也是需要負責任的。畢竟現在很多孩子都很自我中心,想要什麼就要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父母做不到的,孩子就會發脾氣,鬧彆扭,冷戰,甚至離家出走,已達到目的爲止。很多小孩都看不到父母的付出,很多大人小孩都不知道怎麼去表達愛,這是中國家庭的一貫風俗。他們以爲把愛放在心中就行了,對方會了解的,整天愛愛愛的不肉麻麼?他們也不會經常擁抱,當然也是覺得太煽情了。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真心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把愛說出來,把愛表現出來,因爲放在心裏是真的很難讓別人知道的,誰能完全懂得另一個人的思想呢?

小孩不笨2觀後感5

懷着一顆平靜的心情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編輯。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但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後來,面對父母與老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己被放棄,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在老師的眼中自己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己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終於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應該是家長與老師都應該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遠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曾經努力過,努力讓自己變強。可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希望一次次的落空,終於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今天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積累着的不滿終於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老師、校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己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後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可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接受。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 love 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一定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直被大家所不認可,一直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畢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薦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心與讚揚......

小孩不笨2觀後感6

上週,在學校大隊部的倡議下,我和兒子一起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帶給我深深的思考: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描寫了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兩個家庭中楊家,爸爸媽媽都很厲害,都能提供給他們很好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忘記了當代社會缺少精神生活是不行的,或許這也是當前社會很大的問題,就是兩代的代溝,而另一個單親家庭,爸爸進過監獄,兒子也喜歡打架(還能一打幾),爸爸希望兒子不要步入自己的後塵,而對兒子拳打腳踢的,這讓兒子更加的不服氣,學會了更加的暴力。那個老闆娘一句話淋漓盡致概括了他爸爸一生的期待,“他太愛你了,但是他太不懂的愛你了”。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愛的表達方式不一樣罷了。他老爸的一句話也概括了他一生,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電影,看到後面眼淚就不知不覺的流出來了。小孩子偷大人的錢,不是爲了買卡的初衷,而是爲了買下爸爸的一個小時。多麼懂事的一個孩子。

劇中帶給我震撼最大的是這麼一些臺詞:“爛蘋果削去爛的部分,剩下好的還可以吃,全部丟掉就沒有了”、“資源放錯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正因爲在孩子進步時,家長沒有及時表揚,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也沒有好好教育,只是一個勁地責怪孩子,才導致孩子一錯再錯。

除了家庭教育帶給我的思考,作爲一教育工作者,我也通過影片在反思我的教學。“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是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而這句話用到教育上是:“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文中的府老師,很嚴格,都說嚴師出高徒,可是在這位嚴師的教導下,各個學生都是不聽話的,而且各個都是對着幹,你說這個老師不好吧,他也盡心盡責了,還自己出錢幫學生買字典,要問世間有幾個這樣的老師呢?但是他剛開始帶來是一個學生被開除,而另一個學生則被禮堂公開鞭打,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失敗。開除意味着這個爛蘋果被丟掉,再被撿回來就能成奇蹟,而多少人能創造這樣的奇蹟。公開鞭打則讓這個學生自尊受到嚴重的傷害,無論這位學生表面上是否改過。這兩種處罰無疑斷送了這兩位學生的前途,斷送了他們應該應有的前程。作爲老師交出這樣的學生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

所以,在素質教育的今天,讓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從影片中獲得啓發,關注班裏的每一個孩子,用愛心、耐心去愛護、包容每一個孩子,在關注每個孩子的同時,不吝嗇自己的表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只要找對方式,多點挖掘,每個孩子都會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會綻放他(她)別樣的美麗、精彩!

小孩不笨2觀後感7

記得那年暑假,兒子九歲獨自揹着畫夾,去衡陽市青少年文化宮學習,上午學數學,下午學畫畫,因爲離家太遠兩趟公交車,又沒人接送,不安全,中午就他在附近吃快餐。十幾天下來,我發現兒子噯氣、呃逆、吐酸水,典型的胃病。

“兒子怎麼了?是每天吃麻辣?暑假才過十幾天,就得胃病,到底怎麼了?”我心裏想着,就去問問孩子。

“兒子,你好好的怎麼得胃病?是不是每天吃麻辣?”

“沒有,媽媽,我沒吃麻辣?”

“我每天給你吃中餐的錢,你都幹嘛去了?吃什麼東西吃的,得胃病了。”

“我什麼也沒吃,反正不是吃東西吃的。”兒子有些害怕,小聲地嘟囔着。

擔心孩子胃病,怕自己情緒激動,也怕嚇到孩子,我決定悄悄地跟着孩子,看看他到底怎麼了?

第二天,孩子上了公交,我騎着電動車,戴着墨鏡和遮陽帽,緊跟其後。下了第二趟公交,兒子走在街邊的樹下,一路蹦蹦跳跳、東張西望,在轉角處,他停了下來,好像在做什麼,我趕過去,遠遠看見兒子蹲下的地方,地面上有個人。

“怎麼了?有人摔倒?”我有些着急,趕緊把車騎到轉角處,停到樹下。

躺在地上的是一個乞討的殘疾人,約摸十幾歲。雙腳畸形萎縮蜷縮,雙手像兩根棍棒,沒有手掌和手指,匍匐着小臉貼在地上,髒兮兮的臉,像畫着貓鬍子;亂逢逢的頭髮,沾滿塵垢;唯獨一雙眼睛清澈明亮,像是灰塵中的兩顆黑珍珠。小腦袋旁邊放置一隻破碗,碗麪零鈔上面,橫臥一張半新的十元,那張錢應該是我給兒子的!

見到我,兒子有點害怕站起來,可還是對我笑笑:“媽媽,你怎麼來了?”

“兒子,媽媽想知道你得胃病的原因。”我摟着兒子小小的肩膀,一邊說,一邊走向學校。

“媽媽,那個小孩,這麼熱還趴在地上,手都沒了,腳也不能站,我想扶他坐起來,屁股突出一團,坐着也疼。”兒子低着頭,語氣透出傷悲,“我看他好可憐,每天都把錢全給了他。”

“兒子,你可以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可以和你共同分擔,一起來解決!”

“媽媽,你不怪我?”兒子開心地仰頭看着我,“我是覺得自己中午餓一頓沒關係,晚餐回去還可以吃,他那麼瘦,一定沒吃。”

一陣心痛,我的孩子,多麼善良單純!看乞討的孩子瘦得可憐,就把自己僅有的錢,全部給他。孩子單純的同情心、無私的博愛,我們大人感到汗顏,有幾人能做到?

我蹲下來看着孩子:“兒子,你是對的!媽媽不怪你,可是,你也該告訴我,讓媽媽和你一起分擔這個問題,不能自己餓肚子。”

“媽媽,對不起,我餓出胃病,不敢告訴你原因,讓你擔心了!”

鼻子發酸,眼裏涌出薄霧,兒子爲了不讓我擔心、怕我責怪他,每天自己承受飢餓來幫助殘疾乞討的孩子。之後的每天,我都讓他多帶一份錢,中餐買雙份,一份給那個孩子吃。小男孩每天臉上也掛着燦爛的笑容。假如我不弄清原因就責怪;我不分青紅皁白,一頓訓訴,我想,自己也不會知道胃病的病因,更不會知道孩子心裏是怎麼想的。

小孩不笨2觀後感8

看着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裏直打轉。其中有一個鏡頭我至今都難以忘懷:因爲父母對他們生活成長的忽略,他們搶了老人家的金鍊子,周圍的人立刻報了警。兒子的父母趕了過來,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着步子朝這邊走來。父親爲了能讓兒子有個兒子一個悔過的機會,他一把搶過金項鍊,求受害人謊稱是父親所爲。受害人不肯,說是要給孩子一點兒教訓。父親見狀,緊緊握住受害人的手,當着衆人的面“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這時,那個屢教不改的兒子早已淚流滿面,嘴裏只喊着一個字:“爸,爸!?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眼淚也掉了下來,我想作爲兒子的他一定比我感觸更深吧!

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回頭去看看,難道造成這一局面,父母們就沒一點在責任嗎?孩子小的時候,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沒有成熟與穩定。他們的對錯觀也僅僅是一層迷霧。這段時間內,如果家長給孩子的是希望,是呵護,是關愛,而不是以工作養家爲理由呵斥與不當的管教,那麼他們幼小的心靈就會對這個世界,甚至手中的書本充滿了希望。而反之,因爲一兩次的成績,而認定孩子不行,成天忙工作回家後就是對孩子的呵斥甚至體罰,那麼OK,孩子的未來充滿了荊棘,這是心理上的,他們會認爲,這個世界不屬於他們,並且對任何的事情都不會提起興趣,結果,自然是墮落。讚美,對於一個孩子,真的是很重要的,不要和成才的父親那樣說:“你有什麼可值得我稱讚的!”

研究表明,父母的期待會對孩子的學習動機和成績產生顯著的影響。父母就應該向孩子表達積極的期待,認爲孩子是有能力學習的。當然父母的期待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當成功的可能性處於中等水平時,動機最強。這時最能激發孩子們的力量。

當然我們爲人子的,也應該站在父母的立場上去想想,他們那麼努力的工作,那麼高標準的的要求我們也都是爲了我們能走在別人的前面,做人上人,而在將來不要受別人的欺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其實,你的父母越打你,越罵你,就說明他們心裏越有你。我記得有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要是哪天父母對你不聞也不問,那麼說明他們心裏再也沒有你這個孩子。總有一天,你會比被父母打罵更痛苦、更難受、更想發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愛你,就一定要感謝他們給你帶來的溫暖、給你的幫助!同時,我從“父親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愛很愛兒子。每次打罵完,他們都會自己默默地傷心一次。因爲打在你身,罵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們要更珍惜這段父母情,常常說一句“我愛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可能會使他們十分欣慰,讓他們去發現我們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存在,從而更加的愛護我們、關懷我們!

不要一味的去責怪我們的父母不會愛你,凡事我們都去想想自身,我們應該努力的提高自我的認知,建立明確的自我觀念,而父母也應該去了解孩子成敗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改進教育方式,讓孩子們的優勢得到最大的發揮,去收穫更多讓他們健康成長的東西。

另外想要對各位家長說的就是,請不要以學習成績爲理由,而禁止孩子做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音樂,美術,甚至和《小孩不笨2》裏的成才那樣去學習武術。成績永遠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如果你們阻斷了孩子其他的路,學習的道路上又怎麼會用心去走?同時對於孩子的特長,也不要過於強求,那麼興趣也逐漸會變成不耐煩,結果也是不樂觀的。

由此,父母應當從2個方面看孩子的潛力,一是學習,一是特長。如果孩子在興趣上真的有

極大的天賦的話,大家也不妨抱着幾級的態度去去欣賞他們,或者是加大對他們的支持,努力培養他們感興趣的和有天賦的一面,這樣他們就會會周圍一切有更多的信心,更加努力的想要從各方面的去充實自己,讓學習成爲他們的一種樂趣,又被迫學習變成主動追求。這樣不是父母和孩子都皆大歡喜了嗎?

小孩不笨2觀後感9

懷着一顆平靜的心境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我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後,應對父母與教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我被放棄,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懷他們。在教師的眼中自我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終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應當是家長與教師都應當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恆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往努力過,努力讓自我變強。可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終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今日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累積着的不滿最終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教師校長都很愛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我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終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可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love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幹。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足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究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舉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懷與讚揚。

小孩不笨2觀後感10

懷着一顆平靜的心境觀看《小孩不笨2》,看完之後內心確久久不能平靜。

影片中的Tom家庭背景比較好,爸爸大概是某手機開發公司的職員,媽媽時某雜誌社修改。他還有一個弟弟Jeery。這本來是一個人人羨慕的幸福家庭。可是父母總是忙於工作,沒時間陪自我的孩子,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成纔則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之中父親因爲年輕時與人打架而瘸了一條腿,並且是一個粗人,收入也很低。他不懂如何教自我的孩子,只想讓他好好學習,一味的迷信“棍棒成才”這一原則。一見到孩子犯錯,他只會用暴力讓其改過。之後,應對父母與教師的失望,Tom與成才逐漸覺得自我被放棄,再沒有人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在教師的眼中自我是個“爛蘋果”,在家人眼中自我是個一無是處的廢物。最終他們開始走上了歪路。

有誰能夠爲孩子想想蘋果爲何會變爛?有誰能夠替孩子想想,成才與Tom爲何走上歪路,這應當是家長與教師都應當值得反思的問題。他們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在他們眼中,成才與Tom永遠只是個爛蘋果。其實孩子也以往努力過,努力讓自我變強。可是家長的所作所爲卻一次次的使他們失去信心。期望一次次的落空,最終他們徹底失望,Tom發出了“今日學謙(Tom的中文名)已死的感概,這預示着他們長時間所有的積累着的不滿最終如火山一樣爆發出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再沉默中爆發。

我想其實無論是Tom的父母還是成才的父親亦或是教師、校長都很愛自我的孩子,自我的學生。成才的父親爲了不讓因打架而被開除的兒子向自我一樣成爲一個廢物而求遍了整個新加坡的學校,最終還因爲爲了孩子而去世,這讓我熱淚盈眶。可是他們所表達出來的愛並不能讓孩子所理解,所理解。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Iloveyou”卻總不能說出口,孩子總不能聽到一聲讚歎。這使處於叛逆時期的孩子逐漸與他們產生代溝,甚至開始用自我的方式向他們發出挑戰。

孩子也需要誇獎,需要讚揚,這個社會的標準已經超出了一個15歲所能夠承受的標準。只認定會讀書就必須是好孩子,從而逼迫他們讀書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才能。影片的結局我們也看到了,一向被大家所不認可,一向被認爲沒出息的成才最終卻憑藉着能打架而成爲了一名出色的摔跤選手。這是一個令人滿意的結局,他實現了“打到全世界”。但這也是令人悲傷的結局,畢竟成才的父親也去世了。

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片,推薦每個家長與孩子能夠淨下心來觀看,讓孩子與家長多多溝通。孩子也是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關心與讚揚。

小孩不笨2觀後感11

其次,家長和老師應該瞭解孩子的心理。父母不應該無休無止地嘮叨,不顧自己的感受,讓他們產生不良反應。和諧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是重要力量。孩子們渴望父母看到他們的表演,這是一個正常的想法。然而,父母忙於賺錢,沒有時間。什麼比讓孩子自信更重要?因爲父母沒有時間和孩子溝通,他們不瞭解孩子,他們的心理變化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有些孩子學不好。因爲他們沒有主動與學校溝通,遇到問題就來不及懺悔。父母應該學會愛孩子!

第三是老師一定要想方設法激勵學生——欣賞,找他的進步來鼓勵他,不要傷害自己的自尊,千萬不要說學生是“爛蘋果”,一句話可能會傷害一個人,影響他的生活,這就是老師和他的工作的區別,所以我們覺得老師的責任重大是神聖的。”錯誤的放置資源的地方是垃圾,正確的放置垃圾的地方是資源”。家長和老師應該學會欣賞!

一個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的生活和成長。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則,而不是說一套做另一套,孩子就不會輕易忽視父母的話。同樣,可以證明教師也是如此。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地教導孩子們不傻的是父母和老師應該如何對待和教導他們。孩子們有一個獨特的地方,就像電影裏的一個母親,她看到了通過考試的邊緣,反而稱讚孩子進步了,這是非常難得的!我相信,有這樣的家庭背景的孩子會健康成長,有時,政治經濟背景好,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並不一定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整體來說心態很重要,我對這部電影有很深的感觸,值得一看。

作爲一個青少年,我不得不推薦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這是我看過的最傷感的電影。它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種語言都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學倩的中學生,他受到父母的批評,靈魂墮落。他和同學們一起成了天才,加入了“小混混”。一件又一件的事情發生後,我們和父母搭起了一座橋,和他們一起尋找一個幸福的家。

我被這部電影感動了。世上謙遜的父母和無數的父母,都是從鏡子裏發現的。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爲了讓孩子上好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們一直在努力掙錢。這很難。每次飯前飯後,我們都不停地交談。事實上,我們什麼都知道,我們知道很多,我們瞭解很多。

有句諺語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父母。”每個人都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是他們父母的教育。爲什麼有些人學得不好。不是我們太蠢,而是父母太急迫,總是打罵我們。是我們的父母改變了他們。一切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但是大多數父母只會盯着我們的缺點和別人的優點去比較,這樣我們就失去了信心,慢慢忘記了自己的優點。

看完這部電影,我想對我的父母說:“相信我們,我們理解你的努力,但請站在我們的角度,好嗎?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給我們一些信心,好嗎?孩子不傻,金子總會發光的,也許換個角度,結果會更好。”

小孩不笨2觀後感12

對新加坡影視作品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內容多是反映家庭生活。近些年很少看見新加坡連續劇,在國內公映的電影更是寥寥無幾。最近看了一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英文名《I not stupid》),我在感嘆編導智慧的同時,也思考着我們的教育問題。

影片以詼諧幽默的口吻描述了三個被分層後在em3(慢班)唸書的小學生Terry、國彬和文福的家校生活狀況,揭示了新加坡社會的教育問題。

Terry生長在一個富有的家庭,生活起居都由女傭照顧,一切大小事情都聽從一媽一媽一的教導。他是一個依賴一性一很強,沒有主見的可愛小孩。由於從小和臺灣幹一媽一學華語,所以他的華語很好,而英語和數學很差勁,也因此進了em3。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只是英文和數學的問題,我的智慧是沒有問題的!”

國彬喜一愛一畫畫,但是功課卻不好。一媽一媽一認爲他是不努力才這樣的。於是每天給他補一習一,並且聽了那些“三姑六婆”們的“經驗”:有藤條就拿90分,沒有藤條就拿30分。用“藤條教育”,給國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一媽一媽一的打罵,國彬滿是自卑和恐懼。

文福很聰明,處事也比較老道,大概是因爲常常幫一媽一媽一在大排檔麪店招呼客人的緣故吧。但是“不會讀書”仍舊被別人看不起,包括自己的姑一媽一和表兄。

三個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讓我們看到了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對孩子的教育都只注重“會不會讀書”。表面上看,這是爲孩子好,但這種家庭教育是片面的,孩子的個一性一和才能不要說被髮掘,就連那一點“閃光點”也會被澆滅,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適應社會的能力都有反作用。

Terry勸阻了丟香蕉皮的姐姐,卻被對方罵了一頓,一媽一媽一因此教育他不要多管閒事,因爲“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以至於面對國彬兩次被人誤會打架,Terry都因爲膽小怕事而沒有挺身作證。孩子原本是很有正義感和責任心的,但是在錯誤的家庭教育下,變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會關心和一愛一護別人,這是令人痛心的。

“綁架事件”可以看出這三個孩子在面對危險問題時的處理能力。孰優孰劣,令人深思。

面對壞人的擄劫,國彬和文福逃下了車,但是看見Terry仍在車上,國彬大聲呼救,文福則勇敢地衝上車救Terry,卻被一起擄走。被困小屋中,Terry不知高低,還像在家裏一樣要指定品牌的牛一奶一和麪包,自己不會塗麪包,歹徒無奈做了一回“菲傭”伺候他。這個情節很搞笑,笑過卻發人深省。孩子身處險境卻不知,根本無法判斷好人和壞人。社會的複雜一性一讓我們不得不考慮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未知的險境,文福一直在等待時機和Terry一起逃跑。可是Terry卻天真地認爲要聽大人的話,不準備逃跑。文福很生氣地告訴他不是每個大人的話都要聽的。逃跑的過程中文福選擇了沒人走過的小路,結果和前來救援的警察匯合,他們順利得救了。我很佩服文福,一個小孩在危急時刻可以冷靜地一步步擺脫危險,表現了很大的勇氣和智慧。成績優秀的孩子未必有這樣的能力。面對社會,處理危機的能力是我們必須要教給孩子的。

國彬雖然沒有被擄走,但憑藉驚人的繪畫天分,素描了兩名歹徒的畫像,向警察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材料。

看到這裏,我很驚歎。國彬和文福這樣在學業上所謂的“落後學生”,融入社會生活中卻表現得如此有活力,如果我們拋開“不會讀書”的標籤,這樣的孩子可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慶幸的是,新的班主任李老師看到了孩子們的與衆不同,讓孩子們看到了希望。在她的鼓勵下,文福的數學成績進步很大,考到了92分;國彬拿到了國際繪畫比賽大獎;Terry在同伴的影響下,逐漸懂得關心他人,分辨是非,變得有主見了。

教育過程中,給孩子三六九等地“過濾”,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們在飽受學業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快班同學的嘲笑、親戚朋友和社會的輿論壓力。他們稚一嫩的肩膀又能承受多少呢?如果僅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能力,恐怕我們會失去很多優秀的人才。

我們可以從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片子能引起廣泛共鳴的原因吧。

小孩不笨2觀後感13

今天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裏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着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爲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爲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爲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臺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爲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纔去學校哭着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牀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love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

小孩不笨2觀後感14

今日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十分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述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爲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樑”,最終最終找回“以往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裏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着說出了真相:學校立刻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能夠邀請到自我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爲要賺錢,不僅僅不聽他的請求,並且一次次把自我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我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齊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爲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 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爲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臺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明白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爲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明白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期望當面感激最終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纔去學校哭着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牀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明白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終的力氣說出自我剛剛學來的“Iloveyou”跟兒子作最終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禮貌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爲“迷幻、虛假和僞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