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詩詞大會觀後感通用15篇

詩詞大會觀後感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詞大會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詩詞大會觀後感通用15篇

詩詞大會觀後感1

今天,詩詞大會全部播完了,我還沉浸在詩詞的海洋裏。“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們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用詩詞來表達。

參加詩詞大會比賽的都是佼佼者,他們熟記各類詩詞,但比較令我佩服的是五次上場、四次成爲擂主的李子琳姐姐。她只有16歲,卻非常厲害,一次次地打敗了挑戰者。有的挑戰者會背一萬首詩詞呢,卻成了她的手下敗將。比較後她沒能成爲冠軍,真可惜呀!相信她“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的主持人董卿果然名不虛傳,很多經典詩句她都能脫口而出。我比較喜歡她說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九宮格題和十二宮格題,是在比賽中迷惑性比較大的題目,每一個錯誤的選項都有人中槍,不過令我高興的是有一個詩社的社長不會的一道題,我卻一眼就看出了是“故國三千里”。因爲從詩詞大會開播以來,我每天堅持背八首古詩,這幾天正好背會了這一首。剛背的古詩竟能馬上派上用場,哈哈!

希望若干年後,我也去參加詩詞大會!期待着“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詞大會觀後感2

2月7日晚,16歲的上海復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奪冠。她最後的對手,曾獲得第三屆漢字聽寫大會第四現場年度總冠軍、中國成語大會年度總冠軍的彭敏難免遺憾。

"如果我能再拿下一個冠軍,最後就是一個“三冠王”了。我在報名的時候的確有這樣的期待。"電話那頭,彭敏對《新華每日電訊》說。

《中國詩詞大會》是中央電視臺繼《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之後,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自主研發的第4個"大會"。

"最早根據現代人提筆忘字的現象,爲了喚起公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我們設計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後來我們想,既然漢字可以成功,那麼一個詞語、一首詩詞呢?"闞兆江說。

《中國詩詞大會》原本是頻道總監闞兆江一開始最擔心的一個"大會"。因爲詩詞和人人都要寫的字,常跟日常生活的成語不同,自古爲文人雅士所愛,容易曲高和寡。

詩詞大會觀後感3

這兩天,最火的電視節目要屬“中國詩詞大會”啦!它集中了全國各個年齡層次的詩詞高手,在一起比拼對詩詞的記憶和理解,共分十場比賽,每天晚上一場比賽,競爭的相當激烈。比賽雖然已經結束,但是比賽的場面還歷歷在目。

今年的冠軍是陳更,一個北大的女博士。她每年都來參加詩詞大會,雖然經歷了多次失敗,但是她越戰越勇,一共上臺14次,最終獲得了冠軍。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相當感動,用我們學過的一句古詩來形容她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爸爸告訴我,這是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人不會永遠成功,我們要學會面對失敗,將失敗轉化爲我們成功的動力,失敗乃成功之母。

我點了點頭,心中默默的想着:“雖然上學期數學沒有考好,這學期我一定要努力了,爭取考個好成績。”

詩詞大會觀後感4

今晚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五場,可謂有很多的感觸,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喜好和專長,當你的喜好成爲你的專長的時候,也就意味着你的喜好,真真正正的成爲你的喜好了!

每位選手的上臺自我介紹都是一種詩雅高貴的風格,真的`看了讓人很是羨慕,包括董卿老師機智的解說和兩位老師的現場圓說,更是讓我羨慕!

真可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人家能夠做的如此之好,相信一定也付出了很多,可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努力拿來的收穫,臺上的十分鐘,可謂臺下的十年鍾情功!

想到這,不由得讓我想起,自己的焦點心理學習之路,每每看看我們的領頭人劉老師,還有小屋裏的衆多的大咖,看着他們的分享,聽着他們的錄音,情不自禁的涌上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念頭,但是光環的背後,有很多的超出常人的付出,劉老師的十年磨一劍,卓老師的心繫焦點,生活時時處處心生焦點,還有嶽老師,邱老師……,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心在哪,收穫就在哪,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要不忘初心,用心的去專一門,愛一門,學好焦點,運用焦點!相信會有自己臺上十分鐘精彩到來的哪一刻的!!

努力,加油!

詩詞大會觀後感5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是第二季,毫無疑問它對弘揚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這第二季我看就比第一季接地氣不少,評委主持人和選手的即興交流,既表現出了他們學識的修養的一面,又展現了詩詞世界的自然之美,於調侃中流露生活的情趣。

這些無不在告述人們,生活中蘊含着詩意。他們在言談舉止中所流露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素養是令人羨慕的。對於古詩詞我們首先得愛看,愛讀,有愛才能有學習的動力。我想“詩詞大會”吟詠古詩名作,彰顯古詩詞的美,營造出熱愛古詩詞的氣氛,吸引衆多的人去關注喜歡它,這有什麼錯呢?

少些謾罵,多謝鼓勵;少些噓聲,多些掌聲;少說點話,多做點事;少些浮躁,多些實做,這對弘揚古詩詞沒有壞處!蒙曼,康震,王立羣都是很有才學的學者。這第二屆,評委們也很接地氣,生動風趣、深入淺出。這種大衆化的氣氛很有吸引力!盲流文化,用這樣的言辭評價他人,相信他的修養也高不了哪去!

詩歌本來就有許多風格門派,古人尚能“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千萬不要妄自尊大!謙虛包容,是詩人的起碼修養。包括蒙曼老師的那首詩,都不是隨意而作的。這和私下裏寫作不一樣,不能由着性子來。

詩詞大會觀後感6

這幾天,街頭巷尾議論的話題莫過於——《中國詩詞大會》了。

2月7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迎來總決賽,我早早地坐在了電視前。節目終於開始了,主持人走到了臺上,此時留到總決賽的僅有4名,一路上通關斬將,可真是不容易呀!

節目分爲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個人追逐賽,贏了的選手可以進入第二個環節——飛花令,挑戰百人團答對次數最高的選手挑戰。如果挑戰成功,便可繼續挑戰第三關。

最爲精彩的就是武亦姝挑戰彭敏了,雙方旗鼓相當。這可讓我大開眼界!真是高手和高手之間的決鬥啊!武亦姝和彭敏一度比分膠着,可謂戰況緊張。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比拼,武亦姝還是笑到了最後!

看完《中國詩詞大會》之後。我非常佩服武亦姝,她不但飽讀詩書,而且反應很快,非常自信,字還寫的有模有樣,行雲流水。我們應該向她學習,以後的路還很長,平常多積累知識,到了用武之時才能從容面對。

詩詞大會觀後感7

最近一段時間,我非常喜歡看中國詩詞大會,對它非常着迷,於是我找到了前幾年的詩詞大會觀看。

這檔節目是中央電視臺舉辦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它弘揚和推廣了中國的詩詞文化。這個節目不論年齡,不論職業,不論國籍,只要熱愛古詩詞的人,都能參加。它是以詩詞答題比拼的方式進行,它不像別的比賽那樣嚴肅,更多的是以輕鬆的方式去品味詩詞。

我看了一期節目以後,發現自己只答對了幾道題,還有很多都不會,不得不說,這個詩詞大會引起了我對詩詞的興趣。以前背詩是爲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現在覺得中國的詩詞很有魅力。讓我感受到了詩人的意境和古人的智慧,仔細的去品味詩中的意境。

這裏面我最欣賞的選手是殷怡航,她是那一期的一匹黑馬,她答題的速度不僅快,而且正確率還很高。還是第一次上臺的她就把四期擂主的李子琳給打敗了,真是讓人佩服!

中國的古詩詞浩瀚如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她們的滿腹詩書,淡定自如,爲我們堅立了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也要多讀詩書,把中華的傳統美德傳承下去。

詩詞大會觀後感8

過年時都會播出一檔節目《中國詩詞大會》。過年時,我去了姥姥家,所以沒能看上直播,只能回家後觀看回放,不過精彩還是不變的,而且這季有幾大亮點:點評嘉賓都十分着名,有王立羣、康震、酈波、蒙曼,幾位嘉賓的點評與講解也是讓我受益匪淺;在20xx年的《中國成語大會》與《漢字聽寫大會》上的雙料冠軍彭敏已經當了四場擂主,在最後關頭卻與冠軍寶座擦肩而過,成爲亞軍,讓人扼腕嘆息;而上一季表現並不是特別突出的北大博士生陳更這一季也是爭奪到了三場擂主,也算不負衆望,但也與冠軍寶座失之交臂;16歲的少女武藝姝這匹黑馬卻一往直前,最後一期只領先陳更11分,卻成功晉級,又在飛花令中打敗了百人團第一名王子龍,最後在擂主爭霸賽中險勝彭敏,真可謂是高歌猛進,“英雄出少年”啊!

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後的我也深受影響,不僅又知道了許多的古詩詞,更是瞭解了許多的詩人,還打算去把家中藏書《詩經》找出來讀一讀呢!畢竟入選節目的詩詞從《詩經》到主席的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再加上評委們的細心講解,想不被吸引都難啊!真希望這檔節目全年都會播出,而不是隻在過年時!感謝詩詞,讓我遇見這麼精彩的你!

詩詞大會觀後感9

我是12班的張逸軒,我的愛好廣泛:食物怎麼樣?最喜歡吃的是餃子,因爲香甜的味道讓我飽餐一頓;玩呢?我喜歡去的地方是河洛書店,因爲裏面五顏六色的書讓我大飽眼福。你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是《中國詩詞大會》。因爲臺上的嘉賓和選手讓我感受到了古詩的神奇魅力。尤其是鄧雅文,因爲她是洛陽人的驕傲。

從元旦開始,晚上8點,媽媽就會打開電視,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開始興致勃勃的看《中國詩詞大會》。隨着電視屏幕上顯示的練習,我和妹妹高興地歡呼了一會兒,失望地嘆了一口氣。因爲我們可以背一些古詩詞,但是有很多詩詞不能背。

我也喜歡背古詩,因爲背古詩可以認識很多漢字,認識很多古代詩人,鍛鍊我的閱讀能力。我媽會把我每天背的古詩詞貼在朋友圈裏,很多叔叔阿姨都會誇我。我很開心,也很驕傲!寒假,我每天背一首古詩。現在能背幾十首古詩。我下定決心每天讀古詩,每週至少背四首古詩,成爲一名詩歌大師。總有一天我會站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像鄧雅文姐姐一樣爲洛陽爭光。

詩詞大會觀後感10

《中國詩詞大會》,一個傳承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讓我們對中國的古詩詞有了新的認識,通過比賽的方式,讓我們更加了解中國五千年文化傳統的博大精深。

昨天晚上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的總決賽,比賽非常激烈。上場的五位選手都是百人團中每次答題都全對的人。第一位選手是殷怡航,她也是第一次上場,並且拿到了最高分234、第二位選手和殷怡航一樣都答對了,可他只得了221、我最看中的是語文老師夏昆,他答到第二題就得了100分,可是他在楊萬里的《小池》第二句“樹蔭照水愛晴柔”的“蔭”字寫錯了,唉,真可惜啊!最後決賽的兩位選手分別是殷怡航和五次擂主得主李子林,兩個人的實力不相上下,可是到了倒數第二題,由於李子林的疏忽大意答錯了,所以殷怡航先得到了5分,贏得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的總冠軍。

從他們比賽中,不僅讓我明白學習知識是多麼的重要,而且讓我明白了做事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

詩詞大會觀後感11

製作第一季時,顏芳和她的團隊整整工作了600多天,修改了20多版。20xx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曾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綜藝欄目獎。

爲了第二季更進一步,製作團隊在20xx年又付出了更多努力。

創新不易,靠的是電視人的覺悟,爲電視人的志氣而戰。作爲國家電視臺,也有責任去擔當。闞兆江說。

第一季的時候出題範圍侷限在唐宋,第二季入選節目的詩詞則從《詩經》到毛爺爺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涵蓋中國文學史。

內容設置是《中國詩詞大會》最大的難點。作爲一檔大衆電視節目,詩詞太簡單和太難都吸引不了觀衆,必須做到熟悉又陌生,不能離觀衆太遠,也不能離觀衆太近。

比如有一道題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這是說的哪個節日,大部分人都知道這是在說重陽節,這時候觀衆就會有知識上的滿足感,能把觀衆黏住,讓他有參與感,形成一種與節目與選手的互動。

詩詞大會觀後感12

在中華上下5000年中,詩詞無疑是最好的歷史憑證,大到一個王朝的衰敗,小到平民百姓,粗茶淡飯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有詩詞的存在。在詩詞中,我們能與白居易,李煜,辛棄疾等文學大家談論見解。在這幾年中也有許多的古風唱見,把詩詞譜曲,訴說着一段又一段的故事,比如奇然的《琵琶行》《阿房宮賦》,依靠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改編的艾辰的《東坡》。詩詞越來越多地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

在今天,我重溫了一遍第十期的《中國詩詞大會》。在第二季中,16歲的中學生武亦姝奪得第一。我看到了她在臺上腹有詩書的從容模樣。我邊看節目邊“同步答題”但我也沒有道道答對。我也算得上是一個喜愛詩詞的人,但看到臺上與我年紀相仿的選手對答如流,我也只能嘆息道技不如人。

詩詞大會這個節目很有特點。現代人注重身體養生的同時,也重視起了心靈養生,品一品詩詞,讀一讀《詩經》,對於心靈養生再好不過了。詩詞大會正是有了心靈養生的功能,不僅僅是一場場的比賽,更是引領我們吟誦好詩詞,品味好詩詞的平臺。

詩詞大會觀後感13

2月5日的晚上,我觀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一場。

人生自有詩意,詩意美在四季。這句話告訴了人們詩的美好,也引領着我們去深度挖掘詩意的美好。詩詞大會分爲百人團和預備團,百人團又細分爲少年團、青年團、百行團和搭檔團。每一場將會上來4位來自各團的選手,隨機抽取關鍵詞,百人團答錯的人數即爲選手得分,百人團得分高者進入攻擂資格爭霸賽,獲勝者將進行擂主爭霸賽。

作爲本場第一位上場的張益銘小朋友,年僅7歲,卻已有着豐富的詩詞知識,雖敗猶榮。大衛作爲一個外國人,卻對中國詩詞極爲熱愛,並且還認真學習,在本場比賽中得分最高,令人敬佩。若要問我本場哪位選手令我印象最深的話,當然是從預備團晉級到攻擂資格爭霸賽的鄧雅文同學了。作爲預備團的第一名,鄧雅文的詩詞功底非常深厚,她在飛花令、超級飛花令及詩詞接龍上獲勝,並且打敗了大衛,成爲擂主。

本場詩詞大會讓我看得意猶未盡,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和他們的差距,讓我堅定了好好學習的決心。

詩詞大會觀後感14

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千古名句,其中不乏有很多美麗的詩句,我們後來人卻並沒有認真去品味,甚至都不曾去用心研讀過,許多人對於詩詞的理解,可能只侷限於教科書之中,且知曉的也僅僅是教科書中記錄的那寥寥幾篇,甚至學生們認爲,古文毫無意義,十分無聊,種種表現,都反映出了人們對中華文化的知之甚少,讓人擔憂。

現在人們喜歡在電視上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僅僅也是打發一下閒暇時間,央視應該也是因爲看到了這一點,纔會想到要辦一場《中國詩詞大會》的,它讓人們瞭解到古文詩句的強盛,讓人感受到詩詞之美,也讓人們重新感受中國詩詞文化蘊涵。

在這個網絡語言橫行當道的年代,中國的詩詞文化漸漸被人們所遺忘,我們是時候該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投身於詩詞的海洋,感受中華詩詞文化的意境之美。

詩詞大會觀後感15

這是一個有趣但是很難持續火下去的節目。

目前來說,考題大部分來自中小學課本里的詩詞,正因如此,才能讓觀衆有參與感,吸引更多的觀衆。但是舉辦的場次多了就會面臨一個困境:如果增加難度,勢必會流失觀衆降低收視率;如果維持現狀,常見詩詞考來考去會極大地降低節目的可觀賞性。

所有立足於傳播知識的媒體、自媒體,面臨的困境是類似的:有趣而且“淺顯”的知識總是很容易被髮掘乾淨的。科教頻道剛開播的時候乾貨滿滿,沒過幾年就開始把歷史當故事講;等幾個主講人把大家熟知的幾個朝代反反覆覆講了n遍的時候,科教頻道已經沒幾個跟科教有關的節目了。

你第一次看到知乎上有人用球把平面壓彎來表示引力引起時空彎曲,告訴你旋轉兩圈回到原地代表自旋1/2覺得好新鮮,但是幾年過去再看到這些就膩味了感慨越來越水。道理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