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1

別誤會,本人深愛懸疑片,並且深愛祖國。正是因爲這種熱愛,才陷入恨鐵不成鋼的泥潭。

言歸正傳,《催眠大師》上映前略略看過下宣傳,因爲莫文蔚婚後淡出演藝圈,徐崢雖然演出過喜愛的片子,也有不少口水片作品,所以並沒有太關注此片(主要是因爲對國產懸疑片沒有信心的主觀意想作祟)。在朋友圈見到一些平時較中肯的小夥伴看過此片評價不錯,終於買票入場。

其實翻轉劇情的形式在影片開始後十幾分鍾我們已經猜出是任小妍(莫文蔚)反催眠了徐醫生(徐崢),但這並不影響我將其定義爲是一部好片。一開場就用一個略顯驚悚的案例抓住了我們的情緒,場景轉換到徐崢的演講,影院一陣鬨笑,想這正是徐崢泰囧後的形象遺產,演講這段戲可以說開題點睛,將徐醫生專業、犀利、自信的專業形象描述給觀衆。

而更打動我的是居中鏡頭的`切換,不生硬、又給人想象空間。更難能可貴的是特級效果也故弄技巧,不像正紅國產古裝連續劇續集那樣令人發笑,用得恰到好處。

看片的時候不難將此片和《盜夢空間》,《禁閉島》,《狙擊電話亭》聯想在一起。故事的發生地其實只在一個小小的診療室,說到診療室不得不提場景的設計和色彩也很出彩,很容易令人入戲,暗黃色爲主的色調,既顯得診療室想給病人安心的感覺,隨着劇情發展也給人心理壓抑的感覺。

徐崢所使用的杯器具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開始的不鏽鋼咖啡杯,到後來他給莫文蔚和自己斟水用的不鏽鋼水壺和杯子,他給莫文蔚單獨斟水時用的玻璃水壺和杯子,也正表現了兩人的心理狀況。徐崢作爲一個有心理創傷的治療師,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他自己用的杯具都是不鏽鋼的,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而莫文蔚作爲病人來到,他用玻璃杯給她斟水,也顯示出他作爲心理治療師的專業素質和自信,他希望病人在他面前或者治療之後都像玻璃杯一樣透明。這裏的安排另我覺得導演很懂懸疑片精髓啊!對細小的微屋把握得非常到位。

兩位演員的演技自然毋庸置疑。莫文蔚雖然已嫁爲人妻年齡好幾張,但劇中所表現出來的感覺,甚至大學時期的樣子,都毫無違合感。從病人到醫生角色的轉換也非常嫺熟。

片中有很多伏筆,在劇終都一一得到了解答!這是最令人感動的。最怕有些懸疑片或驚悚片,一開始撂了一大堆包袱,結尾匆匆了事,感覺像進行了1個小時前戲後秒射,觀衆智商嚴重受到侮辱啊!!話說,莫文蔚被催眠時,對一開始反催眠劇情的預設有了一些動搖,因爲太真實,而且感覺她的確需要治療.....甚至到了治療完成後她對老師說,我的確是治療徐崢的最佳人選時,仍然有些不解。知道最後,劇終徐崢回憶車禍時一直沒露面的好朋友出現時,一切都浮出水面,原來莫文蔚的確是最佳人選,因爲她在治療徐崢的同時,也在治療自己,走出創傷後遺症。

最後,片尾曲本人也覺得很契合。聽的時候就覺得很熟悉是聲音,看完子母后確認,果然是劉思涵。在看夢之聲的時候就對她的聲音印象很深刻,很打動人,這首《半醒》和整個影片旋律契合的非常好。

第一次寫長影評,不免有些拖沓無序,感受我赤誠熱愛的心即可!!anyway 推薦大家觀看此片。歡迎愛好者指正,一起討論。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2

趁着四月的最後一天,綿綿細雨中,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許是好久沒有放鬆緊繃的身體,趕着電影開始的狂奔,喘着大氣開始了電影。

開始前,被基友劇透了一點,說,這是由徐崢、莫文蔚領銜主演的年度懸疑燒腦製作,也是《泰囧》之後徐崢接拍的首部作品,讓人很是好奇。

其實,個人想法是觀看《同桌的你》,比較在意高曉鬆的這部劇,也許是戀愛情節或者是青春劇的情節吧,不過,基友的強烈推薦下,讓我對《催眠大師》有點期待。在我印象中,徐崢的電影,絕大多是喜劇,我也一直很喜歡徐大哥的這種幽默方式,特別是《泰囧》的搞笑風格,讓人很容易接受劇情的敘述。所以,沒有看前期宣傳的我,我對《催眠大師》的感覺,也是以爲是一部幽默喜劇,這,就是我開始看時的感受。

影片中徐崢一改以往喜劇表演風格,詮釋了一名高智商的心理醫生。一開始,影片心理醫生就展示了催眠療法過程,成功的治療了一位心理抑鬱的母親;接着又是一段精彩的演講,將催眠療法的精髓講解給觀衆,也讓我有了些瞭解。

高潮部分應該是女主角的出場,莫文蔚在片中飾演神祕病患,一直表達內心掙扎,以能看見鬼的病情敘述,那畫面就像真的在放鬼片,讓我們兩個大男人,幾乎快嚇到要抱在一起了。

瑞寧(徐崢飾)在任小妍(莫文蔚飾)一頓“瘋語”過後,決定採用催眠療法進行治療。而當任小妍成功進入催眠狀態後,瑞寧想要找出任小妍的心理陰影所在,卻不曾想到自己被帶入了陷阱。接着縝密的劇情和高智商的.推理環節,以及完美的節奏把控,在他們互相催眠中展開,讓我感覺是中國版的《盜夢空間》,又很難相信這是國產懸疑影片。

最終,很意外的結局,任小妍居然也是催眠師,是瑞寧的同班同學。一個使用清醒催眠治療,一個則是睡覺催眠治療。瑞寧的失誤,不僅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也使任小妍的未婚夫在事故中喪生。其實,最開始實施催眠的人,是他們的老師。一開始,任小妍就被老師催眠了。所以成功克服心理壓力的任小妍,也成功反催眠瑞寧成功,讓雙方走出了心理陰影中。

難怪事後看影評時,導演陳正道毫不吝嗇稱讚之詞,認爲徐崢將人物形象塑造的比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還要飽滿立體。除此以外,莫文蔚在片中飾演神祕病患所表達出的內心掙扎,也不禁讓人眼前一亮,導演陳正道評價言簡意賅:“《催眠大師》是莫文蔚喜劇以外的最好表演。”

影片時看完了,閉上眼睛回想這部電影,在腦海中想起了,不要低估對手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實力;每個人都說過謊,說了謊的人內心深處一定有想要隱瞞的事情。原諒,就心理而言是對一種現實的認可。當現實在記憶中還原,人才能活在一個順理成章的環境裏。現實,是被大衆所認可的現實,而活在人們心中的現實,則也許是人對潛意識的否定,記憶也許就會被篡改,意識就會發生扭曲,當類似場景再次出現時,這一瞬間,就會突然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當瑞寧認識到自己的愛人和摯友再也回不來了,他真的是愛他們的,他們“會原諒”自己的時候,在尋求救贖的本能,讓自己選擇相信這一切。有時候,我們都無從問起,真相可能永遠都不會是真相。瑞寧,最終並不是找到他們的諒解,因爲已經回不去了,而是相信自己是可以被救贖的。人之所以爲人,是心理給自己保留了一絲生機,唯一可以原諒自己的人,只有自己。

電影《催眠大師》觀後感3

在看之前,就看到有人說這部電影有點像《盜夢空間》,看完之後給我的感覺就是像驚悚版的盜夢空間……片頭真的好像是在看一部恐怖片,怪嚇人的,後來才知道原來都只是夢境,人們爲了解開自己的心結讓大師給催眠了,在逼真的夢境裏慢慢讓人開導自己從而放下心中的種。種疙瘩,爲了更好地生活下去,主題還是不錯的,但是確實有點讓人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有點混沌。很佩服導演的這種敘事手法,觀衆都被前面的劇情給騙了,不看到最後是不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前面做了很多鋪墊,到最後才知道很多細節的關聯,讓人唏噓不已,還是不錯的,就是看完後有點小壓抑……

看過《盜夢空間》的'人都會對電影裏面那種夢中夢印象深刻,當你醒來的時候你不一定是真的醒來,而是跳入了另一個夢境,而且片尾給人留足了懸念,很是讓人回味啊——但是《催眠大師》會有點與衆不同,它沒有夢得那麼深,因爲不像睡覺做夢那樣會睡得那麼深、那麼不容易醒來,被催眠的人只是意識遊離了,他的意識具體要如何往下發展其實很大一部分是要取決於催眠他的人,要什麼時候被催眠什麼時候才能醒來都是自己難以控制的,讓人看着很入神。電影其實主要講的是徐崢飾演的催眠大師許瑞寧如何去催眠治療他的病人,然而卻遇上了一名很古怪很難治癒的“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飾),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細節片段,亦真亦假,傻傻的讓人分不清到底哪些纔是事實哪些又是主人公想象虛擬出來的,但到最後才發現,原來許瑞寧纔是真正被催眠治療的人,讓人很是吃驚。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結,別看他表面看起來很風光,但其實他自己也有過不去的坎兒,而且並不比他的病人們輕鬆多少。其中相互銜接的很巧妙,一直到最後闡述整個治療的真實過程的時候才發現其中的奧祕,很是佩服。許瑞寧剛開始爲什麼不敢開車?到後面又爲什麼怕水?手臂上的傷是怎麼弄的?等等都是有原因的,原來他曾經經歷那麼巨大的痛苦,心裏揹負的滿滿的自責,要解開這個心結還真是不容易啊……還有任小妍我覺得她也夠偉大的,在得知自己的男朋友因爲許瑞寧而去世之後居然還能那麼幫他治療,就算這其中也要被催眠而回憶自己不好的痛苦經歷,也堅持挺了過來,挺厲害的。

總之呢,前面看得挺嚇人的,各種比較恐怖的鏡頭,真是有點鬼片的風範了,後面又看得比較壓抑,原來結局是那麼的讓人意外……所謂的恍惚催眠與清醒催眠的較量,還真是有點看頭的,說到底到底是誰催眠了誰?這個答案還需要在影片中去慢慢尋找哈——再來說點電影裏比較有意思的情節,許瑞寧第一次試圖催眠任小妍的時候用的那個老套催眠手法——晃懷錶,還真是喜感,關鍵時刻居然掉了……哈哈,太喜感了!其實中間我也很納悶爲什麼任小嬌那麼厲害,好像比催眠大師還厲害似的,什麼都懂而且弄得好像她真能看到鬼似的,有點嚇人,沒想到她纔是整個電影的關鍵,不錯——結局算是比較圓滿的,在任小嬌的幫助下,許瑞寧克服了自己的心結,但是現實卻是是殘酷的,依然不能改變什麼……但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酒後千萬別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