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集錦15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6W 次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集錦15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9月1日,我看了中央電視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該節目以一首朝氣蓬勃的歌“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小夥伴愛的擁抱?”拉開帷幕,撒貝寧哥哥登上舞臺宣佈:“今天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然後內容以上課的形式展開。

第一節課,由張泉靈老師當班主任,由動畫片引出孝的意義。主講老師是鄭淵潔。他告訴大家:身教比言傳更重要。他講了一個小故事:一位叔叔帶着75歲父親,騎摩托車旅行。父親說:“能和兒子在一起,去哪兒都開心。”我覺得這是每個留守老人的心願。在此我要告訴大家關愛留守老人,常回家看看。《時間都去哪兒了》告訴我們盡孝要趁早。古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

第二節課,何炅充當班主任。搖滾爸爸-秦勇十年只爲智障兒子,父親拋去自己輝煌事業。他陪孩子做基本練習。“愛是陪伴,呵護,成長。” “用愛改變將來。”“愛讓我們攜手克服困難,一起長大。”這些話激勵着他。

第三節課,王小丫當班主任,主題是“禮”。容祖兒姐姐說:“媽媽教會我的.[禮]是一點一滴的家風。”告訴我們:文明禮貌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最後是由孤兒組成的武藝班。他們被"阿爸老師"收養。從內向變得活潑可愛。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明白:孝、禮、愛、強。在今後的學習成長過程中,我一定要做到,自尊、自強、自愛。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

學校裏,升國旗儀式之後都會有“國旗下的演講”。今年,全國中小學生將在《開學第一課》中參加5場“國旗下的演講”。江姐烈士的獄友郭德賢、我國首次登頂珠峯的登山隊員貢布、參加海上護航的軍人嚴冬,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來自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朋友將講述他們對國旗和偉大祖國的感悟。

上世紀60年代以前,從未有中國人登上過珠穆朗瑪峯峯頂,而從北坡登頂,更是全世界都沒人做到過。1960年5月25日4時20分,中國登山隊運動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成功從北坡登頂,第一次讓五星紅旗在珠峯之巔迎風飄揚。今年已86歲高齡的貢布將講述這屬於中國的奇蹟。1975年攀登珠峯的登山運動員代表、與共和國同齡的夏伯渝,講述和隊友在攀登珠峯的過程中搬運架設“中國梯”的故事。截至2008年,共有13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通過“中國梯”順利登頂珠峯。

身處海外,看到五星紅旗,就像看到家,這種安全感來自強大的祖國,來自強大的人民解放軍。在海上貿易中,中國船員和商船曾多次受到海盜襲擾。爲此,我國派出了護航艦隊,海軍將士在遠離國土的大洋上守衛平安。《開學第一課》請來海口艦原副政委嚴冬講述護航故事。海口艦在“海上絲綢之路”累計護航540多天,確保了120批次近600艘中外商船的安全。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3

時光荏苒,轉眼間九月來臨,又到了開學的時候。按照往常的慣例,我們期待的開學第一課也將在九月一號晚上準時播出。我也早早吃完飯,坐在電視機前,期待着節目的播出。

因爲2021年是黨的百歲華誕,所以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而節目組也邀請到張桂梅、李宏塔、楊利偉、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鞏立姣、楊倩、李亞中、彭潔等諸位嘉賓爲我們帶來關於理想照亮未來的故事。

在開學第一課播出的兩個多小時中,讓我見識到了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的大好河山,以及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史,彰顯中國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見識到許多愛國人士,明白了祖國如今的繁榮昌盛是離不開這些愛國英雄的無私奉獻,正是他們的前赴後繼、不畏艱險,纔有如今的我們;他們身上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弘揚的。

通過這次開學第一課的學習,我明白了愛國不單單是一句口號,是需要付出實際行動的;因此身爲新生代少年的我們,更應該勤奮努力的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爲祖國的偉大建設做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4

爲青少年更是要好好加油學習,努力專研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思想覺悟,提升自己《開學第一課》作爲全國中小學生必看的一檔節目,每當節目播出時,都會吸引廣大學生的觀看與注目,隨着九月的到來,學生們正式返回校園之中,開始新一階段的學習生活。而在這開學之際,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正式在2021年9月1號晚上八點正式播出。今年的這一期又是一個嶄新的主題,不曉得小夥伴們觀看之後內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又有什麼感言?以下就是本人對於這一期《開學第一課》的一些感慨之言及體會。

《開學第一課》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節目,通過觀看此節目能讓我們每個人反思和感悟很多東西,從而心靈的感知收穫也是頗多的。在這一時期觀看《開學第一課》,其意義甚是深刻,而金秋九月這期主題的《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沒有黨就沒有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經歷百年風雨歷程,帶領我們一路披襟斬棘,不畏艱辛,才迎來了如今這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有機會擁有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感謝黨,努力報答黨的恩情。身各個方面的能力等,爲成爲社會、祖國和黨需要的人才拼搏努力,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5

太空吃茶葉點亮了我的好奇心,一直以來,我以爲喝茶就是拿着茶杯裝着茶葉,泡着白開水,倒出來的茶水就是茶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給了我一個全新喝茶視角,太空喝茶用筷子夾茶。

怎麼做的呢?

首先拿出一雙筷子,接着再拿出茶包,跟我們平時泡茶可是很不一樣的哦,然後用手擠牙膏似的擠出茶來,這個時候,茶水就個果凍一樣飄在半空中,最後用筷子夾着茶水,拉到嘴巴旁邊,啊嗚一口就吞掉。

湯洪波叔叔說這不是一次就能成功,但是開學第一課中,神奇的太空喝茶方式居然一次成功。

在太空裏,航天員依舊堅持鍛鍊。他們的太空太極拳也讓我印象深刻,在太空打太極,打着打着人就飄起來了,真是太有趣了!

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真的打開了我的認知的'大門,我多想也到太空上去玩一玩。我覺得,這個世界有太多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們去學習,我們的理想也要用知識來實現。

2021年9月1日的開學第一課賦予了我們不一樣的使命。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我們將向着遠方追去。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6

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來說,能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少之又少。但你敢不敢相信,雙腿截肢、年逾古稀的老人也能登上珠穆朗瑪峯!開學第一課上講述的夏伯渝老人就做到了,這也是開學第一課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部分。

然而,登珠峯談何容易啊!無數人登頂過程中不幸喪命。可以說,後人是踩着前人的屍體登頂的`。夏伯渝老人第一次衝擊頂峯是在1915年夏天。不過,在登頂的過程中,一個同行的同伴不小心把睡袋弄丟了,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將睡袋借給了同伴。而他的雙腿卻被凍傷了。之後,他在2013年、2014年、2016年的幾次登頂也都因雪崩和地震以失敗告終。直到2018年他再次衝擊頂峯,儘管他已經是69歲的老人了,而且還是已經失去雙腿的人,但他還是登上了峯頂,讓五星紅旗飄揚在珠穆朗瑪峯的峯頂!

有許多登山愛好者都去登珠穆朗瑪峯。他們明知登頂有危險,但卻還要登頂。推動他們向前的是一種冒險的精神和挑戰困難的決心。登頂對他們來說就是磨鍊人的毅力的過程。在生活中,有的人面對困難時只會退縮,而有的人卻會勇敢地去戰勝困難。如果我們都有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還怕有做不成的事嗎?我長大了,一定會實現我當天文學家的夢想,報效祖國!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7

今年的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講的是父母的教育。父母溫柔地照耀我們成長,守護着我們無怨無悔。“開學第一課”節目中,鄭淵潔、容祖兒、秦勇等都以身邊一些看似細小的事,向大家傳遞出父母愛之偉大。我想起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教育又何常不是用心良苦,偉大而深沉呢!

父母是我們的啓蒙老師,因爲從我一出生開始,父母不僅是父母,還是我們生活的導師。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啓蒙老師。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接觸的時間和機會最多,父母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孩子。

媽媽,用“嚴母”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她對我的學習、生活等等的一系列東西要求都很嚴格。平常還經常讓我多看課外書。當時的我還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知道一味埋怨,可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爸爸,用“慈父”這個詞來代替,再好不過了。他平常對我無微不至,每天都會詢問我開心嗎?爲什麼開心?同時他會抓住我的每一個一點進行表揚與激勵,使我更有上進心,更加渴望進步!

父母教會我孝、禮、愛、強讓我受益一生。我想我長大以後能成爲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8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晚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讓我深受教育。

整個晚會一共分爲四節課,主題分別是:“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我印象最深的是“愛是承擔”,講述了一個叫馬鵬飛的大哥哥,8個月大時就失去了父母,只有奶奶從小照顧他。在他5歲時,他的'奶奶因爲糖尿病而導致眼睛看不見了,從那時起鵬飛就開始照顧奶奶。奶奶每月只有200塊錢,家裏很不富裕,每天鵬飛哥哥很早就起牀,給奶奶燒水,還要給奶奶按摩呢,晚上也睡得很晚。每天上下學都是跑步,真的很辛苦,可他沒有耽誤學習,老師說他的成績在全班前20名以內,而他們班共有54名學生。

看到電視裏介紹他的一幕幕畫面,我的眼睛裏滿含淚水,和鵬飛哥哥相比,我是多麼幸福啊。我要向鵬飛哥哥學習,要孝敬親人。當我早上不起牀,想再睡會兒時,我要學習鵬飛哥哥,早上按時起牀;當我因爲小感冒要偷懶時,我要學習鵬飛哥哥,他儘管生病也要照顧奶奶;當我學習上碰到各種困難時,我要學習鵬飛哥哥,他彷彿在我耳邊輕輕地鼓勵我,於是我會立刻打消退縮的想法,重新站起來。

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去回報國家和社會,我也要勇於承擔,去愛所有愛我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9

幸福是力量,幸福是分享……9月1日開學第一天,我看了中央臺播出的開學第一課,主題就是幸福。

第一堂課講的是小劉浩,他是一個不能看世界的小孩,雖然他瞎了,但他仍然很喜歡彈鋼琴,看到這裏,我有一些納悶:瞎了怎麼彈鋼琴呢,怎麼看樂譜呢?後來又介紹了原來譜子是劉浩的媽媽一針針扎出來的。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而我呢,有一雙眼睛,看得見樂譜,有很好的.條件去練琴,但我卻不認真練,真是太不應該了。看了這個節目,我一定要每天好好練琴,爭取不讓家長失望。

第二堂課講的是王忠華老師,他是一個無私奉獻,很好的老師。他是鄉下的鄉村教師,年齡只有25歲,他爲了教鄉村小孩跳舞,他就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學了一個邁克爾傑克遜的舞蹈,再教同學們練,後來,變成了全校學生最喜歡的舞蹈。看了這個節目,我明白了:當老師是一件很辛苦的職業,所以,我要儘量每一次作業做得比上一次好,成績考得比上一次更理想,不能讓老師操心。

最後講的是“最美女孩孟佩傑”,她是一個孤兒,後來又被鄰居收養,可是她的養母過了幾年就癱瘓在牀,年幼的她一個人就要伺候她,十分辛苦。我看了以後十分感動,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孝敬我的長輩,以孟佩傑爲榜樣!

我覺得這個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從沒有感受到的幸福,更讓我懂得了幸福的含義!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0

一個新的學期開始了,雖然暑假已經結束了,心裏有很多的不捨,但是可以回到學校跟同學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還是十分的興奮的,同時還會迎來了央視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因爲這也是我喜愛的節目之一。

最先出場的依舊是我最喜歡的主持人康輝、撒貝寧,由他們給我們大概介紹了一下今年主題是理想照亮未來,隨後我們看看到了很多代表人物,他們分別是脫貧攻堅模範、抗疫先進人物、英雄航天員、空中梯隊代表、“00後”奧運健兒,還有很多英雄我都記不清了,他們給我們講述了許多關於他們的故事。

最先看到的嘉賓是李宏塔爺爺給我們講述了他祖父的故事——李大釗,他說記憶中祖父每個的工資200塊大洋,但是每個月都只領一百塊大洋,因爲大部分的錢他都拿去建設國家去,他是爲祖國大家打下江山的先輩。而李宏塔爺爺也一生置身於祖國的建設中,真的讓人十分的`敬佩。

此時,讓我感到十分的慚愧的是,我身爲祖國的接班人,平時不好好學習,還喜歡跟爸媽頂嘴。跟我年齡相仿的“00後”奧運健兒爲祖國贏得了冠軍,而我連學習都沒學好,因此我以後一定會努力學習的,相信我!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1

每年開學,我們都要看由教育部、中央電視臺主辦的《開學第一課》,今年也不例外。

這期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我們身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發現美的眼睛,不一定是驚天動地,或是力挽狂瀾才叫美,有時即便是句簡單的問候,一個小小的祝福也是美。

第一課探索美,女航天員劉洋向我們講述了太空的美。我們常常埋怨地球嘈雜,環境的不美,然而,劉洋卻說:“也許當我們真正遠離了地球,才更能體會到地球的美麗和珍貴。”接下來,姚明大哥哥在非洲大草原爲大家講解保護動物,我明白了尋找美、發現美,先從接觸大自然、保護動物開始。

第二課創造美,這節課裏焦劉洋和大家分享了她十五年游泳生涯的歷程。她提醒同學們: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最美的感受,需要我們常說的“貴在堅持”。

第三課傳遞美,帆船運動員徐莉在團隊夥伴的互助下,奪得了中國帆船史上第一枚金牌。她告訴大家:人不是獨立存在於世界,人是社會之人。幫助別人,能獲得一種快樂,一種幸福,能獲得美的享受。

第四課和諧美,男子體操隊隊長陳一冰的總結:“沒有一個人的`完美,只有完美的團隊。”和諧之美是一種集體主義的美,在一個集體裏,儘管每一個人都不是很完美,這個集體裏的所有人匯聚在一起,就能展現出集體的和諧美。

美,特別需要一雙善於發現它的眼睛,其實你只要處處留意,美就在你身邊!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2

今天,我看了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我有很大的感受。

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就在你身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世界上美麗的地方很多,我們要善於探索美。世界上的美很多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比如在城市裏多種花草樹木,它們開出的花是多麼的美麗啊!我們要創造美。平常生活中的美都是小美,美也是有信念的,那些生活中道德美的人,是愛和美的'融合力,我們要把這種美傳遞下去。一個團隊一定要團結和諧,和諧也是一種美的表現。

“神舟”九號的女宇航員劉洋阿姨在太空中發現了美,一個人到太空的體重是會失重的,人在太空可以做地球上做不到的動作。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打破奧運紀錄的焦劉洋和葉詩文姐姐之所以能摘金奪銀是因爲她們每天都要遊一萬米,她們的好成績與她們的艱苦訓練是分不開的。最美司機吳斌叔叔爲了一車乘客的安全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穩穩把車停住。國家體操隊團結一心,以零失誤奪得了團體金牌。

生活中的每一種美都是美好的,我們只要牢牢的記住並且去認真執行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只要這樣,美就會在我們的身邊。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3

開學第一天,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組織全國的中小學生觀看以愛爲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由王小丫、李佳明主持的四個班會,分別以“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爲主題,深刻地告訴了我們愛的含義。

這裏面使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個由李連杰主持的“愛是力量”這個主題,裏面講了中國這幾年經歷的自然災害,雪災、512汶川地震、8月8日的臺灣莫拉克海風,這些災難奪去了很多生命,也給我活着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李連杰說得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努力。

當我們的青春偶像SHE等六個人,每個人用二個手指擡起一個小朋友時,我真正體會至了力量,愛的力量。再看到我們曾經瞭解過的張海迪、金晶等用生命唱響的頑強之歌時,我理會到了,愛要堅持,愛要付出。

這個晚會讓我感覺到: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從愛自己到愛他人;從愛小家到愛大家到愛祖國、愛人民的人,讓愛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作爲一個小學生,從我做起,要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誠實守信、友愛互助、健康快樂的人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4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也是每個學期開學第一天必看的。今年的節目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神奇的漢字了。

中國的漢字,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研究漢字的王寧教授向我們講述了數千年前的甲骨文。比如說“直”這個字,甲骨文的話就是用的圖形來表示,意思就是用眼睛看着什麼。還演示了漢字的演化和思路。我覺得真是太神奇了。我覺得漢字,就像是小河,流過我們的筆尖,又像一株株美麗的花朵,開放在我們的眼前。

還有一個機器人的表演,我也很喜歡。它會彈鋼琴,是不是很厲害?更厲害的`是機器人跟人比彈《野蜂飛舞》的速度時,竟然用52秒比54秒的時間戰勝了人類,這是太神奇了。

開學第一課教會了我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漢字的由來,圍棋的發明,科技的發展等等,我真的感覺受益很多。我們作爲小學生,應該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像96歲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爺爺一樣,把中國的文化帶到全世界。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5

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夢,而每個中國人都會有同一個夢,那就是讓中國更加輝煌!因爲我的夢是中國是夢,中國的夢是我的夢!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夢想和感恩。在這次活動之中,請來了李連杰、完瑪草還有許多都有自己與衆不同的夢想的孩子和老師們,大家都描述了自己的夢,而且每個人都知道我的夢是中國是夢,中國的夢是我的夢!我們要學會感恩自己的國家,感恩人類社會!爲自己的國家努力,爲自己的國家爭光。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夢想家,我們要在每一個階段盡情地放飛自己的.夢,讓生活更精彩。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夢想,而我現在的夢,就是當一名出色的作家,描繪人生的美麗。別人也有夢想,但他們的夢想卻遠大又容易,因爲他們堅持。從一次班會課上,我看到了張海迪不屈不饒的美好精神。張海迪5歲時因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可是她有放棄過嗎?沒有。雖然這個病讓她無法上學,但她在家自學完中學課程,又自學了大學英語,還學習了日語、德語和世界語,翻譯了16萬字的外文著作和資料。多麼美好的人生軌跡,這是爲什麼?因爲她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夢想!像他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還爲國家爭光!

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追求自己的夢想,讓生活更加光彩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