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盜夢空間觀後感(精選20篇)

盜夢空間觀後感(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盜夢空間觀後感(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盜夢空間觀後感(精選20篇)

盜夢空間觀後感1

電影《盜夢空間》是一部美國的科幻大片,其中應用了很多現代科技理論和生物技術原理,現代科技的鏈接技術爲電影帶給了技術支持。

爲了展開和康博公司的較量,柯布一行人選取在夢裏行動,這樣既避免了現實生活中的傷害,又能在對方最薄弱的時候獲取對自我最有利的信息。所謂夢,就是人的潛意識,透過進入人的潛意識而獲取有用的信息,這樣做雖是違法的,但這種行爲應用在現實社會對於很多商業戰爭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電影中,柯布是造夢者,他有很多的造夢理論,聽上去是很複雜難懂的,但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在人的潛意識裏,只有自我是核心,其餘都是記憶映射出來的影子,影子都會關注着核心,所以人在自我的夢中永遠是主角。

利用人的潛意識進行活動的技術在很多電影中都有應用,電影《阿凡達》就是利用了生物連接技術,用人腦的潛意識進入潘朵拉星球,在另一個空間中進行人類活動。電影《危機解密》也是利用了生命垂危之人的`潛意識讓人在另一個時空內繼續存活。

高端的現代科技爲很多電影帶給了技術支持,而本片也是在原有的技術構想下構成的。

電影《盜夢空間》以其宏大的空間場景和巧妙的配樂效果贏得了世界觀衆的青睞和關注。本片無論是從藝術欣賞方面還是技術實現方面都有其分析的價值和觀賞的必要性。對於觀衆而言,視覺的衝擊力和聽覺的享受性是一部影片藝術性質的重要體現。然而,科幻片的技術支持更加重要,有些現代科技比較難以讓人理解,但是作爲電影中的一個重要元素透過影片情節展此刻觀衆面前就變得通俗易懂了。如此看來,本片贏得很好的口碑並不是空穴來風。

盜夢空間觀後感2

盜夢空間是我看過的最好電影之一,場景的設置十分多樣,而且,我一開始,根本就沒看懂怎樣回事,直到影片進行到一段後,纔開始慢慢地有些看懂,就是這個盜夢空間,讓我開始對男主角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開始有了較深的印象,雖然在泰坦尼克號的片段裏我就見過他,但是直到盜夢空間,我纔開始真正感受到他的魅力,用楓的話說,是:他的眼神,很犀利。

盜夢空間的劇情進行地十分快速,一開場就把主角基本上都給出場了,此刻回想這個片,我忽然想起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總是有着不少逃亡的鏡頭,即使是狼狽的在逃跑,卻在槍林彈雨中仍然表現地那麼能幹,有些畫面很滑稽,比如在盜夢空間裏,他爲了躲過康柏的追擊,被列車夾在牆裏的那個難受樣,實在好笑。

那個造夢者的女生的初次面試我覺得很經典,你看她的表情,她的眼神,多麼的`有意思,一副不肯被小看的樣貌,她很厲害,而且十分的有個性,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

其他人物在劇中也是舉足輕重,比如那個費雪小帥,比如那個僞裝者,但是還是主角給我的印象最深,他的那份痛苦,他的那份內疚,還有,在刺客說的那句話:

在泰坦尼克號,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說:你挑我也跳,而到了盜夢空間,里昂那多迪卡普里奧則說:你跳我不跳,看到他成熟了,我們留下了欣慰的眼淚。

盜夢空間觀後感3

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電影《盜夢空間》是一部集藝術審美和技術追求於一體的美國商業類型科幻大片,該片讓主人公帶領觀衆在夢境與現實間遊走,如此虛實結合的設計或許會讓觀衆產生疑惑,不清楚主人公身在夢境還是現實,所以導演爲影片製造了很多元素來區分夢與非夢的狀態。好萊塢的大製作影片通常以場面的宏大、場景的華麗、特效的設計著稱,而本片不但集合了這些商業元素,還存在藝術的可觀性。有人說,《盜夢空間》是“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這樣的一個定義既說明了該片的藝術欣賞價值,同時又體現了其技術實現的研究價值。

宏大的空間場面創造視覺衝擊力

在電影《盜夢空間》中,夢境與現實的交錯讓觀衆目不暇接。夢境在本片佔了很大的空間,導演投入資金爲夢境製造了很宏大輝煌的場面,很多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東西,都透過夢境完成的。製造夢境就相當於建造一座迷宮,場面的奇幻之處讓觀衆大飽眼福,幾何的構圖、建築物規則密集的擺放排列都給觀衆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

大雨漫天、車水馬龍,馬路上由於大雨的沖刷而顯得混亂不堪。一輛火車行駛在馬路上撞了好幾臺汽車,使馬路更加處於癱瘓狀態。這個夢境中所發生的`事情在現實中是不會出現的,但也正因爲情節如此設計才使觀衆區分開夢境與現實的關聯,從而更好地理解全片。在夢境中,撞車事件頻出、槍擊爆破場景頻發,這種畫面往往能夠帶動觀衆的緊張情緒,從而有身臨其境之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所帶來的藝術美感使本片更加吸引觀衆,增強了本片的商業性,同時也不乏藝術欣賞性,可謂是一舉雙得。

導演爲了展現夢境中場面的宏大,採用了縱橫交錯的鏡頭運作方式,緩慢地推拉延伸使場面更加波瀾壯闊。在夢境被毀壞的那一刻,夢境中的建築物頃刻毀壞掉,碎石砸下、鋪天蓋地都是揚塵,導演運用慢鏡頭更加突出了氣流的力量感,造成了更大的視覺衝擊力。

在夢境中,槍戰和開車的場面導演利用晃鏡頭展現,使畫面質感並不清晰,卻更加體現了夢境的不真實性,以及主人公內心的混亂和迷茫。主人公柯布痛喪妻子,在他的夢境中,妻子再次復活,生活在他的夢境中,應對妻子與他的回憶,他內心是無比恐懼和痛心的。在夢裏看到妻子與自我低語,導演用微微晃動的鏡頭展現了柯布內心的小小恐慌,在應對妻子時他似乎毫無勇氣應對,這也是他夢境中的軟肋。

多變的音樂特效製造強烈緊張氣氛

電影若想凸顯出氣氛的緊張感和壓迫感,音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較弱跳動的音樂能夠營造神祕的氣氛,漸強寬廣的音樂能夠製造緊張的感覺。

在柯布先生第一次帶領阿麗瑪德尼進入夢境時,周邊人物都注視着夢境的核心人物,也就是阿麗瑪德尼。導演在此處設計的音樂十分詭異神祕,若有若無、恍若空靈。當夢境空間結構發生改變,馬路向上翻折,讓空間變成一個循環的狀態,這時的音樂漸強,展現了場面的宏大氣魄。

夢境中,柯布受人追擊,混亂的場面配上雜亂無章的歡快音樂,更加增強了追擊場面的動感,同時表現了柯布內心的緊張感。爲了表現打鬥場面的激烈,導演用強烈低沉的音樂與畫面配合,主旋律很穩重。柯布被卡在牆縫間時,音樂戛然而止,只留下緊密的鼓點聲,這樣的處理更能夠凸顯緊張氣氛,也爲人物的命運進行了留白,引起了觀衆的好奇心和強烈的質疑,增強影片的節奏感和可觀性。

片中,大部分的情節是發生在夢境中的,人物進入夢鄉之時,導演往往加上舒緩的音樂,好像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讓觀衆隨着主人公放鬆。當柯布在夢中與妻子相遇時,妻子往往用氣息微弱卻十分有女人味道的語氣和他說話,這時的音樂往往充滿了神祕感,聲音幾乎是空白的,隱隱能夠聽到一些聲響,卻仿若是自然的風聲,十分親切隨和。導演似乎故意將人物的呼吸聲放大,那種聲音直接壓迫觀衆的心臟和聽覺神經,製造了強烈的緊張感。

導演在不一樣的狀況下應用不一樣的音樂,恰到好處地增強了影片想要表達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刻畫了人物心理,而且對於人物關係和情感的表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盜夢空間觀後感4

新學期的第一個週末,剛好《盜夢空間》上映,我約上三兩同學,一同去購物公園的五星電影院搶險觀看。

不愧是熱門電影,來看《盜夢空間》的人還真多。我們排隊買票之後,趕緊進入放映廳,等待開映。

終於,電影開始了……

故事在一個一個“扣”的揭開中展開,整個電影劇情在親情、愛情、和驚險刺激的場面中深入,在萊昂納多重回現實中結束。

若觀看了這個電影后,不禁被導演諾蘭的敘事方式和創意手法所折服,故事在夢境和現實中不斷交錯,故事情節盤根錯節,讓我看了不禁拍案叫絕。

影片中的主人公似乎是迷失在現實與夢境中,已經完全模糊了,分不清現實還是夢境。由此,我聯想到了我自己。

我也有自己的夢想,我夢想成爲一名作家,我只喜歡語文、政治、歷史,而不喜歡理科。我文科成績很好而理科成績一塌糊塗。

但是現實是,我必須通過中考才能上高中、通過高考才能上大學,上了大學才能更好的實現我的夢想。而以我蹩腳的'理科成績,很難上到好的高中,也就很難上到很好的大學了。

我一直處在糾結中。看看了《盜夢空間》,經過深思熟慮,我明白了現實與夢想的區別,我必須處理好我現在的顯示問題,我必須把理科學好,考上好高中、才能繼續我的夢想。

《盜夢空間》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我很喜歡。

盜夢空間觀後感5

《盜夢空間》又名《奠基》,編劇兼導演是克里斯托弗·諾蘭,這部影片獲得了第83屆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混音效果四項大獎。

《盜夢空間》以其極具想象力的空間,給觀衆打開了夢境之迷,讓每個觀衆從影片中似乎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脫離現實卻又浮塵於現實之上,帶領觀衆遊走於夢境與現實之間,被定義爲“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

《盜夢空間》關於夢境的設計是:他們的第一層夢境是尤瑟夫的夢境,是在一座大城市裏;第二層夢境是亞瑟的,在一座酒店裏;第三層夢境是費舍爾的,在一個雪中要塞;第四層夢境是科布的,在科布和他亡妻曾經進入過的迷失域;第五層是潛意識邊緣。每進入一層夢境,時間會慢二十倍(即大腦思考速度加快),10個小時的航程,1層夢要1個星期,2層夢要6個月,3層夢要10年……但可以用協同刺激來喚醒。

《盜夢空間》整個故事情節扣人心絃、思路嚴謹,兼具幾何學、邏輯學、物理學、建築學等各種學科,令人回味無窮。它那錯綜複雜的情節設置、眼花繚亂的動作編排、扣人心絃的陷阱轉折、充滿詭異的窒息氛圍,就像一座精密紛繁的迷宮,即使徜徉數遍,仍能讓人有意猶未盡、神祕莫測之感。

熒幕上,一首夢之跌宕曲喧囂上演,分崩離析的'高樓大廈、扭曲地心引力的街道、無跡可尋的顛倒空間,讓我無比震撼。電影的各種精彩的鏡頭和精湛的拍攝技術讓我難忘,讓我對編劇兼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更加敬佩!

盜夢空間觀後感6

夢中夢自有夢中夢,誰說夢中沒有夢?今天,這部電影就讓你知道夢中也有夢,而且還不止一個,同時也讓你懷疑自己的智商。

《盜夢空間》這部電影講述了柯布和他的團隊,穿梭於各個夢境盜取別人的機密、財富的故事。

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好看、創新的電影(別人說的),自己看什麼都看不懂,就看他們,刷、刷、刷弄來弄去,最後回來,我看得自己眼睛都有幻影了。看完後我大腦“砰”的一下短路了——一片空白,大量信息飛一樣地奔入我的`腦中,使人頭痛欲裂,卻又無法解答,真想馬上拿出手機看電影解析。天呢!地呢!太難看懂了!我這IQ只有50的小腦子,快炸了!所以這部電影你要IQ300才能觀看,不然——會短路!

使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便是柯布了。他應該也是一位十分優秀的築夢師,可因爲妻子不能再築夢。他給團隊請的築夢師的入隊條件也太變態了吧!兩分鐘內畫一個迷宮!我估計那名新築夢師的第一反應便是——大哥,你逗我呢!不過她也真是奇葩,還真給畫出來了,好像還是一個圓形的。更可怕的是後面的夢境,被改的簡直就像哪位大師畫出來的不可能的圖形一樣。比方說:你正在上樓梯,卻去到了二樓的牆壁上,這個牆壁卻又連着隔壁房間的天花板……Oh大哥,逗我玩呢?眼睛都看瞎了。

這已經很牛了,但更讓人琢磨不透的還是結尾。

他到底有沒有回到現實世界中?我認爲是的,他回來了,雖然他可以用陀螺來辨別,但最後這個導演不給面子,搞事情,不多留個幾秒看看陀螺到底倒了沒。所以我們必須另找線索——戒指。沒錯,就是戒指!他這個東西在夢境中是出現的,但在現實中是消失的。所以我認爲這是一個特別的道具可以明辨現實,可好像又不是,可又很納悶——那既然有了這個戒指又何必要用陀螺呢?

看完後的我甚至感覺,自己的世界也不真實了……想讓別人踢我一腳。

盜夢空間觀後感7

很受追捧的片子,未觀其影,久聞其名。

看名字就知道,又是一部“折磨”大腦的片子,只是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動作場面。汽車追逐部分,讓我莫名的想起呂克貝鬆。看到人物在空間裏翻騰的那一刻,我明白了爲何名爲“空間”。

此片包含的因素很多,視覺的、聽覺的、思維的、甚至還有幻覺。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務,在每一個場景都能“恪盡職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片中小MM第一次進入夢境時候,周圍景物的大爆炸很明顯的看出是電腦特技製作的,有點失真,這算是最大的敗筆。後來小MM製作了屬於自己的圖騰,卻始終都沒使用過,很可惜。成了一個看似沒有任何用處的情節。

一個一個的夢境,一層一層的深入,還不如說是,一次又一次的陷入。每一次進入下一層夢境都是這一層的“無能爲力”,就好像用一個謊言去圓另一個謊言,然後不斷的針對謊言的`漏洞去製造更多的謊言。最終發現,其實一切都是假的。

片中對於夢境“規則”的解說,如:死亡之後就會醒來,使用鎮靜劑死亡之後就無法回到上一層,跌入夢境邊緣之類的。其實都是圈套,讓觀衆總是按照預定的框架去適應這些規則,然後規則不斷變化,規則中出現規則,讓觀衆開始暈暈呼呼。加上場景的不斷變化,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來回切換,然而每一層都有每一層出現的“規則”,觀衆的思維就很難一步到位的跟上,

菲舍在老菲舍病牀前那生死別離的一刻,我實在忍不住了,腦子一片翻騰,所有的記憶清晰無比。

還好當時還算有點理智,沒有完全讓傷感佔了上風,強迫自己認真看電影,極力忍住眼淚。可惜,還是不夠堅強,滾燙的熱,劃過臉頰,留下了無比混亂的思緒。

接下來的部分,一直在掙扎中看完,一邊腦子裏不斷的重演着回憶,阻礙正常思緒,沒法認真看下去。一邊又必須保持理智,想要好好的看到結局。一直掙扎着,以至於看完之後情緒很難平復,實在對不起同行的朋友。

盜夢空間觀後感8

人活百歲,半生是夢。

夢境,一直是神祕的話題。自古便有周公解夢,近代又有“夢的解析”,然而,我們依然對夢的解構十分疑惑。

本片中的夢境,實際上是參雜進了潛意識的人爲之夢,主角以及其同伴們潛入別人的夢境,盜取他們潛意識下的祕密。同時,他們也能植入意念進入別人的潛意識,從而徹底改變這個人的一生。

劇中有個場景,很多的人被注射鎮靜劑後,長時間的成眠於夢中。每天對他們的喚醒,於他們而言則是做夢。因爲他們已經把夢境當作現實,而現實本身卻成了夢境。很像《黑客帝國》,活在一個意識的世界中,真實——不過是頭腦中的影像而已。現實中我們孤立無助,似乎只是某些人的附庸。夢中我們是思緒的焦點,可以達到夢想的彼端。遊走在感知的邊緣,亦真亦幻。

當主角與他的妻子,在夢的邊緣數十年的停留後,已經完全分不出現實與夢境的區別。只有做夢的人在夢中死去,才能從夢中醒來。於是主角和妻子選擇了臥軌自殺。而主角的妻子,卻在返回現實後,仍深深的懷疑現實也是夢的.一層,最終自殺身亡。無邊的夢境,竟是無窮的痛苦。當夢儼然成爲現實,也便不再擁有真實。

人生虛空大夢,轉眼韶華白首。一覺醒來,一切彷彿曾經來過,又模糊不清。我們走過的歲月,我們執着過的一切,都匯入了我們的意識,潛藏在了夢的深處。每個人都是一個獨有的世界,它們曾有喜怒哀樂,我們帶着各自的記憶,匯於現實——這個共享的“夢境”。誰是世間的醒者?思緒無窮,夢境無窮,意識,也許纔是這個世間的本真,一切的源泉。只是我們以爲物質纔是基礎而已。

夢在繼續,生活也在繼續。夢中之夢,你是否也在其中,卻依舊渾然不知?

盜夢空間觀後感9

主人公柯布,和他的團隊擁有一項令人不寒而慄的特異功能——進入他人的夢境,盜取最重要的機密,就叫盜夢。

看完這部電影,腦裏像是有團熊熊烈火在不停地燒着自己的腦子,爲什麼他們可以盜夢呢?爲什麼夢境的時間比現實快一些呢?結局更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一連串的問題像是蠻橫的野獸不斷地撞擊着我的好奇心,使我不得不認爲這是部疑雲重重的電影。我猜測着種種可能,可還是隻是看到這真相的冰山一角,好似霧裏看花,看到的`還不是九牛一毛。在我爲這部電影頭痛的同時也不得不敬佩導演,這如此繁瑣的線索需要怎樣的邏輯能力才能編出?這如此真實的夢境又要何等想象力?

我的腦袋好似一團漿糊將藕斷絲連的關係粘合在了一起,由此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以及觀點:①柯布回來了。在電影裏每個盜夢者都有自己的圖騰,來幫助自己判斷是否還在夢境中。由主人公柯布的圖騰——陀螺,就不難看出,只要陀螺不倒,轉個不停那就是還在夢境中。而另一個盜夢小組的成員,那個夢境設計者的圖騰是象棋,這怎麼轉?原來是用手推的,推得倒在現實中,推不倒應該就像定在那一樣推不動。由此可以做出進一步的推測,不管圖騰的主人用不用力,認不認真,不會倒就是不會倒,要倒那就回來了!所以主人公是回來了的。②柯布沒回來。通過電影,觀衆不難看出每層夢境都需要一個人來接應,而進入夢境的有六個人可以進入六層夢境哎!所以結局是在第六層夢境。

我總結出一句話:明白身處在夢境中,卻又出不來纔是最可怕的。

盜夢空間觀後感10

這是一部與衆不同的科幻片。其實在我看來它是一部情感片,它更多的是描述情感。

柯布與妻子的情感。看着深愛的妻子,在自己眼前墜亡。那個打擊無以言說。那應該是一種窒息的心痛,伴着深深的自責。因而,妻子總是在夢境的關鍵時候出現,妨礙、破壞行動,而這都來源於他的潛意識。驚訝於潛意識的力量。不由聯想到可能生活中有些自己無法理解的行爲也是潛意識在作用。影片中沒有描述柯布是否後悔自己當初對夢境的研究。但他冒險執行最後一項任務就是爲了回家,想必是無數個夜晚輾轉難眠。

柯布與築夢師。我覺得他兩是伯樂與千里馬,也是默契十足的搭檔。他們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最後柯布可以擺脫潛意識裏的妻子,漸漸迴歸正常。築夢師功不可沒。

柯布與其他搭檔們。特別佩服他們間的團隊精神與義無反顧。爲了柯布的回家夢鋌而走險。遇到困境,沒有遲疑和氣餒,竭盡全力完成任務。那是一種耀眼的光芒。

再來說說柯布回到家的畫面。那句“歡迎回家”對柯布來說應該再沒有更動聽的'語言了吧。

其實影片結局讓你迷惑。我們不知道柯布是真的回家了還是迷失在夢境。

這估計是最好的結局,也是電影想傳達的精神。就像是人生,我們在分叉路口時常會迷失,會不知所措,分不清東西南北。這時,就需要一個特製的物件來提醒自己迴歸初心。

盜夢空間觀後感11

今天終於把盜夢空間看完了,很不錯,忍來不住上來碼點字了。電影通過夢來作爲主心骨,夢中夢,三層夢,主人公柯布爲自己築的夢裏一直都有自己妻子映射,而且每次妻子都是作爲對立面而存在,他不能釋懷,在每個夜晚他在夢裏造了一座監獄,想把妻子莫爾困在裏面,減輕一些自己的內疚得到一些暫時的解脫,可是夢裏出現的場景總是柯布傷心地回憶:永遠看不到臉跑開的孩子,所有他們以前在一起美好的場景但他都無法觸及,因爲最後妻子總會憤怒的出現,在對希爾的植夢行動中,他不僅要面對希爾的潛意識反抗,還要直面妻子,面對很多未知的'危險,但在最後他始終沒有迷失自己,理性的釋懷了夢中的妻子,回到了現實中,他的圖騰陀螺一直轉着,在電影結尾的時候也轉着,似乎是在告訴我們夢和現實是相同的,它能轉換成現實你想要的,只要你自己真的想那樣,夢成現實並不難,自己得給自己創造這樣的條件,爲自己築夢。柯布起初不能爲自己築夢就是因爲他有對妻子的愧疚不能釋懷,當他放下的時候,他 又可以再次幸福編織。

對於我的而言,我的感受是有些東西得放下,我不強迫自己,我會給自己一些時間漸漸的改變,畢竟這些困擾也是日積月累形成的,就讓我慢慢瓦解她吧。還有就是得做內心更強大的自己,先從獨立孤獨開始,有些事情有朋友知己一起固然好,但沒有也不是不可,自己獨立去完成,就像老弟昨晚說的我真的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本身沒有什麼可怕,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就像我的名字一樣,俊永,做個內心雋秀,勇敢地獨立的姑娘,對於感情不要走心,誰離了誰都能活。做自己,有些事就像死板的規律一樣,所以當面對矛盾時,讓自己有路可退,不要太逼自己,但是依然有夢,這正是電影裏也在詮釋的道理,在夢的路上不忘夢,又讓自己面對矛盾時既能保全夢也能有退路,好好設計自己的夢就很重要,每一個細節和結構都會有大的影響。

盜夢空間觀後感12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充滿奇特幻想的夢空間。

在這個夢空間裏,我們成爲了自己的造夢師,編織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夢空間,所有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憧憬,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念來自由支配。本來一個人就有一個夢空間,可是造夢的人多了,或許是當時心中相似的懵懂的意念,於是有的奇遇於同一夢境。

造夢是因爲有夢可做,或是出於一種強烈的意念,這種意念分不清好壞,不好把握,抑或被催眠受惑於別人的夢空間。在夢空間裏實現自己的慾望,無拘無束,讓人懷疑現實世界的真實,所以,人們都常留戀於那個令人着迷的夢空間中。

我,肯定也有一個可能自己不知道的但確實存在的夢空間,這個空間由多種不同意念所組成,由一層夢境進入另一層夢境,殊不知什麼時候走火入魔直接進入LIMBO層,那就永遠活在無休無止的幻境中了。

每個夢中的.世界都是真實而又完整的世界,真實到必須藉助一些輔助的工具才能對世界作出判斷。所以我需要一個類似“小陀螺”一樣的“圖騰”來證明自己在不在其他人的夢裏。但是我卻不能證實是否在自己的夢境裏。

我常常作出一些反省,以此證明是否迷失了自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單純早已滿目瘡痍。其實打破夢空間,就像電影裏所說的有三種方法:音樂定時喚醒、墜醒、夢中死亡。

我所理解的“音樂定時喚醒”就是《論語》中所說的“五日三省吾身”,時常靜下心來,摸摸自己的良心,問問自己,無愧於天,無愧於人,無愧於己,心安則善矣。但我常常感到慚愧。“墜醒”就是在自己無法把握的情況下,別人對你提出的忠告或是一種教訓,讓你幡然悔悟,不至於迷失,就像我父母時常關心我要注意身體,多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夢中死亡”我不想多解釋,單從我的感受莫過於被心愛的人致命一擊,徹底打破那個美麗的童話般的夢境,回到現實。

夢空間對於我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什麼纔是“真實”或者說真實世界的標準是什麼?其實世上本沒有夢,想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夢。

盜夢空間觀後感13

推薦看完的人再來看這。有不對的能夠說出來,畢竟我也不敢我是對的。有很多人說《盜夢空間》還是在夢裏,是個杯具。又有很多人說這是諾蘭的開放式結局,但是諾蘭向來不用開放式這種方式來結局。其實結局是柯布回到了現實,兩點證據,證據一:科布他一向忘不了妻子,一向以自我的記憶去造夢,回憶他的'妻子,孩子。幾次科布都在回憶裏,還有孩子在他的夢裏出現了很多次,仔細看孩子的背影。片尾中你仔細看孩子,孩子回頭了這是一點。最重要的一點,你沒發現孩子長大了嗎?原先科布見到的孩子是一向在記憶中的,所以那時的孩子根本是幾年前和妻子在一齊的時候,而結尾的孩子,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孩子長大了。這就說明這不是在他的記憶裏,夢裏,他回到了現實,見到了離開他幾年的孩子了,這時孩子都長大了點。諾蘭在孩子也兩次都用了不一樣的演員,這更加證明了回到現實,只是找不到演員表。證據二:爲什麼說陀螺沒倒?其實陀螺之後越轉越慢,還抖了一下,但是剛抖完就結束了。但是你有沒有在結束還聽到“叮”的一聲,很大,可能這就是陀螺倒了吧。證據三:戒指,柯布在夢中一向是帶着結婚戒指的,這點我沒有仔細的看清楚,但是在夢境中幾乎他都把結婚戒指戴在手上,而結局轉陀螺時便沒有了。能夠說明回到現

實。再者諾蘭巧妙的利用這些漏洞,能夠讓大家認爲是開放式結局,更有回味,但是他的細節都證明了結局是回到了現實,相信諾蘭是讓讓我們看完後不停的討論,能夠說變相的炒作吧,但是他的利用很聰明。諾蘭也告訴了許多人,有時候夢境可能就是現實,現實可能就是夢境,真真假假,誰又能抵抗夢境中一切完美的誘惑認清到底是現實還是夢呢?

盜夢空間觀後感14

現實和夢境,誰更真實,誰是你想停留的地方?也許,夢境即現實,現實就是夢境。

這部電影的由頭來自於商業競爭,齊藤爲了搞垮對方的能源帝國,不惜用非法手段,聘請了盜夢師進入對方的夢境,想以此來改變對方潛意識的想法。柯布和他的團隊一起,爲了完成任務而經歷了重重困難。在夢境中,時常出現來自柯布潛意識的干擾,這干擾源自死去的梅爾。原來柯布和梅爾是一對盜夢夫妻,在一次潛意識邊緣,他們經歷了長達50年的困擾之後,由於梅爾分不清夢境和現實,從樓頂一躍而下想回到現實,卻香消玉殞,從此柯布被警方通緝,無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無法和孩子團圓。爲了回家,柯布接受了這次任務,想通過這次任務被警方撤銷控訴,然後回到家鄉,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家團聚。在影片結尾,柯布選擇去面對梅爾,去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去選擇直面現實。影片採用首尾呼應的方式,梅爾回到自己過去的夢境中,想喚醒在夢境孤獨老去的自己。影片中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柯布自己心中虛無的幻想,因爲妻子的事,科布心裏充滿悔恨,一直停留在夢境中不願醒來,也是因爲對妻子和孩子的愛,讓他戰勝了夢境最終迴歸到現實,和孩子們團聚。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柯布沉浸在曾經的美好當中無法自拔,對於妻子的愛讓他感到愧疚而心生魔障,但兩個孩子又是他現實中最真切的牽掛。因爲愛,我們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因爲愛,我們想要逃避,因爲愛,我們想要駐足在美好的回憶當中。但是有些夢境不管多美好,它都只是夢境,都無法與現實抗衡,我們終究要回歸到現實生活,因爲愛,我們選擇放下,因爲愛,我們選擇放過自己。我想,在每個人的記憶中,我們都希望那些美好的回憶能永遠留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曾經有多美好,不管想象有多美好,我們都要清醒面對現實,做最真實的自已,畢竟,比起一切,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盜夢空間觀後感15

《盜夢空間》(Inception)是部“山寨片”——如果僅僅看它的硬件設定的話。能夠說,入夢”的硬件條件,讓一切“硬科幻”迷們抓狂;那個讓大夥一齊做夢的機器(夢機,以下簡稱“燜雞”),電影從未解釋過其原理,也沒有什麼複雜的物理結構,要不是出此刻本片中,你很可能意味那只是一套普通的醫療儀器;大家“連根線就能進入一個合夢時空”的設定,讓你想到小時候玩過家家時用易拉罐作電話的情形。但是,從科學的角度去解釋設備可行性,根本就不是影片的重點;硬件設定,對於類似本片的幻想故事而言,只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硬科幻迷們可能認爲這之間區別很大很嚴肅,但對講故事而言,一切都只是個由頭而已。就像牛頓同學的“第一推動力”,玄是玄了點,但絲毫不能掩蓋在那個前提下他整個力學體系的.光輝。同理,諾蘭哥哥只但是以這個“能夠一齊做夢”的機器爲契機,來講一個情感、意識與心理的複雜而美妙的故事。當我們理解硬件設定上“無中生有”的假設之後,《盜夢空間》的創意聽起來還是“有點懸”:像這種在硬件層次無視科學基礎,轉而以感情爲核心,底下還搞些心靈救贖之類東東的架構,很有可能製造出三俗的玩意兒,比如《蝴蝶效應》(ButterflyEffect)之流。不是說玩“心靈雞湯

”必須很廉價,而是說如果那樣的感情表現得太直白而且用重複的手法不斷強調(類似“不斷回到過去拯救”之類的橋段),就會顯得很膩歪,連帶着想要表達的感情都無聊起來;反過來,如果有足夠複雜微妙的外殼包裹想要表達的感情、能讓觀衆費盡心思才能體會到那個感情核心的樂趣以及成就感,這樣的欣賞心理過程纔會更超值,而且也更能展示編導的技能。對我而言,這樣一個精妙的過程就應是“有追求的”電影該表現的重點,而諾蘭哥哥(ChristopherNolan)的《盜夢空間》恰恰是一部將“1”拓展成“99”的完美案例。

盜夢空間觀後感16

謙口中的夢可能是之前的現實的話,那仔細回憶一下,萊昂納多隻是在發現鎮靜劑的恐怖時在渡邊謙的面前用過一次陀螺,這恐怕不足以讓渡邊謙構成那麼強烈的潛意識。這個時候萊昂納多自殺回到第一層夢,當然時光允許的話也能夠回第二層或第三層,但是回到第三層的'瞬間,醫院爆炸了,死掉,回到潛意識層;回到第二層的瞬間,電梯在氣流的作用下碰撞,死掉,回到潛意識層,如此算來,只有第一層能夠去的。但是這時,第一層夢境裏的萊昂納多已經和汽車一齊在水底了,阿瑟以前試圖搬動萊昂納多,但是沒成功,所以他醒來的時候必須努力的掙扎了一番,成功與否不得而知,但是掙扎解釋了他爲什麼最終出此刻渡邊謙面前的時候臉上有瘀傷,而且神情恍惚,另一個結果是他計算了時光鎮靜劑失效的時光,然後死掉,回到潛意識層,用陀螺激發了渡邊謙的潛意識,雖然此時的他已然有如神遊。最終,渡邊謙開槍殺死萊昂納多,然後自殺,兩人一同回到現實世界,和大家一齊睜開眼睛。

電影的結局,那個晃動的陀螺牽動了不少人的心,我以最大的善意來理解,陀螺就應是停下來了。但是也能夠帶給另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萊昂納多被妻子的死困擾,即便夢中也不敢正視子女的面孔,他用了這整個故事在自我的大腦裏植入意識,在妻子和孩子的困擾中得到解脫,最終得以在夢中回家。當然,諾蘭肯定會給一個圓滿的解釋的,因爲如此商業級別的電影,不拍續集恐怕電影公司是不一樣意的。

盜夢空間觀後感17

只有到達這種“失神顏真赤苦悶”般搜腸刮肚思索的境地,你才能夠說你是真正地融入了《盜夢空間》的世界;相信我,只要你還有一點點好奇心,你都會不由自主地一頭栽進去的,問題是你會在什麼時候選取放下——或者說——“懂得”放下。

因爲,對於電影的全面欣賞,要求我們既能“融進去”,還能“跳出來”,適當的“難得糊塗”是值得鼓勵的。況且,如果諾蘭僅僅是滿足於設置迷宮來困住觀衆,那本片還是脫不了機巧的嫌疑,電影也會顯得過於注重形式與結構而缺乏豐滿的感覺。《盜夢空間》在情節細節上帶給的,的確是個能夠令人沉迷的結構;但正因爲如此,它也相當於故意設置了一種全盤把握的障礙:它讓你執着於將巔峯的'“99”變成完滿的“100”,不少影迷將超多的精力花在對結尾的完美解釋上,以爲是在追尋某個經常“雄軀巨震”的老師所提的“逝去的一”;其實,過分執着,也可能因爲那個“一”而變得“一葉障目”。所謂“逝去的一”的終極奧義,就在“逝去”二字:你得感悟到“有所失纔能有所得”——正因爲留有“1”這個口子,纔有無限想象空間;這種創造無限想象空間的思維本身,纔是那“逝去的一”。

按照這種思路,在適當的時候,不妨跳出諾蘭構造的電影資料,將電影作爲一個整體來看,你會體會到諾蘭以往沒有表現出來、或者沒有表現如此充分的元素——情感。更爲關鍵的是,他讓你無論怎樣構建自我對劇情邏輯的解釋,都會發現無法繞開感情這個核心。大致說來,片中有三種愛,一種奠定了整個過程的經驗前提(沒有這個,“種夢行動”之多重夢境的設定就無法完成,同時過程也不會變的如此複雜與緊張),另一種則是促成種夢行動得以發生的動機,還有一種,則是完成行動所能利用的最佳心理邏輯;單單是看似作爲利用道具展現第三種情感,其曲折與細膩的程度,也令人既拍案叫絕又心有慼慼焉。

而且,當你發現繞來繞去,始終都得繞回男主角的內心隱痛時,你也會逐漸體會到片中的他爲什麼無法釋懷的心境,這時候,你纔會意識到,電影在劇情結構上的超複雜細緻設定,還不止是讓電影顯得很吸引人這麼膚淺,而是在創造一種與表現資料“同質化”的體驗:你能夠解不開紛繁複雜的線索,但你會更加認同影片的情感主線;在適當的時候,你或者因爲找到了自圓其說的解釋而釋然;或者因爲領悟到所有這一切都但是是因爲那段難捨的愛而感動,至於這種愛引起的是怎樣的行動過程,對你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或者,你兩種體驗都能感受到,你能夠清晰地分辨它們但你可能不願意那樣做,因爲在資料、形式、風格與結構上能如此完美融合的感覺,是一個影迷夢寐以求的終極體驗。是的,《盜夢空間》的情感核心,畢竟不像“心靈雞湯”類影片那樣容易把握,它需要你在欣賞編導玩弄觀衆預期的過程中去體會隱含的好處。一部分觀衆,可能喜歡直擊人心的東東,不太願意要經歷一番曲折琢磨之後纔能有所觸動。可我個人認爲,歷經頭腦風暴的情感,纔是真正縈繞纏綿的。因爲你想過,辨別過,才能篩選到真正有價值的。

盜夢空間觀後感18

夢境是一個至今爲止都沒有研究透徹的東西,因爲它存在於我們的腦海當中,想要徹底瞭解夢境,太困難,也太危險。而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通過《盜夢空間》,滿足了我們對夢境的一切想象。到底是存在於現實中的夢境,還是存在於夢境中的現實。

看完盜夢空間,首先驚訝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想象力。6層夢境,通過潛意識造夢,一層比一層危險,每一層的時間都會在上一層的時間之上成倍疊加。通過對潛意識的.植入,讓被造夢者對象產生一個不屬於自己的想法。在夢境的最深處Limbo,則是一個會使人迷失的國度。夢境可以違背一切常理,或美,或危險,留給我們無限遐想。

電影中的Mal在最初就算知道是夢境,還是義無反顧地深陷其中,失去了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生命,還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從而變成夢魘,出現在Cobb的夢境當中。也正是這個夢魘,對他們的任務帶來了致命的危險。

這部電影最厲害的,是現實與夢境的交替,當潛入的越深,越分不清周遭的到底是真是假,面對美好的事物,則不自覺得陷入,再也不想醒來。但是我們要切記,夢境再美,終究也不是現實。

在我們的生活中,都無比期待着一個如同夢境般,萬事如意,事事順心的世界,但這都是不存在的,沒有嘗過酸甜苦辣的人生,並不能稱之爲人生。電影利用了想象力,爲我們解答了一個難題,分清現實與夢境的關鍵,其實不是陀螺,而是對自己所想要實現的夢想的渴望。

盜夢空間觀後感19

以前覺得夢境裏面的畫面同自己最近的視覺接觸有密切關係,但看完《盜夢空間》之後發現平時視覺所接受的景象只是夢境裏的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是自己頭腦潛意識底下自我創造的無中生有的複雜場景。

以前有時候會思考點解夢中的場景會咁細緻同咁真實,而且連續性好強,有時極度華麗同壯觀,在現實中自己根本無法接觸過類似的場景。甚至每次醒來都會責怪自己夢中的時候點解唔去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還叮囑自己下次做夢一定要首先懷疑自己是否在做夢,尤其是那些恐怖的噩夢,比如喺處於槍林彈雨同刀光劍影之中的時候。嘗試在找破綻,但偏偏未嘗成功過一次,每次都身陷其中,那是夢裏的現實,不可能在兩個空間中思考,靈魂只能同時停留在一個空間,在現實就是現實,在夢境,也是相對的現實,離開唯有穿越。

《盜夢空間》告訴我們,如果在夢中,要強行脫離夢境只能墜落和入水。還有現實中的五分鐘等於第一層夢境的.1個小時。自己曾經歷過在一場惡夢入面扮演一名保家衛國的士兵扎住支爛鬼槍同日本仔駁火,但記得夢中的我好怕死,我唔知喺米真正象徵真實的我個種心情,但憑我對自己二十多年的初步瞭解估計現實中萬一有這種機會我會勇敢好多倍,但極度疑惑當時夢中的我就心都離埋,被嚇醒的時候才發現才睡了不久,但卻好像經歷過多個小時的生死時刻。電影裏面講到人在做夢期間大腦快以高速度運轉,這才能成功構造一個連綿不斷而非常細緻的夢境。

《盜夢空間》還說到可以深入幾層的夢,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效果,甚至有點難以理解,也覺得好奇特,很想試試深入到第三層夢境去環遊世界,現實中一晚的時間大概等於第三層夢境的100年,周遊列國一百年真好。

電影中還說到人們只會記得夢中的片段而無法回憶夢的開始,甚至我們會覺得它根本沒有起點,只有中間的過程片段。假若我們做了個交歡的夢,豈不是記不起前戲而只有赤裸裸搏擊的一面?不要問我,我的潛意識沒發生過這種夢。

相比以前,哩幾年好少做夢,不知道是睡眠質量好了,還是潛意識被僵化了,思維不活躍了,自己也無從考究。

當今的現實是那麼的無奈,那麼的壓抑,那麼的虛僞,與其在現實虛僞,不如在夢裏真實,如果可以,我也想成爲造夢師。

盜夢空間觀後感20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層世界。如果我們把片子中小組計劃的現實世界作爲參照物的話,按照做夢依次向上分別是:現實世界,第一層夢境,第二層夢境,第三層夢境,第四層夢境,limbo(迷失域)。

1、正常人活動在現實世界,做夢的時候在第一層夢境。如果要進入第二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必須要服用一般性藥物。在服用一般性藥物的情況下,要從夢中醒來(不管是第一層還是第二層)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所謂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墜的衝擊。第二種就是被殺死。當然,等藥物效果過期也是一種不是辦法的辦法。

2、如果要進入第三層夢境,也就是夢裏的夢裏的夢,一般性藥物就無效了,必須要加強型藥物。但是加強型藥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夢裏被殺死不能醒來,而會進入Limbo(後面解釋什麼是limbo),所以只能用Kick的方式來蘇醒。

3、所謂的Synchronize a kick(協同刺激),也就是說要在各層同時刺激才能把夢中人喚醒。比如說對於在第四層夢境活動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層同時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層甦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層Kick(刺激)則其會在第三層甦醒;而如果中間有某層沒有同時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層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層Kick(刺激),則活動在第四層的夢中人不會甦醒,這也就是所謂的Miss a kick(錯過刺激)。所以當片中小組計劃侵入深層夢境的`時候,每一層必須留人醒着負責Kick(刺激),而且用音樂的結束來協調同時Kick(刺激)的時刻。

4、層與層之間的時間以大約二十倍的數量延緩。在臺詞中給出的約數是現實世界十小時的航班,在第一層夢境是大約一個星期,在第二層夢境是大約六個月,而在第三層夢境是大約十年。

5、Inception的片名,直譯是開啓,在電影裏面是一個盜夢術語,不是指在夢中偷竊情報,而是指把某種想法植入目標人物使得他覺得這想法是自己本來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須至少要在第三層完成。這是有原因的,我們可以在片中目標人物的夢中看到,第一層夢境很淺,意識很多,是整個城市,第二層是一個酒店,到了第三層只有白茫茫大雪裏的一個堡壘。在意識越少的夢境裏面植入效果越強。

6、每個夢都有一個夢主(Dreamer),他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境。夢境中的場景可以由專門的設計師設計然後告訴夢主的,所以設計師不一定是夢主。理論上來說進入這個夢境的人都會帶來自己的一些意識投影,但是除了目標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夢所以意志不會被迷惑。而設計師設計的夢境不能太離譜有不現實的場景,否則目標人物就會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他的投影會對侵入到他夢境的其他人發動進攻。當然,如果目標人物的投影是經過特殊防盜夢訓練的話,即使夢境場景很真實侵入者也會被投影圍攻。

7、迷失域(Limbo)不是一個夢境,也不因人而異。只有在服用加強型藥物而且又在夢境中死去時才能進入。Limbo裏面時間無窮盡。而且這個世界裏只有之前到過這裏的人留下的一些場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婦到過,所以開頭結尾日本人的迷失域裏的房子和之前leo對他進行盜夢時給他造的一樣。進到迷失域裏面如果死亡會回到現實,但是問題是在迷失域記憶會喪失記不得這種方法,所以進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