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極限喬丹》觀後感(精選5篇)

《極限喬丹》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極限喬丹》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極限喬丹》觀後感(精選5篇)

《極限喬丹》觀後感 篇1

對於某個年歲的球迷來說,幫主是接近於神一樣的存在---------如果不是神本身的話。

當你需要信念的時候,他出現了。

當你燃起夢想的時候,他出現了。

當你追逐傳奇的時候,他出現了。

當你渴望英雄的時候,他出現了。

當你祈求神蹟的時候,他出現了。

他讓人懂得什麼叫做睥睨羣雄,什麼叫做不可戰勝。

那個人以及他做到的一切一切,加上籠罩在他遮天蔽日般的統治之下如羣星閃耀一代羣雄,一起構築成了九十年代的NBA,所謂的黃金時代,不過如此。

本作其實僅僅聚焦了幫主最後一個賽季,實際上MJ任何一個稱雄的賽季,都像傳奇一樣眩目到不可思議。但是這最後一個賽季,尤其具有諸神黃昏般的魅力,超越你所能想象到的最壯麗的劇本。尤他二老像傳說中勇士一樣,以夸父追日的勇氣,上演了落日前最後的輝煌。但是這一切,都只能成爲那個人,那超越技藝與勇氣、壓倒一切命運的最後一擊的,一個註腳,沉鬱悲壯。

《極限喬丹》觀後感 篇2

我要很認真的寫這個影評,我承認我看到最後又流淚了,我想是因爲歲月,讓那個時代的一切都看起來那樣美好,如今都成回憶,怎能沒有感傷呢。看着最後一投,我想起了那一年那一天的自己,怔怔地站在電視前面,停頓了幾秒纔想起歡呼慶祝,而今天再看這一幕,我無法掩飾的熱淚盈眶。

喬丹在我心中真的就是神,他讓籃球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成爲一種象徵,一種追求卓越的境界。世界上有很多優秀的籃球明星,他們有出衆的天賦,有華麗的得分手段,有張揚的個性,但是在我看來,他們都只算是優秀,離登峯造極還有距離。看喬丹打球就像欣賞藝術,每一個腳步,每一個轉身,每一個變相,每一個滯空……華麗,無可挑剔的完美!

我們很多人把對喬丹的那份情懷轉化到了球鞋上,每一代,特別是他穿過的,一些經典比賽中出現的,都成爲夢寐以求的神物,很多時候視如珍寶,不捨得上腳出門。這和今天興旺的炒鞋市場不同,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奔着限量纔買的,而且耐克的概念氾濫也讓神的價值似乎有些貶值。我或者和我有一樣情懷的人對喬丹的球鞋還是別有敬意的,因爲那是一種寄託,那是一份回憶,那是能夠見證青春和夢想的符號,那些沒有真正經歷過喬丹時代的年輕人,是無法體會的。這也是我爲什麼一直以來排斥詹姆斯的東西,首先我覺得他可能是個出色的籃球運動員,但還是那個觀點,離登峯造極的籃球藝術還遠得很,他無非是個身體過度出衆,但技術動作簡單、粗暴,腳上的球鞋更是千遍一律。可能他更適合這個時代吧,不然那些孩子幹嘛擁護他呢。

我想我還是會以敬仰喬丹的那顆心來享受自己的籃球世界,跳不高了,跑不快了,靈活性沒了,不能變向不能後仰,但那顆享受籃球的心永遠都在!

能有幸看到喬丹最輝煌的時代,是一生的幸運,懷念那個美好的籃球時代。

《極限喬丹》觀後感 篇3

每個領域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會出現一些個讓後人仰視的神,像樂壇和體壇的mj,雖不敢說後無來者,或許就像他們當年趕超張伯倫,貓王那樣,但對於那個時期的fans,對於與其同一時代的對手來說,無疑是難忘到底的。

很遺憾自己生的晚,沒有親生看到那些個雜誌後來描寫的紅色公牛王朝和mj封神的時代。重新定義的籃球場完美身材,滯空時間,最佳新秀, 5次常規賽MVP,6枚總決賽戒指,6次總決賽MVP10次第一陣容,14次入選全明星賽,3次全明星賽MVP, NBA50年50大, 10次得分王,實在是看不出後代人有任何趕超這些數字的希望。01年mj復出,自己也開始看球。華盛頓的mj儘管不再那麼統治力,但,無論如何,氣場猶在。就像另外一個mj在“this is it”所做的一樣

高中寫議論文時,經常拿mj做例子“高中一年級時,mj被校隊拒絕,mj怎麼怎麼變身 後來,在四年級時成爲全美唯一一個場均三雙的高中生”。就像愛迪生的那句“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一樣。mj遇到皮蓬,mj遇到禪師,甚至mj遇到斯特恩,這些mj的機遇。可以說,可遇不可求的這一切切構成了可遇不可求的mj。

well,是他!證明了人類也能飛。就像另一個mj證明的“人間也有天籟”。

《極限喬丹》觀後感 篇4

是的,邁克爾喬丹就是籃球界的帝王,起碼在我的心中是如此。35歲的年紀,在競技體育的世界裏,就是一個帝王的垂暮之年,在他最後還能拿得動寶劍的年紀,最後一次,將覬覦王座的敵人們,最後一次打落於他的劍下。

35歲的年紀,科比飽受跟腱撕裂的傷病,卡特從太空降落到地球,麥子和AI已然退役,而35歲的喬丹仍帶領如同他一樣老邁的公牛隊贏得了總冠軍。

35歲的喬丹,不再能像25歲那樣從罰球線扣籃,也不再能像30歲時那樣整晚隨心所欲地在總決賽的賽場上突破得分;90年他增重,是爲了能夠對抗活塞乃至尼克斯的鋼鐵肌肉羣,打出更多的2+1;而98年減重,則單純是爲了,他能夠在場上打得時間更長一些。

如果說,前三冠,喬丹和紅色公牛展示的是翱翔在天的天賦;72勝展示的是他們密切協作的鋼鐵防守和行雲流水的三角進攻;那麼,最後一冠,便是用頑強的意志去打敗年輕人的天賦和老對手的狡猾,拼盡最後一滴血,從而留在世界巔峯的故事。

這,便是《極限喬丹》所講的故事,也是喬丹和紅色公牛“最後的舞蹈”。

《極限喬丹》觀後感 篇5

這部紀錄片讓我想到了三個泥巴匠的故事: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砌磚工認爲自己是在服苦役;第二個砌磚工認爲自己是在從事着一項勞動;而第三個砌磚工卻認爲自己是在建造一座美麗的教堂。

後來,前兩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爲有名的建築師。同樣是做一件事情,有些人把它當做坐牢,有些人把它當做工作,有些人把它當做使命,不一樣的態度,決定了不一樣的行動,不一樣的行動決定了不一樣的結果。

人們經常討論喬丹、科比和詹姆斯誰更牛逼,毫無疑問喬丹是最牛逼的。

因爲你看喬丹的比賽能夠感受到他對籃球的熱愛,他對勝利的渴望,他的眼睛裏冒着熊熊燃燒的火焰,你感覺到他不是在打籃球,而是在完成一項藝術品,完成一項使命,而爲了完成這項使命,他必須每場比賽全力以赴,他必須耗盡自己全部的能量,他必須承擔全部責任 ,他不僅需要激發出自己全部的鬥志,還要燃燒隊友和觀衆的鬥志。他獨自一人站在最前方,所有的人都跟着他向前奔跑,他也許爲跌倒,但是他一定會再爬起來,你可以擊倒他,但是你永遠無法擊敗他。除非你把他肢解,除非你殺了他,否則他一定會重新站起來,繼續奔跑,繼續戰鬥。

這就是喬丹的意志力,這就是喬丹對籃球的熱愛。

語言是最具欺騙性的工具,許多人說自己熱愛這個,熱愛那個,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實際行動。真正的熱愛是能看得見的,是能感受得到的,所謂的氣場,所謂的魅力,就是內心的熱愛。

如果你真的那麼熱愛生活,你會享受生活中的每分每秒,從積極的角度看待生活的一切;

如果你真的那麼熱愛工作,你會把工作當做自己的娛樂,即使得不到報酬,你也心甘情願;

如果你真的那麼愛一個人,你甚至不會想到自己,你甘願爲她犧牲自己的一切。

愛是無條件的,愛是忘我的,愛是難得的

我想不管愛什麼,有愛才使得人成爲一個有血有肉,生機勃勃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