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策劃 >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爲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增強學生與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親和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薰陶。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鍛鍊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6月6日下午第二節課

三、參加人員:一~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縫一縫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級縫製香囊、做五絲等;

2。“端午節知識知多少”:三年級學生做手抄報以“走近端午”爲主題,重點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走進屈原詩詞:四年級學生通過誦背詩詞來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師學一技”:五六年級學生重點學習糉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爲佐料包糉子,並品嚐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糉子。

活動結束後,綜合實踐活動老師6月8日之前(一二年級班主任)將活動方案電子稿發送教務處郵箱,字體四號宋體。活動期間,一、二、四、五年級進行拍照,每班選兩張最佳照片,由大隊輔導員收集後拷到教務處電腦。三年級每班上交五份手抄報。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2

一、指導思想:

1、組織教師、學生、古美街道社區居民過端午節,慶祝中國傳統節日,瞭解端午節有關知識,進行民族精神教育。

2、加強學校—家庭—社區互動,促進三爲一體的共建。

二、活動主題:

“一街糉情”古美社區平陽小學端午節----“快樂家庭日”系列活動

三、活動時間:

xxx年x月7日上午8:30-11:00

四、活動地點:

xxx小學

五、活動內容:

(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端午節小調查問卷”

(二)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x月7日“一街糉情”主題活動。

1、糉子擂臺賽

2、慈善義賣

3、民間技藝展示

4、弄堂遊戲

5、親子游戲

6、團隊展示:

(1)猜謎廊

(2)穿珠表演及招募

(3)編結展示、絲網花

(4)旗袍沙龍展示

(5)智障人士表演

(6)獻血志願者招募、流動採血車

7、親子特色推薦

8、其他項目:放映廳,乒乓室,廣播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3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着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爲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爲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爲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爲: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爲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行端午詩歌朗誦比賽。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安排活動

活動一: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蒐集有關詩篇,先在本班進行詩歌朗誦會,然後選派一名代表參加學校的賽詩會。

比賽時間:6月16日下午第二、三節課比賽地點:多媒體教室獎項設置:

低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中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高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活動二: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糉子"活動在臨近端午節期間,各班主任佈置學生在家與媽媽共同包糉子,並寫一篇日記,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4

一、指導思想

爲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增強學生與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親和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薰陶。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鍛鍊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6月6日下午第二節課

三、參加人員:一~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通過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縫一縫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級縫製香囊、做五絲等;

2.“端午節知識知多少”:三年級學生做手抄報以“走近端午”爲主題,重點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走進屈原詩詞:四年級學生通過誦背詩詞來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師學一技”:五六年級學生重點學習糉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爲佐料包糉子,並品嚐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糉子。

活動結束後,綜合實踐活動老師6月8日之前(一二年級班主任)將活動方案電子稿發送教務處郵箱,字體四號宋體。活動期間,一、二、四、五年級進行拍照,每班選兩張最佳照片,由大隊輔導員收集後拷到教務處電腦。三年級每班上交五份手抄報。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5

一:

夏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教室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與媽媽一起包糉子

(主持人):同學們,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和媽媽一起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學生和家長動手包。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同學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家長和學生齊誦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t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同學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八、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二:

一、指導思想

爲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結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過“彩豆情懷,端午顯愛”主題教育活動,將中華民族的氣節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二、活動設計

(一)找一找

對象:1——5年級學生

要求:從閱覽室或網上找一找關於端午節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糉子的習俗。

(二)說一說

通過午會課、班會課、班隊課,組織學生說說相關的知識。

1、對象:1——2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糉子的習俗。

2、對象:3——4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糉子的習俗;說說屈原的故事。

3、對象:5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糉子的習俗;說說屈原的故事;說說屈原的詩詞。

(三)畫一畫

對象:3——5年級學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爲主題製作一份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3——4年級爲手抄報,5年級爲電腦小報。

(四)寫一寫

通過黑板報、班級櫥窗等陣地,進行環境佈置設計。

對象:3——5年級學生

要求:以“端午情懷”爲主題出好一期黑板報。4年級學生以寫信的方式爲“512”災區的的小夥伴寫封信,說說自己對端午節的理解、和小夥伴分享端午的快樂。5年級學生進行屈原詩詞鋼筆書寫比賽。

(五)學一學

對象:1——5年級學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爲主題,學習糉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爲佐料包糉子,並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糉子。

(六)比一比

對象:3——5年級學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進步”爲主題,進行故事演講比賽。故事內容可以是學習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氣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學習一項技能的小故事。

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三: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着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爲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爲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爲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爲: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爲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行端午詩歌朗誦比賽。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安排活動一: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蒐集有關詩篇,先在本班進行詩歌朗誦會,然後選派一名代表參加學校的賽詩會。

比賽時間:6月16日下午第二、三節課比賽地點:多媒體教室獎項設置:

低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1名 三等獎2名中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2名高年級: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活動二: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糉子"活動在臨近端午節期間,各班主任佈置學生在家與媽媽共同包糉子,並寫一篇日記,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

小學端午節活動方案四:

一、課題的產生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裏,最高興的莫過於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每逢過節,孩子們個個情緒高漲,喜氣洋洋,在節日當中也會有許多有趣、難忘、熱鬧的事情發生,同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也就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針對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教師要案抓住這一時機以學生的興趣爲切入點,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爲主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室、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廣泛地開展閱讀交流、調查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維引向深處,從而進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爲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爲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爲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研究目標可歸納爲: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爲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課題實施的步驟

1、提出問題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你知道哪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呢?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爲出發點,教師只是爲他們創設了問題的情境,爲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趣、願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與展開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瞭解有關部門端午節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在調查過程中是通過什麼渠道調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麼感受和啓發?

(2)網上閱讀

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一些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3)協作交流

爲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可以提議學生相互協作,學會自己想學會的一些風俗習慣的做法。例如:編手鍊、包糉子、折葫蘆等。

3、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並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端午節詩歌的蒐集,鼓勵學生培養善於蒐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4、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我的端午節最快樂”主題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6

爲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增強學生與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親和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薰陶。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鍛鍊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一、活動時間

x月x日下午第二節課

二、參加人員

一~六年級學生

通過找一找、說

三、活動內容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縫一縫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級縫製香囊、做五絲等;

2.“端午節知識知多少”:三年級學生做手抄報以“走近端午”爲主題,重點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走進屈原詩詞:四年級學生通過誦背詩詞來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師學一技”:五六年級學生重點學習糉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爲佐料包糉子,並品嚐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糉子。

活動結束後,綜合實踐活動老師x月x日之前(一二年級班主任)將活動方案電子稿發送教務處郵箱,字體四號宋體。活動期間,一、二、四、五年級進行拍照,每班選兩張最佳照片,由大隊輔導員收集後拷到教務處電腦。三年級每班上交五份手抄報。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7

夏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教室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一、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二、與媽媽一起包糉子

(主持人):同學們,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和媽媽一起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學生和家長動手包。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xx同學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家長和學生齊誦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同學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五、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六、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8

一、選題背景

羣龍飛渡,百舸爭流,萬糉飄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再次向我們走來,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多數學生提到端午節立刻想起了那美味的糉子,所以適時組織這次“糉情飄香話端午”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爲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爲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整個活動從20xx年x月開始到x月結束,歷時6周。

活動共分爲四個階段:

1、宣傳發動階段(一週)

2、活動實施階段(兩週)

3、活動階段小結(兩週)

4、成果展示階段(一週)

四、活動目標

(一)活動總目標:

端午節快要到了,開展關於“端午”的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可以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亦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孩子們形成樂觀合羣的心理並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具體目標:

1、認知目標:

(1)通過活動對端午節的由來、美食、習俗、慶祝活動、以及端午節的詩詞、歌謠等有更全面的瞭解。

(2)通過活動,對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步驟有進一步的瞭解。

2、能力目標:

(1)通過小課題研究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尋求各種途徑處理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2)通過小組合作調查、採訪、彙報交流促進學生的協作探究精神、學習交流能力、相互欣賞的認識的生成以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評價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標:

(1)以小課題研究的形式,通過合作小組的集體研究,對自己的成果有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作交流的樂趣。

(2)通過課題研究,增強學生對家鄉、對人民以及淵源歷史的端午文化的熱愛之情,增進學生對文化傳統知識的探究心理,鼓勵學生不斷學習,連續創新。

五、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階段(1周)

(一)活動目標:

選定主題,生成子課題,設計並完善方案,爲實施研究作好設想。

(二)活動過程

1、產生主題,展開討論

聽聽端午歌謠、欣賞端午漫畫視頻、說說過端午的情景,引起了學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大家紛紛講述以往過端午的情景,生成本次實踐活動的主題——“糉情飄香話端午”。

學生展開激烈地討論,提出了一大堆問題,如: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有多長的歷史了?它是怎麼來的?爲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端午的傳說故事?人們過端午有哪些風俗習慣等。

2、歸納指導,將相關或相近的問題歸在一起,生成子課題

①端午節具體指哪一天?它是怎麼來的?有多長的歷史了?爲什麼要過端午節?有沒有相關的傳說故事??

②端午節食品的種類、所食東西與端午節的關係、端午節食品的製作材料、端午節食品的製作過程、端午節的食品是否受人歡迎??

③自己親身體驗一下,學習包糉子和製作香囊。

④古時候人們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現在過端午又有哪些習俗?保留了哪些,爲什麼會這樣???端午節的習俗引申出:掛菖蒲艾草、掛鐘馗像、吃糉子、端午避“五毒”、划龍舟等。

⑤歷朝歷代有哪些跟端午節有關的詩詞、歌謠;誰寫的?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意思?根據學生的討論內容,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進行歸納分類,生成子課題,並引導學生根據研究的內容分別取出好聽的名稱:

子課題一:端午由來大探祕

子課題二:端午美食大薈萃

子課題三:端午才藝大比拼

子課題四:端午活動大搜索

子課題五:端午詩詞大傳唱

3、建立課題小組,設計小課題研究方案。

①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等,8-9人自由組合成研究小組,兼顧同組異質。

②以小組爲單位,初步討論、設計子課題的活動方案。(教師隨即以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各小組的活動,重點指導選題要近而小,既貼近生活,切入口小,易於實踐。)

4、交流課題方案,指導完善。

A、各小組組長介紹自己的課題研究方案 B、其他小組成員評價並提建議C、教師指導評價D、小組修改、完善,確定課題研究方案

5、教師強調實踐活動要注意的問題及事項。

①要注意實踐活動的安全;

②準備好一些必要的設備;

③調查、採訪或拍攝時要注意提前約定時間,使用文明禮貌語言,同時需提前設計好採訪提綱;

④各小組需依據制定的計劃,團結合作,共創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