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集合15篇)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爲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集合15篇)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到大自然、到社會中去學習科學知識,爲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

本學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個人經驗,生活實際,以及校本資源、社區生活等的因素,我們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四年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1.四年級學生,經過一年來的摸索,對綜合實踐活動課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基於學生的能力,活動開展必須體現由扶到放,簡易活動與專題活動相結合的操作方式。

(1)各學科整合。從各學科知識內容或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繫出發,尋求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按一定的模式展開,目的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並瞭解活動的過程與方法。

(2)我們這個學期開展了“茶文化”活動,通過上網查資料、實地參觀訪問、問卷調查,小組討論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初步瞭解中國茶和茶文化的有關知識,瞭解中華絢麗文化的精彩一角。由此影射中國博大精深的燦爛民族文化。

2.四年級在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在與同伴分工合作、提出問題、制訂方案、收集信息、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與別人達成一致,學會分享共同的成果。在轟轟烈烈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問題:

(1)由於四年級學生還小,剛接觸綜合實踐課程,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還不夠,活動能力也較差,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難,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幫助。

(2)有的學生沒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中,有的學生蒐集的資料較少,還有的學生沒有保存好一手資料,造成資料的丟失。有個別小組活動時不積極等等,

(3)在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由於考慮學生的安全因素,我們在外出活動時間上難以得到保證。走出校園實地調查,走入社會進行活動的還較少,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資源,爲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

(4)綜合實踐活動對經濟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最好班級能有一個照相機或攝像機隨時進行拍攝,但現在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另外由於家長也不是很放心讓學生把照相機等帶到學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難。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是義務教育階段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多種活動項目,豐富的活動內容,靈活多變的活動方式,使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以實踐性、自主性、創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學科性爲主要特徵的多種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拓寬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我校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市區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綜合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通過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來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自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形成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施目標:

(一)總體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旨在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加深對自然、社會和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培養他們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與豐富經驗。

2、形成對自然、社會、自身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身的責任。

3、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並獨立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

①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②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③走入社會,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爲規範。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

④瞭解社會資源,並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並身體力行。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⑥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2、教師發展目標:

①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改變教學策略。

②強化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課程開發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

④培養教師之間的協作精神。

⑤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

3、學校發展目標:

①營造“自主、合作、開放”的校園文化。

②密切與社會、家庭的聯繫。

③促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改革。

④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具有開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

1、實施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幾種課程的隨意疊加,它的內容和形式和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對獨立的。我們在實施中須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關注興趣。基於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有別於學

科課程的一個基本標誌。充分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的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迴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真實生活情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迴歸兒童的生活世界。當今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中和有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切聯繫時,纔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迴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一條最基本的準則。

(3)立足實踐。不在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根本特點。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爲學生營造實踐情景,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力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着眼創新的根本目的在於,要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際的過程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萬米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2、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不客商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老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爲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老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閱讀教學可開展閱讀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閱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閱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閱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可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羣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想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閱讀素材展開閱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爲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爲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常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常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常識自己、常識別人、常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常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衆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嘗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爲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目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爲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爲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活動方式:

一般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採取以下三種組織形式:

1.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是在個別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特別的興趣,並且對該問題已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能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於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應允許學生獨立地進行活動,並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後,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也需要與他人交流。在小學階段,特別提倡家長支持和參與孩子的探究活動,但家長不要包辦代替。

2.小組活動

小組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後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於班級內,爲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並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研究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學生自己推選組長,聘請具有一定專長的成人(如本校教師、學生家長、校外人士等)爲指導教師。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學會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

3.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以班級、年級或學校爲活動單位共同完成一項主題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體討論,以求對某一主題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多種形式交融使用。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教師要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範圍、活動情境進行事先考察和推想並作出合理的規劃,儘可能採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學校和教師要儘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一部分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參與學生的校外活動。

班級集體探究需要全班學生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蒐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交流大家蒐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進行思維碰撞,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原有基礎上深入探究。此後,可以進入第二輪研討,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組研究、班級研究或其他各種合作研究形式要強調集體中每個人的積極參與,要以個人的獨立思考和認真鑽研爲基礎,避兔出現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閒,少數人做、多數人看的現象。同時,也要防止學生之間的不合作現象。個人研究並不排斥交流與合作,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與他人交流,學會分享資源。

五、工作措施:

(一)課程落實

綜合實踐活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課時爲3-4年級每週2課時,5-6年級每週3課時。根據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建立彈性課時制度。

(二)制度制訂

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備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爲“常態課”,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勵機制。學校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如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級段綜合實踐

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管理制度、教師和學生的評價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等。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

培訓要求:

①參加培訓的教師相對固定。

②培訓時間要保證有教師系統學習。

③培訓的內容系統全面,專題設計合理,有助於骨幹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同時掌握實踐經驗。

④培訓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既有理論學習,又有自主實踐,實現個人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本校實踐探索與經驗交流分享相結合,學校整體現場觀摩與個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結合。

(四)課程開發

課程資源開發成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的核心問題。

(1)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編寫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

(2)建設實踐基地,如語文學科基地,英語學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資源庫,加強校內外指導教師隊伍;

(4)繼續開發、落實非指定性領域的課程內容,如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競賽、大課間操、班幹部輪換等。

六、評價獎勵:

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評價應堅持發展性原則、客觀性原則和激勵性原則。評價的方式主要有測試、觀察、彙報表演、成果展示、答辯、競賽等。

(一)評價內容:

1.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量與態度。

2.活動中所獲得的體驗情況。

3.知識、方法、技能的掌握情況。

4.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二)評價方式:

1、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個別評價與集體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建議建立《學生綜合實踐活動檔案》,將學生參與每一項活動的過程及評價裝入成長檔案袋,期末進行綜合評價。

3、提倡協商研討式評價,即教師和學生共同協商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並根據協商的結果進行評價。

4、恰當運用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5、評價要客觀、公正、合理,要從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恰當地解釋評價數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習的動力。

6、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重方法、態度和體驗的評價,重視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獎勵措施:

每學期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一次公開課活動,一次論文撰寫活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案例評比,一次學生研究小

論文評比。每學期末,學校擬表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

七、操作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安排。

2、在教師中廣泛開展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和理論培訓,瞭解其內涵理念、目標、操作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規劃和設計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學校將派出骨幹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本培訓的作用,開展校內培訓,並將培訓計劃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

3、學校加大宣傳力度,開好家長會,積極爭取家長、社會等各方面對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工作的支持。聯繫社區,與周邊居委加強合作,資源共享,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範圍。

4、做好經費保障和後勤保障工作。加強後勤管理,落實責任制,並制訂好安全工作方案,確保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活動全過程安全順利進行。

5、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採取三步走,第一階段爲模仿階段,模仿其他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師感悟綜合實踐活動;第二階段爲摸索創新階段根據前階段的模仿感悟,結合我校的特點提出切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題並予以實施;第三階段爲總結模式,根據操作的結果確定符合我校特點的綜合實踐活動系列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3

我校坐落於著名的孔子曬書遺址所在地桃園鎮東里村,相傳是春秋時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遊列國時途經此地,並在此曬書,同時教化當地鄉民以聖賢之道,後人爲紀念之一佳話,遂將此地名曰曬書城,當地社區居民世受聖德教化,民風淳樸。據悉,曬書城文化遺址復原項目已通過專家論證並於近期奠基動工。如今東里社區擁有近兩萬畝肥桃園,肥桃栽培歷史悠久,談及肥桃、桃花家喻戶曉。

長期以來,我校一直孜孜不倦的探求充分發揮社區資源優勢,弘揚儒家文化傳統。將孔子的儒家思想融入到學校特色建設之中,與時俱進,把儒家文化中許多至今仍具有蓬勃生命力和寶貴時代價值的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學習、活動中,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打造文雅的學校,培養儒雅的教師,塑造高雅的學生,努力構建綠色、人文、書香、現代的和諧校園。

我校自遷址新校區以來,秉持孔子文化藝術傳承理念,立足於挖掘當地曬書城這一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致力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20xx年,我們組織骨幹教師編寫了《論語經典誦讀》《孔子小故事》《唱論語》等走近孔子系列化綜合實踐活動教材,並在肥城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現場交流會上得到了兄弟學校和市教研室的贊同和鼓勵。20xx年9月起,我校實施了以讓孔子文化藝術走進校園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體開展了低年級文明禮儀教育、中年級《孔子小故事》課程高年級《走進孔子》分層實施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低年級《論語誦讀》中年級吟唱論語高年級孔子故事演藝等分段實施的綜合實踐活動。20xx年4月,我校被評爲肥城市綜合實踐活動先進學校。

20xx學年度,我們成功舉辦了學校文化藝術節,趣味體育運動會、夢迴曬書城主題徵文演講賽等活動。20xx年元旦文藝匯演時,我校節目唱論語《學與未學》、《孔子學琴故事》演藝,均取得了桃園鎮一等獎。

爲了更好的讓孔子文化的精髓在當代青少年中得以傳承和弘揚,我們曬書城小學制定了《孔子文化藝術傳承實施方案》。確立了培養、形成和提高學生的儒學認知興趣和民族認同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禮儀習慣和文明素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國學認知能力和實踐活動能力的課程三維目標。按照分步驟、分層次逐步推進的課程實施原則,以教育資源全方位整合爲突破口,致力於辦出成效,辦出特色。

首先,立足於挖掘當地特有的曬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採用課題研究的方式,確立‘曬書城’的由來、儒家文化對周邊社區的影響兩個校外學生調研課題。爲了探尋曬書城的由來,讓學生分成幾個‘小記者團’,自己制定調查方案,深入社區尋訪並做好記錄,自己彙總尋訪小結;學生們通過社區居民禮儀調查、上網查詢、圖書查閱等途徑進而瞭解曬書城的昨天和今天,形成和培養學生對曬書城文化的興趣和認同感,進而激發了同學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自豪感;

其次,圍繞論語吟唱和演藝孔子文化藝術傳承項目,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們將組織學校骨幹教師篩選《論語》中有關求知爲學、治教爲師、文明禮儀的經典語錄彙編成冊,形成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誦讀活動注音文本教材。主動與唱孔子活動的倡導者廣州市吳軍華老師取得聯繫,爭取在吳軍華老師指導下,彙編形成《唱論語》文本教科書。精選有關孔子爲學、爲師的典型故事並改變成孔子小故事演藝劇本。我們在中年級學生中開展唱《論語》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唱論語,引導學生走近聖哲,感受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演繹孔子故事:高年級利用主題班隊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等,組織學生誦經典、唱經典、演經典,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和精神力量,旨在培養和形成學生的儒學認知意識,增強學生的國學、儒學文化體驗,進而達到弘揚孔子文化藝術的課程目標。

爲了保障課程的有效實施,我們及時做好課程評價與監督,定期組織誦讀、講故事等比賽,組織課程實施教師進行儒學文化專題培訓和測試等。

在學生評價方面,我們設計並舉辦論語誦讀會、孔子故事會、論語吟唱會等過程性評價活動,以及我眼中的孔子主題手抄報展示會和我心中的孔子主題徵文演講大賽等終結性評價活動。

最後,爲了更好的整合資源,形成教育合力效應。先後建成了儒學大師論語經典儒家名言經典花中四君子仁義禮智信禮賢經典小故事等校園特色主題文化長廊。旨在爲學生創建和提供一個國學經典殿堂,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人格與文化薰陶。

曬書城小學所在地桃園鎮東里社區,素有世上桃園之美稱。我校依託這一特有的本土資源,組織學生開展了以桃花、肥桃爲主題的世上桃園小課題研究活動,形成了針織桃花、布藝桃花、絲網桃花、肥桃滿園四個子課題。大大加深了學生們對桃花、肥桃的認知和了解,增強了學生的家鄉自豪感。

在現今課程改革的形勢下,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達成共識。美術學科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是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學生製作絲網花,動手的同時也在動腦,製作手工的過程也是學習知識的過程,能使大家在玩中自然愉快的學習,加上手工藝術可以培養想象力、觀察力和創造力以及耐心、細緻的個性,因此對智力開發非常有好處。所以,我校就將絲網桃花製作引入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我擔任指導教師。

《絲網桃花藝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開設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絲網桃花藝術》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面向五、六年級的學生而設計。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探究精神、提高創造能力、促進個性發展爲宗旨。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圍繞認識花、製作花、創造花花這一主題,以豐富、多樣、開放的內容文字、例品範例、學生活動場面等,揭示了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主要教學要求和線索。讓學生欣賞四季花卉及絲網花作品,瞭解製作絲網桃花的材料工具等,通過對花形、色、味的感知,引導學生髮現花的美、理解絲網桃花的製作原理,激發學生動於製作絲網花的興趣。並課堂展示學生製作的絲網花作業,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進一步掌握絲網花製作的技法。

在選課期間大量的學生選擇了絲網桃花製作,課程伊始就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絲網桃花製作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爲載體,堅持將“絲網花藝”與“創新教育”相結合,使學生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在課程資源的開發、實施中,本着“塑造完美,自主創新”爲目標,以人的發展爲核心,以“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創新能力,激發創造潛能,”爲宗旨,通過學生對“絲網花”的感知、製作、與創新,激發了他們美的情感、美的想象,從而養成一種美的情操、美的道德、美的品質。進一步培養保護環境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夠主動參與,自主創新,勤於動手,重視彼此交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它也爲我們加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探索,積累了課程實施經驗。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力求做到精心備課、細心上課、耐心輔導。綜合實踐課注重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討論研究、親手製作,紮實有效地開展綜合實踐課程,在課內外興起美與創新的學習熱潮,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真正讓學生在絲網花藝術的傳承中受益、進步、成長、成材,讓花兒創新他們的人生。

針對肥桃國畫項目的開展,我們聘請桃園中學王克文老師來我校定期進行國畫常識和基本技法的培訓和教學。該項目的實施主要以中高年級學生爲主,在每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安排一節國畫藝術課並由專職美術教師負責活動實施。同時,我們將在不同年級建立國畫興趣小組,定期開放書法繪畫教室,以滿足部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

針對十字繡傳承項目,我們深入遍訪社區,聘請民間十字繡藝人對我校部分教師進行有關十字繡的常識和針刺技法、技巧的培訓指導。利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引領學生認識、學習十字繡,並以不同大小、不同形態的桃花爲刺繡主題。力爭讓每個孩子都懂十字繡、會十字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相信我們曬書城小學這個團結的集體,在“篤信尚禮、樂學善思”的校訓,“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教風,“敏而好學、學而不厭”的學風引領下,一定會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大步前進,再創輝煌!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4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門亮點課程。它集中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對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對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正是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成長和提升學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性,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一直把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作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認真貫徹教研室的有關精神,堅定不移地依照新課程理念,嚴抓課程管理,以管理促進課程實施,向課程實施要活動實效,在綜合實踐活動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們的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抓常態管理,保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

1、健全機構,科學規劃

2、完善機制,建立獎懲

完善的管理機制是課程順利實施的重要條件。爲此,由綜合實踐活動大課題組,根據學校教師工作考覈的相關制度,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理、開發與實施進行了較爲詳細的規劃和要求,明確了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工作職責。爲了督促教師認真履行這些工作職責,大課題組的人員根據學校教導處的安排,要對教師的計劃、總結、活動方案等工作進行評價;對活動期間的教師工作情況、學生活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做好相關記錄;爲了促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我們還定時開展綜合活動實踐課研究,以教研課、示範課等形式對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和評定;在日常教學中,不定時地對教師的上課情況進行檢查,並要求教師對活動中的過程性材料做好整理和收集;在取得對綜合活動實施過程中的相關數據的前提下,我們還把教師對工作職責的完成情況,學期教師的工作考覈聯繫起來,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獎懲制度。通過不斷地完善各種管理機制,有效地保證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和研究。

3、開展常態化的校本教研活動,建設教師隊伍。課題組在加強自身教研的基礎上,以青年教師學習、專題講座,專題研討等有效形式,開展全員培訓,以點帶面,加強課程實驗教師的輻射效應。開展研討式教研活動,組織案例分享交流,定期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觀摩課,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涵、目標、基本原則及其教育評價,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享受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提高教學效果。

4、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二、以校爲本,以生爲本,進行常態開發

課程資源的開發是課程實施的重要前提,沒有課程資源的支持,課程的常態化實施將無從談起。近兩年來,我們把課程資源常態化建設做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核心,基本實現了課程資源的校本化、常態化開發。

1、開發課程資源

近幾年,我們從設置綜合實踐作業入手,進入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的探索之中。爲了在全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校組織了深入、細緻的理論學習,經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評價競賽。在一次次的學習、活動與研討中,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教材及教師教學用書。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貼近生活的各種實踐活動爲課程資源,突出了主題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社會化,有利於學生的個性養成和人格完善。

2、開發活動資源

在具備了完備的課程資源的基礎上,爲了保證學生的活動的有效性,我們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的活動資源上做出很大的努力。我們主要從二方面着手:一是充分盤活校內資源。首先,加大實驗室、探究室、機房、圖書室等的開放力度,由教導處統一安排、各課題組合理規劃,讓學生在課外時間,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發組織並利用學校硬件設施進行活動實踐。其次,學校不遺餘力地在拓展學生實踐活動渠道上下功夫,撥出專門經費新建泥塑活動室、機器人活動室等特種教室等,並利用上級部門提供的有利條件完善特長教學所需的設備。再次,學校在開齊開足必修課的同時,充分認識到新課程背景下選修課資源開發的廣闊前景。學生有多彩的個性,有多樣的需求,學生的發展需要我們建立一個開放的、民主的課程體系。

3、做好資源管理

課程資源的開發很不容易,因此,我們非常重視課程資源的管理工作。首先,我們建立了課程資源庫,對課程資源進行儲備和管理。課程資源庫既相對穩定,又動態更新:老師、課題組開發出的新資源隨時可以充實進來;那些可操作性不強或者價值不大的主題也可以隨時更新。這樣,既實現了課程資源的“新陳代謝”,又實現了課程資源的校本化、常態化建設。

其次,我們還在校園網上創建了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頁,爲學校綜合實踐的參與教師提供了一個信息交流、理論研討、資源共享的網絡平臺。我們的這一網頁包括課改動態、活動剪影、理論導航、計劃總結、論文案例、活動設計、課程資源等欄目。

三、與學科教學相結,兩條腿走路,真正實現綜合實踐活常態化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開放型的教學活動,它打破知識界限,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增長的可以是課內所接受的知識,也可以是課外或其它活動中所得到的技能或經驗,在知識與技能的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結合學校和學科的特點,注重把課堂與課外結合,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交流,做到“兩條腿走路”,讓綜合實踐活動更生動和多彩。

1、我們嘗試通過“學科綜合法”,實施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習,把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活動聯繫起來,實現活動課程化,在理論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搭起了橋樑。爲了實現這一目的,我們要求所有教師都有爲學生解釋和介紹的義務,每個學科的教師都有指導學生課外實踐的義務。在將環境、科學、綜合、信息技術等學科組成一個大的教研組的基礎上,要求每位教師能夠與班主任溝通、與其它學科教師協作,共同組織學生的實踐活動。如科學的科技發明活動,綜合實踐活動中課外調查活動,都與班主任的協作密切相關。在做好教師間協作同時,我們要求所以主教綜合實踐的教師能夠參與多學科的教研活動,鼓勵老師跨學科研究,在完成本學科的課內研究的同時,將學科之間的相通之處能融會貫通,不斷學習與研究的過程中,努力讓自己成爲指導學生課內研究的名師,也成爲指導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優秀輔導員。

2、實小有着多年的特長教育歷史,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爲了讓特長教育真正成爲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課程,我們在自編教材的基礎上,儘可能的吸收有特點、有興趣的學生參加各種特長興趣小組,我們先後成立了包括音、體、美、科學、信息技術、泥塑、十字繡、象棋、圍棋等二十餘個小組,每週二的興趣小組活動已成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大亮點,也成爲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最便捷、最感興趣的主陣地。

四、教研結合,初顯成效。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中,我們首先注重的是“教”,也就是課程的常態化實施,有實施纔有實效。同時,我們還重視抓好教研工作,以教研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效。每週的校本教研,我們都安排一部分時間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每個月的集中教研,我們都召集各所小學的教研組長,就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商討對策;每學期,我們都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研討課或優質課評選活動,以活動爲載體,深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研討。這樣,以“研”促“教”,以“教”來體現“研”的成果,我們開發出的課程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課程的常態化實施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學生的變化。首先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綜合運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這就帶動了語、數等科目學習成績的同步提高。從而,在師生中形成了“樂於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樂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良好氛圍。其次是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到了較大發展。活動中,我們強調讓學生“參與”、“實踐”、“探索”、“創造”,學生的潛能得到了充分發展。第三,學生主動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得到了增強。

(二)教師的變化。首先是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在活動中,老師們對學生的表現常常讚不絕口,由此帶來的直接變化是,教師以往那種“以我爲主”的教學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他們開始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開始真正以學生爲主體來開發主題,開展活動。其次是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得到了切實發展。“校本”課程給了教師更大的靈活性,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校本化、常態化的課程資源建設,使教師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第三是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回顧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實施的幾年來,我們在茫然中起步,在探索中前進,經歷了“心動”、“激動”、“行動”三部曲:新的課程理念讓我們心動,學生的進步讓我們激動,取得的初步成效更讓我們堅定了“行動”的決心。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課程資源常態化建設,努力探索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有效性的教學策略,促進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高效實施,爭取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再上一個臺階。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5

本學期,我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學生通過協作、考察、蒐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勞動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課題,在實施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選擇,生成或改變。現對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給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自由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爲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在這個空間裏,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爲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雲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篩選處理。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着問題研究,帶着準備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拓展了學生的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同時,對我們教師的任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他們那種敏銳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得以展示,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讓人欣喜和欣慰。

二、給學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展示的舞臺

每個月的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一般都包括了以下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爲了能良好的開展這些環節,我努力的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讓主題貼近學生的勞動生活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的,本學期《生活中的規則》這一內容學生很喜歡研究。所以在確立主題階段,我們注意抓住契機,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

(2)、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成長

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是以小組勞動活動爲基本組織形式。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小組活動的研究問題確定後,我們尊重學生自主意識,首先篩選活動內容,根據個人愛好,自行結對組成小組。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素質,提出必要的指導性建議,充分考慮小組成員學業成績、性別、個性、能力等方面具有的代表性,力求小組成員在知識、能力、特長、等方面的搭配互補,既取長補短,又便於公平競爭。

三、實踐探究實踐活動,活用教師的“導”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非常重要。教師必要的指導,能幫助學生在探索活動中把握方向,使活動有序順利地開展下去,使學生既能夠在學習中獲得興趣,又能在學習中掌握知識。在活動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和困惑,如不及時解決,就會打擊他們對探索的信心和興趣,因爲他們畢竟還是孩子,遇到困難是難免的,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會使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更加充滿信心,這時,我們就是學生的鑰匙、引路人。因此,方法指導課尤爲重要。學生在提出困難或預設困難時教師從旁的引導將有利於學生更好的完成探究活動。

四、珍惜學生每次的實踐活動成果

實踐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創作設計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合作探究意識和寫作技能,又鍛鍊了孩子的意志,豐富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讓孩子在自己動腦創作,動手操作和探究中體驗快樂與成功,從而全方位培養了孩子們的綜合實踐能力。學生們的實踐活動豐富多彩,走進社區,走向社會,問卷調查,發放宣傳單,作品成果形式多樣,有調查報告、手抄報、漫畫、幻燈片等。活動中,我們讓學生正確評價自己,找到努力方向,以過程性評價促進學生提高,但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自信。因此,總結匯報課是提升學生自信的平臺。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了起來,這就是我們綜合實踐教師的最大的收穫。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6

短短的半年的時間,同大學四年相比,一晃而過;同人的一生相比,如白駒過隙;如果把這段時間放到宇宙中來說,就如滄海一粟。但是對我來說,這區區半個月的時間,讓我從一個在校學生順利的轉換成一名職員,讓我從在校學知識的階段一下越到進入社會吸取知識的階段,所以,我要感謝這半年來帶給我質的變化。

20xx年7月27日開始,我在*****有限公司**分院進行了景觀設計實習工作。在實習中,我在公司指導老師的熱心指導下,積極參與公司日常設計相關工作,注意把書本上學到的園林設計理論知識對照實際工作,用理論知識加深對實際工作的認識,用實踐驗證所學的園林設計理論,探求基本規劃、設計工作的本質與規律。簡短的實習生活,既緊張,又新奇,收穫也很多。通過實習,使我對基本規劃、設計工作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認識。 園林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經過三年的專業學習後,在掌握了一定的園林設計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爲了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網上投簡歷後,我有幸的進入設計院實習.此次帶我實習的是公司負責做規劃的**,**根據我所學的專業,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讓我瞭解PHOTOSHOP和AUTO CAD軟件的使用和規劃處理的流程,並做一些簡單的彩屏圖。

在這裏我做的第一套圖是《********》的部分彩屏圖。當打開CAD看到這個圖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好複雜的圖,面積很大,地形也很複雜,各種圖層的線條交織着,這相比我們在學校看到的圖形

來說真的複雜很多。兩天的時間差不多做完了這彩屏圖,**看了也給了我一些意見。就這樣一次次的畫圖、改圖中渡過了兩個星期。第一次出差是兩個星期後,此次出差的目的是和***主要領導幹部對接,看看他們對鄉鎮的規劃發展有什麼意見、建議。在出差的過程中也學到了不少規劃方面的知識。出差回來後我也加入了“****村寨整治規劃”項目,我負責畫的是每個村的現狀分析圖、房屋質量評價圖、總平面圖、交通分析圖、配套設施規劃圖及寫規劃說明書。因爲這些圖從來沒有畫過,畫第一個村寨的時候差不多用了兩個星期,這期間總是拿畫好的圖給辦公室的老師看,然後他們給我一些指導意見。慢慢的做順了,一個星期差不多就可以做兩個村的整治規劃。在實習期間,我參與畫的村寨整治點主要有:*****村等等。兩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做了二十多個村寨整治規劃,對於村寨整治規劃的基本知識都學會了。實習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儘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剛開始接觸規劃的時候,心裏還是很怕,因爲大學期間學的不是這個專業,後面慢慢熟悉,覺得和我們園林規劃差不多,只不過這個面積及功能方面比景觀規劃要複雜。

兩個月的時間感覺過得很快,和辦公室裏的關係也變得融洽起來。辦公室的老師有什麼簡單的圖都拿給我畫,有不懂得地方都可以虛心的向他們請教,他們雖然都是有資質的工程師,可一點架子也沒有,在這樣的氛下工作、學習都很輕鬆愉快。

在做完農村村寨整治規劃後,第一次接觸工廠的設計,由於以前在學校做過工廠方面的景觀設計。對設計的一些理論知識還比較了

解,做起來也還比較順手,但是相比較而言我們做的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在這方面也給了我不少建議和意見。來到這兒畫得最多的就是彩屏圖,其實畫彩屏圖最主要的目的是熟悉圖紙,熟悉各個圖層畫的是什麼。第一次畫的CAD建築平面圖是***的,***介紹我用天正建築軟件,這個軟件畫建築圖效果大大提高,不但節約了時間還配套很多建築插件。

畢業實習是學生畢業前必須完成的一門實踐課,是學生畢業前到校外有關單位進行的綜合性專業實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對所掌握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次全面檢驗。我們可以通過畢業實習,將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理論知識,掌握園林及相關專業初步專業技能和工作程序,培養我們在實踐中去發展規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提高我們的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和綜合素質,併爲我們畢業後迅速適應社會打下基礎。畢業實習是我們在校學習期間最後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目的是培養我們獨立地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一方面提高我們的分析、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通過實踐鍛鍊,檢驗我們對所學專業知識的運用,使我們進一步瞭解園林專業就業情況、瞭解社會、瞭解企業。

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樣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如今有不少學生實習時都覺得課堂上學的知識用不上,出現挫折感,可我覺得,要是沒有書本知識作

鋪墊,又哪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呢。經過這次實踐,雖然時間很短。可我學到的卻是我一個學期在學校難以瞭解的。就比如如何與同事們相處,相信人際關係是現今不少大學生剛踏出社會遇到的一大難題,於是在實習時我便有意觀察前輩們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級相處的,而自己也虛心求教,使得半年的實習更加有意義.

小結:由於建築行業的特殊性我只能參加規劃、建築部門中較爲簡單的工作,如城市規劃、分析圖、彩屏圖繪製等工作。雖然工作不難,時間也不長,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踐經驗,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學校裏無法學到的東西並增長了一定的社會經驗。 設計本來就是煩瑣的工作。在實習期間,我曾覺得整天要對着那枯燥無味的圖紙和文本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於剛開始產生牴觸情緒。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隻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梁啓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幹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因此,做設計切忌:粗心大意,馬虎了事,心浮氣躁。做任何事都一樣,需要有恆心、細心和毅力,那纔會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次實習中,我可謂受益匪淺。在此,也要感謝在我實習過程中給過我幫助的老師們,是他們大無畏的無私精神才換回來我今天積累的知識。要感謝的還有很多很多,公司的同事,認識的朋友,接觸的甲方,設計院相關的一切都成爲我實習工作中的源動力!

我個人認爲,大學期間實習時一個必不可少的專業課程,它讓我們在實踐中瞭解自己的不足、瞭解與社會的差距,讓我們有理由的帶

着學生的“帽子”安全的與社會接壤。過了這個時期,我們就真正踏入社會,就單獨地成爲一個個體。實習的最終目的是拓寬視野、增長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能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7

活動的背景:

20xx年10月15日9:00,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後,於16日清晨6:23安全返回地面。宇航員楊利偉成爲第一個乘坐中國人自己的飛船進入太空的中國人。

“星星知我心”活動正是針對我國“神舟五號”的成功昇天和楊利偉的安全返回,以及學生對神祕的星空無限的嚮往而開展的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學生通過收集有關星空的知識、故事,觀察無垠的星空,拍攝星空的照片,對專家進行訪問等形式,探索星空的無限祕密,激發學生對科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的興趣。讓學生初步瞭解星空的知識,學會通過多種渠道進行學習,使學生從小養成熱愛科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主動探索,自主創新的精神。

活動的目標:

1、通過自主收集星空的知識,使學生對星空有一定的瞭解,激發對星空的樂趣。

2、通過觀察,實踐拍攝,以及電話採訪等形式,使學生知道我們有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在實踐觀察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想象。樹立學生自主探索的意識,主動創新的能力。

4、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精神,發揚團隊精神。學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團結合作,共同進步,知道小組合作的重要意義。

活動的準備:

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星空;電話採訪專家;學生進行收集資料,彙總資料,編排資料,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整合資料。

活動的方法:

多種途徑收集有關星空的知識(圖書室、新華書店、網絡等);實踐觀察,拍攝神祕的星空;電話採訪專家,接受專業知識;寫觀察日記,繪畫,作文想象中的星空傳奇等等。

活動的過程:

1、“飛天”的夢想

敦煌石窟裏的“飛天”壁畫美妙絕倫,她是我國古代人民對神奇天空的幻想;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她是千古年來人們美好幻想在天空飛翔的夢,神祕而美麗的天空一直承載着人類的夢想。明代的萬戶,在人類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上第一個用火箭進行升空飛行試驗,第一個爲人類探索太空飛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楊利偉“首飛”成功,使中華民族的飛天之夢想變成了現實。從飛天到嫦娥、再從萬戶到楊利偉,從輝煌到衰落,從衰落到再度輝煌,中華民族經歷了多麼漫長的奮鬥歷程啊!

他們給了我們啓示,給了我們勇氣,讓我們更加想去太空遨遊,探索。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心靈深處都存在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使自己成爲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基於這些原因,我在本班開展了探索星空的綜合實踐活動,以調動學生對神祕星空的好奇心,激發他們探索星空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爲了貼合學生的心理,我爲這次活動起一個好聽的名字:星星知我心。

2、“行走”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而且都是那麼甜美而神祕。她是人深藏在心底的追求,是難以遏制的動力。但是實現夢想又充滿了坎坷和磨難,我們相信用智慧和血汗澆灌的成功之花一定是更加明豔而芳香。因此爲了實現這次實踐活動的夢想,我和學生們制訂了詳實的活動方案,進行了分組分工,明確了各個組員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這次活動中來。

A組九大行星組(成員:薛瞳、田超、王偉、吳正川、吳傑、徐浩、吉天、卞正康、趙鵬程、吉善彬、吳海偉)主要收集有關九大行星的資料,繪製太陽系的模型圖,並根據收集到的材料編排一個節目;B組十二星座組(成員:邱月玲、劉卉、翁玲、李琦、王穎、張敏、黎志慧、邱悅、張羣、沈悅、戚夢靜)主要是收集希臘神話中的有關星座的傳說故事,並且繪製十二星座的星圖;C組天文發展組(成員:陶智威、徐鵬、唐晨超、車永輝、孫輝、馬偉、鄭軍、王毓敏、徐騰、嚴斌)主要是收集有關中國和世界探索星空的歷程,傳奇的人物,感人的故事;D觀察實踐組(成員:耿麗、劉莉、孫莉、孫琳、李志月、黃妍婷、黃鳳閣、張蓮、劉佳、陳佳月)實踐考察小組,首先了解如何去觀察星空,需要哪些工具,然後在實踐中總結我們應該如何去觀察。

在進行收集,訪問,調查以及觀察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活動日記,並能就自己的活動過程及結果寫下自己的感想,談談自己的真切體會。

夢想在課堂

經過“行走”的歲月,孩子們積累了一定的知識,有了一定的體驗,還有了一定感想。他們將這些知識、體驗和感想都帶到了課堂,在課堂上放飛自己,展示自己,創造自己。

A組同學在薛瞳的帶領下,編了《九大行星鬧太陽》,九個人分別扮演九大行星,介紹自己的與衆不同,讓太陽來判定誰是人類最好的朋友。B組同學以美麗的希臘神話故事講述了星座的故事。還表演了中國的牛郎和織女的故事。C組概括介紹天文史的發展過程以及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萬戶、阿姆斯特朗、加加林、楊利偉)D組介紹自己觀察的歷程,採訪的經過,談體驗和感想,展示創作的作品(以我命名的星球[圖、文])

殘缺的夢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由於種種原因,我們的夢想並沒有完全實現,特別是觀察實踐組的採訪工作和集體的觀察工作都沒有完成。有客觀有主觀。處於鄉村,條件的限制,主動性和鑽研精神還不夠。

夢想進行時

探索星空的意義是什麼?探索科學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8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如《公益廣告》、《誦古詩品古詩》、《走近屈原》、《我們的班級》等,學生通過協作、考察、蒐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並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活動中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於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2、迴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3、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如上海世博會等我都納入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爲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着眼創新,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活動成果:

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瞭解社會、感知社會,瞭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註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採訪、體驗的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記實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簡單的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3、研究任務基本能獨立完成,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極大提高。如幻燈片製作,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的寫作等大部分是學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師輔助下完成的。

4、以活動爲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

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再接再厲,培養學生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的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爲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本學期,我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蘊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銳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說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兩次的主題活動,根據學期初規定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第二個主題爲“偉大的母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關愛母親、我爲母親獻歌聲、舉辦母愛手抄報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瞭解母親節日的來歷。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適逢母親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母親節來歷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彙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爲主的彙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彙報。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母親節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瞭解母愛”組織了部分學生去搜集有關母親的故事;“讚美母愛”中請半數學生去搜集並試寫讚美母愛的詩歌;“評議母愛”把自己想對母親說的話以手抄報或製作卡片的形式彙報給母親,“評議母愛”中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表達出來。

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蒐集或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心裏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活動總結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媽媽說心裏話了,說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學習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瞭解母親、賞識母親”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母親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瞭解,能更多的去愛自己的母親,更增加了他們的感情。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如:在製作賀卡、學寫詩歌等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母親的生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發展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求“多元”

綜合實踐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後,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總結、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爲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五、組織管理求“有序”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綜合性的課程,所以在活動中,我都非常重視主題活動設計、指導,每次活動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能豐富活動方式,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設計、製作、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並整理彙總。

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爲綜合實踐活動爲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爲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臺。

通過一系列的嘗試,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實踐活動無所謂好壞,只要實實在在,學生在能力、態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穫,情感得到了培養,就是一種成功,是我們教育引導的成功!要知道與綜合課程的親密接觸一定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只有在“做中”才能“會學”!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學習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們有勇氣和信心走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之路!這些活動的結果總是雙贏的,不是嗎?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9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在此前提下,我校一學期來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實行彈性課時管理,使綜合實踐活動得以正常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已成爲我校教學計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課題。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已經開展了幾學期,並切已經納入我校的教學計劃。但由於目前我校並沒有完全實現實驗班的課程設置。除按照每週1課時設置外,其餘年級我們仍然採用彈性課時的管理。從每週的興趣活動、信息技術課、班隊活動、勞動課中根據實際需要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活動。

二、督促開展綜合實踐,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

本學期,我校加強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督促、檢查工作。每學期能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能走出校門,走出課堂,走進了社會這個大課堂的不同角落。學校實行了統一管理,由年級蹲點領導劉軍主任負責檢查落實情況,還專門設了一個獨立的綜合組,任命徐宇文老師爲綜合組科組長,成員有吳偉芳老師、陳苗老師、朱娟紅老師等。

活動的開展,學生是更多的受益者。活動期間,同學們克服了各種困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用獨特視角和方式瞭解社會、感知社會,在活動中同學們的各種能力得到了發展,實踐能力、勞動能力、對事物的辨認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在活動中,學生們學到了校園裏、課堂上無法獲取的知識和能力。在彙報的過程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彙報的質量、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彙報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反思活動過程,促進今後工作

儘管本學期的綜合實踐的開展有許多成功之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1、在活動過程中沒有注意採集相關的事物材料和相關的影象材料;

2、小組討論產生的研究課題數量偏多,導致分組較多,成果較分散,不利集中;

3、學生查閱資料的途徑狹窄,信息技術能力不強,這對相關資料、實踐報告的書寫都有一定的影響。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0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參加市綜合實踐中心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對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學校的活動,認真學習領悟綜合實踐課程的教學理念。

本學期,每次我都能按時積極地參加,認真學習省綜合實踐暑期新教材培訓指導思想,認真領會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認真聽課評課,認真參加綜合實踐課例交流。這學期,三年級開設了綜合實踐課,我能和剛接手這門課程的教師加強交流和溝通,能和年級組內其他教師加強聯繫,加強了學科間的整合,增加了與家長的聯繫,將這門新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盡個人的領悟做好宣傳工作。

二、認真組織學生進行主題實踐活動,將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的理解落實在具體的教學行動中。

資源包中安排了四個單元的實踐內容,我根據每週一節課的有限課時,根據學生的需求,確立了“漫話交通工具”和“與書爲友”這兩個單元爲本學期的實踐活動內容。我制定了教師指導實踐活動的方案。在組織每一次的活動前,做到有引導;在活動中,做到跟蹤指導;在活動後,安排展示交流。實實在在地落實實踐活動的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體驗,獲得感悟。例如,在“漫話工具王國”這一單元,學生有去修車鋪去調查自行車、摩托車的部件、構造的,有去公交車站點看路牌、調查公交車線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標識的當學生個人或是以小組的形式展示成果,獲得獎勵時,真正獲得了參與實踐的情感體驗。

三、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本學期,在學校的要求下,我在組織實施選定的“與書爲友——學會讀書”這一實踐內容時,建立了綜合實踐網站。帶着“新課程要求學生在每一個學段都要有一定的閱讀量,3-4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落實課程標準,僅僅在課堂閱讀是不夠的,必須要從課堂向課外拓展,使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如何在閱讀中獲得收益,這要有閱讀的方法,才能產生量和質的突破,才能獲得真正的情感昇華。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就是要使學生獲得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的閱讀方法。”這樣一個設計意圖,我確立了實踐活動目標(

1、學生在“熱愛中華文化,博覽羣書,使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有機結合,提高人文素養”主題思想的影響下,開展系列主題活動,在親歷親爲中豐富知識,學會讀書的方法,提高讀書的質量。

2、學生在主題實踐活動中,在收穫知識的同時,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鍊。),安排了主題實踐活動內容(讀書調查、摘抄欣賞、名人讀書、讀書名言、、課文資料、讀書心得、實踐體會),認真地落實活動實施的每一步。比如,學生全部註冊,經歷了近一個學期的過程。

四、取得的成績、反思。

通過建立學習,學生有着濃厚的興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學生還自發的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學習並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學會了一點對資料的.收集處理的知識。從情感體驗上,每一個孩子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認識。

總之,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較之以前,質量上有明顯的提高,這來自於學生在實踐中能力鍛鍊的進步。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還應繼續努力,積極探索,辛勤耕耘,爭取更好的成績。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1

所謂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爲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爲資料,以研究性學習爲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潛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爲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本學期的教學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於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爲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2,迴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必須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資料。

3,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2008年北京奧運會熱點等我都納入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實踐的資料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爲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個性是學生能夠應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潛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潛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爲學生創新品質的構成帶給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着眼創新,以培養這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爲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用心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潛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爲將來成爲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2

本學期,四(1)班圍繞着主題《我的遊戲我做主》開展了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現將本學期開展情況做一總結。

一,主題的生成

調查顯示,我國學齡兒童九成以上不愛參加運動。他們不愛玩、不會玩,更談不上創造性地玩,超重、肥胖、近視等現象屢見不鮮。閒暇時和節假日,他們熱衷於看韓劇捧超女,沉溺於上網絡打電玩,偏愛於閱讀動漫書、口袋書,出現了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和周圍同學相處不和諧等不良傾向。傳統遊戲多爲集體活動,運動量大,富有情趣,遊戲規則又可潛意識地教育學生如何與夥伴相處。因此,有必要讓傳統遊戲迴歸兒童生活,從而彌補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不足,矯正學生人際交往的誤區,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爲和生活方式,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傳統遊戲是農村課程資源的一朵奇葩,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重視發掘、保護、開發、利用這一鄉土資源,必將極大的豐富學校的教育內容,拓寬學生的生活視野,密切學校、家庭、社區的關係,協調城鄉教育差距,促進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展,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內涵。

二,活動的實施

1,“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要使傳統遊戲進入學生視野,讓他們覺得好玩,就要用心地去挖掘整理帶着鄉土氣息的課程資源。

首先,通過圖書、影視、網絡等現代傳媒收集、整理滾鐵環、跳皮筋、玩陀螺、丟沙包、跳房子、下對角棋、舞獅子、劃龍船、賽龍舟、耍猴拳等已消逝在學生視野的傳統遊戲。以摘抄資料、繪示意圖、寫讀書筆記等活動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採訪不同年齡、不同地域的人,瞭解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傳統遊戲的種類和玩法。學生自擬採訪提綱,寫出採訪筆記,整理遊戲方法,感受社會的發展進步。第三,請相關專家做報告,講述體育、衛生、健康知識,瞭解遊戲的健康價值;講述遊戲的起源、發展、變化、衰落的歷史(如足球起源於宋朝的蹴鞠,武術起源於華佗的五禽戲),通過當小記者採訪,寫聽後感等方式使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增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後,針對專家報告,通過查閱資料,調查走訪,就傳統遊戲的文化內涵、現代體育的競技精神、衛生健康知識等進行綜合性研究,辦奧運知識專刊,開疾病防禦主題班會,進一步使遊戲進入學生生活。

2,“我的遊戲我做主”

要讓傳統遊戲在學生中流行,還要讓他們會玩,善於玩。

首先,引導學生對收集的遊戲進行統計、整理和分類。如跳類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繩。針對學生的體質和興趣,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保證人人蔘與。其次,邀請家長和社區人士做示範,引導學生掌握遊戲工具的製造方法。至於玩法,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嘗試中摸索,在體驗中成長,在遊戲中得到快樂,在參與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學習相處。第三,在教師的指導下統一道具製作方法,統一遊戲規則,並且利用課餘時間大力開展“快樂十分鐘”活動,放手讓學生玩。全員訓練,提高遊戲的訓練水平。

3,“盛夏的果實”

要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玩得有收穫,玩出成果,進而愛玩。

首先,舉行傳統遊戲比賽,過傳統遊戲節。學生自己想點子,自己策劃組織,人人蔘與,改變以往運動會、藝術節只有骨幹分子參與的局面,使人人得到展示的舞臺,在合作遊戲中享受遊戲的快樂。其次,將傳統遊戲帶入社區,如春節期間組織舞獅隊、高蹺隊給社區拜年,端午節參與社區劃龍舟比賽。學校的遊戲節也可以採取親子游戲的形式進行。第三,舉行傳統遊戲、現代體育知識競賽,深入探究傳統遊戲的文化內涵和現代體育的競技精神。

4,“希望”

要讓傳統遊戲進入兒童生活,還要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創編、創新遊戲,使學生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學生的創新可以是改變遊戲的工具及製造方法(如陀螺由木製變成其他材料製作),也可以是改變遊戲的玩法(如踢毽子),或者是將幾種遊戲結合創編出新遊戲(如跳皮筋與歌曲結合),或者是自己創造出獨特的遊戲種類(如奧運操,看不見的跳繩等)。要讓傳統遊戲散發出時代氣息,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此外,也要深入挖掘傳統遊戲的文化內涵,使棋文化、武術文化、球文化等遊戲文化形成獨立的綜合實踐課程。

三,活動反思

1,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要善於挖掘、整理“傳統遊戲”這一寶貴的課程資源,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及課程開發。有了資源意識,漫山遍野都是可用之材,順手拿來的短棍,石頭,都可以成爲幫助學生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

2,要大力加強校本課程的建設,使“傳統遊戲進入兒童生活”的研究系列化,系統化,使校本活動形成特色。在開展活動的同時,也要把農村中優美的自然環境、豐富多采的風俗人情、掌握各種技能的人才等課程資源引入課堂。

3,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廣泛邀請家長和社區人士的參與。學校應當衝破封閉的辦學模式,增強社區的教育意識,主動爭取社區對學校教育的支持,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注入活力。

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心得體會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心得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計劃

小學三年級綜合實踐工作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3

本學期,我校以綜合實踐活動爲依託,健全完善了以校長爲主導、教師爲主體、活動爲主戰場的三主型校本研訓機制,確立“培訓、教研、科研”三結合的教師校本研訓模式,形成教師個人的自我反思、教師集體的同伴互助、專業研究人員專業引領的校本研訓三種基本力量建設形式,使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職責明確,強化活動落實

1、根據實際,明確職責。

本學期,校長着力整合學校教導處、課題組等各種力量,積極主動地創造一切條件,採用多種形式,爲教師牽線搭橋,採用請進來,推出去的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把研訓中心的課程專家請進來,爲我們課程教師作課程指導,同時,我們還成功地向全市展示了我校五年來的成長、發展的理念與成果,獲得了專家、同行的一致好評,這不僅使教師能夠與校內、校外同行保持經常性的溝通交流,獲得必要的專業引領,也強化了新教師的專業能力,

同時,爲增強研究意識,在學校教師隊伍整體培養目標之下,每個教師明確個人專業發展目標,形成了教師個人五個一習慣。(即每月一主持、一學習、一總結、一體會、一反思)

2、強化落實活動。

在明確職責的前提下,學期初,我們就制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訓計劃,並將該課程的教研活動、理論學習、課題活動等納入學校總計劃中,以表格的形式下發到每位任課教師的手中。

爲突出基地學校的作用,本學期,我們課程的開設上也有了新的突破。年級段由原來的3——6年級向1——2年級延伸,使課程實施得到更好地銜接,開學初我們整合班級活動專題制定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三級計劃安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負責人職責,教研活動計劃、理論學習安排等,逐步構建起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校本研訓網絡。同時學校創造條件,支持教師發展與提升,並將教師學期規劃實施情況納入教師年終考評的範圍。以組織教研、集中培訓、教研活動、專題研討會、上展示彙報課、課題研究等進行落實、考覈。

二、課程研訓多樣化

我們爲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豐富多彩的平臺,以課題爲依託開展靈活多樣的校本研訓。

1、及時總結與自我反思

根據學校活動三級安排,我們要求教師一活動一總結一反思,活動結束後,教師及時把活動的方案、活動實施過程中的資料、成果以及教師的總結、反思及時收集、上交歸檔,作爲學期結束教師考覈的依據之一。我們非常強調教師的自我反思,分別爲教師搭建了三個反思的平臺,即每次活動及時進行活動反思、理論學習寫好學習體會,每次培訓結合實際寫好心得。

2、教研活動

我們將教研活動分爲兩塊,一是常規性教研,每學期每個課程教師必須上一節教研課,二是課題性教研,這是專題研討活動,要求課題組成員中負責活動過程研究的教師開1節研究課。專題討論是教師在一起圍繞某個問題暢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在有效的討論中每個教師都能獲得單獨學習所得不到的東西。

3、師徒結隊

本學期,我們努力培養實踐中的“土專家”,從教師中選拔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教師,幫助和指導新任教師,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爲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同時我們利用市級評比活動、片級、校際交流的契機,推出新人,鍛鍊提高,從而有力地推動了該課程的組織實施。

從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對綜合實踐這門課程有了全新的認識,並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尤其其中部分新教師專業發展較快,並能全面進入了角色,這也是我們所看到的可喜之處。但教師之間發展的不均衡,個別教師對本課程理解的偏差,仍是我們下學期需要思考和努力的!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4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研究性學習屬於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內容。

1.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結合我校的校本課程中國傳統節日研究。我在三年級開展了以介紹中西方節日爲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9月份關於中秋節的研究;10月份關於重陽節的研究;

11月份關於萬聖節的研究;關於感恩節的研究;12月份關於聖誕節的研究。2.研究性學習的方式

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按照自己小組的分工,蒐集大量關於以上節日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積極發言彙報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然後,在小組之間交流的基礎上,組內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

3.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大膽實踐和發揮創意

在關於感恩節的研究中,我把研究報告製作成一張明信片。請同學們來設計明信片的封面和郵票,然後在明信片的內容上寫上自己對最想感謝的人說的感謝的話。這節綜合實踐課讓同學們懂得感恩,懂得寫好每一個字,上好每一節課,平安健康的成長也是對父母老師的感恩。雖然感恩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感恩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

在關於聖誕節的研究中,首先讓同學們向聖誕老人提問題,說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事情,再一起觀看關於聖誕節的動畫片、聽聖誕節的歌曲,形象感受聖誕節的氣氛。在研究性學習報告中,我把學生們自己確定的四個題目的相關圖片:聖誕禮物、聖誕襪、聖誕樹和聖誕老人,給學生們印在研究性學習報告上,請同學們來配上文字、塗上顏色、裝飾聖誕樹,把美術、語文、音樂等學科綜合在一起,感受學習的快樂。

二、今後努力方向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

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在於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

由於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於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

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4.強調開放。

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爲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範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

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爲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5.重視師生互動。

正因爲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爲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爲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5

綜合實踐活動,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個性是學生能夠應對生活世界裏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力親爲,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潛力。綜合實踐活動課,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潛力的培養。綜合實踐活動課爲學生創新品質的構成帶給了更爲寬鬆、自由的空間。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蒐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他們不斷地有所發現、思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出發點,遵循“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構成解釋,總結成果”研究程序,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

我認真制訂學期課程計劃,精心備課上課,蒐集學生的活動資料,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參與性、選取性、研究性、綜合性、創新性等活動原則。

參與性——能做到人人蔘加活動,人人都有收穫;

自主性——要求活動的計劃設計、過程操作、成果總結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主完成;

研究性——鼓勵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和研究意識;

綜合性——注重學科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性——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

系列性——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每個活動都構成較完整的體系。

具體實施方案:

以學生爲本,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臨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自身問題和文化問題爲主,進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並強調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於一體,來體現活動主題的綜合性。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本次課改中一門嶄新的課程,也是這次新課改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首先教師認真學習理論,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瞭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性質、特點、目標、資料、原則、評價及管理。

2、用心行動,努力探索、使綜合實踐活動多樣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新課改的教育平臺上,它有着更大的創新空間。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隨父母一日,體驗父母的勞動辛苦等等;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課後拓展背景資料等等;充分利用學校的已有設備,開闢校外活動基地,加強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之間的聯繫。如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拓寬綜合實踐活動的渠道。

3、投入實踐,讓學生走進綜合課程。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活動,在活動中他們能鍛鍊自己的動手潛力,操作潛力和合作潛力,因此,我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考察社區居民衛生習慣”“自制新年禮物”等主題。

反思本學期的綜合實踐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成功之處是:

1、激發了學生對綜合實踐的巨大熱情。

2、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鍛鍊了學生的潛力。

不足之處有:

1、應對這門課程,深深瞭解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以後還需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給自己不斷充電。

2、對於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好的主動學習、主動發現、主動研究的精神。

3、對於身邊的資源利用的還不夠,我想在以後的活動中要努力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幫忙,尋求其他相關人士的幫忙。

展望下學期的工作,發揚優勢,改善不足吧,盡我的所能把這門課教好,使學生獲得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