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1

爲進一步做好對學生關愛保護工作,確保“一對一”精準關愛工程的精細開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12月3日,新店小學召開“一對一”精準關愛推進工作會議。

會議中,許校長表示各班主任要對留守兒童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對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性格特點、興趣愛好進行了解;對留守兒童父母的務工地點和聯繫方式心中有數;對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的姓名、地址、聯繫方式清楚準確。鼓勵教師擔當“愛心家長”,積極開展針對留守兒童的.各種志願幫扶活動,爲留守兒童提供心理疏導、作業輔導、生活幫助等服務,彌補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兒童生活的知情人、學習的引路人和成長的保護人,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和成長教育的“大手牽小手”活動;加強教師與監護人的聯繫,保持與留守兒童對話、溝通,使每一個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心有人愛、身有人護、難有人幫。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2

8月25日,永定區青安坪鄉安坪村的留守兒童特別高興,因爲市民政局的叔叔阿姨給他們送來嶄新的學習用品和書包。當天,市民政局一行深入駐村幫扶 聯繫村——安坪村,舉行農村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行動現場會。市政協原主席、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紅網張家界站高級顧問楊流芳參加現場會。

安坪村20xx年人均純收入爲2200元,是典型的.貧困村。該村總人口1345人,其中有留守兒童34名,特困兒童7名。20xx年2月,市民 政局進駐安坪村開展爲期三年的幫扶工作,並決定幫扶工作從娃娃抓起,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納入到三年的幫扶工作規劃中,且集中兩個月的時間抓此項工作, 把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納入局黨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幫扶工作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局關工委工作一項重要任務,以安坪村爲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示範點,帶動青安 坪鄉農村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今年7月22日,市民政局幹部爲34名農村留守兒童送去了學習用品和書包,局黨組成員針對7名特別困難家庭的農村留守兒童,分 別開展了一對一的結對幫扶,併爲每名兒童送去幫扶資金1000元和學習用品,建立了關愛聯繫卡制度。目前,該項工作已初見成效。

楊流芳對市民政局率先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在駐村幫扶工作村開展農村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行動給予肯定。他說,關心下一代,特別是關心下一代 中的弱勢羣體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市民政局要把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當成重點工作來抓,建立好“一對一”關愛機制,爲每一個農村留守兒童建好檔,確保農村留守兒 童學習上有關心、生活上有照顧、心理上有輔導、安全上有保障、困難上有幫扶,讓每一個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3

爲了豐富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20xx年7月18日下午,來自長江師範學院現代農業與生物工程學院三下鄉“逐夢薪火人”科技支農志願服務團,在重慶市彭水縣鬱山鎮鬱山中心小學開展了主題爲“紙短情長,留守兒童‘一對一’送關懷”活動。21名志願者與鬱山鎮當地19名留守兒童進行了一場深入內心的交談。

那一張張稚氣未脫的笑臉,榴花般渴望的雙眸,深深地觸動着志願者們。志願者們從交流中瞭解到: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比同齡人更獨立,但並沒有大多數人所認爲的那麼成熟,他們更渴望家庭的溫暖。其父母爲了孩子們的生活在外省勞苦奔波,一年見兩次面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奢侈,留守兒童雖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年老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但他們依然保持着孩童的純真秉性,一樣渴望歡樂童年,那一張張笑臉和求知的`眼睛便是最好的印證。

志願者們通過交談拉近了與孩子們的距離,一道道心門由此打開,隨後,便進行了“紙短情長”書信活動,志願者們與孩子們爲彼此設計信封,寫下想說的心裏話。在此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與志願者們踊躍互動。其中四年級向政小朋友在給志願者左莉萍的信件中寫道:“大姐姐,謝謝你們邀請我來,讓我更快樂,讓我有一個可以交心的知心朋友。”簡短的兩行文字,情真意切,尤爲打動志願者們。最後,志願者們教孩子們如何郵寄信件,和他們互相留下各自的郵寄地址。後期將與19名留守兒童建立長期書信來往,讓他們可以對外面的事物有全新的瞭解,從而激勵留守兒童努力學習,幫助留守兒童健康茁壯成長。

即使是紙長,也寫不完關愛留守兒童的情誼。相信通過本次“紙短情長”活動,志願者們將以書信爲切入口,從孩子們的需求出發,切實幫助解決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給予留守兒童關愛,建立長期幫扶關係,更有利於19名留守兒童後期成長,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來自外界的關愛。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4

1月20日上午,縣婦聯、團縣委、縣女企業家協會組織十餘名“愛心媽媽”前往高橋鎮看望“一對一”結對幫扶對象,把關心和溫暖帶給十多位孩子。

這些孩子都就讀於高橋鎮上的小學,都是貧困、離異或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是留守兒童。農曆新年來臨之際,縣婦聯、團縣委負責人帶頭髮起,縣女企業家協會等婦女界愛心人士積極響應,組織“愛心媽媽”們深入高橋鎮勝豐、羅溪、土門等幾個村,特意準備了新春對聯、福字和獎勵金,併爲各自的“孩子”帶上了課外書籍、文具、零食、衣服等禮物,專程上門爲他們送去新年祝福和鼓勵,與結對幫扶的孩子促膝談心,問寒問暖,把關愛帶給這些留守兒童。見到幫扶的.孩子長高了,成績也進步了,“媽媽”們都笑在臉上、樂在心裏。

縣婦聯主席胡紅豔也是一位“愛心媽媽”。她介紹說,愛心媽媽“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從去年六月份開始,至今受助受益的孩子近三十個。愛心媽媽們開展上門走訪、心理輔導、物質幫助、精神鼓勵等方式,與孩子們結對交心。經過愛心媽媽的努力,受助的孩子絕大多數都變得更加陽光自信了,大都感恩懂事,學習成績也明顯提高了。

胡紅豔表示:愛心媽媽“一對一”結對幫扶留守兒童系列活動將常態化進行下去,今後要凝聚多方社會力量,不斷壯大“愛心媽媽”隊伍,加大對我縣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注關心力度,真心幫助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也讓他們的家庭變得更加溫暖融洽。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5

爲進一步關愛留守兒童,充分掌握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狀況,幫助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近期,零陽鎮一完小對該校留守兒童實施“一對一”關愛行動,學校全體黨員教師和部分社會愛心人士匯聚愛心、傳遞溫暖,積極加入到行動中。

據瞭解,該校共有留守兒童195名。長期以來,學校多舉措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實施關愛行動,建立“留守兒童”檔案,詳細記錄每一位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及監管現狀;定期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配合教師做好教育工作,強化家庭的監護主體責任;全體黨員教師利用業餘時間對留守兒童多方面給予關愛和照顧,做生活的照顧者深入瞭解留守兒童家庭情況,做學習的`指導者對孩子的學習進行鍼對性輔導,做成長的引路人與留守兒童進行面對面思想交流。

此次行動,樹立了黨員教師的良好形象,助推了形成關愛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黨和學校對他們的關愛,樹立“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觀念,鼓勵他們樂觀向上、自尊自愛、自強不息,努力克服困難,做新時代的好少年。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6

爲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近日,新河縣婦聯、統戰部到白神首鄉、仁讓裏鄉慰問困境留守兒童,積極瞭解留守兒童生活、學習狀況,傾聽孩子們的心聲,以實際行動關愛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在走訪慰問中,工作人員爲孩子們送去了羽絨服、水杯、米麪油、書包等過冬生活學習用品,併爲每個孩子送去500元關愛扶助金。每到一戶都同孩子們親切交談,鼓勵他們認真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用行動回報社會。

近年來,新河縣婦聯積極開展重點兒童信息排查摸底工作,細化留守兒童管理和“一對一”幫扶臺賬,切實將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同時帶領全縣各級婦聯組織,發動婦聯執委、巾幗志願者、愛心媽媽等開展送日常關愛、送心理幫扶、送家庭教育、送暖心慰問等行動,爲困境留守兒童築起“愛的`港灣”。

留守兒童一對一關愛活動總結7

5月30日,國網周至縣供電公司青年志願者走進我縣九峯鎮耿西小學,開展“一對一”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行活動,爲孩子們送去愛心文具,並陪護他們參觀嚮往許久的西安自然博物館,23名留守兒童提前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本次關愛活動是供電公司在公司範圍內發起的愛心倡議,幹部職工紛紛響應,奉獻愛心,傳遞一份真情,爲23名留守兒童每人購置一套學習用品,由志願者將愛心物品一一發送到孩子們的手中,隨後志願者帶領孩子們在自然博物館參觀,讓孩子們開闊視野,瞭解自然,感知自然,感受自然的神奇,增長自然知識,激發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好奇心。

伴隨着自然博物館解說員的詳細解說,留守兒童參觀了地質萬象展廳、古生物展廳、昆蟲王國等,自然的神祕和奇妙,種類繁多的動植物標本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各類動物化石活靈活現,讓同學們目不暇接,好不驚歎,很多自然科學知識如清清流水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很高興叔叔阿姨送我的學習用品,也很高興來到自然博物館參加這麼多有趣的動物,學習這麼多自然科學知識,我一定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叔叔阿姨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愛。”8歲的留守兒童王佳佳開心的說道,佳佳喜悅的神情,讓快樂定格在幸福的一刻。

據悉,國網周至縣供電公司以創建文明單位爲載體,長期堅持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引導幹部職工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從小事做起,修身立德,傳遞正能量,引領新風尚,爲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