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說課稿彙總8篇大綱

關於說課稿彙總8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說課稿彙總8篇

說課稿 篇1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蘇教版初中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小說單元中的第三篇精讀課文《童年的朋友》說課分以下五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鑑於本單元已有前兩篇小說(《社戲》和《分馬》)作範例,但本文又在某些方面較前兩篇有所延伸:(1)是自傳體小說節選;(2)展現的是俄羅斯大地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因此,學習本文對學生進一步掌握藉助外貌描寫和景物描寫塑造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的重點是外貌描寫和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難點是在朗讀分析的基礎上體會兩個朋友疼愛“我”的不同方式

3、教學目標

(1)學會運用外貌描寫和景物烘托刻畫人物的方法

(2)感受童年時兩個朋友給予“我”的不同形式的愛心

  二、教法設計

“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選擇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保證本節課,(一)採用競賽形式,組織學生討論、比較,分析兩個朋友對“我”施予愛心的不同方式,達成目標(2);(二)指導學生用所學知識,進行課堂寫作訓練,達成目標(1)

  三、學法指導

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爲主體,開展競賽,調動積極思維,運用討論、誦讀、比較,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整個教學活動,深入理解所學知識,並在分析討論中學會運用,使讀寫聽說能力協調發展

  四、教學過程:

  (一)對比激趣,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兩組畫面:(1)歌曲《童年》的音樂聲中,兒童歡快、嬉戲的活動情景;(2)兩幅圖片:A、好奇遭打,冷眼看人生,B、家境慘淡,拾廢舊度日;配以話外音,介紹高爾基苦難而又不失美好的童年生活對比中激發學生興趣,切入正題

  (二)略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全文,同時屏幕顯示易錯字詞(音、形)

2、討論交流:

(1)“我”童年時的兩位朋友分別是誰?

(2)主要用什麼手法刻畫人物?找出相應語段

  (三)精讀課文,引導達標

1、總體設疑,高屋建瓴

(1)這兩個朋友對“我”的態度有何相似之處?

(2)各人的表現形式又有何不同?

2、討論質疑,攻破難點

(1)分A、B兩大組細讀課文,開展競賽,邊讀邊議

A組讀第一部分後討論:

①課文怎樣描寫外祖母的外貌?

②課文怎樣細緻刻畫外祖母的神態?

a、微笑時給人什麼感受?

b、牙齒、面孔、鼻孔各是怎樣的?

c、衣服什麼顏色?眼光透出什麼心情?

d、整個身體舉動又怎樣?

③怎樣反映外祖母對我疼愛有加?

(第③點要求學生舉文中語句,理由簡練而又充足)

B組讀第二部分後討論:

①傍晚時分的景物描寫給人什麼印象?

②爲什麼“好事情”要和“我”一起欣賞自然風光?

③他從哪些方面關心“我”的成長?

(第③點仍讓學生舉例說明,闡述理由)

(2)A、B兩組推舉代表分析課文,闡發理由

(3)教者適時指導點評,激發興趣,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和協作精神

  (四)賞析佳句,突破重點

1、(屏幕)顯示兩組畫面,欣賞並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繪

(1)外祖母微笑時的神態

(2)(俄羅斯大地)秋季傍晚時分的景象

2、細讀課文第一部分第7節和第二部分1—3節,比較分析課文是怎

樣描寫人物神態和景色的

3、討論賞析,體會外貌描寫和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1)這些描寫是“我”對外祖母什麼品質的讚美的體現?

(2)大自然的美景和“好事情”之間產生什麼聯繫?

4、指導朗讀,感受效果

  (五)讀寫結合,深化目標

1、(多媒體)播放兩組畫面,明確觀察要求

(1)兒童歡快、嬉戲的活動情景,重點觀察景物

(2)兩個學生爲一條證明題爭論不休的鏡頭,重點觀察人物神態

2、仿寫一段外貌描寫或景物描寫(150—200字)

3、現場交流點評,賞析佳句

  (六)回放目標,課堂小結

  五、板書設計

童年的朋友

外外景好

祖貌物事

母描描情

寫寫

“我”

和關人長

藹愛做成

可有我我

親加教助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找因數》,我將嘗試用新課標的理念來指導本節課的教學,對於本節課我將以“動手操作”、“有序思考”、“合作探究”爲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序和教學評價五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本課的知識定位:

本課是新版北師大教材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倍數與因數》第4課時的知識。本課的知識是在學生經過前三課的學習,理解了因數與倍數關係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新的知識。通過拼圖、畫圖並結合乘法算式,一對一對找出“1×12”“2×6”“3×4”,這種思路其實就是找一個數的因數的基本方法,熟練掌握本節課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關質數、合數的知識,爲學習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做鋪墊,同時爲將來學習約分的方法打好基礎和做好準備,可見本節課的知識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用學會有序思考的方法找一個數的因數。

2.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能力目標】

通過各種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及從多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激發學生學數學、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準確找出某一個自然數的全部因數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難點確定爲:在找某個自然數的因數時如何有序思考,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遊戲中要用到的1—60的數字卡片和教學中要用到的12個小正方形,是我這節課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二、學情分析:

因數是建立在學生已經掌握了許多自然數的知識之後,學生的個性活潑,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高,已初步具有對數學問題探索的興趣和意識,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步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但形象思維仍占主導地位,數形結合是學生掌握知識較好的方法。

  三、教學策略

(一)教法指導: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遵循激、導、探、放的原則,教學中採用學導式教學法,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指導學生學習。

(二)學法指導:學生作爲主體,在學生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學法的選擇上,體現玩中學,學中玩,自主中學和交流合作中學的思想。

這節課爲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爲立足點,設立了如下的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我設計了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請1—10號朋友拿着自己的卡片站在講臺上,與這十個數字相乘的積是60的,便結成一對朋友。這樣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營造出活躍的氣氛,又在遊戲中滲透了找因數的內容,爲新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二環節:主動參與,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我以動手操作---有序思考---合作探究爲主線索,通過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找一找、議一議、排一排等活動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首先,我拋出問題:同學們,用12個小正方形拼一個長方形,有幾種拼法?然後提出要求:請拿出你的學具擺一擺,然後把拼出的圖形畫在方格圖中,當同學們動手操作完成,我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向小夥伴說說自己找出了多少種方法,並鼓勵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方法。這樣將數與形結合起來,既直觀又便於學生理解。

這時候,我相機提出問題,那同學們認爲究竟有幾種拼法呢?問題一出,教室裏立馬分成兩派,“3”和“6”的聲音此起彼伏。此時我笑而不答,等學生充分議論後,我肯定地告訴學生,通常把形狀完全一樣,擺放順序不同的圖形歸爲一種,學生自然總結出正確的方法是3種。依次是:1×12=12 2×6=12 3×4=12 (並把這三個算式板書在黑板上)

師:誰能用前面有關倍數和因數的知識說說,在這三個乘法算式中,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指名學生說。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誰能完整地說出,12的因數有哪些?學生會說出12的因數有1,12,2,6,3,4。

我進一步引導思考:找一個數的因數怎樣做到即不重複又不遺漏呢?讓同學們議一議,這裏的“議”非常重要,我激發學生用同桌議、小組議、全班議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找一個自然數的因數不遺漏的方法:

(1)我發現可以利用乘法口訣一對對的找12的因數。

(2)我是用1開始,分別嘗試1乘幾等於12,2乘幾等於12,依次相乘下去,當用5試時,另一個乘數不是自然數,就排除掉,當用6試時,另一個乘數與前面的出現重複,就不用再往下試了,這樣找到12的因數的。

(3)老師,跟前面的同學差不多,只不過我是用除法找到的,也是當出現重複了就停止。

我會對學生的每一項發現及時進行簡短的點評與鼓勵,肯定他們善於觀察,積極思考的學習品質。

師:從剛纔這些同學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歸納出不遺漏地找一個自然數的因數的方法。板書:一對一對地找,有序思考。

我強調:一對一對地找,是什麼意思?指名學生說。

師:那我們把它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寫下來:板書:12的因數有: 1、2、3、4、6、12。

緊接着我問:9的因數有哪些?讓學生先寫出9的因數,然後用“議一議”的方式,讓學生明確當因數中出現重複數字時,只取一個。(補充板書:不重複)

本階段教學中,我有意識地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有序思考的思想,恰當運用排除的思想,啓發學生概括歸納的思想,按序排列數據的思想,而這些數學思想恰恰是學生學習數學方法的法寶。

第三個環節:練習鞏固,逐步提高

習題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與提高的一個必要過程,也是學生“用數學”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本課時的習題設計時,我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層層深入,步步遞進,把練習設計爲:基本練習、提高練習、拓展練習、實際應用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明確的目的與意圖,有不同的解決方式與方法。我注重知識間的聯繫,如拓展練習題,滲透有關公因數的知識,同時建立數學極限思想: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在解決練習的過程中,我注重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中心,教師只是組織者;關注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使學生個體發展,教師又是幫助者;重視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還是引領者,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教學評價

新課程打破傳統的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標準,並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課堂表現及學生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本節課我從學生課堂表現行爲、學生學習效果、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方面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本節課通過師生的共同數學活動,改變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實現思維訓練的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創造性,爲將來更好地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上這些,是我在實施本課教學中一些膚淺的認識,不到之處,歡迎各位評委及老師指正!謝謝!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年級美術上冊第六課《奇妙的撕紙添畫》。撕紙添畫是綜合撕紙、聯想、粘貼、添畫的學習活動。既有手工工藝,又包含了繪畫技能,對於剛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不失爲一種較爲巧妙而有效的綜合能力的訓練。本課的學習任務是通過撕紙及找出撕下的碎紙片的各種形狀來激活學生聯想,通過添畫來完成學生聯想的表達,而形的聯想是關鍵,它上承隨意撕紙的結果,下啓添畫成形的效果。撕紙時要讓學生隨意而不受約束;形的聯想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將碎紙片當成各種不同媒材來看;添畫時要根據撕出紙片的隨意性可簡可繁,線條不必畫得很規範,這就大大降低了完成聯想表達的難度,且能使作業更且繪畫的生動性。本課的有效學習將爲今後學習各種想象畫打下良好的基礎。

2、說教學目標

《美術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指出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瞭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根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教學內容和一年級學生的情況。我制訂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方面:能關注生活中身邊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象進行再現;能關注撕出的色彩和形狀,積極進行思考和交流。

過程、方法方面:能大膽隨意撕紙,有意圖地用線添畫,表現出綜合運用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熱愛生活,樂於觀察身邊的人和物的情感,積極和同學交流,克服畏難情緒,大膽想象。

3、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大膽隨意撕紙、積極的就形聯想、有意圖的用線添畫。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就撕出的紙片進行思考和交流,大膽聯想。

4、說教學課時按排,教具準備

本課的課時安排爲一個課時

教具準備:課件、小紙片、一些撕紙添畫作品、水彩筆等

二、說教學方法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美術課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針對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好勝心強但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激趣法

美術課標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所以導入新課時,我藉助多媒體,設置了一個“雲朵變成形象”的環節,天空飄蕩的雲朵一會兒變成小動物,一會兒變成人物,一會兒又變成了汽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聯想思路。

2、觀察法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沒有對現實生活的觀察,也就不可能有效的進行美術教學。在引導學生撕紙的環節,引導學生觀察個別學生不同的隨意撕紙的方式,認知撕紙的多種方法。還有在引導學生就形聯想的環節,要學生轉動撕下來的小紙片,從不同的角度認真觀察,根據色彩和形狀再進行聯想。

3、演示法

在美術教學中特別是手工製作中,適當的演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會根據教學情況和一些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小結性的示範和個別示範。

4、小組合作交流法

在全體學生參與隨意撕紙活動後,讓學生分小組以碎紙片的形色聯想爲話題進行交流,學生充分討論,自由發現,說出自己的聯想。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本課的教學內容,將本課安排爲一個課時,我現在就說說整個教學程序。記得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我認爲好的顯示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知識、發展思維的巨大動力,也是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有效途徑”。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不僅動手參與能力得不到培養,而且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爲了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導入新課時,我藉助多媒體,設置了一個“雲朵變成形象”的環節,天空飄蕩的雲朵一會兒變成小動物,一會兒變成人物,一會兒又變成了汽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聯想思路。這時教師再展示幾幅事先準備好的根據剛纔的“雲朵變成形象”而設計的撕紙添畫,這時教師再提示學生在平時撕過紙嗎?有沒有嘗試過根據小紙片進行聯想添畫,這時導入新課。

(二)、引導學生進行隨意撕紙活動

教師提示學生在平時撕過紙嗎?注意過是怎樣撕紙的嗎?請幾個學生上臺來隨意撕紙,引導學生觀察個別學生不同的隨意撕紙方式,再演示完善多種撕紙方式,激勵學生大膽隨意撕紙;學生依經驗隨意撕紙,認知撕紙的多種方式,全體學生參與隨意撕紙的活動。在這個撕紙環節要讓學生隨意而不受約束。

(三)、引導學生根據撕下的碎紙片進行聯想漫談的活動

以碎紙片的形色聯想爲話題,進行聯想漫談活動的環節是本課的難點。所以在這個環節我是這樣安排的。

1、教師出示經過挑選的的小紙片,在展示儀上隨意轉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就形聯想,一塊紙片會有很多種答案,提示學生在聯想時還可將紙片有意再撕,鼓勵學生求異思維的發揮。

2、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換剛纔有意再撕的小紙片,自由發現,再相互交流,說出自己不同的聯想。

3、當全班同學的思維都活躍起來後,及時引導個別學生當衆在教師準備的紙片形狀上添畫表達自己的聯想,將學習活動過渡到粘貼、添畫的學習環節。

(四)、師生探討添畫成形的方法

教師根據剛纔學生的添畫,師生共同探討添畫成形的方法;教師適當示範,說明根據聯想、粘貼好紙片,在形狀上添畫成形的方法。提示添畫能使形象更加完整,使一些畏難的學生明瞭添畫該從何入手,從而大膽添畫,提高組織線條表現形象的能力。

(五)提出作業要求;學生進行課堂作業

1、作業要求:根據撕下來的幾張紙片,轉換不同方向,看看像什麼,粘貼在底紙上,添畫成幾個人或物,組合成一幅有趣的畫,再說說自己的添畫意圖。

2、學生進行課堂作業,教師適當指導。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撕紙添畫的方法,在保護兒童富有個性的思維的基礎上,鼓勵、啓發和提示膽小的兒童,幫助他們克服畏難的情緒。

(六)、展評作業

1、自評:教師引導學生表達自己是如何聯想、如何形象再現的意圖。

2、互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爲什麼。

3、教師小結性評價:展示評議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備位領導,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 《天安門廣場》

  說教材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 《天安門廣場》 的學習是在前面學生通過觀察 《節日禮物》, 體會了從高低、 遠近着同一景物, 看到的範圍不一樣, 今天這節課, 教材呈現了天安門廣場的一組照片,讓學生根據照片卟I建築物的儡立置禾口形狀,確定照片的拍攝位置,體會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閨面不同, 從而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這部分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知識, 是在一 年級從兩個方向觀察物體和二, 三年級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它們爲學生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

  說學生

學生已有的能力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 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想象能力, 在此基礎上教材給學生提供同一物體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畫面, 讓學生想象、 判斷這些畫面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進一 步發展學牛的空間想象能力。

  說目標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是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 數學思想, 數學方法和基本技能。 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學口標

l.知識目標

通過觀察、 比較 些照片, 能夠識別和判斷拍攝地點與照片的對應關係: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連續拍攝到的一組照片, 能夠判斷照片的拍攝位置和方位

通過觀察、 想象、 判斷與推理活動,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根據畫面的變化想象位置的變化。 由於這是讓學牛透視二維的廁面解決三維的問題, 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o

  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過程中, 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採用教師創設情境法, 指導學生通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 感受, 比較, 討論, 實際操作等活動獲得觀察經驗, 提升空間觀念, 來完成對知識點的突破。

爲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發展他們的空間能力, 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變爲韋動探究知識, 成爲真正的學習的空人, 我採用探究式教學法, 反饋式教學法, 主要通過創設情境、 小組討論探究、 班內交流分享、 評價質疑問難, 總結概括昇華、 拓展應用達標等六個環節展開教學的o

  說過程

根據新教材的特點, 秉着 “將課堂還給學生, 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的教學理念, 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爲本” 的理念, 我將這堂課設計成五個環節完成。

   一、 創設情境 (5 分鐘)

我創設了這樣的 一個情景: 讓學牛觀看天安門廣場的 組照片,然後提問學生你觀察到了什麼? 讓學生自由說口

設計意圖: 一方面鞏固以前學習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 另一方面是藉此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 小組探究討論、 班內交流分享、 評價質疑問難 (15分)

教師多媒體出示課本 58頁的上半部分o

L師: 你發現了什麼?

2你能提出那些與觀察有關的問題?

3.讓學閉上眼想象從止面、左面、有而看到的天安門廠場的樣子。

教師出水鮑頁下面的四副圖片口

4讓學生討論分別是從於卜麼位置看到的。

丘彙報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說出判斷的依據和方法n

6評價學生的問答, 生評或教師評。

7.驗證猜想二禾口你前面的猜想有什麼不同。

鼠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的中應用, 通過猜測、 想象、 判斷推理建立空間想象的意識, 培養想象能力, 止具體現 “做數學” 的理念o

  三、 拓展應用達標 (10分)

課本S9 頁的第一題o

2課本60 頁的第二題。

讓學生說出是如何判斷的q

3遊戲: 出示學校照片讓學生說出是從什麼方位拍攝的。

  四、 梳理總結, 課外延伸 (S分鐘)

  五、 總結概括昇華。 (S分鐘)

舉例說明生活中你見到過或感受到的因位置不同而畫面不同的現象o

板書上課題o 2板書 “位置” 二字。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 懇請各位領導給予批評和指正, 謝謝!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包括學情分析、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元日》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的一首詩,作者王安石在詩中通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人們在春節的歡快情景和萬象更新的情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王安石既是詩人,又是政治家,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這首詩就是通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融,洋溢着節日的.歡快氣氛。教材在出示古詩的同時,還精心繪製了一幅人們歡快過年的圖畫。學生經過仔細觀察,就會被圖畫中的熱鬧場景所吸引。四年級學生仍舊對顯性的畫面比較感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在讀詩時會將詩中的畫面與自己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理解,從而能夠感受到詩中洋溢着的歡快氣氛,也能夠體會一系列春節傳統習俗背後蘊含着人們對幸福美好來的期盼之情。而對於王安石的執政理想,四年級的學生是無法理解的。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制定如下三個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朗讀課文,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在交流中學習古詩,並以讀悟情。

3、培養學生運用資料自學古詩的能力。

其中教學目標2是本課重點,教學目標1、3是難點。

本課的教學1課時完成,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準備課件及寫有古詩的小黑板。

下面我就說一下本課的設計思路。

 二、說設計理念

在新基礎的背景下,課堂的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走進詩的天地呢?我嘗試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在教學中用多層次的吟誦、多層次的問、拎出一條主線等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並收集其他詩句,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古詩文校本課程的大背景,讓學生課上品析、課後創作,從中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整堂課以問爲針,以讀爲線,力求創建語感共生的課堂,詩意的課堂。在這樣的設計思路下,我們將通過以下教學環節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一)“聊”出“年景”

“未有曲調先有情”,要讓學生走進詩的情境,就要調動他的生活體驗,喚醒他的情感積累。爲此,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同學們,再過一個多月 ,我們將迎來中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知道是什麼節嗎?春節到啦,過年啦!哦,大家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爲什麼這麼開心呀?”緊接着,學生就會說到在春節裏令自己開心的事情,而這些快樂的事是由過年時那豐富多彩的習俗帶來的。老師在評價時也要運用多種方式營造快樂的氛圍,令學生感受到春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如讓學生模擬爆竹聲、引導學生想象使用壓歲錢的情景等。這裏,讓學生在和諧、寬鬆的氛圍中聊出春節的特色,春節的氣氛,既有利於激發學習情趣,又能爲學生後面的學習做好心理鋪墊。隨後揭示課題,

這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二)初讀有“韻”

古詩的特點之一就是它轉承合轍的韻律,遵循這一文體的特點,我首先讓學生帶着字音、節奏兩方面的要求——字正腔圓和有板有眼自由朗讀古詩,接着在反饋時注意運用激勵性評價和劃分節奏符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並落實這兩個層次的朗讀要求,紮紮實實讀好詩。由“字正腔圓”到“有板有眼”的初讀要求使學生明白詩所特有的節奏魅力,並掌握了讀出韻味的基本方法——劃分停頓符號。經過四年古詩文大環境的薰陶,大多數學生都明白讀詩僅字正腔圓板有眼是不夠的,還要讀得有感情,這就向學生提出了朗讀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接着就進入了第三個環節。

(三)巧問促“悟”

首先讓學生輕聲地讀這首詩,讀的時候結合插圖和有關注釋,想想這首詩大概在講什麼意思?並試着說一說詩的意思。在讀和想的過程中學生同時也在看註釋、看插圖,是對他們運用資料自學古詩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理解詩意、感悟情境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也一直是學生的弱項,有些學生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因此,隨後在交流古詩意思的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讓學生說,而是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第一問:“在這一歲之首的元日,有哪些換了?”並要求學生用“在一歲之首的元日,——換成了——”的句式說一說。學生很自然地會說到舊符換成了新桃、寒風換成了春風、舊歲換成了新年這些辭舊迎新的景象,接着引導學生快說辭舊迎新的心情,進而讓學生帶着那樣的心情齊讀《元日》,通過這第一問完成了感悟性朗讀上的第一次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當學生交流到寒風換成了春風時,要引導學生理解“曈曈日”,可以這樣問學生:“春風吹拂在我上暖洋洋的,你從詩中的哪裏還可以感受到這股暖意呢?”學生接着便會提到“曈曈日”的意思,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之一。

第二問:“冬盡春來,萬物更新,人們心中都充滿着辭舊迎新的喜悅,那麼人們又是用什麼方式來辭舊迎新的呢?”這個問題對學生來說並不困難,他們很快就會說到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方式。這時陡然一轉,以一個追問“咦,人們怎麼都選擇這些方式來辭舊迎新呢?”激發學生再次運用註釋、探索文本的熱情。學生便會發現燃爆竹、換桃符、喝屠蘇酒這些春節習俗中所傳達出的人們期盼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緊接着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人們還會期盼些什麼呢?”在想象說話的環節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說話注意完整性的同時捕捉學生回答中的亮點(如用得好的四字詞語)進行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的說話逐步有質量上的提升。隨後引導學生讀出企盼、讀出祝願就水到渠成了。通過第二問又進行了朗讀的第二次提升。

最後教師範讀,學生閉上眼睛傾聽、想象,並結合整首詩說一說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彷彿處在一個怎樣的世界?通過這最後一問引導學生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在前面兩個問題的鋪墊下,學生說的難度降低了。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評價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帶着感情說。隨後就分別從把祝福送給詩中的人們,送給現在身邊的每一個人及自己和送給全世界的人這三個角度朗讀《元日》。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提供適當的幫助,通過有層次的問吸引學生注意力,適當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讓他們很自然地進入詩的情境中去探索,有利於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以問串起一條主線,打破了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增強了討論交流的有效性;讓學生依靠想象走進詩境,增強了體驗的有效性。一首《元日》,僅僅是學習春節詩篇的開始,這就進入了第四個環節。

(四)走向延伸

投影出示描繪春節場景的其他詩句(3句),要求學生按照初讀《元日》的要求先自由朗讀這些詩句,讀到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再交流從這些詩句中分別可以看到怎樣的情景。可以讓學生鞏固學習古詩的方法。隨後引導學生課後也試着寫一寫關於過年的詩句或詩篇。拓展閱讀讓學生觸類旁通,感悟更深,課後讓學生嘗試創作,使學生“我口寫我心”,寫出積累的情感體驗,萌發一種我是“詩國人”的自豪感!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端午日》是蘇教版七年級教科書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一單元編者以民俗風情爲主題分別編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課文,它介紹的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一篇新增加的課文,較之傳統教材有更多讓師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有:

①、聯繫作品的文化背景,瞭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②、欣賞作品展現的優美畫面和語言風格,體會作者的美好情思。

③、調查家鄉的風俗民情,感受鄉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已經學過了魯迅先生的《社戲》,同學們已經初步表現出對地方風俗的濃厚興趣。加上端午節是同學比較熟悉的節日,所以這一節課的任務是讓同學們對風俗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並學會對人物的多角度描寫。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①、對賽龍舟精彩場面描寫的賞析。

②傳統節日體現的價值。

教學難點是: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虛實相結合。

二、說程序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共分了導入新課、初讀課文、精讀課文、小結拓展延伸、總結全文、佈置作業六個環節。

1、導入

由提問傳統節日而引出端午節,接着多媒體介紹屈原的傳說並讓學生結合當地來說出一些端午節的的風俗習慣,用多媒體動畫爲學生拓寬知識面介紹端午節這一天我們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再以“同學們想知道湖南的老百姓是怎樣過端午節的嗎?”一句來引導揭題,板書課題“端午日”--沈從文並展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一過程計劃是5-8分鐘

2、在初讀課文階段,我設計了探究目標:

(1)自由學習過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並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解決自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2)同學們在文中感受到哪些湘西的風俗習慣?

(3)劃出你最欣賞的語段或詞語。

並以些爲綱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用第三個問題導入下面評析“賽龍舟”“捉鴨子”的場面。這一過程計劃是8分鐘

2、精讀課文

在精讀課文階段,重點是介紹賽龍船場面。在具體指導學生賞析這一段時,我採用多媒體和課文內容相結合的方法,來打開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在美輪美奐的古詩欣賞中、龍舟視頻中真切地感受到賽龍舟場面的激烈。結合文中語句,指導他們試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去分析場面。對賽龍舟場面的賞析,我以分析槳手的風采爲突破口,針對文中描寫槳手的文字並非很多再加上學生對賽龍舟並沒有感性的認識的情況,我製作了一個槳手風采的圖片展示,並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自由討論從多角度來描繪槳手。

虛實結合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我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首先是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想象的句子,然後讓學生假想如果身在現場會有怎樣的想象,最後結合多媒體上兩幅在江中疾馳的龍舟展開想象,

正面側面描寫也是本文的一個難點,我仍然採用了圖文相結合的方法,多媒體打出三幅觀衆人山人海的圖片,然後讓學生到文中找描寫觀衆的文字,教者指出這種描寫就是側面描寫。

對於捉鴨子的場面我採取簡略處理的方法,由圖片再到文中語句。這一過程計劃是20分鐘

3、小結並昇華

在小結部分,我設計了這樣一段話:“這節課。我們瞭解了許多我們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風俗習慣。其實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有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和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完美地相結合,就構成了神州大地上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在剛剛結束的奧運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人民就親身領略到了東方文明的美麗和神奇”

接着讓學生們欣賞雅典奧運會上中國文藝演出剪輯的2分鐘短片。

在最後的對文章的主題昇華部分我設計了這樣一段話:“同學們,在雅典,世界人民親身感受到了東方文明的魅力,世界爲之驚歎,爲之喝彩。開放的中國在瞭解世界,而世界人民也在瞭解開放的中國。同學們!一個沒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喪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斷進步的民族纔是有希望的!同學們讓我們爲把中華民族推向世界而努力學習吧!”

這一過程計劃是5分鐘

4、作業部分我設計了這樣兩道題目:

1、假如你來組織一次“賽龍舟”活動,將如何策劃呢?(如賽前準備、人員安排、預期效果、獎勵形式、注意事項等等)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感觸?試用文字表述。(不少於200字)

三、多媒體介紹

1、課前我根據課文的內容以及該年齡段的學生的興趣以及愛好設計製作適用面較廣、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強的課件以便在教學中使用。如賽龍舟的視頻,雅典奧運會文藝演出的二分鐘剪輯,風俗習慣的flash動畫,槳手風采的圖片展示。

3、教學設計着重培養學生圖片、視頻、音樂的欣賞,口語表達等。

四:說教法和學法

在授課過程中我從教改理念貫穿和對學生未來的關注出發,通過探究練習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讓學生學會自學。初一學生由於受年齡的限制,觀察力比較膚淺,缺少精確性、概括性,因此在授課中分析賽龍舟場面是教者在意引導他們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來分析,這樣就能夠避免學生盲目地去找去分析。

另外我還採用了自讀討論法,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讀”“想”“劃”“議”“結”的學習法,並作出規定:在“議”的過程中,四人爲一組,每人都要議,在“結”的過程中,指令其中一個人任記錄,把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教師提問時,其中一人作代表發言。

說課稿 篇7

各位尊敬的老師上午好 我要說的課是四年級思品的第一單元《誠信是金》的第一課時《我不能說謊》

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誠信是金,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讓學生明白誠實是自尊自愛的表現,誠信是事業成功的法寶,是現代社會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要讓學生努力做一個誠實講信用的人。這一單元分爲八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誠實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謊的危害性,從小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在教學活動設計中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組織教學活動,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對教材中的範例進行合理的取捨或加以適當的拓展,積極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學習中愉快地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孩子們的年齡大多在十歲左右,思維非常活躍,好學習奇心較強,通過多年的學習與生活,他們已經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和生活常識,也瞭解了一些社會現象,但實際操作與現實表現還有待加強。

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精心設計課堂上的趣味較濃的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得到教育。

本課時活動目標:

1、讓學生認識誠實的的含義,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2、瞭解撒謊的危害性,學習正確地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不隱瞞錯誤,學習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爲,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體會誠實的可貴。

3. 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培養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誠信小檔案,努力做一個講信譽的人。

教學的重點:

理解誠實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撒謊的危害性

教學難點:

能不斷的對自己的行爲進行反思提高,體會誠信的可貴。

教學準備:

1、古今中外有關誠實的經典事例。(列寧與華盛頓的小故事)

教學活動設計上圍繞教學目標,重難點分爲八個步驟

活動一利用狼來了的 故事導入,學生交流自己認爲故事中的小孩被狼吃掉的原因,老師明確活動主題,明確誠實的含義,及撒謊的危害性。相機板書:我不能說謊

活動二、讓學生誇誇自己在家裏在學校裏的誠實表現。自由發言。老師總結。在誇的過程中加深對誠實的認識。去感受做一個誠實孩子的輕鬆和坦蕩。跟深一步明確誠實的含義

活動三.身邊有很多誠實的人和事讓我們感動,讓我們誇誇這些人,講講這些事。在講與誇的同時對學生的情感進一步的提升,明白誠實的重要性,同時增強對學生語言表達上的培養。

活動四、通過創設情境演一演如果真遇到下面這些情況又該怎樣做呢?

(1)自己貪玩,上課遲到了。

(2)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我偷偷的拿走了。

(3)考試我有一題不會做,偷看同桌得了100分

通過表演這一環節,在生活和學習上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感受撒謊的危害,使學生懂得做誠實的人,說實話,纔有利於自己的進步。

活動五、學生講列寧小時侯打破姑媽家花瓶勇於承認的故事。

砍倒櫻桃樹的小男孩喬治.華盛頓的故事,更深一步的體會誠實和講信用的可貴。

活動六. 交流各自曾經說謊的經歷。分析撒謊的心理,反思撒謊的原因。在輕鬆愉快的交談下讓學生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

活動七 、通過拓展延伸,出示一段視頻,讓學生去體會愛的謊言,去正確的使用愛的謊言,在情感上做進一步提升。

活動八. 課外實踐。讓學生收集關於誠實的格言與諺語,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及整理資料的能力。

以小組建立“誠實小檔案”進行自我表揚,自我批評的記錄,培養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

這節課說完了謝謝各位老師請多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本課是一篇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揚文國的荷蘭的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揚的情趣。

本文共7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紹荷蘭。第二至六自然段以分鏡頭特寫的形式,展示荷蘭田園風光,其中第二自然段,着重描寫草原業流動的奶牛和村野鄉間的鮮豔的鬱金香。第三、四自然段,着重描寫了低地上的駿馬自由的馳騁,家畜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第五至第六自然段,主要描寫了傍晚擠奶時的寧靜和牛奶運走以後夜晚的平靜。第七自然段,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總結全文。

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爲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象,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靜生活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全文彷彿是介紹荷蘭的影視風光片的解說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二、說教目標,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8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田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4、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這是本課的重難點。

三、說教法

現代課堂教學追求的就是讓學生在良好的社會氛圍條件,自然和諧自由成長髮展的一種教學環境。而本次研討的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園,也是牧場之國。這就是要求我們要建立一個自然和諧地,自主地發展,從而體現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對本課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法:

1、採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一些情境,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和創造性思維,對課文進行探究。因爲童話情境貼學生生活實際,以實實在在事物,展示形式能激起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同時藉助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2、閱讀法與自學輔導法相結合,出了自由閱讀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快速閱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抓住重點詞句來初步理解:“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的聯繫。

3、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語文教學的價值就是讓學生經歷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的學習過程,並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得成長。聊天方式的課堂氛圍,結伴式的探究活動。有利於給學生一個心理愉快的自由空間,去大膽思考相互交流,去不斷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去品味語言,探究課文內容,去總結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四、說學法

以上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助於學生掌握以下學法:

1、養成快速閱讀的習慣,並掌握從中篩選信息的能力。

2、學會自學,學會品味語言,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的詞句,提高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3、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培養。這種學習方法,符合新課程中“以學爲主體,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課堂上多給予學生探究的方法,給予學生合作的機會,給予學生選擇的權利,給予學生成功的喜悅,那麼在教學設計時,我們就應該融入新理念,適時更新學生學習方法。

4、學會聯繫實際,並有所感悟,以開拓眼界進一步感悟“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的思想感情。這是對文章的進一步理解,能培養學生說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