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寫一篇讀書心得記錄下呢?那要怎麼寫好讀書心得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1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是海姆·G·吉諾特博士的最後一部經典著作,徹底改變了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方式,是美國父母和教師協會推薦給全美教師和父母的讀物。這本書的主旨非常明確,就是講老師如何真正實現正確有效地與學生溝通。書中闡述老師們需要具體的技巧,以便有效而人行化地處理教學中隨時都會出現的事情——令人煩惱的小事、日常的衝突和突然地危機。告訴我們,在出現問題時,理論是沒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技巧,如何獲得這些技巧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這本書一共有十二個篇章,每一片都圍繞一個主題,都是用小短文的形式來描述的,用這些實際生活中發生的小矛盾去指導老師,給老師使用日常用語上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小妙招,有了這些少許的改變,事情可能會變得更好辦一些,掩書而思,書中“一致的交流”和“讚揚的危險”讓我收穫頗多。

“一致的交流”指的是和諧真誠的交流,言語和感受要相符。書中寫道,如果要改善教室裏的生活,就要從檢查我們對孩子的迴應方式開始,一個老師如何與孩子交流,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老師必須要抓住孩子的心,一個孩子只有感覺良好,他纔會正確思考,也只有處在良好的狀態下,他纔可能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他們的良好狀態,也源於我們,他們的老師們。

“讚揚的危險”這一章告訴我們,“評價式的讚揚是毀滅性的。感激式的讚揚纔是有益的。”一個孩子表現好,我們通常總會誇讚說: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等評價性的讚揚。但在這本書中說到:在心理療法中,從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學生,你真棒!這些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都是要避免的。爲什麼呢?他們需要免受評價性讚揚的壓力,這樣孩子纔不會總是向其他人尋求認可。誇獎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就是:誇獎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誇獎他們的品性與人格。讚美的話語應該讓孩子看到他成績的真實情況,稱讚的時候要做到明確、詳盡的描述,孩子能從這些信息和讚賞中受益,遠比哪些對品格的評價要有效得多。這一點上我覺得我自己在課堂上和學生們交流時做得還不錯。

在教育的路上,我覺得語言太重要了,它既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野蠻的,既可以用來療傷,也可以是傷人的利器。所以,我們要利用好語言,在語言中浸透着尊重和理解,多與孩子做有效溝通,那麼,孩子們就會幸福地學習,我們也會快樂地工作,我們都能身心愉悅,何樂而不爲呢。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2

作爲一名老師,對於如何與孩子實現真正有效的溝通,我始終感到很困惑。看了《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後,我有了一定的感悟:

首先,我們要能夠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們的眼睛去看,用他們的耳朵去聽,用他們的頭腦去想。

其次,還要還要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孩子。父母、老師在與孩子說話時,準確地向孩子傳達出內心的想法、願望,使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老師“批評”、“教育”中所包含的關愛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減少由於父母和老師“言辭不妥”而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作爲父母更不應該用“打罵和訓斥”來把自己的“愛心和善意”僞裝、包裹起來,而應該直接地準確地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最後,作爲父母和老師還要學會傾聽。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時是不需要用嘴去說,而是要用耳、用心去聽。可以說,傾聽有時候是最好的溝通方法。有時我們作父母和老師的,最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總是希望孩子聽自己的,卻很少主動去聽孩子的。讓我們每一個作父母和老師的都來試着剋制一下自己,改變一下自己,在家裏、班裏我們儘量的少說,多聽。那麼我們就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了。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3

用了一週的時間,我認認真真地把《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看完,整本書用了無數個例子講解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該掌握哪些技巧,裏面大量的實例,細緻地向我們講解了家長面對教育孩子時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應該怎樣做?

作爲父母,我們沒有學會一種表達愛的語言方式。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應該是正面的、鼓勵的。我們要承認努力、表達感激,但是我們不能評價孩子,回想一下,我們教育孩子的語言通常是批評、指責、說教、甚至辱罵、恐嚇之類的。這些,只能使孩子離我們所期望的那個自信、樂觀、充滿人性的目標越來越遠。說教和批評只能產生距離和怨恨。更糟的是,如果孩子經常受到批評,他們就學會了譴責自己和別人;他們學會懷疑自己的價值,輕視別人的價值,學會懷疑別人,導致人格缺陷。所以和孩子說話就要講究一些技巧,纔不會發生一些對孩子不好的事情。

從而讓我們的孩子成爲一個品質高尚的人,一個有着愛心、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另外,判斷和評價性的讚揚都是要避免的,他們需要依賴自己內心的激勵和評價。通過讀這本書,給我的感觸頗多,我總結以下幾點:

一、學會稱讚的方法

稱讚包括兩個部分:我們對孩子說的話,以及孩子聽了我們的話在心裏跟自己說的話。在這本書中,從不會對孩子說:“你是個好孩子。”或者“你很棒。”爲什麼?因爲那樣沒有用,那些話會使孩子產生焦慮,助長孩子的依賴性,喚起孩子的防禦心理,對培養孩子自立、自我指導、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響的品質沒有幫助。所以,我們表揚孩子的話應該明確表明。我們的話應該讓孩子能對自己的品格有一個現實的看法。我們的話應該像一塊有魔法的帆布,這塊布雖然不能給孩子提供幫助,但是,能讓他們給自己畫一幅正面的畫像。因此,比較好的方法是:表達中要充滿欣喜和讚賞,言辭中要傳達對孩子努力的承認、尊重和理解。

二、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

批評和評定性的稱讚是雙刃劍,兩者都是在給孩子下判斷。當麻煩發生時,我們要尋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責備和批評。即使無法避免的怒火,也不可以帶指責、不帶定性評價地表達出來。所有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後,是對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雖然這樣的語言我的孩子目前來說還聽不懂,但是我想,只要按照這樣的方向和孩子去溝通,一定能爲塑造孩子優秀品質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在努力學習中,因爲,我想這樣的語言技巧也適用於對待身邊的人吧!

三、如何處理我們自己的憤怒

作爲父母,我深有感觸:當我發怒時,我的行爲就像完全失去了理智。我就大喊大叫。然而當這一切結束時,我會感到內疚,我鄭重地在心中決定,以後絕不能重複這樣的行爲了。所以,以後我一定要剋制住自己,依靠周密計劃的程序,可以在爆發前有系統地減輕緊張情緒。

四、培養禮貌的方法

禮貌既是品質特徵,也是社交技巧,孩子可以通過對有禮貌的父母同化、模仿來學會禮貌舉止。所以,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在教育孩子要有禮貌時,我們必須要有禮貌。另外,我們也要注意在公衆場合對待孩子的有些不禮貌的做法要給予尊重,繼而與孩子進行溝通。

五、學會怎樣才能不說謊

當說真話會受到懲罰時,孩子有時會用說謊來自衛。有時他們說謊,是爲了用幻想來彌補在真實中的不足。所以,作爲父母,對謊言的理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對它真實的意圖表示理解,而不是否定它的意圖或者指責說謊的孩子們,且我們則能從謊言中獲得的信息可以幫助孩子分辨現實和希望的區別。

看完這本書,我就想,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父母對孩子太順從,太溺愛 ,生怕孩子受委屈,孩子就是家裏的"小皇帝"說怎麼做大人就得怎麼做,所以養成了孩子任性的壞脾氣。如果父母都能向這本書裏講的和孩子建立聯繫,實現真正的溝通,講究一些說話的技巧,會不會能改變一些這些不良的風氣呢?爲什麼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培養他們的意志,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些提醒和幫助,讓他們自己來完成,這樣他們會有成就感、自豪感,所以請父母放手吧。

也許有人會問我做到了嗎?其實我也是在學習,在進行當中,不會這麼快出成效,需要一段時間改變以前的方式方法,我想我會怒力的來改變和孩子的溝通,建立真正的溝通,做好朋友似的!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4

寒假裏 ,我抽出書架上久擱在那裏的一本書來閱讀,海姆#9642;吉諾特寫的《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他把教育心理學理論轉變爲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劇、對話和故事情節,告訴大家應該如何摒棄拒絕性的語言,轉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納的語言,向我們充分介紹瞭如何應用語言交流來創造信任和愉悅的氣氛,也爲教師提供了同學生進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讀完此書,頗有感觸。

吉諾特說:“老師和藹的態度勝過一切爭論與指責。”翻閱書本,一個個翔實生動、幽默風趣的案例傳遞出教師對學生的理解、信任、喜歡、尊重和支持。我也相信,一個始終微笑着的老師,必定是學生喜歡的老師。雖然我纔在教育崗位上待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但我真的已經意識到作爲老師我們的責任是很神聖而重大的,我們必須謹言慎行,因爲我們的一句話,可能成就了一個學生,也可能毀了一個學生。

就在前幾天,我收到一條家長的短信,說要謝謝我。她的孩子在他眼裏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不太和人交流,也不像很多小朋友一樣常常露出燦爛的笑容,他總是一個人,默默無聞。一天在課上做作業,我經過他的時候發現他的字寫得十分端正漂亮,就隨口說了句:“小邢的字寫得真好看那!”沒想到當時我隨口說的一句話卻帶給了他那麼多的力量,後來回想起來,也是那天以後,我的課上能看見他舉起的小手,回答問題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越來越自信,要不是她媽媽告訴我,我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是自己讓他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而有時,我也爲自己說出的一些話而感到後悔,教師往往以愛的名義輕易踐踏着學生的自尊和信念,“好好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你這樣子,對得起父母,對得起我嗎?”“不考上好的大學,將來你怎麼能立足社會啊!”“我這麼辛辛苦苦沒日沒夜地教你們,還不是爲了你們?”這些話說出來我們是發泄了,但卻會讓他們陷入厭煩與自責中。吉諾特說:“尊重孩子,摒棄語言上的暴力,比如訓話、責難、嘲諷等,不讓他們的內心產生罪惡感。”我們也想達到這樣的效果,似乎說得輕鬆做起來很難,老師也只是凡夫俗子,我們又何嘗想讓自己暴跳如雷,心生怒氣呢?面對一些永遠不知悔改的學生,也似乎只有揮起緊握的拳頭了。吉諾特說:“以暴育錯,永遠不能達到我們需要的結果。”我們應該學會明智的話語交流,在話語之中洋溢出自己的愛與關懷,在對話之中傳達出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師者的這份真誠,讓他們健康成長。要知道,仁慈只能用仁慈來教導,愛只能用愛來教導,熱忱必須用熱忱來培養。

爲人師者,亦須先反省自身,提升自我,以溫和之情善待學生千般不是,而這一切立足於師者先完成對自己的教育。最後以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只關注孩子們現在的情緒和主要需要。我不再構想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我只想富有人情味的'處理好教室裏現時發生的各種問題。”是的,相信溫和的力量吧!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5

寒假的第一天,女兒鄭重地給我佈置了一個“任務”,那嚴肅,故意賣關子的模樣可逗呢!孩子和老師共同推薦我們家長讀《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我懷着好奇的心理翻開了這本書,直到讀完,感受頗深。

首先,孩子需要學習,家長更要學習。孩子是第一次做別人的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別人的母親,我們更要互愛與互助,逼着孩子讀書,不如“身先士卒”,放好榜樣。

其次,家長要善於運用技巧與孩子溝通。女兒有時很倔強,誰也拗不過她,以前沒辦法時我總是大聲嚷嚷,現在我會運用技巧把正確的思想,優秀的品質與人格,正確地灌輸給她,使她真正明白這一切。

再者,正確對待孩子的不足。在別的家長面前,我總數落自家孩子的不是,現在我正確地與孩子一溝通後,發現孩子的不少優點呢。我們不能固執地要孩子做到十全十美,反而,身爲家長的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修養與帶給孩子的影響。孩子是我們把他們帶到世界上的,他們是我們的小天使,我們要幫助和愛護他們。讓他們更加更加幸福,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完全取決於家長,所以我們更要明事理。真期待下個假期還會有好書相伴,在這裏還要謝謝我可愛女兒和翟老師。

把你的手給我讀書心得6

在遇到麻煩時,父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攻擊孩子的人品和尊嚴,這樣會有效得多。用人稱代詞我開頭,父母既可以表達出他們憤怒的情緒,描述孩子不被許可的行爲,又不會辱罵或者貶低孩子。例如:我很生氣,我一再要求關小音響的音量,而我的兒子卻置若罔聞,我覺得很傷心。

父母帶敏感的心傾聽孩子的話,努力理解孩子的觀點,不再說一些尖刻的話,能夠不帶辱罵的反映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當父母這樣做時,孩子的內心就會開始發生變化。同情的氛圍讓孩子向父母靠的更近:他們會注意到父母的公平、體諒和禮貌的態度,並且模仿。

在大多數家庭裏,孩子惹出麻煩,總是父母找到解決辦法。要想孩子長大,變得成熟、理智,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己解決自己的麻煩。

菲爾老師帶班參加週末滑雪旅行,16歲的菲爾因未帶“父母同意書”,而被老師拒絕參加。菲爾氣得發狂,回家對母親說:“如果你不開車送我去的話,你就會損失你的一百塊錢。”

媽媽說:“菲爾,我知道你多麼想去,我也希望我能幫你,,但是你知道讓我開車送你去是不可能的。”

菲爾嘀咕道:我該怎麼辦?

媽媽說:”有沒有想過乘公交車去?”

菲爾:“不,因爲我必須換乘好多趟車去。”

媽媽(平靜):“我明白了,你已經決定不乘公交車了。”菲爾接着又嘟囔了幾分鐘,說她多麼的不幸,然後就離開了房間。回來時,她說她已經找到一輛公交車,可以直接到達山區,無需轉車。

菲爾告訴媽媽,她聽到老師說:“你忘帶同意書不是我們的錯時”,非常生氣。她應該這樣迴應:“我對發現過錯不感興趣,我關心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人在生氣時,是很容易說出一些攻擊性的、侮辱人的話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事實表達自己的生氣心情。這樣,孩子就已經知道這樣做是不好的,會使別人傷心。而且孩子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不會產生逆反心理。而反之,如果我們不管不顧地只知道發泄自己糟糕的情緒,又是抱怨又是辱罵,孩子不僅不會聽,還會憎恨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