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業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業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衆所周知,備課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教學,教學的目的是爲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是爲了進行有效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師暑期業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運用”是一個能動的概念,它是由知識演變爲能力,進而發展成爲素質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同時也是不以一章一節內容爲劃分區域的全面綜合的過程。

由此可見,要想備好數學課,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材施教

數學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對穩定性,幾年如一日的現象可以說是司空見慣。這爲我們更好地探討教材與教材、章與章、節與節、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沒有聯繫就沒有數學,縝密的數學體系,有着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內在聯繫:公式、法則的推導,定理、公理的引入,數與形的結合,立體感的建立等等無一不是普遍聯繫的經典之作。

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數學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專業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觀察、理解、記憶、運用等能力;專業能力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證明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等。不同能力的培養往往須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們在傳授知識之前,一定要將能力要求加以明確,做到有所側重、有的放矢。

全面實施因材施教方略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想用一個教案來將所有的學生“九九歸一”,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教案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這就要求教案內容應具有相當的"梯度"。這種"梯度"要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吃不了,兜着走”——給他們留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以作爲課堂內容的延續;讓基礎相對差一點的學生"吃得香,不肯走"

二、內容與方法的有機統一

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優化重組是十分必要的。

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一定要遵循“以人爲本、按需分配”的原則,找準“教”與“學”的切入點,激發、培養、並滿足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此可見,教師備課的過程實質是“導演”利用多種“道具”形成多樣可觀可感的信息源的過程。唯有課程安排巧妙、課堂設置合理,才能給學生以多種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對他們進行適當的誘導,使其在愉快教育、適度緊張等心理狀態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三、數學模型與實際運用“數學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題模式

模型的建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已有知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爲學生能儘快地擁有儘可能多的知識、技巧與能力,做好內容、方式、方法上的準備。

有時一段畫龍點睛的文字、一個出神入化的圖形、一組不同尋常的公式、一條始料未及的思路均有可能成爲一篇優秀的教案。事實上,教案的風采往往在她內在的“神韻”,而不在其“形式”。如果我們把目光僅僅放在"形"上,則很容易犯"形而上"的錯誤,得“形而下”的苦果。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認爲:“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