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六篇大綱

關於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六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K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書心得日記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讀書心得日記模板集錦六篇

讀書心得日記 篇1

今天我讀了《笑貓日記》這本書,它出自兒童作家楊紅櫻神奇的筆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一座城市裏,住着一隻會笑的貓,叫笑貓。一天,他發現公園的白塔上,有一隻高貴無比的虎皮貓,站在高處眺望,從此他就深深的愛上了白塔上的虎皮貓。可是,虎皮貓突然失蹤了。於是笑貓踏上了尋找虎皮貓的征程……

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古老的鐘樓中找到了虎皮貓,虎皮貓爲了讓人們祈禱幸福,天天晚上敲鐘,耳朵被鐘聲震聾了。老老鼠告訴笑貓,在西方有一座美麗的藍山,上面有一種兔耳朵草能醫治耳聾。笑貓馬上動身前往藍山,旅途中他用真情打動了巨大的山蜘蛛、兇猛的母老虎、殘暴的花公豹。這一路,笑貓走的義無反顧,終於採到了神奇的兔耳朵草,卻被幾隻貪吃而又可惡的兔子吃掉了,活了幾萬年的綠毛龜說:“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奇蹟出現。”於是笑貓又回到了鐘樓,天天給虎皮貓講它倆的故事,奇蹟真的終於出現了,虎皮貓的耳朵真的恢復了,可以聽見聲音了。它倆舉行了由老老鼠做成的盛大的草坪婚禮,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讀到這我的眼睛情不自禁的流出感動的淚花。對!綠毛龜說的沒錯,“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奇蹟出現”。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文中的笑貓,爲了愛,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們要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愛家人,愛老師······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身邊的動物雖然小,但他的力量是巨大的無窮的,因爲它們的心中也有愛。

讀書心得日記 篇2

起初知道安妮寶貝是在報紙見到介紹她的文章,然後在榕樹下看了對她作品的簡介《絕望的歌行感受安妮寶貝》,最後在逛書店時,買了一本她的書,裏面收集了她的成名作《告別薇安》和《瞬間空白》、《七月和安生》等作品,看後有些感受不吐不快。

雖然現在對網絡文學的非議還很多,網絡作家就如滿天閃爍的星辰,大多已象流星般劃過,但顯然,對於安妮寶貝的作品依然有着說不完的'話題。有人說她的作品情節雷同,人物似曾相識,表現得相當陰鬱與灰暗,甚至令人晚上看了睡不着覺。我卻恰恰相反。記得那天晚上靜靜地看那本書,慢慢地一頁一頁地看,簡直是不捨得看太快,有時還會停下來,作一些所謂的思索,也是爲了歇息。然後,狂亂不知所措的心彷彿得到了引導和安慰,漸漸得到了平息。那天晚上我睡得出奇的好,一直不容易平靜的思緒仿似沉澱了,幾乎沒多想什麼就很安然地入眠了。

也許,是因爲我在真正接觸安妮寶貝的文字時,剛好有着太多因網絡而起的、雜亂無章的思緒無法理清。無法言說的種種感受,卻在安妮寶貝的文字中找到了合適的表達形式。有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許多人都聽過,就是:一個窮得沒有鞋子穿的小男孩,深感委屈地哭泣和抱怨,直到他在路上遇上另一個沒有雙腳的人。我看安妮寶貝的文字得到的一種感覺便是自己就象故事中的小孩一般,很奇怪。

也許有孤單,有寂寞,有不快樂,有難受,有傷心,有無奈,可是,這又怎麼樣?茫茫人海中,不只我一個人這樣。在安妮寶貝的文字中,我觸摸到了這種自己無法表達清楚的感受,而且,我還知道,有很多的人有着同樣的感受,安妮的文字曾風靡一時就是明證。

換一句話說,或許每一個人都有孤獨感,強烈程度不同,激發的原因不同,但大可不必自怨自艾,因爲世間上這樣的人不會少。正是想到了這一點,除去了一段時期以來束縛心靈的枷鎖,人也感覺輕快了。即使不是完全解脫,也算有所收穫。就如晴天陰天颳風下雨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一般,人們的心靈總也有被烏雲遮蓋的時候,要努力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自己一個豔陽天。在我,看安妮寶貝的文字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讀書心得日記 篇3

大人們總說他們是最懂小孩子的,是真的嗎?我讀完了《小屁孩日記》,我就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主人公格雷。他是一個普通的初中生,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不管他怎樣聰明,他的哥哥羅德里克每次都能抓住把柄欺負他,而三歲的弟弟曼尼卻能以小恃小,總有爸爸媽媽保護。格雷的好朋友羅利是個自以爲聰明的人,但他又常常幹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來。這本書時常讓我捧腹大笑,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但這本書也有許多的哲理。

很多孩子都曾撒過謊,格雷也不例外。在他小的時候,曾經偷吃了媽媽做的薑餅屋,卻沒有承認錯誤。他的媽媽發現了,就再也不相信他了。一年後他想承認錯誤,就爲媽媽做了一個糖蘋果。但是因爲他的手藝欠佳,媽媽以爲他在蘋果裏放了蟲子,就把糖蘋果狠狠地摔在地上。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格雷。他很傷心,因爲他的一次撒謊,讓媽媽失去了對他的信任,冤枉了他。

類似的事情在某校的一個成績優異的同學身上也發生過。一次重要的數學考試中,她以爲不讓自帶草稿紙,就沒有帶,結果遭到了監考老師的嘲諷:你以爲你是神童啊,數學考試都能不用草稿紙了?老師把草稿紙狠狠地拍在她的桌上。這讓她一下子懵了,淚水直在眼眶裏打轉。她堅持把卷子做完,自始至終沒有用草稿紙,回家還痛哭一場。結果她仍以滿分的成績獲得全班第一。我認爲,這位老師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的做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格雷還有一件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學校組織了護蛋行動,每個人都要找一個雞蛋,並護送雞蛋去學校。這項活動會記入學生的期末成績。恰好格雷家只有一個雞蛋,格雷就把它小心翼翼放在書包裏。可是第二天雞蛋不見了。他慌慌張張的去問媽媽,雞蛋是不是被曼尼偷了。誰知媽媽不以爲然地說:別找了,我拿它做了你的早餐。格雷生氣了,難道到手的成績就這樣功虧一簣了嗎?而媽媽卻滿不在乎的說:急什麼?不就是個雞蛋嗎?真是大驚小怪。也許看完了這個片段,你會驚訝的覺得格雷的媽媽很不尊重格雷,其實這種事在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有的家長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總愛在孩子身上發無名火,孩子禁不住害怕的哭起來。大多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往往都會罵道:你哭什麼哭?我就不明白你哪兒受了委屈了,有什麼好哭的?這時,小孩就會認爲家長不分青紅皁白。如果在這個時候,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安慰一下孩子,小孩就不會這樣想了。

大人們總說他們是最懂小孩子的,因爲大人是從這時候過來的。但是其實最懂小孩子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自己。孩子的心理,不一定所有的家長都能理解,而能處處摸透孩子心理,真正走進孩子內心的家長,就更是寥寥無幾了。童心在呼喚,它呼喚着大人和孩子相互的理解和尊重。《小屁孩日記》表達了千千萬萬孩子的心聲,解答了許多讓孩子疑惑不解的問題,讓我與爸爸媽媽能更好的溝通,彼此更好的理解,我更喜歡這本書了。

讀書心得日記 篇4

在我的書櫥裏,有一本我特別喜歡的書,它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日記》是猶太小女孩安妮寫的一篇篇日記,她寫的是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安妮原來居住在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來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她生日那天,她收到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做爲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密室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記錄下了密室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

現在我們閱讀《安妮日記》,不但可以讀到歷史、戰爭、種族迫害,還可以讀到安妮的期盼、成長與困惑以及她對和平的嚮往。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能時刻感受到安妮那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閱讀和學習的態度,雖然安妮處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中,但她仍然滿懷着理想,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我覺得我還要學習她善於思考、努力學習的品格。再想一想,安妮生活在戰爭時代,生活在不見陽光的密室中,但她仍然堅強樂觀、努力學習。而我們呢?生活在和平時代,卻身在福中不知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安妮比起來,我們缺少着努力和勤奮。

通過讀《安妮日記》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爲將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打下基礎,謝謝安妮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願它伴隨着我們成長。

讀書心得日記 篇5

我非常喜歡讀《笑貓日記》系列的書。我很喜歡裏面的老老鼠,因爲他既幽默又有智慧。我還很喜歡裏面的虎皮貓和她的孩子們,當我讀到小可憐死的那段時我很傷心。我更喜歡笑貓因爲他會笑。我讀過《笑貓日記》中的《球球老老鼠》這本書主要講了好不容易變成球球的老老鼠竟因爲做了虧心事現了原形,萬年龜說他只要功德圓滿就能再變成球球。於是老老鼠到處找好事做,結果總是弄巧成拙。終於老老鼠心想事成。可是兩個想要泰迪熊貴賓犬的壞人踢傷了老老鼠,老老鼠又現了原形……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幫助別人,不要求報答。

讀書心得日記 篇6

一次,我去書店看書,無意間閱讀了一本叫《笑貓日記——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的書,讓我深受啓發。

故事主要講的是笑貓在老老鼠的“夏宮”裏發現了一隻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這隻烏龜已經活了很久,身上有許多甲古文。馬小跳的父母要離開一陣子,由脾氣暴躁的姨媽帶馬小跳和杜真子。姨媽望子心切,給馬小跳的杜真子安排一個日程表,表上只有六個小時睡覺時間和三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其餘的都是學習時間。這總時間不長,因爲神龜看不貫馬小跳姨媽那總教育方法,所以,神龜略失小計,將姨媽趕走了。最後,神龜感慨,隨着世界的變化,望子成龍的家長越來越多了,世上便沒有多少的孩子擁有童年了。

讀完故事,我深受啓發,比我大兩歲的表姐不是這樣嗎?她的父母總要她學這學那,還把表姐喜歡看的《十萬個爲什麼》《神祕偵探》等一些書做爲廢書,而她媽卻給她買好多好多表姐看不懂的書,讓她看。可到頭來什麼也沒學到。

人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必不可少的。神龜說的有句話挺有道理的:你的心就像一棵種子,被你的父母栽培,剛長出一丁點幼苗時,父母就強迫你學這學那,而你的童年就被剝奪了。童年就像陽光和水分,一棵幼苗缺少了陽光水分,就會慢慢枯萎,老化。

你的心是否已經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