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環境保護問題的心得體會大綱

環境保護問題的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隨着現代中國的不斷崛起和發展,我們國家的經濟逐漸強大起來,我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體高。可是在經濟發展中我們國家同樣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致命的就是我們的環境保護問題,這已經是嚴重影響我們國家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科學家們一再呼籲,地球的環境危機包括:溫室效應、野生動植物的滅絕、熱帶雨林的濫伐、垃圾大量製造、有毒廢棄物的污染、空氣污染、水資源的污染等等,整個生態環境的岌岌可危。人們如果再不自覺自醒,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來推動環保運動,保護我們自己居住的地球,那麼地球能源將日漸枯竭,我們的後世子孫亦將承受這代人類所種下的惡因。

環境保護問題的心得體會

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四類:(1)有機垃圾:又稱溼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廚餘垃圾。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2)無機垃圾:又稱幹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3)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4)其他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以及垃圾處理的方法及每種方法的優缺點。

同時人們也看到了垃圾分類回收後的經濟價值,如:每利用1噸廢紙,可造紙850千克,相當於節約木材3立方米或少砍伐樹齡爲30年的樹木20棵;每利用1噸廢鋼鐵,可提煉鋼0.9噸,相當於節約礦石3噸;1噸廢塑料再生利用約製造0.7噸塑料原料;1噸廢玻璃回收後可生產一塊籃球場面積的平板玻璃或200克瓶子2萬隻;用45000噸廢食物加工飼料,可節約36萬噸飼料用穀物,可產生100萬噸以上豬肉。

那麼我們又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些什麼呢?

一、環保工作,就從日常生活做起

小孩的飲食習慣多是大人養成的,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飲料、速食店裏炸雞、炸薯條、高熱量的`漢堡、甜食、巧克力、糖果等食品,迎合孩子口味,大人又常以方便或小孩喜愛爲理由,提供這類食品給孩子,這麼輸掉孩子的健康,可不划算!速食、小吃都提供現代人吃的方便,但是動手製作健康、環保的食物,帶環保餐具,雖然對自己是不太方便,對環境卻是大有幫助喲!

二、參加資源回收的活動

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互相激發參與者的想像力,鼓勵家人共同創作,拉進家人之間的感情,一舉數得,唯有親手做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環保的重要。

環保工作最能達到效果的就是從自身的生活做起,由親子互動中,教導孩子物盡其用,體認省吃儉用的美德,期許自己成爲環保小尖兵的責任使命,對生命與全人類的生活賦予特別的永續資源回收再利用的意義。

二手貨跳蚤市場的推廣,讓資源再利用,舊愛變新歡,不但教育孩子要惜福,珍惜每件物品的緣分與功能,並且推廣環保觀念,讓可以回收再利用職權的資源,物盡其用,減少垃圾量,減少物品的製造量。

建立垃圾資源回收觀念:一起來協助做廢塑料瓶、廢鋁罐、廢鐵罐、發泡塑膠容器、含水銀廢電池、廢紙等等的回收工作,因爲這些資源的再利用,可以大量減少地球自然資源的開發,別小看了這些舉手之勞。

三、多參加生態保育團體的活動

當我們的土地被過度的開發,表面上人們的物質生活是獲得了一些好處,但是代價卻是付出家鄉美麗的風景,以及風景中的自然生態,生態破壞後的天災人禍也會接踵而來。人類

失掉與大自然接觸的機會,內心產生煩躁不安的空虛感,在都市業林裏行不到真正的休息、滋養,在物慾的追逐之間,罪惡滋生,人類原始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離開大自然越來越遠。 如何積極帶領孩子,走入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能有機會一窺地球的美麗風貌,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得到大自然的啓示與靈感,讓這片土地繼續美麗,充滿自然生機,這是我們這一代每個人嚴肅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也是我們的權利。

四、樹立簡單生活的消費觀念

教育孩子“一飯一物,當思來處”,在生活中多思考減量、重複使用、回收、再生、生態、公平等原則。可以依下面的例子來實行:

1、居家整理整齊、有序,讓生活中可以方便找到需要的東西。家人的起居作息不會受到雜物亂放的干擾,又可減少因爲找不到東西而亂買東西的浪費。孩子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物品歸類的能力,從小養成收拾、整理東西、物歸原位的好習慣,自然可以避免找不着東西的情形,不但可以節省時間又可以物盡其用。

2、孩子的玩具、用品太多時,家長可以訂定“一進一出”的規定,並且儘量參加環保回收的活動,以物易物交換玩具,減少因佔有慾望,而造成的環保問題。

3、孩子畫畫、寫字紙張的使用,也以正、反兩面節儉使用爲原則。

4、減少購物時包裝的浪費,以自己帶購物袋爲佳。

5、選擇較耐用的、本地出產的產品,避免交通燃料的浪費。

6、多用手帕、抹布,少用會造成樹林濫伐的衛生紙。

如果我們人人都有綠色環保觀念,並且真正從生活中落實,那麼給下一代一個青山常在、淨水常流的美麗地球,應該是可以期待與實現的願望。

201x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