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精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六篇

【精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你想好怎麼寫讀書心得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錦集六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我在《學前教育》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是文章的題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強烈去閱讀的興趣。因爲在我們以往的慣性操作中,認爲只要制訂好,班內三名教師認真組織實施就可以了。教師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到東孩子就得向東,幼兒完全不知道教師有什麼安排,幼兒是一個盲從的狀。所以我們各班級在每個活動前後的環節銜接很亂,幼兒常常在班內追跑打鬧,教師要一刻也不能閒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體的喝水,集體的上廁,幼兒完全失去了自主,沒有自主的空間。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說、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裏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溫馨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閱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閱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戶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裏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小學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個暑假學校爲我們介紹了一本好書--《做不抱怨的教師》,剛開始心裏還在想,哪有什麼不抱怨的,我的抱怨多着呢。可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就被它吸引了。他好像一個心理學家在爲我看病,讓我回想過去走過的路程,先不說教師,就說我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平時在生活中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平;埋怨父母給的太少了;別人有的我什麼都沒有,內心充滿了那麼多的不滿。可是在這本書裏的第一章就看到這麼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想想也是,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一味的抱怨呢?其實,愛抱怨的根源就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懦弱的表現,如果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就會勇敢地正視周圍的困境,全力以赴去解決困難,哪裏還會無休止的抱怨呢?

以前,我總在抱怨,抱怨教師工作的艱辛,抱怨身體不適,抱怨生活的壓力等等,一切的不順心的事都會放在心上,掛在嘴邊,爲了什麼,只博同情和理解?抱怨過後,發現這些不但不能改變我的處境,而且還傳染着周圍的人,也影響了別人的情緒。看了這本書後,讓我知道,教師的身份和職責決定了我們勢必要承載更多的壓力,既然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那麼我們何不在認清事實的前提下,放棄抱怨呢?西方國家有句諺語:“與其抱怨黑暗,不如點燃蠟燭。”是啊,與其抱怨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不如正視自己的不足。當我們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優秀時,應當理性地判斷:我究竟爲什麼比別人差?分析原因以後,要堅信自己有能力,也有機會取得同樣的成就。

作爲一名教師尤其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因爲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比一般人還要多,如果沒有與之對抗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只知道一味地抱怨和苛刻自己,那麼在面對諸多問題時,只會束手無策。只有自己滿懷信心且百折不撓、越挫越勇,遊刃有餘地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對待同事和他人,就像一位哲人說過:“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虛心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接受別人的批評,讓自己獲得成長。

當我開始在心裏關注這件事後,我開始有意識的去注意我的言語,說話前經常會考慮我是不是在抱怨,有沒有在抱怨,儘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段時間後,發覺,自己原來有這麼多的`事情想去抱怨,我慢慢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的接納自己、確定自我的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漸漸的感受到它慢慢的在改變我的生活。我也感覺自己輕鬆多了,也多了自信,發現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多閃光的地方。

在工作當中,我借用高爾基的一句話:“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我會學會保持良好的心情,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懷着快樂的心情,我相信,不管是什麼工作,不管是什麼樣的困難,我都會快樂的面對,而且我相信我會在工作中收穫更多的樂趣。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一個陽光老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說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纔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爲都是建立在幼兒主

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裏,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繫,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爲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20年,不長,卻足以讓我們的棱角磨平,失去往日的光彩。 20年,不長,卻足以讓我們忘記當初的夢想,爲生活而生活。 20年,不長,卻足以讓我們由一個妙齡少女變成一個大媽。 ------獻給將要踏入社會的人,任何時候都不 要忘記自己的夢想。

在看電影版的《肖申克的救贖》之前,我先讀了文字版的《肖申克的救贖》,感受頗深!我始終認爲,能夠觸及我內心最深處的東西,纔會感動我!毫無疑問,《肖申克的救贖》感動了我。一開始認爲安迪肯定監獄悲苦的渡過一生。可是最後,結局雖不是法律範圍以內的,卻是我們所有讀者心中所想的那種結果。我們會跨越法律的界限,爲這個真正善良的,真正懂愛的人感到高興!這部小說中,有三個方面是我感受特別深的!

其一是獄友情。肖申克,當走進這個地方,轉身門閘鎖上,才明白,這是玩真的,轉眼間,一生就毀了,只留下無窮無盡的悔恨,不知道會這裏待多久,也許也將忘記在這裏度過了多少歲月,恍惚間記得典獄長說過“把信仰寄託給神,把賤命交給我”。但在這裏,他們也有自己的朋友,他們也有真摯的友誼!安迪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勇氣爲犯人朋友們贏得了冰啤酒、圖書館以及尊嚴、自由。安迪也幸運地沒有站錯隊,他擁有了在肖申克中唯一可以傾訴與分享祕密的朋友,瑞德。在他成功逃出後以及瑞德在入獄四十年之後他們這對在獄中的好友再次擁抱在一起,在獄中的生活了幾十年的他們早已經習慣了彼此。相反,那些在生活、身份頂端的典獄長們,他們只有自私、狹隘,只是他們利用自己的權利把自己的一切罪行掩蓋了而已。生活中,我們人人都需要朋友,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需要能在靈魂深處交流的朋友。也許,我們越來越發覺,交一個這樣的朋友越來越困難,但是如果你擁有這樣的一個朋友,一定要珍惜。

其二是感嘆我們在無形中被體制化以及體制社會的不公平。“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也許四面白牆禁錮的是我們的身體自由,然而體制化禁錮的卻是我們的靈魂,這是它最可怕的地方。或者你會認爲體制化離我們很遠,其實只要你細心觀察,體制化就存在我們身邊,它像一隻無形的手,時時刻刻影響着我們。有時,我們會不難聽到別人在說:“我不幹這個行業,還能幹什麼呢?”這就是體制化的結果。

一個清清白白,沒犯過罪的人卻要被冤枉入獄,我想這是任何人都接受不了的。可是誰能幫你證明,你是無辜的。法律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始終有自己的缺陷。所以有些人就是這種體制下的犧牲品。吶喊、冤屈能有什麼用?誰能真正替你伸張正義?自私的典獄長,爲了滿足自己的私心,竟設計殺了知道內情的證人,人性在慾望、金錢、權利面前一露無疑。人性的可怕,社會的不公平,只是多讓一個人對這個社會更加絕望。《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再次瞭解到,社會不可能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必須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自己的生活。

第三點也是最觸動人心的就是安迪追逐自由、永不放棄的精神。

在肖申克漫長的監禁中,真正囚禁的並不是被高牆束縛的軀體,而是被肖申克漸漸打磨,鍛造的失去了自我的內心,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夢想還有希望。 但安迪並沒有成爲肖申克真正的俘虜,他扔懷着對生活的嚮往與對自由的渴求。 典獄長的貪婪與罪惡讓安迪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他用那把藏在聖經裏的小石錘挖了那條在任何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隧道。他挖了19年,精心策劃了19年,也在會被別人發現的危機感與恐懼中度過了19年。 終於有一天,他鬼魅般地從緊閉的牢房中消失,窗外的陽光撒進不足4平米的小空間,簡單而明瞭,他逃獄了!帶着典獄長所有來歷不明的錢與那個空名的身份,奔向了他嚮往已久的自由。他爬過狹窄的隧道,再爬過充滿污水的管道,通向了肖申克所束縛的區域外,在污水中洗淨了他的罪惡,在彼岸洗淨,重生,然後奔向了他的澤華塔尼。

“有些鳥兒天生就關不住,它們的羽毛太鮮明,歌聲太甜美,也太狂野了。”一個人怎樣看待自己,這就決定了她的命運,或者說,指明瞭他的歸宿。而歸宿則要有堅定的信念去支撐。安迪堅定的信念與對自由執着的追求,使他戰勝了充斥着冰冷與最邪惡人性的肖申克。當看到安迪從肖申克成功逃離時,我彷彿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黑夜中打一道奪目的霹靂,亮光之下,我孱弱的靈魂在黑暗中現形,並且顫抖,久久無法平息......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的,作爲老師的我也同樣,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讓自己有點困擾。作爲青年教師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學校也爲老師們着想,要求我們假期好好讀一本書,品一碗心靈雞湯,在愉快的假期裏也能成長。

我也挑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幸福快樂,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而教師的幸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滿足後的一種感受,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師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教師,循循善誘,守望的是講臺,放飛的是夢想,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教育是教師的生命,因而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教育教學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爲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道德成長,桃李滿天下,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同時也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究、善好的學校生活。

教師的幸福其實很容易得到實現,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在比賽活動現場,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對於教師,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是一種充實、閒適,沒有空虛感,匱乏感、無聊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幸福就是內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也不是很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自己的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細細品位王曉春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教師也是普通人,整天把“愛”掛在嘴邊,到底愛孩子的覆面有多大,愛到什麼程度?教師行爲是否與說的相一致?

那教師對學生的愛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又該如何來理解呢?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是呀!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範圍擴大。這些詞語,讓我感受到了清新與自然,誠懇與真實,科學的思維方式下“愛”的理解。

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爲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有私人的情感選擇傾向,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愛,這就是教師必須做到的職業的愛。

在今天似乎教師的角色變得越來越複雜了,好在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有了它就爲我指出了一條明朗的道路。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給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100個例子,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做了專業化的展示:

1、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動。

2、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爲改天換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

3、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大家除了考試分數什麼也看不見,本該家庭教育解決的品德問題推到學校,本該幼兒園、中小學解決的品德問題推給大學。難怪我們老得“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因爲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沒打好,學校要不斷“補課”;因爲學校一邊“加強”某種教育,一邊同時把隱患推給高一級學校,在應試的瘋狂中,實際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製造”的問題往往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最後壓力都加到社會……

5、熱愛生活是熱愛學習的前提。

6、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態,是制怒的最好辦法之一。

7、這可能是特點而非缺點。

8、我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爲到底什麼樣的“靈魂”最有利於他將來在社會上發展,你並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麼自信嗎?

王曉春老師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那麼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讀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也許能找到一些啓示。

首先教育是一種服務,教師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服務,爲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服務。作爲教師心懷服務思想,纔可能走進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其次,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爲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爲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