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1

別看我才三年級,我在書海也暢遊了好幾年了。不過和媽媽一起看的那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總在我心裏徘徊,揮之不去。因爲我的心被海倫·凱勒的堅強樂觀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

海倫是不幸的,同時她又是幸運的。說她不幸,是因爲在她出生19個月後就失去了視覺和聽覺,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幼小的生命不知道如何排遣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變得古怪、粗暴、無禮。說她幸運,是因爲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身邊的很多人給予她幫助,教會她認字,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她憑藉自己驚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學,成爲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很難相信這本書是一位盲聾人寫出來的。她去騎馬、划船、游泳、滑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 夜 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另外,她爲了使自己能說話,她用手摸嘴脣,感受發聲的變化,摸喉嚨,試着發音,開始怎麼也發不準,朋友勸她放棄,以免失望,但是她沒有氣餒,堅持練習說話,最後她能夠與正常人一樣交流,還學會了法語、德語和拉丁文等多種語言。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傳,使我汗顏,也使我警醒。

想想自己真是慚愧,每每遇到一點點挫折的時候就會對着媽媽哭鼻子,做事情也沒有耐心。記得一次我和爸爸媽媽繞團氿散步,開始的時候還是雄心壯志,暗暗想着:我會和爸爸媽媽走完一圈的。可是還沒走完五分之一,我的腿就好像沒力了,怎麼辦呢?我好想打退堂鼓啊!“爸爸,打的好嗎?”爸爸沒說什麼,只是拉着我的手,繼續走。“媽媽,我口渴了,我們回家吧!”媽媽說:“前面有賣水的,我們到前面看看。”“爸爸,我走不動了,我們打車吧!”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後來,沒辦法,我知道這次是不走不行了,只能硬着頭皮跟着爸爸媽媽繼續走。沿途一邊看看宜興團氿美麗風光,一邊和爸爸媽媽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我也繞團氿走了一圈。雖然我汗流浹背,但是看着平靜的湖面,我真是爲自己感到驕傲!也覺得今天宜興的夜景更美了!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想要走上這成功的人生舞臺,還需付出更多的汗水、淚水、抑或是血水,無論是什麼考驗,我想我都會堅強地面對。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明白了媽媽爲什麼鼓勵我看這本書,爲什麼這本書會受那麼多人的喜愛。“看一本好書,就好像和高尚的人談話。”我以後要多讀書,讀好書!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2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以及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全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在黑暗和困境中度過一生的堅強婦女!

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述了自己那段坎坷的路。原本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卻因疾病導致雙耳失聰,兩眼失明,但是,海倫·凱勒並沒有被困難打敗,而是努力吮吸着知識的營養,最終以超人的毅力考上了哈佛大學。

是啊,海倫·凱勒,一個在黑暗中卻給人們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88個春秋卻身殘志堅的女性,她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上帝將每一扇門都向她緊緊關閉了。然而,即使是這樣,海倫·凱勒卻硬是一步一步從地獄走向了天堂,成爲了一個具有世界影響性的人,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換做誰,都會被震撼,覺得不可思議。可以這麼說,她是一道明亮的光,作爲一個慈善家,海倫·凱勒總是不斷鼓勵着那些與她有一樣遭遇的人,讓他們放飛夢想,擁有希望。但是。這種奇蹟不是命中註定的,而是海倫·凱勒用心血和汗水換來的。年幼時,在老師的幫助下,她日夜用那包紮過得手,不斷摸着盲文,不知疲倦的吸取着知識給她帶來的快樂;發音時,她須要用手觸摸老師的口型和嗓子的顫動頻率,這無疑是“大海撈針”。可是,海倫·凱勒從未放棄,不斷練習,有時要花好幾個小時才能學會。而這頑強的意志。也正是她最值得人敬佩的地方。

海倫·凱勒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我們面朝陽光,陰影就在我們背後。”是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每一天,珍惜陽光,珍惜生命。我們懂得天的顏色,但海倫·凱勒卻不知道,那雙深邃的眼睛,從未看見過任何東西。作爲一個健康的人,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往往要比海倫·凱勒要容易得多。但有些人卻寧願選擇荒廢自己的一生,不肯刻苦學習,不肯積極向上,甘願在失敗中墮落。要知道,我們擁有過海倫·凱勒前所未有的幸福,難道這還不夠嗎?健全的身體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學習,更好地生活。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你失去了光明,你會不會消沉,會不會悲觀?包括我,我也不會像海倫·凱勒那樣樂觀地去面對。但我現在將永遠記住海倫·凱勒對我們的忠告: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你明天將永遠失去光明。

我愛這本書,不因是因爲它那耐人尋味的語句,還有它教給我的人生哲理和那藏在書中的偉大靈魂!去讀一讀吧,你會發現怎樣去珍惜生命!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3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也不得不佩服故事的主人公——海倫·凱勒。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小女孩出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小鎮上,在健康快樂地生活了19個月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徹底改變了她的'一生,使她變成了聾啞人,但她憑着自超強的毅力,在黑暗沉寂的世界裏度過了八十多個春秋,並完成了哈佛大學拉的克利夫的全部課程。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爲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

沒錯你沒有聽錯,她是一個聾啞人。可爲什麼她這麼厲害,對我們這些健康人來講能有這樣的水平已經是超乎尋常了,她僅僅是一個聾啞人。那爲何一個聾啞人能做到,我們卻不能?那是因爲我們不懂得去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再去除過年過節,我們一年其實沒有多少時間是在學習的,可我們真的在這些學習時間裏學習嗎?我們可能會開小差,遇到困難乾脆放在一邊做其他事情。而海倫·凱勒卻在不停的學習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她克服了困難,學會了說話。

馬克·吐溫曾經這樣說:“整個19世紀,最值得關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拿破崙,另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她用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絕歲月的女子。她用自己對光明和未來的嚮往,以驚人的毅力,告訴了人們:殘疾人也有自己的願望;殘疾人也有自己的未來;殘疾人也有自己的生活……那我們這些健康人要做什麼呢?我們應該學習這種精神,不斷地學習,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爲何一個聾啞人辦的到而健康人卻辦不到呢?讓我們學習吧,遇到困難都要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賜予的一切。海倫教會了我們用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告訴了我們要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有教會我們用愛心去擁抱世界。

作爲一個健全人,我們應該做得更好!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4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那麼多的人間奇蹟!

海倫的一生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在她才19個月的時侯就喪失了視覺和聽覺,失去了與世界溝通的紐帶。這個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莎莉文老師走進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養份。因爲她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光明之路。她把學習看做是攀登奇山險峯,跌倒了再繼續爬,每前進一步,就多一分鼓舞,讓她逐漸看到了更爲廣闊的世界,直到璀璨的雲端、希望的頂峯!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架起了她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書中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讓人感受到海倫細膩的筆觸,使人很難相信那是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書中寫到: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 夜 泛舟;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她用心感受世界、享受生命,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要活得更幸福、更充實、更有意義!

知識就是力量。是知識賦予了海倫生活的勇氣;是知識增強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是知識讓她堅信“自己身處的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更應該保持希望,不斷奮鬥”;是知識讓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社會的棟樑。海倫用她艱難卻幸福快樂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遺忘的凱歌!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而生活,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會平添更多的歡樂與幸福!

這本書還讓我明白了人類的精神遠遠超過了時空的限制,無論在什麼時代,愛和勇氣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生理上的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殘疾”,那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我們要學會勇敢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和困難,克服困難。用我們的所學點亮內心的那盞“海倫之燈”,相信世界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中小學生《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心得體會5

寒假期間,我有幸讀了《假如再給我三天光明》這部作品,令我感慨萬千。

海倫凱勒原本是個健康的孩子,可在十九個月的時候遭遇了天大的不幸——一場嚴重的疾病導致她失去了聽力與視力。這時她的恩師莎莉文不斷指導她,帶領她走出黑暗。在老師循循善誘下,她對語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發覺了知識的趣味,領悟到人生成功的祕訣。她以驚人的毅力刻苦讀書,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美國著名大學——哈佛大學,並最終成爲一名著名的作家,成了被馬克吐溫譽爲與那破倫齊名的十九世紀“奇人”。

海倫凱勒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之所以說她是幸運的,是因爲她能遇到一個很好的啓蒙老師莎莉文。如果沒有她的耐心教育,海倫凱勒就無法懂得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就不能塑造樂觀向上的奮鬥精神,就不會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她從不爲自己身體殘疾而自卑,她只是不斷鼓起學習的勇氣,立志成爲一名學有所成的人。她從不害怕困難,只是樂觀地奮鬥,並用自己的行動向人們證明了殘疾人的生活意義。

海倫凱勒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人間奇蹟!一個又瞎又聾的殘疾人能做到,想想我們自己呢?我們時常很自卑,說自己笨,動手能力、學習成績或藝術特長不如其他同學。實際上,這個世界人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天才,也沒有笨蛋。天才和笨蛋是取決於這個人有沒有決心學習,有沒有毅力堅持下去。我們成長的道路會很坎坷,能否成功,就看自己有沒有信心和毅力去把困難踩在腳下,一步一步登上成功之路。

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生長在一個偉大的時代,生活在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像海倫凱勒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困難,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