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實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7篇

實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書心得,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合集7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受很深,它裏面的內容寫得十分真實,讓我看得入神入肺。沒有任何虛僞的說教,並且教會了我許多道理,所以,我特別喜歡愛看這本書。

《愛的教育》是阿米琪斯最著名的作品,1866年出版後即暢銷不衰,目前已經有成爲世界公認的文學名著。該書主要講了: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的一年來的經歷,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愛有多深呀!在學校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同學之間互相幫助的氛圍裏,朋友間的關愛都無不流溢於紙上,真是動人心絃啊!

愛,像人的靈魂,每天陪伴在我們身邊,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穿衣洗臉,督促孩子看書學習,往書架上放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頭疼發燒,問寒問暖尋醫找藥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無法形容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伴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別熬壞身子。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親情是我們生活中最普遍的感情,也是我體會最深的感情。但我需要的不是單純的無條件的溺愛,而是互相的尊敬。家長的行爲是最能夠作爲表率,成爲孩子模仿的榜樣的。這要求家長要從日常小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打鐵先要本身硬。只有一個能夠剋制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的人才能嚴格要求別人。書中孩子的父親就是這麼做的,他用他的博愛、無私、熱情贏得了孩子敬佩。這一點對我同樣也很有幫助,它指導了我怎樣和我的學生進行交流。

還有孩子之間的最純潔的友誼,這也是這本書的重點。它教導孩子們看待一個人不應該從他的衣着,而是應該從他的行爲。只有關心別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朋友。有時候友情不是從嘴巴上說出來的,而是從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在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伸出援助之手,那當你面對障礙的時候,你會驚喜的發現你並不孤單。書中着重描寫了小主人公和他好友卡隆的友誼,也描述了他怎麼處理和別的同學的關係。它告訴孩子們交往要以寬容爲本。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要具備的就是愛心。作者精心構思的一系列感人的情節,把美好的感情與思想送進我的心靈: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崇敬對周圍人的愛,對同學們的關心,面對出現災情的災區人民的關愛與幫助、像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縣等多個地區,出現的嚴重的特大災害,災民們那種求生的意念是那麼的頑強,對第一時間衝鋒在廢墟中搶救傷員的英雄們敬仰,這一切的一切,同樣也看到我們全中國人民同胞的團結力量,充分體現了祖國人民一方有災難,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讓我從中明白了不少的道理。

讀完這本書我感悟到: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虛僞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爲一名教師,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的工作與生活中,愛在點滴之處。愛體現在紮實的基本功、高度的責任感、精深的專業知識、以及一顆愛孩子們的心。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將努力對學生更多地給予一份真情、一份關注、一點呵護、一些寬容,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我手寫我心,把真心亮給學生看,用真情訴給學生聽,把真心帶給學生讀,我相信作爲教師的我,從中也會獲取到無窮的動力與愛……我堅信孩子未來一定會回報祖國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人

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纔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爲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羣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爲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纔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羣缺少幸福的孩子。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爲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學。把教學工作看做是一種簡單的重複,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應把研究教材、教學當成提高自己素質的必走之路,應把教學作爲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一個體現。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爲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穫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爲,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於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麼,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爲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讀了《賞識你的學生》一書,讀後感受頗多。全書用許多生動的案例詮釋了“期待效應”試驗、“需要層次”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教育理論知識,闡釋了實施“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通過一個個令人扼腕嘆息的教育故事,喊出了教師要善待每一個生命的教育理念。

 一、讓人人都享受一份關愛

德育需要一種寬鬆、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要過分求全責備,因爲教師偶爾也會有背離道德的言行。學生在形成良好品行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教師的關愛。愛,是一種重視,一種呵護。我們要站在珍視每個生命價值的高度去關愛每個生命個體的成長,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去保護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我們要重視每個個體的存在,每個人都是同樣重要的。所有的人都應該得到發展,不管是優秀的,還是發展有困難的,甚至是家庭特殊的,要不帶任何功利的

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說: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和讚美。因此,當教師能夠以“賞識”的言行對待學生,就會激勵起學生無窮的勇氣,喚醒他深埋的潛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進。而要讓教師擁有“賞識”這一法寶,根本就是要激發起教師的愛,讓教師出於愛來工作,而不僅僅把教育當成一個職業或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賞孩子每一個幼稚的想法和行爲。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以寬容之心對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傾注了愛,教師就會理解、接受、運用“賞識”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園中耕耘

二、讓人人都享有一次機會

“以人爲本”,“一切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新的課程理念。每一個學生的潛力是巨大的,而發展潛能的金鑰匙就是自信心。學生在形成良好的品行過程中,尤其是後進生特別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的力量大於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學生在校接受教師的表揚和讚揚中,他會自覺地放大自己的優點,對自己表現出強烈的自信,極力使自己變得優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消除。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這個詞,《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讚揚。這就告訴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必須首先認識到學生的才能,然後再予以重視和讚揚,要有針對性。也就是說並非“拉到籃裏就是菜”,胡亂指着學生的某一言或某一行大加讚揚、誇獎之能事,而是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賞識。賞識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是教師的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通過不斷的鑽研、深入的學習,掌握賞識這一有效手段,並在適當的時機、合適的場合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賞識不是萬能的,但可以接近萬能。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爲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爲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爲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銳;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爲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溫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僞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爲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溫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在實習之前,我迷茫過,壓抑過。要成爲一個老師,除了知識淵博,說話必會需要一定的魅力。但一直以來,我始終有個無法克服的缺點,在衆人面前說話我常會緊張,或是聲音顫抖,或是說話太快。因此越接近實習,我心裏越緊張。到了實習動員大會上,我們院的指導老師的一句話,留給我很深的感受:實習,我們就是去失敗的,去成功的。這句話讓我釋放了許多。

來到實習學校,見到穿着統一白色服裝的學生,特別是第一天就聽到一句很真摯的老師好,我的心裏已平穩了許多,很自然的,接受了另一個身份。也開始了這不同尋常的八個星期的有着雙重身份的學習生活。

我任教初三級的美術。之前在學校的十節微格教學訓練,在這裏變得有點微不足道。

一、基礎技能課。

第一堂課,我抱着敢死的心態,沒有緊張。聲音自我感覺也比較響亮,而且教的內容是基礎技能課,這樣的課堂彷彿有個形去抓,目的非常明確。我結合我的經驗和初學者易犯的錯誤,分步驟去教。同學們的專注的眼神不斷地給我動力和勇氣,這讓我感覺很實在。

但是,一個星期下來有五節的重複課,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堂反應,活躍或沉悶。這相當考驗老師的應變能力根據課堂上的反應,我也做出相對的改變。一個星期下來我有了一個小總結:

1、聲調錶情是控制課堂氣氛的方向盤。

2、別想着一節課你說完了就了事,那是完了你的事,別忽略了學生。

3、儘早摸索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接受能力,學習美術興趣等。

4、別老在簡單的問題上搞太多花樣。

5、學生喜歡實際例子的引導。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我以這幾點去要求自己,在課堂上多了幾分自然,也漸漸加強了隨意發揮的能力。而且在改了大量的學生作業之後,我才發現,原來批改作業的作用是如此的大。它讓我更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面對學生的時候,讓我有個底。在上課之前,評論分析同學們的作業,可以讓課程分階段性,更加系統性。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二、作品鑑賞課。

可以說鑑賞課是美術教育裏面最難以把握的課堂,像水中月,霧裏花,你知道她的美,卻難以展現在學生面前。

在備課階段,我儘量想象優美的語句,或搜索大師的一些幽默的小故事來渲染課堂氣氛,我把課堂儘量設成我的想像中那樣完美。

而到了真正的課堂上,才發現以上準備的這些,需要你的語言藝術,你的真正的感受去感染學生。但我的感覺是,我像是把剛發現的新聞報告給觀衆聽一樣。我放不開,無論是動作,表情或是語調。每一節課,我的指導老師顏老師都全程跟蹤。顏老師意見比較簡短,她讓我注意與學生互動,像這種課留多點時間讓學生去說。還有聲調沒有控制好,整節課就平了。

我抓住這兩個意見,反思。的確,幾節課,我都上得比較吃力,想盡量帶學生進入那個大師的崇高的藝術境界當中去。卻沒注意到學生的感受。就像前面總結的別忽略了學生。

接下來,我嘗試讓學生去說大師的故事,或是怎麼欣賞大師的畫。有一個男同學給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把達芬奇的畫模糊地總結了一下,雖然聽起來有點稚氣,但着實讓我產生了點小佩服,課堂氣氛也比較好,那是從他們理解的世界出發,比較容易帶動同學。課堂氣氛也比較好。我也更加註意了什麼時候用什麼聲調,適當停頓或留個空白,會讓課堂更富有節奏感。

幾節課下來,我多了點體會和一些思考。

1、課堂就像匹野馬,需要你的點點積累去慢慢馴服。

2、要想去感染學生,你必須要有真實的感受。

3、教好美術,需要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包括你對藝術不斷的探索,還有對學生的一份愛心,守護學生的天性並加以引導。

4、把你對學生的愛融入到你對藝術的熱愛。這樣你的教學質量才能不斷上升。

三、手工製作課。

最後的一個星期是手工製作課,主要讓同學們製作和設計傢俱模型因爲前面的許多挫折,我很早就爲這個課做好準備,我努力回想我在初中時對美術課的期望,和那個時候對房子裝扮的一些幻想。搜索了大量而又精美的手工製作,我也事先做好了幾個範品。我也想着讓音樂融進美術課堂,音樂美術本相通。有些音樂就是有種無形的力量,激發着人的情感。

在真正的課堂上,效果都不錯。我把初中時的一些幻想陳述或轉爲提問放在導入部分。這給課堂起了個很好的展開,在展示樣品時,同學們的眼睛都亮起來了,氣氛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同學們的製作過程當中,我慢慢推放原先準備好的一首節奏輕鬆的鋼琴曲,沒有人發問我爲什麼播放音樂,我也沒故意說明。整個課堂情境,輕鬆流暢。師生能得到較好的交流上完這個課以後,我發現和同學們的感情更親切了。一部分同學的作品都不錯。看着她們的作品,我彷彿回到了我的中學時代。

藝術是一種語言,藝術探索的是人類情感的奧祕。在美術教育中我深深體會到:必須注重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盡全力、用愛心喚醒和鼓舞學生對生活的感受,熱門思想彙報講方法、抓契機引導他們用美術語言去表現內心的情感,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審美能力的提高,能夠身心和諧地健康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有題爲“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教師的幾點建議”一文有這樣幾句話:請你記住,你的教齡的20週年會不知不覺地到來,你就要進入自己生活的50年代,那時候,你會感到時間不夠用了,你也許會憂傷地說:“唉,如果早知今日,那麼年輕的時候就該用一番功,以便老年將至的時候,工作能夠更容易些。”可見作爲教師年輕的時候應該多找到時間來積累我們的精神財富,這一點對於年輕的小學班主任來講,更是尤爲重要。爲了讓年輕的班主任在教齡的20週年到來之前能夠不再憂傷地感嘆自己曾不夠用心去工作,我開始翻看自己的教育日記,將曾經經歷並記錄的班主任工作的點滴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整理出來,和年輕的班主任們共同探討。

文中作者提到一下幾點:

一、年輕班主任要尋求教育專家的指導,從而培育享受教育的萌芽。

二、年輕班主任教師要悉心摸索教育的規律。

三、走近學生,就該努力走進學生的心裏。

我印象最深刻,體會最深的是第二點,文章是這樣寫的:

  1、其實輕聲也是一種威嚴。

因爲年輕,習慣了用體力去馴服一羣聰明活潑、調皮好動的孩子,因爲嗓音高,習慣了用聲音去征服和左右他們的行爲,於是,他們習慣了高分貝的提醒和勸告,但時間久了我的身體開始不適應,當身體的資本在不斷地消耗甚至超負荷運作時,才猛地意識有時自己還過於孩子氣。教育需要用智慧,而不是靠精力更不能鬥氣。改變教育的方式,用輕聲甚至近乎商量請求的口吻來告訴他們應該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說話和講道理,哪怕重複幾次,讓他們知道老師在換方式換角度以平等的態度和他們交流,已經懂事的他們會理解,而且這樣的效果不比從前的遜色,反而在輕聲中他們理解了尊重,其實輕聲也是一種威嚴!

  2、其實等待也是一種磨練。

作爲年輕班主任教師,我經常看重教育的成果,因爲誰都希望教育立竿見影,及時得到心靈的慰藉。但我忽略了教育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等待的過程,正如我們把學生比作桃李,希望自己能夠享受桃李滿天下的幸福,但是卻忽略了桃李的成長需要雨露和陽光的滋潤,是需要季節更替,纔會慢慢開花結果的,教師想要感受師者的幸福,就要有耐得住寂寞等待桃李花開的勇氣和毅力,其實等待是一種磨練!

  3、其實心態決定幸福。

選擇等待的教師是懂教育規律的,但這需要勇氣。在等待教育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調整好心態,心態決定着教師的職業幸福。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們可以心情,我們不能阻止不幸福,但是我們可以營造幸福,那就是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現實,並用陽光的心態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快樂教師幸福。初做班主任工作一年之久,開始以爲教育應該是完美和理想的,只要班主任用心和努力學生們就一定會優秀,這確實讓我感受到了壓力和不快,因爲我對他們的要求常常等同大人,對於還是孩子的他們確實是高標準嚴要求,但是未必盡如我意,出現問題通常是我一個人很失落很沮喪,影響了職業幸福感,甚至還產生職業疲勞,如果嚴重說不定還會有心理疾病。如何來營造幸福呢?做到經常和學生用心交談,多發現孩子們身上可貴的優點和長處,多捕捉一些令老師感動的細節,經常告訴自己孩子們是很可愛的,換個角度換種心情來看他們,其實心態決定幸福!

  4、其實身教勝於言傳。

作爲小學班主任,我時時刻刻想着教育學生如何去認真做事踏實做人,對生活要充滿熱情和希望,要經常微笑充滿陽光。比如上課坐姿端正認真聽講,和別人交流看着對方的眼睛不打斷別人的講話,升國旗唱國歌要聲音洪亮、莊嚴肅穆,別人講話結束要真誠熱烈持久的鼓掌等等,生活的細節無不滲透着班主任的期望。但是有很多時候他們是聽不進去我們的唐僧式的言傳教育,而是有意識地逆反“老師要求我們那麼做,爲什麼他自己不那麼做”,或者乾脆盲目崇拜模仿班主任老師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他們喜愛的那種年輕班主任。那麼我們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對學生進行示範教育,起到身教的作用。體會最深刻的是學校組織全校的學生學習排舞,大家學的都很快樂,但是總會有極少數同學心不在焉地學和練,我也經常勸說和告訴他們要認真學舞蹈,認真跳和不認真跳都是一遍,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但是這種說教看來意義並不大。後來學校給全校教師進行了排舞培訓,全體教師也站在學生的隊伍後面一起跳排舞,這下我不經意的一瞥看到同學們比以前的認真程度有所提高了。還有一件事是學校早晨要進行莊嚴升旗唱國歌的愛國主義教育,我聽到操場上的學生唱歌聲音不夠響亮,就在心裏反思着如果老師也能夠跟學生一起唱效果會不會好一些啊,畢竟師生都是中國人不能只要求學生唱不要求老師唱吧,於是我就在班級裏把自己想唱國歌的想法跟大家說了一遍,當然也找出操場上只有自己一位老師不太好意思唱的理由,希望自己在中午的班班有歌聲活動中和同學們一起唱國歌,感受那份莊嚴。中午時候我聲音洪亮慷慨激昂地和學生們一起唱着國歌,大家的聲音也格外的響亮和鏗鏘有力,那場面是從沒有過的震撼。其實身教勝於言傳!

  5、其實教育手段陳舊低效,努力行在探索的路上。

學生犯錯誤了,想嚴厲懲罰一下又不能違背規定,想使用新招又顯得囊中羞澀,當時恨不得翻遍所有的教育書籍,但那需要過程,努力行在感悟教育的路上了。爲此我特別關注網絡博客有關教育方面的文章,讀過很多文章是關於教育學生的,其中較好思想有“一個學生一個世界,要學着走進每個孩子的世界、不要當着全班同學們批評某一個學生、教師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要學會換位思考……”大家可以到我的博客“大連實小或者幸福”去看一看,還有我的學生最近推薦給我一本書《如何說孩子才肯學》也很不錯,其中第一章節講的就是要體諒和接納孩子的情緒,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我也把這本書推薦給年輕班主任。

我的感受: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顯然教育和教學一樣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規律的。但是像我們這樣的年輕班主任教師大多都是走在摸索和研究教育的階段,並沒有真正摸索出教育的.規律。誠然,任教多年的資深班主任教師也未必能夠真正摸索出教育的規律,因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教育的規律也是在隨着時代不斷髮展的,要知道受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始終在變。那麼,學會記錄反思的過程,就會不斷摸索出教育的規律來。

教育的主力軍是班主任教師,尤其是剛參加工作的年輕班主任這支新生力軍。建議年輕班主任能夠尋求教育專家的思想引領和方法指導,同時更加重要的是年輕班主任要用心堅持不懈地沉澱和積累工作經驗,不斷感悟教育的規律,做一名有智慧、有魅力的班主任,做孩子們生命中的貴人,讓育人教書之樹四季長青。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爲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爲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爲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裏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着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爲每一個學生着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爲,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爲,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爲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爲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爲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爲“忠言悅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希望自己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爲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爲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爲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爲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爲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裏,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羣衆,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纔是唯一的方法。

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爲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形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爲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後根據不同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纔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形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教師必須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爲教師深感責任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爲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爲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日爲師,終身爲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推薦》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推薦,在原先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狀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我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下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此刻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長,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

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