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關於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心得體會

關於十三五規劃五大發展理念的心得體會

悄然間日曆已翻過了新的一頁,中國正式踏入了“十三五”歷史新徵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期,也是距離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最後一個五年“收官”規劃。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可以大有作爲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將引領中國向全面小康目標衝刺,爲補齊發展短板奮力攻堅。

自2008年以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日益複雜,且面臨許多新特徵、新情況和新趨勢,中國經濟正處於增速換擋回落、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的“新常態”之中。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性問題也日益突出,與中央所倡導的“五大發展理念”不相適應,與廣大民衆對未來發展的熱切期待有較大差距。

這些難題複雜膠着,但卻是未來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任務,更是“十三五”時期全國各地各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五大發展理念”視角下,重新審視、衡量自身存在的發展短板,才能明確未來五年的發展對策。

用“五大發展理念”重新審視發展短板

從全國面上來看,首當其衝的發展短板,便是結構性長期失衡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這個問題,在全國很多省份都普遍存在,困擾着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發展動力轉換。具體表現爲六大失衡。

一是投資與消費結構失衡:最終消費率嚴重偏低,投資率偏高;最終消費支出中政府消費率偏高,居民消費率偏低,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差距較大。

二是內需與外需結構失衡:貿易依存度相對較高、貿易順差持續大幅度增長,外匯儲備規模不斷累積。

三是產業結構失衡:三次產業發展不協調,資源配置效率不斷下降。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競爭力弱。第二產業大而不強,重化工傾向嚴重,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力,且耗費大量資源、能源,對環境造成了大量損害,多個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對提高經濟效率非常關鍵的第三產業比重長期偏低,發展緩慢。

四是要素結構失衡: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佔總人口比重明顯下降;儲蓄率下降導致資本要素供給下降。

五是城鄉結構失衡:城鄉一體化進展緩慢,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社會保障、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依然存在較大差距,勞動力等要素還沒有完全實現自由流動。

六是區域結構失衡:全國生產力佈局的市場化程度有待提升,生產力佈局與主體功能區規劃之間有待銜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合作機制有待完善。

七是收入分配結構失衡:以市場爲主導的初次分配體制不規範,勞動者報酬偏低;以政府爲主導的再分配體系不完善,稅收的調節力度有限,社會保障水平偏低。

結構性失衡之外,短板還有不少。

其一,體制性改革進展緩慢。在戰略謀劃特別是頂層設計方面,以及政府職能轉變、收入分配、財稅、金融、資源環境、社會保障、國有企業、對外開放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存在大量深層次的或嚴重滯後的體制機制性障礙,體制機制痼疾與上述結構性問題相互纏繞、交織在一起,錯綜複雜。

其二,創新能力滯後引致全要素生產率增速下降。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自主創新體系存在重大缺陷,技術引進的“外溢效應”正在減弱,很多因素導致我無法繼續在引進、模仿基礎上進行創新,企業創新仍處於跟隨模仿階段,創新型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缺失,科技創新能力難以滿足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