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1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盪漾在耳邊,我不經跟着輕輕合唱。

爲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職教中心全體學生線上參加了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美育雲端課堂”活動。

在“美育雲端課堂”中,我欣賞到了多所音樂院校師生及陝西延安、山西呂梁青海化隆等地中小學生在網上共同合唱的抗疫作品《我們》;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10所音樂學院以“音有愛、樂先行”爲主題的線上展播。作品歌唱祖國山河、傳遞團結友愛、增強戰疫信心,同時,又以《黃河大合唱》和《白毛女》爲主題,連線音樂名家,講解“黃河”故事,傳紅色文化,弘揚延安精神。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堪稱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千古絕唱。她的深沉、悲壯、激昂、宏偉、雄渾,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的完美結合,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是從我們民族的靈魂中迸發出的心聲,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音樂高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們永遠感謝冼星海,他是我們民族的驕傲。黃河大合唱是我們民族的音樂豐碑,聽黃河大合唱,我的心靈受到洗禮,心靈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藝術點亮生命,美育豐盈人生。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歷史銘刻的畫面,真切感受到了老一輩藝術家心中那份爲藝術獻身,爲祖國高唱的偉大情懷。延安精神、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必將厚植於我們的心間。用藝術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傳承紅色文化!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2

美的教育對於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來說具有特殊的作用,感受美、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素質已成爲對人才素質的根本要求,一個人如果沒有這方面的素質,會影響一個人的審美觀念、審美心理以及情操、思想作風和價值取向等素質的健康發展。

音樂美育的基本性質音樂美育,就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通過音樂藝術內容,按照音樂美的規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音樂審美教育,以促進人的素質全面、自由、和諧發展。音樂美育堅持德智體美等諸育的統一,堅持理論與實踐、情感與認識、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統一,它不是狹義的技藝性教育,不侷限於培養訓練學生的音樂才能和技巧,而是培養學生成爲具有完善和和諧個性的人。

智者普羅塔哥拉認爲:“音樂教師不只是教會學生識譜、唱歌,重要的是使學生從音樂學習中養成自制以摒棄一切陋習。通過和諧的旋律來陶冶性情。)音樂美育應該在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完善其個性,培養健康、高尚的音樂審美情趣,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感受、體驗、玩味和領悟,樹立正確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音樂美育如何促進人向善呢?我們知道,德育教育主要是通過政治理論、社會輿論和行爲規範來約束人的行爲,它往往只訴諸於人的理智,總是以說教形式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社會道德行爲和客觀社會的價值標準,其教育手段和形式顯得呆板、嚴肅和單調。而要使道德教育真正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紮根,僅僅依靠傳統的思想灌輸和道德訓誡的方法,已很難完全適應新的社會發展需要。要使人們的言行、情感、思想意識等自覺地遵循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要求,音樂審美教育將可以發揮它獨特的作用。這是因爲音樂審美教育既不帶任何強制性,又不帶個人功利性,它是在訴諸人的情感和喚起人的情感的過程中,以審美的方式來培養和完善人的道德人格的,因此,它對人的感染力強烈、深刻、持久

音樂美育作爲一種由外至內都體現着自由的感性形式,不但在其中積澱着美和智,而且也潛藏着善。音樂美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潛移默化中使人的良知和德性得到積累,並進而凝聚和積澱爲一種自由的道德心理結構和行爲模式,使人逐漸變得更爲純真和善良。人們希望通過音樂審美教育構築起一個完善的心理審美心理結構,使其具備強烈的音樂審美感受力和敏銳的音樂審美判斷力。這樣,人們在接受大量的優秀音樂作品的同時,就可以把音樂的美感和他們體驗到的快樂吸收到心靈之中,並且逐漸使自己的心靈、德性和行爲變得更爲完善、更爲高尚。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3

在沒有上美學這門課時就感覺到這門課程不是那麼的容易去懂,雖然說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是和美有關的事物,但是當自己真正來體會是卻很難。就像有一句話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幾乎所有的人都說過,我也常說,但也就是一說,從來沒有深究過爲什麼人皆有愛美之心。生活中也很少有人來想這些,而美學這門課就帶我們深入的瞭解爲什麼是美。

上之前自己在網上搜索一些關於美學這方面的內容,做了初步的入門。老師的講解中給我們介紹了幾本關於美學這方面的書籍,就拿《美學原理》來講,雖然不是太深入的去讀這本書。但通過閱讀自己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這本書主要介紹的是:

一,美的本質及特徵。人們在自由創造活動中和看到體現人的自由創造特性的事物時就會產生引起喜悅的美感。所以,美的最終根源、美的本質是自由創造。自由創造是人類珍貴的特性自由創造是指人們在認識客觀必然性、規律性的基礎上,能動地去改造世界,以實現人類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動。自由創造能夠成爲美的根源,是因爲人能在他所創造的對象和產品中直觀自身,看到自身力量、智慧和才能以及目的和理想的實現,可以感到自由創造的巨大喜悅,產生美感。所以我們可以說,美是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是在人類的勞動實踐中產生的。

二,美的產生。美具有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實用價值是指事物能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價值。審美價值是指事物能夠通過使人產生美感而帶來精神喜悅的價值。人們對實用價值的認識先於對審美價值的認識,審美價值是在實用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的。人們早期的審美價值觀和產品的實用價值是密切聯繫在一起的。隨着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直接聯繫才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美是怎樣產生的呢?1、美產生於勞動2、在美的產生過程中實用價值先於審美價值3、從實用價值到審美價值的過渡中,人類的觀念形態起了中間環節的作用4、在創造美的實踐過程中,主體與客體是一種辯證關係。

三,社會美,自然美和藝術美。社會美是指社會生活中的美,它經常表現爲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社會美是美的形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種,也是美的最早存在的形態之一。社會美的形態包括:(1)人的美。(2)勞動產品的美。(3)勞動環境和生活環境的美。社會美與自然美的最大區別在於:自然美以形式取勝,在社會美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內容,而不是形式。社會美的具體特點表現爲:(1)具有直接的實踐性。(2)具有鮮明的社會功利性。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它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它的社會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於實踐,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屬性和特徵(如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自然美的主要特點是側重於形式,自然美主要是以自然原有的'感受性形式特徵直接喚起人的美感。它同社會功利性的聯繫較爲曲折。因此,自然的某些屬性,如色彩、形狀、質感等具有不可忽視的審美意義,它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條件。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4

常言道“玉不琢,不成器”,一塊精妙絕倫的翡翠,除了擁有卓越的“先天條件”外,當然也需要後天的精心設計和細心雕琢。好的雕刻工藝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也能讓翡翠的價值更上一層樓。比如《青雲得路》翡翠,作品俏色運用巧妙,黃,紫,綠三色合一。雕琢人物精細、傳神,動作造型也是自然舒暢。圖案選自傳統題材,寓意吉祥。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我們仔細用眼睛去看,用心去體會,認真用耳朵去聆聽,總會發現些什麼。我們用心去觀察我們自己,會發現每天都不一樣,總是會有細微的變化。當我們真的用心去領悟其中的意境是,真的會觸動我們的心靈。《父親》這首歌,我平常是有在聽的,但是隻是爲了其中的旋律優美,而去聽。但是記得有一次,我一個人看着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這個節目,當時是古巨基在唱着這首歌,我用心去聆聽,聽到最後我眼淚刷刷的往下流,真的控制不住,最觸動我的淚點的是這麼一句: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他變老了。這句真的很觸動,想着自己的父親正在慢慢的變老,而自己缺沒有任何辦法去改變這個事實。

當我們用心去領悟了,真的會有所收穫,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精選範文5篇5

此次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攜手近三百餘家藝術院校,十幾家著名央地藝術院團,近萬名海內外藝術家,八大藝術門類,在六天裏通過網絡雲傳播推出四十餘場、上百小時的精彩節目,彰顯藝術爲人民,用藝術致敬延安精神,用美育傳承紅色經典的主題。

“美育雲端課堂”開幕式主要通過對交響合唱《我們》《黃河大合唱》、歌劇《白毛女》三部音樂精品的講解、欣賞,拉開5。23藝術節美育盛宴的帷幕。

《我們》

首先俞峯院長介紹了合唱藝術的特點,請出了《我們》的詞曲作者、中央音樂學院李小兵教授介紹《我們》的創作情況,隨後播放了這部當前抗疫音樂力作——雲合唱、雲合奏《我們》,俞峯院長執棒,集合全國100多所音樂院校共萬人師生組成的雲合唱團演唱,朗朗、秦立巍、呂思清等著名音樂家,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國內著名演奏家和樂團首席及國外著名校友等二百人組成的雲樂團演奏。深情的旋律、激情的演奏、宏大的音響,極具感染力,收穫滿屏點贊。

《黃河大合唱》

開幕式主體部分是俞峯教授講解誕生在延安魯藝的、我國近現代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紅色音樂經典《黃河大合唱》的創作、演出情況,著名歌唱家雷佳講解同樣誕生在延安魯藝的紅色經典、我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白毛女》的創作、表演、復排等情況。

俞峯教授在講解《黃河大合唱》時播放了新華社製作的國家相冊《黃河大合唱》,通過珍貴圖片再現《黃河大合唱》創作、演出情況,播放欣賞了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指揮中央樂團的《黃河大合唱》經典版本視頻片段——《黃河船伕曲》。

《白毛女》

開幕式下半場俞峯教授請出解放軍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講解歌劇《白毛女》的創作、排演、傳承。

雷佳通過連線場外專家、訪談場內嘉賓的方式,介紹歌劇《白毛女》與延安魯藝的深厚淵源,它對中國民族歌劇產生的重要影響。這部作品是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直接指導下創作的,它繼承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適度借鑑西方戲劇特別是歌劇藝術的成功經驗,融會貫通的藝術創造,爲日後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