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哲學類的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1

翻開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我彷彿打開了一本“天書”。什麼佛家的獨尊,什麼道家的復興,都是類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難看懂,也不想讀懂。因爲我對哲學的興趣的確說不上高漲,也許更多的應該是漠然或不以爲然,因爲哲學在我看來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無當。但是這一次爲了完成任務,我必須硬性要求自己把這本書讀完。然而,就是這次的“無奈之舉”改變了我對哲學的傲慢與偏見,嘲諷與調侃。它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對哲學的理解和態度。於是我不再漠視它,而是如數珍寶似的品讀着書中的每一句話,並頗有體會。

黑格爾曾把哲學喻爲“廟裏的神”,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個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一樣。”如果讓我來比喻的話,哲學就相當於人的靈魂,人如果沒有了思想和靈魂,那麼人只能稱得上是一具行屍走肉。此書內容令我頓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談話”這部分內容。很多人的確缺乏同自己談話的能力,缺乏對自己審視、懷疑、反省和懺悔的能力。所以會經常被自己矇蔽,糊里糊塗地虛耗和損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給別人給社會帶來傷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其實是告訴我們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沒有了自知之明,就會變得妄自尊大,最終變成別人取笑的對象。所以人在學會與別人交流的同時,也要學會同自己談話。也就是發現自己,發現另一個自己,發現假面具後面一個真實的自己。發現自己的侷限、偏見、愚昧、醜陋、冷漠和恐懼;發現自己的熱情、靈感、勇氣、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特的個性。當你學會了真正地發現自己時,你會在你身上找到許多隱藏很深的連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東西。所以人有時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開來,變成一個個分裂的個體,然後在分裂的各個自我之間進行平等、理性的對話,這正是一個人的內省過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個自我之間的訴說、解釋、勸慰乃至激烈的辯論中,人心深處的仁愛、智慧和正義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已經被繁忙的時代所導致麻木的頭腦又一次學會了驚訝;它讓我這顆原來只會跳動的心臟變成了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忙碌的信息時代,仍然需要有一個哲學的頭腦。因爲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有些人可能不會相信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少它改變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九點鐘,吃口飯之後便拿起遙控器以電視爲伴,直到有些睏意,然後按照我的生物鐘規律我又開長達三四個小時的午睡,醒來後再拿起遙控器一天過得還算“充實”。整個假期幾乎都是被這樣複製着。等到臨近開學的時候,方有點兒浪費青春的遺憾,但一打聽同事,他們也和我大同小異,我也就很自然地不爲自己的“虛度年華而悔恨了”。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也變成了一個“追星族”,變成了許多大哲學家的“粉絲”。因爲他們的淵博,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底蘊,他們的深遂,讓我無時無刻不在爲之折服,爲之感嘆。然而追逐過後我便深深的思索起來:爲什麼他們會有如此獨到的見解?爲什麼他們可以揭示人類和自然最深處的奧祕?爲什麼他們可以拋開世俗站在另一個高度來審視人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博覽羣書”。因爲只有在閱讀中我們才能接受思想的薰陶,才能理解哲學概念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就是與哲學家進行思想對話,在思想的交鋒中,才能磨礪我們的思維,激發我們的智慧。所以曾經從不出入書店的我,也開始學會在那裏駐足;曾經最吝嗇買書的我,也會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經在圖書館裏只是走馬觀花的我,也學會了安靜地欣賞。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說過:“談話使人敏捷,寫作使人深刻。”練習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有條理的連貫思維和深入分析的習慣。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人們往往改變了許多習慣,有的人養成了好習慣,有的人學會了壞習慣,有的人則丟到了好習慣。我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寫點兒東西,絕不放過任何的靈感和激情,所以那時我很自豪地被同學稱爲“才女”。然而,畢業以後經過了歲月的磨礪,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熱情和豪邁,而變得懶惰和平庸。有時我也會捫心自問,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我嗎?我難道就這樣隨波逐流一直下去嗎?於是,我也想力圖改變,但每次都是行動拖決心的後退。今天,《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不,應該是無數位中外的大哲人喚醒了我的鬥智,讓我開始去重新尋找過去的影子。於是,我又開始了嘗試寫一些東西,一點心得,一種感受,一絲啓發,一種疑問儘管手中的筆已有些陌生,儘管腦中的詞彙已有些匱乏,但我慶幸我又開始培養寫作的習慣了;我又可以用筆來傳遞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擁有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了;我又有一雙可以發現美和感到驚訝的眼睛了。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沒有驚訝的心理狀態,你就發現不了新的東西,也就將永遠生活在一個沒有變化、沒有發展、毫無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見,哲學使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所以說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哲學,感謝創造哲學的哲學家們,更應該感謝上級領導的敦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讓哲學成爲了我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讓我從哲學裏邊獲得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養料、觀點的啓迪和思維的力量。我要把這本書變成我的起跑線,施令的槍聲已經打響,我會目視前方,竭盡全力,一直向前衝!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2

這本《找回失去的“哲學自我”》是由高清海教授所寫。整本書共分爲三大部分,分別爲傳統現實與哲學,哲學與創新和人與哲學。我一向認爲哲學是人類所特有的,而因爲人類,哲學纔會產生和發展,因此在這篇讀書報告中,我將要就人與哲學關係這個問題對這本書進行一個總結和進一步的探索。

首先,人的本性。書中提到,認識“人”的方法論原則應該是:對人只能按照“人的方式”,不能運用“物種”觀點去認識。關於人的本性,自哲學產生以來,一直頗有爭議,歸結起來無外乎“物化”與“神化”,這兩種觀點看似對立,實際上,這兩種觀點分別是從人的物質本性和精神本性來看的'。但是“物化”把人歸結爲一個物體,這樣就忽視了人的主動性以及自我創造性;“神化”則誇大了精神的作用,把人完全歸爲“純粹理性”。因此要從人的“生命”入手去理解人的特異本性,即爲什麼人與其他生物與衆不同。的確,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人來自於自然,產生於物性,但是人是超然於物性之上。爲了理解人的超然物性就需要知道能夠聯結物性與超然性又能區別它們的節點是什麼,這個節點就是人的生命,或說是人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與其他生物有相同之處,即受物種規定支配,簡單來講任何其他生物一樣,需要空氣、水、食物等等,但人超於其他生物的點在於,人有主動性,可以改變環境使其有利於自己,例如,誰把,發電站等等,人的“生命”也從單一的本能生命,又添加了自主生命。由此可以看出人有雙重生命。這種兩重性生命表明人要經歷兩次生成。先經歷本能生命,就是爲父母所生,遺傳父母的基因,獲得了生命,汲取父母和自然社會所給的養分。接下來就要經歷自主生命,這是需要每個人自己爭取和創造,接受文化,講求“做人之道”。

以上我們可以得出關於人的本性的結論。首先人有物性同時還有超物性,其次人性既存在於個體生命之內,又超越與個體生命之外,既屬個體生命的統一性,又表現爲多樣化的差別性。最後,人性既屬前定的本質,又永遠在不斷生成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是複雜的,這使得我們不能再以簡單的本性認識我們自己。

接下來,作者從人的本性理解哲學的本性。“哲學”與“人性”是有內在關聯的。如歷史,地理等學科都是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人,但是隻有從哲學思維的高度才能把握人的真實本性。作者認爲“哲學”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當人認識到自己人的本性的時候,人會開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本性,生存意義與其它存在的關係種種問題,換句話說,人們開始思考自己是什麼,爲什麼存在,自己與其他生物、其他人、自然社會是怎樣的一個關係的時候,哲學就產生了。而哲學本性也就是“人”的自我本性的自覺意識。當人類完成了自己物質的基本需要時,人類會思索自己未來的生活和道路,而這種思索往往是自由的和自覺的,因爲外界無法控制和強迫,哲學也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因爲不同的人思索自己的方式不同,角度也不同,所以哲學沒有統一的對象,固定的性質和終極的結論。哲學也就是多樣性的,多面的以及永遠發展的。

隨着時間的發展,人因爲矛盾的不斷產生和變化,要求人與哲學的概念也應不斷更新。人類的前進方向是由人類自己探索的,而每個人的思維又是不同的,一個人的想法越多,思想延展的道路越多,而這種發展往往外界難以控制,所以會有正面的道路和負面的道路出現,人類也往往迷失方向。但是在人類的“自爲本性”中含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人類也會審視並矯正自己走過的路。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思想會不斷產生新的哲學,而這些新的哲學又會指導人類走入某條道路。例如,在書中,作者提到,由於18、19世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興起,人類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前進的道路,“人是人自己的上帝”“知識就是力量”(培根)“人爲自然立法”(康德)等觀念也如雨後春筍般產生,因爲人的壯大推動了哲學的

觀念,即人成爲人,不是因爲非人的力量,即那些自然中的物質或是不同的神和宗教,而是因爲人自身的活動和力量。因此,人找到了自我的真實本性,哲學才能找到自己的理論歸宿。人的觀念的變革,必然會引起哲學觀念的根本變革。

因爲哲學與人的這種關係,作者進一步對哲學的理論品格進行闡述,即哲學之祕密在於“人”的祕密。哲學的品格特點與人性是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的。第一,人具有兩重本性而哲學也是這樣。在本篇讀書報告中的第一點中已經闡釋了人性的物性和超物性。同樣的,哲學既不是科學,也不是神學,但是哲學對於各種問題的探討常常是超現實的,而對哲學問題的解答,又往往是科學的,所以哲學與人性是一樣的,都具有物性和超物性。第二,哲學與人的關係有着其他學科與人所不具有的特殊關係。哲學既內在於人的生活,又超脫於人的生活,這是哲學所特有的理論性格。哲學看起來玄妙難懂,不想物理化學,可以直接改變人的生活;或像歷史地理,直接描述和記錄人的生活。但是哲學的問題都直接來源於人的'現實生活,例如:我們從哪裏來,我們來到世界的意義是什麼等等,這是人們對自己生活自覺性的一個體現,因爲這種問題常常是我們自發提出來的。哲學並不提供對於具體事物和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它會提供對待根本問題的原則態度、理解方法和認識方法,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精神意境。這些觀念和方法是我們在解決具體問題時的一些根本原則,因此當這些觀念和方法改變時,我們基於人性的生活方式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第三,哲學與人性既具類性,也有個性。這是因爲哲學表達的是人性的本性,這種本性本來就是所有人類所共有的東西,因此具有類性;但每個人又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表達的人性和哲學會不同,就出現了個性。因此,若要研究人性,或是哲學,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作者在書中最後提到的是人是哲學的奧祕。許多人總是認爲哲學是神祕的,人是要研究哲學的,但其實哲學表達的是人對自己的觀點,哲學只是人們瞭解自己的一個媒介。各種哲學的出現,表現的實質是人們對自身不同的看法。而人們看自己不會只從單一的角度或只從小團體來看自己,而是以整個世界爲對象的。所以可以說人是一個微縮的宇宙。而如果要理解人爲什麼是哲學的奧祕,就要理解人與哲學的“對象世界”。人是以整個世界爲對象的,因爲人雖然與其他生物一樣都來源於自然,但是人可以通過科學等手段改變自然,不會拘泥於某種特定的自然環境,所以說人是一種世界性的存在。因此我們想要了解人,必須要要回到世界的角度來看人,而要完全瞭解世界,又必須要理解人的一切。哲學就是不斷在從世界看人和從人的角度看世界中轉換。所以說,哲學看到的“對象世界”,不是自然世界,而是人生活在的這個世界,包括社會等等。但是,人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人開創的,所以,這個世界是具有多重性的,或說是多重世界。“哲學世界”可以說是科學世界和神學世界的結合,因爲它既有自然世界對人的“潛能世界”也有人們嚮往的“理想世界”,是自然的和屬人的,潛在的和理想的,物質的和精神的,主觀的和客觀的,必然的和自由的等等具有兩重性質結合的矛盾世界的。正是哲學的這些多重性才得以把握人在生存活動和發展活動中的多重性。因此,哲學,實際上是人以世界爲中介的自我認識、自我理解、自我創造、自我實現的理論活動和理論表達。

在這一篇中,作者由淺及深,由一面到多面介紹了人與哲學的關係,我不敢說我完全理解並認同作者的每一個觀點,但是,我還是從中有一些新的啓迪和收穫,以及對於人性與哲學有了新的認識。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3

馮老不愧是理學傳人,非常有理性,他認爲,中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哲學和思維方式,完全是因爲地理的緣故。中國地處大陸,所以農業佔主導,因爲經驗對生產大有幫助,於是人們迷信經驗,因此有歷史退化觀;因爲人被綁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識;因爲整天接觸都是具體的事物,所以對抽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於是整天討論“有”鞍無”鞍道”鞍天”的……而歐洲海洋貿易發達,商業爲主導,所以對“數”和“邏輯”特別敏感,抽象思維發達,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學自然對確定的東西又特別渴望,所以有了實證主義……“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壽智者動。用來描述東西兩種文化很恰當,中國人善良,歐洲人聰明。”(大意)這多少有點史賓諾莎的味道,我們其實能自己自由決定的事情是沒有的,上帝在通過自然法律把我們當成傀儡……

另外一點給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實很多哲學並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種闡釋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來說,“原教旨”是什麼已經無關緊要了,你怎麼解釋它纔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種闡釋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種闡釋方式,但卻一個是性善論一個是性惡論相互矛盾。不論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後世繼續闡釋繼續再造——程顥程頤都是同一個媽媽生的,生理上他們是兩兄弟,哲學上他們是拜孔孟,卻能發展出理學和心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哲學就是一棵大樹,從最基本的那個根部不斷分出枝椏最後形成鬱鬱蔥蔥的綠蔭。

而且原來截然不同的學說系統都被人爲了功利的目的不斷糅合嫁接,產生種種怪胎。西方也一樣,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來爲教義作支撐,於是就有了聖·奧古斯丁和聖·多瑪斯的神學……這就導致了兩種學派的衝突和矛盾,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其實就是“原教旨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爭論,可見“修正”這種東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與時俱進”,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會前人的東西,以配合時代的要求,但是往往這種“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的烙穎,越是時髦的東西就越容易過時,(偉大的辯證法!)還不如什麼都不解釋,一本《論語》放在那裏,讓你們自個兒猜去吧!另外,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這種矛盾在西方同樣存在,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種古文學派的突圍。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論宗,也叫二諦義,相當好玩。佛家認爲,真理有兩種,一種叫俗諦,一種比較牛逼,叫真諦,但是俗諦和真諦是會轉化的(再一次歌頌辯證法的偉大!),主要是看你是處於那個境界。在第一個level裏面,第一種真理是“萬物皆有”,是個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義的論調,一切都是真的,物質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人的意識只是大腦的機能和產物;而牛逼真理是“萬物皆無”,人生如夢,都是人心的活動,類似柏克萊的觀點,意識才是第一性的。但是這些真理統統都是第一個level而已,根據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這時候會出現一個boss把以上兩種觀點統一起來然後秒殺之,這就是“萬物非有非無”,類似於笛卡爾的二元論,意識是真的,物質也是真的,倆人都沒錯。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俗諦,而第二個level的真諦是什麼呢?非“非有非無”!很繞吧,簡單來說,就是說我們沒必要執着於萬物是“有”還是“無”,還是“非有非無”這一點,因爲萬物是不可以用“有”和“無”來描述的,因爲“有”和“無”只是我們人類意識的概念,是我們意識的枷鎖,而宇宙萬物的存在形式並不能簡單用“有”“無”來描述,它已經超越了我們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處於三維空間的人腦不能理解四維空間一樣,用康德的話來說,它跟“上帝”一樣,屬於一種“超驗”的東西,要想理解“萬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處於“萬物”之中,你必須跳脫出來,你做不到這一點,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遠不能理解萬物是怎麼存在的。這纔是第二個level的真諦。天礙…那麼第三個level又是什麼?對不起,沒有了,第三個境界理應是終極的真理,但是這已經超越了人們概念的極限,也當然超越了語言,只能靠自己的頓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沒辦法用語言告訴別人,只能“不可說”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4

愛情,是詩歌永恆的主題。抒情詩人雪萊,以多情、憂鬱的筆觸,假以自然和美的萬物風光,生動的再現了這一主題。

淙淙細泉匯入江河,滔滔百川瀉入大海;脈脈清風從耳邊、鬢角輕輕滑過,撥撩起詩人深長的情絲。世界萬物如此融洽、和諧,我們沉浸在詩人所勾畫的旖旎風光之中。接下來詩人筆鋒一轉,景況便急轉直下:“爲何你我獨不然?”乍看,來得突兀,實則正巧、正妙,詩人的憂愁、慨嘆,憑此一筆,全部展現出來。這不由使我想到了辛棄疾的一首詞《青玉案。元夕》,詞人用了大量筆墨,着力渲染上元佳景,流光溢彩;但結尾一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原來,這所有景色都是爲了那所謂“伊人”而設。這玲瓏一點,足使我們忘卻全部美景,而只爲詞人的癡情感動。兩位詩(詞)人,一古一近,一中一外,結構安排竟如此不謀而合,可見,詩(詞)人的靈感是相通的。

詩人雪萊還運用了奇妙的想象,把山峯、波濤、花兒、日月全都擬人化。詩人把自己的情感付諸草木,顯示了一種“博愛”精神。沉醉在幸福中的人,看周圍的一切都是美麗的;困陷於悲哀中的人,看一切都是灰暗的;癡迷於愛情的詩人,看自然萬物都是有情的。再聯繫下一句:“這般柔情有什麼意義,如果你不吻我。”不難看出詩人的弦外之音:如果心目中的愛人並非鍾情於“我”,那麼這份感天動地的柔情便毫無意義。詩人的情意藉助於自然,表現得更富活力。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詩寫到:“我願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岩上,這靜默的毀滅,並不使我懊喪……只要我的愛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涼的額,親密的攀援上升。”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不老的情感。中國詩詞中亦不乏這樣的例子,李商隱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晏殊的“檻菊愁煙蘭泣露”,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皆以物喻情,創造了一種出神入畫的意境美。

由於語言的阻礙,我們無法領略詩人遣詞造句的煉字美,無法領略詩中一詠三嘆的韻律美,這是一大遺憾。但通過譯作,我們仍能感受《愛的哲學》中奇妙的構思、大膽的想象所帶來的意境美。

雪萊的詩,感情充沛,富有激情,動人心絃。大家所熟悉的《西風頌》、《雲雀歌》、《自由頌》等,無不瀰漫着濃厚的抒情氣息。雖然雪萊的生命似流星劃過,但他的詩的精神卻如恆星般光耀詩史,熠熠生輝。

哲學類的讀書心得5

大凡看到哲學這個詞,腦子中第一個反應,便是枯燥,這和我們所受的應試教育有關,記不住的概念,選不全的多重選擇題,再是用什麼什麼原理去解釋什麼什麼的正確性。事實上,這個學習的結果,只是讓我們記住幾個概念、條條綱綱的八股特點區別,實在無助於我們哲學氣質的培養,哲學思維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學氣質和思維是指理性,理性是什麼,追求公義,也就是正義,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學,首先要了解哲學這個詞的含義,哲學是什麼?羅素給了一個既模糊又明晰的定義。哲學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羅素接着給出了科學的概念,科學是指一切確切的知識(我們知道科學的一個特點是可重複性),而神學則是超乎確切。羅素在“確切的”、“教條”這幾個字下面都打了着重號。而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塊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塊無人之域就是哲學。個人認爲:羅素這個分法和中國象棋盤很象,科學是漢界,神學是楚河,而哲學則是中間的鴻溝。當然如果你的思維是動態的,你應該已經想到了,中國的陰陽太極圖纔是羅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魚是科學,黑魚是神學,而白魚和黑魚似連非連的那部分擠撞區就是哲學。白魚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學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學”,黑魚的眼睛是的,則表示神學也許有一定成分的“科學”,這個比喻解釋羅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爲,這有助於摒棄非此即彼的中國試思維。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於理性而不是權威(這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教主觀主義是不同的,區別在於羅素訴之於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讓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處,而唯心讓人傲慢)。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爲重視的,是人爲什麼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傢伙所認爲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爲什麼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