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寒假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彙編15篇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

喜歡上蘇軾,是已經很久的事情,讀着他的《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似乎能穿越時光,看到那駐足於在山頭驀然回首滿臉釋然的明星。

這個寒假很長,宅在家,真的有點悶。翻開這本囤積已久的《蘇東坡傳》,仿若走入另一個世界,跟隨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一起見識蘇軾的一生。林語堂先生對蘇軾的評價是極高的,“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在他筆下的蘇軾,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才華橫溢的詩人,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

不凡之人坎坷的一生,也許起起落落才鑄奇才。

雖然歷朝天子對蘇軾有敬慕之心,還總能得到歷朝皇后的蔭庇,在受審時,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後來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但蘇軾還是屢遭貶官,甚至逮捕,忍辱而活。

他被貶到黃州,在農舍雪堂和城中臨皋亭兩處住,每天兩處往返,明明是被監視的流浪漢的日子,卻被蘇軾過成了農夫的閒雲野鶴的生活,這種完全鬆弛,精神的安然自在,他所寫的隨筆雜記,成了我們最爲喜愛的作品——四篇絕世妙文:《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前、後篇)《記承天詩夜遊》。

儋州在當時被視爲海外,不宜居住之地,蘇軾流放到這裏,冬天沒有大米吃,只能吃芋頭喝白水當做飯食。“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真的是不屈不撓,真達觀,這樣的狀況下都不會讓他失去人性的快樂。

能看淡人生不如意,總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似乎是蘇軾與生俱來的能力,來自心底的達觀和釋然。可能正因爲這些剛行走於雲端,又跌落到谷底的特別遭遇,才能讓這位曠世才子有了豐厚的生活體味,迸發人生的思考,恣肆灑脫的性情纔有了看似隨性實則不向生活低頭的倔強。

不管他身處何地,何種境遇,總能把稍瞬即逝的感受,賦予不朽的藝術形式,流傳後世,豐裕我們的生活。

走近蘇軾,見識他的真性情。

真。爲百姓幹實事。蘇軾在杭州主政時期,杭州城有五十萬人,卻沒有一家公立醫院,他從公款裏撥出兩千緡,自己捐出五十兩黃金,在杭州城中心建了一家公立醫院。這個“安樂坊”是中國最早的公立醫院。他還關心杭州居民的用水問題,疏通杭州城的運河淤泥等,向專家請教,測量運河高度,擬好計劃,以防淤泥沉澱,保持運河地區的清潔。剛一結束杭州城的輸水管和六個水庫工程,就立即着手整理西湖,用淤泥建長堤,疏浚西湖,增加湖面的美麗,縮短往返距離。

的確,細數蘇軾爲官時爲人民辦的實事,能感受到他單槍匹馬隻身奮鬥的真誠,只可惜施展才華的時日不多,剛伸展出拳腳,就被政敵踢出局。

善。蘇東坡對弟弟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裏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饑荒出現,屢次向朝廷報告,而救百姓於飢餓竟成爲政客打擊他、使之失勢的題目。他的善,生不逢時。

在他的詩中,能把人民的心情反映得很充分,明明朗朗笑聲的歌,能聽出蘊含的怒吼和嘆息;在潺潺的水聲之外,能聽到農村老嫗的悲嘆聲;在鷺鷥的鳴聲之外,又能聽見監獄中的呻吟聲。

朋友圈太強大,跟隨蘇軾拜訪了一圈宋代名人。

在蘇軾的年代,他本身就是一位跨界大明星,政界、詩詞界、散文界、書畫界赫赫有名,他的朋友、粉絲,上至歷屆皇帝皇后,下至平民百姓,對他的才情欽佩不已。

據說皇帝在用膳時,停著點頭微笑稱讚,旁人說一定是在讀蘇東坡的文章。有次,蘇東坡給皇帝上了謝表,皇帝向四周一看,對羣臣說:“蘇軾真是天才。”

蘇東坡自幼年傾慕吳道子,被貶黃州,傾其全部時間致力於繪畫,後來返回京城,他的詩畫朋友就在京師聚集,與米芾、李公麟、黃庭堅、蘇子由、秦觀、張耒等作詩、作畫、笑謔。

走到哪裏,都自帶光環。與和尚參寥同遊廬山數日,竟然可以在數百和尚之中引發轟動,大家爭相傳言:“蘇東坡來了。”

在書中,還看到王安石、司馬光、程頤等大人物,讀着,仿若置身於宋朝瞬息萬變的朝政中,跟隨政變潮流起起落落。

君王欣賞他卻不重用他;他遊歷、貶謫到各地,均有朋友陪伴他;妻妾兒女愛他敬他,弟弟子由一家和他共進退;政敵章惇等恨不能踩死他……蘇軾跌宕起伏的一生,是真實的人物傳記,卻在恍惚間誤讀成一部勵志的人物小說,這大概就是不凡之大家的非凡人生吧!

在讀《蘇東坡傳》時,我們在追隨一個具有偉大思想、偉大心靈的偉人生活,讀着他,崇拜着他,仰望着他,去嘗試着讀懂他留給後世的思想、人生的智慧、性情中的達觀。也許,他在用人生演繹“也無風雨也無晴”。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2

從學生學習的五個環節(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反饋)抓起,把獨立思考放在較爲突出的位置。以預習爲例要求學生改瀏覽型爲思考型,使預習成爲有意義學習。我們的做法是通過問題串的形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再在課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煉總結

獨立思考不是異想天開地胡思亂想,必須遵循正確的規律與方法。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遊離於獲得和運用知識這個過程之外,而是貫穿、滲透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只告訴學生結論,而要讓學生了解得出結論的過程和方法,知道知識的來龍去脈及相互聯繫。通過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學會正確地思考,逐步構建起思想方法的體系,爲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思考作準備。以“複數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爲例,隨着學生在課上的討論不斷深入,師生共同構建起復數概念的知識結構,並在此解決的過程中,提煉出一些思想方法

教師講解不宜過細,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否則,看似講透,實則難以內化爲學生的觀點,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無法形成,因此,教學過程中,對於最基本、最主幹的東西要講清,以利於知識遷移;而對於一些擴展性問題、簡單的推導和論證、前後知識對比以及區別和聯繫,對知識和方法的歸納、總結等,可以給學生留出餘地,激發學生自己去鑽研思考

以“數學歸納法的應用舉例”的教學爲例,我們的側重點放在了問題結論的探求上,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有限與無限的矛盾,從而加強了學生對數學歸納法應用功能的理解

推遲判斷是奧斯本智力激勵法的一個原則,該原則的要點是限制在暢想和討論問題階段,不宜過早地作出判斷和批評,要營造寬鬆的氛圍,使討論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斷誘發創造設想,最終使思維走向靈活、深刻和全面。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3

今年寒假,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5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讀後,使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爲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爲一位勇於自我批評、善於積累、善於反思、有愛心、勇於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着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裏,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裏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着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急於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髮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大。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4

這個寒假期間我選讀的書是《蒙田隨筆集》。

雖然讀書是興趣和習慣,但考慮讀這本書,不僅因爲它出現在很多推薦書目裏,還出於對作者的好奇——一個做過法國波爾多市長的作家,會展露怎樣的文采和思想。

在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的過程中,漸漸被這本書和作者吸引。蒙田是法國文藝復興之後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以博學著稱,在世界散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傳統習俗、人生哲理無所不談,並旁徵博引了許多古希臘羅馬作家的論述。作者還對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寫與剖析,使人讀來有親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學趣味。這本書收錄了蒙田的經典隨筆作品。

他的隨筆有如一道風景,左邊一座山,右邊一條河,前面一排樹,後面一坡草,分開來看是山河樹草,合起來看是一片完整的風光。他談自己,但是他通過談自己而談到了人類和世界。

書中還有好多閃爍着光芒的智慧,敏銳地觀察世人、世俗、世事,也用他的觀點爲他的觀察對象做了腳註。人的習慣難改,世俗的習慣更難以撼動;教育孩子是我們最難、最艱鉅的工作;當心靈失去目標時,應該爲心靈找到發泄的出口;我們不應該要求事事如意,但應要求事事如理……

尤其是他的教育觀念讓人印象深刻,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教育觀念不謀而合——蒙田理想中的新人是身心和諧發展的“全”人,主張教育要兼顧心智和身體。“只使他們的心智健全是不夠的,還必須增強他們體力,如果心智得不到體力的支持,就要受到過分的壓力。”他說:“我們造就的不是一個心靈,一個軀體,而是一個人,不應把心靈和軀體分離開來”教育者要把教育對象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教給他們生存和交往所需的必要知識,這一點對兒童來說尤其重要。兒童尚處於人生的初期,發展方向不明,變化規律難以把握,教育培養的任務顯得異常艱鉅,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把握重點,培養兒童良好的人格。他認爲,良好的人格不僅表現爲身體健康,還表現爲精神健康和有着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能夠永遠快樂地生活。應該教育兒童用健康的精神來指導自己,促進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心靈和身體的和諧統一。

感覺蒙田的文筆隨意親切,真誠,思想充滿了睿智。所以有些書評寫道:“蒙田是一個讓我們越看越像現代人的傢伙。”總體感覺,這是一本沒有太多時代界限的書,值得一讀。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經常閱讀豐富自己的頭腦和心靈,無論對於工作或生活,都非常有必要。東西方的名家典籍,能給我們的身心帶來裨益。

以前經常閱讀英文文學類的書籍,以後的閱讀計劃,我會着眼於教育類和名家經典,拓展一下視野,令自己有更大收穫。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5

在新冠肺炎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裏再次拿起這本書,認真看了起來。都說父母是最容易的職業,只要你會生孩子,你就能當父母,不用考證,不用過關。算算日子,自己爲人母已三年有餘,自問是否合格,答案是否定的。因上班的緣故,孩子十個月的時候就與我分居兩地,少了陪伴,自然談不上合格了。

寒假到了,收拾行李,我一個行李箱,孩子一個,我們在關係上儘量平等。他學着媽媽的樣子,一手牽着我的手,一手託着行李箱。我們回姥姥家了,在高鐵上抱着孩子,我說這個寒假媽媽希望是溫柔的媽媽。儘管現在看來,我並沒有做到,懊惱!這時才發現,媽媽這個職業,我需要再修煉一下了。趕緊找到這本書看了起來,越看越發現之前的自己多幼稚和愚蠢。好好學習,做個儘量合格的好媽媽!

作爲一名教師,自然知道教育分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並且後者更加重要。開篇第一張就是教養的格局。孩子之間的差距,來自於原生家庭。這就是老師總會說的一句話,同樣都是一個老師教,爲什麼學生的差距如此之大,拋開先天智力因素,那麼客觀環境的影響就顯得至關重要了。父母給予孩子的包括物質條件也包括了精神財富,經濟因素有時無法改變,那麼父母的性格就更爲重要,可以成爲孩子成功的助推器,千萬不要讓原生家庭成爲孩子的天花板。孩子未來的道路有千萬種,不要因爲你的眼界就侷限了他的發展。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媽媽剛剛經歷了痛苦的生產過程,看到皺巴巴的小寶寶都會說一句話,我只希望你這輩子快快樂樂的,你平安健康就好了。隨着孩子的長大,他會不會翻身,會不會走路,會不會講話,變得格外重要,和誰誰誰家的孩子比是好還是不好呢?漸漸地到了學習的年紀,更多的技能要讓孩子學會,成爲金字塔尖上的人。這本身沒有問題,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的,但是需要正確的方法。父母就是要做好引導作用,你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先成爲這樣的父母。這個過程,是相互的,人長大到成熟,沒有正確的時間節點,即便成爲了父母,也許也沒有真正的成熟起來,那麼就需要學習和自我修煉。這個過程,父母在成熟,孩子在成長,這多好啊!世上沒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沒有完美的父母,但是都會有擅長的某一方面,發揮極致,培養出情商高,教養好的平凡的孩子。不需要個個都是清華北大,不需要個個都是民族英雄,簡簡單單的孩子,走普普通通的路,一樣也是成功,只要孩子快樂,更加有深度的快樂,那就是成功的人,父母也就是合格的父母了。這條路漫長並且充滿了樂趣,有挑戰也會有挫折,但是隻要方法對,心態好,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這個寒假十分特別也很漫長,多了許多時間用來陪伴,整日不出門的相處,都是一個個災難現場,一會兒孩子哭,一會兒孩子笑,一會兒媽媽大聲呵斥……分分鐘在崩潰的邊緣。我總認爲現在的小孩不會缺乏愛,尤其在我們這樣的家庭,雙獨生家庭,家裏只有一個寶寶,小孩子應該是在滿滿的愛中成長的。直到今天才意識到,沒有意義,低質量的陪伴都是不愛的變現,甚至讓孩子更加的缺乏愛。放下手裏的事情和手機,把眼睛放在孩子身上,投入在他的世界裏,愛就出來了,絕不是幾件好玩的玩具和迷人的電子設備可以替代的。

書中提到許多家長花高價錢買學區房,上幾萬幾萬的輔導班,有個媽媽花了幾萬塊錢給自己的孩子報名情商培訓機構。怎麼看待這些現象呢,平常心很重要並且要根據每個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來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縱觀世界,精英教育已經普遍化,那麼父母能做些什麼呢?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名校,這大概是中國父母能想到並且的答案。根據我本身的經驗,從小學起一直到研究生畢業,上的學校雖然不是清華北大這種特別牛的學校但是在本領域範圍也算的上中上等了。高中就讀鄭州外國語學校,當年也是河南省數一數二的高中了,憑藉一技之長有幸進入名校讀書,名校果然不一樣,學生都是全省頂尖的人才,教師也都是省級名師,再來談談自己,學習跟不上一點不意外,好在老師不放棄,同學不嫌棄,自己也必須要努力,壓抑的三年,說痛苦肯定有,說遺憾真沒有,學習這件事真不是努力就有好的結果,那麼名校對一般的孩子來說到底有沒有好處呢?有,比如身邊的同學確實整體素質高,有,比如老師真的有水平。那麼要說沒有,就是大環境會壓的人喘不上氣,再加上不懂自己的家長,心理素質但凡差點的孩子直接就跳樓了。作者提出的一個觀念我也十分認同,那就是比學區房興趣班更重要的,是培養適應未來的孩子。父母絕不僅僅是一個角色,更是一門學問或者學科。從理論到實踐每個步驟都必不可少。名校不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纔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的眼界,興趣愛好,性格脾氣纔是孩子的財富。

暖媽的書值得一看再看,育兒觀念也要與時俱進,這是一本有溫度、有智慧的書,書中52個核心教育理念需要認真解讀,好的教育,好的父母就是讓孩子有權利去選擇他的人生道路。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6

《小學英語教學法》一書中指出,小學生學習外語具有模仿力強,記憶力好,勇於開口等特點和優越條件,對今後進一步學好英語,培養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爲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應該放在其語言技能的培養上,而不是放在單純的語言知識上,要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英語的一些感性知識。打下較好的語音基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從而具有以聽說能力爲主的初步交際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

作爲一名小學英語教師,要搞好英語的教與學活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通過小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直觀性,實踐性使小學生愛學,會學,主動學。小學英語教學法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不是會講英語的人就能教好英語。我們不僅要具有堅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運用語言的能力,還必須學習有關英語教學的理論,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歌謠,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與口味。簡筆畫,一種具有普遍推廣意義的直觀教學手段,它運用最簡單的線條和平面形概括地勾畫出物象的主要特徵,用筆簡練,形象簡潔,應用簡便。它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教學難點,變抽象爲具體,化複雜爲簡單,並能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果。運用歌曲和音樂學習語言也是外語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用教唱英語歌曲的方法把兒童引入英語的廣闊殿堂,無疑是符合兒童心理髮展規律的,它具有以下作用:激發學習下去。提高學習效益。完善學習品質。充實文化知識等。

我們可以從各類兒童英語教科書中選擇一些旋律較熟,唱詞簡單適合的歌曲等。當然還可以自己在學生很熟悉的旋律中配上當堂學習的主要句行型,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紮實的掌握所學知識,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對英語教學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以後,在課餘時間應該多讀一些專業的書籍。更好的幫助自己搞好英語教學工作。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7

寒假是孩子們期盼的,作爲老師的我也同樣,寒假可以好好休息,但是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愉快的寒假讓自己有點困擾。作爲青年教師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學校也爲老師們着想,要求我們假期好好讀一本書,品一碗心靈雞湯,在愉快的假期裏也能成長。

我也挑了自己喜歡的一本書:肖川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過幸福快樂,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實現。幸福是人類個體認識到自己需要得到滿足以及理想得到實現時產生的一種情緒狀態,是由需要、認知、情感等心理因素與外部誘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複雜的、多層次的心理狀態。而教師的幸福是教師在教育場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滿足後的一種感受,是教師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的一種教育主體生存狀態。教師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師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教師,循循善誘,守望的是講臺,放飛的是夢想,播種的是知識,收穫的是未來。教育是教師的生命,因而教師的幸福首先來教育教學的工作。其次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因爲從學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體驗到精神上的無限幸福,學生的道德成長,桃李滿天下,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同時也來自教師的專業成長、教育研究、善好的學校生活。

教師的幸福其實很容易得到實現,當學生的成績有進步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調皮的學生開始懂事、聽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當在比賽活動現場,學生一起吶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幸福。對於教師,我們很容易在身邊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種感覺,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幸福就是一種充實、閒適,沒有空虛感,匱乏感、無聊感,沒有內在的緊張、焦慮。幸福就是內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也不是很難,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教育事業,自己的學生,用心體會生活,你會發現幸福就在身邊!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8

寒假走進蘇霍姆林斯基,使我反思語文教師的素養。

歲月悠悠,滄海桑田。踏過教學的腳印,回眸,卻發現,當一切的西方“後現代”改革渲染我們的課堂時,驀然,教師的專業素養卻成了我們應對的高山。

對於語文老師而言,專業素養意味着什麼呢?

我以爲,語文教師應當成爲“語文的化身”。那裏的“語文”應是“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語文的方式,不僅僅僅指語文課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更是指用語文的方式來思考、來感悟、來表達,敘事、隱喻、抒情、對話,乃至一聲問候、一句評價。那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語文老師不僅僅僅屬於自己,他就應當成爲語文。是否還能夠這樣說,如果以前我們說“我是教語文的”,那麼,我們這天應說“我是用語文教人的”。若爬過這座山,到達這境界,語文教師的素養務必提高。

有人這樣評價我們語文教師:視野不寬、知識貧乏,學識單薄、乾癟,以本爲本,拘泥教材,搬教參,對答案,不善舉例和比喻,不善聯繫和聯想,不能對課文知識進行有效擴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開。底蘊不厚、缺乏見解力和創造性,智慧疲軟,人云亦云,教學沒有深度和厚度。修養不足、育人乏術,職責心似乎挺強,藝術性卻很差,貌似很優秀,其實問題多多,自我感覺良好,反思潛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學生活乏味,類似套中人,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

君不見,語文教學的原點不在上課的老師形象怎樣的迷人、課件怎樣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設計多麼精彩、教學佈局怎樣的巧妙,以上這些都能夠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輔助加以彌補。然而,衡量一堂課的好壞,依我看,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學科本位的價值獲得,二是教育學的含量。這兩者恰恰要靠教師的學科專業水準和教育教學潛力來引導幫忙學生完成,而前者卻是前提。

在xx,對於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我簡單地概括爲兩句話:第一、解讀教材的功夫,第二、課堂教學的功夫。然而如何培養這素養,讓教師所受的專業教育和積累下來的專業經驗,溶於教師課堂上的言談舉止之間,成爲教育的機智和情懷,爲學生的成長引路、照明,成爲能夠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能夠吸引學生熱愛語文的強有力的磁場,這或許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深思。

於是,每一位立志“用語文教人的”語文教師,是否就應當以一顆爲師者應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專業素養?專心行走於課堂間、

作爲一名語文教師,直接體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方式莫過於在課堂上的行走。一名語文老師是否至少應當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有勇氣行走於語文的課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從這些年來的成長經驗中提煉、總結而成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談素養的蘊藉和提高。我要求xx的語文教師,就從這些最基本的素質談起,我們的學生從xx畢業時也努力要做到這幾條。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9

一、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

在新課程改革理論中,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傳統的班級教學中,教師處於絕對權威地位,學生爲各自的目標奮鬥,同學間是競爭,缺少互動。而新教改理念下的“小組合作學習”要求英語教師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人才觀、教師觀、學生觀。新課改呼喚着教師解色重新定位。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的時候,教師由知識的灌輸者轉換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幫助者。在“小組合作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教師熱情的幫助、鼓勵、指導,這時教師由課堂上的上帝轉換爲激勵者、指導者。由leader轉變爲learner,因此,在新課改理念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由居高臨下的絕對權威轉換成爲引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

二、組建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課堂小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爲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討論,學會表達,學會組織,學會評價的多種能力。課前:考慮到學生的座次,以及各科老師早已規定好的小組等多種因素,按照英語學習能力,重新選出了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組織組員課堂開展小組活動,組長再進行二次分工,分別負責檢查各項學習任務:前置性作業的檢查,單詞記憶的檢查等。課中:小組交流前置性作業時,指定組長負責檢查,大家互補知識的同時監督分數記載。在單詞教學中:組長領讀、小組學習、彙報單詞的讀音、拼寫以及造句。閱讀教學:自我檢查、小組學習(讀、翻譯、找知識點)、彙報、複述),課後評價:統一的小組評價本,統一的加分方式,統一的表彰方式。加強對個人的評價。

三、小組學習中的加分細則

1、前置性作業。每完成一項分別按優良不合格記分3分、2分,獎勵分:教師抽查組員全部完成每人另外獎勵2分。

2、課堂發言。積極回答問題,每週至少舉手一次。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1次+1分。

3、課堂展示。單詞類展示一次+1分,造句展示一次+2分,寫作作文展示一次+3分,全員參與每人獎勵1分。

4、紀律。說話、睡覺等違紀行爲一人次—1分,同時小組-1分。

5、書寫作業。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一次—1分,認真書寫每次+2分。小組內成員都能按時完成作業並且書寫認真的小組,另外獎勵每人+2分。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不足

1、實行之初,存在管理混亂、職責不清現象。

2、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其表現形或是在某些課堂上仍是少數人學習多數人遊離,小組合作學習時,學習好或性格外向的學生頻頻發言,其他人則成爲“多餘人”,坐在那裏靜聽,達不到共同發展的要求。

3、小組活動重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爲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不顧問題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問題都拿來小組合作,導致問題過於簡單,小組合作只是作爲形式表現出來。

4、在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中,有時因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太多而爭論不體,造成內耗,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在我們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讓我們把目光收回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有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比如:哪些內容、更適合於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中,每個人的分工如何確定?怎樣才能高效有序地組織合作學習?在注重“人人進步”的同時怎樣培養優秀生的綜合能力?我們還應針對這種現象,單獨把每組中不太願發言的同學找來,多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多表揚他們,如果這種現象能得到好轉,我們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0

我與大家分享的是李開復先生所著的《做的自己》一書。先和大家簡單談談李開復博士,剛及不惑之年的他已在信息技術領域、科研中取得了傑出成就,對信息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餘,他將熱情都傾注於對中國青年學子的關懷和教育方面。

1998年他到北京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歷任世界多個技術公司的高級領導人,是“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奠基人。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三維圖形及網絡多媒體等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正值事業上升之際,他不遺餘力的投身於中國的人才培養和科技教育事業,開辦了“開復學生網”,在網上與青年學生們談心解疑,爲青年學子們寫了一系列文章,諄諄敘解科學技術對國家強盛和現代社會的重要性,歷述親身經驗,指點事業成功的規律和達到卓越的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務委員宋健曾說過:“若干年後,人們尊敬開復的不僅是他的科學貢獻,事業成就,更有他對青年一代的熱忱、愛心和奉獻。”

書中詮釋了良好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同理心”是人際交往藝術的核心準則。甚至可以說,沒有同理心,即沒有良好的態度,就不可能成功。同理心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李老師提出:“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我們”;“要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這些法則,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未必在實際中做的很好,或者乾脆忘掉了,而李開復老師書中展開延伸出來的話,確如娓娓溪流,洞明而深刻,直達我們的心田,啓悟人心,影響深刻。的確,“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現代社會中,我們需要提高改善的確不是智商,而是更能決定人一生成功幸福的情商。

做的自己,要有甘於奉獻、不圖名利的意氣。尤其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更要認識到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幹一行、鑽一行、愛一行,不怨天尤人,不隨波逐流,增強定力,增強耐力,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要安貧樂道,不比收入比貢獻,不比權力比奉獻。要堅定理想信念,時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注重修身養德,做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讓別人複製去吧!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1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我想,自己內心的感受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不是"感動",而是"震撼"!

《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是流水線上下來的機械拼湊,不是坐在書齋裏的玄妙之思不是講席上的高聲佈道,而是從血管裏流出來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過的文字,是蘸着淚水與歡笑的文字,每一頁都寫着這樣的字眼:"愛心","良知","思考","責任","憂患"。

《愛心與教育》應該怎麼讀,我以爲,應該帶着自己的心去讀,帶着自己的夢去讀,帶着自己的實踐去讀,帶着自己的思考去讀。時時反觀自身,反觀自己與鎮西師之間的差距,我們才能走出淺薄,走出自滿,走近學生,走進教育!感受很多,難以一一述及,這裏選兩則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點思考,算是給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一、萬同勾起的回憶

《愛心與教育》最能打動人的故事是什麼,是每天煮給汪斌的雞蛋,還是特別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寧瑋帶給我們的感慨,還是對伍建的那份愛傳遞給我們的感動都是,但是最能打動我的,毫無疑問,是萬同的故事。在我眼裏,一個教師"製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師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個教師,能夠長期地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這樣地對待一個學生,難!這份長達五十頁的轉化一個學生的教育手記,是我迄今爲止見到過的最翔實最感人的後進生轉化手記。在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被感動,不斷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來對待萬同這樣的學生,來對待他身上的這些讓人難以預料的反覆。這麼一問,羞愧無比!後進生是不幸的因爲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一路閱讀中,我在問自己:如果萬同是我的學生,我會怎麼做,我相信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老師,我也會如李鎮西老師一樣耐心細緻地對待他,談心,講道理,但我會容忍他太多的反覆嗎?我想不會,我會傷心,會憤恨,會覺得萬同是不可教育的學生,我自己已經盡了力,而"教育不是萬能的"。

二、寧小燕:永遠的遺產

如果說萬同勾起的,是我心中永遠的自責與痛,那麼寧小燕,則給了我一份沉重的思考。寧小燕的故事讓我流淚,爲什麼我們的教育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樣的慘劇。在我眼裏,寧小燕是一把刀子,劃開了我們的教育,特別是德育的"僞善"面孔!寧小燕以僞爲真,活在一個虛幻的純淨的世界裏,而這個世界註定要破滅的,這是寧小燕的悲劇,更是對教育的控訴。我們的教育,從來不乏善,不乏美,而唯獨缺少的是一份真!我們的德育不是教育人的,而只是負責對萬千現實進行議論,解釋,樹立無數無人瞅一眼的石像。而在今天,寧小燕們越來越少了!因爲一個孩子,當他小學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會輕易相信什麼了。這纔是教育真正的悲劇,比寧小燕更讓人感覺到悲哀。

當正直被嘲笑,當美好毀滅,當真誠被欺騙,當高潔死亡,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讀李鎮鎮西老師的文章,讓人震撼也讓人憂慮!教育,不僅僅要從善開始,更要從真開始。

三、教育,僅有愛心是不夠的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瞭解了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了他們的個性特徵,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瞭解孩子,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天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李鎮西老師毫不掩飾自己對學生的愛,而這份愛總覺得與其他人愛有所不同。我看到過不同的老師表達過對學生的愛。有保姆式的愛,有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有施恩式的愛,無論哪種,總是在潛意識裏把學生看成是教育的對象,這當年然也沒錯,但我們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感覺到爲人師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優越感。而李老師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學生的心靈往往要比教師純潔得多,學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師,這是整部書中我最以爲然的結論!所以李老師的愛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礎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愛,發自內心的愛,不含任何雜質的愛,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而李老師時時都在收穫!當看到學生精心準備的生日禮物時,那一刻,難道不是爲人師者最大的幸福嗎?什麼叫享受教育,這就叫享受教育!而當一個教師能夠真正在與學生的交流中獲益,提升自己的時候,他收穫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這一點,李老師多年以前就意識到了。所以,在愛心的背後,是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甚至有對學生必要的懲罰。而李老師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學養,更使得李老師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師,而進入到了對教育本質,特別是德育本質的思考,所有讀過這本書的同行,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李鎮西老師出發,傳送這份珍貴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滿愛心,民主,真誠,人性的教育!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2

作爲一名剛剛畢業不到兩年的英語教師,無論是教學經驗還是專業水平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讀書既可以提升個人的修養,也能促進一名英語教師各方面的發展。對於我們教師而言,想要讓自己的學生變得優秀,首先就要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但是,我感覺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方面。因此,我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又不知道從何學起。自從加入名師工作室之後,感覺有一盞明燈指引這我並且讓我在教師道路上有了前進的方向。爲了讓自己成爲一名更合格甚至優秀的教師,我利用將近一個月的寒假時間來給自己衝電,我看了一些關於《新教育》、《新課程標準》和《給教師的建議》等書籍,但是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從中受益匪淺。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雖然不是什麼很有名的書,但是它給了我極大的啓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並且每一條建議都談到一個老師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與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典型事例相結合,加上精闢的理論分析,我自己法子內心的覺得這是一本對於一名想要進步教師的好書。比如,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讓我從中真的學到很多,雖未親身經歷,但卻受益匪淺。 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

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於對書本中的內容深入地思考。“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句話發人深省,讓我從本質上領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奧祕。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比如,上課的時候,一個優秀的老師不只是有課本上的知識,肚子裏還應該裝有其他的知識。這樣,即使不喜歡英語的學生也會因爲喜歡你而喜歡上英語。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讀那些教育專著,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在現實生活中,我瞭解到許多老師經過多年的教學,認爲自己對所教內容已爛熟於心,沒必要再認真努力地學什麼新東西。我是很不認同有這種想法的老師。首先,我覺得一名老師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容就越生動有趣,而學生的思維也就越容易跟上老師;其次,隨着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最後但不只是只有這一點,就是教師在不斷學習和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同時才能更加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在制定學習計劃,實施教學過程中才能更容易做出與學生實際的相符合的對策。總之,教師永遠沒有理由停止學習或放鬆學習,而學習就正是在不斷的閱讀中實現。

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 “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通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們教師,尤其是年輕的教師更要堅持不懈地讀書,讀教育名家的書,吸納各家思想之所長,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而努力。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3

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表明個體能面對不同的情景、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方法和技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要培養這種能力,首先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去,並儘可能提高其參與度,其次是幫助學生逐漸掌握思維的方法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最後着眼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決定了其獨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對性,一般地,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不斷提高,其思考問題的獨立性也就不斷增強。也就是說,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必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逐步培養、構建並發展起來。

獨立思考並不排斥同學之間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對於一個具體的問題,倘若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急於與人合作和會話,必定會影響思維的主動性,從而影響思維能力的提高。可以這麼說:沒有獨立思考,也就沒有合作學習的本質內容,合作討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於形式。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是集體行爲,但是與個體的獨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存在着一定的辯證關係。因此,學生要參與討論,參與合作探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和前認知能力作基礎,而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代替的。只有在學生思考到達一定的程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纔有可能出現一點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時,纔有可能出現觀點的針鋒相對和正面交鋒,這樣才能找到最佳答案。我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一片思維天空,在此基礎上再合作交流,這時的交流纔是體現個人創造性的高質量的合作。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4

要學生獨立思考,教學方式首先要提倡開放式,決不能“一言堂”,否則這種獨立性很快會受到極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養學生善於獨立地提出問題。因爲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不經過獨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問題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拋物線的焦點弦是解析幾何的一個常見幾何模型,我們要求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結果學生表現極爲踊躍,整理後共提出二十多個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此外,還要儘可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以開闊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設置的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研究性學習等內容,實驗班老師都認真指導、精心組織,並提出一些“開放式”的問題,讓學生探索思考

根據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我們常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

(1)本題的條件是什麼?結論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又有什麼差異?

(2)你知道什麼與本題有關的問題嗎?如想出一個更特殊的問題?一個更一般的問題?一個類似的問題?(3)能否找到一個解決計劃並實施這一計劃?在教學中,我們用這些問題向學生髮問,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因而不少學生也逐步學會了如何尋求解題策略的方法

通過解題回顧,可以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使思維不斷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題完畢後向學生髮問:

(1)能檢驗你的結果嗎?能說出你解題過程中走過的彎路嗎?

(2)能否用其他的方法得出結果?

(3)能否用這一結果或方法遷移到別的問題上去?(4)能否把結果或方法加以推廣?學生一旦養成這種自問自答的習慣,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進作用無疑是很大的

對錯誤的解法作思考,不僅僅是爲了找到改正的依據,而且有着更深層的作用:

其一,它是正確思路得以產生的“母機”,錯誤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隨着正確認識的產生,導致正確思路的出現;

其二,對各種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題方法不斷優化,在培養髮散思維的同時,增強了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其三,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竭盡全力,尋找漏洞,構造反例,調整策略,即學生必須經歷複雜的心理變化,才能達到糾錯的目的,因而其過程本身是獨立性很強的思考活動。

教師寒假讀書心得15

寒假裏學校組織了教師學習培訓活動,通過學習《小學教師專業標準》,我的感觸很多。

《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是爲促進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小學教師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而制定的。其基本理念主要有四點,學習後深有體會。

1、"學生爲本"。此理念讓我們立足學生實際,尊重學生。作爲小學教師我們應時時處處以人爲本,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獨立人格,維護小學生合法權益,平等對待每一個小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小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小學生。

2、"師德爲先"。 記得我國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爲人師表"。師表就是指教師的道德行爲和意志品質要成爲學生的表率和典範。學習並貫徹標準精神已不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即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於祖國的未來。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推進教育現代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及神聖使命。

3、"能力爲重"。作爲教師在使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時,還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積極開展各項研修活動,不斷提高自己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能力。構建現代課堂,提高常態課堂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我們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4、"終身學習"。要教育好下一代,使他們成爲有用之才。 我們肩上的任務是沉甸甸的。它不光是對我們的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還規範了我們的教學行爲,也爲我們專業發展指明瞭清晰的方向。我們在搞好自身教學的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小學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培養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爲教師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不僅在用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因此,用實際行動詮釋《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教師必須做到的!我們教師要能夠做到嚴於律己,言傳身教,從思想到作風,從心靈到外表,從言行到舉止,在各個方面都成爲學生的表率。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職業道德認識、陶冶職業道德情感、鍛鍊職業道德意志、確立職業道德信念、養成崇高的職業道德習慣。用愛心育人,師德塑人,爲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保障教育公平,深化素質教育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