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5篇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老師家訪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5篇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

“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活動的開展如一縷春風吹進千家萬戶,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有很多很多。

一、家訪能讓老師全面瞭解孩子與家長達成共識。

二、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地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根據地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係,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髮展。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孩子交由爺爺奶奶管教,長輩的寵愛使得學生心理放縱,有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特殊的家庭環境讓學生的心理有陰影,這些都對教育工作增添了難度。再如,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出挑三揀四,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爲。

通過家訪,我陷入深思,如何能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這個大家庭,從而實現我們既定的教學目標?

一、要具備愛心和童心

教師的個性特徵和教學表現對課堂教學秩序有很大影響。專家認爲要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學生必須喜歡老師,願意接受老師的教育。“親其師,信其道”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要有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像父母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並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爲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

二、用放大鏡尋找問題學生的優點

人人都有想獲得讚賞的需求,年紀越小,獲得讚賞的需求越強烈。一個班級往往只有十多個成績優異的學生因爲學業上和課堂習慣上有良好的表現而時常獲得老師的稱讚,其他多數學生獲得老師讚賞的機會很少,更有不少學生不但根本沒有得到讚賞的機會,反而時常受到斥責和處罰。這些學生的特徵不是學習習慣差,就是成績不太理想。由於他(她)們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老師的歡心和讚賞,最後他們往往自暴自棄,出現各種不良行爲,成爲破壞課堂秩序的主導因素。我們對那些缺點多的學生,不能“在雞蛋裏挑骨頭”,而是要“骨頭裏挑雞蛋”。我們必須想盡辦法尋找其閃光點,並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

學困生多是我們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跟學生及其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安排,生活情況,細心聽取家長的傾訴,瞭解家長教育的方法和遇到的主要問題。通過平等溝通達到全面瞭解,進而實行因人施教。

總之,家訪也給我上了一課。因爲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三十九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2

短短一個寒假,閒裏找忙地去家訪,整理家庭住址的遠近,上網蒐集家庭教育的知識短時充電,提前電話預約,在算不上凜冽寒風、微透着春意的濟南冬天,造訪老友般(此前開過三次家長會,相當一部分家長已經比較熟悉了),跟學生的爸媽聊聊孩子,聊聊凌雲一班。

家訪前更正自我的認識,父母不可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還是孩子一生必備的教材。我們和他們的區別是,教師好比課堂,原則上經過課堂影響學生;而父母則是教科書,學生能夠隨時翻閱。籠統講就是言傳和身教的區別,家訪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有一種影響了無痕跡,請別輸在家庭教育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最能對孩子產生最進取最持續的影響和引導。

家訪感受之一——家庭教育中必須強化父親的教育力量。

年前1月21日開最終一次家長會時我曾向凌雲一班的家長呼籲過。事情起因源於我和老公對女兒的教育,引起我的思考和觸動後,我曾專門上網搜索——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做的一項研究成果證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裏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2年,從嬰兒到十幾歲的孩子各個年齡段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我們並不否認女性教育的重要性,母親以女性特有的感情細膩、做事認真仔細、性格溫柔去影響孩子,經過講故事、教唱歌、玩玩具等給了孩子很多的關懷與呵護,這是功不可沒的。然而,缺乏男性教育往往會使孩子表現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等特點。而男性教育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男性傾向於自立,所以會教育孩子也要自立。父親往往不是對孩子包辦代替,而是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所以對孩子溺愛的成分就比較少;男性愛運動,喜歡帶孩子去跑步、游泳、攀巖、打球,這無形中就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力;男性的動手本事比較強,讓孩子勞動不

只是掃地、擦桌子,而是和孩子一齊用錘子、刀子等工具去修理東西,培養了孩子多方面的動手本事;男性的探索精神比較強,和孩子在一齊往往會搞些探索性的活動;男性一般比較愛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齊下跳棋、軍棋、象棋、圍棋,能夠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本事……

所以提議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分工相對明確:

日常生活小事依靠於母親,可是在學習習慣、遇事處理方式等會影響孩子思維方式的重大問題,父親儘可能多地參與。當然,很多理科出身的媽媽們在這一方面也有很強的優勢。所以教育孩子時,父母都應當負起自我的職責,但在時間上又各有側重:在孩子小時,母親應當多負些職責,因爲這時候孩子需要細心的照料;孩子進入初中以後,父親應當多教育,這是因爲孩子大了心理特點有變化,照顧過細他反而會反感。

一天中,無事的“和平”時期,談談班裏的樂呵事,眉飛色舞地彙報提高,晚上想吃什麼大餐啦,媽媽多出面;學習效果打折了,作業拖拉磨蹭了,與同學有矛盾啦等“波動”期,聰明的媽媽們請繼續做你的家務,做回“甩手掌櫃”,任務交給孩子爸,讓他來和孩子談。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3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爲聯繫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狀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推薦,不僅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暑期裏的家訪在學期結業典禮最後一天展開,我與搭班的副班主任施老師瞭解到部分家長對我們的到來十分期待,很想通過家訪的形式加強與教師的溝通,於是我們商議並確定了幾個家訪對象。第一位女孩是我們班級轉學來的,在剛轉來之初她的成績十分不理想,但是通過她自身的努力很快扭轉了局面,家長主動性強也總是與我們老師積極溝通,但是在本學期孩子的成績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特別是數學學科由於方法不對,學習策略的缺失,她在成績上屢屢受挫,家長也十分苦惱,特別是期末的數學成績又不是十分理想,家長有強烈的願望與老師聊聊孩子的現狀。經過家訪我們瞭解到這位女生偏科比較嚴重,對數學學科沒有興趣,平時因爲數學成績得到同桌的嘲笑而耿耿於懷。在與家長的攀談中我們也瞭解到這女孩是一個頗爲內斂自尊心又比較強的孩子,我們家長與老師共同鼓勵她,爲她制定新學習奮鬥目標。第二位是個男孩,他也是轉學生,這孩子在成績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平時的行規上表現得十分魯莽好動,常常會被班委警告,通過家訪我們瞭解到這孩子從小被寄養在文成老家,由爺爺奶奶帶大,所以難免沾染農村習氣,沒有規矩意識,自制力也較弱。

我與施老師又陸續走訪了幾個學生家庭,透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到達的效果。應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不能去。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老寫的“?”字,也說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纔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對於家訪的對象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爲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能夠和家長一齊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爲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簡單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4

農村孩子受教育難。雖然現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生也有學可上,但由於農村交通不便,人口分佈稀疏,經濟發展緩慢等原因,致使許多孩子求學很困難。李悅涵就是其中之一,儘管家住的一個小村裏,但爲了求學,從小學開始就不得不到遠在我校就讀。每週上學放學不僅需坐一個多小時的麪包車還得轉乘摩托車到家,求學過程實爲不易。

隔代教育影響大。李悅涵的母親常年外出務工,父親雖然在本地務工,但由於工種的需要也不得不有急事兒的時候纔回家,所以家裏只剩年邁的爺爺奶奶維持家庭和照顧兩個孩子。如此以來,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機會相當少,大部分時間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隔代教育帶來的諸如溺愛、缺乏交流、性格孤僻等不良表現在我們家訪過程中表現的一覽無遺。類似陳豔這種家庭的學生比比皆是。

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爲避免家裏沒人,我提前打了電話告知將來家訪。到家後在一番輕鬆的談話後才知道,該生父親在家已經等了我幾個小時了,我對此表示歉意,但家長卻十分客氣,表示凡是爲了孩子的教育,他們願意儘自己的最大努力付出一切。儘管他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早已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重視孩子教育的決心讓我震撼。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作爲人生的第一課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於許多農村孩子來說,絕大數父母爲了維持家庭生活外出務工,孩子都成了留守學生,與孩子的交流僅限於電話中,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從而致使許多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自由散漫,不將心思放在學習上。

家校聯繫應更緊密。通過家訪瞭解到,家長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不是很瞭解,或是沒有時間去了解。通過向家長介紹與學校及班主任聯繫的各種方式,家長表示十分樂意與校方建立密切聯繫,全面瞭解學生在校的學習及生活情況。

學生需要更多的關愛。留守學生父母愛的缺失致使性格內向孤僻,一方面父母應增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小細節中給予孩子更多愛,讓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家訪將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我將不斷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反思,付出我最大的努力,盡力做到最好。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5

爲了促進教學與管理,我校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和學生家長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真正瞭解到了家長們的心聲:有對我們的肯定,也有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家訪時,大多數家長對我們學校給予了高度評價,這些評價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學校的飯菜質量不錯。有些家長說道,在學校裏天天都能吃上肉,比農村吃的要好。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學校能不惜財力購買肉質食品體現了以人爲本、對學生成長負責的態度。二、老師關愛學生,家長放心。家長們說道:孩子回家後會告訴他們哪哪老師愛生如子,家長在訴說的過程中透露出來的是真誠、感激、放心。三、學生成績優秀,家長滿意。作爲家長,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今天,他們能夠捨棄近在身邊的學校花費較高的學費來我校就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孩子的成績抱有一定的期望。學生自從來到學校後,成績有了好轉,家長們感到欣慰。四、學生長大了,能體諒父母,能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家長很感動。據許多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後能主動地幫助家長承擔家庭責任,如:掃地、燒鍋、疊被子等,這減輕了父母的負擔,家長們好評如潮。這驗證了猶太的一句經典語錄: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從教育學生感恩父母的角度講,有個別學校讓孩子給家長洗腳,作爲家長會有如何感受?不言而喻!

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偶爾也會聽到一些建議,我們都及時做了筆錄:學生的成績下滑了;孩子花錢很厲害,經常吃零食;學生回家不做作業等。這些個別屬實現象,我們會在以後的教學管理中認真開展教育,踐行對家長的承諾。

這次家訪之所以能取得圓滿的成功得益於我們學校平實的工作做得紮實到位。貴在平實,在今後的教學管理中,我一定會牢記並付諸於實踐。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6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通過家訪,教師可瞭解到學生的在家表現,日常行爲,家庭教育,學習環境,學習習慣等等;教師能更好地提醒家長;家長也能瞭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瞭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同時,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這次走訪的學生,有些家長工作繁忙,常常需要加夜班,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說和父母交談學習的情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一般都要加班到八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有沒有做好了”。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形成了一道隔膜,產生了距離。到了最後,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接受,反而會說家長煩,不願多開口說話。

2.家長與孩子交流有所欠缺。有幾位家長在我們家訪時向我們抱怨說孩子什麼都不肯和家長說,學校裏發生的事從來不和家長談起。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與家長的溝通問題已經成爲家庭教育中的大問題,而家長往往缺乏這方面的相關知識經驗,家訪無疑是解決這一難題的良方之一。

3.另外,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等等。

通過這次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們也知道了照顧孩子不僅是關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學習也要照顧周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要給孩子一點時間,親近孩子,關心孩子,理曉於情動,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家中無小事,處處是教育。父母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觀,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用“心”培養好孩子。

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爲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四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7

本學期初,學校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開始組織“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當得到班主任唐老師的通知,我們家作爲首批進行家訪的家庭時,我們全家是既期待又感到些許壓力,雖然我們家長就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與班上的老師平時也有不少的溝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學校並且以一種非正式的談話方式,一直希望能通過這種“面對面、零距離”的家訪活動,讓我們家長能更詳細地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讓老師們能瞭解到學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學習環境,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鐘,唐老師和趙老師纔來到我們家,邊進門邊解釋:“因爲我們班是一個大額班級,有五十多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時間也比較緊,這不下課後就趕緊先訪了一個家庭,所以來遲了,對不起喲!”看到都這麼晚,老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裏覺得非常感動,進門後,老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輕鬆了許多,張老師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着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直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通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老師敞開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會與學校、老師連成一條心,達到家校共同創建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的目的。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家長也是一樣。我孩子的一些學習、心理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而一味的一廂情願之果。因而,通過這樣的家訪,可以教會我們家長一些科學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我們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從這次家訪後,我也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真正爲孩子的將來着想。

家訪不僅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爲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家長可以通過老師的家訪認識老師、瞭解孩子,同時獲得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爲家長,真心希望老師能多到學生家裏坐一坐、談談心,通過家長與老師的積極配合,全方位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定、健康、全面的發展。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8

7月22日由院某某處某某某老師帶隊一行六人到大石橋、營口、盤錦等地對五名學生進行家訪。隊員由某辦老師、某某部兩名老師、某某系和某某系兩名輔導員組成。途中談起學生的學習和家裏情況,每個人的心裏都很沉重。

首先要去的是某某系某級某班某某同學的家裏,某某同學學習特別好,曾獲得過院特等獎學金,現在正準備考研。某某某老師與她的母親介紹了某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提出要嚴格要求自己,並希望她學習上的付出能夠有收穫。回到車上我們談起某某同學,單單學習好是不夠的,還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爲。同時也認識到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我們要與學生家長多溝通交流,以使家長能夠多掌握孩子在校的情況。

下一站是趕往某某系某級某班的某某同學家,她曾多次想中斷學習。到達後,某某同學的母親和兩位哥哥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她母親飽含辛酸的談起孩子的學習和家裏的近況,在場老師無不落淚,心靈上都受到了一場洗禮。某某某老師代表學院獻上我們一點微薄之力,她母親說什麼也不要,並握着我們的手,熱情地留我們吃飯。某某系輔導員勉勵某某同學,付出總會有收穫,希望她努力堅持不要放棄。在車起動她及家人揮手告別的那一瞬間,時間彷彿凝固,我們的心裏彷彿被淘空般的不是滋味。

下一站是營口市內的兩名學生的家訪,兩名同學學習上都有掛科。先到的是某某同學家,他家住在郊區,當我們爬上破舊的樓房的五樓來到他家,眼前的場景令我們感嘆,不足15平的一居室和母親800元的退休金何以支撐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此外還要支付兒子的學習費用和老人的治病費用。看到頭髮花白年邁的老人生活上的艱難,還拖着病痛的身體,我們都明白了某某同學缺課而去打工賺錢並多次有放棄學業的念頭了。我們心情沉重地告訴他,人生多磨礪,無論如何都要堅持。

某某同學是外語系大三的一名學生,曾經掛了八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現在已經通過了五科。她的母親對女兒的學習始終放心不下,擔心她畢不了業,還讓我們假期找專業老師幫着補補課,當得到我們爽快的答應後,她心裏踏實了不少。從她的語氣和表情中流露出對女兒學習的着急和牽掛,我們都對母親的偉大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盤錦市區的`某某某同學家裏,車還離他家挺遠的,就看見全家人都在門外熱情地迎接着我們。意外的是,我們剛一下車,就碰見某某某同學的表姐,坐下後才知道她與某某某都在某某系,剛畢業,已在市內高中教學物理,她是特意趕來見我們的。我們都非常的高興,有種園丁收穫般的喜悅。某某某同學父親也是老師,言談中能夠深切感受到他對兒子滿是期望。

通過此次家訪活動,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成熟了不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更爲深刻的理解。充分認識到了家訪活動的意義所在,以後會更加貼近自己的教學和學生工作。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9

通過這次家訪,我認識到,當前教育確實很難全面開展,家訪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我分析一下幾方面原因:

1、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走訪的家庭中,我發現家庭教育的力量普遍薄弱,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代爲管教,使得他們的心理懶散、行爲放縱、學習成績差、不服管教。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懷,缺少必要家庭教育,讓學校教育工作的展開是難上加難。有些家長愛子心切,以至於溺愛和放縱,讓孩子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爲等方面表現出了愛挑吃、愛挑穿,愛攀比,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爲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不便;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行爲習慣、心理輔導的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認爲分數決定一切;有些家長只顧掙錢而忽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把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拿來給自己的孩子揮霍,讓自己的孩子養成了不良金錢觀和用錢觀;有些家長甚至認爲自己的孩子送給了學校自己就萬事大吉。種種情況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缺乏家長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有些家長認爲孩子送到了學校自己就沒有什麼責任了,出了問題就去找學校,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了學校,嚴重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上學到底有沒有用

通過家訪,我瞭解到有些家長之所以會對孩子的學業漠不關心,並不是家庭經濟問題,而是他們認爲,上學沒什麼用,還不如提前幹活掙錢。有些家長認爲,大學生畢業後工作不好找,找到工作的工資還不如打工的賺的多,

通過家訪我深刻體會到:首先,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其次,作爲社會應該大力宣傳教育的力量,

讓社會深刻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讓每一個人知道上學是有用的。作爲上級領導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讓每一個人知道知識的的確確能夠帶來財富。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0

孩子首先理解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極爲重要,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瞭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師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而家訪正是瞭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徑之一。家訪能夠拉近教師和家長、孩子之間的距離,爲孩子的家庭教育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本學期家訪總體上還是收穫頗豐的,現將本人的家訪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深刻認識到了家訪的重要性

雖然與學生接觸有一年的時間,但對孩子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爲了更好地瞭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爲重要。通過家訪,較爲深入地瞭解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狀況,以及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及對學校的期望等等。實踐中,更讓我進一步深深體會到了家訪的重要好處:家訪讓我們讀懂了每個孩子期盼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長坦誠的願望,家訪搭建了彼此心靈溝通的橋樑,家訪增進了教師和孩子間的真情實意。

二、家訪取得的成果

第一,家訪給予我們雙方充裕的時間來交流,我們能夠反映孩子在校內的各種表現和進步,家長也能夠提出各種推薦和看法,我們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通過和家長的共同討論而達成共鳴,找到最適合個體的教育方法。

第二,對學生的瞭解更加全面。每個孩子在學校裏和在家裏的表現判若兩人,有的在校內很活潑大方,在家裏看到老師就會很害羞,不敢說話,有的則反之,看到老師家訪,過於興奮,想盡情的表現自我,我們能夠通過家訪更全面的去認識孩子,瞭解孩子不一樣的行爲習慣和興趣愛好。

通過家訪,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這次走訪的學生,大多數家長比較忙,家長們無暇照顧孩子們的學習,有空也是隨口問聲“作業做好沒有?”這樣致使孩子們的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通過這次與家長的交流,使家長們也明白了照顧孩子不僅僅是關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學習也要照顧周到。另外,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還有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寵愛,導致孩子學習習慣不好。

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職責重大,對今後的工作更不應有懈怠之心。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1

從X月13日開始,我和雷蕾老師對我們班的孩子進行了爲期一週的集中家訪,這次家訪我的感受頗深。

我首先感受到走進家庭面對面交流與電話、微信、QQ溝通效果的差異。在網絡高度發達的自媒體時代,雖然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方便快捷,但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只見文字不見表情的溝通,受時間、溝通對象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溝通障礙,甚至產生誤會。這樣的交流缺乏溫情和深度。入戶走訪的古老方式有着現代便捷的溝通方式不能替代的優越性和有效性,這種面對面的促膝交談,老師和家長可以敞開心扉,從生活到教育,從家長到孩子,從家庭到學校,避免了單刀直入,家長從心理上接受並認同,進而積極主動配合,達到家校攜手,共同發力,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多種方式加強家校聯繫,尤其要做好入戶家訪工作。

在這次家訪活動中,有的家長說孩子在校和在家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在家任性,不好好寫作業,不做一點兒家務,說話不文明,而在老師眼裏的孩子卻是大方懂事,語言文明,樂於助人,勞動積極,與同學能和睦相處,這也引起了老師和家長的共同思考:是什麼原因使得孩子的表現判若兩人?又如何能使讓孩子把在學校的優秀表現帶到家中?在與家長深度溝通後,我們找到了癥結所在:家長太溺愛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他們勞動能力低下,缺乏爲他人着想的意識。家長表示以後可不能再嬌慣孩子了。家長的醒悟讓我們有一種成就感——辛苦一回,值了!

在家訪中,我們向家長介紹了藍田教育取得的成績和學校的新發展,也跟家長們分享了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簡單知識。每一位家長對我們的工作都表示了由衷的理解和支持,家長們普遍對學校開展的社團活動、安全教育、研學活動等各項活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對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所付出的心血表示感謝。有的家長明確表示由於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希望老師多在學習上指導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也及時跟別的家長進行了分享……他們的理解和認同,感激與信任,讓我們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每個孩子在班級中只是六、七十分之一,但對於家庭來說卻是不折不扣的百分之百!作爲教師,我們不僅僅要完成校園裏的教書育人,更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主動同家長多進行溝通交流,互相學習,互相信任,積極合作,結成一個家校互動的教育聯盟,共同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爲更好的自己!

教育之路,任重道遠,我們攜手前行!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2

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通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孩子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孩子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老師給予的關心與愛,提出的建議與幫助,與我們家長形成合力教育孩子,對達到教育效果顯得尤爲重要。

那天,姑娘的班主任陳老師、語文萬老師和英語蔣老師來到我們家時已是晚上七點多了。看到都這麼晚了,老師們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裏覺得非常感動,進門後,老師們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輕鬆了許多。老師們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着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直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通過這次家訪,我和孩子爸頗受啓發。

前一天放學回家女兒說老師明天回來家裏家訪,說真的,“家訪”很受女兒和我們家人的歡迎,全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就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與班上的老師平時也有不少的溝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學校以一種非正式的談話方式進行,而老師們今天走進家門,與我們家長這種“面對面,零距離”的家訪活動,給我和孩子都有一種很強烈的儀式感,尤其對孩子的觸動很大。老師在班上四十幾個同學中選擇走進我家,是對她的關心與愛護,是對她的信任並對她寄予厚望的。對於膽小又缺乏自信的孩子來說無疑是對她的鼓舞!

老師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之間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有時等同於腳下的距離,家訪就是老師與我們家庭的零距離接觸。老師在家裏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一個流露關切的眼神,勝過許多天苦口婆心的勸說、教育。老師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會激孩子心靈的浪花,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老師提醒我們應常常提醒自己,多角度的思考問題,要嘗試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這樣才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纔會讓孩子信服。而且每處理一件事情時,作爲家長的我們也應該瞭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纔可以下定論。對孩子要多關心、多傾聽、多留意孩子的變化,發現有不對的地方要及時和老師聯繫溝通。事實證明,老師說得對極,我和姑娘的相處融洽了許多。孩子也越來越信任老師,尊重老師了。

通過與教師溝通,我們明白首先要一個構建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次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精力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再次是在“吃苦”教育上下功夫,多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有求必應,讓她嚐嚐“被拒絕”的滋味兒,讓她慢慢學會堅強、自主和獨立。我家是獨生女,對她除了在學習上稍嚴厲以外,在其他方面真的很寵,導致孩子認爲父母所做的一切對於他來說是理所當然的,缺少了感恩之心。老師此時的一番話,無疑使仙人指路,給我們在今後的教育中指了一條明路。教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增強了我們家長、孩子的信心,作爲家長,我們應該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理解了老師苦心,領悟教育方法。

通過家訪,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瞭解學校、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真正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家訪,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灑在家校兩地。孩子就像一棵棵稚嫩的小苗,老師們每一次愛的付出,都象春雨一樣滋養着他們的心田。老師關心學生不辭辛苦,令我們十分感動,在此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3

X月13日和14日,根據學校的安排,我和xx老師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到部分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學生家長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接待的也非常熱情。給他們介紹了我縣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及我校的教育教學理念,並就孩子的各方面表現和家長進行了交流。同時,我也徵求了家長對學校及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我們與家長面對面促膝暢談,氣氛融洽,消除了家長對我們的一些誤會和責怨,也讓我們的工作更加順利。

此次家訪,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每一個問題學生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長。比如我們班的趙鑫同學,學習基礎差,在校不按時完成作業,學習習慣極爲不好。這次到他家家訪,通過和家長的交談發現,家長認爲抓好孩子的學習是老師的責任在。家長的話孩子不聽,自己也沒辦法,因此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以自己不會來推卸責任,導致了孩子現在的不良習慣。

還有兩個孩子,家庭背景極爲相似。都是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照顧兩個孩子上學。xx的媽媽,生活態度樂觀,積極向上。在不影響照顧孩子的前提下,自己又打了一份工。她丈夫不同意她打工,讓她一心一意管孩子。但是她說:“我這樣做既不影響照顧孩子,又能貼補家用。苦點累點怕啥呢?”我問她:“孩子理解你嗎?”她說:“兩個孩子可懂事啦!學習很自覺,而且常常操心我照顧我。”我說:“是你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影響了孩子。所以孩子也和你一樣,積極樂觀,有責任感。”xx在學習上積極上進,與媽媽的榜樣作用是分不開的。

另一個孩子苟佳怡的媽媽,全職在家照顧孩子,但是她卻不停地向我訴苦:“我什麼都替孩子做了,但孩子卻渾身是毛病,偷懶,不聽話,我簡直沒辦法管了……”我說是因爲她眼中只有孩子,所以把孩子的缺點放大了。再加上整天叨叨,孩子也煩了,不愛聽了,也就覺得難以管理了。

同樣的家庭背景,但兩個孩子的表現卻大相徑庭。究其原因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是家長的素質問題。

但遺憾的是,我們周圍大多數家長對家庭教育沒有太多的重視,更談不上正確的教育理念,人才觀念。一談到家教,就變成了花錢讓孩子補課,而不是家長的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花錢,卻總是忘記自己的責任與付出。一到孩子出現問題,經常是指責學校、社會、老師,而不是反思自己。因此,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從改變家長,提高家長素質入手,讓家長明白自己的責任,家長到位,正確的理念到位,家校合一,學生怎能不會健康成長呢?

這次家訪是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進行,雖有“被迫”的成分,但就是這次“被迫”讓我們改變了以往對家訪的淺薄認識。家訪不是簡單的打電話、微信告知家長學生的“不良行爲”,而應該是老師與家長之間的心與心的交流,攜手教育好孩子。教師用真誠打動,用智慧引導,讓家庭教育緊跟學校教育的節奏,家校共育,才能彈奏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動人樂曲。

今後,進行家訪,應該成爲我們工作的常態。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4

鄉鎮林業工作站是林業工作的最基層單位,起到了管理、組織、指導、服務的職能作用。林業站是基層農村林業方針政策的宣傳站,保護森林、發展林業的工作站,普及和推廣應用科學技術的推廣站,幫助農民致富的服務站。無論是從歷史看,還是從林業自身發展的需要看,林業工作站在林業發展中都是一支不可替代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在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多年,深知基層林業工作站工作的煩瑣和辛苦,林業工作站的工作既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又是一項野外作業多、勞動強度大的重體力工作。因此,林業工作站人員既要懂政策、懂技術,又要有吃苦耐勞的身體和精神。

下面,結合本人長期在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的一些經歷,就如何做好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談三點體會。

一要時刻把林農的利益放在心上,這是做好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的關鍵。

只有把林農的利益放在心上,放在突出的位置,才能真正把林業工作站的工作做好。在林業站工作,面對的是千家萬戶林農,林農的文化素質、政策水平千差萬別,因此形成了一些林業管理和服務上的障礙。這不僅表現在林業行政管理上,還表現在林業技術服務和林業技術推廣上。按照林業工作站人員的說法就是"做‘壞事’難,做好事也難"。這就需要林業工作站人員樹立全心全意爲林農服務的思想,樹立林農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林業工作站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結點的觀念。

在林業行政管理上,從表面看,鄉鎮林業工作站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制約林農的經營行爲,這就是所謂的"壞事"。比如,林農手中雖然有林權證,但採伐林木要計劃,要申請辦理採伐許可證,還要進行伐中監督、伐後驗收;徵佔用林地要審批,要辦證,要交植被恢復費;木材出口要辦出運證;野外用火要審批,森林防火期內還要禁止野外用火;亂砍濫伐、盜伐林木和違章用火等,要立案調查,要罰款,要造林還山,情節嚴重的還要移交司法部門追究刑事責任,等等,好象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工作都是與林農對着幹的。在林業技術服務上,也存在着這種現象。比如,許多林業新技術的推廣,其起始階段總是很艱難的,許多林農總是持懷疑的態度,有的甚至詰問是不是林業站人員爲了爭成績才讓我們這樣乾的?林業站人員常常是吃力不討好。然而,正是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任勞任怨、紮紮實實地開展林業行政管理工作,保護了大多數林農的合法利益,保護了林區的生態安全,保護了寶貴的森林資源。也正是鄉鎮林業工作站人員鍥而不捨地開展林業技術的推廣工作,才使許許多多的林業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並取得重大成效。

二要重視林業工作站的人才隊伍建設,這是做好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的保障。

林業工作站處在林業工作的最前沿,工作錯綜複雜,千頭萬緒,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話用來形容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工作十分貼切。因爲,縣級林業部門有管營林生產、資源林政、林業產業、林權管理、森林植物檢疫等科室,而到了鄉鎮林業工作站,這些條條線線的每一項工作,最終都統統落在了工作站人員身上,都要通過林業工作站人員的組織、管理、實施落實到具體的林農和具體的山場地塊。然而,因爲鄉鎮林業工作站相對於縣級以上林業單位普遍存在着工作任務重、工作環境差、工資福利低等現實,專業院校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大多在基層站呆不住,總是想方設法往縣級以上林業部門鑽。因此,許多鄉鎮林業工作站都存在着人員年齡偏大、專業水平不高的現象,專業人才上面多下面少,形成了林業人才綜合利用的"倒三角",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最缺乏人才。這有點象公共衛生領域的農村和社區衛生院,都是赤腳醫生唱主角,好醫生都集中在大醫院裏。因此,非常需要既懂政策、懂技術又能吃苦耐用勞的林業專業院校畢業生到鄉鎮林業工作站工作,爲林業的一線前沿注入新的活力,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要做好服務工作。這裏所說的服務,包含兩個內容。

一是指林業工作站爲林農提供政策、技術、行政許可等方面的服務。

鄉鎮林業工作站作爲面向林農的服務窗口,開展這些服務是工作的主要內容。因此,在開展這些服務的過程中,提高服務水平、服務質量是核心,改善服務態度是關鍵。服務水平高才能服務質量好,有水平、有質量還不夠,還必須有好的態度。服務水平高、服務質量優、服務態度好纔是服務真正的完美過程。

二是指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爲基層林業工作站所提供的服務。

如果把林業工作比喻成一場戰役,那麼,林業工作站就是衝鋒在前沿陣地上浴血奮戰的隊伍。因此,上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把服務基層作爲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在制定各種政策的時候,把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各種待遇予以重點考慮,讓這支奮戰在一線的隊伍能安心"打仗"。

老師家訪心得體會15

家訪,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灑在家校兩地。感激各位教師百忙之中進行家訪,對學生異常有職責心,在家訪中能夠抓住學生的個性,糾正學生的缺點,體現出了教師盡職盡責的精神。我的孩子從不多言多語,很靜,做事讓教師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這一點一向讓我很困惑。從和教師的交流中,我明白了:此刻競爭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我的一席之地?這就需要自薦和自信,能夠大膽地推銷自我,而不是循規蹈矩地按照別人的安排走。況且周圍的世界瞬息萬變,別人能爲你安排什麼呢?一切要靠自我,靠自我打拼一片天地。所以,在孩子的求學階段就要培養其競爭意識,培養其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態和本事。一個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改變,但要研究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項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所以要學着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

做爲家長也將盡到應有的職責和義務,多和教師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與教師交流。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期望持續這種良好的互動。最終有點小提議,期望上課期間,能夠經常去教室聽一下上課情景,瞭解一下學生狀況,能夠隨時和教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