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讀書心得【精】

教師讀書心得【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讀書心得【精】

教師讀書心得1

20xx年9月,帶着學校領導的囑託,滿懷一腔熱血和一顆惴惴不安的心,我作爲校際交流活動教師踏上了去鳳州初級中學學習交流的路途。我深深知道,這不僅是單純要搞好自己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加強教育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去學習鳳州中學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爲教育事業的發展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在這段教師交流活動期間,我始終牢記這一使命,努力創造條件,爲架設教育交流之橋而積極努力.在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並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不僅與鳳州中學的老師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而且通過思想的交流,做到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使我從中得到了學習和鍛鍊的機會,現將這次活動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 對交流學習的認識和收穫

到鳳州中學後,我下定決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幹好,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工作.我嚴格要求自己,服從學校領導的各項工作安排,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工作.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我與鳳州中學的教師一起,參加他們的集體備課,共同探討新課程的理念、教育教學的對策、交流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對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體會,他們把掌握的先進備課方法和經驗傳授給我們.在平時的上課中,與鳳州中學教師交流教學心得,隨堂聽課評課.學校還組織教師,舉行公開課,雙方交流,取長補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通過與老師們的真心接觸,我不僅收穫了真摯的友誼,而且還收穫了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更爲鳳州中學教師吃苦耐勞的實幹精神而深深感動.我從這裏學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進一步充實了自己。

二、交流學習的反思

交流活動使兩所學校的教師在交流互動中,開拓了視野.通過這次的實踐交流學習,我的收穫很大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進一步更新.走進鳳州中學的校園,一種全新的的感覺油然而生,通過聽他們的課、看他們的校園,接觸他們的師生,我心中的教育理念得到了進一步更新.讓我深感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尤其是新課標下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讓我覺得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在這一年的學習,深深的領悟到學生探索能力的重要性。

2、我的視野得到了進一步拓寬.通過上公開課、聽課、評課,相互交流活動.無論是教育還是管理都讓我耳目一新,使我的教育視野得到了進一步拓寬.開展教師交流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辦法.

3、我的教學方法得到了進一步提高.通過學習他們的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在我的心中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體系,從而使我的教學方法得到了進以步提高.

4、在這一年的學習交流過程中,我個人也獲得了多項榮譽,並且學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成績也在交流過程中再次有所提升。我被鳳州中學的高效課堂模式折服,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理念落實到課堂上,使得課堂教學耳目一新.

三、交流的感悟

教師交流,這是一種先進教育思想,先進教學方法的交流,是先進教研方式的有機結合,交流使我得到了學習、取長補短,對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着重要的促進作用.

上好每一堂課首先必須努力鑽研教材,反覆閱讀教材,反覆鑽研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適合自己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料,設計講究精美,創新,但是一定也要務實!說出來也許很簡單,要真正做到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的不僅是耐心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毅力和恆心!再一次感受到壓力如此之近,讓壓力轉化爲動力,促使我一步一個腳印的奮勇直追,快速前進!

四、未來的計劃

作爲一個年輕老師,我真的很喜歡學校多組織幾次這些活動.雖然很累,有壓力,可是就是這次活動,我發現自己在教學能力上往前邁了一大步,這次活動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是難得的,是珍貴的,是有益的.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立足實際,深入研究,借鑑和總結經驗,正視不足,不斷增強實踐能力.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奮發進取,並且將學到的先進理念結合實際用於自己的日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讓先進的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的同時,我也在教學實踐中來驗證和發展這種理論,始終以身作則,爲人師表.做一個受學生接受和歡迎的老師。

在本次交流活動中,我非常感謝鳳州初級中學的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更感謝我校領導能給我的這次機會和對我的培養.

教師讀書心得2

大家都明白,有效教學首先體此刻有效備課上,第一備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僅僅關注“雙基”目標,忽視其他目標的達成,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爲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自我的思想,有自我的情感,他們需要關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知識同樣重要。可是作爲一名小學數學教師,除了關注學科本位目標,更要關注學生個體生命成長的目標。

第二備教材。“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能夠從以下幾個步驟展開:

一是讀懂教材,明確各部分教學資料的內在聯繫;

二研究教材,研究每個單元和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爲教師自我的學科認知結構。

第三備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中,僅僅從自我對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設計教案,而忽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歷,會出現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失去實效。所以說僅有關注學習起點,才能讓課堂教學更有效。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課前調研,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二是抓準切入點,數學學習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

三是親歷過程,關注學生親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其次有效教學還體此刻有效指導上,書中引用維果茨基一句話“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逐步發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特徵不是行爲注意者所認爲的刺激——反應,而是激發學習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機能。課堂教學的中心應當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這句話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應起的作用,也明確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要地位,還有指出了課堂必須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之下的。

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資料:

一是把握指導時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五不”,即學生能理解的不講解,學生能敘述的不替代,學生能操作的不示範,學生能發現的不暗示,學生能提問的不先問,保證學生充足的思考空間和時間;

二是指導適當,就是教師話語不重複,意思表達清楚,指導資料針對性強,即學生想了解的資料、難以解決的問題給予指導,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往往表此刻教師給予學生的指導與學生期望得到的指導的一致性上。

第三有效互動。有效互動就應當是在必須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資料、教學媒體等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行爲。課堂如果缺少了互動就缺失了課堂的生氣,就缺失了生命的靈動。

有效互動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是課前要有充分的準備(對教學資料、學情、教學環節、教學手段、教學用具以及對課堂突發事件的預見);

二是教師主角意識的轉變,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有效互動的基礎;

三是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課堂的有效互動的重要條件,興趣是激發學生真實互動的內在動力,關注與傾聽實現課堂有效互動的必要的修養。所以說僅有充分研究到了以上條件,才能實現互動的真實有效和生成。

第四有效管理。教師也是管理者,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的管理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教學,師生之間的溝通則變得順暢,教學效果就高。

反之再充分的教學準備都將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故而教學的有效性依靠於教師管理本事的構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師具備特有的專業素養,要求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和情感,使教學資料、教學信息的傳達到達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練習。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它起着監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必須緊扣和服務於教學目的,必須與教學資料相關,對學生有意義、有價值,還要趣味。難易要適度數量要適當,目的要明確。

第六有效策略。所謂教學策略,是爲了達成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在對教學活動清晰認識的基礎上對教學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的一系列執行過程。教學方法是十分豐富多彩的,我們說每個教師都是一個創造者,他們所採用的的方法也不會有所不一樣,因人而異,所以有效教學策略也就難以固化,更不會千篇一律,教學策略沒有最好,僅有更好。

《有效教學和諧課堂》這本書,我的感悟頗多,它不但解決了我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更重要的是它使我認識到有效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當然,有效教學不止上頭講到的這些,還有更多。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探索,因爲僅有不斷提高自我有效教學的水平,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教師讀書心得3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書中所提的要求都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真正開始對這本書感興趣時是在寒假裏,我又再次拜讀了這本書,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學生要靠老師的激勵、引導、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從細微處着手,通過對55個教育細節的處理,創造出教育奇蹟。作爲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爲人處事、待人接物。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例子,讓讀者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讓絕大多數的老師感到比較頭疼的就是如何處理後進生的問題,比較聽話的還好,雖然完成質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業還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對於作業經常拖拉不做的,我們一般採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聯繫家長,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後進生談話,剛開始還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長聽慣了孩子在學校的“不好表現”,也會對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則會認爲自己在老師的眼裏就是一個差生,就更不想學習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他的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他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長聯繫,但都沒能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他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說:“我孩子在家裏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但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得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後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讀完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現直截了當地告訴家長,而孩子表現好的方面就很少會去告之家長了。

還記得去年任教六年級時,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學生,打電話給家長告訴她孩子經常不做作業,家長直接跟我說;“我管不了她,我都放棄她了,老師你也別管她了。”後來再打電話她就再也沒接過。如果那時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樣,先讓家長了解孩子優秀的`一面,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事在人爲,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優秀是教出來的,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圍,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優秀。

教師讀書心得4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非常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非常多時候成人自以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爲我們是爲他們好。其實,作爲“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爲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爲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爲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爲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非常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非常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衆生活。非常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爲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爲,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爲: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爲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非常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先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非常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非常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爲表現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爲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爲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非常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爲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非常多時候,孩子常常不明白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爲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爲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5

每每讀這本書時,不自覺地有一種“厚重”在心底縈繞……吳非老師在書中表達了他的教育理想:“在早晨的陽光中,孩子們哼着歌向學校走去,有時能停下來看看太陽;學生能經常地向教師提出有意思的問題,課堂上經常能有愉快的笑聲;中午,他們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國城鄉同一標準的營養餐;學生能保有自己的愛好,下午四點起,他們在球場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在實驗室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晚上,做完作業後,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父母聽”。

靜態的語言在腦中不自覺地生成動態的畫面。愛好學習、圖書館查閱、實驗室研究,我看到孩子們自發地積極主動地汲取知識;有趣的問題、球場的奔跑、詩集的朗誦,我看到孩子們熱情地詩意地生活着;陽光、歌聲、笑聲,更爲這幅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動……可是,爲什麼在不畫面裏,這些原本“免費“的陽光、歌聲、笑聲,竟變得有些昂貴和奢侈。美好的畫面,有一種越走越遠的感覺,也許我的小時候還有些許的影子。在讀這篇文章之前,你若問我想過吳非老師的教育理想嗎,我會說不敢,感覺有那麼點不真實。一個在做夢年紀的女孩認爲過於理想化的情景,卻成爲已近花甲的老教師的堅定期盼,不得不有些傷感。現在,若你再問我一遍,我要說,我想過並且堅信,因爲在我的前面將見證並參與一段很長的教育發展之路。如果作爲我們這些年輕教師都沒想過、不敢想,那麼還如何希望這樣的教育理想會有實現的一天。

從這篇文章,或者說從這個教育理想,我想到吳非老師的《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一文,這個學生沒能在做完作業後,捧起一本詩集,輕聲地讀給父母聽,儘管他很希望這樣做,也會讀得很好聽。因爲社會、父母,也許還包括老師教導他以後的“生涯規劃”無非是勤奮讀書,選擇一所名校,進入熱門專業,以後就業順利,擁有一份高薪的收入,過上體面的生活。父母沒有興趣聽他讀詩,這不能讓他們感到喜悅,寧願希望他能利用這些時間多做些競賽題。

應該說,不是我們沒有物質提供給他們詩意的土壤,更何況很多的詩意根本無需金錢。爲培養學生特長,家長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學樂器、下棋、跳舞……很多新鮮的玩意兒可能聽說的都不多,比如冰球、國跳等等;很多學生學的還不是一兩項特長,一週的課餘被排得滿滿,敢情特長比不是特長都多。但是爲什麼,沒有感受到學生的詩意呢,至少說應該能感受到他們的快樂抑或平靜;反而是更多的浮躁與不快樂呢。因爲培養特長不是因爲愛好,而是家長希望孩子能通過特長加分,上更好的學校,或是看到人家的孩子都在學怕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這樣的心態和目的下,詩意如何不被瓦解,即便開始心底萌生的愛好也很有可能一無所剩。

也許是社會價值取向的問題,先導致大人爲追求金錢,追求令人豔羨的生活而奮鬥,奮鬥本沒錯,只是忽略了生活的真諦是詩意的棲居。大人再把這種價值觀傳遞或加之於孩子,所以現在的“小大人”們很快熟諳社會的法則,詩意也就越離越遠,進入追求高分,好學校,體面生活的循環中。

文章中說這位學生是個“有趣”的人。歷史組搞活動,想選一名學生朗誦詩,悼念南京大屠殺的遇難同胞,他剛剛朗誦了兩句,老師就驚喜地說“行了,太好了!就是你了!”這位同學愣了一下,隨即有風度地對老師說:“老師,詩是不能中斷的,請讓我把這首詩朗誦完。”說罷,旁若無人地誦讀那首詩,一直讀完。

這個“有趣”讓我感到很諷刺,是我們的不詩意才覺得他“有趣”,也許他纔是正常,是否會被選中,在他看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讀這首詩。文中說得對:沒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但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

想要改變這個狀態,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達成吳非老師的教育理想,我想到教育中的教師的詩意至關重要。吳非老師也說,教育是富有理想的事業,從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有理想;鼓吹只吃饅頭的人,是知道不吃饅頭會餓死,這當然也沒錯,但他並沒有看到只吃饅頭不讀詩,是另外一種死法。

雖然,本書中沒有一篇題爲《讓教師追求詩意的人生》的文章,但是看全本書,你會發現,吳非老師很多篇文章的核心就是教師的詩意的方方面面。詩意,是一個教師來自內心深處的精神追求,是教師內在修養的自然流露。

教師的詩意我認爲最首先的是要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

常常有人跟我說:“你一天就兩節課,風吹不着,雨淋不到,還有寒暑假,當老師真好。”只有做了教師的人,才能理解和體會教師之苦之累遠出乎自己的想象,加之經濟大潮的席捲,不正確的幸福觀正在消磨教師的工作熱情。因此作爲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要能避開名利的束縛,才能真正找到“詩意”的棲息地。感受工作的幸福感在於看到教師在促人成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於學生取得進步後的一張張稚氣的笑臉,簡單的問候,薄薄的賀卡。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教師臉上的微笑有多少,學生心中的陽光就有多少。”

教師的詩意我認爲最關鍵的根基是“愛”。

記得有人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時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多麼質樸感人的一句話。當我們曾是孩子時,也是多麼渴望老師對我們多一點鼓勵,多地點撫摸,多一點關愛,那種溫暖的感覺可以持續許久許久。教育的詩意在於擁有一顆熾熱的愛心,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賦予學生一份飽含詩意的愛心,學生定會回報你一扇敞開的心扉。冰心說過:“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也許,我不能成爲冰心筆下那個隨時播種便能開花的人,但我可以做一顆流星,在孩子們孤單寂寞或是躊躇滿志時,偶爾還會想起:在他們的夜空中,曾有這樣一抹光亮陪他們走過一程。

教師讀書心得6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爲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教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己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爲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己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爲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可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學校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學校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教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學校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閱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爲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歡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爲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歡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7

最近讀了《葉聖陶答教師100封信》,能切身體會到葉老談教書育人的種種快樂和擔憂。

葉老在談教育現狀,只說了六個字:“端正教育思想”。意思是希望大家弄明白教育是什麼事,國家爲什麼要辦教育,從小孩到少年青年爲什麼要受教育。

早在六七十年代,葉老就發現許多學校爲了追求升學率,“只知道逼學生做功課,連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家庭作業也很繁重”。他問道:“難道學生進中學就是爲了考大學?難道國家辦中學就是爲了給大學供應投考者?如果學生進中學就是爲了考大學,極小一部分考進大學去了,極大多數沒考上的不都成了廢品嗎?

到了八十年代,他年老體衰仍奮力疾呼,但已擋不住大勢所趨。時至今日,看着教師孩子們,包括自己在漩渦中煎熬,九泉之下的葉老想必更加難以安眠!

可誰有更好的辦法?不適應他,就會被淘汰,誰會用孩子的前程開玩笑?是呀!!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師到底教什麼?什麼是孩子真正需要學的?葉老問得好!這樣的拷問應該響在時時耳畔!

最近面臨期末考試,在微信、微博、qq空間中,許多教師同仁們怨聲載道,累得身心疲憊,看到同仁們的微信和說說:“歷史性的一刻,我結束了本學期最後一堂課,可今天我依然得堅守最後一個晚班和明天早班。感覺今天我是在用生命講課,希望明天四1四2的孩子們可以全力以赴!”“這學期最後一節課結束了,解放啦!!你們根本想不到這半個月複習生氣是多痛苦的事情,已經內分泌失調,嗓子沙啞,這是非教師職業難以理解的,如何能不生氣?有的學生真想海扁一頓!”“好久沒犯病的腰椎頸椎終在考試季復發,都是考試惹的禍,拔罐中!”“再堅持一天,明天就考了,一天四節課的節奏,腰都上板的了!”

看到學生的說說:“都在拼命複習!”“快點放假啊,我還要跟同學玩遊戲呢,快點放假啊!”“考試啊,沒在考試中爆發,卻在考試中滅亡!”“老師,不是我不會,是我會的他不考!”“亞歷山大!”“不想看到數學老師!”“被逼着學習的痛苦!”

看到這些話語,作爲教師,心裏感覺很壓抑,幸福的教師和快樂的學生在哪裏?老師與學生間的不和諧音符在跳躍着,該如何調和?

考試終於結束了,感覺輕鬆了很多。看到最近各個老師在教室裏拼命授課,嘶啞着嗓子,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知識灌進學生的腦子裏,更看到有些學生的無所謂狀態,被迫着學習,被逼着努力,笑看着老師的發火姿態!不由得在想:教育到底是什麼?是否應該先教育學生如何擺正學習態度,先教育學生如何尊師重教,先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再談傳授知識?

有這樣一段文字與教師同仁們共勉:當下周看到孩子成績時,無論成績好壞,請想想: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着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長大,陪着他(她)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相信孩子,靜等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爲他(她)是參天大樹!

教師讀書心得8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舉辦與閱讀有關的活動。

老師,你經常讀書嗎?你上次讀書是在什麼時候?

曾看過這樣一項調查數據: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羅斯,每人55本。美國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國13多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羅斯,每20人就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猶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親便會在《聖經》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這書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寫過文章介紹,在那些發達國家的地鐵裏,火車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靜靜地讀書。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人們要麼在高談闊論,要麼是在打瞌睡,要麼是低頭族—玩手機,鮮有看書的人。

不要責怪我們的孩子們不愛讀書,我們成年人呢?一年下來讀了幾本書呢?很多人都會以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藉口抹去了讀書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裏來?我覺得組織教師讀書是最好的方法。閱讀教育專著和文化專著是一線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名師培養工作的基礎工程。

提倡教師讀書進而帶動學生閱讀。只有讓學生在上學時代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裏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這樣他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如果當一個學生讀了六年書離開小學,或者在讀了六年書離開中學的時候,卻沒有閱讀的興趣,能說我們的教育是完成任務和成功了嗎?我想,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爲了培養完整的人,培養終身可持續發展的人,爲了我們民族的興盛不衰,我讀書了嗎?我組織學生讀書了嗎?

其實,對於教師而言,讀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意義是拯救自己,因爲不讀書的教師最終會淪爲簡單的勞動力,而一個簡單的勞動力想要得到人們的尊重則是很難的。孔子是名教師,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經師"又爲"人師"。他的那種高山景行的大家風範,千載流傳,令人歎服。當代教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爲什麼會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夠"爲人師表"太少了。只有"經師"和"人師"二者兼備的教師纔是真正的教師。把學校辦成一個學習的團體,讓每一位教師都能自覺地意識到,只有閱讀才能拯救自己,從而把閱讀作爲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這應該是"文化關懷"神聖諾言最美好的兌現。

用閱讀拯救我們自己,讓閱讀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教師讀書心得9

1、信任是基石

以前讀過這樣一段感同身受的文字:“人能夠長期忍受物質上的匱乏,卻無法長期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匱乏。人對他人的需要和依賴,是遠遠超過我們每個人自己所瞭解和想象的程度的。沒有他人提供的物質,我們無以爲生;沒有他人對我們精神上的慰藉,我們會度日如年。我們每個人所渴望的關心和愛護,我們每個人所希冀的理解和友誼,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尊重和承認,都只有在他人那裏才能得到。沒有他人對自己的期待、信賴、友情與尊敬,我們就無從獲得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們的存在也會失去價值和意義。 ”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做事,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一層鏈接必須是信任,沒有信任,我們會活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世界裏。是啊,那樣的話,我們的存在和價值又有什麼意義呢。

雷夫在第56號教室,就首當其衝地印證了這個道理。開學第一天他就把信任當做第一個議題,並分享信任遊戲的案例,以告知孩子們:破裂的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補救。

一個偌大的團體,有了信任,還有什麼事能進行不順利呢!

2 、方法很重要

舉個閱讀的例子吧。

雷夫要教孩子閱讀,首先他懂得藉助網查幫助年幼孩子找到更有益的書單,幫助個別落後的學生閱讀合乎自己程度的書;

雷夫老師自己也以身作則陪讀,樹立榜樣,帶領學生舉辦讀書討論會,通過交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秉持自己的觀念去思考問題;

除此之外雷夫還善用圖書館環境,爲了建立孩子們的價值觀,讓孩子們置身於熱愛閱讀的人羣中。

在此基礎上又重視對孩子們的指導,幫助孩子學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開心扉接受新觀念,孩子們不是隻爲了閱讀而閱讀,他們懂得閱讀的樂趣和擁有閱讀的熱情。

最後,通過講授基礎語法和必要的寫作技巧,引導孩子們寫每週作文和每月讀書心得。期間也不忘記在寫作時間管理和內容價值方面,層層遞接地有效性。所以,纔有了極具影響力的“少年創作計劃”。

一項優秀的成長計劃,沒有縝密細緻的有效方法何以成功呢!

3、參與相當必要

建立了信任,擁有了方法,參與也相當必要。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也提出過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教育思想,讓孩子參與到一切可行性活動中來,即着重培養孩子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雷夫和孩子一起做剪馬蒂斯貼畫,做萬聖節面具,進實驗室做實驗,學習蒙德里安魔術,甚至外出旅行等一切活動,將教育取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

今年的寒假,我也想試試雷夫的方法。恰巧,家裏包年夜餃子,我就問一旁的外甥女,覺得媽媽擀餃子皮怎麼樣啊,她竟然說很簡單,就是壓一壓就行了。後來追問在火堂點火的事,她更是自信認爲:比擀餃子皮簡單,放好柴,用打火機一點就着。

於是我准許她試一試,結果餃子皮弄得又厚又難看,火也沒點着,最後還弄了一臉的灰。還垂頭喪氣對我說:“爲什麼我什麼都做不好呢?”

當然,在我細心的指導下,她做到了,體驗到了不一樣的成就感,也終於露出了笑臉。這個過程裏,我允許她犯錯,只有懂得找出錯誤,加以改正,才能更好的前進。

一件事想做好,不去親自嘗試又怎會成功呢?

4 、學會獨立思考

雷夫利用運動賽事教育學生和平時滲透的道德價值觀影響學生,他們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他們能明白“贏”和“輸”代表的真正意義,知道對賽場上任何技藝精湛的球員都給予肯定,不會只因個人崇拜而只偏袒一方,不取笑或揶揄另一方。

孩子們有自己的一套行爲準則,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思維,有雅量,有風度,有原則,更懂得仁慈與關懷。獨立的思維,成爲了貫穿人格的一種強大力量。

這在雷夫和弗蘭克的對話中,展現地淋漓盡致。弗蘭克問雷夫黑澤明的作品《羅生門》和《大鏢客》哪個最好,在雷夫認爲兩部都好時,他已經轉身離開,堅定的說:“我覺得《大鏢客》好”。雷夫震驚得目瞪口呆。

相反,我接觸過很多孩子,他們總是學着從大人的口氣和表情中,說出討好的答案。

一個人良好品格的形成,能獨立思考多麼可貴呢!

5、 強化意志力

我偶爾住在姐姐的家裏,時長能無意中觀察到外甥女的生活,有一次和她看一部有意義的兒童電影,他竟然看到一半就做其他事去了。還有寫作業的時候,常常寫一會就說起話來,又或者去廁所,甚至玩起其它的東西來。當然,可想而知其它事情也是如此。

雷夫用莎劇的藝術魅力,引導孩子們分析、研究、拆解、建構一齣戲劇,從而使他們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觀點自此改變,讓他們逐步感染到學習語言的力量和團隊合作的樂趣,他們對莎士比亞劇的熱愛與執着深深感染着我,我又何嘗不希望外甥女這樣呢。

一份成功,怎麼離得開源源不斷的付出和堅持呢!

雷夫說得沒錯,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得上溫暖的家。教室是孩子們的家。我們也應該如此,最好的教育是我們一起參與,這裏就該有關乎語言、團隊協作、冒險、紀律、勤勉、美好、榮耀、深刻的滿足感以及自我發現在內的一切。

教師讀書心得10

每當恬淡的黃昏,或是靜謐的夜晚,我會倚在牀的一角,手捧一本書靜靜地讀,默默地品味。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可以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輕鬆詼諧的書,我可以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漸漸地我進入書的世界,一天學習的疲勞和一些生活瑣事的煩惱便頓消大半。此時,我便擁有了一份絕美的愉悅心情。

教師讀書心得11

自從學校開展讀書活動以來,讀了《教學規範》和《關於體育與健身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的若干建議》兩本書。在《教學規範》中,備課是從目標的確定,重點的把握,難點的突破,活動的設計四個角度進行歸納提煉認識,而在《關於體育與健身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的若干建議》中,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努力整合信息技術都是體育備課的範圍和內容。

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瞭解教學內容和程序,掌握教材的知識技術體系,要研究教材性質特點和技術結構,找出其內在的聯繫,明確本課的教學任務和目標要求,此外,體育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以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

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弄清課堂的結構,安排好教材的順序,其次襖合理分配好教學時間,第三要靈活選用多用教學方法,第四要根據課堂的類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用動負荷,讓它符合學生的身理以及心理髮展。

體育教師想要在教學過程中達到預期的目的,就必須在課前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將其作爲自己備課的基礎,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調查瞭解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思想情況,對體育的認識程度,其次要了解學生的體育基礎和健康情況,最後還是要檢查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

教師上課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術,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動,寫教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法手段,教學過程,練習次數,保護與幫助,時間分配等,教案格式要清晰,一目瞭然。

爲了提高備課質量,教師必須對備課效果進行反思。通過對反饋情況進行分析,發揚其成功之處,改善其不足,能有效的提高教師備課能力,反饋的手段有:課後進行分析小結,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者其他方法都可以。當然除了備課以外,上課也是真正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關鍵,課後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環節,從《關於規範體育與健身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的若干建議》中,可以知道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着手可以讓自己更完善。如果我們遵從規範的要求進行教學工作,不但能夠有效的進行教育教學,而且能更好的促進學科的教研、教改工作,從自身角度而言一定也會取得更大的收穫。只有我們能駕御課堂,落實課堂的各個環節纔會有課堂的效率,纔會有高的教學質量。

教師讀書心得12

攜帶着對教好小學科學這門課的渴望,我再次捧起《小學科學課標》,再次領悟課標精神。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學不僅作爲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驅動力,也代表着一種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一種當代公民必備的素質。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學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科學課程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小學科學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並應爲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能保持和發展對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理解與認知水平相適應的科學概念,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形成尊重事實、樂於探究的科學態度;發展用科學語言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初步瞭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

科學探究是科學家發現自然規律、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過程和方法。在小學階段運用探究式學習方式,希望孩子在建立科學概念的同時,體驗探究過程,瞭解探究方法,培養科學探究能力。

教師讀書心得13

前幾天拜讀了肖川的《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一書,文中解答了人生、教育教學中的很多疑惑,觸頗深。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首先要樂於接受思想。而接受思想最簡單的是閱讀別人的書籍,尤其是大師的書籍,讓閱讀成爲每位教師的習慣,成爲與別人進行心靈碰撞的自由領地,成爲自己不斷進步的階梯。

反之,沒有博覽羣書,只能就教材講教材,就內容講內容,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沒有閱讀,就難有深層次的思考,而自身思想的匱乏,展現於學生面前,就只能是面目枯槁,甚至容貌可憎。所以說,閱讀是教師獲取思想的源頭活水的最佳。

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關鍵是要在反思中進步。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出有效的和反面教訓,從經驗中出規律性的東西,將經驗抽象成理論。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作爲教師應當學會反思,注意積累一點一滴的經驗,不斷地工作,不斷地總結,不斷地發展,使自己逐步向創新型教師邁進。要做有思想的教師,還要學會引領學生的心靈和精神。從對課程內容的發掘,到教學策略的選擇,從對問題的設計,到課堂氣氛的營造,甚至用什麼語言,背後都蘊藏着一種思想底蘊,平時只是不覺得罷了。

教師的思想對學生的薰陶,也是非常關鍵的,思想可以薰陶學生學習、薰陶學生做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要想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真的很難,這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學習和思考。

教師讀書心得14

這些“過去的教師”,執著於自己的理想。那個時代可謂內憂外患,而教育者卻能堅守理想,創造出教育奇蹟,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傑出人才。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師,並沒有絕倫逸羣之處,但卻對無數學生的一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的先輩之所以能在那麼清貧與平凡甚至是戰火頻頻的歲月培育出那麼多祖國的棟樑之材,不僅是因爲他們博學多才,更重要的是他們善於在學生的心靈裏播種理想。

一、過去的語文教師都喜歡讀書

無論是研究當代文學的潘旭瀾教授、當代著名詩人邵燕祥還是著名詩學理論家謝冕,這些當代文學所謂泰斗級人物,在中學時代也許並沒有表現出什麼超人的地方,甚至是在瘋玩或無學可唸的情況下度過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讀書,正因爲喜歡讀書,他們心中才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

而這對書籍的熱愛,功勞不能不歸功於語文教師的引領。這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不拘泥於課本,而是根據自己的特長,爲學生輸入更加鮮活的文學營養。

謝冕的老師林仲鉉先生向學生介紹“五四”以來的新文學的作家作品;邵燕祥的老師們不是把國語或國文課變成講大道理的枯燥說教,或是教文章作法的生硬傳授,而是循循善誘地指引學生,在克服語言文字的障礙之後,對課文進行欣賞;著名旅遊學家楊乃濟的老師餘先生在教學方法上不只講解課文分析語法,而是古今中外廣徵博引,把學生領進了一個海闊天空的文學大世界。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

正因爲有這樣一批優秀的引導者,學生們的心智才得以開發,興趣得以調動,才使這些學生在日後無論多麼惡劣的環境中都不忘讀書,不忘對自己心中那崇高理想的追求。

二、對學生高尚人格的薰陶

如果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那麼這些過去的語文教師對學生高尚人格的薰陶,是讓學生受益終身的。陳志華教授在回憶自己的老師時說:60年前的老師是怎樣教課的,我記不清了,但老師是怎樣做人的,我終生不能忘記,而且時時受到記憶的鞭策,不敢有負師恩,同時老師授課時給同學們的教育,遠遠超出了“語文”這兩個字所能包容的,它們所蘊含的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是我們這個民族能夠長存於世界並且興旺發達的根本所在。

中國當代著名陶藝教育家楊永善教授在提到自己的語文老師時說:教過自己的兩位老師有一個共同的和值得尊敬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熱愛教育事業,愛護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老師的批評永遠是和善的,更多的是鼓勵和引導,對學生總是寄予了希望、充滿了信心,幫助我們樹立理想。在語文老師身上更多的體現着人文精神。

我們的先輩無一例外的用自己廣博的知識和崇高的理想影響着一代又一代學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無一例外的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感染着莘莘學子將我們民族優秀的精神傳承下去。時常聽老師們抱怨:爲什麼教過的學生回來看自己的很少?我想也許孩子們學業很忙,沒有時間,也許有的孩子情感冷淡,但我們是否想過,是不是我們根本沒給孩子留下什麼美好的記憶?

三、教師的品格在於對學生的態度

《過去的教師》的編者商友敬老師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教師的品格的高低,就在於他對學生的態度。爲什麼要做教師,就是基於對學生的愛,正如父母對待兒女一般。

時代不同也許對優秀教師的評價也不同: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老師的形象以威嚴居多,學生普遍敬畏老師;現在的學生對老師的外在形象和氣質以及親和力要求更高。據有關材料表明:富有愛心、陽光親和、育人有方、智慧聰穎的老師更受歡迎。但我想不管時代怎樣變化,一個博學有愛的老師永遠都會受到學生的愛戴。

著名書法家、“國寶級”學者啓功先生在《過去的教師》中寫了一篇回憶其老師的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啓功)——陳垣先生誕生百年紀念。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到了曾被毛澤東主席稱爲“國寶”的陳垣先生傳授的一些爲師之道,本人覺得很受啓發,與大家共勉:

(一)教一班中學生與在私塾屋裏教幾個小孩不同,一個人站在講臺上要有一個樣子。人臉是對立的,但感情不可對立。

(二)萬不可有偏愛、偏惡,萬不許譏誚學生。

(三)以鼓勵誇獎爲主。不好的學生,包括淘氣的或成績不好的,都要盡力找他們一小點好處,加以誇獎。

(四)不要發脾氣。你發一次,即使有效,以後再有更壞的事件發生,又怎麼發更大的脾氣?萬一發了脾氣之後無效,又怎麼下場?你還年輕,但在講臺上即是師表,要取得學生的佩服。

(五)教一課書要把這一課的各方面都預備到,設想學生會問什麼。陳老師還多次說過,自己研究幾個月的一項結果,有時並不夠一堂時間講的。

教師讀書心得15

作爲一名年輕的特崗教師,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8月23日—8月24日的《案例分析》指導建議。聽到市裏專家給我們的深刻分析,讓我覺得作爲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去影響學生,所以一個教師只有具有良好的師德,才能認真對待教學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因此,師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師德師風,則是一個學校的立身之本。

針對這次暑假期間的學習。我對這個神聖職業有了深刻的認識,特別是以下幾點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一、依法執教。通過這次學習,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一定要依法執教,過去那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我們一定要糾正,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學習方法,他們各自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區別,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孩子來學習,我們也不能因爲自身的着急對孩子動粗,那樣是不對的,今後我將繼續依法執教,對孩子對一點寬容,多一點理解,我相信對於孩子的成長還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書育人。雖然表面上只有4個字,但卻含有豐富的內涵。以前總認爲,我只要按照大綱要求,將學習知識傳授給學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但現在我重新認識到其實作爲一名教師,更要把教書育人當作一種責任,當作一種義務,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教育,同時最後的評價也要改進,不能將考試成績作爲唯一的評價手段,要充分運用綜合的評價的手段,將過程作爲評價的主要指標。

三、爲人師表。作爲一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榜樣,那就要處處提高自身的修養,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深處紮根發芽。學生在學校的與老師交往的時間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時間都多,所以我們要充分運用各種機會對學生進行品德、做人的各種道理的教育,只要這樣才能不枉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我們應該自身做一個道德行爲的楷模。

四、終身學習。以前總是強調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實際上現在已經不夠了,隨着知識的多元化,綜合性的加強,現在的教師要具備更多的知識,現在要做自來水,甚至都不夠,必須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纔不會被社會淘汰。今後我將利用課餘時間不斷充電,不斷學習,將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

五、關愛學生。作爲教師,要像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關愛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時送他去醫院,在他家裏出事時關心他們,而應該在平時就要更多的從生活、學習、身體等等各個方面來關心他們,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難、困惑時,我們都要做有心人,主動去關心他們,主動去疏導學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這個意義上,教師也要再次認真學習心理學,做一個稱職的心理醫生。

總之,這次暑期培訓我的收穫非常大,雖然天氣很炎熱,但我覺得得到了如此大的收穫,值得!除了集中學習,我想自身利用假期的時間來進行自身讀書再教育。我將再次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和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再看一些名師講座和優質課堂,來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