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薦】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26K 次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薦】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

那時還正在上高中,我花了一天多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讓我極爲震撼和感動的小說,走馬觀花地看完有點不求甚解,但它還是給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讓我無法忘懷。

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黃土高坡上雙水村的故事,深刻反映了農民生活的喜怒哀樂。孫少平,他接受了高中教育,不甘於生活在落後的農村中,積極追求知識,經過自學達到了與大學生比肩的知識儲備與思想廣度。他努力用保爾·柯察金的思想支撐自己,帶給自己奮鬥的勇氣和頑強不屈的信念。雙水村、孫少平的世界是平凡的,他們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個村、一個人,但是路遙卻在平凡中讓我們看到了不平凡。

我們只是無盡沙漠中的一粒沙子,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平凡得無法讓世人都看得見。我們是平凡的,但絕不要平庸;我們雖微不足道,卻一定要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對於這本小說所帶來的感受,我實在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我卻一直被孫少平的精神激勵着,它讓我擁有了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不懈追求的動力。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平坦坦,有酸甜苦辣,也有悲歡離合,所以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用積極的心態、頑強的意志和足夠的智慧勇敢地去面對,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改變的。

平凡的世界也揭示了人的命運、家庭命運、社會命運都維繫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和諧發展上,讓我們明白:只有尊重客觀規律,建設和諧社會,纔是中國農村、中國人民的希望所在。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機遇、充滿挑戰的時代,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書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從改變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爲自己精彩的人生,爲和諧社會的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賽客理財最大的特點在於採用“小額、分散、真實”的微金融運營模式,借貸方一般也都是大學生,她們用於日常生活開銷,這樣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2

放暑假嘍!終於可以輕鬆了!每日在家裏悠哉悠哉,不覺間假期已過了一大半,想起還有兩篇讀後感要寫,便匆忙找要讀的名著,爸爸推薦了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讀完此書,深受震撼!我感覺自己成熟了很多,關於奮鬥、苦難、人生挫折和愛情等有了更深的理解!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爲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爲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衆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有所感:

跟孫少平和孫蘭香比,我們現在的生活學習環境簡直跟天堂一樣,我們不需要每天爲生計發愁,不需要從事繁重的勞動維持溫飽,我們每天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晚上住在有空調的宿舍裏,但即使這樣,我們的許多同學還無病呻吟的抱怨學習的艱苦,每天不知珍惜時間學習,而是抱着手機玩遊戲到深夜,是時候該反省一下如何才能讓自己無悔於自己的青春,無悔於自己的人生!

有所悟:

“困難與折磨對於人來說,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錘,打掉的應是脆弱的鐵屑,鍛成的將是鋒利的鋼刀。”當我們面對苦難和挫折時,應該像孫少安和孫少平那樣,樂觀面對苦難和挫折。孫少安本來學習成績優秀,但爲生活所迫不得不輟學;後來辦的磚窯因請了個根本不懂技術的師傅使孫少安破產了,但他最終東山再起;與心愛的人潤葉青梅竹馬,因種種原因又與愛人失之交臂,但最終憑着自己的堅毅個性從痛楚中走出,最終他收穫了婚姻生活的甜蜜幸福,正當幸福美滿。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3

午後陽光,暖暖地照在客廳,隨手翻開《平凡的世界》。二十年前曾讀過,那時青春年少,有的是像少平一樣對生活的激情。二十年後再讀,已經歷過生活磨礪的我,卻感慨於少平拼盡全力只爲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想想曾經年輕的我們,那時渴望的何嘗不是二三十年後的自己,也能在自己奮鬥的城市,有一容身之處,每天可以安閒地挎着菜籃,穿梭於農貿市場和家之間,而後煎炒烹炸,等着家人、孩子回家。

其實,這樣的場景並沒有什麼不妥,甚至還帶着點菸火的暖心。但是,偶爾會在想到“一輩子就這樣要走到頭”時,心裏多少還是會有些隱隱的惶恐。於是也曾痛下決心想盡力去改變,每天心心念念會盡力踐行,卻發現在努力的身影之後,卻仍勾勒不出未來的清晰模樣。

後來懈怠了,停下腳步看看別人的生活。又會想,這世界誰不是在努力呢?熒屏上演員努力拍戲,作家努力寫書,他們是光鮮的努力;清潔工努力把馬路掃乾淨,服務員努力把盤子端得平穩,也是努力。這時才發現,我們是不是對自己挑燈夜戰的身影過度感動了,纔會向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纔對播下的種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呢?

這就如我們堅持鍛鍊,大多數人並不會由此成爲運動健將,擁有魔鬼身材,也許它只是給你一副相對更健康的身體,讓你能平平安安地躲過下一次流感。同樣保持讀書的習慣,大多數人並不會成爲作家文豪,也許它只會讓你在某個老公和孩子都不在家的午後,不至於無所事事無聊地度過一段獨處時光。想想我們都曾學過幾年英語背過上萬單詞,大多數人並沒有成爲外交家,也少有出國的機會,不過是偶爾託朋友從國外帶回一套護膚品,能看得懂說明,不至於把眼霜塗在臉頰上。練幾年樂器考過十級,大多數人並不會進入交響樂團,全球巡演,也許不過是逢年過節,當自己老了,兒女帶着孫輩們來家看望,能夠讓孩子圍坐身旁,用手風琴拉一曲《喀秋莎》。

沒有人敢說努力必定成功,但肯定有人說:不努力註定平凡。我想,大概努力沒有什麼了不起,努力才應是正常的生活狀態。許多努力的終點,就是讓我們好好地——平凡。大多努力不過是幫助我們把平凡的日子,過得稍微順暢舒心一點,以讓我們好好地做個更好的——平凡的普通人!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4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被譽爲“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作者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社會洪流的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一次次苦難中展現出的頑強堅韌使人精神昇華。

《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把國家大事、政治形勢、家族矛盾、農民生活的艱辛和新一代的感情糾葛,以及黃土高原古樸的道德風尚、生活習俗都真實而細膩地描繪了出來,構成了一幅中國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農村生活的全景式畫卷。作品既透露出作者對家鄉父老溫馨動人的情愫,又體現了路遙對生活、對社會、對歷史、對人生富於哲理性的深刻思考與理解。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爲中心,反映了從“*”後期到改革初期我國城鄉廣闊的社會面貌。《平凡的世界》裏着墨最重的是主人公孫少平,那個黃土高原上有着成熟思維,腳踏實地,忍辱負重,不卑不亢的少年。孫少平那種以上進求尊嚴,從不好高騖遠的情懷也深深的打動着少女的芳心。田小霞的出現,讓我們的主人公人生有了目標與方向,從此他也可以用自信去面對生活的不幸與艱辛。他們的愛讓人奮進,是純真、向上的,在物質上他們沒有太多的要求,而在精神上卻相扶相攜,那是跨越了所有界線的心與心的交匯。

《平凡的世界》中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作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就像這本書一樣,不在於結局如何而在於過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該像書中主人公那樣對生活從來不低頭,不斷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運的道路上走出一種讓所有人都爲之嘆服的人生之路,要跨過泥濘,越過阻礙,做不平凡的自己。《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及感悟彙集篇四

終於看完了《平凡的世界》,感悟頗多。只是心口有點堵,看不到真愛的結尾,看不到幸福圓滿的結局,主人公孫少平毅然的走着自己的堅實,不卑不亢,不屈不饒,那些真心的愛沒有成爲他的幸福,或遺憾,或退避,都是爲了愛。一種大義凜然,包容博愛,真正男人的形象。恐怕這就是作者所希望讀者所領悟的,一種奮發的精神。

看完了,留在腦海裏的,慢慢的勾起童年時的模糊的記憶,一種似曾相識的情節,濃縮了的人生精華,不管世事變化滄桑,如何跌宕。支配人的是精神,是不屈的意志。

看完了,獲得了什麼?在這平凡的世界裏,平凡的人,歷經苦難,享受愛情親情友情,領悟生活的基本要素,站穩自己,讓思想去飛,肆意奔放。也有自卑,落魄的日子,走過,變成記憶,變成財富,鍛煉出不羈的靈魂。

最欣賞主人公孫少平的刻畫,真實,頑強,這樣的意志定會鼓舞很多人,腳踏實地的向前。美好而寒酸的初戀,卻是靠最簡樸的飯食而引起的同病相憐;貧富地位如天壤之別的溫暖熱烈,卻以陰陽之隔而讓人蕩氣迴腸,真是欲哭無淚。最後走向的是什麼?儘管不得而知,但經歷之多,人生歷練之厚重,不會阻礙他前進的步伐。

當金波找尋蒙古姑娘的羅曼蒂克的愛情的時候,聯想起人生的種種衝動,一種純自然的愛,盤踞着靈魂,八年。人不是應該活在自己的意象中,但你能不爲這樣的癡情而感動,而落淚?當,心中如期而遇的愛情來到時,是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是用市儈的天平稱量?還是跟着愛情的腳步,信馬由繮。當金波唱起別人以爲是神經病的歌的時候,不要去懷疑金波的傻,千萬不要,原諒年輕,原諒時代。讓我們留下敬意,憧憬。願那份美好,永伴一生。

當田曉霞隨洪水逝去的時候,默默的爲孫少平難過,就像天邊美麗的星星的隕落,爲什麼如此美好,如此真誠善良的田曉霞,人生的腳步卻如此匆匆。美好的一切,不定會長遠,人生失望的環節,痛苦的片段,都是人生旅途上無法避免的事實。讓思緒痛苦,清醒,只是爲了更好的走好人生的未來之路,這樣的代價是大的,但又會若隱若現在生活中,在痛苦中感受世事無常。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5

歌舞昇平總是夢,平平淡淡纔是在真。

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十七八歲,剛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了花季,又在懵懂中迎來了雨季。在這轉變中,不能說我們失去了青春的熱情,但是我們也都進入了人生的多雨期。更多的挫折,學習的、人際的、情感的,很多方面我們都開始前所未有的經歷。而我們的思想從這些經歷中得出的不同感受,不同啓示和不同教訓,將決定我們今後人生的軌跡,是平緩,壓抑或是跌宕的。

我們中,大部分人,選擇了――平凡。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多年以後,我才發現,平凡的不是這本小說,而是我自己的見識。在這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的芸芸衆生卻創造了一個個不平凡的奇蹟。

誠然,這本書裏的一些人物是有些理想化的,但這恰恰告訴了平凡世界中的我們,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實現夢想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痛苦,這是第一個映入我腦海的詞彙。從少安與少平這兩兄弟記事起,痛苦就像他們的影子,與他們形影不離,生活上的貧困讓他們只能在痛苦與痛苦之間選擇。 這篇著作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於此,長於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鬥、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麼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鉅著:爲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爲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爲了紀念那裏樸實無華生生奮鬥的人民。

路遙說:“生命從苦難開始,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誕生靈魂的歌聲。”的確,生命總有缺憾和苦難,人們的種種掙扎和奮鬥就是爲了彌補這些缺憾和苦難。而個人的精神和意志、生命周圍的親情和愛情無疑在作品中成爲掙扎和奮鬥的支撐點,是最後走出苦難,誕生靈魂之歌的基礎。

這個世界以平凡而起,平凡而終,留下的是每個人的那一抹不平凡。 我很喜歡路遙對於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但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裏他描寫着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

我們也可以看出全書字裏行間流淌的濃濃的愛意,對土地,對父老鄉親的親情、友情、愛情。特別是孫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個出身卑微,家境極端惡劣的農村少年,一個忍辱奮進,不卑不亢的學子,又或者說,農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進,以上進求尊嚴。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於農田、城市工地,還有煤煙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曉霞的出現,給了少平的生活更加豐富的內容。關於她的章節,我都會一遍又一遍的通讀因爲有她出現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生活充滿了陽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還是幸福的。田曉霞是少平的一個夢,她的犧牲,讓人認識到這就是生活……總之,世間所有的真情都在這裏得到了體現。我想起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樹翠綠茂盛。多年以後,我才發現,平凡的不是這本小說,而是我自己的見識。在這平凡世界中的平凡的芸芸衆生卻創造了一個個不平凡的奇蹟。

在他的世界裏,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也能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他有着多麼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然而,就如薩迦格言所說的,“火把雖然下垂,火舌卻一直向上燃燒”一樣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應爲其所生活的世界奮鬥!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6

“一個平凡而普通的人,時時都會感到被生活的波濤巨浪所淹沒。你會被淹沒嗎?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淪!”

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只是世界上渺小的一點,然而我們要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信念抵過生活的波濤洶涌。我們都平凡,但我們應該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講述了中國無數村落中的一個,它沒有什麼不同,那裏的農民同樣種田耕地,同樣爲了吃飽飯而拼命努力。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但路遙寫出了他們不平凡的一面,賦予他們每個人優秀的品格。他們都不完美,距離完美還差得太遠太遠,但他們每個人身上總鬥會有那麼一點兒東西讓人尊敬,讓人珍惜。路遙用最真實的筆觸描繪最真實的生活,他寫出不同的人那些不同的成長經歷,寫出他們怎樣地努力,怎樣地奮鬥,寫出他們的親情、友情、愛情,寫他們的一點一滴。

我彷彿看到了書中的每一個人,他們怎樣一點點長大。我看到年輕的潤葉是怎樣春心萌動,然而春去秋來,當激烈的愛情漸漸沉靜,那份灼熱的感情在她身上留下的傷疤慢慢消退,她終究要平凡而幸福地生活。我看到當初的孫少平與田曉霞,他們那樣無言地相望,身份地位的差距沒有將他們拆散,可怕的意外卻終要他們人天永隔。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東西可能讓我們受傷,但如果我們熬過來了,就又有新的天地。

我又看到剛剛離開村兒的少平是怎樣努力地拼搏,哪怕只能掙到不多的工錢,但那是用汗水換來的,他感到滿足。我看到少安的磚場一點點建了起來,工廠出了意外,他欠了一屁股的債,可他終究又站了起來。“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鬥!”平凡的人也渴望更好的生活,當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去拼搏時,就已經實現了人生的價值。

“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爲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我們都平凡,但我們只要努力,只要奮鬥,就絕不平庸。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7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一部長篇小說,它描寫的是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孫少平等人物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上初中的時候,老師給我推薦了這本書,當時覺得這本書沒什麼特別的,聽著名字就沒意思,所以一直就沒有去讀它,直到後來暑假無聊順手翻開了它,當我打開第一頁的時候,就被一個雨雪描寫的場面給吸引住了:系濛濛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雪花,正紛紛玲玲的飄灑着我喜歡景物描寫,給人美的享受,這可能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過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節變化,相同的季節不同的手法描寫,讓我大覽宏圖。我深深愛上了這本平凡的書,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着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平凡的世界》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爲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我很喜歡路遙的出發點平凡的世界。書中爲我們描述的是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黃土高原也是我的家鄉,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都是一羣可愛的人,他們演繹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是喜劇?悲劇?正劇?也許都有一點。在這本書裏,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關於苦難的哲學,書中這樣表達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爲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是他已經不僅僅將此看作是謀生、活命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經歷千辛萬苦而釀造出來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這種認識叫做關於苦難的學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啊?每到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也許這種困難與挫折只有孫少平所遭受的苦難的百萬分之一我們可曾有過這樣的認識?就算是哪天放學是下了場雨,亦或是天氣有些悶熱而又停了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讀了《平凡的世界》以後,讀懂了苦難的哲學,那麼就算是你今後遭受再多的苦難,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對於勞動的認識,書中這樣寫道:一個人精神是否充實,或者說活得有無意義,主要取決於他對勞動的態度。這絕對是一條精闢的理論,在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的理論。只有勞動纔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無論什麼人,最終還是要那些能用雙手創造生活的勞動者。對於這些人來說,孫少平給他們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課如何對待勞動,這是人生最基本的課題。這裏體現出的是兩種人,勤勞的和懶散的。人生來是沒有差別的,然而經過了不同的境遇和發展之後,人與人之間便產生了巨大的差別。而在這期間,對於勞動的認識不同,對產生這樣的差別起着決定性的作用。正如我們考到大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我們沒有太多的差別。然而,經歷了三年的大學生活之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又是何其巨大。其實,每個人的結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設計的。

當我們讀到這裏的時候,我們都應當好好想想,我們是怎樣對待勞動的。最讓我賞識的是,從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給我們引發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們怎麼去生活,和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和思考,書中多次提到對人生的贛臺,這可能是這本書的深邃所在,也是這本書的精華。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說過:痛苦難道會是白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偉大!什麼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於平庸,生活上安於現狀的人,纔是真正的平凡。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書中穿插兩個交錯複雜的愛情故事。相信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聽到田小霞都會有惋惜的嘆氣聲,田曉霞是孫少平的貴人,她的出現,孫少平是幸福的。即使他們最終不能到一起,他們都是幸福的。這也是孫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點,他遇到了田曉霞。然而,現實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愛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孫少平的愛情是讓人羨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裏面寫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這麼認爲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畫到了極致。我甚至感覺少安就是身邊的某一位人。他小時候因爲無錢讀書而退學,他與潤葉的愛情是那麼的讓人惋惜。是的,沒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爲了這個家。對於家他沒有一點點的自私。爲了家裏能夠維持下去,他放棄了潤葉。儘管書中說他對潤葉是一種兄妹之情,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他接到潤葉給他告白信時他的那種喜悅,甚至抓狂。潤葉這麼好的人,少安沒有理由不喜歡。

只是我們的少安責任心太強,他在潛意識李認爲自己給不了愛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談愛情。他只有婚姻,沒有愛情。他的老婆必須是能夠與他一起撐起這個家的。再說到少安的事業,可以這麼說,少安是一個很精明很勤勞並且思想很先進的人。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能夠發家致富並不超出我們的意料,他的經歷卻是幾經坎坷,幾度起伏。多麼的現實啊,付出纔會收穫。有得當然有失,事業上如日中天時他的妻子卻病入膏肓。這又是平凡的世界一大絕筆。

《平凡的世界》這本普普通通的書改變了我對生活的理解,改變了我的思想,改變了我的態度,它深深震撼了我,他們的命運受制於那個年代,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每個人都不能完完全全的決定自己的命運,我們能做的只是儘可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平凡的生活中體味不平凡的幸福。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8

每個時代有英雄或者說代表人物,但平凡的人才是時代的負荷者,纔是這個世界的主人翁。平凡,這樣一個洗盡鉛華的詞,從口中讀出來,無端端的就讓人有歷經磨難之後的淡定從容而又寬厚良善之感。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詞藻都沒有。整部作品平淡而又質樸,在路遙的筆下,一個平凡人的生活圖景就浸潤在這幾十年的時光裏,普通,但又蘊含着勞動人民特有的淳樸與堅強。書中爲我們描繪了一個黃土地的世界,這裏生活着一羣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他們在這個荒涼的土地上貢獻了一生。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苦難與拼搏,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等這些平凡的元素爲我們展現了勞動人民瑣碎而坎坷的生活。作者爲我們闡釋了平凡和苦難,這纔是生活的意義,人生就如同一個苦行僧的修行過程,我們要嚐盡困苦,才能修習圓滿。人性的真善美,人性的醜惡,人情世故都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裏一一折射出來。

輕易地,我就對文中的人物產生了共鳴。因爲自己的家鄉就在農村,感覺裏面這些平凡而深刻的人物形象不經意間就會與自己的鄉親們重合。看這本書的時候,淡淡的熟悉感一直充盈着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糧食作物,播種收穫,父母兒女,還有不時的分別與團聚。家庭中有過節時的歡悅,有結婚時的喜慶,也有喪禮是的悲涼,還有親人去世的哀傷,更有日常生活中小口角和平時的小娛樂,這就是鄉村人的生活。雖說人生如戲,但戲臺上的情節是緊湊的,跌宕起伏,扣人心絃,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融合在幾幕劇裏。但人生充滿着瑣碎的矛盾糾葛,纏繞而又糾結的小細節,你牽着我,我絆着你,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恨情仇是存在的,但平凡人遇到的機率又有多大呢?電視劇裏的這些情節抵不過日常生活中的細水長流,天冷的一句噓寒問暖,天熱時的一碗綠豆沙就足以慰藉我們乾涸的心靈。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9

隨着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熱播,讓這部經典的書又再一次火了起來,在書店的醒目位置,很容易就找到這部書。路遙先生已經去世多年,但這部凝聚了他畢生心血的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爲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正是以書爲基礎,通過部分情節的刪改,帶我們又重溫了經典,又回到那個熟悉的陝北地區,感受關於夢想和愛的一個個故事。看完了電視劇,我又重新捧起了書,靈魂再次得到淨化,夢想又重新起航……

在這部書裏,“平凡的世界”裏有一羣不平凡的人,是這羣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平凡的世界。該書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爲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路遙先生爲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每一個還擁有夢想並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儘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儘管社會有那麼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

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恆。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爲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平凡的世界》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後的支撐點。

《平凡的世界》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後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該看看《平凡的世界》,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慾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儘快找到自己的方向,爲我們的夢想再努力一次。

有句話不是說的好,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0

第一次接觸《平凡的世界》是通過電視劇,下班後開始接觸這本書。

早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我的心就被黃土高原的荒涼和厚重深深震撼,彷彿這是一個與喧囂繁華的鬧市區完全不同的世界。它充滿了粗獷豪邁的氣息。養育一代又一代樸素勤勞的炎黃兒女。特別是雙水村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耕耘。雖然他們貧窮落後,但他們並不謙虛、痛苦和快樂,給人一種腳踏黃土的踏實感。這種樸素和純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再讀一遍路遙先生的書,翻開書的第一頁,就被書中的描述所吸引:濛濛的雨夾着一星半的雪花,正在飄揚……這個場景的描寫讓我。情緒從阻力變成了慾望,讓我陶醉其中,身臨其境,難以自拔。

其實看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社會的浪潮不斷涌動,一代又一代的人被包裹着。田二的兒子,美麗迷人的彩娥,厚朴的潤生,追求時尚的現代詩人杜麗麗,瘸子侯玉英,鬼王滿銀,胡永州侵犯的少女小翠……這些人在書中只能被稱爲邊緣人物,但當我回憶起這本書時,這些人物如此生動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通過文字,彷彿可以追溯到小雙水村,擁擠的黃原,黑暗的大牙灣煤礦,甚至在安和潤葉拉話的樹下,少平驚鴻一瞥,再次遇到小霞的小影院,過年的村民們都頭頂紅絲,手裏拿着鑼鼓競爭扭秧歌。……也許這就是普通世界最吸引我的原因之一,真實,太真實。

在感受真理的同時,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在歷史面前,人總是渺小的,但他們有無限的力量。每個普通人都想盡力改變一點。孫少平和孫少安,兩個在真正的黃土中長大的男人,有着土壤的味道,但他們總是有驚人的勇氣,簡單而誠實的愛,不斷與歷史抗爭,在土地上創造新的世界。

因此,這是一部強大的小說。沒有人放棄這麼多痛苦。有的人支持孩子,有的人支持生命的力量,有的人支持天文理想,有的人支持愛情,有的人支持責任,有的人支持被愛,有的人支持人民,有的人支持自己的幸福……他們不僅堅持,而且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感受新的幸福和痛苦。這樣的痛苦,但如此頑強的力量,也打開了直接到天空更深的樹,即使他們一生都是普通人,但怎麼能不讓人們感到充滿力量呢?歷史常常歌頌君王、詩人、士兵,但如此平凡,也讓人一輩子歌頌。普通人一個個長滿這個星球,他們的聲音雖然渺小,但從未斷過。我相信這些人的吶喊可以通過宇宙實現瞬間的永恆。雖然少平和少安都是普通人,但他們一點也不平庸。平凡,不平庸,說,可能是即使一輩子都不出名,不是大官,但也不平庸,抱怨別人,不限制自己,放棄自己。不平庸是一種力量,不自怨自艾,不固步自封。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1

勞動着是幸福的,無論在那個年代,《平凡的世界》白紙黑字告訴我們這樣的人生真諦,他響亮地提出,人,無論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在,只要能熱愛生活,上帝對他就是公平的,只要做一名勞動者,不把不幸當負擔,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誠的心去體驗,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作家路遙,生於1949年,陝北清澗縣農民的兒子,1991年,《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1992年,路遙病逝。在亙古的大地和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

它的內容如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平凡的世界。全書以黃土高原雙水村孫少安一家的變遷爲例,展現了動盪的七八十年代中國西北農村人們的生活。幾十年的時光,在路遙筆下鋪展開來,沒有一點的矯揉造作,沒有一點爲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給我們展示了衣服普通而有內蘊豐富的生活圖景。一個平凡人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家庭的奮鬥歷程,一個平凡人的成長過程,一個平凡家庭的成長過程。正所謂“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以及師孃,少安的山西老婆。還有那個山村裏面所有的人際關係,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在十幾年的社會變遷中,在這貧瘠的黃土地上,艱難地求生,艱難地奮鬥,艱難地成長成爲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裏面包含了路遙太多的寫作功底和技巧。他對農村的熱愛,對中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讚揚,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顯現。他崇尚艱苦奮鬥,堅信承受苦難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記歌頌中國農民那一刻質樸的心,敢於拼搏,敢於吃苦的精神。不忽視屬於農民的那種特有的愛情傳達方式,以及由於文化差距而引起內在素養不同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恩格斯“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題,在《平凡的世界》中的道理極大的體現,書中任何一個人的性格命運,無一不是這個動盪、貧窮的時代所特有的。書中主人公孫少平既敢於拼搏卻又怯懦逃避的性格,便是處於社會變革中的黃土高原這個典型環境中的特定產物。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的世界就是農民的世界。而路遙,用敏銳的眼光注意到了這點,取材於中國西北部一個普通的農村,然後,在農村與城鎮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中展開整個故事細節。用這樣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小小世界折射出整個中國,整個人類的平凡的世界。

生活本身就是無數庸常瑣事堆砌而成,所以,世界本身就是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通篇只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成長過程。沒有戲劇化的情節,同樣沒有傳奇性的故事,全部都是按照生活的常理髮展的,讓人覺得真實,讓讀者覺得真實,覺得可信,給人美感的同時,給人以激勵,給人以震撼,只寫到人的靈魂深處去。

熱舞的刻畫也極其獨到。注重人物的現實性。比如,孫少安,是個耿直,質樸的農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責任心,同時血氣方剛,真心的愛着潤葉。但是,卻因爲他身爲農家,而潤葉卻受過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潤葉面前表現出退縮,愛,卻沒有勇氣,愛,卻自卑。這樣的心理矛盾,路遙刻畫得細緻入微,尤其逼真。同樣,因爲他的小農意識的侷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後,生活便代替了愛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實的生活了。

理想與現實,從來就是難以兩全的。有人說孫少平是個悲劇的人物,他沒有真正的認識自我,盲目地追求他所想往的精神世界。可我認爲,孫少平是個成功的人,他雖然沒有腰纏萬貫,沒有在社會上出人頭地,但他最終投身大亞灣,投身這個黑色的世界卻是正確的。在這個黑色的領域,他有着過人的學識、有着顯著的成績、有着衆人的尊重。他在這裏可以忘卻外界的一切,全身投入於煤礦,提委員與心靈深處的安寧和相濡以沫的愛情。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2

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在大一的寒假,那段時間白天在醫院見習,由於那時剛接觸醫學,所以每天在醫院我都是處於迷茫無所事事的狀態,而就在這期間,我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讀完了《平凡的世界》。而之後,我又重新在電視上看完了這本書的翻拍。

平凡的世界裏住着一羣平凡的人,這羣平凡的人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卻最終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在這本書裏,基於自己的看法,我最喜歡的是勤勞善良的秀蓮,我很佩服她對孫少安的那種付出,她可以說是那時候傳統婦女的代表,見到孫少安的第一眼,秀蓮便決定要一生跟着孫少安,如願嫁給自己的意中人,爲他操持家務,無怨無悔。雖然秀蓮不如潤葉有文化有見識,但她那種認定一個人認定一件事便不會後悔,勇往直前不怕辛苦,甘願付出自己一生的決心是我所喜歡的。

但遺憾的是,在陪孫少安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正當孫少安能讓她過上好生活的時候,得了肺癌。我還記得電視翻拍大結局的那最後的畫面:在大年夜回家途中的村口,被病魔折磨的極度衰弱的秀蓮蓋着被子躺在板車上,孫少安蹲在板車旁握着她的手,兩人一起望向不遠處村子裏的煙花,聽着鞭炮聲。不可否認我被感動了,電視放着秀蓮對孫少安說的話,她說:“少安,你開心我陪你開心,你流淚我替你流淚……”他們之間沒有浪漫,他們每天都爲油鹽醬醋而操心,他們幾乎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但他們卻是一直相互陪伴着,正如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所以有時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製造浪漫,其實陪伴便是最浪漫的事。

說到孫少安,他理智且充滿責任心,他的一生都在爲讓家人讓鄉里鄉親過上好日子而努力。她和潤葉最終的曲終人散,其實一部分是由於外力的阻撓,也有一部分是由於孫少安的責任心。孫少安這個人物,他沒有一點私心,他覺得他給不了潤葉幸福的生活,所以他

願意放棄,最終和能夠與他一起承擔生活艱辛的秀蓮在一起了。這是遺憾的,卻也是意料之內的。在那個年代,孫少安有着大無畏的精神,帶頭搞生產力,做事大膽卻不失精明,他一路走來是很坎坷的,但他最終也是成功了的。無疑,孫少安這個人物塑造的很現實但也很出色。他被生活現實所壓迫,卻不服輸,掙扎着起來,他考慮最多的是他的家庭他的家人,他很刻板無趣卻也是最值得讓人信任的。

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孫少平,孫少平因爲家庭情況有時會自卑,但這位少年卻從來沒有被現實真正打敗過。從高中之後孫少平沒有繼續上學了,但他沒有停止學習,只要給他一點希望,他便會抓住不放,奔向前方。孫少平是幸運的,他遇上了他的燈塔,田曉霞。他們有共同話語,共同的價值觀,他們都憧憬着外面的世界,他們是相配的,即使最終以悲劇收場,但人一生中能遇到這樣一個志同道合的人,而這人同時又是自己的真愛是多麼的讓人羨慕啊!我很喜歡孫少平的那種不願安於現狀,大膽往前闖。

《平凡的世界》訴說着一羣平凡的人,訴說着一件件平凡的事,但當細細品讀時,卻處處隱藏着不平凡的道理。孫少安無堅不摧的責任心以及大無畏的帶頭乾的精神,秀蓮的忠貞與勤勞善良,孫少平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出去闖闖”的決心。當然,書中其他的人物也被路遙先生寫的很精彩,他們都有各自獨特的品質,其實細想,他們就是我們身邊人的寫照,當你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會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你所不具備的好的品質。

我們每個人生下來是平凡的,但我們可以做不平凡的事,讓我們的人生充滿閃光點。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3

說實話,我並不是一個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人,甚至於不算一個讀書愛好者。但是,對於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我卻感到有千言萬語想表達。

我想大多數讀過這本書的人都應該有同樣的感受。但由於語言貧乏而退卻或者沒有與讀者分享自己感想的強烈願望而沒有在此留下自己的語言。不管怎樣,我們應該慶幸的是我們曾經讀過這本書!

也許我真的應該慶幸。如果不是我姐姐從廣東打電話給在湖北讀書的我,給我介紹《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如果不是親戚家裏恰好有這本書,我想我也許會失去人生當中一筆寶貴的財富。的確,我是這麼認爲的,平凡的世界最適合高中讀。我也是高一時開始閱讀這本書的。

《平凡的世界》對我的影響也許我現在還無法預測,有一點時肯定的,它給予我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它改變了青春時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爲,我的態度。真的事無法言語,只記得那段時間自己好像很麻木,就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內心充滿着各種幻想。我開始變得多愁善感了,我感覺世界事多麼的美好。一切都和以前看到的不同了。前幾天在學校宣傳板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人生有三重境界,這三重境界可用一段充滿禪機的語言來說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我認爲我的境界應該是上升了已成的。是以往的我,充滿怒分。看完這本書,我平靜了下來,我開始用心去感悟這個世界。每當我騎着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我吸收着新鮮的空氣,眺望着遠方的天空,真是心曠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飛鳥似乎能夠與我交流。夕陽聽見我的歌唱也愈發紅火。什麼是幸福,我想這就是一種吧。

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同步提高的確是個很好的口號。可是當前這個社會明顯是偏重與物質文明的。到大學讀書四年了,我感覺一直以來我偏愛看一些死去的人寫的東西,我覺得這些書或散問或筆記至少經過時間的篩選,到現在都能存在就是一個證據。所以較少看現代的,在一個比較偶然的機會下有幸閱讀了《平凡的世界》後,雖談不上蕩氣迴腸,卻令我呆呆地思考了半天。平凡的世界,是的,我們的人生可能很平凡,我們的世界也可能很平凡,不平凡,不簡單的,是人,是我們自己^

路遙用深厚的基礎,描繪了多個人物的性格,不失客觀地書寫了那個時代,和那個時代下各種小人物閃爍的人性光芒,我無心去理會別的,使我震撼的,是孫家兩兄弟,和他們的戀人,農村與城市雙重撞擊下的各種美德。

無疑少安與少平如果在同樣的環境下,讀一樣多年的書,他們的各方面幾乎是驚人的相似的。但是命不由人,少安13歲就開始了當時看來永無止境的苦力活,而少平在大哥的幫助下讀完高中,就是因爲讀完高中!他們的人生觀在幾乎相同的時候又幾乎完全不相同!少平追求的是一種理想,他與錢財無關,與前途無關,只是一種美好的夢想,只是不甘心一輩子與土地依伴的心理,這是我的理解,因爲我自己正處在這樣的掙扎。路遙寫得如此深刻,寫得如此真實,身爲80後,不看<平凡的世界>,實在是一種遺憾。這句話可能有廣告的嫌疑,呵呵。

少安是一種比較老成的性格,這是由於他身爲兄長的一種天性。當了老大,血液裏總有一種照顧小弟小妹們的情感,我家族的大伯當年也是如此,少安!就象我父親的義弟,我的叔叔,他們這類人,勤勤懇懇,不怕苦吃,只爲了家裏的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至於自己,無所謂。他們可以說是自私的,因爲他們只爲了家人,親人。他們卻是偉大的,因爲他們的精神境界在這個年代已經很難尋找。少安面對愛情時的退縮,膽怯,可以說是理智的選擇,雖說貧富懸殊已不是問題,可是要看你懸殊到如何的境界。我不可以想象潤葉可以象秀蓮一樣下地幹火,燒磚,磨滿手老繭,整天灰頭土臉,少安如果與潤葉結婚,幸福的期限不會超過一年。

這本書裏的人物形象無數,輝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繽紛至極,讓人恨不得一個一個地讀到骨子裏去。強烈推薦。特別是少安與少平,或許能讓我們懂得,人,爲什麼活着。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4

《平凡的世界》是以樸實的語言與真實的感受來見證平凡生活中的平凡的信仰與人生。浮躁的年代,渾噩的社會像一杯沉垢的清水儘管澄清,但不平靜。路遙筆下的人物卻是那麼個性鮮明,書中的少安、少平,還有其他人都是那個時代的象徵也必受時代的侷限,但也正因此才真實親近,栩栩如生。

孫少平,是書中的主角。作爲一個在知識的世界裏徜徉的人,他具有從父兄身上繼承下來的那種堅毅剛強、沉着冷靜,但是他身上也有父兄所沒有的東西——對外部世界的渴望,對自己人生的明確定義。他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這種苦難意識給了他一個富足的精神家園,使他具有了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讓人深刻體會到一個平凡世界裏的平凡人生與信仰。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用一顆善良的心靈爲我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人物世界,並讓我們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感受到了極其輝煌的人生意義。雙水村是一個平凡的世界,演繹着平凡的人生,從平凡中而來地繁衍生息,你能看到的,就是苦難中的信心,不能奪走的盼望,永不止息的愛,平凡中的苦澀,以及今生的驕傲。

《平凡的世界》讀書心得15

對於路遙這個人物,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更是一個大文豪。他一生寫出了很多的作品,如《人生》,《平凡的世界》等等,今天我讀了他的作品,讀後感悟頗多,這就是被當代著名作家陳忠實高度評價說“這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的《平凡的世界》。

這本長篇小說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爲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衆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的染色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這本書雖然時時刻刻不離平凡的字眼,但是他書中所描繪的那種主人公是不平凡的,他們不願意向困難屈服,不願意被別人踩在腳下,追求自由,追求平等,追求民主,追求公正,從來都不會向命運屈服,更不會相信命運。

讀了這一本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中國剛成立時期,勞動人民的生活的艱苦,我看見了一個多災多難的世界,也深深的領悟到了世界雖然平凡,但是我們可以變得不平凡,只要我們心中的理想,有願望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來,不管你的出生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不管你出生是貧窮還是富貴,你都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天敵是你心中必須要有一個不可磨滅的理想,不可摧殘的理想,也就是說你心中必須要有雄心壯志,必須要有不向命運屈服的決心!

永遠不要向命運屈服——這就是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