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1

《論語》這本書雖然只是一些隻言片語和對話,語錄,但卻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內容豐富.《論語》中的一些經典名言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巧言令色,鮮矣仁.""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比較熟悉,但文言文件精煉的語言中卻已經蘊藏着很多的道理在裏面,這本書中每句話後面都配上了譯文,每篇後面都附上評點,讓讀者更容易接近孔子從中學會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爲人處世.

《學而》一篇中孔子談到孝悌忠信等行爲規範和做人的原則.比如"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在孔子看來,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個人如果對父母不尊敬侍奉;對兄長不聽命維護,社會就亂套了.君將不君;國將不國……孝,悌,忠,信,是孔子經常涉及到的命題,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他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德.用今天的道德標準衡量,這些雖然並不是全都適合,但基本是合理的必竟跟封建社會不一樣了,現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規範,例如我們反對古人的"愚忠""愚孝".

幾千年過去了,孔子在做人與學習的關係問題上,所強調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現在依然受到肯定.

《爲政》一篇也談到了人生的修養.孔子把孝的問題,禮節的問題,忠信的問題,義勇的問題看得很重.認爲一個人不具備這些品格,就談不上有道德,也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更無法治理國家.另爲孔子對許多日常言行舉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止,是知也."孔子像我們強調了做人要實事求是,別不懂裝懂."先引其炎而後從之."則交到了我們要有重視實際的求實精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輕言重行的傾向.我們可以從這些言論中學到孔子的思想,而對於我們當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論語》所帶給我們後人的啓迪和價值時說不盡的,有空休閒時真該拿出來讀一讀.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2

每當一有時間,我會棒着它貪婪地看。裏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麼一句:子貢問曰“孔文子向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子貢問孔子:“爲什麼孔子的諡號是“文”呢?”孔子說:“他聰敏好學,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請教爲恥導,所以諡足是“文”。”

讀了這句話,讓人有所深思。是的,我們在學習上能不恥下問,虛心請教別人,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可是有的同學認爲問別人會顯出自己的笨、不聰明、這是不對的。你想想,連孔子這樣的大人物也請教過別人我們就不能嗎?孔子認爲,什麼人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所以他遇不懂的問題總是虛心向別人請教。所以,我們小學生就更要虛心地向別人請教了。

不懂就問,不要感到羞恥,不會就不會,正所謂知只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要虛心地去向別人請教。

《論語》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得到的樂趣不計其數。大家需多讀這樣的書。因爲,它值得你用心去閱讀。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3

通過開展“學歷史、品國學”活動,我有幸領略到了國學經典的魅力所在,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着特別的光芒,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面對來自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壓力時能夠“誠意、正心、修身”。

《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爲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誠然,經過兩千多年曆史淬鍊的經典著作值得一代代人去重溫,去閱讀賞鑑。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們今天學習它,研究它,非但不是開倒車,而是去汲取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以最新的觀念去理解它,爲我們的工作生活指點迷津。

在國學經典的叢林中漫步,《論語》就如一枚芬芳馥郁的鮮花等待着我們去採擷,去細細的品味它蘊含的芬芳。品讀《論語》,感悟這其中的文化精髓,就如同一縷清風,輕輕拂去我們心靈的塵土,讓我們能夠明白,世界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不管多聰明能幹的人,離開他人的幫助,是難有建樹作爲的,一個人只是一葉“舟”,而衆人才是既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水。所以,我們必須“誠意、正心、修身”,提升精神文化層次和素養,使自己人格健全,成爲一個不憂不惑不懼的君子,在金錢、榮譽、地位面前能夠守住自己,戰勝自己,耐得住寂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承擔起家庭、單位和社會的責任,才能真正享受到心靈的快樂。

學習《論語》,就是洗滌我們的思想浮塵,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因此加強學習是我們現在首要的任務,從“要我學”轉變爲“我要學”,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在認真讀書的同時並進行思考,即“學以治之,思以精之”。學習的核心就是一個“悟”字,即自我修煉、自我思考、自我循環、自我完善。能“悟”,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提升工作能力;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做任何事才能事半功倍。

學習《論語》讓我領悟到人生要做到“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顆心來,無愧於人民、無愧於崗位,永遠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奮力拼搏,演繹精彩。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4

在這一週的學習過程中,自己真是汗顏,不學則以,一學才發現自己真的是才疏學淺,對於經典中的很多字的讀音不知道,有些字乾脆就不認識。幾句看似簡單的話,卻讀不順暢,反覆聽,反覆讀幾遍之後纔算是能夠順利的讀下來。雖然有譯文,但對其原文的理解還是有諸多的不清不楚的地方。於是開始查資料,聽羣裏各位老師的分享和導師的講解,才漸漸明晰其中內涵。

雖然我纔剛剛開始瞭解儒家思想的精神,但是我已深感其思想的深邃與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爲自己是名中國人感到深深的自豪和驕傲!

一週的學習下來,自己的感觸也頗多。在這一篇從學習到道德修養,從孝悌到忠信,從君子到君主其實講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在孔子看來,知識在於其次,最重要的在於做人。做一個有德之人,而這個不是從知識或書本上獲得的,更多的是在人生的體驗中以及做人做事上歷練出來的。

總結自己的前半生,在德行修養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最缺乏的就是"五日三省吾身",直到自己的生活出現問題纔開始反思,去了解到底問題出在哪裏。纔開始不斷地學習和自我修正,通過學習《論語》的學而篇,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的:踐行,而踐行也是爲了更好的去付出,去服務大衆。也端正了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是爲了自己的成長和提升,而非爲了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況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系統。求同存異纔是共同發展和進步的意義。

楊教授講到"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反覆讀學而篇的時候,我體會到:這個"仁"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的關係該如何相處。而這個關係最早的根源就是我們跟父母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和睦融洽了,我們跟世界的關係也就和諧了。所以孔子一再強調"孝悌".父親是天,是陽性能量的代表,是力量、創造力的象徵。母親是地,是陰性能量的代表,是承載、接納的象徵。這兩種能量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與父母的連結順暢也就表示我們的陰陽能量的平衡。而這樣的平衡狀態下,我們對外,不管是和同學朋友的關係、還是和同事領導的關係都能自如應對。如此,人與人相處就不是表面的花言巧語,阿諛奉承了、心口不一了。

而當今很多人的財富、疾病、人際關係以及親子關係的問題,追根溯源幾乎都是自己和原生家庭,也就是和父母的關係的問題上。可見,孔老先生早在2千多年前就已經看透了這個問題。現在的教育界也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如果能把咱們的儒家文化更早的、合理的滲透到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那我們國家必將繁榮昌盛。

當然原生家庭也只是一個基礎,自我的修行還是靠自己的毅力和決心。這個過程中也是需要不斷的反省和覺察自己的。這也是爲了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心,因爲心正了,行自然端。

"君子立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生命中幾乎所有的痛苦都與"道"有關,萬物皆有道,道跟法律、道德都不是一個維度。人人都應該行在"道"中。這個"道"在世間一切事物上運行,比如我們的身體,生命、做事,家庭、關係,施與受、財富、事業,心思意念,命運等等。我們生命的一切都在"道"中運行着。

如果我們沒有行走在道中,不論是身體、做人、做事、修行等各個層面就會出現問題,但這些問題並不是來給我們找麻煩的,而是一個個的信使來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有問題了,需要去修正,他們只是生命的信使,萬物與宇宙之愛經由他們把信息送給我們,好讓我們去看見問題處理問題,當我們能夠明白這些提醒並去修正了,問題也就不存在了,繼續回到了"道"中,一切就會很舒服,很自在了。如果我們每個人做人做事抓住那個仁德賢良的根本,讓它在心中豎立起來,才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有了這樣的一顆心,做事就會遵循事物的本質及規律,而不是因追名逐利而忘了根本。

有了孔夫子的,溫、良、恭、儉、讓這樣的德行之後也需要運用好,那就需要"禮",而這個禮以恰到好處爲可貴,也是我之前提前想到一個詞"界限" .有了這個界限,我們會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承受的,什麼不是,這樣也就會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可以做,哪些不可以,或者暫時不是合適的時機。而一旦超越了這個界限,自己也將同樣的承擔後果,而這個後果可能往往超過自己的承受力,傷人傷己。也就失去了"和"的意義。"

總之,有了學習的方向和態度,有了德行的標準,接下來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只有自己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清晰,自己內在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且穩定,那麼,接下來就可以更好的去了解他人,服務社會!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5

自小學開始就會在課堂上學習《論語》,裏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認真研讀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句都是那麼簡短,但是意義豐富,認真體會之後覺得以前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程子曰:"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經典之所以經受時間考驗千古不衰,是因爲其蘊含了先賢的爲人之道、成德之道,後世者難以達到其境界,故需一絲不苟認真研讀,將這種學習成爲一種習慣融入生活,晝誦夜讀常常思考纔能有所得。

《學而篇》爲《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爲《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並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說爲人之學,強調成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爲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關於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聖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爲一個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說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說來,人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複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麼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無法改變,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爲"學",即講爲人之學。人生之爲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常被外物所矇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於是便出現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聖賢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靈魂和古聖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矇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爲一個真正的人。讀經典,潔淨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淨。

明確"學"的內容後,此篇還談到"怎麼學"以及"爲什麼學",此處就《學而篇》中印象最深的兩個句子談談我的感慨和收穫。

《學而篇》第二章中講到"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孝悌爲仁之本。自古以來我們都在談孝道,都在倡導,但是當今卻有很多人沒有做到孝甚至完全背離了孝的要求,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記得我們在討論這一句話的時候,大家發言十分踊躍,同學們談到"當父母的要求不是我們想要做的的時候我們還應該遵從嗎?"、"父母在生我之前也沒問過我願不願意啊?"、"那些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依然值得去孝嗎?"、"孝爲什麼是仁的本?"等等,徐老師最後談的話讓我深有感觸,大致意思如下:我們不應該去問我們爲什麼要對父母盡孝,因爲這本來就是一種天性,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無論如何我們都找不到原因,就算找到了也是外在的末的東西,孝這種情感是天生的,小孩子生下來離不開父母的懷抱,這難道需要理由嗎?對父母的愛是沒有理由的,這一點可以舉一個愛情的例子,熱戀時期的兩個人恨不得隨時隨地待在一起,無時無刻心都在對方身上,這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而已,沒有理由的。對父母的愛體現爲孝,這是我們人性中最真最根本的東西,所以是"爲仁之本".關於孝悌的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有切身體會的,我記得我在上大學之前內心從沒有認識到要去愛父母,也很少覺得父母是愛我的,但是上大學離家後,也許是由於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開始意識到這種愛,開始由心底而發去愛他們。老師說得很明白,孝這種東西是沒有理由的,也是不需要理由的,它就是一個隱藏於我們人內心的一個本來的東西,就是人作爲人本來具有的一種情感。

《學而篇》第八章中有"過則勿憚改",文意雖淺顯易懂,但細下思量卻很有觸動。從小到大,我們無數次地說過"我錯了",可說過"我錯了"之後卻不一定會改正,朱子注"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也",我們認爲自己錯了卻不改,真正的原因何在呢?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其一,我們並不真正的認爲自己錯了,也就是說我們並未從心裏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多時候我們認錯只是有口無心,這種情況下,我們當然是不會去改正的;其二,我們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出於畏難的心理我們並未有勇氣去改正,在現代社會中,很多時候個人的抉擇是受利益驅使的,當一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選擇違背道義的時候往往會因爲對利益的追求而放棄正確的抉擇,或者有時候我們認爲這種錯誤的結果或者危害是可以忍受的,而改正錯誤要花費的精力或許更多。在這幾種情況下,缺乏勇氣往往是最常見的,人們越來越普遍地認爲利益比道義更加重要,這也許正是當代對法律、制度更加急迫地需要的原因。比起法律,道義對人的約束在當下似乎顯得微不足道,我們缺乏了一種文化、一種道德約束,這當然是由於各方面原因綜合造成的,但是,對經典的閱讀匱乏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故,研習聖賢之書是我們現在應該做好的事情,不論我們學習的什麼專業,不論我們的年齡。

一個"學"字貫穿《學而篇》始終,學爲人之道,成爲一個真正的人是我們作爲人首先應該做的',儘管在生命中過去的一段時間裏我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現在我們有此機緣真正接觸到了國學經典聖賢之書,應當熟讀玩味涵養甚生氣質,透過歲月回望真正的純粹的人性,志於學而努力,雖然很難做到,但是我們應該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6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爲什麼孔子在談到爲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一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一個姐姐,對家庭,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也就是個人的價值觀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纔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了“六十而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裏平靜。注意!心裏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逾矩”。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逾矩”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個範圍。“從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逾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