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

汪中求先生所著的《細節決定成敗》一書,在幾年前就拜讀過,收益頗多,前段時刻在劉田老師的培訓中聽到他多次提及此書,並引以此書中的事例來闡述自已的論點後,又勾起了我再讀這本書的強烈願望。這次讀的較慢,好幾天才學完,但讀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一連幾天腦海中不斷浮現書中的名言警句。的確,該書的理念應作爲我們做好每項工作的座右銘,而且此書的理念更能夠滲透到人們的思想中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作好每一件事。正因,細節決定成敗。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是什麼?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是一種動力;細節表現修養;細節體現藝術;細節隱藏機會;細節凝結效率;細節產生效益。細節實質是什麼?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只有持續這樣的工作標準,我們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才能做到爲使工作到達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纔不會爲了細節而細節。細節不是空喊出來的。細節就是一種積累的經驗和習慣,關聯着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重視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深刻地揭示了“細中見精”、“小中見大”的真理。無論是做人、做事,還是做管理,處處都體現了細節的重要性。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們關注了細節,就能夠獲得一些機遇,也就爲成功奠定了必須的基礎。這本書引起了我無數的思考。雖然汪先生是做生意的,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我想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體現出的"注重細節,力爭把每一件事做透"這一思想對我們也是同樣適用的。

汪中求先生在書中用衆多的事例,從正反兩面說明了細節能夠表現整體的完美,同樣也會影響和破壞整體的完美。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決定着完成的質量。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這種人無法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而只是當作一種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熱情。而思考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臺灣首富王永慶就是從細節中找到成功機會的人。王永慶成功的例子說明“細節”是一種創造,由此能夠創造就不必須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工作中的小改小革,細節調整同樣是一種創造。“細緻到點”,從細節中找到創新的機會――這就是王永慶成功的祕密。海爾總裁張瑞敏說:什麼是不簡單?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細節既能創造正效益,也會產生負效益。細節,絕非小事,它關聯一個人的成敗,它關聯一個企業的興衰。

《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對我的啓發很大,對我的工作更有很大幫忙,對於像我營銷策劃這個工作崗位,所應對的是動輒數億投資的房地產項目,從項目的前期策劃、規劃設計、市場推廣到開盤銷售,是個系統的工程,每個環節都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要求做到細,若是一環出了問題那就會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項目銷售、企業形象都將受到影響。因此,要從細小的事情上注意細節,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每個環節都做好、做足,做精。

爲者常成,行者常至。細節決定成敗,於公於私,道理皆然。因此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要從小事情做起,從細微處入手,誠實對人,嚴謹做事,成爲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有理想的人。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2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是我閱讀認真學藝的樂師得到的的感悟。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師文的樂師,聽說魯國出了一位才華出衆的音樂大師,師文十分欽佩他的音樂才能,於是離開了鄭國,長途跋涉來到了魯國,想拜師傅提高自己的音樂水平。可是師傅因爲藝術造詣深厚且爲人清高,並不輕易收弟子,師文沒有放棄,用自己的誠信和毅力感動了師傅,師傅終於肯收下師文爲徒弟。在跟着師傅學習樂藝的日子裏,師文廢寢忘食,不分晝夜,刻苦鑽研各類調琴等技術,他深深的知道,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經過長達四年的勤學苦練,終於彈奏出了美妙的音樂。

師文用自己的毅力和誠信給自己爭取了學習樂藝的'機會,並把握住了機遇,刻苦鑽研,反覆研究,舉一反三,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知識爲自己所用。他沒有因爲一時的得失而喜怒,而是持之以恆,通過不懈的積累達到了文化藝術造詣的高峯。

我們作爲小學生,正是打基礎學習文化知識的階段,更應該珍惜學習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不斷的積累,慢慢的摘得學業上的桂冠。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羣,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學習任務羣,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根據學段特點,學習任務羣安排可有所側重。

1、基礎型學習任務羣

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語言材料和語言經驗,形成良好語感;通過觀察、分析、整理,發現漢字的構字組詞特點,掌握語言文字運用規範,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奠定語文基礎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認識有關人的身體與行爲、天地四方、自然萬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認識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的常用字;學習書寫筆畫簡單的字,初步體會漢字結構的主要特點。

(2)先認先寫基本字,學習部首檢字法,嘗試發現漢字的一些規律,初步學習分類整理課內外認識的字;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發展獨立識字能力。

(3)認讀拼音字母,拼讀音節,認識聲調,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音序檢字法;在日常交際情境中學習漢語拼音和普通話。

(4)誦讀、記錄課內外學到的成語、諺語、格言警句、兒歌、短小的古詩等,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成自主積累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

(1)在真實的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獨立識字與寫字,初步梳理常用漢字形、音、義之間的聯繫。

(2)關注校園內外漢字和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情況,整理自己的發現並和同學交流,互相正字正音。

(3)誦讀、積累成語典故、中華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詩詞和新鮮詞語、精彩句段等,豐富自己的語彙,分類整理、交流,初步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在語言積累和運用過程中,體會同義詞、反義詞等詞語的作用,發現、感受語言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第三學段(5-6年級)

(1)主動通過多種方式獨立識字,按照漢字字形結構等規律梳理學過的漢字。豐富自己的詞語積累,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

(2)開展校園內外講普通話、寫規範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情況的調查,整理、分享自己的發現。

(3)誦讀優秀詩文,分主題梳理自己積累的成語典故、格言警句、對聯等語言材料,並嘗試運用到日常讀寫活動中,增強表達效果。

第四學段(7-9年級)

(1)在語言文字運用情境中,發現、感受和表現語言文字的魅力。圍繞漢字、書法、成語典故、對聯、詩文等方面內容,策劃並開展語文學習、展示和交流活動,加深對語言文字及其文化內涵的認識和理解。

(2)梳理學過的語言現象,欣賞優秀作品的語言表達技巧,初步探究語言文字的運用規律。學習按照詞類梳理字詞,學習整理典型的語法、修辭應用實例。

(3)繼續豐富自己的積累。分類整理、欣賞、交流所積累的詞語、名句、詩文等,並在日常讀寫活動中積極運用,提升自身的中華文化修養。

[教學提示]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識字內容,選擇適宜的學習主題,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寫字、誦讀、積累、探究的興趣,並注意將語言積累、梳理與體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識字、寫字、語言積累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激發熱愛中華文化的情感。

(2)識字與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識字與寫字教學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綜合運用隨文識字、集中識字、注音識字、字理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逐步發展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第一學段應多認少寫,要求學生會認的字不一定同時要求會寫,合理安排識字與寫字的量。一年級第一、第二學期會認的字大致安排250個和350個,其中二分之一的字會寫。應先認先寫《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中的字,充分發揮這些字構形簡單、重現率高、組字構詞能力強的特點,打好基礎,舉一反三。應重視學生的寫字姿勢,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誦讀、積累與梳理,重在培養興趣、語感和習慣。引導學生增強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意識,教給學生語言積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積累、梳理與運用相結合。誦讀材料要選擇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和名言名句,既要有文化內涵,又要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提倡日積月累,不要貪多求快;提倡熟讀成誦,不要死記硬背。引導學生藉助信息技術等多種方式彙總、梳理自己積累的語言材料,建立自己的創意語言資料庫,並能學以致用。

(4)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的知識,要避免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脫離實際運用進行機械訓練。在教學中應根據語言文字運用的實際需要,從遇到的具體語言實例出發進行指導。

(5)識字評價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在具體語言環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藉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查檢字詞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寫規範字的習慣,減少錯別字。第一、第二學段應多關注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第三、第四學段要重視考察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寫字評價要考察學生對要求“會寫”的字的學握情況,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在此基礎上,逐步要求書寫流利。語文知識的概念不作爲考試內容。

2、發展型學習任務羣

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傾聽、閱讀、觀察,獲取、整合有價值的信息,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清楚得體表達,有效傳遞信息,滿足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交流溝通需要。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有關個人生活、家庭生活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感受美好親情;學習運用文明禮貌語言,與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交流溝通,學會感恩。

(2)閱讀有關學校生活的短文,認識圖文中相關的漢字;學習與同學、老師文明溝通;樂於分享學校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熱愛學習,熱愛學校。

(3)在革命遺址、博物館、公園、劇場、車站、書店、超市、銀行等社會場所中,學習認識有關標牌、圖示、說明書等,瞭解公共生活規則,學會有禮貌地交流。

(4)學習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短文,將讀到、聽到、看到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有關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短文,學習用口頭和書面的方式,客觀地表述生活中的見聞片段。學習寫留言條、請假條、短信息、簡單書信等日常應用文,注意稱謂和基本格式,文明禮貌地進行交流。

(2)學習閱讀說明、敘寫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賞大自然的奇妙與美好。學習用日記、觀察手記等,展示自己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收穫。

(3)學習具體、清楚、生動地講述有關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英雄、勞動模範、科學家的事蹟,以及反映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

第三學段(5-6年級)

(1)觀察、思考日常生活,閱讀記人敘事的優秀文本,學習通過口頭表達、書面敘寫,與他人交流身邊令人感動、難忘的人和事。

(2)走進大自然,走進科學世界,走進社會,閱讀參觀訪問記、考察報告、科技說明文、科學家小傳等文本;學習記筆記、列大綱、寫腳本、畫思維導圖等整理和呈現信息的方法;學習通過口頭表述和多種形式的書面表達,分享觀察自然、探索科學世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3)能寫日記,關注家庭、學校、社區生活中發生的新鮮事。

(4)學習革命英雄和勞動模範的事蹟,嘗試用多種媒介方式記錄、展示、講述他們的故事,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敘事性和說明性文本,發現、欣賞、表達和交流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熱愛生活,感恩生活。

(2)閱讀科技作品,欣賞人類的科學創造,關注祖國的科技創新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交流自己的發現與體會;學習爲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作出重要貢獻的傑出人物的事蹟,激發創造精神。

(3)學習跨媒介閱讀與交流。通過多種媒介關注國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鮮事,比較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嘗試探究不同媒介的表達特點;閱讀新聞報道、時事評論等作品,關注社會主義建設新成果,就感興趣的話題與同學進行線上線下討論,根據目的與對象選擇合適的`媒介進行交流溝通。

[教學提示]

(1)應緊扣“實用性”特點,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進行教學。第一、第二學段可以圍繞“我愛我家”“我愛上學”“文明的公共生活”等主題設計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語言,學會文明交往,學習表達生活;第三、第四學段可以圍繞“擁抱大千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科學家的故事”“數字時代的生活”“家鄉文化探究”等主題,開展閱讀與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表達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發現和感受。

(2)學習活動可以採用朗讀、複述、遊戲、表演、講故事、情景對話、現場報道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蒐集處理信息等融爲一體;應加強對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的指導,充分利用數字資源和信息化平臺,引導學生提高語言理解與運用能力,逐步增強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規範性。

(3)評價應注重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語言運用的實際表現,圍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閱讀與交流的實際任務,評價學生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能力。在評價中,應引導學生注意實用性閱讀與表達的目的、對象、情境,以及交流效果,注意內容明確、條理清晰、語言簡潔明瞭,注意應用文的基本格式和行文規範。

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欣賞和評價語言文字作品,提高審美品位;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嘗試創作文學作品。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並學習講述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愛國志士的童年故事,表達敬仰之情和向他們學習的願望。

(2)誦讀表現自然之美的短小詩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與變化。

(3)學習兒歌、童話,閱讀圖畫書,體會童真童趣,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並講述革命故事、愛國故事、歷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

(2)閱讀描繪大自然、表現人類美好情感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結合自已的生活體驗,嘗試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3)閱讀富有想象力和表現力的兒童文學作品,欣賞富有童趣的語言與形象,感受純真美好的童心,學習用口頭或者圖文結合的方式創編兒童詩和有趣的故事,發展想象力。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欣賞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創作的文學作品,以及表現他們事蹟的詩歌、小說、影視作品等,感受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偉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認識生命的價值;運用講述、評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體驗。

(2)閱讀表現人與自然的詩歌、散文等優秀文學作品,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用口頭或者書面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觀察與體驗,抒發自己的情感。

(3)閱讀表現人與社會的優秀文學作品,走進廣闊的文學藝術世界,學習品味作品語言、欣賞藝術形象,複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積累多樣的情感體驗,學習聯想與想象,嘗試富有創意地表達。

(4)閱讀反映少年成長的故事、小說、傳記等,交流自己獲得的啓示;學習運用細節描寫等文學表現手法,描述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反映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偉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蹟的優秀文學作品,感悟革命領袖、革命英雄、模範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奮鬥精神,運用多種方式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2)閱讀表現人與自然的優秀文學作品,包括古詩文名篇,體會作者通過語言和形象構建的藝術世界,借鑑其中的寫作手法,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抒發自己的情感。

(3)閱讀表現人與社會、人與他人的古今優秀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學習欣賞、品味作品的語言、形象等,交流審美感受,體會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內涵;嘗試寫詩歌、小小說等。

(4)領略數字時代精彩的文學世界,欣賞由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作品,感受不同媒介的藝術魅力。

[教學提示]

(1)可以根據學段學習要求,圍繞多樣的學習主題創設閱讀情境。比如,第一學段“春夏秋冬”“多彩世界”“童心天真”“英雄的童年”,第二學段“飲水思源”“珍愛自然”“童年趣事”,第三學段“英雄讚歌”“壯麗山河”“愛與責任”“成長的腳印”,第四學段“光輝歷程”“精忠報國”“社會萬花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等。在主題情境中,開展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活動,引導學生感受文學之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

(2)注意整合聽說讀寫,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朗讀、默讀、誦讀、複述、評述等方法學習作品。重視古代詩文的誦讀積累,感受文學作品語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獨特魅力和思想內涵,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鼓勵學生在口頭交流和書面創作中,運用多樣的形式呈現作品,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引導學生成長爲主動的閱讀者、積極的分享者和有創意的表達者。

(3)評價應圍繞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性表現進行。第一學段關注閱讀興趣,通過朗讀和想象等,側重考察學生對作品情境、節奏和韻味的大體感受;第二學段在閱讀全文基礎上,側重考察學生對重要段落和語句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的語言和形象的具體感受;第三、第四學段,側重考察學生對語言、形象、情感、主題的領悟程度和體驗,評價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水平,關注研討、交流以及創意表達能力。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係;辨析態度與立場,辨別是非、善惡、美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負責任、有中心、有條理、重證據地表達,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有趣的短文,發現、思考身邊的鳥獸蟲魚、花草樹木、家用電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處,說出自己的想法。

(2)大膽提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閱讀、觀察、請教、討論等方式,積極思考、探究,樂於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說出一兩個理由。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有關科學的短文,嘗試發現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草木等大自然的奧祕,依據事實和細節,運用口頭和圖文結合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

(2)閱讀解決生活問題的故事,尤其是中華智慧故事,結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學習思考的方法,嘗試運用列提綱、畫思維導圖等方式,表達故事中的道理。

(3)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主動記錄、整理、交流自己發現的問題和思考,學習辨析、質疑、提問等方法。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社會公德等方面的短論、簡評,結合校園或社會生活中的實際事例,學習有理有據地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觀點。

(2)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發現並思考成語、對聯、諺語、繞口令等多種語言現象的特點,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3)閱讀有關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故事,用畫思維導圖等方式輔助,簡潔清楚地表述科學家發現、發明的過程,學習科學家的創造精神,體會猜想、驗證、推理等思維方法。

(4)閱讀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學習其中的思維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關於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優秀作品,學習思考與表達的方法,結合生活經驗和閱讀材料,闡述自己的感悟和觀點。

(2)學習關於科學探究方面的文本,聯繫自己的科學學習經歷,圍繞問題提出、探究過程、解決方法等進行專題式的研討、演講和寫作。

(3)閱讀詩話、文論、書畫藝術論的經典片段,嘗試運用其中的觀點欣賞、評析作品。

(4)學習革命領袖的理論文章、經典的思辨性文本(包括短小的文言經典),理解作者的立場、觀點與方法。圍繞社會熱點問題,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參與討論。

[教學提示]

(1)應根據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在不同學段創設適宜的學習主題和學習情境。比如,第一學段“生活真奇妙”“我的小問號”,第二學段“大自然的奧祕”“生活中的智慧”“我的奇思妙想”,第三學段“社會公德大家談”“奇妙的祖國語言”“科學之光”“東方智慧”,第四學段“生活的感悟”“探究與創造”“藝海拾貝”“理性的聲音”,等等。將文本閱讀和自主探究結合起來,爲學生提供廣闊的思考、表達和交流空間。

(2)應設計閱讀、討論、探究、演講、寫作等多種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學習發現、思考、探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應注意不同學段的特點,避免操之過急、求之過深。第一學段,重在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引導學生多觀察相似事物的異同點,多問爲什麼;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充分表達,以表揚爲主。第二學段,可通過具體例子引導學生知道事實與觀點的不同。引導學生髮表對文本的看法,嘗試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文本中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第三學段,應引導學生分析證據和觀點之間的聯繫,辨別總分、並列、因果等關係,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評價。第四學段,注意引導學生客觀、全面、冷靜地思考問題,識別文本隱含的情感、觀點、立場,體會作者運用的思維方法,如比較、分析、概括、推理等,嘗試對文本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基於閱讀和生活實際,開展研討等活動,表達要觀點鮮明、證據充分、合乎邏輯。

(3)應鼓勵學生藉助現代信息技術,自主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拓展思路,支持自己的思考和論說。應引導學生學習蒐集和選擇信息的基本方法,關注信息的可靠性和權威性。能區分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4)評價要關注學生在問題研究過程中的交流、研討、分享、演講等現場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文字、表格、統計圖、思維導圖等學習成果,要特別關注學生思考的過程和思維的方法。

3、拓展型學習任務羣

整本書閱讀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訂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藉助多種方式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研討閱讀中的問題,積累整本書閱讀經驗,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整體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閱讀富有童趣的圖畫書等淺易的讀物,體會讀書的快樂。

(2)閱讀、朗誦優秀的兒歌集,感受兒歌的韻味和童趣。

(3)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書,想象故事中的畫面,學習講述書中的故事。

第二學段(3-4年級)

(1)閱讀表現英雄模範事蹟的圖書,如《小英雄雨來》《雷鋒的故事》等,講述英雄模範的動人故事。

(2)閱讀兒童文學名著,如《稻草人》《愛的教育》等,感受作品傳達的真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述故事大意。

(3)閱讀中國古今寓言、中國神話傳說等,學習其中蘊含的中華智慧,口頭或書面分享自己獲得的啓示。

第三學段(5-6年級)

(1)閱讀反映革命傳統的作品,如《可愛的中國》《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等,講述自己感受到的家國情懷和愛國精神。

(2)閱讀文學、科普、科幻等方面的優秀作品,如《寄小讀者》

《十萬個爲什麼》《海底兩萬裏》等,學習梳理作品的基本內容,針對作品中感興趣的話題展開交流。

(3)梳理、反思小學階段的閱讀生活,運用口頭或書面方式,與同學分享自己整本書閱讀的經歷、體會和閱讀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1)閱讀革命文學作品,如《革命烈士詩抄》《紅巖》《紅星照耀中國》等,體會、評析革命領袖、革命英雄的愛國精神和人格魅力。

(2)獨立閱讀古今中外詩歌集、中長篇小說、散文集等文學名著,如《朝花夕拾》《駱駝祥子》《艾青詩選》《西遊記》《格列佛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根據閱讀進度完成讀書筆記,針對作品的語言、形象、主題等方面的話題展開研討。

(3)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豐富、拓展名著閱讀。藉助多種媒介講述、推薦自己喜歡的名著,說明推薦理由;嘗試改編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嘗試撰寫文學鑑賞文章。

[教學提示]

(1)應統籌安排課內與課外、個人與集體的閱讀活動,宜集中使用每學期整本書閱讀課時,兼顧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閱讀,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時間閱讀整本書。指導學生認識不同類型圖書的特點和價值,根據自身實際確定閱讀目的,選擇圖書和適宜的版本,合理規劃閱讀時間。應創設自由閱讀、快樂分享的氛圍,善於發現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成功經驗,及時組織交流與分享;善於發現、保護和支持學生閱讀中的獨到見解。

(2)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學生自主閱讀活動爲主。引導學生了解閱讀的多種策略,運用瀏覽、略讀、精讀等不同閱讀方法;通讀整本書,瞭解主要內容,關注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關係;重視序言、目錄等在整本書閱讀中的作用。設計、組織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師生共讀、同伴共讀,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建立讀書共同體,交流讀書心得,分享閱讀經驗。

(3)根據開展讀書活動的實際需要,合理推薦和利用適宜的學習資源,如拓展閱讀的書目、參考資料,以及相關音頻、視頻作品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閱讀體驗,拓寬閱讀視野。藉助信息技術爲學生拓展學習空間,提供寫作、展示、研討和交流的平臺。

(4)注意考察閱讀整本書的全過程,以學生的閱讀態度、閱讀方法和讀書筆記等爲依據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圍繞讀書的主要環節編制評價量表,製作閱讀反思單,引導學生從閱讀方法、閱讀習慣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

跨學科學習

本學習任務羣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聯結課堂內外、

學校內外,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學科學習、社會生活中有意義的話題,開展閱讀、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動,在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學習內容]

第一學段(1-2年級)

(1)圍繞愛圖書、愛文具、愛學習等主題,走進圖書館、閱覽室、書店、文具店,在借用、購買、整理圖書和文具的過程中,學習識字、說話、計算、設計、美化,學習與他人溝通、交流,養成愛書、愛文具的好習慣。

(2)在班級、學校或家裏養護一種綠植或者小動物。綜合運用語文、科學、數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日常觀察和記錄。

(3)參與學校、社區舉辦的節日和風俗活動,留意身邊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等文化現象,感受和學習生活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二學段(3-4年級)

(1)嘗試運用科學、藝術、信息科技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富有創意地設計並主動參與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等校園活動。

(2)參觀物質文化遺產,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關注傳統節日節氣、民俗風情、民間工藝、歷史和傳說等;探尋日常生活中龍鳳、松竹梅蘭等中華文化意象。積極參加學校、社區舉辦的文化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獲得多樣的文化體驗。

(3)選擇自己發現和關心的日常語言、行爲、校園衛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調查研討,嘗試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與同學交流。

第三學段(5-6年級)

(1)積極參加校園文化社團,參與學校和社區舉辦的戲曲、書法、篆刻、繪畫、刺繡、泥塑、民樂等相關文化活動,體驗、感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多種形式分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

(2)綜合運用語文、道德與法治、科學、勞動等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研討,集體策劃、設計參觀考察活動方案,運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學成果。

(3)選取衣食住行、學校、地球、太空等某個方面,設計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生活,運用多樣形式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呈現與分享奇思妙想。

第四學段(7-9年級)

(1)結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學習,或者自己參與的科技活動,學習撰寫並分享觀察、實驗研究報告。

(2)在心理健康、身體素質等方面,選擇師生共同關心的問題,組織小課題組,開展校園調查,學習設計問卷、訪談、統計、分析,撰寫併發布調查報告。

(3)在環境、安全、人口、資源、公共衛生等方面,選擇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查找和閱讀相關資料,記錄重要內容,列出發言提綱,參加班級討論。

(4)圍繞仁愛誠信、天下爲公、和諧包容、精忠報國、英勇奮鬥、自強不息、明禮守法,以及科學理性、藝術精神等,選擇專題,組建小組,開展學習與研究,運用多種形式分享學習與研究成果。

(5)組建文學藝術社團,開展相關文化活動,參與社區文化活動與文化建設;在參與過程中寫出策劃方案,製作海報,記錄活動過程,運用多種媒介發佈學習成果。

[教學提示]

(1)充分發揮跨學科學習的整體育人優勢,增強跨學科學習的計劃性和目標意識。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生活的範圍、學習興趣和能力,精心選擇學習主題和內容,組織、策劃多樣的學習活動。考慮每學期的課時安排,把握活動週期和難度。第一至第三學段以觀察、記錄、參觀、體驗爲主,第四學段以設計、參與、調研、展示爲主。

(2)要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學習和生活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和實踐創新能力。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問題探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學會提煉、表達、呈現學習成果,着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要拓展學習資源,增強跨學科學習的綜合性和開放性。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社區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爲學生開展跨學科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可以結合學校和社區開展的文化活動進行語文跨學科學習。

(4)評價主要以學生在各類探究活動中的表現,以及活動過程中完成的方案、海報、調研報告、視頻資料等學習成果爲依據。教師可以針對主要學習環節和內容制訂評價量表,邀請相關學科教師、家長、社會人士參與評價。評價要關注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評價以鼓勵爲主,既充分肯定學生的發現和創造,又引導學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斷提高跨學科學習的質量。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4

薛瑞萍,看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閒看雲捲雲舒,靜聽花開花落”,欣賞她那份淡定與從容,就如詩中所云。當她開口說話,你會感覺她的一言一語,無不浸潤着書的哲理,書的韻律。她書籍般的人生閱歷裏,遍灑着書的馨香,詩歌的,古今中外的,甚至於宗教典籍,她都涉獵了。她是日有所誦,手不釋卷的。講座過後,薛老師的諸多妙語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我的思考:讓閱讀融入每個人的生命,我們老師應該做什麼?的確,閱讀是一扇窗,是一條路,是一種品味,是一種生活方式。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閱讀,就是爲孩子們構建一個理想的文化生態。爲了孩子的人生成長,精神發育儘可能提供最多、最好的精神滋養,這是教師、家長和社會的責任。閱讀是什麼?本質是傾聽。語文教師要讓孩子聽到封存在文字裏面好聽的聲音。真正的寫作是訴說,讀書是傾聽。她對孩子們說:“上語文課不帶語文書可以,不帶課外書不行”。她理直氣壯地讓家長參與到讀書中來,給家長寫信,讓家長寫讀書感悟。她說越差的學生越是要課外閱讀。在這裏我記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100個建議》中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中蘇翁的一段話:“請記住: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書籍和由書籍激發起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這是使人智慧遲鈍的大敵)的最強有力的手段。”我們,應做點燈的人,自己閱讀並引導每一位學生、家長閱讀,浸染書香。

她說:“熱愛閱讀,培養更有底蘊的、有自我動能的孩子。當一個人的內心是充實的,外界永遠不會山窮水盡。”何嘗不是呢?童年需要生活在童年的故事裏,缺失童書閱讀的'童年是不完整的,我們老師要做點燈的人,把一本本有趣耐人尋味的童書,推介、引領、饋贈給孩子們,讓他們興致勃勃地閱讀,浸染書香。照亮兒童真、善、美的心靈,照亮兒童一生的成長曆程。有句諺語叫“燈不撥不亮。”學生們潛能很大,但需要激發。所以我們在引導讀書時不僅要解決“讀什麼”,還要重視“怎樣讀”的問題。點燈的人,可以點亮孩子們心中智慧的燈,可以讓每一位孩子受用終身。學語文的主要方法是閱讀、體驗、感悟和積累。讓學生課外經常與高品位讀物直接對話,有利於養成高品位的語文素養。

她說:語文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博採衆長,融會貫通,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有興趣地讀自己喜歡的高品位的優秀讀物,並讀有所得:一、讓孩子的閱讀興趣持續不斷;二、爲孩子選擇適合的閱讀材料;三、指導孩子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閱讀。一個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個熱愛讀書、寫作、表達,落筆千言的人;應該是一個自覺的兒童課外閱讀的推廣人。——我必爲之努力。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5

本次學習,最大的收穫是:第一次聽說一個全新的名詞——羣文閱讀。兩位老師從羣文閱讀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另一種閱讀形式,給我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閱讀課堂。於教授細緻的分析了羣文閱讀的內涵。

所謂羣文閱讀就是圍繞着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後教師和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王曉娟老師執教了《謝爾詩中的"不可思議"》。王老師不緊不慢,自然親切的語言,聲情並茂地朗誦,帶着孩子們在詩中想象畫面,發散了孩子們的思維,孩子們感受了詩歌的快樂與"不可思議",讓孩子們認識了一個充滿童趣的謝爾。四川瀘州的小學語文教師吳羣執教了《孫悟空成長的啓示》,細緻的分析了孫悟空的成長曆程,孫悟空從一個狂妄自大的石猴最終成長爲成熟穩重的.鬥戰勝佛,其中經歷的酸、甜、苦、辣,低谷與高潮時他的心理成長變化等 .在教師生動幽默的語言中,更是激勵着孩子們去大量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思維碰撞,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通過學習我對羣文閱讀有了新的認識, 落實"羣文閱讀"的前提是選好文章。教師要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內容選擇,進而才能進行多個文本、同一個議題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大量的去閱讀,去尋找同一個主題的文章,對大量的文章篩選之後給學生去讀。這樣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可以拓寬孩子的閱讀視野,引領孩子的閱讀生活。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有利於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

此次素質講壇羣文閱讀研討活動,帶給我全新的思考,要想給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要想上好羣文閱讀課,教師必須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備課,去讀書,然後帶領孩子去讀書,用閱讀給孩子們帶去快樂,讓孩子們沐浴在書的芳香裏——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6

在新一輪課改的呼籲聲中,閱讀在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爲重要。在這場閱讀洪流中,自身的閱讀量也提高了不少,韓興娥老師寫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到了很多。

現今的教育要求半年學完一本書,字、詞、句翻來覆去的學,到考試時,得到滿意成績的卻很少,特別是上了高年級以後。但韓老師搞的海量閱讀,孩子們越是到了高年級成績越理想。並且學新教材的時間只需要短短的幾周。難道這不是海量閱讀的作用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信息技術日趨發達的今天,孩子們從小就被各種各樣的、聲型色聚全的玩具包圍了,大多數孩子小時候得到的第一件禮物就是玩具,於是孩子們從小就對玩具情有獨鍾。

“電視”這個時代的新發明是大人、孩子的最愛,下班後電視旁有大人的身影。放學後電視前有邊看電視邊寫作業的小學生。學生的週末、假期都被電視節目所包圍。問他最近讀了幾本書,卻是少之又少。這樣下去前途何在呢?有的家長認爲把課本上的學會了就行了,看閒書浪費功夫,有時間做做課外練習,對考試有幫助。但是現在的考試對課本上的知識考的越來越少了,注重的是綜合能力、實踐能力,課外積累顯得尤爲重要。課本起到了一個引導作用,只是給你開啓了一扇閱讀的大門,你需要走進去才能看到裏面美好的東西。那纔是自己終身受用的。因此,大量閱讀是事在必行的。作爲老師我們應擔起這個重擔。

激發興趣,促成閱讀。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通過閱讀推薦書目,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分辨能力差,他們不知道在浩瀚的書世界裏該讀什麼樣的書,這就需要老師給予指導,推薦一些適合他們讀的書。

鼓勵先進,堅持閱讀。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爲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平時可以利用教室牆壁設定一些榮譽稱號,如:閱讀之星、故事大王等。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其形式或是舉行讀書報告會、經驗交流會,評比表彰課外閱讀積極分子等。

親子共讀,打造閱讀環境。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家中以身作則是非常重要的,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深遠,經常讀書的家長會讓學生也愛上讀書。剛起步讀書的孩子,親子共讀不僅能激發其讀書的興趣,還能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

書店是最好的旅遊景點,書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家長在節假日,多引領孩子去逛逛書店,讓心靈得到淨化,知識更加廣闊,思維更加敏捷。在孩子有進步時,在特殊的日子裏,把孩子喜歡的書作爲禮物,即脫俗又高雅,在愛中更能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其遊入閱讀深處,擷取更多的營養。

行走在閱讀的路上,讓我們多一份執着,少一份抱怨。爲孩子的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7

寒假裏認真閱讀了《教師閱讀地圖》,感覺受益匪淺,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摒棄浮躁,閱讀才能走近靈魂。

這本書,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以往閱讀中的陋習。感覺自己二十多年來的閱讀,是那樣雜亂而隨意,閱讀只是被我當我了一種休閒的方式,生活的調劑。一味的追求數量與速度,使自己的閱讀生涯多了些浮躁。從來沒有想過,我想通過閱讀得到些什麼,想讓自己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老師。是《教師閱讀地圖》,引發了我的思考,督促我嘗試着改變自己的閱讀方式。

我覺得,閱讀,不是一味的被動接受,而是努力與作者對話,不斷構建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閱讀,不僅爲了愉悅心靈,更要診斷心靈所缺失的營養,以便及時補充。書中,關於我們備課的準備,這樣說“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於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只有這種沒有任何功利性的閱讀,才能日漸完美我們的生命。

二、幾部好書,可以成就我們的專業發展。

對我來說,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是對於書本的推薦和評價。長久以來,我一直苦於不知道該讀什麼書,有的書浪費了時間精力讀完,覺得言之泛泛,並沒能留下什麼觸動靈魂的東西,走了許多彎路。閱讀地圖,幫我們解決了這一實際難題。用不同的案例分析,告訴我們一位專業的教師需要些什麼,列舉了部分優秀書籍,並分別做出了精闢的評價。使我今後的`閱讀,有了正確的方向。

假期裏,我根據書中的推薦,看幾部電影,真實地感受到了來自生命的震撼和共鳴。《楚門的世界》,幽默詼諧的情節中,有讓人流淚的酸澀和無奈,同時感悟到,自由和真實對於生命的意義!《霸王別姬》中,小豆子的命運,在民族興衰,世事變遷的背景中顯得格外淒涼。其中京戲團師傅的一個舉止,讓我刻骨難忘,一個練功的小徒弟,準確流利,聲情並茂地背出了戲詞,掌心卻捱了師傅狠狠一記戒尺,師傅說:“打你,是讓你記得,下次還得這樣背!”,看到這裏,我的淚差點掉出來,中國千百年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傷害了多少兒童的肉體和心靈!

按照這本地圖的索引,我相信,自己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會體會到更多的真諦和共鳴。

三、書,該怎樣來讀。

讀閱讀地圖,我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掌握了閱讀的方法。

首先,整體上人的閱讀史,是要經歷浪漫-精確-綜合,三個時期的。書中有一段話:“浪漫期閱讀,如春風化雨,身處戲中,身在局中,越是癡迷,越是入境;精確期閱讀,如庖丁解牛,目無全牛,出入自如,時而舉一反三,時而舉三反一,能左右逢源就是正道;綜合期閱讀,一飲一啄,莫非親切,讀海德格爾不覺其玄深,讀民間傳說不覺其淺俗。”。這段話將閱讀的境界描繪的入木三分,讀來可以讓人從宏觀上把握自己的閱讀方式,對閱讀有個整體的規劃。

其次,書中介紹了一些具體的閱讀方法,實用性很強。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知性閱讀,書中將知性閱讀比作爬山,過程中充滿不斷地懷疑自己,缺乏勇氣,甚至迷失路徑的挫折,雖然汗流浹背,但周圍的景色始終在變化,越來越開闊,直至無限風光在峯頂。這種汗流浹背的閱讀,或許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提升自己,有所突破的閱讀。

閱讀,並引起了思想和行爲上的改變,這也許就是我閱讀《教師閱讀地圖》最大的喜悅和收穫吧!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8

《閱讀的力量》這是一本由枯燥數據和生動結論相結合的書。作者極力想證明的是自由閱讀的重要性。FVR就是無壓力閱讀,爲了興趣而閱讀,不需要寫讀書報告,不必回答每個章節後的問題,也不用爲每個生字查字典。FVR不僅僅對學習母語有幫助,也是讓外語能力登峯造極的方法。與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相比,“閱讀是唯一的辦法,唯一能同時使人樂於閱讀,培養寫作風格,建立足夠詞彙,增進語法能力,以及正確拼寫的'方法”。

《閱讀的力量》中提到,直接教學是兩種程序的組合:技能培養,刻意學習一種規則、詞義或拼寫,然後讓這個規則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輸出過程;糾正錯誤,當錯誤被改正時,老師就希望學生能意識到自己對規則、詞義或拼寫的知識都應該被改正過來。這不正是我在過去詞語聽寫這一環節所採用的方法並期望得到的結果嗎?讀了克拉生例舉的許多反對直接教學的事例後,我才終於明白,學生在聽寫環節的“糟糕表現”是因爲我的愚蠢,而非他們態度不認真。

“傳統的語文教學僅是測驗,而這種測驗方式只能讓在書香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順利通過,而那些不幸生長在圖書資源不足的環境中的孩子則會失敗。”細細一想,不就是這樣嗎?那些在聽寫中每次能拿全分的學生態度確實認真,然而他們花在記憶詞語的時間卻明顯比其他人少,而這部分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顯然比其他人多得多。曾記得我以往教過學生的一件事,班級里語文成績最好的一位同學,肯定不是學習最認真刻苦的,但卻一定是班裏閱讀最多的一位學生。另有一名學生,曾經因爲聽寫不出,單獨就一篇課文中的詞語準備了近二十分鐘,最後聽寫時也沒有全部正確。而他,平時是最討厭讀書的,每週兩次的讀書心得,也總是想方設法與我討價還價,要換成寫隨筆。其實,他所謂的隨筆也就是生活流水賬。但我想,寫總比不寫好,因而也只能這麼爲此了。

總之,這本書非常有意義,希望小夥伴有時間一定要去讀一下這本書!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9

不知不覺兩個月的假期過去了,教師是個讓人嚮往的職業,不僅可以教書育人,更有假期讓我們調整自己。都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樣在路上,這個假期我陪家人一起去古都西安走走看看。平時利用空閒時間,通過讀書來提升自己。

這個假期我又把之前讀過的《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這本書拿出來認真拜讀了一遍,同時還閱讀了其他相關的還有書,再次閱讀還是感受頗深的。

現在家長也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都會給孩子買上很多書,有的家長交流時很着急,孩子讀書時只是水過地皮溼,靜不下心,讀不進去。

我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接觸到這樣一羣雖然普通平凡但熱愛語文教學的小語人,他們沒有忘記葉聖陶老先生說過的'語文,就是要多讀多寫多背。如何做他們形成了自己簡單可行的高效課堂模式。

正常的語文課上,老師和學生一起幾乎把每把每一篇課文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都要分析透徹背下來,甚至抄寫。這樣的課堂,索然無味。在我的語文課堂上也引發了我的思考,作爲一個轉行的語文老師,沒有專業的基礎知識打底,課堂管理經驗不足,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韓老師他們這批先行者,像夜海中的燈塔,給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在盡力高標準的去完成學校各項工作的同時,悄悄的在自己的課堂上領着學生讀起來,一本一本的讀學生們越來越喜歡讀書了,課間都要交流下,又看了什麼書。

這屆一年級還剛剛開始,只是領着他們讀了一本又一本的繪本,我是一個樂於創新探索實踐的人。有時間讀書,有時間又有書,這就是幸福。我願意在6年的時間裏親手爲他們種下幸福的種子,只求付出不求回報,希望讀書可以成爲我的學生們在童年時間最美好的回憶。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也會克服不易,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草根小語人。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0

關於讀書,其實自己真的很沒有什麼研究或屬於自己的閱讀風格,雖然王崧舟老師認爲隨性讀書是閱讀的最高境界,但這種隨性於我而言簡直是亂讀一通,尤其是在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之後,雖然目前僅看到閱讀的四個層次的前兩個,我已經知道,縱使我本科畢業,縱使我教書八年有餘,但是我的閱讀也只能是基礎閱讀水平了。不是因爲量的問題,而是對於“爲什麼閱讀”本身就存在錯誤的理解。

曾經我以爲如果一本書我讀起來不那麼困難,讓我明白一些道理,並且也很和我的心意,我就認爲它是一本不錯的書籍。但是這本書中的一些觀點無疑給了我當頭好幾棒。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如果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你明白的,那麼這個作者跟你就是兩個頭腦卻在同一個模子裏鑄造出來。這本書中的訊息只是將你還沒讀這本書之前,你們便共同瞭解的東西傳達出來而已。

說實在話,對於上面的內容,我是在回看過三遍以後才徹底領悟的。曾幾何時,我會因爲書中所言和自己的觀點不謀而合而竊喜,並一度認爲這個作者太厲害了,這本書也實在是太棒了。現在想來,當時的自己除了獲得自我價值認同感之外,似乎真的.沒有更大的提升,自己的閱讀依舊是原地踏步。覺作者統計,像我這樣的讀者在人羣中還不佔少數。

如果說過於通俗易懂不算是真正的閱讀,那麼另外一種情況也未必是。比如你並不完全瞭解一本書,你明白這本書要說的東西超過了你所瞭解的,因此,你可以認爲這本書包含了某些能增進你理解的東西,隨後你向別人請教,或者參看另外一本書,由他們替你解釋看不懂的地方。

好吧,我承認,寫到這裏,我簡直也快要被自己繞暈了,淺了不夠格,深了請教他人又不算,那麼什麼纔是真正的閱讀呢?我們又爲何閱讀呢?原諒我才疏學淺,爲了不出現知識性的錯誤,引用書中的一些原話做以說明。

關於真正的閱讀,書中是這麼說的:“沒有任何外力的幫助,你就是要讀這本書。你什麼都沒有,只憑着內心的力量,玩味這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從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爲止。這樣的一種提升,是在閱讀時的一種腦力活動,也是更高的閱讀技巧。這種閱讀就是讓一本書向你既有的閱讀力做挑戰。”一口氣讀完這段話,是不是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原來閱讀居然是一件這麼神奇的事情。

關於爲何閱讀,雖然本書用了很多文字來闡述,但因爲其中一條引發了我的思考,於是我想單獨列出來說一說。爲何閱讀的原因不外乎三種: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娛樂。“娛樂”淺顯易懂不再贅述;“增進理解”前文有所涉及亦不再贅述;關於獲取資訊,我想多說一些。很多社科類的文章都在談論爲什麼隨着時代的進步,文明卻呈現了倒退的趨勢,書籍市場如此繁榮,但真正靜下心卻越來越少,這是究竟是爲什麼?

有時我也在反思我自己,爲什麼自己想在不那麼愛看書了呢?究竟是無好書可看,還是自己的問題?雖然生活和工作中的確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影響了我對閱讀的感覺,但是書中的一個觀點,足以讓我對書籍和閱讀依賴一段時間,因爲我要用書籍來拯救我日減遲緩的大腦。

當下的很多媒體由於設計過於精心,以至於人們不用怎麼費力思考就可以獲得很完美的思緒,使得人思考的大腦形同虛設。很多時候,我們雖然獲得了一些資訊,但往往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對於“理解”和“領悟”以及後續的“提升”,我們通常會選擇止步於此,最後變得不思進取,甘於眼前。

最後想用書中的一句話結束本文,驚醒自己,也提醒一下看到此文的朋友們: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了我們的理解力。爲了不讓大腦形同虛設,開始真正的閱讀吧!這本書雖然讀起來生澀,但我一定要堅持讀完,挑戰自己的毅力和決心,並用自己的理解實現自我的提升!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1

早期閱讀活動又是比較枯燥的,他遠遠比不上玩具、遊戲對幼兒的吸引力大,若只是一味單調地強迫幼兒進行閱讀,會讓幼兒產生厭煩的心理,早期閱讀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彙,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是通向視野開闊、心靈豐富、頭腦發達、聰明靈透的最佳途徑,但因幼兒不識字或只能識別少量的簡單的文字,只能從一幅幅生動逼真的畫面中完成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幼兒閱讀就顯得尤爲重要,下面就來談一下,我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組織幼兒閱讀時,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從各個方面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爲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

1、及時的進行表揚獎勵:每個幼兒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我就運用幼兒的這一心理,指導幼兒閱讀,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若孩子在閱讀活動中語言連貫且緊扣畫面主題,聲音洪亮,用詞恰當等,表現非常出色,問題回答的特別好,我們這時就可及時的'給予獎勵,如:教師口頭表揚,可讓小朋友爲之鼓掌,可發些小獎品,如:小紅花、小卡片或各種動物圖片等,幼兒得到的表揚獎勵越多,他學習的積極性也就越高。

2、教具色彩鮮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喜歡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喜歡擬人、擬物,喜歡給周圍的一切都賦予生命和情感,使幼兒對閱讀產生極大的興趣。

3、實行點化教學:用錄音機分別錄下幼兒閱讀的聲音,讓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聲音,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

4、設置懸念引起幼兒的閱讀興趣:這要讓教師先用語言創設一種好象是不合常規的情景。

二、設計合理的閱讀活動

幼兒的閱讀活動往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規律,逐步進行的,因此,教師是否設計出合理的活動結構,將直接影響幼兒的閱讀效果。

三、提供有趣的閱讀材料(閱讀課件,故事視頻)

讓幼兒自制閱讀材料編講,可發展幼兒動手操作和想象、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在拼圖過程中,還可發展幼兒的友好合作能力,在這一活動中,教師並不是旁觀者,教師可提出適當要求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並不時的啓發引導,傾聽孩子的講述。

四、投放適宜的圖書讓幼兒閱讀

早期閱讀是一項豐富多采的活動,不可按照一種模式進行,我發揮自己的優勢,結合幼兒與讀物的特點進行活動設計,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要求能夠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圍繞主題編講。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及興趣,讓幼兒從早期閱讀儘快地向正規而成熟的閱讀過渡。

五、在指導幼兒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對文字的好奇感和探索願望。

隨着幼兒閱讀能力的增強,可讓幼兒從閱讀單幅畫面過渡到閱讀多副畫面,在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閱讀的基礎上,指導幼兒進一步觀察畫面變化,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引導幼兒根據書面語言——圖片較合理的講述,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講述活動,要求能力強的幼兒能夠完整連貫的表達閱讀內容,還可藉助遊戲或表演等形式,讓幼兒把所學的內容進行歸納並消化。

六、園密切配合,共同指導幼兒閱讀

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不停地用語言與孩子交流,拿畫書講故事給孩子聽,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薰陶,家長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家園一致,指導幼兒閱讀,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可讓家長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營造家庭閱讀氣氛,使孩子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而喜歡讀書,還可將幼兒在園閱讀的內容告知家長,請家長配合指導。此外還可利用孩子入園、離園的機會進行閱讀指導,此時幼兒人數較少,便於教師個別指導。

總之,我們通過各種方法,調動幼兒早期閱讀的積極性,讓幼兒儘快的達到獨立正規閱讀的水平,擁有一把能打開“書籍”這扇大門的金鑰匙,去獲得他們所能獲得的一切!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2

20xx年,全民閱讀第三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民日報》爲推進國民閱讀單獨闢版論述,閱讀成爲國家戰略層面上的考慮;有一段時間,有一篇印度工程師寫的《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的帖子紅遍了朋友圈,其實,如果沒有這林林總總關於閱讀的信息,也許你還未曾注意到閱讀有什麼用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阿蘭德波頓有一個著名的回答:讀書無用,但仍要讀。不過,日本作家齋藤孝未必認同這個回答的前半部分。《閱讀的力量》這本書就是他的回答。

作爲一名日本明治大學的教授,齋藤孝似乎並不滿足授人以魚,更加樂於授人以漁。曾經以閱讀能力強的給世界他國留下印象的日本,如今,閱讀也已經成爲一種式微的活動,齋藤孝教授不僅僅致力於教授學生,更致力於推進日本國民掌握閱讀的能力,並且重建這一日本軟實力資本。

其實,對於我們中國來說,也是一樣的。齋藤孝教授的方法論同樣可以通用於我們的讀者。如果簡單的概括這本關於閱讀學的書的話,書裏只是講了兩個問題,前者就是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後者是如何習得這項有用的技能。阿蘭德波頓並非實用派的作家,從哲學和文學的意義上來講,筆者當然更喜歡這一具有美學意義的回答,但是事實上,讀書的確就像齋藤孝教授告訴我們的讀書的確有用。

讀書架構了你的人格,塑造了你的人格,讀書培養你的學習能力,讀書還可鍛鍊交際能力,甚至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項公文的處理,每一項新技能的學習都離不開閱讀,讀書怎麼可能沒用呢?當然,在眼下這個浮躁的氛圍裏,讀書當然不可能爲你賺錢,還有可能從你兜裏掏錢以購置讀書的必要工具書,也不可能讀書破萬卷就會有人稱你爲成功人士。如果以當下的物質成敗來論讀書的力量,讀書不但無力量,還可能消耗力量。

無獨有偶,筆者前一陣正好看到一篇名爲《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已經50歲了,他現在在幹嘛?》的文章,那個當年被恥笑、痛斥的.北大才子陸步軒,在歲月的沉澱下,已經堅實有力的回擊了當年加在他身上的悽風冷雨。如今他建立了土豬肉第一品牌,和他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售超過10億,還出版了自己的書,並將自己的土豬品牌推向了互聯網,上線天貓旗艦店。或許,這個例子可以有力的回擊讀書無用論,即便是以世俗的標準來衡量,讀書亦不是無用之事。

不管有無用處,讀書一旦變成了習慣,就如同吃喝拉撒睡一樣正常和必要。讀書的人總會讀書,已經無需考慮 有沒有用。這個時候,你應該考慮的是,雖然讀書,但是我會讀一本書嗎?在這本書裏,齋藤孝教授用了大量篇幅去講解如何去閱讀一本書。

由淺入深,由感興趣的到不感興趣的,由那些緊張輕鬆的到深沉厚重的,這是最基本的方法。齋藤孝列出的文庫本圖書和50冊知識新書兩個鍛鍊目標,在中國可能還找不到合適的參照座標,不過根據他書裏對這些書的分析,筆者覺得我們可能讀一些名著經典合集以及一些技能性強的科普讀物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很喜歡齋藤孝教授的比喻讀書是一種體育運動。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的時候,爲了美爲了健康能夠堅持的體育運動,在精神的世界裏,可以等量替換成,讀書是精神世界的一項體育運動。這項運動,一天兩天不見成效,天長日久將受益無窮。

讀書有用,也要讀書。讀書之前如果能讀一讀有關讀書的書,那再好不過。這本《閱讀的力量》以邏輯性、實用性、知識含量大取勝,絕不像它看起來那般輕薄。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3

讀書讓我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每當我迷惑,彷徨時,書猶如一支明亮的蠟燭,指導我前進的方向,爲我排憂解難,增強我的勇氣和自信心;當我悲傷痛苦時,書告訴我,悲傷只是暫時的,只要勇於嘗試,便會發現快樂就在眼前。

記得還是五年級的.時候:

和我一個很合得來的朋友說我偷她東西,使我非常傷心與氣憤,四年來的友誼就不值得你信任我麼?我便跟她說我沒有偷,可是她卻不信,這令我十分難忘,接着我們就吵了起來:“虧我還跟你做了四年的朋友,我真覺得噁心,快把你偷的東西拿出來!”“你這個人怎麼強詞奪理啊,你自己也說了我們做了四年的朋友,爲什麼你不願意相信我呢?”“哼哼,誰要相信你,你要是不把東西拿出來以後我們就一刀兩斷!”“斷就斷,我還不稀罕呢!”

從此,我們便形同陌路,而我也越來越孤僻,不願和班裏的同學說話。

有一天,我在書上看到了幾句名言。

“朋友,可以把快樂加倍,把悲傷減半。”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憂鬱的日子裏須要鎮靜。”

“喜愛人生的人絕不是失敗者。”

看到了這幾句話,我感覺自己的天空不再陰雨沉沉,而變得陽光明媚起來,也使我整個人變得更加陽光起來。可是過了幾天,跟我吵架的朋友便扔過來一個紙條:

“對不起,朋友!我回家後才發現我誤會你了!對不起真的對不起,你說得對,我不應該不相信我們四年的感情,請你原諒我。我實在忍受不了你對我那麼冷漠。你想想,我們以前在一起的時候有多開心。請原諒我吧,朋友,我的生活裏已經習慣有你的存在了。”

我剛想拒絕她,上次的事情讓我知道原來我在她心裏是那麼的不堪,可我又想起在書中看到的:“學會寬容,世界會變得更加廣闊,忘卻計較,人生纔會永遠快樂。”於是我便和她和好了,變得比以前更加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我感謝書讓我沒有失去一個朋友。有位偉人曾經說過:“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沿着階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攀登,讀書不僅能進步,還能讓我結識到許多摯友,這纔是最重要的。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4

今年署假,學校安排我們讀一本書:《做卓越的教師》。打開書,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做幸福的教師”、“做會育人的教師”、“做會上課的教師”、“做會寫作的教師”……每一個題目都讓我想盡快了解裏面的內容,於是靜下心來,慢慢翻閱、品味。上次讀《教師閱讀地圖》自己感覺吃力不少,有的地方讀四、五遍才弄明白是什麼意思,而讀這本書就如同聽一位富有思想又極其有演講水平的朋友的演講,一會兒激情澎湃,一會兒娓娓細語,一會兒諄諄教誨,一會兒促膝談心,深入淺出,淺顯易懂,是近幾年讀專業書讀得最快的一本書,並且從中吸取到不少自己所需要的營養,受益匪淺。

也許是年齡的原因,本書最吸引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輯“做幸福的教師”。作者用輕鬆活潑的筆調,生動流暢的語言,巧妙地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融入其中,告訴我們如何進行心理健康的調適,如何學做幸福的教師。如:“不是你面對的東西決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對的方式決定你的幸福”。學會陽光思考,學會人際交往,學會開心工作,學會開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學會開心地工作對我的指導意義重大。作爲一名教師,我每天重複着許多相同的工作,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難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自己將本職工作當做一門藝術去研究,去追求,就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的美好,工作是那麼的快樂!回想自己從教26年的經歷,雖然羨慕有的職業那麼光鮮自在,也曾多次抱怨工作的辛苦,但我始終沒有離開教育崗位,而且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憑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是啊!既然不能“選我所愛”,那就乾脆“愛我所選”,因爲“教師是一種使人類和自己都變得更美好的職業;是一種不僅具有越來越重要的社會價值,而且具有內在的尊嚴與歡樂的職業。”在工作中要學會承受冷落,學會歷經磨難,學會創新工作,自己就能體會“工作着是快樂的!”的內涵。今後,我將一如既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直到自己職業生涯的結束,用自己的方式決定自己的幸福。

“腹有詩書氣自華”,是金海岸小學教師的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精神及其豐富的人,他們才能成爲幸福的人”。作爲一名教師,生活中除了適當的休閒和積極的運動以外,恐怕只有讀書能使我最開心和最充實了。本書中也寫道:“讀一本好書,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人只有一生,但只有一生是不夠的`,我們要在優秀的作品中再活一次,甚至再活十次,這樣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讀書使我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寬容,今天比昨天更懂得愛,境界提高了,胸懷寬廣了,在快樂工作的同時開心的生活着。

本書中一些精彩語言,如“對一名教師來說,推動其教育事業發展應該有兩個輪子,一個叫做“情感”,一個叫做“思考”。“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個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陽光、空氣和水,是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的感情也會消融。”“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等等,我都細細品味,反覆咀嚼,如沐春風之中。

總之,我很喜愛此書,以後還會細細品讀,不斷汲取養分,促進自己健康的成長,提高教育涵養。

讀書的閱讀心得體會15

愉快的假期開始了,但是老師說:假期也是學習和鍛鍊我們的時期,老師根據我們每個同學的特長和弱點進行了作業的佈置。我的是讀一篇感受比較深刻的課外書,寫讀後感。

炎熱的夏天裏,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讀了由世界童話安徒生所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讀了幾遍這本童話後.我的腦海裏一直反覆的出現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天光着腳丫一直在街邊叫賣:賣火柴,賣火柴,誰要買火柴!小女孩賣火柴的聲音雖然傳遍了大街小巷,但是也沒有賣出一根火柴。想起這些情景,我不由得看看我現在的.生活,在寒冷的夜裏,我們卻在暖和的屋子裏取暖,享受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愛護。而她只能點燃一根火柴,在火花中看看溫和慈祥的奶奶,嘴裏不停的一遍又一遍的呼喊着奶奶,想象着奶奶把她抱在懷裏,不會挨凍受餓,生活沒有那麼多痛苦。

第二天早晨,小女孩微笑着凍死在街邊的牆角,手裏還緊緊握着火柴。

雖然這個故事的結局不好,但是小女孩樂觀自信的性格是需要我去學習的,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和小女孩相比.我的生活是那麼的好!那麼的幸福!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地學習知識.圓我們五彩繽紛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