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經典)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經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裏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思想道德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經典)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

當看到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幾個字時,真心講,心情很複雜,可謂喜憂參半。

社會上”小悅悅”,”南京彭宇案”,以及身邊發生的“斬首哥“燈籠哥”塵囂甚上時,人們或許被所謂的道德約束傷到了。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的確,社會環境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人們正確道德觀的形成。

在網上總是看到一些關於大學生的負面新聞,不得不承認,所謂的大學生,以前被人稱作的天之驕子素質確實不敢恭維,頹廢,缺乏自控力。許多大學生的基本價值觀尚不完善,更需要受人指引,我想思修課就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吧。所以大學要開創一方道德的淨土。而思修課就是這片淨土的耕耘者。

很多同學上課時喜歡坐在後排,在課上忙些其他事情或者乾脆不來,有時思修課讓人覺得好比雞肋,嚼之無味,棄之不能。老師在上面唾沫橫飛,下面伏到一片,或者高數,大物,電路中,或者QQ中,電子書中,或者NBA直播中,此景,何以堪?

我也曾告誡自己不能如此的功利的學習,其實每天埋頭苦做高數並不有趣,甚至有讓人心情變壞的趨向,同學之所以如此,還不是它們學分多且不易學,何人掛得起呢?

在傳統的印象中,從小學的思想品德課到初中的思品課,它始終或多或少的充斥着說教意味,搞一些空洞無味或有的沒的東西,讓人覺得不太實際。再加上思修課是開卷考試,易過。我想這或許是人們不太重視思修的原因吧。

不能說思修課就能改變一些東西,但至少會有一些指引作用,哪怕某一段視頻,某一句話然讓我們心靈觸動,我想那也算收穫吧。而令人欣喜的是在這裏可以學到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培養法律素養,曾經一度對國家的法律感到很陌生,尤其對一些的專業法律術語感到頭疼,也不知道中國的司法體系到底是怎樣一回事,更不明白基本的法律訴訟程序,印象中聽的最多的關於法律的詞語恐怕是打官司吧,對於法律更多的是敬畏與疑惑。

還記得在家裏經常收看中央十二臺的法制頻道,每當主持人講一些法律知識時就會覺得原來不懂法是如此的可怕,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會與人發生一些糾紛,對於那些初入社會的大學生熟悉法律知識和相應的法律程序就顯得尤爲重要,生活中經常見到某些大學生中了無良商人設下的文字陷阱,一方面那些商人確實該死,但兩一方面也體現了我們法律知識的缺失,很多時候,法律就是弱勢羣體捍衛自己的武器,但如何正確有效的使用這個武器也需要一定的知識積澱,普及基本法律知識也是思修課的一大功能所在吧.

恍然間,大一下學期已走到盡頭,回首這學期的思修課還是收穫很多,也希望思修課越來越生動有趣,貼近生活,更加實用。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2

按照市委、市府要求,開展“文明在東陽”思想道德建設活動,通過學習,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們從各自特定的方面影響着道德意識和行爲,是人們道德完善的`重要方面。社會公德是指個人的行爲同集體、階級、民族、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都是從小到大,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和感受,逐漸形成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想到這裏,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突然重了許多。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3

近日在《中國德育》讀到這樣一段文字:“道德不是一套咒語,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牆,而是一道臺階。假如是一塊布,不是用來遮醜,而是用以顯美;假如是一條繩索,不是用來束縛,而是用於攀登。假如它是目的,就讓我們輕裝上陣去奔向它;假如它是工具,就讓我們輕鬆自如地去使用它。這樣纔是道德的。”說得真好,這是我至今爲止看到的關於“道德”最富有詩意的詮釋。

作爲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道德的修養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關注個體的道德生長的學校道德教育,必需着眼於個體的日常生活的行爲準則的正當性和必要性。作爲社會道德,完全可能自身是並不道德的,所以保守中國纔會有“以禮殺人”的問題。作爲個體道德就是對於良善道德的個體的掌握和踐履,即所謂“德者得也”。對於學校德育的價值,一位學界同仁說得好:“德育不能佈置人的生活,卻能成績人的道德生活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卻能提高生命的質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卻能造就‘道德上幼稚的人’”。

關於學校德育實效,普遍認爲很不理想。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爲我們的投入遠遠大於產出,當然還與我們過高的期望有關。我們學校德育實效低下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社會缺乏穩定的核心價值。什麼叫核心的道德價值呢?所謂核心價值,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自覺地認可,並且自覺去踐履的,是其他價值的根據和理由。比方說在中國保守社會裏面,就是仁義禮智信。在西方社會裏面,就是自由、平等、民主、博愛、人權。我們今天說什麼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大家想想這個能不能作爲所有國民的核心價值?在現代西方社會,自由、平等、民主、博愛、人權,那是所有人都會擁護的,因爲這些東西對每一個人生命的質量,每一個人的幸福人生密切相關。誰不渴望自由,誰不渴望平等,誰不希望民主參與,誰不希望享受更多的人權,而在我們的文化中“集體”是一個被異化了的一個東西,所以我們現在要更多的倡議西方文化意義上的個人主義。西方意義的個人主義就是強調個人的責任,強調個人的價值。我們社會爲什麼落後?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尊重個人,不尊重個人的價值。

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脫離同學生活實際,假大空的東西太多。在我們國人的骨子裏,有一種“僞高尚”的東西。我們太容易把不是什麼事的事當成一回事,太容易激動,太過敏感,太容易將平常的事往神聖上聯想,這就容易導致虛情假意和僞高尚。

第三個原因就是無視我們同學道德主體性的培養。我們總是把道德更多理解成一種規則,一種要求,一種限制。其實,道德還有一個方面:它是個體和諧發展的要素,是一個人自我求取的空間,是好的生命境界的確證和表徵。今天我們需要特別強調:“人不是爲了體現道德而存在,道德是爲了人更好的生活”。

健全的道德教育的目標應該由這樣三點構成:不時提升同學的需要,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協助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情意、認知和行爲來說的。

第一個目標就是不時提升同學的需要。我們所有自覺自願的行爲都是由需要所推動的,你找不出哪一個行爲不是由自覺自願所推動的。人們都有需要,但需要是有層次的,有高級需要,也有低級需要。

但這些不同層次需耍的關係是怎樣的.?高級需要的出現是以低級需要的滿足爲條件的。爲什麼那些犯罪的人往往是那些處境不利的呢,就因爲他們連生存的問題都沒有解決,他們自尊的、道德的需要就不會出現。高級需要出現後就可以改造或者逾越低級需要。什麼叫改造呢?比方吃食物是所有人的正常需要。但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個需要在整個生命的系統裏意義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活着就是爲了吃,有的人吃是爲了更好地活着。在人格發展的低層次利己和利他是對立的,而在人格發展的高層次利己和利他是相統一的。比方一個人需要救助的時候,你作爲一個有高層次需要的人,你不去救助他,你就會感到很自責、很內疚、很不安,你去救他是你的一種真實的、主體性的需要。這裏,我們特別要強調培養同學的感恩,培養同學的一種高級需要――敬畏與感恩。一個總是能夠感動他人和容易被人感動的人,一定是比較善良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比較靈敏,比較豐富,比較細膩,比較純真。所以要培養同學的感恩,假如一個同學對什麼都麻木滿不在乎,我覺得這就是道德墮落的開始。

學校道德教育的第二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道德更多存在於有價值牴觸的情境之中。柯爾柏格講:道德其實也是一種推理,道德推理的能力基於你普遍認知的能力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反對道德矇昧主義。我們要推崇德行,怎麼去實行這個目標?那就要靠個人學問的修養。《中庸》中“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講的就是人格修養與學識修養、博與專、偉大與平凡的關係。假如你的學識修養,學問修養很差的話,你要說你道德很高尚,這是很難令人信服的。因此,爲了更好的促進同學的道德生長,就需要發展他的整個精神力量,發展他的理智的判斷力,培養他對於學習的興趣,對於人類文明的興趣,培養他對精神生活的興趣。

道德教育的第三個目標,就是協助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什麼叫普遍化的道德,我覺得有這三個層面,一個是底線倫理。也就是“人之爲人”你應該做到的那些最基本的要求。這個往往以法律的形式出現,這是人之爲人的底線。否則,你就是衣冠禽獸。我強調底線倫理,就是我們要回到起點,不要那些假大空的東西。要面對實際,因爲我們很多人連起碼的東西都沒做到,去過早和過多地強調那些比較高的東西無異於對牛彈琴。

教育是一項價值引導的工作。它必定有逾越性的追求。但這個追求的起點是什麼?是不是越高越好?我們應該回到起點,回到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現代社會中倫理的權威已經不可能再是、也不應該再是神或類神的聖賢,而應該是與健全的民主生活相一致的價值觀念。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學校德育首先是基於底線倫理的追求。

基於倫理底線的追求的道德教育首先需要拒絕“僞高尚”。假如哪所學校還在慢條斯理地向同學灌輸“一假、二大、三空”的老生常談,還要大張旗鼓、煞有介事地強調自我犧牲、無私奉獻,我看那不是教育,而是欺騙和奴役。

普遍化道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核心價值。所謂核心價值就是能夠派生出其他更具體價值的那些更爲根本的價值,是與我們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每一個人都願意自覺維護並付諸實踐的價值。我們今天應該倡議什麼樣的核心價值?我覺得那就是啓蒙思想家講的那些――自由、民主、博愛、人權、平等這樣一套東西。這是全人類的普世倫理。

普遍化的道德第三個方面就是要有終極關懷。終極關懷是什麼呢?中國保守思想家討論的問題都是人應該怎樣活着,而對於一個更高的問題:“人爲什麼活着”,卻沒有太多的考慮。後者是比前者更爲具有形上意味的問題,是一個關於靈魂,也就是關於信仰的問題。其實,我們的好多問題都可以歸結到沒有信仰,沒有信仰人們的眼中就只有利益,所以什麼都可以用來做交易,只要對我有利就不論三七二十一,所以我們過去的無神論教育是要對我們今天普遍的道德墮落負責任?現在很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沒有任何敬畏感。假如一個天不怕地不怕,那這個人就很可怕。今天,我們需要強調敬畏感,同情心,感恩的心,懺悔意識。其實這都是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我經常想,假如我們的公民,我們的老師有十分之一是真誠的信徒的話,那麼我們民族的素質就會大大的提高。其實我們的憲法裏面就講思想自由、信仰自由,我覺得基督教還是比較好的,對人有強大的教化和淨化功能。

提升同學的需要層次,旨在強調道德教育要關注同學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爲的內在動機;同學的個體道德是自主建構的,而不是通過“灌輸-外鑠”而成的;假如在道德教育中扼殺人的自然本性,而不是努力提升同學需要的層次,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而當外界約束力力所不及時,行爲也就可能失去約束而表示出非道德的行爲來,他律的道德是造成雙重人格的根源之一。

目標一: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旨在強調道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和主體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本、同時也是實際的途徑;既然主體性道德人格不可能通過“灌輸-外鑠”而生成,那麼,發展同學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就應該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標設定;假如說,

目標二:提升同學的需要層次,所要否棄的是脫離同學生活實際和需要的教育的話,那麼,目標二培養同學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則是要竭力反對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中的道德矇昧主義。

目標三:引導同學形成普遍化的道德,則力圖表徵道德人格的確立與達成(既是個體需要層次提升的結果,也是理性的、自主性的道德判斷和道德選擇能力處於高級階段的確證)是建基於一種逾越的、向上的、能致廣大的道德理念的,它力圖標識在道德教育內容的選擇方面應有的一個基本準則。

爲了發展同學的道德,首先我們要相信每個人都有做一個好人的需要。其實,小朋友很小就會表示出這一點。1998年諾貝爾獎獲者hlin在談到他的教育經歷時說:“從不告訴我的同學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我只對他們說,你們要想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專注於做那些你認爲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爲生命的過程很短。而每個人都有責任通過自身的努力,使這個世界更美好。”相信兒童有自主判斷的能力,相信人性之中潛藏着良知,這是基於倫理底線的追求的道德教育的核心信念。

我們要發明一個溫馨的社會生活環境,要去喚醒人們這些美好的東西。假如一個人經常受到歧視、欺騙、矇蔽或者壓榨與盤剝,他就會在內心生出一種敵意和仇恨來。爲了同學更好的道德生長,我們也要特別強調寬鬆、寬厚、寬容的社會生活氛圍和學校生活氛圍。另外要創設豐富同學道德體驗的情境。有很多的案例都說明個體的道德是基於體驗而生長的。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4

時間過得好快啊!不知不覺,七年級的中學生活已經向我們告辭。在這一年裏,《道德與法治》學科讓我受益匪淺,它陪同着我度過了一段美妙的學習時光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着我們的潛能,激勵着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中學時代見證着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爲我們的人生長卷打上越發豐盛而厚實的底色。在這樣美妙的青春時代,我們更應當心懷幻想,把握機遇,自主進展,開發自身潛能和發明力,用汗水揮灑青春,用雙手發明美妙的明天,讓我們的青春無悔!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法治時代,作爲青少年的我們更應當恪守法律,依法辦事,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做一個有道德、懂法律的公民。法治的社會是和睦的,法律的藍天是湛藍而深遠的,我們應攜起手來,時刻捍衛法律的尊嚴與權威,自覺尊法守法,秉持心中的利劍,共同發明美妙的明天!

在一年時間《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學習中,我認識到了友情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孝親敬長、如何與他人交往,體會到了家的'意味,感觸到了生命的意義,也學會了在集體中成長總而言之,《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激發了我的學習的熱烈,讓我的學習瀰漫樂趣;我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的成長瀰漫喜悅;我更愛慕這門學科。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5

首先王老師先分析了德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德育課堂教學嚴重脫離兒童的現實生活。課堂教學侷限於書本的世界內,迴避了紛雜的現實生活,人爲地造成了“純而又純”的教育,很多老師基本靠說教進行道德教育,學生沒有良好的道德情感體驗,他們所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與生活世界溝通起來。反思我之前的課堂教學,也存在着這樣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和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不能脫離孩子們的生活。

專家又深入的分析了問題的根源所在。首先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爲基礎,以培養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個課程具有: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綜合性。課程以兒童生活爲基礎,用“三條軸線”、“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其中,“健康的、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負責人、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切記不能照本宣科,教師必須能夠真正的理解教材、駕馭教材,憑藉教材所呈現的話題、範例來學生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結論。不能光看圖說話,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要學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然後專家結合三年級的教材給我們詳細的解讀了新教材。三年級上冊教材的學習對象是剛剛升入中年級的學生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爲主,思維直觀、具體、形象。三年級學生:抽象思維開始形成,逐漸向深刻發展。三年級教材既兼顧兒童特點,又注意教材具有的思維含量。每個單元的`問題域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道德與法治》是體現國家意志的課程,承載着重大的歷史使命,體現了鮮明的價值導向,具有其它學科課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

接着,老師就每一單元,每一課進行了簡要解析,讓我們對教材有了初步的瞭解。之後,她又給我們講解了用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整體教學建議。最後老師又讓我們觀看了一節優秀的課堂實錄,讓我們更直觀的看到了《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什麼樣的?真是到學生中去,到生活中去,讓學生在生活中去體驗,才能獲得最直接的感受。

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教材只是媒介,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要根據自己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搞一些適合自己本班學生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薰陶。老師要引領學生開展活動。玩耍也是學習,在玩中學,不是貪玩。關鍵是會玩。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玩中有收穫,在玩的過程中受教育,懂生活規則,遵循遊戲規則。讓學生認識遵循規則的重要性。就像遵循交通規則,不遵循交通規則,後果會很嚴重的在活動中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有好的品格,有好的性格。在德,智,體,美,勞中,德育爲首。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讓學生懂得感恩,愛自己的學校,愛老師,愛父母。接納父母的不完美,接納老師的不完美,接納同學的不完美。允許同學的不同,換位思考,團結同學。

引領學生髮現同學的優點,發現同學的進步,發現同學的閃光點。讓學生天天誇自己的同學,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讓所有學生充滿自信,熱愛生活,愛學習。幫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終身學習。真正做到讓兒童的生活更美好,讓兒童的成長更精彩!思想道德與法治心得體會6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學生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此課程不僅能使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三觀,在不良誘惑面前說No,而且能夠促進學生心理上的健康。這門課程以樹德立人爲引領,在尊重兒童生活獨立價值,體現道德教育迴歸生活的同時,更加重視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識的培養。讓小學生能夠了解法律知識,遵守法律法規,嚴格規範自身行爲,學會採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利益,使他們能夠從小就具有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法治信仰,讓他們積極投身到社會法治實踐中去,從中更好地瞭解法治,運用法律知識,體現“知行合一”的理念,做一個社會主義現代文明的執行者。

青少年接受信息的途徑豐富多樣,導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所以,在小學階段做好《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在思想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從精神層面向學生傳遞健康的思想意識,減少和杜絕青少年犯罪的情況,規避校園霸凌等不良情況的出現,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可持續學習進一步營造更加健康規範的校園環境。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傳統教學方式過於關注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優化升級個人的教學思想,更要積極地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對需要學的內容不斷的創新整合,切實的提升教學的整體水平。通過有效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行爲舉止進行規範約束,建立健康積極的道德評價體系,能夠在學生內心有一杆道德的撐杆,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奮鬥目標,爲學生以後的成長奠定堅實可靠的基礎。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6

我認爲:思想道德教育要少“說教”。不防結合學科的內容,在課堂上抓住點滴的德育契機。

比如說在學生說到哪裏的花漂亮,她採了一朵做標本時就該及時指出:花是給大家看的,你摘一朵我摘一朵,那麼後來的人就沒有花。也可以使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具有育人的價值。我們班就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班隊活動。如《團結力量大》、《該先愛國還是先愛家》的主題班隊會;同時開展拔河、跳繩、小製作等活動,通過實踐,學生從中懂得:凡事要多動腦筋,找竅門,體會手腦並用的益處,找到集體合作的最佳方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責任感和義務感,豐富學生課餘生活;組織學生每人每週至少看一本書,開展讀書沙龍,好書推薦,讀書經驗交流等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展開想象的'翅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班級中開展的活動,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學生有了顯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參與意識日益加強,自理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處理能力、交往能力和耐受挫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更是使日常生活成了培養學生良好品德習慣的演練場。

而對於不同年齡、年紀、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個性、興趣、學習習慣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做到因材施教。比如高年級的學生對說教、批評非常反感,嚴格的有很強烈的牴觸情緒,我總是先和他開開玩笑,放鬆他的心理防範意識,讓他知道老師是來幫助他的,讓他把老師當作朋友,意識到自己的做法欠妥。比如我們班上有名學生李某,他性格孤僻,上進心不強,逆反心理重,學習成績不好,缺少家庭的溫暖。我初步分析了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並制定了應該先從心理疏導開始的教育方法,儘量讓他取得小的進步,循序漸進的轉化。具體的教育方法是:先通過班級師生交流,取得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和學生交心,還通過集體活動,爲該生參加集體活動提供便利條件,讓其感到集體的溫暖。另外,幫助其與養父建立起和諧的父子關係,改變自我審視角度,淡化自我怨恨意識。

最後,幫助他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發揮優勢,彌補不足。從而樹立必勝的信心和勇氣。通過以上的工作,學生黃某的行爲習慣大有改變,進步比較大,學習上也開始努力,初步收到成效。相信他能轉化自己,讓自己成爲一個積極進取,奮發圖強的好學生。

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他們的思想都不是一下子形成的,都是從小到大,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和感受,逐漸形成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要從小抓起,從點滴做起!想到這裏,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突然重了許多。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7

隨着教研的深入,結合我們德法課本身的性質,我們認識到“議題式”並不單單是整節課教師提出一個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而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課堂的研究、交流。那麼針對《我的苦與樂》這一框題,怎樣來體現我們這一研修主題呢?通過教研,我們從課本中兩個小朋友對待紙張不同地表現入手,引發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行爲是浪費紙張的行爲?哪些行爲是節約用紙的行爲?教會孩子去辨析自己的行爲是對還是錯。如果當孩子提到研究中浪費紙張的行爲時,我們就順勢引導全班學生圍繞着現實生活中,自己或他人浪費紙張的行爲,去思考、去辨析。在整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的提升、引領,拋出重點問題引發孩子繼續去思考、分析,更多的去辨析自己的行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對教師基本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善於聯繫生活,找出能引起學生思辨點的`話題,引發學生思考、辨析,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究和交流,結合不同的視角,“問—思—辨”相結合,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並勇敢地表達出來。但是,我們也發現,在教學中過多的想呈現對學生思辨力的培養,對於二年級的研修主題“後疫情時代小學生公共環保意識的提升”在課堂上的引導還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當然,對於這一主題的探討我們也是剛剛起步,還需要在後續的研修中不斷的總結經驗,積累成果。隨着片區研修展示活動的結束,新一輪的研修即將開啓, 期待與五片區的所有老師同行。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8

圍繞教研員XXX主任提出的教研主題“提升學生思辯力的議題式德法課”和二年級研修主題“後疫情時代的環保教誨”,本次片區研修採用同課異構的方式,由三位教師出示了《我的苦與樂》這一框題。經過三所學校的德法教研團隊的精心準備和三位教師的精巧構思,呈現了三節風格迥異的課堂,讓我這名師真切的感遭到了同課異構的魅力。

在教研主題“提升學生思辯力的議題式德法課”的呈現上,XXX的鞏革老師在課堂上奇妙的拋出思辯點,以紙精靈的身份,對“學生摺紙飛機”令我很矛盾,開啓學生對是否可以摺紙飛機這一問題的考慮與辨析。一面是孩子們一樣平常玩耍的摺紙飛機,一面是節約用紙。從學生一樣平常生活情境中舉行精準的設問,學生們很快舉行了有效交流、討論,得出了“在不浪費的前提下可以摺紙飛機玩”的結論。而針對學生提出的路上飛灑的廣告宣傳單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現象時,

6 XXX老師又一次精準抓住矛盾點引導學生思辯,“街上傳單這種浪費是印傳單的.人形成的嗎”?學生們各抒己見,最終得出了印傳單是正常的宣傳活動,並不是浪費行爲,而收到傳單的人的隨手亂扔纔是浪費現象。

XXX老師這節課上的兩個精準的思辯點的抓取也令我豁然開朗,原來開啓德法課堂上學生思辯力的鑰匙,就在老師們的話語中,是教師備課時的完全準備,也是教師對課堂上學生分享交流的細節的抓取和智慧生成。有了教師的精準抓取和引導,孩子們在課堂上頻出金點子,課堂氛圍也越發強烈熱鬧,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更是得到了極大地提升。

這一次的片區研修,不僅在備課、磨課、上課環節注意扣準“思辨力”這一主題,評課環節,從青年教師到學科委員會教師,再到XXX主任,更是緊抓教師課堂上抓準的思辨力生成點進行深入分析。引導我們師在以後的德法課堂上,不僅要對可能出現的思辨點進行有效預設,還要學會聆聽學生的聲音,精準出擊,抓準學生分享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極具思辨力的點,並智慧地進行課堂生成。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9

未成年人作爲國家的未來,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既是一項長遠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條重要渠道。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學校接受教育。不可否認,隨着社會的發展,各種文化不斷滲透,而未成年人的心智較不成熟,又極易簡單模仿,從而造成社會問題。而不少學校重智育輕德育、重課堂教學輕社會實踐,導致了忽略了對其思想道德的教育。

學校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並且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專家指出,由於現在的未成年人要接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其心理壓力會增大,容易影響其心理健康,從而不容易接受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

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這樣令人心痛的實例。某小學一名13歲的六年級學生,在一數學課上,由於沒有作出老師出的數學題,被老師喝到:“你這個木頭腦袋!”結果,在其心中造成了陰影,總是感覺自己太笨。從此,便不願意學習,上課時人在心不在,產生了一種對抗情緒,放學回家後,他便關着房門,一個人悶在裏面上網,不梳洗,不吃飯。最終,被家長領到心理診所進行治療,證實了其老師的責備在他的心理上造成了陰影,並且導致了他後來的一些反常行爲。而這樣的例子遠遠不止幾件。現在很多抑鬱症的大學生,他們感到自卑,究其根源,其中不少人是由於其小時侯老師的一句話造成了陰影。作爲“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他們的言行對學生們的影響顯而易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有健全的心理知識,以好的態度教育學生,大不可因爲一句不妥當的話而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學校是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與道德品質,是全面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需要。近年來,我校從小學生的年齡實際出發,積極探索符合兒童特點的教育途徑,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認識向道德行爲的轉化。如,我們學校開展的電影課程,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優秀影片,引導學生了解祖國悠久的歷史、革命傳統、英雄人物,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作爲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學校,有責任開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人格,決不只限於籠統的提出思想教育,而應該在提高學生人格素質的基礎上,去談思想進步,政治信仰,愛國主義等等。而入格素質的基本構成是這樣的一個特徵:適應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忠誠履行社會責任,自覺遵守社會規範,維護社會風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社會的人。未成年人要健康發展,周圍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學校、家庭任何一方會對孩子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每一個孩子的背後,都是一雙雙關注的眼睛,而每一個孩子的眼睛,也同樣在關注着每個成年人的言行。

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不斷探索和把握未成年人成長的規律,堅持以人爲本,堅持以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未成年人爲途徑,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活動。

1)正視和尊重未成年人的認知能力。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要相信未成年人的認知能力,同時又要正視其認知能力,要努力避免在低估未成年人認知能力的情況下,對未成年人實行的過度保護與控制,以免使未成年人受到過多限制,使其能力得不到適當發展,道德品行得不到正常養成。同時防止未成年人在過多限制的前提下產生逆反心理;在過多限制或保護的基礎上萌生依賴心理,無能消極心態,制約其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的培養。此外,要正視未成年人的認知能力,道德教育不得“拔苗助長”,要根據未成年人的年齡特點來開展教育,更要注重引導幫助未成年人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務中教育,在關心中引導。

(2)瞭解和掌握未成年人的個性特點。未成年人處於生理和心理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和渴望,樂於接受新事物,思維開放活躍,主體意識、平等意識較強。對未成年人的這一共性,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有充分的把握,適應其身心成長的特點,堅持德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深入淺出,寓教於樂,在教育過程中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同時,要了解掌握未成年人的個性差異、年齡差異、生活環境及智能組合的差異,在德育過程中堅持因人施教。

(3)重視和倡導未成年人的互動參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爲中心,改變“我說你聽”的陳舊模式,使未成年人由教育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者變爲主動參與者,在互動參與中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逐漸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自己,不斷提高未成年人對道德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只有重視互動參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從灌輸教育向情感體驗轉移,才能在感受和體驗中昇華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認識,培養道德能力。

總之,我們的學校、家庭、社會應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引導和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社會都一定要十分精心、十分專心、十分耐心地關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使未成年人在教育的“黃金階段”裏,受到最佳教育。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0

敬愛的黨組織:

我在貴州省團校參加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骨幹教師培訓,在這期間聽了很多專家及團校教師的精彩講解,特別是諶貽琴部長的講話,使我充分認識到了“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緊迫感、使命感和歷史使命”,諶部長告訴我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關係到祖國的未來的發展、前途和命運的一件國家大事,作爲教師要肩負起這一偉大的歷史使命。通過這次培訓我學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知識和教育方法,實在受益匪淺。下面我就本次培訓及工作實際談幾點膚淺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要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開課的第一天,諶貽琴部長指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貴州這塊紅色之州永葆革命本色的戰略工程,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希望工程,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是關係每個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要通過實施“千校萬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骨幹教師培訓工程,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從事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確保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確保全省青少年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確保我們的各項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我充分感受到,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項長遠的戰略任務,又是一項緊迫的現實任務。

我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做人。作爲教師,其一言一行等都對學生起着舉足輕重的.引導作用,說白了教師的思想道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起示範作用。就象貴陽市未教所的李婧老師說的那樣“上樑不正下樑歪”,那麼作爲一名思想合格的教師,必須德才兼備、剛柔並濟、善於激勵、沉着冷靜,善於認識學生。具備這些素質還不足夠,還要有一顆博愛的心,去愛每一個學生。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塑造美好心靈的力量。老師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學生呢?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民主的愛等等,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心和幫助。還要抽時間和他們談心、交流,共同活動,縮短師生距離。一個班主任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順利進行,使學生能健康活潑的成長,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只有注入了愛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開展互動教育,調動未成年人的積極性主動性。

未成年人處於生理和心理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和渴望,樂於接受新事物,思維開放活躍,主體意識、平等意識較強。這就需要我們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時,自始至終都堅持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改變以教育者爲中心的思維方式,使未成年人處於教育過程的主體地位,要充分體現未成年人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對道德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要關心未成年人的成長,幫助未成年人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做到在服務中教育,在關心中引導。

三、堅持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諶貽琴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靈魂和根本,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任務。要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通過深化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教育,深化共同理想教育,培養良好行爲習慣,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加強培訓管理,確保培訓工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結合諶貽琴部長的講話,我們在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這兩個課堂、兩個陣地,既重視課堂教育又重視社會實踐,既進行認知教育又開展實踐教育,使未成年人在社會實踐中向人民學習,瞭解社會,體驗生活,感悟道德,磨鍊意志,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做到知與行的統一,成爲既有崇高理想又能腳踏實地爲祖國、爲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因爲這一代未成年人,在今後的十年、二十年都將成爲祖國的建設者,當他們走進社會的時候,也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完善、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時候,更需要他們具有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因此,我們要把培養未成年人的創業精神,作爲弘揚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在生動活潑、富有成效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使未成年人增強創業勇氣,提高創業意識,增長創業技能,勤於動手,大膽實踐,不斷創新。通過實踐體驗,把創業的意識和道德內化爲健康的心理品格和思想道德素質,轉化爲良好的習慣和行爲準則,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

四、從家庭教育入手,夯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

貴陽市未教所的李婧老師說:“家庭教育是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中卻普遍存在很大的偏差,重物質生活,輕精神生活,重智育,輕德育,重分數,輕素質。要徹底轉變這種觀念,把顛倒的觀念顛倒過來,家長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更新,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而且還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的方法和藝術。父母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將言傳和身教有機地結合起來,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爲孩子樹立榜樣。使他們努力成爲學習型家長,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使未成年人在自覺參與中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做了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爲老師,在今後的德育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爲一名合格的品德骨幹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彙報人:xx

xxxx年xx月xx日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1

在學習完後。我深刻領會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直接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

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成人社會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作爲老師在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的同時,還要顧及少年兒童的真實想法,考慮他們的興趣、能力、個體差異,這樣才能使兒童避免成爲被動的'受教育者。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就要相信他們的接受能力,同時又要正視他們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總是認爲孩子還小,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許做,在愛的名義下過度保護孩子。這樣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過分限制,使他們的能力得不到適當的發展。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在過度的限制中,厭惡說教。另外,父母的過度限制或保護,還在悄悄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這樣的心態支配下,孩子要培養良好習慣,形成高尚品格,難度就會更高一些。正視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就不要"拔苗助長",不要違背了未成年人的生長規律,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進行道德教育。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要深入瞭解未成年人,根據兒童的天性來進行教育。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如果不能對孩子有足夠的瞭解,品德培養很容易走彎路,走錯路。兒童的個性不同、年齡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智能組合等都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採取易於未成年人接受的、喜聞樂見的方法。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還要讓他們多參與。道德教育不是你說我聽,而是要讓未成年人在參與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所謂自我教育,就是孩子們懂得自己要求自己,自己監督自己,對自己的行爲進行控制。只有孩子們真正參與進去了,他們纔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昇華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認識。

與此同時作爲教師要做到育人先育己。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兩句話是我對德育工作的概括。也就是說在我教育我的學生時,我必須先做到有德。德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學時期是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關鍵時期,好多習慣在這期間養成,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好的品質會決定孩子的一生,。相反,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作爲老師的我深知德育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也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積極探索,以良好的師德培育優秀的學生。通過學習,我先將從以下幾點開展德育工作:

一 從點滴小事中培養學生的品德。從愛護公物,座椅做起,小中見大,不擺大道理,從學生的認識能力入手,讓他們處在優秀品德的良好氛圍中,自我感知德的重要。

二 遇到問題學生主動,冷靜。積極與學校有關老師及家長溝通,從問題本質着手,努力化解問題,使孩子恢復正常學習生活。耐心講解,使之感化,自行解決問題。

三 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德育。從平日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遇到德育工作好的事例,積極結合自身教學。做到教學與德育相結合。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讓他們懂得具有怎樣品格的人才能把所學知識用得恰到好處,纔沒有辜負老師及父母的培養。

四 言傳身教。告訴孩子不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要求我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要小心謹慎。說到就要做到,使孩子有榜樣可學。而是僅僅是空口號。以德服人。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2

按照市委、市府要求,開展“文明在東陽”思想道德建設活動,通過學習,從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方面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們從各自特定的方面影響着道德意識和行爲,是人們道德完善的重要方面。社會公德是指個人的行爲同集體、階級、民族、國家和社會的關係,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衛生等,需要用公共生活準則去調節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具體包括五項內容,即文明禮貌、助人爲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要求我們待人接物時必須重視文明禮貌並加強其修養,要樂於爲他人排憂解難,要以主人翁的態度愛護公物,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保護環境是全人類起碼的公共道德要求,我們一方面要積極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制意識,增強紀律觀念,同時還要聯繫實際,注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做遵紀守法的模範。

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徵的道德規範。是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羣衆、奉獻社會。要求每一位職業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職業榮譽感和責任心,對本職工作勤奮努力,盡職盡責。在職業活動中實事求是,說老實話,幹老實事,做老實人,不說謊,不欺騙,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講求信譽,信守諾言。要求從業人員在職業生活中堅持原則,不徇私情,不懷私心,一視同仁的待人處事,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應裝着人民羣衆,時時刻刻爲廣大人民羣衆着想,真情地對待羣衆,急羣衆之所急,憂羣衆之所憂,盡心盡力地爲廣大人民羣衆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做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

家庭美德是家庭每個成員都應遵守的美好的品質道德。主要內容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要尊重和贍養家庭成員中的長者以及愛護和撫養年幼者。維護男女雙方在人格、財產、婚姻及家庭地位的全方位的平等,在家庭生活中夫妻雙方應和睦相處,互敬、互諒、互讓、協調處事,維護、珍惜彼此之間的感情,家庭成員要以積極的勞動態度和節制的理財觀念來積蓄和處置家庭財物,要求各個家庭鄰里以友好、互敬、互讓爲出發點,建立起相互關照,和睦友善的鄰里關係。

通過對照學習,自己在奉獻社會方面還做得不夠,以後要加強道德理論知識的學習,特別是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有關道德科學的理論,用科學的道德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不斷提升道德素質,努力提升文明素養,做一名好公民。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3

7月26日,在弋陽縣教師進修學校我有幸參加了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材培訓。上午,我們觀看了XXX部長的視頻,讓我們充分認識三科教材的重大意義。下午,我們聆聽了XXXXXX老師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精闢解讀,收穫頗多,讓我對材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更明確了今後教學中要正確、全面解讀教材,結合實際情境,靈活運用教材,讓農村的孩子們在品德方面同樣不落人後。

一、注重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經驗

道德內在於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研究,不同於一般的書本研究,而必須是在生活中向生活研究。向生活研究,包括生活的三個時間維度:過去的生活、當下的生活與未來的生活。本冊教材中有很多環節,請學生講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或者分享他過去的生活情境。這樣的設計不是隻爲了導課的需要,也不只是因爲從已有經驗出發而更好理解。引導學生回憶、整理已有的生活經驗,提取有道德價值的內容,學會將“回望”作爲向生活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對錯時,能想一想自己過去的經驗、同學的經驗,從中找到當下的出路。這是一種生活的反芻,而道德意義,就是在這種生活的反芻與回味中呈現在學生的心中。如:教材中有很多現場的生活體驗,就是引導學生向當下生活研究的設計。教材中還有一些設計,一般安排在學期結束前或某個課程的結尾,引導學生規劃與設計未來,這是一種未來生活的教育。

向過去的生活研究,是爲了更好地解決當下兒童的道德困惑或問題,是爲了對美好的未來的憧憬。道德的意義,就是這樣在兒童對生活的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反思、研究和嚮往中呈現與綻放出來的`。

二、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領悟

低年段兒童還沒形成自覺的生活反思意識,在生活情境中對道德意義的即時性理解與領悟還有待形成。因此,教材通過“活動欄”“辨析欄”“討論欄”等多樣的活動欄目,設計了很多現場體驗活動。目標是通過典範活動的設計,幫助他們逐步形成在活動中發現道理與道德意義的敏理性與能力。如:本冊第1課中的裝書包活動,第6課的《神祕的批示》,第9課的《開個玩具交流會》,第10課《食物的訴說》,第16課的《新心願》等活動環節的設計,都是引導兒童學會發現生活中的意義。

又如:逃生、救護等不能夠讓兒童在現實生活情境中研究,但模擬特定情境,通過演的方式教會學生妥善處理類似問題,以防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突發情況時付出不必要的代價。如:第6課中的“火警演”,第11課中“發現家中有危險”的活動。

三、注重引導學生在反思中前進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榜樣研究是人類研究,特別是意義獲得與領悟的重要方式。榜樣的言行,能夠將人的理想存在狀態具體化,對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的兒童特別適用。但是,在以往的榜樣教育中,存在着榜樣過於成人化,事蹟過於極端化,脫離兒童日常生活與理解能力。而材在反思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榜樣教育依然將成爲低段學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式,一是創造性加入“繪本故事”,通過圖示的方式,選取的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兒童的榜樣;如第1課《上學啦,真高興》,第2課的《交朋友》,第15課的《團圓》等,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中研究行爲的正確示範表達自己所悟的道理。二是強調同學之間互爲榜樣的一種研究意識,特別是建立一種同學間共同成長、相互支持的觀念,改變傳統上只向學校老師研究的觀念。如教材第8課的《課堂作業認真做》,就突出了同學間的示範與互補研究。

在榜樣研究中,會出現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它也包括着一種反思與批判的引導。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欄目,通常都會包含正反兩方面的做法,我們可以回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結合本班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展示給他們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引導學生進行批判反思。逐步養成自覺的道德分辨意識。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認真、細緻地與教材編寫者進行對話,真正領悟編者的設計意圖,做到正確、全面解讀教材,並在此基礎上去思考如何展開自己的課堂教學。作爲一名村完小的教師,我認爲我更有責任讓孩子們愛上《道德與法治》這一門課,讓孩子們在快樂研究中,深埋下良好品質和法治素養的種子,讓這門課程做到“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4

自學院提出要進行教學改革以來,我們部將此事視爲教學改革中的一件大事。全體思政教師對此項工作投入了很大的熱情和精力,對我們高職院來說,如果做得好,這是一次顛覆性的改革,是耳目一新的改革,是符合高職教育特色的要求。經過努力,我們對該門課在總體設計和單元設計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心得和想法,不知是否妥切,羅列如下請專家吝教!

一、應集中全體教研室教師的.智慧和力量,羣策羣力。經過這半年多的預操作,我們一致認爲,進行這一教學改革,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微小的,一個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而一門課程的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涉及到教學模塊的分割、課程總項目和許多的單元子項目設計,這就需要大家共同來思考、來定奪。

二、在把握了課程的整體內容的基礎之上,設計課程的總項目以及各個小項目時,總項目與各個小項目之間要有包容的邏輯關係。

三、對我們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進行項目設計之時,由於這類課程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的隱性性質,我們可以運用聽、看、想、體驗、感悟等手段,讓學生通過演講、辯論、撰寫材料、小組研討、做規劃等方式來設計案例,從而實現項目的內容和目標。

四、在設計項目時,要注意可操作性,避免假、大、空。

五、在運用這類教案進行教學時,上課的內容不是灌輸,而是通過項目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通過看、聽、想對教學內容和能力目標的獲得,也就是說老師說的要少,學生應該做的、說的多。

思想道德心得體會15

我們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隨之的,我們的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我們滿懷希望與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裏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裏奠基,美好的生活將在這裏開始。所以我們要珍惜大學生活,在大學裏開拓新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打下紮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提高自我修養的課程,對於我們大一學生而言,有着積極的導向作用。

在《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第一章,就爲我們詳細而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活,使我們對自己的大學環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認識,在一些突入其來的問題,有了應對思想準備和認識方法,起到了引路標燈的作用,對大學生活中的爲人處事有了指南和參考。對新生的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思想情緒不計其數,環境的陌生、生活的適應、學習的壓力、情緒的波動,總能在人最脆弱的時候蜂擁而上,加之我們的心態並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難折倒,進入誤區。大學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種全新的階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覺多了一些;少了古板,靈活多了一些。這些新的變化要求我們學會接受並且適應轉變,健健康康地成長。《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從不同角度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大學及其大學生活,迅速調整方位,積極適應大學生活。

在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我認爲,政治修養是核心,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是重點,心理修養是基礎,學習成才修養是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提高這些修養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們做到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繼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學了《思想道德修養》後覺悟,作爲一名大學生,必須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爲自己的立身之本、奮鬥動力和行爲座標。要認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着眼於實際學業的運用、着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着眼於新的實踐與發展,做到理論與實際、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在改造主觀世界的同時改造客觀世界,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鑑別能力。“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是人生觀教育的邏輯起點,只有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擺正自我的位置,才能正確回答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價值、人生責任、人生態度、人生尊嚴等問題。勤奮刻苦學習,永葆理論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堅定來自於理論上的清醒,只有勤奮學習,纔能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別是非的標準。爲此,要切實把學習作爲自己的第一需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強化系統性、條理性,以勤奮學習爲先導,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爲創造性開展學習奠定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底。從審美的含義、標準講起,大學生應該正確認識美與醜,正確處理真善美的關係,創造美與享受美的關係,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市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做誠實守信的大學生是對自己絕對的要求,敬業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備素質,也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主要內容。

大學的生活是豐富人生的一種歷程,爲我們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平臺,我們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機會去鍛鍊自己,歷練自己,充實自己。一個學期下來,我經受了大學生活上的磨練、專業學習上的考驗,在老師們的教導下、同學們的幫助下,特別是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課程後,我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環境充滿了熱愛,以一種平和的心態處事,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鍛鍊了自己能力,增強了自己的人格素質,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養和陶冶。

思想道德修養的學習重點,在適應轉變、健康成長部分,是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特徵、歷史使命與成才目標;樹立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的決心;樹立科學的世界現和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態度。在她的引導下,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並邁着堅定的步子,朝着心中的方向,沿着既定的道路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