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1

1、誘發學生產生問題

問題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產生問題。爲此教師應向學生提供可探究的問題,讓學生進行高度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在探究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走進美術知識的世界裏,體驗收穫美術技能的過程。作爲教師,爲了發揮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應根據教學進度提出各種假設,引導學生多方位地思考問題的答案。如在教學《課程表設計》這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現一張課程表,然後在這情境中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課程表由哪些橫線和豎線所組成?”“課程表一共有多少方格?”“課程表的結構與其他表格的結構有什麼不同?”教師也可以提出一些假設:“如果構成課程表的不是直線與橫線,而是一些弧線,那將會如何?”然後在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對課程表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思考。學生通過多種角度的觀察、全方位的思考,自然就能總結出課程表的總體特徵。

2、鼓勵學生質疑

鼓勵學生質疑,就是學生對名家名作或者教師的言語進行質疑。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些約定俗成的認知是不允許學生產生質疑的,而且大多數學生都認爲教師說的都是正確的,名家名作也是非常經典的。然而藝術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備創新精神的人才。一切創新,都源於對原有形態的質疑,只有在懷疑的過程中,才能推動認知的發展。美術學習也需要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知識、生活知識懷着質疑的態度,需要學生形成一種積極求知、樂於探索的習慣。作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激發已有的知識背景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極創新。教師應該整理和歸納學生髮現的問題,然後引導學生繼續探究問題的答案,並且在探究過程中進行合作交流、獨立思考,尋求最佳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在教學《來自於鄉土的藝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自己家鄉有哪些民間藝術。當學生列舉民間藝術種類之後,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美術知識,圍繞幾個方面對這些民間藝術作品提出問題,如民間藝術品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民間藝術品的差異等。學生圍繞這些方面,自然也提出了一些問題,如民間製作年畫,是單純出於過年的需要嗎?風箏的製作與年畫的製作,有什麼區別?在學生主動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和主動探究問題答案的精神。

3、尋求問題的答案

問題教學法的第三步,就是引導學生尋找問題的答案。這答案尋求的過程,可以是多樣化的,如可以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探究問題的答案;可以用個人彙報的形式來彙報問題的'答案,然後其他學生髮表自己的個人見解;也可以用去圖書館查資料、寫小論文的形式來表達問題的答案。通過多樣化尋求問題答案的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如在教學《來自於鄉土的藝術》這課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探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問題的答案。然後讓小組派選代表,在講臺上發表自己的見解,再由其他組員發表各種不同的觀點和質疑。最後可以讓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把自己探究問題的過程表達出來。通過這些活動,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2

在《奇思妙想》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深刻感受到,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創造力也是無限的,而教師則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和教學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

在設計《奇思妙想》這一課的教案時,一方面,我根據教材裏的教學要求進行擴展和細化。另一方面,通過對六年級學生的觀察瞭解,發現他們不僅思維敏捷,而且常常具有獨到的見解,這使我在驚訝之餘也非常感動。於是我懷着一種強烈地想給學生營造一種寬鬆、自由創作的'氛圍的想法,設計了這一堂課,既有承襲又有創新,既有動腦也有動手的設計課。

上完這一節課後,我感覺教學目標裏的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基本達到,學生們通過自主探究、小組互助合作、完成了作品的創作。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信息技術的樂趣,體驗到了學有所用的快樂。具體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優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必須調動起學生的設計熱情,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及敢於創新的能力。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我在引入課題時,以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爲了使學生敢於創新,我不斷地積極肯定每位學生的“閃光點”,這些對學生的評價語言,如同興奮劑一般,源源不斷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們去體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因爲讚賞而把學習活動當作愉快的享受,學生就會有濃厚的興趣觀察、構思和設計。

二、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近幾年來,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已成爲中小學創新教育的主渠道。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本課的教學中,學生通過暢談各種奇思妙想,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設計對茶杯、手指、鳥的聯想添畫,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不足之處:

1.學生的參與度不是很高,舉手發言的同學不到一半,教師的語言過於羅嗦,不夠簡練。

2.教學環節上安排的有些問題,講練沒有很好的結合起來,使得課堂流程有些呆板,如果在課堂一開始,設計一個遊戲環節,讓學生用簡筆畫來畫畫自己喜歡的東西,例如杯子、花卉、玩具等等,再有學生的這些習作展開課堂教學,學生的興趣會更加濃厚,以“練—賞—評—練—展”這樣的過程來組織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3

以學生髮展爲價值取向,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已經成爲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根據國家課改實驗要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我嘗試運用“情境交融、樂中學畫”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下面以一年級《生活中的趣事》一課爲例,談談這一模式的實踐效果。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首先要鑽研教材,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特點三方面構思和優選途徑,進行整體設計。教學設計要針對學生,啓發學生,只有設計的情境具有勉力,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甚至是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學生就會樂學、好學,創造出豐富多彩的作品。經過上一次的教學反思後,我重新修整了教學設計,效果比起上一次要好多了。

一、創設導入情境,引起興趣

“創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爲教學過程創設了最佳的開端和背景。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情緒上受到感染,將學生帶人情境之中。例如上課伊始我利用教材的趣味性:設計讓學生欣賞動畫《搞笑熊》。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快樂輕鬆的環境中。

二、藉助媒體,增加直觀印象

上好一堂課有必要藉助媒體來輔助教學,選擇媒體創設情境,應從實際出發,要視課型、教學內容、學生水準而定。利用電腦、電視、幻燈、實物投影等展示,如親臨其境,增加直觀印象,豐富視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讓學生自帶生活中有趣的照片,通過實物投影的形式展現給大家看,並請學生介紹自己的照片。接下來,我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欣賞既有意義又有趣的圖片。教師問:除了這些還有什麼既有意義又有趣的事呢?學生積極回答。

三、運用音樂創設情境

音樂用一種直感的方式,使學生獲得比其他藝術形式更爲直接、更爲豐富、更爲生動的感受,在美術教學設計中自覺地運用音樂,會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和運用音樂的。在學生作畫過程中播放樂曲,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繪畫。

四、創設輕鬆愉快的語言環境,調動學習慾望

低年級學生的語言潛力可開發,他們善於模仿,喜歡說話。在學生畫完後,讓學生自己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學生都紛紛舉手。語言簡短,但基本上能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通過對《生活中的趣事》一課的教學設計,我認爲以後還應該注意以下問幾點。由於緊張,有些話語質量不高,應該多加斟酌。教學中,多媒體和實物投影的切換不順利。主要的,還應該仔細得講一講怎樣畫生活中的趣事。最後,由於時間原因,課後拓展這一方面沒有展現出來。

曾經聽過一堂這樣的美術公開課,教材內容是初中二年級第二冊《標誌設計》。

教師在講這一課時,課前先佈置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找一找生活中的標誌並分類。上課時改變了學生的座位編排,由單獨排座變成小組合作的形式。教師從講臺上走下來,改變講臺上的控制者形象,和學生共同探討問題:“怎樣理解標誌設計?;你喜歡哪些標誌設計作品,爲什麼?;結合實際生活中所見談它的特點。”

教師採用分組公開記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小組討論,積極探索,大膽表現。有的說標誌是公司企業的形象標識,設計是“設想和計劃”;有的具體舉例說,設計是由思維引發出的'並通過計劃實施的過程;還有學生說標誌設計就是圍繞一個主題或中心繪製的圖案名稱,應用在交通、金融、通信生活中等等。雖然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有錯誤的答案或偏激的爭論,但是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有的學生從實際生活所見娓娓道來,有的從個人的理解評論其他同學的觀點,並已經初步有了自己的思想。老師在課堂中始終追隨學生的思路,參與其中並給予提示,及時支持或肯定學生戰勝自我,參與討論。

教師的鼓勵態度給了學生正面的導向,教學的結果是同學們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對標誌概念有了自己的認識,完成作業積極並有自己的創意,他們甚至帶着討論的問題打算在課外去尋找答案。課堂發展處於自然生髮的狀態。通過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教學方式對比我們發現,教師的行爲改變,可造成相異的教學效果,其內涵卻是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的不同。現在的學生往往喜歡主動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如果教師還是作爲“知識傳授者”的身份出現,把知識講透,學生被動接受,也許從短期效果來看,學生學會了,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學生失去了自我探究的習慣。雖然美術新課程有了新的標準、新的教材,但至關重要的是新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會深深影響到教學內容,過程到頭來會比內容更起作用。這中間美術教師非常關鍵。美術教師對調整自己教學行爲自覺與否,直接關係到美術新課程能否真正有效實施。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4

初中美術“國培”活動即將圓滿結束,這次網上培訓使我極大的增長了教育教學知識,拓寬了美術學科的教學教學視野,加強了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一句話,我的感想是:獲益匪淺。爲了今後工作不斷進步,參加這次培訓是“國培計劃”可以說機會難得。培訓的內容很多,也很雜,主要以學習初中美術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研究,也是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爲主,多是知名專家、教授、優秀教師介紹經驗、講授理論知識等。內容涉及到師德、新課程理念、案例分析、教學方法、心理健康等方面。學習後使我受益匪淺。下面,就培訓學習中的一些感悟談談我的認識,與大家共勉。特將本次初中美術國培心得體會收穫總結如下:

一、教師要有崇高的師德。

教書育人,師德是前提。作爲教師,教書育人是天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種職業的聖神使命則要求我們必須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很難想象,一個不愛崗敬業的教師會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因此,作爲我們教師,尤其是美術學科的教師,一方面要由崇高的師德,要愛崗敬業,同時,還要不斷積極探索,努力學習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學理念,利用美術學科的優勢,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貫徹其中。

二、要有創新意識,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

美術教育教學應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努力使課程內容表現形勢和教學方式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同時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了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三、學會揚長避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當前,農村初中的美術學科的教育教學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開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還是應試教育的“指揮棒”效應美術課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美術教學條件也不理想,作爲美術教師,我們不能怨天尤人,而應該揚長避短,發揮所長,努力增強其學科的影響力。

四、“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要加強美術學科教師的交流與活動。

通過專家的授課、教師間的交流學習,尤其是聆聽了專家教授的視頻解答,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很苦惱的問題則迎刃而解。對美術學科教育教學的自信心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總之,本次“國培”,讓我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對美術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解答,對自身今後該努力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認識,我決心在今後教育教學中會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做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

總之,本次“國培”,讓我對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對美術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解答,對自身今後該努力的方向有了清晰的認識,我決心在今後教育教學中會認真貫徹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努力做一名優秀的美術教師。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5

中學課業重,課餘時間有限,所以我儘量讓美術課內容當場完成。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要從課堂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對美術各方面的興趣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一年級的《徒手畫校園》的素描,連續着上該課,會使學生厭煩情緒增加,二年級的《美麗的西湖》的水彩畫教學也同樣如此,中學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美術與別的學科也有差異系統的技巧學習是必要的,但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曾作過以下嘗試:

一、美術的相關課外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上初二《西湖的美景》一課,這課的重點是教水彩畫。爲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西湖舊十景”和“西湖新十景”在同學們陶醉與西湖美景的同時介紹水彩畫就特別適合表現西湖這種淡雅、雨霧朦朧的自然景象。接着提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大家知道西湖的由來嗎?”帶着西湖神話傳說的由來,引出有關西湖的詩詞,特別介紹了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之一》。然後藉着蘇東坡談及一些課外知識“西湖特色菜——東坡肉和西湖醋魚的由來”讓學生在進入水彩畫的學習前,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例如一年級《徒手畫校園》一課,抓住寫生一詞給學生講解,寫生是這節課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想知道寫生是怎麼回事,從而引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自己的文具,徒手畫自己的文具。讓學生去校園寫生觀察花草植物,通過自己的觀察瞭解植物的結構,和寫生的取景構圖。最後從學生中找出幾位結構特徵較明顯的同學出來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給模特擺好坐姿,坐好後,以真人爲例講解繪畫要點,這時學生的興趣明顯上升,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三、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初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爲主,是教育界早已肯定的教學方向。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_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在自己作業時,儘量將畫面美化,如初一中國畫《鳥語花香》要掌握中國畫的特性畫出不錯的中國畫是很難完成的,所以課前我把這次中國畫的教學分成幾塊:一、荷花。二、梅花。三、竹子。四、鳥。按照順序每節課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臨摹學習來學習中國畫的技法。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上好每一節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但初一有一部分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來調動他們上課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生動,又能“收放”自如呢?我在一次次思考與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提高學生上課的興趣,就必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知識與課堂教學環節相互利用,互相滲化、融合。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今反思如下: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加深對美術文化及文史知識的認識。如我上《漫畫》課時,沒有單純教學生如何畫漫畫,而是讓學生了解、思考環境保護問題。“三毛”所處的生存背景和社會問題,滲化了歷史知識、環保知識、社會倫理知識、舊社會的人情冷暖與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等。學生有參與、思考,發表不同看法,課堂氣氛活躍,在美術作品、藝術家、學生與教師之間架設了一座心靈的、情感的橋樑。

2、加強了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如上課時適當滲入了歷史、地理、文學、運動學、哲學、佛學、書法、音樂、舞蹈、武術等知識,不侷限於美術領域裏的知識傳播。

3、上課有時沒注重教學手段、方法方式的變化,未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未有遊戲、音樂、電影、動畫等易於引人入勝的教學方式。特別是上欣賞課和技法理論課時,容易單調、枯燥、乏味,不夠形象生動,怎樣把乏味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這是多年來讓我感到“頭痛”的問題。思考暫時的辦法有幾個:一是借鑑“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自學、閱讀、思考,後在黑板上出示思考題,引導學生思考大方向。二是儘量多準備一些形象的資料,化“平面”的問題思考爲“立體”的形象思維方式。三是讓學生多參與,多發表意見、見解、疑問。老師儘量不講出答案,由多個同學回答甚至是爭論出來,鍛鍊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辯能力。這樣也有少數不思考問題的“差生”趁機講小話、廢話,擾亂課堂紀律,關注這部分人的表現,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這時候老師就要“一心二用、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也是現在某些內容教學的“困惑”之處。從長遠考慮,我也在思考更換一些生動有趣,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的內容。因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有待在實踐中檢驗。

中學美術教學心得體會6

隨着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我校大力開展校本培訓,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明確了“課題帶教研,以教研促發展”的思路。在校研究課題理念下,美術學科在根據學科與課題的特點下,我組組織教師積極學習其理念和有關理論知識,大膽進行實踐,有針對性地開展課題的教研活動,使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給我最大的感觸有,明確了課題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與課題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開展課題研究中實施的相關內容。

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研究的對象是自己教育教學實際當中具體的、細小的、真實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或幾個問題而進行的探究性學習,主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理論的學習現將本次研究體會、感悟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素質作爲課題研究的實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實踐是十分必要的。於是我在已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展開研究,閱讀相關教育教學故事與案例,積極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科學理論,使研究有效和有質。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樹立了終身學習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圖書館借閱、網上查閱、期刊訂閱、專業書籍的購買,收集了大量相關資料,開拓視野。

二、積極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

通過閱讀學習,教學實踐,力求做到:

1、改變學生學習美術的方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與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能力。

2、通過各種美術學習方式的實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

3、通過各種美術學習方式的實踐,使學生在看看、聽聽、想想、畫畫、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作爲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並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髮展爲本,以新的教學姿態迎接新的挑戰,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三、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及時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的不足。由於學生性格參差不齊,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環境也不同,如何培養好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應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中對症下藥,爭取尋求更好的方法。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不僅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較高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同時,不斷吸收和消化現有的研究成果,並轉化爲教育資源,努力促進學生總體素養的提高,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也促進了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綜合素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