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8篇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師講座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8篇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

5月10—11號,全市幼兒教師在上級領導的組織安排下聽了南京特級教師的教學觀摩課,使教師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

剛接觸學前教育時,我原本只是覺得照顧小孩子是件簡單的事,只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再加上會一些基本技能就好。經過專業入門課和朱家雄教授進一步對學前專業的闡述,我越發覺得當一個幼師是難的,當一個優秀的幼師更是艱難困苦的事情。

孔起英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明白學前教育改革是件艱鉅的事。要從傳統觀念轉到行爲上來。我們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更要注重幼兒活動的教育過程。

講座中最讓有所觸動的是要求幼師不僅有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然知識,人文科學知識,並且將這些科學知識融入幼兒園教學中。而不是簡單的將生活常識再做無用之功,浪費人力物力,且讓兒童失去了對世界的探索的好奇心。這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而關乎着國家未來科技的發展。

周潔老師對《在多元的遊戲中玩唱歌曲》的講解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無數的.家長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爲在這浮躁的時代,家長如果沒有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成了浮躁時代的學習機器,成了最可悲的犧牲品。所以指南不僅是對老師提出要求而且還有我們的家長,這就要求幼師要與家長溝通,不能拿指南來當指標來要求我們的孩子達標。

對於老師對指南的解讀,我體會到幼兒教學不能小學化,不能一味違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要求孩子理解數與數學。畢竟發展都有逐漸積累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指南要求幼師與家長要學會充分的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孩子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

名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有沉重的壓力,做好幼師是艱鉅的,要堅持努力學習!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2

聽完王嶺老師的《有關語文教學生成問題的探討》,對語文課堂資源生成我又有了新的認識:生成與預設,可以說矛盾的統一體,如果說教案是預設的,那麼課堂則是生成的;預設體現對文本的尊重,生成則體現對學生的尊重。課堂的行爲主體是學生,而學生的學習是隨機生成的。我們不能“活人圍着死教案轉”,而應從傳統的教學形態中走出來,努力構建新型的,富有活力的,生成的語文課堂。

在我的教學中,也時常發生學生的看法與老師、書本上不同,對於學生閃耀着思想火花的質疑或觀點,我多數會予以鼓勵,表揚他們會學習,善思考。比較尊重學生體驗,關注生成資源。

面對課堂生成,我主要是這樣處理的:

首先篩選信息,辨別課堂有效“生成點”。我會關注生成信息是否能促進學生髮展,有探究的價值。如果生成信息的確能激發多數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我便及時調整預設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將課堂生成資源開展進一步探究,並與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甚至是課下查閱資料直到解決問題。對價值不大的信息和問題,我會及時地排除和處理,使課堂教學回到預設和有效的軌道上來,以保證教學的正確方向

其次把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用舊的知識去輔佐新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捕捉、判斷、重組從學生那裏涌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和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爲教學的亮點。如果新信息學生們都能興趣盎然的參與,能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學習情感,我也會改變前提預設,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積極參與其中,與學生共同提升。

例如,昨天在教學《陌上桑》一文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問題:

詩中是怎樣描寫使君的可恥行爲的?從中可看出使君是一個怎樣的人?

因爲備課時我看了教材簡析,說《陌上桑》採用喜劇的手法揭露統治階級的`無恥。所以我的腦海裏對使君的定位就是好色、無恥。

在課堂教學中,當我提出這一問題時,大多數學生都認爲使君是個無恥的好色之徒。就在我準備把“無恥”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有個學生卻提出不同意見:“爲什麼其他人看到羅敷失態的表現就不是好色,使君就是無恥呢?”當時班裏就炸開了鍋,有學生說:“其他人其實也好色”;有學生說“其他人只是看呆了,卻沒有問羅敷:‘寧可共載不?’,說明其他人品德比使君高尚”;也有的說“羅敷又漂亮又高貴,其他人只敢看,不敢說。”……

對於學生這樣的質疑與觀點,當時我認爲質疑的學生問的很有道理,生成資源的確有探究價值。所以我並沒有“一棒子”打死,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於是我笑着問學生:“如果其他人也像使君一樣有地位,有權勢,他們會怎樣?”

學生又議論開了,經過一番交流與爭論,最後得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實其他人和使君一樣被羅敷的美貌所傾倒,只是種種原因使他們不能說或不敢說“寧可共載不”。這樣看,使君被說成“好色、無恥”,實爲冤枉。他之所以說出“寧可共載不”只是緣於他優越的權勢和地位。作者寫c使君應該也是一種寫作技巧。

我又提出問題:那麼作者到底要表現什麼呢?

於是學生很快得出:作者寫使君也是爲了反襯羅敷的美麗。說明羅敷的美麗不僅讓黎民百姓動心,也讓見多識廣的達官貴人傾心,足見羅敷之美。

在這節課上,當新的教學資源生成時,我並沒有按照預設繼續教學,而是順應了突發事件,將預設與生成內涵統一,讓興趣盎然的學生展開討論。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閱讀中生成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啓迪思維,明辨是非,從而明確課文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走向大雅文化。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3

xxxx年9月27日上午,我認真聆聽了最美教師李xx老師的講座。李老師的演講題目很新穎——《用思想飛翔,做幸福教師》。

李老師身材嬌小,看起來比較年輕,圓圓的臉上刻着認真,透着一股子倔勁兒,她的聲音悅耳柔和,還時常說幾句幽默的話,逗得我們會心一笑。我想:當李老師的學生是該有多幸福啊,她的手中似乎有化腐朽爲神奇的力量,使得所有她教過的學生都深深地愛上了數學!看到她的學生們精彩紛呈的數學日記和發自肺腑的感人話語,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如果當年,我有一個像李老師一樣的數學老師,大概我也不會那麼牴觸和害怕上數學課了吧,更不會嚴重偏科的了。基於此,我有很多感想,如下:

一、關於鼓勵。

李老師是如何讓學生那麼喜愛上數學課的,是如何將曾經倒數的班級教到正數第一,這些她沒有多講,聯繫《泰迪的故事》,不難猜到,其中鼓勵的力量不可小覷。從小,我就喜歡語文,不太喜歡數學,語文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上了初中,數學老師特別嚴厲,常常是一道計算題錯了就挨個體罰,我爲此吃了不少苦頭;上課,老師提問題,很多同學都舉手了,對於沒舉手的,老師總是冷嘲熱諷,就這樣,我揹負着很大的`壓力,越怕上數學課,數學成績就越差,如此惡性循環,父母也爲此愁得不行。此刻我想,如果當年,我的數學老師,可以像李老師一樣,時常鼓勵我,哪怕一個眼神、一句簡單的話語,或許我不會落得後來嚴重偏科的地步。後來,我身爲人師,也常常聽到身邊有同事對學生冷嘲熱諷,說特別難聽傷人自尊的話,我深知那樣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老師們脾氣上來時候,應該理性地剋制,不然,摧殘的可是祖國未來的花朵。

二、關於夢想。

“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夢想不可能實現時,你要變成‘聾子’,對別人譏諷的話語充耳不聞”,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他人左右,不被自己的怯懦嚇到,纔有可能實現夢想。作文課上,我讓學生寫《我的理想》,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或大膽或害羞得說出了自己的理想。有的孩子想當科學家,有的想當歌唱家,有的想當作家……當一個學習成績不太好並且非常內向的孩子,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自己的夢想,是當一位作家的時候,其他孩子鬨堂大笑起來。我很嚴肅地制止了他們,並說:“你們沒有權利去嘲笑別人的夢想,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如果你連想都不敢去想,那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最起碼這位同學敢於說出自己的夢想,這應該是被尊重的。”其他孩子聽了,都會意地點了點頭。古往今來,多少偉人小時候只是個默默無聞甚至被人嘲笑的角色,長大後卻都令人刮目相看,在學術等領域造詣頗深。牛頓、瓦特、愛迪生,這些例子數不勝數。李老師懷揣着簡單的夢想,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着,抱着將生命摺疊51次的信念,終成一代名師。老師們雖處於平凡的崗位,但是肩負着每個學生的命運,與祖國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應尊重並善待每個孩子的夢想,哪怕是不切實際的。

三、關於閱讀。

李老師身爲一名數學老師,竟然能堅持閱讀,堅持寫反思,真的令我這個語文老師汗顏。她提出的觀點很贊,“將閱讀進行到底,讓數學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我可以改爲“將閱讀進行到底,讓語文七十二變,借反思破繭成蝶”,並以此爲今後的奮鬥目標,不斷提升自己。每次外出培訓,李老師都要堅持寫反思日誌,哪怕條件再苦再難,當李老師講到,由於久坐電腦前碼字,居然忘了頭頂上有電視機,一站起來磕得頭生疼生疼的。李老師是用十分輕鬆的口吻講她的故事,聽到此,大家笑了,可是其中的辛苦,恐怕只有親歷的人才能體會吧。xxxx年,李老師寫了50萬字的隨筆,20xx年10月的研修茶座,她又寫了10萬字。這些數字,足以令在場所有的語文老師汗顏。是啊,我們才二十多歲,教學生涯剛剛起步,正值風華正茂、精力充沛的時期,可是我們整天除了上課,就是玩手機、玩電腦,沒有閱讀,沒有練字,更沒有花費時間跟學生交流,更別說抽出時間寫反思了。而李老師卻能數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更何況她還是個數學老師。我們身上欠缺的太多太多,社會浮華,人心浮躁,電腦讓人們的大腦和手變得慵懶。專業知識的匱乏,教育理論的缺失,社會閱歷的不足,都是年輕教師致命的弱點。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好身邊的資源,利用好電腦設備,像李老師一樣,可以建個微博,每天堅持寫日誌,這樣可以與不同思想的人交流,還可以提升自己,何樂而不爲。大概是李老師喜愛閱讀,她的女兒也因此受到了薰陶,也愛上了讀書和寫作吧,六年級就堅持寫小說了,真了不起!這樣說來,如果我們養成了閱讀書籍的好習慣,將來我們的孩子、學生們也會受到影響,會愛上閱讀的,還能提升個人素質,一舉兩得!

之前,我還在默默抱怨,怎麼偏偏安排我們假期來培訓,可是李老師開場就說,羨慕我們,還有培訓的機會,專門有人來給我們指導。想來也是,李老師不也犧牲了假期時間,來給我們做講座麼?“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尊敬的李老師,晚輩受教了。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4

本次的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中我有幸聆聽了名師李xx老師的《用思想飛翔,做幸福教師》報告。

今天的講座是我自從參加工作來,最爲震撼、觸動我心靈的講座,她回顧了她的成長之路,她的“敬業、創業、樂業”的辛路歷程。

李老師一路走來,她對教育有自己獨特的感悟——發現自我,堅持自我,完善自我。我想第一條多數人能做到,但是“堅持自我,完善自我”有時候卻很難做到。人很容易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迷失自己。聆聽之後,感悟如下:

1.刻苦學習,不斷提高

我們常說教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必須有一桶水,甚至是活泉水。李xx老師以溫婉動人的口吻向我們敘述了她不斷求學上進的歷程。從市級優秀教師到最具潛力的骨幹教師,到因由契機加入名師工作室,一步步都是腳踏實地,走到現在。

在周口培訓時思鄉情切,在冬日輸機打稿時手腳冰冷,在申請榮譽時平衡家裏家外,李老師講她常想,如果早一點開始學習的步伐,是不是可以走得更遠、更高,這不僅是她的自問,更是對我們寄予的希望。從提筆練字到今50餘萬字的教育隨筆,又怎能用一句精神財富而簡單一語帶過呢?

我們都是普通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奮,一步步走到現在,用自己的雙手拼出一番天地,做着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才明白,留到最後的未必是最優秀的那位,卻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一位。

2.愛業樂業,永不放棄

大凡成功者,都是熱愛與自身事業,並且能持之以恆永不言棄。李老師就是鮮明的例子。李老師的經歷告訴我們唯有堅持不懈地追求才有可能成功的道理。同時她所處的環境不是特別好,手頭的資源也不是特別多,但這些並沒有阻止先生前進的腳步,而是一如既往地堅持、堅持、再堅持。雖然說成功是不能複製的,但是成功的經驗是可以分享的:在李老師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何才能成功的經驗。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但是隻要認定目標不放棄,最終是會得到成功的。

責任心有時會令人覺得乏累,而熱愛卻會讓人快樂地,心甘情願地,不斷創新的來釋放自己的能量。李老師說成功的經驗就是:笨鳥先飛,一個勁地飛。回想自己的教學經歷,我有時也覺得很累很疲乏,但我摯愛自己的事業,我願從現在開始,做一隻在教育天空中一個勁地飛的鳥,朝着更遠的目標飛翔,恆之、樂之。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5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啓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於是,我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希望能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啓迪,向他們靠邊近一點點。20xx年4月20日到21日,我有幸聆聽了武鳳霞、盛新鳳和高林生三位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課,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語文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我深受啓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衆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爲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講解動作要領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點撥”、“啓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爲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短短兩天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纔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通過參加這次全國名師小學語文講課活動,使我在深受啓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語文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爲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爲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講臺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6

XX年7月18日,作爲xx省中原名師培育對象,在xx師範大學學習的第一天,有幸聆聽了北師大教授裴xx和xx師大教授張xx的精彩講座。兩位講授分別講授了《學科課程改革與學生個性化發展》、《讓我們成爲好老師》等主題,讓我對於課程設計和教師專業發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學習。

就張xx教授的講座,我針對性談談自己的收穫和體會。

一、好老師首先是尊重學生的老師

張教授從開始講座,就一直站在臺下,與大家一起交流互動,讓臺下老師感覺到,張教授很尊重與大家的平等交流。而且,整個講座一直在臺下走來走去,一直站在那裏講到底,沒喝水,沒停頓,敬業精神和對學生的尊重讓同樣是老師的我很受感動。是的,尊重學生的老師首先應該是與學生平等交流的老師,並能用自己對職業的尊重打動學生的老師。

二、好老師是課堂上充滿激情的老師

這一點不是張教授的講座主題,但是是從其上課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張教授從講座開始就聲情並茂以自己的職業成長經歷與大家分享,然後聲調抑揚頓挫的給大家講述,由於講座時間有限,教授卻加快語速,詳實而高效地給大家給大家講述了很多知識。整個講座過程張教授的語言感染力,投入而充滿激情的講座態度,顯示了教授作爲一名老師的個人魅力。

三、好老師是自身快樂的.老師

張教授在講座中提到,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快樂,選擇了愛心,選擇了責任。我深有體會,沒有哪個職業有教師快樂,因爲教師代表着助人、付出、奉獻,每個人生活在社會這個大羣體中,僅僅光去索取和獲得別人關愛,就像水桶盛滿水也會覺得沉重,而幫助別人,向別人奉獻你的知識、愛心和思想,就會得到人常說的“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快樂感!所以,選擇老師就選擇了擁有快樂的思想,這是這個職業給予我們的最高饋贈!

四、好老師是有知識的老師

作爲一名老師僅僅愛學生不夠,最主要要擁有專業化能力去給學生適宜的愛。作爲一名老師要擁有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張教授很詳細講述了教師所應該擁有的三類知識,讓我認識到,作爲教師光擁有能腳學生的知識遠遠不夠,那隻能叫本體性知識,而條件性知識同樣很重要,對於課程的開發建構,課程的思索正是一個老師所應該思索的,至於實踐性知識,很多時候,大多老師都是有經驗而總結不出來,實踐性的經驗如果進行歸納、反思就能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思想,這也是教師應該總結提升的地方。張教授有句話說,寫三年教育反思,每個人都能成爲教育專家,這句話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師是成爲專業化教師還是教書匠的關鍵是是否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五、好老師是熱愛閱讀的老師

張教授最讓我敬佩的是其好學精神,人人都說讀書好,但是怎樣讀書,讀什麼樣的書,張教授講述的特別詳實,自身博覽羣書,自己電腦裏有三百多個閱讀心得ppt,並總結讀書經驗傳遞給大家。可見,好老師一定是熱愛閱讀的老師。在此,把張教授的閱讀經驗分享,與大家共勉,樹立正確的讀書觀——閱讀的邊界就是生活的邊界,選擇適宜的讀書導向——不要以閱讀的深度代替廣度,不要以閱讀的廣度代替深度,讀書既要拓展自己的視野還要拔高自己的高度,讀書要適合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採取豐富的讀書方法——讀電子書,學會看書的自序、目錄、做標註、做讀書ppt等。

最後,以這三句話作爲學習體會的結束,教師要有職業規劃,別讓毫無意義的瑣碎阻擋前行的腳步,始終以主角的激情與擔當參與身邊的事情,不斷釋放自己最具挑戰性的釋放力!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7

20xx年11月4日,我和我們語文組的老師一起到呼蘭八中聽了49中的杜唱老師和風華中學冮大林老師的講座,聽後讓我受到了很大震撼。

值得我感動的是冮大林老師,通過他的講座我感受到他的最大特點就是知識廣博,言辭優美,機智幽默。他是一個來自基層的老師,是靠自身努力,成長爲全校的教務主任,在自我提升方面,他曾經講過這樣一句話,不想當校長和名師的語文老師絕對不是好老師。其實有時真是這樣,我們的確應該敢想,而後也許我們也會做到。

在冮老師的講座中,他告訴我們就是要不斷的學習,我想教師的自我學習不但關係到自身的素質,而且也直接影響到了接受教育的學生,作爲一名老師,真的應該不斷地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其中冮大林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語文教師的五法寶,一張鐵嘴,一筆好字,一腔熱情,一片愛心,一項絕活,對於這五項法寶,我也捫心自問,我想我還欠缺的太多太多了。

冮老師還有一句話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語文教師自我修煉有5 條,分別是 1、網上自學(名師網,教學實錄,反思,視頻以及文字);2、書籍購買(名師教學實錄)3、請進來4、走出去5、反思與實踐不怕超越,就怕不想。

他向我們指出教師成就自我的長效功能,那就是韌性和耐力。我國著名教師餘應潮曾說過:“名師,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或自設的艱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只有足夠的韌性和耐力才能達到成就自我的目標。

愛自己真的就要好好地栽培自己。

同時冮老師的閱讀教學也給了我很多的啓發,他在講座中是這樣說的一、廣泛閱讀是前提;二、鑽研方法是關鍵;三、形成思路是重點;四、轉化教學是提升。語文閱讀,文本閱讀重中之重;(看標題,抓主體,明結語)方法指點不可或缺。(抓文旨,明題意,巧潤答)冮老師的閱讀教學既有總目標,又有每學期、每月、每週的小目標;授之以漁,由扶到放;對課外閱讀,他的指導方法,環環相扣,細緻入微,可操作性強,他一上午教給我的閱讀教學法,比我十幾年積累的還多,他真不愧爲名師。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途徑。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語文課堂必然充滿生機活力。

對於杜唱老師的講座,我想我最應該學習的就是她作文教學的一點思考,我們的確應切實把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來,杜老師有一句話讓我很受啓發,她說技巧是你在閱讀大量文章之後的事,的確對於初一的孩子來說,真的應該讓他們廣泛的閱讀,正所謂廣泛的閱讀是寫作的前提。

杜老師用樸實真摯的語言把自己在作文教學中的探索和經驗毫無保留地捧出,道出了語文作文教學的真諦。杜老師的成功可以說那不是偶然的,我真切的感受到,她是一個愛思索的人。她所做的一切探索,都源於對作文教學現狀的思考:如何改變作文教學的高投入,低收效?她是一個敢於創新的人,她敢於打破傳統作文課的教學模式。而是抓住了記敘文的幾個訓練點,這需要多大的勇氣,需克服多大的困難呀。想一下,她爲學生篩選書籍、指導閱讀、批改習作,該花費多少時間呢?成功的背後,是奮鬥的汗水呀!

杜老師的成功,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只要把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當課題,把教育教學工作當作研究過程,帶着思考的大腦,關注自身的教育實踐,再不斷的讀書,不斷的反思,就會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有可能成爲一個專家型的優秀教師。

在我們成長的路上,也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擁有一顆上進的心,用“心”來研究教學,讓思考和實踐同行,我們一定能創造出幸福、和諧的教育!成功之花,孕育在奮鬥的汗水中,這是我聽完兩位名師講座之後最大的感受。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8

這段時間在網上繼續教育學習了《名師的教學成長之路》,讓我影響最深的兩句話是:“只有自學,才能自覺的學,真心地學,有效地學;只有自學才能培養起愛學這心,善學這法和終生學習這志。”,“教師有悟性,教學纔有個性。”所以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有以下三點體會:

一、教師素質提升

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纔能有效地掌握課堂教學時間,調控課堂,使自己在教學成長中有進步,因此教師在素質提升這方面,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具有責任心、愛心和無私奉獻精神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個好教師意味着什麼?首先意味着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瞭解孩子的心靈,時刻都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作爲一名地理教師,我們必須熱愛並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只有我們甘願爲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而自覺投身這種平凡工作,以苦爲樂、以苦爲趣,才能產生巨大的工作動力;作爲地理教師,還要愛孩子的每一個閃光點,要愛他們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中的'每一點進步。只有以德立教的愛,才能動人、感人、育人。

第二,必須具有上進心、肯吃苦的精神

第三,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

作爲地理教師,要善於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使自己有紮實的理論功底,還要善於學習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掌握時代的脈搏,才能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新時期地理課的地位和作用,使地理課教學富有時代氣息,給地理課教學帶來生機和活力。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隨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現代家庭以獨身子女爲主,在家都是寵着長大的,有些學生從小還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怕苦怕累、不願學習、以自我爲中心的思維方式”。所以教師也要改變教學觀念,調整自身,要以現代教學論的管理方法去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要面帶着微笑上課,語言要跟主持人,那樣親和力就強,學生也會喜歡你,那這門學科他就愛學、感興趣。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學習有着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爲有效,化低效爲高效。所以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爲學生創設一個輕鬆、和諧的學生環境很有必要,這樣不但使學生的心理負擔壓力減少,而且也會使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三、教學中要學會反思

教學中要學會反思,可以提高教師的成長,也可以說是教師追求教學合理性的一種努力。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9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啓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於是,我渴望能有機會與名師近距離接觸,希望能聆聽他們的教育思想,目睹他們的教學風采,也好讓自己從中受到啓迪,向他們靠邊近一點點。去年夏天,有幸聆聽了東北三省專家型體育教師和各學科帶頭人的新課程教學觀摩課,使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課程,新理念,新思路”帶來的新變化。同時我還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體育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

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從名師們的授課中,深受啓發,歸納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衆位名師的課,展示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這次聽的.幾節課,在他們的教學中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健康發展。建立了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讓學生真正成爲了課堂上的主人。

2、他們以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了新理念下課堂教學的風貌,在他們的教學中不僅充分展示了教學內容的顯性因素,而且發掘了隱性情感因素。他們能恰到好處的把教學內容隱含的情感,通過自己的加工提煉,以情生情。

3、把講解動作要領看成是對話的過程,引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把“點撥”、“啓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在新課標的條件下我們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確實該對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問題重新認識。

4、從他們的授課中可看出,他們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爲主,設計每個教學環節,從而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達到“思維活躍流暢、創新精神涌動”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實實處。

聽名師講課,如同與大師對話。短短兩天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纔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通過參加這次東北三省體育名師講課活動,使我在深受啓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體育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爲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爲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操場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0

雖然李xx老師講的我們在上《教學論》時也差不多都學過,但還是覺得收穫不小。她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教學建議:

1、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相結合。應以“三貼近”爲主,教學中所舉例子應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她以高一經濟生活《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一文的導入爲例,一個老師用的是“白菜價格的變動”,另一個用“肯德基”的例子。“白菜”比較貼切於家庭主婦,而肯德基更貼近於學生生活。不過我理解是,如果是在鄉鎮中學的話會相反。

2、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採用靈活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所舉之例應以正例爲主,因爲中學生的判別能力比較弱。像如301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李老師認爲不應該向學生提。以正例爲主我是非常贊同的,就像現在社會上仍存在腐敗,但我們更應該看到黨中央反腐的決心與努力。陽光照在一棵樹上,應該看到沐浴在陽光下的那棵樹,而不是背光的樹影,教師若沒有一顆陽光的心,整日自怨自艾、抱怨社會的不公與黑暗,那麼,他就不會教出陽光的學生。但是,說到昆明暴力恐怖事件,我認爲在《政治生活》關於“民主與專政”的時候,解釋專政時還是可以用的。

3、強化實踐環節,豐富教學內容。教學應積極創設情景,並引導學生參與。

4、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像竇桂梅在《爲生命奠基》中所講的,要“超越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靈活運用教材,不受教材約束。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擴展、增加或刪除。即立足於教材又不拘泥教材。李老師給我們舉了《文化生活》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課爲例,舉例我們不需拘泥於課本的目順序及內容順序。

5、創造性的開發和使用課程資源。如文字與音像資源、人力資源、實物資源、信息化資源、實踐活動資源、身邊、國內、國際資源等。

末了,李老師建議我們要做一個有文化的教師,做影響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他人”:

1、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2、要相信學生:學生的能力不是我們教會的、講會的,也不是他們自己聽會的、看會的,而是在這些種種實踐活動的設計、參與、總結中生長起來的。

3、要敬畏學生:“敬畏”是對一切神聖事物的態度。敬”是嚴肅,認真,免犯錯誤;“畏”指“慎,謹慎,不懈怠”。

(1)對學生一生負責的使命感

(2)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3)尊重個體生命

(4)發現併發掘學生心中蘊藏的巨大力量

(5)視學生爲學習和競爭的榜樣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1

9月26日,有幸在教師進修學校聽到了李xx老師的講座---做幸福的教師。這個主題對我們來說已經很熟悉,從中央上倡導做一個有幸福感的人,再到xx市教育局提倡提升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都在倡導“幸福”。

作爲一位年輕教師,每次聽到“幸福”二字,總感覺離那個感覺還有好遠。從教四年來,從一年級包班到作爲英語專業的我兼帶語文和兩個年級的英語老師,還有沉重的班主任工作,我就知道“幸福”是一種奢求,我們只能疲於應付各種各樣作業、教案、安全記錄等、學校各種檔案和材料的整理,當然還有最後的成績比較。

我想許多在山上的老師多少會有我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也能夠理解這種情況實屬無奈,畢竟山上教師緊缺。也許更多的抱怨也只是給自己增添更多的煩惱。不過這次聽了李xx老師的講座後,心理面還是感觸很多,體悟很多。

初見李老師。她細語如絲,談吐溫柔,不急不躁。我想也許這纔是一個好老師應該有的涵養。再想想我自己,有時候脾氣急躁,時不時的還要衝學生髮火,自己跟自己較勁,這樣幸福感就降低了。在李老師的'講座中,她特別提到,作爲一個老師要有積極的心態,而不能自怨自艾。她給我我們一個公式:積極的心態=接受現實+愉悅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細細想來,自己爲什麼感覺到不幸福真正是自己的心態吧。在第一項接受現實就沒能做好,後面的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讓我回想我自己的三年從教經驗,我不能說我是一個優秀的老師,並不是說我不認真對待工作,不好好上課,沒有考出好成績,而是我慢慢的開始懷疑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合這項工作?是不是每次發火都傷害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每次回想起自己爲了學生學不會,把他們留下來補課直到會爲止,每次他們犯了錯誤,都會耐心的勸導,但收穫甚微的時候,我就開始懷疑我自己。此刻回想起來,李老師在臺上娓娓道來,說她和學生之間發生的種種趣事,還有學生對她的種種不捨,作爲一個聽衆,我也感覺自己是幸福的。能夠被學生們需要,被學生喜愛,這不就是作爲教師的幸福嗎?

最讓我難忘的是李老師在講座中給我們呈現了她洋洋灑灑幾萬字的教育隨筆,我真的被震撼到了,不僅僅是震撼,更是敬佩。她是一個真正懂得給自己充電的好老師。我們常說,教師要有一桶水,甚至是長流水,在這裏我看到了。看着她書架上呈現的都是一些專業書籍、和孩子們共度的書、還有各種經典名著,我真的自愧不如。作爲一個青年教師,我還沒有做到放平心態,經常給自己充電,不能做到遇到困難,平心靜氣的面對。這樣的心態怎麼能讓我擁有幸福的未來呢?

聽完李老師的講座,我感覺作爲老師,應該有積極的心態,更應該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在以後的教學路上,我要向李老師一樣,用正能量去感染我的學生,用溫暖去感染自己的生活!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2

飛揚,聽者亦有心得。一千個讀者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面對着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網絡的迅猛發展,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

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爲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與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蘊、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

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爲自己的營養了,那麼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悅。

比如,讓學生獲得“特殊的稿費”,以此激發其寫作的興趣,這是教學中新鮮的創意。但稿費從哪裏來?你與學生的家長有時多少溝通?稿費的引導是否會引起負面作用?所以,創意的實現得需要有一個過程。一是要針對班級學生的習作現狀,他們的寫作熱情是否在消退?二是孩子在熱情消退的情形下,與家長悄悄地溝通,將節省的零用錢交給老師,用於對成功的作品進行獎勵。三是稿費刺激需要藉助一個有效的展示平臺,比如班級或學校的刊物。四是不要放大稿費的物質刺激,而要將此作爲提升學生精神境界,提高精神需求的轉折點。五是將“稿費”與平時的作文講評、賞識和鼓勵相結合,讓全體學生建立信服感,並能從中收穫到寫作的技巧,發表的快樂,從而將寫作並發表作爲自己崇高的精神追求。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每人還是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後每人有兩種思想”。現在倡導的同課異構教學科研策略,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下展開教學進程,教學系統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和教學媒體)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呈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

充滿智慧的教師,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可以使同一種教學設計,產生不同的教學的過程,獲得不一樣的教學成果。現在的“同課異構”的教研方式,正是引發參與者智慧的碰撞,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有效範式。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3

前些天,有幸到xx國際學校聽了一場王教授的精彩講座,我感覺自己收穫頗多。

首先談談關注學生。

這一問題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表現得尤爲突出。七八歲年齡,正是愛說愛笑愛表現的小孩兒,上課時總想讓老師檢查自己的作業或挑自己回答等等。特別是一些調皮的男孩兒,看似頑劣不已,實則想引起老師的注意,也許是我們忽略了他。

王教授談到課堂上一定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這實際也是我們課改理念的一條。關注到每一個孩子,關注到孩子的每一節課,關注到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這是一個漫長又值得期待的過程。

我們班裏有個個子低低的小女孩兒,剛接班時,我時常看到她上課愁眉苦臉的樣子,下課又開開心心的。瞭解得知,她的學習成績極差,數學多次得“個位數”,認識的字也不多,語文課本根本讀不下來。這算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了。怎麼辦?只能是想辦法激發她對學習的興趣了。課上我有意無意到她身邊的次數多了起來,數學上像計算之類的題目,她雖慢了一些也是能做對的。我尋找着一切可利用的契機來關注她,鼓勵她,讓她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心,並努力縮小我們師生間心靈的距離,使她產生“向師性”。

再者,沉下心來學習基礎知識也很重要。

一個班,如果每節課都熱熱鬧鬧的,活動特別多,那麼這個班的成績不會怎麼好。因爲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沒有機會去真正學習,注意力、記憶力全在那些“合作、交流”上了。針對這個問題,王教授講到要嚴抓書本中的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每節課對學生的知識掌握進行小檢測,做到堂堂清,天天清,這一點真的是我們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成績的提高在於課堂,而課堂的有效組織在於教師。引導學生向課堂要質量,這仍是我在教學中的努力方向。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4

楊教授一共提了四個部分並分別進行闡述。第一部分分別闡述了什麼是馬克思、馬克思的生前身後、哲學家薩特對馬克思的評價和馬克思的幾個主要作品。第二部分開始闡述了馬克思的立場和方法論。其中,對於理論的批判與武器的批判做了詳細的講解。“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羣衆,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羣衆;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

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哲學把無產階級當做自己的物質的武器,同樣地,無產階級也把哲學當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楊教授分別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及《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原句來給我們講解理論的批判比武器的批判優越在哪、爲什麼優越,甚至理論的批判的本身就是強而有力的武器。其次,還闡述了異化勞動的四個規定性:1、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相異化。2、勞動者與勞動行爲相異化。3、人的類本質的異化。4、人與人的異化。第三,楊教授講解的是教育、環境與實踐之間的關係: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併合理地理解爲革命的實踐。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其中,還闡述了人的本質觀: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第三部分首先闡述的是馬克思的兩種生產理論。根據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蒂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

但是,生產本身又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其次,講解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第三,闡述了教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生產勞動和教育的早期結合是改造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四部分分爲兩個方面:關於教育的三件事和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關於教育的三件事包括智育、體育以及技術教育。幾個需要思考的問題:1、教育活動何以是“實踐的”?何爲實踐活動?教育活動是一種什麼樣的實踐活動?2、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3、教育辯證法:抓住教育活動的基本矛盾、認識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理清教育思想的基本範疇和指明教育發展的基本走向。

楊教授的講座開闊了我的視野,講授了馬克思文本中幾個經典命題及其教育方法論意蘊。在沒有學習之前,覺得馬克思文本中幾個經典命題及其教育方法論意蘊是一個相當枯燥無味的一節講座,裏面所講述的內容也差不多是一些很死板,一些條條框框的定義罷了。但是經過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學習,讓我知道不能只着眼於教育學,它與其他學科都有交集,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互相發展,相得益彰。所以在今後學習教育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把視野放開闊,並掌握正確的思維。楊教授引用馬克思的原著,結合我國教育現狀,對多個問題方向的發展進行了精彩的解讀,爲我們今後的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與哲學指導。

人們常說:聽名師講課是一種藝術享受,他們在課堂上並非單純作爲老師在講課,同時也是作爲藝術家在表演,他們總是以自己獨有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藝術風格的教學,感染着學生,震撼着學生的心靈,而且講座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兩位教授用各自不同的風格給我們帶來了“饕餮盛宴”,但是俗話說的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何吸收老師的精華變成自己的,這就要看自己的努力與思考。以人爲鏡,能夠體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通過聽講座,豐富了我的視野,也是我們師範生成長的一個捷徑,雖然講座結束了,但是我的學習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將不斷反思,更上一層樓!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5

今天有幸聽了韋曙林博士主講的“中國經濟超越世界的投資戰略選擇”,感覺獲益良多。博士首先從人的需求與經濟的關係去展開話題,闡述了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爲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只要有人們生活需求的地方就有商機。例如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更多的人開始追求精神享受,希望減輕工作壓力,有度假需求,所以國家爲了發展假日經濟,設立了黃金週,促進了內需消費,從而發展了國內經濟。

博士還深入地剖析了當今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當今世界經濟是開放型的'市場經濟,競爭異常激烈,要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必需着發展具有中國民族傳統特色與當今高科技相結合的產業產品,只有做技術含量高,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東西在國際上纔會有競爭力,如中國的絲綢、字畫、茶葉、陶瓷----,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民族的精髓,可以以此爲橋拓展很多產業產品,如發展茶藝飲食文化,開茶藝館,又如隨着孔子文化的發展和輸出,世界各地涌現了許多的孔子學院,這就是以中國傳統特色文化爲依託發展經濟,但是我們的產品必須結合先進的技術,才能做得精,做得好,有檔次,顧客纔會親睞,如一個茶壺,要做得精緻漂亮,顧客纔會喜歡。

技術最終與我們每個人結合在一起,由此,我想要在工作,事業上有一番成就,自身必需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作爲一名生產工人我們要有良好的生產技能、技術,作爲一名管理者要具備良好的管理技術,這些都離不開技術,所以我們每個都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把學好和掌握一門技術作爲謀生的工具,增強就業競爭力。這就是我聽講座後的心得體會。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6

通過塗健老師對《管理是目的與任務》的學習,使我充分認識到:管理是社會中存在的最普遍的社會現象。凡是有人羣活動的地方或領域,都存在與之相適應的'管理。

管理是在一定環境中、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職能,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以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管理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組織之中,組織是管理的載體,是人類集體協作的產物。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組織的目標。管理本身並不是目的,管理是圍繞組織目標進行的,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組織的目標,管理沒有目標就是一種盲目的行動。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目標的管理,也不可能實現無管理的目標。即管理的目的是協助企業組織實現宗旨,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管理的任務是設計和維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員工在這個環境裏能積極主動、熱情高效並愉快地工作,使組織有效地完成任務。未來的社會更需要管理。未來社會共同勞動的規模日益擴大,勞動分工協作更加精細,社會化大生產日趨複雜,管理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無論有沒有時間,我們多多少少都應該學習一些管理知識。以管理學的系統理論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以社會實踐與生活來解讀和詮釋管理學理論。從而提高我們的管理質量、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使我們的管理在社會實踐與生活中不斷鞏固和發展。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7

聽z老師的演講第一感覺是原來“快樂教學是可以做到的”。本以爲小學的數學就是灌輸性的,因爲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知識接受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可是z老師卻是把很難完成的任務實實在在地搬進課堂,並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快樂數學教學法。

現在我已經上了幾天課了,和學生們在課堂上也過了過招。明顯地感覺到只用嚴格來激發他們的學科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那樣會慢慢造成學生們被迫接受知識緊接着會出現厭倦課堂甚至排斥課堂。z老師讓學生參與教學並嘗試給學生以直接進行教學的機會,這樣學生們在“做中學”,自己學習知識再講解給大家,老師在難點或關鍵時候加以引導,這樣在同學們之間的自我考評中,不知不覺知識學會了而且還會舉一反三。比如王老師講“軸對稱圖形”,在學生的“講與問”的“教學中”,老師只是在學生無法繼續討論的時候進行了提示,我認爲他們會永遠記住這節課上的每個瞬間。給學生以情境,讓其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就是在傳遞快樂的知識。

“每個老師都有一套自己的“傳道、授業、解惑”方法,優秀的老師循循善誘,啓發學生髮現真理;平庸的老師照本宣科,直接傳授學生知識。”新課改要求將課堂還給學生,而怎麼換就是體現方法的獨特性。照本宣科沒聽講的學生無法受到關注,既使受到了提問,他們也無法真正領會課文中的每一個重點。學生們在課堂上自主操作、自主交流、主動思考、踊躍發言;他們在快樂中領悟知識,自信心得到提升、學習主動性被充分激發和釋放。而老師們努力扮演同學們的“合作者”、“引導者”與“支持者”的角色。這樣做也是達到“輕負擔重質量”的高校途徑。

教學工作是教師的'基本任務,怎樣使學生在簡短的時間內達到高效的接受知識是作爲教師最不知所措的一方面。z老師的快樂教學法爲我們提供了借鑑。我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積極思考,努力用新穎有效的方式裝飾教學過程,能夠讓快樂真正走進課堂。

名師講座心得體會18

20xx年10月24日下午,作爲“名師工作室”成員,我有幸參加了丹東市教育系統第12屆“園丁論壇”活動,傾聽了諸多名師課改10年來的經驗與體會,感受頗深。

活動分三大板塊:名師談課改10年來的經驗與體會;與名師面對面;名師領導與觀衆互動。會場氣氛熱烈,名師與領導精彩的發言不時博得下面觀衆熱烈的掌聲。

通過這次“園丁論壇”活動,我對十年課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平等民主的課堂才真正是屬於學生的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只有放下了教師的尊嚴,以平等、民主、和藹的態度引領學生開展學習,課堂才能真正從“教”堂變成“學”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培養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對問題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這纔是課改後的.課堂。課改使學生開闊了思維,豐富了語言,課堂上再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課堂真正成了孩子們的天地。

二、課改促使教師更注重科研工作;反之,科研工作也促進了課改工作。

教育科學研究是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理性反思的過程,又是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的過程。所以,積極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迅速成長的重要途徑,認識隨實踐發展而發展,實踐是檢驗認識

是否正確的惟一標準,必須按照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實踐、不斷認識的發展過程來要求教師、培養教師、鍛鍊教師,才能促進教師的成長。當然,教師的成長也促進了課改的速度。

三、深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內涵

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但要避免形式化和絕對化。我們必須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選用時必須根據學科性質、教材因素、知識特點和學生實際,揚長避短,並注重與其他學習方式相互結合;作爲一種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地系統進行培養。在實踐中,既要注重充分發揮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功能和價值,又要防止將其絕對化、片面化、庸俗化。這是必須堅持的辯證態度。惟其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才能在實踐中紮根、發揚光大。

學習歸來,我時時回想著名師的風采及領導精闢的講解和點評,讓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課改,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確立“以人爲本”的思想,這不僅對學生有益,對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都將是一件意義深遠的事情。作爲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業,我們一定要做到“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讓我們的學生都學有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