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

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黨的事業需要黨員幹部隊伍的努力奮鬥來完成,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是否健康取決於黨員個體是否有活力,而黨員的活力應該體現在執行力上。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歡迎大家閱讀!

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

  【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1】

根據市委統一安排,我於2月4日至12日參加了北京大學關於提升領導幹部執行力研修班學習。通過近8天的聽課、參觀、討論,我對提升領導幹部執行力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進行了深入思考,體會如下:

  一、領導幹部的執行力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因素

現代管理學認爲:"執行比決策更爲重要"。領導者不僅是決策者,而且更應是執行者。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在《未來的領導者》中論述到:領導者缺乏執行力恰恰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現代的社會更需要的是執行型的領導者。所謂執行力,就是完成任務的手段和能力,是完成任務的態度和精神,是對目標和方法的認真研究、執着跟進。執行力從整體上包括領導者個人的執行力和組織整體的執行力。通俗地講,就是各級組織和幹部的履職能力,完成上級交辦任務的能力。近年來,發展爲領導幹部提供了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大舞臺。但圍繞發展戰略,有的地方和部門落實的效果非常明顯,有的則相反,這種差別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幹部執行力和操作力的不同。

  二、領導幹部執行力不強的主要表現及原因

(一)主要表現

1.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的能力不高。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期,人民內部矛盾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涉及範圍廣,觸及層次深。如果不注意解決,就可能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影響到社會經濟建設。有的領導幹部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在工作中存在"不敢"和"不會"的現象。

2.領導方式方法不妥。當前,有的領導幹部不適應領導環境、對象、內容的變化,仍然習慣於用傳統的一些工作方式與方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用行政手段隨意干預事務,用"一刀切"的辦法進行指揮,用"拍腦袋"的辦法進行決策,以致造成妨礙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脫離羣衆的不良後果。

3.創造性工作不夠。有的領導幹部由於對上級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了政策的精神實質和靈魂,不能做到原則性與創造性相統一,這是提升執行力的最大幹擾。工作中不從實際出發,陷入形而上學的泥潭, 沒有真正領會上級黨委意圖,而在一些表面形式上下力氣、做文章,一旦有問題又束手無策。

4.總攬全局能力不強。有的駕馭工作的能力不強,有的科學判斷形勢、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較弱,有的在開展工作時,習慣於我說你做、我佈置你執行那一套,把自己擺在決策者的位置,而遊離於執行過程之外,往往熱衷於用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抓而不實,抓而不力;一般號召多,具體指導少;佈置工作多,督促檢查少,導致許多工作在其所轄範圍內落空。

(二)主要原因

1.傳統領導觀念未更新。傳統的管理和領導理念在有些領導幹部腦海中根深蒂固,強調領導的權利因素,習慣於發號召,作指示,一級佈置一級,而"是否執行"、"如何執行"卻關注甚少,結果很多事情辦砸了,任務未完成,決策未實現,目標未達到。事實證明,領導者在決策之後,更要關注執行過程,對執行中出現的偏差及時糾正。

2.執行的方法手段未掌握。多數領導幹部都想在任期內幹出一番大事業,但一方面有的領導幹部往往喜歡制定遠景目標,而對於如何分階段分步驟地完成一個個近期目標、最後實現遠景目標研究得少;目標不明確、不具體、可操作性差,讓人難以理解,最終成爲一句空話。另一方面有的領導幹部不重視檢查落實,即使檢查也是突擊性檢查、表面檢查、口頭要求,變爲"表面文章"、"走馬觀花"。

3.有效執行的能力有差距。一是"指一指拜一拜",只聽命令,不善變通。有效的執行需要服從命令,否則執行就無從談起;但在執行任務和達到目標的方法、手段、過程方面則必須靈活應變,要因時、因地、因事而變,而有的領導幹部怕承擔責任、招惹麻煩,在執行過程中往往是唯命是從、缺乏主見。二是"指了也不會拜",不得要領,主次不分。有的領導幹部工作起來往往強調任務重、問題多,牽不住"牛鼻子",眉毛鬍子一把抓,到處是重點,到處是關鍵,結果是工作偏離中心,哪項工作也沒抓好。

4.有效執行的知識較缺乏。在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學習能力遠比其他能力更爲重要。一個目前有能力的人,哪怕他學歷再高,如果不注重學習,也會變成一個能力平平的人;而一個能力暫時不是很強的人,只要堅持學習,善於學習,一定會成爲一個能力出衆、善於執行的人。

  三、提升領導幹部執行力的基本路徑

1.必須更新管理理念。領導的實質是一個影響的過程,也就是說,領導是一個通過影響他人或者羣體來實現組織和個人目標的過程。傳統管理理論特別強調領導者個體的特質,過分誇大領導者個人的權力和作用,忽視了團隊和執行的作用。要確保事業成功,就必須摒棄傳統落後的管理理念,在落實上下功夫,在執行上動真格。把理念化爲行動,把願望化爲現實,營造知行合一的執行文化,增強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創新意識、效率意識。

2.必須培養執行精神。執行精神是執行主體在貫徹落實戰略思路、方針政策、目標任務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和態度。要提升領導幹部執行力,就應強化領導幹部的責任感。一是要有一抓到底、善始善終的精神,有一股韌勁和堅強的意志力。二是要有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貪圖享受、追求安逸,決不能做出什麼成績來。三是要有敢做敢爲、敢於拼搏的精神。

3.必須增強執行能力。執行能力主要包括認知能力、創新能力、統籌協調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這四種能力相應支撐着執行力的核心構件。要提升執行力,第一,應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當代社會日新月異,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層出不窮,不注重學習或放鬆學習,面對新問題會束手無策。第二,應不斷創新。創新,是執行力的動力和源泉,是提高執行力的法寶。善於創新,將能使執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第 三,應打造團隊精神。現代領導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爲一種團隊政治,領導幹部要善於把組織目標變爲每一個組織成員共同的追求,儘量減少執行中的中間環節,提高執行中的包容性和互補性。

4.必須掌握科學方法。提高執行力,關鍵要得法。執行是方法的表現,方法是執行的載體和手段;執行只有依靠方法才能實現,方法只有通過執行才起作用。加大執行力度,提高執行效果,一是要正確把握方向性和階段性的關係。既要眼光遠大,又要冷靜務實、不浮不躁,否則欲速則不達,目標就不能實現。二是要善於把握兼顧各方與重點突破的關係。既要會“彈鋼琴”,又要會牽“牛鼻子”。三是要把握和區分親力親爲與事務主義的關係。要提高操作力,身體力行,多到第一線去“參軍”、“參戰”。同時,又要把握好“度”,做到既“鑽得進”,又“出得來”,防止陷入事務主義之中。

三分決策,七分執行。現代管理學認爲,領導者的職責必須由注重決策向注重執行轉變。因此,推動一個地方的科學發展,既要有科學正確的決策,更要有堅強有力的執行。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開拓前進。

  【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2】

在當前黨員幹部隊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嚴格執行政治紀律、甚至違反政治紀律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亟待深度剖析,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本文結合實際,就此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和研究。

  一、存在問題及特徵

調研表明,在黨的基層組織中,絕大多數黨員幹部都是能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的,這是取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重要保證。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當前確有少數黨員幹部政治紀律意識淡化,政治紀律執行不力,違反政治紀律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其主要表現呈現以下“四性”:


1.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存在問題及整改清單

2.四查找四提升作風建設整改問題清單

3.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整改問題清單

4.關於四查找四提升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5.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整改清單

6.領導班子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整改問題清單

7.四查找四提升問題清單

8.作風建設四查找四提升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9.領導班子四查找四提升方面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