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如果教師做到了“精於教學、勤於育人、敢於創新、樂於奉獻”,我們的學生纔會有感恩之心,纔會有進取之志,育人的職責也就達到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真愛換取真心,用平凡詮釋偉大》

記得很小的時候,小夥伴們就喜歡靠牆支起一塊木板,拿着四處找來的能寫字的石塊玩起教師教學生的遊戲,每當輪到自己當教師,內心便涌動着不能自已的興奮,那時的我們就有了對教師懵懂的愛;後來啊,聽多了“頭頂一個天,腳踏一方土”、“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優美旋律,感受到身邊教師對我們貼心的關懷,方知道教師原來如此美麗,如此神奇;而現在,當自己真正成爲一名夢想中的人民教師的時候,才真正領悟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艱辛與快樂,平凡與偉大。

不覺中,踏上三尺講臺已經快九年了,至今還記得第一天以教師的身份踏入校園時那輕鬆無比的步伐;記得初次踏上講臺面對學生渴求的眼神時的激動與熱情;記得親身感受到老教師們紮根教學時無怨無悔的精神,我明白了做一位優秀教師的職責所在。就爲了這樣一份信念,九年來,我絲毫不敢鬆懈,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跋涉前進。

2007年是我工作生涯中最難忘的一年。那年夏天,幼兒剛剛一歲的我接到了擔任初二班主任的消息。像我這樣半年多沒有站在講臺上,又是對班級管理工作缺乏經驗的人來說,這無疑是當頭一棒。怎麼辦?想退縮,但最終還是沒能逃避得了。

時間一天天迫近,就要開學了,原本想養精蓄銳,好好準備一下和今後的戰爭夥伴來個見面儀式的,可沒想到就在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剛滿週歲的女兒突發高燒,半夜去醫院掛急診,看完病,掛完吊瓶,又在醫院觀察一番,看看錶,已是凌晨四點多,匆忙回到家,把哭鬧的幼兒安頓好,已經天亮了,來不及休息,直奔學校,站在教室門口,頭腦昏昏沉沉。終於站在了講臺上,大腦更是一片空白,原本想的熱熱鬧鬧的見面儀式顯然是泡湯了。我想這第一印象沒建立好,以後再多努力和學生溝通吧。

於是,我便開始了和學生的交流,課上課下、教室內外都成了我們的陣地。但是,半路接班的困難卻是我遠遠沒有想到的,縱然我做了這麼多的努力,換回來的卻仍然是學生的不理解,更有一些逆反心理特別重的幼兒們的排斥與刁難。就在這樣的困境中,我艱難地做着我的每一個決定,內心雖有萬般委屈,卻仍然沒有阻擋我前進的決心。

然而,這一年的11月,我那剛一歲多的幼兒因病住進了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作爲母親,看着幼兒蒼白的小臉和無助的眼神,內心的悲慟滾滾襲來。前後整整一個月,白天黑夜,我奔波在學校與醫院之間,面對幼兒的聲聲哭喊和學校裏頻頻發生的事情,我有了退縮的念頭。在又一起事件發生後,我終於決定放棄這個念頭。不久,一封信放在了我的辦公桌上,打開一看,是一位曾經很自卑、很悲觀的學生寫來的,他在信中寫道:教師,我看不起你。你曾說,方法總比困難多,成功者都是在遇到挫折後能勇敢站起來的人,我站起來了,而你卻要放棄,這樣,你怎麼做我們的引路人。看了這些,積聚了多日的淚水在這一剎那恣意橫流,不是委屈,是因爲總有理解自己的人,付出的努力還是有意義的。

爲了這份理解,我又有了動力,繼續開始了我辛勤的耕耘。我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緒點化學困生們心中的冰結;用“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訓呵護自卑者的心靈;用“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激勵揚起“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風帆;更用“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口號鼓盪所有學生的堅強毅力……

就這樣,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學生慢慢的接納了我,願意和我說心裏話了,心裏裝着班級的同學越來越多了,教室後的垃圾不知什麼時候越來越少了,黃色的窗簾不知被哪位細心的同學綁上了粉色的絲帶,又不知是誰看到班裏的鎖不好用帶來了兩把嶄新的鎖。

俗話說得好:“醉後方知酒味濃,爲師方知爲師難”。但是隻要拿出一顆真心來,讓學生知道你心中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他,學生就會和我們心心相通。

如今,這一屆學生就要畢業了,看着他們學習時專注的樣子;玩耍時燦爛的笑容;還有圍在我身邊爭先恐後地表達他們不捨的心情時,我的心在這一刻真得醉了。

忘不了我身邊那些青年教師們把青春年華紮根於三尺講臺的義無反顧;忘不了中年教師把全身心投入到對學生的關心和對教學的研究時的無怨無悔,爲教育事業披肝瀝膽;更忘不了20xx年12月1日,我走進北川中學所看到的,那些失去親人後在悲痛中仍然奮鬥在教學第一線的錚錚鐵骨。是他們,托起中華民族嶄新的希望,這一切都將成爲我前進的動力。

走過風雨瀰漫的寒冬,終究會迎來鮮花繽紛的盛夏,如今的我,如一棵抖落掉滿身雪花的松樹,更加堅韌地挺立在教書育人的層層密林中。時光如古木參天,搖曳着無數枚葉片,那一張張日曆,在春夏秋冬中飄散。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無法分辯,究竟迎來過多少日光月色,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作爲教師,我們似乎失去了很多,沒有顯赫一時,沒有流芳百世,然而我們卻收穫了世界上最崇高的理想。

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子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朋友們,讓我們做一片綠葉,在這大好形勢下,乘風破浪,不斷進取,用自己的真愛換取學生的真心,用自己平凡的一生孕育我們聖潔與偉大。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2)

尊敬的領導、教師: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守望教育的“星空”》。

有人說,人總要守望些什麼,哪怕是一輪紅日,一彎新月,抑或一種精神,一個夢想。因爲守望是一種昂揚的生存姿態,是思考的張力,行動的動力,。生命的活力。回眸11年的教育歷程,我涌動着幸福,徜徉着快樂。因爲一路走來,我一直追逐着夢想,守望着教育的"星空"。

“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爲你很神奇,說一句話也驚天動地”,童年時,我便對這首歌耳熟能詳。心裏充滿了對教育“星空”的敬仰和神往。

是我的教師詮釋了"守望者"的神聖含義。他從教多年,帶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書卷氣,從朝氣蓬勃到鬢染霜花。以"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精神和"捧着一顆心來,不帶一棵草去"的赤誠,讓我對守望教育的"星空"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我們學校有的老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勤勤懇懇地工作,每天一到校就備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哪怕生病,也未曾給幼兒們落下一節課。他那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連年輕教師都自嘆弗。我想這就是一種守望精神吧。

有的教師是小學調入五里界中學的教師,他們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刻苦鑽研業務技能,他們在教學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再難管束的學生到了他們手裏,都會謙虛有禮;成績再糟糕的學生到了他們的班級,也會勤奮有加;他們帶的班級即沒教師的時候,仍能有序學習;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當教師的都知道,我們要做到其中一點就很不容易了。可們卻能年年如此,這難道不是一種奇蹟,不是我們應當守望的教育“星空”麼!

有的教師是我工作中對給予幫助他們是循循善誘的長者,一直指導着我的教育工作。曾多次深入我的課堂聽課,幫我修改教案,改進教學。讓我在業務上不斷提高,在境界中不斷提升。可以說是們守望着我的成長,讓我有了守望教育“星空”的嚮導和航標。

我尊重這樣的教師,敬重他們的人格。他們身上的守望精神,照亮了我未來那璀璨的教育“星空”。

“桃李不言,下子成溪”,只要看到節日裏那飛燕般的賀卡,校外一張張即熟悉又陌生面孔得一聲聲教師好,週末裏師生相逢時的快樂,假日裏長期不見時的思念,我便覺得守望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也許有人說,這種守望是平凡的、給予的、助人的、有限的。是的,教師的守望是平凡中體現偉大的幸福,是給予中有收穫的幸福,是助人中有自助的幸福,是有限中有無限的幸福。

守望,就是擡頭見大——心中裝着教育者對民族的使命,經常掂量自己的責任。

守望,就是擡頭望遠——心中念着教師對學生終生的影響,經常考量自己的`言行。

守望,就是擡頭仰高——心中想着爲人師追求的永無止境,經常丈量自己的天空。

守望,是一源活水,潤視線,澤我心田。教師們,讓我們去守望吧,讓我們用我們的青春、智慧和愛心去守望那片光芒萬丈,絢麗奪目的教育“星空”吧!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教師:

大家好!作爲教師隊伍裏的一個新人,站在這裏,我感到難以抑制的激動和興奮。短短二年的教師經歷,讓我重新思索認識了教師的真正意義。

它沒有舞臺上的鮮花和掌聲,只有講臺上的兢兢業業。

它沒有聚光燈下的華麗身影,只有粉筆屑中的毅然堅守。

它沒有名利場中的輝煌燦爛,只有清風明月中的樸實無華。

在我心中,教師極像是最虔誠,最坦蕩的朝聖者。他們風餐露宿,長途跋涉,走一步跪拜一次,真正的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他們用靈魂和毅力做支撐,向着心中的聖地前行。我們的教師同行,也用全身心的投入,青春年華播撒知識與希望

記憶中的朝聖之路應該始於懵懂的童年,頑皮的我溜進校園,偷看哥哥上課。當時偶然見到的情景卻像一副色彩明亮的油畫恆久的定格在我的腦海。

一位年輕的女教師立在講臺上娓娓而談,她的表情親切生動,額上有着聖潔的光輝。學生們仰面傾聽,若有所思,若有所悟。

當時那種和諧美妙的氛圍,那種授予的愉悅,猛烈撞擊着我稚嫩的胸膛。或許就在那一瞬間,有一種情愫在我心裏萌動。但是出於對知識的敬畏,對未知的迷惑,教師這一職業在我幼小的心中始終是神聖遙不可及的。

歲月流轉,從小學到大學,我遇到許許多多優秀的教師。真實的生活讓我認識到教師的平凡與偉大。他們也爲家庭瑣事而煩惱,他們也爲工作而奔波。但是歲月的磨蝕,並未減少工作的熱情,而是磨掉了年少的尖銳,他們變得成熟穩重,處事遊刃有餘。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讓我知道堅持的勇氣,付出的無私。教師前輩們,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精神照耀着我。他們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不求回報。是信仰,是愛心,是高尚的師德支撐起靈魂的高度。

一如朝聖者向着聖地前行,步步艱辛,卻步步喜悅,因爲離目的地又近了一點。教育者日日苦心孤詣,日日有幸福可期,因爲學生的每一處細小的變化都是成功。平淡中的堅持創造永恆,寧靜中的守望孕育輝煌。

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雖然平凡,教師的脊樑卻支撐着祖國的未來

雖然清貧,教師的雙手卻託舉着明天的太陽

教師們,青春是迷人的,迷人的風采卻需要點點滴滴的付出;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正期盼着我們無私的奉獻。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伸出我們的雙手,擎起希望的火炬,讓我們的青春在教育這片熱土上閃光!

最後請允許我以冰心的這首小詩,作爲教育教學工作的註解:

“成功之花,人們只驚羨它現實的明豔。然而,誰又知道,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教書育人的演講稿(4)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纔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纔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教師師德高尚,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傳道授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像一面旗幟,樹立在學生面前。教師的一言一行,具有鮮明的示範性。學生們由於處在身心急劇發展、心理素質正在形成的基礎階段,往往缺乏辨析能力。因此,教師的言行,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鑑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空論。身教是教師天職。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爲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樣作用。身教是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感染、感化學生,形成號召力;教師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範,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從教育的過程看,高尚的師德是實現教育根本功能的前提。因爲學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高尚、智能發展的充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給他們提供養分的教師的綜合素質。師道不立,其教不成,學生成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往往就是社會的規範、知識的化身、道德的楷模。他們不僅把教師看作是學習的榜樣,甚至模仿其言行舉止。有人說過:“疼愛自己的幼兒是一種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幼兒是神聖”,教師對學生就需要這樣一種神聖的愛,她不求回報,

嚴慈相濟,這種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因爲,一旦學生體會到這種愛的情感,就會“親其師”、然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才能實現其根本的功能。有了對教師道德的正確而深刻的認識,就會增強修養師德的自覺性

教書育人是一項極其崇高、極爲複雜的人才培養工程。教書育人也是教師職業道德、行爲規範的一項神聖使命。一句話,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任何一位教師,不管他承認不承認,不管他自覺不自覺,都在做着教書育人的工作。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會更大、更好、更顯著;不自覺地做,育人的效果就會打折扣,就不那麼明顯。因爲,教師的每一堂課,每一次輔導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面對的都是學生,都會對學生起着潛移默化、諄諄善誘的作用。這就是說,在教書育人問題上,教師要自覺地、主動地有心爲之,並且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一以貫之。當然,他們講的育人必須是符合時代精神,熱愛祖國,健康向上,與時俱進的。教學需要改革,改革出效益。在新技術高度發展的21世紀,人們勞動主要不再完全靠體力,而是以知識和智慧爲基礎。一個人在校學習的時間和記憶力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教給學生,所以教學的立足點應由“知識灌輸”轉向“能力培養”,逐步使學生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由學會知識到會學知識,主動地把學到的知識化成能力和素質。教師在課堂上要力戒形式主義,從教學結構上、教學方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講精練”。精講學生必須掌握的或不易理解的知識,抓住重點和難點,把有限的時間更多地留給學生,讓學生動腦、動口和動手理解,接受新的知識。精練要形式多樣,層次分明,每次練習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循序漸進,逐步登高。“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信息化的現代社會。教師要主動學習,應用現代教育設施和教學手段促進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潛心教改,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衡量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標準。

在學生眼裏,教師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範。教師勞動的對象是不成熟的少年兒童,他們正處於動態的發展中,有着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給學生予扶危定傾。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節節是楷模。”爲人師表,身教重於言傳。教師要以《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在這半畝方田裏勤耕力作,用自己豐富的知識,風趣的談吐來征服

學生的心。用自己端莊的儀表,得體的舉止感化學生的行爲。用自己高尚的師德,真誠的師愛塑造學生的靈魂,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爲師之責,讓自己的生命之火爲教育事業而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