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青春的演講稿內容

青春的演講稿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7W 次

讀青春,如觀一簾飛瀑,在那無悔的奔流間體味生命成熟之初最純美的色質。以下是小編收集的青春的演講稿,歡迎查看!

青春的演講稿內容

  青春的演講稿1

時常聽別人哼唱,自己也時常哼唱着姜育恆的那首《再回首》,惟獨對“曾經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尋,才知道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是最真”這一句不願認同。“孤獨王子”唱得未免太超然了--一生反覆追尋,就只得出了平淡是真的結論。

平平淡淡是最真,說到底不就是自甘平庸、自甘無爲嗎?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帶着中學彩色夢走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們也在高喊着:平平淡淡是最真。且有人認爲只要“與世無爭,恬淡一生”便可無憂無慮地生存,頗有要把老莊的“無爲”思想發揚廣大之勢。是什麼使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退了繽紛的色彩呢?又是什麼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在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是因爲我們沒有走進夢想中的象牙塔?是因爲我們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帶?還是因爲我們的心真的不在年輕,確實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了呢?不!都不是!主宰世界的是你,放棄世界的仍然是你。

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壽命最長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除了你沒有走進理想的大學,除了你沒有把握住一次幾乎勝利的愛情,除了你心中那份虛榮於倨傲,你對生活究竟有多少正確的感受?生活究竟給過你多少真正的重荷於不平呢?沒有!

只因爲在當代的中國,在我們這個文盲、半文盲數以億計的國度裏,大學生既被社會過高的期待,也過高地期待着社會,只因爲我們不能正確地估計自己,也不能正確認識社會。那種求平淡的心態,仍是不思進取的藉口。於是,你曾經也想要有所作爲,卻不知道從何做起,跟着感覺走,在各種誘惑面前遠離本真狀態,被泥沙俱下的時代大潮裹挾着四處漂流。當你疲倦地走過無數個三百六十五里,你才發現留在身後的除了那份平淡,什麼也沒有。

不再回頭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個夜晚的星羣和月亮,還有我們的青春在流逝着。四年,我們有幸擁有着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還有多少人在爲能擁有這四年而埋頭於題海和各種各樣的模擬考試中呢、當初我們從他們這種狀況中走出來,走進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難道就是爲了追求“平平淡淡是最真”嗎?

在我們四年的每個日子裏,傾注了親人的多少關懷和溫暖,他們流淌着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着子女的選擇,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還有,在許許多多的眸子裏時時刻刻地流露着對我們的期待,期待我們能用知識建構大腦、用我們的手去爲人們描寫更美的生活。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注我們的人的面前,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認爲“平平淡淡是最真”呢?難道我們付出我們的金色年華,揮灑着父母的血汗僅僅是爲了換取這份平平淡淡嗎?僅僅是爲了換取一張各科都過了60分的畢業證嗎?小到爲了每個家庭的付出,大到爲了那如水流逝的時光,我們怎麼就可以輕易認同“平平淡淡”纔是真呢?

最欣賞把撒哈拉沙漠變成人們心中的綠洲的三毛,也最欣賞她一句話:即使不勝利,也不至於成爲空白。勝利女神並不垂青所有的人,但所有參與、嘗試過的人,即使沒有勝利,他們的世界卻不是一份平淡,不是一片空白。記得有一天和班上幾個新近參加美術班學習的女生談起了她們學習美術以後的感覺和收穫。她們告訴我:並沒有什麼大飛躍,但確實已學會了怎樣用心去觀察一個事物。也許她們永遠成爲不了畫家,但是我讚歎她們的這份參與意識和嘗試勇氣。我想告訴她們:即使你們不勝利,你們也沒有成爲空白。

說到這裏有人會說:我的確平凡得很,無一技之長,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註定這四年就這麼平淡了。世上不過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不過是隻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毅力化平淡爲輝煌的。毅力在效果上有時能同天才相比。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不要再爲落葉傷感,爲春雨掉淚;也不要滿不在乎地揮退夏日的豔陽,讓殘冬的雪來裝飾自己的面紗;歲月可使皮膚起皺,而失去熱情,則使靈魂起皺。

拿出我們嘗試的勇氣,拿出我們青春的熱情,大學四年畢業時,再回首,我們沒有平淡、遺憾的青春。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

  青春的演講稿2

青春是什麼?

有的人說青春是絢爛多彩的花季,是陰晦而纏綿的雨季,是青翠嫩綠融融的春,是浪漫而熾熱的夏,有的人說青春是歡笑時淚水,是流淚時的微笑,是簡單的壓抑,是沉重的放縱,還有的人說青春是一罈醇香的酒,是一束鮮豔的話……每個人對青春都有自我的詮釋,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正是爲了尊長這種自迥異的答案與詮釋,人們才匆匆走上一條條屬於自我的道路,去探尋屬於自我的謎底,破譯青春的密碼。

青春驚得起磨練卻經不起消磨,經得起開發卻經不起揮霍。保爾·柯察金以前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過忍耐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爲虛度年華的悔恨,也不會因爲碌碌無爲而羞愧,當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的最偉大的事業—人類的解放而鬥爭”。所以我們就應珍惜青春,乘着自我還年輕,儘自我所能,在青春的舞臺上展現自我亮麗而獨特的風采,讓青春飛揚!就像無數的星星在生活的星空中發出自我耀眼的光芒。

在職教中心學習生活將近1年了,在這段時期內,我深刻地感受到——原先職高內的生活也能營造得如普高內一般緊湊,也有充分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造物主給予每個恩一樣的頭腦和四肢,也給予我們同樣的思維潛力和行爲潛力,還公平地給予我們一天24個小時。那麼我們爲什麼沒不抓住機遇,盡情地展現自我呢其實我們能夠在學習方面展現自我紮實的基礎和出的成績,在實習期間展現自我過人的領悟力和嫺熟的技巧,在每年舉行的運動會上展現自我靈巧的動作和矯健的步伐,在歌詠比賽中展現自我輕脆的歌喉和精湛的舞臺表演……或許,有些自卑的人會說:“我不行”。但是機遇是人生的翅膀,抓住它,就能夠帶你飛的很高很高。它偏愛於強者,因爲強者做好了一切準備,它往往逃避弱者,因爲它無法忍受弱者那呆滯的眼神。一位勝利者說過:“百分之九十所謂失敗者,其實不是被打敗而是自我放下了機遇和勝利的期望”抓住機遇試一試,怎樣就明白自我不行呢鄧建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和我們一樣,在職高學習,由學校分配工作,但是他不甘於在小小的工作崗位上呆一輩子,抓住各種機遇,最終實現了自我的人生價值。

當然要想把自我最好的一面展此刻大衆面前,剛靠單純的等待是機遇是遠遠不夠的,而需要對自我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大膽的創新精神。

自信心是個體對自我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的成果抱負有勝利把握的一種預先反映。事業有成的人都相信,居里夫人說:“我們就應對自我有信心,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天賦是用來做某件事情的,無論什麼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做好。這是自信心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拿破崙也有一句名言“應爲我做每件事都很自信,所以帆我做過的事都取得了勝利。”勝利人士和失敗者之間的差異是:勝利人士往往的最用心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我的人生。失敗者卻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是受過去種種失敗與疑慮做引導和支配的。我們應有青春這一夢幻般的黃金季節,對自我充滿信心,將自我的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創新則是以非習慣的方式思考問題的潛力與別人相同的東西,卻一頭別出心裁,想出與別人內不一樣的東西。同樣的水滸,普通人燒出的來是開水,而瓦特卻燒出可蒸汽機。同樣是手被草葉子割破,而魯班卻發明了鋸,同樣是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果民見了只感到心疼,而牛頓卻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瓦特,魯班牛頓對每件事都從不一樣角度去觀察去了解。我們也就應在青春這一超七蓬勃的日子裏,激發自我的創新理念,發揮自我豐富的想象,讓世界變得煥然一新。

青春是無價而短暫的,展現自我是上蒼贈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我們就應最大限度地挖掘自我的才能,讓青春盡情飛揚,讓展現自我成爲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課程。

多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