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讀書的演講稿4篇

讀書的演講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書的演講稿4篇,歡迎大家分享。

讀書的演講稿4篇

讀書的演講稿 篇1

我把我的讀書故事取了一個題目,叫《書中四季》。

因爲我覺得,不止時間裏有四季,我們的人生也有四季,不同的人生階段喜歡讀不同的書,所以書中也有四季。

孩提時代就像是人生中的春季。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 充滿童趣。媽媽說,在我兩三歲的時候,給我買了一本 兒童詩歌,每天教會我一首,媽媽下班後,必讓我背誦一遍。再大一些,媽媽在單位給我定了一份雜誌。每期必有一個連載故事,名字是《丹尼斯騎鵝旅行記》。讀這個故事,我的心跟着丹尼斯一起飛翔在廣闊的天空。好多細節都記不得了,但是丹尼斯帶我走進的廣闊世界永遠記在心裏。想想那時,很感謝媽媽,因爲每到一期故事,媽媽都會讀給我聽。我們現在大力提倡的親子閱讀,我竟然也是受益者!還有另一本童話書《丁丁歷險記》。雖然這是一本最適合男孩子看的書,我也是看的津津有味。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勇敢,堅強,和執着。我的童年是伴着童話成長的!

中學時代,我覺得就是我人生中的夏季。因爲那是我非常執着的喜歡上了詩歌,就如夏天的陽光一樣熱烈。還記得我當時背的滾瓜爛熟的一首詩是汪國真寫的《熱愛生命》。這首詩不長,我想拿來與大家共享。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鍾情於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這首詩裏的每個句子都對我影響很大,尤其最後一句: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很長一段時間,我把它作爲自己的座右銘。我覺得,現在自己做事比較執着和這首詩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還有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雪花的快樂》都是我特別喜歡的詩。泰戈爾的《飛鳥集》雖然當時也讀不太懂,但同樣感受着語言給我帶來的快樂享受。

到了師範。因爲住校,就有了更多的讀書時間。那時候沉浸在三毛的作品和《紅樓夢》、《簡愛》、《穆斯林的葬禮》等一些作品中。

讀書的演講稿 篇2

每個人都崇尚有意義的生活,如果感覺不到意義,行動起來必然會缺乏動力。那麼讀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對於我來說。

讀書是一種需求:每當我看到同事們紛紛爲工作建言獻策而我卻默不作聲的時候;每當我看到朋友在一起談天論地我卻插不上話的時候;每當我看到別人豁達開朗而我卻小

肚雞腸的時候,我發現自己需要讀書,通過讀書增加自己的才能、通過讀書開闊自己的視野、通過讀書提高自身的修養。通過讀書擺脫無知所帶來的煩惱。

讀書也是一種享受:記得讀大學時看了一套餘秋雨的全集,我硬是花了差不多兩天兩夜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並且爲之回味了一個多星期。書就是有這樣一種魅力,他能帶你進入一個令人陶醉的世界,當你爲一本好書而着迷的時候,你會發現作者筆下的文字像一個個甜美的音符敲打着你的心田,帶着你的靈魂進入一個神奇的旅程,可以上天入地,也可以穿越古今。

讀書更是一種追求,我有一個朋友,雖然比我大但是80後的,我第一到他家裏去的時候被深深地震撼了,爲什麼,因爲他書房裏居然有兩千多本藏書,我當時很不解,他說這是一種追求。“讀書可以讓人在現實中構築自己的“精神家園”,讓自己在花繁柳密中撥的開,在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渴望達到的人生境界,追求生命的定力、靈魂的安頓和心靈的純淨,以遠離孤獨與困惑。

之所以談讀書的意義,是因爲自己也曾遺忘過他的重要。前不久自己在網上無意間搜索到關於自己的一條信息,那是文理學院電臺的一次採訪記錄,本人作爲畢業生學長對學弟學妹們的寄語:一本正經強調希望他們一定要多讀書,記得當時看到那條信息的時候我感覺很慚愧,因爲我似乎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書了,畢業到現在不知不覺也快一年了,回首一看,確實成長了不少,與工作不相符的學生氣少了許多,但遺憾的.是,學生那種好學、愛讀書的習慣也漸漸地在消失。“工作了,社交應酬是難免的,要多交朋友!工作很累,娛樂放鬆也是應該的,要融入社會就應該這個樣子,不要搞得跟個學生一樣”,這時常是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其實是一種狡辯和不成熟的表現。記得有個週末晚上跟朋友們喝酒、打麻將。凌晨一兩點纔回去,一個人躺在牀上盯着天花板,感受到的是陣陣空虛,我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有意義嗎?回頭看看書架上的那幾十本書,沾滿了灰塵,恰似自己讀書的激情被一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所掩蓋,一種悲涼的情緒籠罩在心頭,不知道是爲書還是爲自己!喧鬧繁華的生活時常讓我感到浮躁,無法沉下來學習,反過來又讓自己更加的覺得生活乏味。每當我遠離書本,而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消遣上時,腦海裏面時不時會出現一個聲音:“你在揮霍青春!”。

“讀書月”活動開展後,我反覆思考着讀書的意義,因爲我知道,讀書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啓動內生動力,才能夠堅定信念,將讀書的習慣繼續到底。一個月的時間可以讓我們好好去讀一本書,一本好書可以給我們人生帶來很大的指導,但我們的人生需要大量的書來指導。我想,我們舉辦“讀書月”活動、舉行了這次演講賽。目的就是要讓我們深刻理解讀書的意義,喚起我們對書本的渴望,激發我們讀書的熱情,養成讀書的習慣。讓我們徹底的明白:只有以書爲友,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輝煌!

讀書的演講稿 篇3

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擾。”茶餘飯後,捧一本好書,嗅着淡淡的書香,讓思緒隨着書頁的翻飛而漫舞在作者的內心世界裏,與之交心,爲之動情。這何嘗不是精神的享受呢?我喜歡王蒙說的一句話:“如果一個人無法適當沉潛下來讀讀書,你的風度、教養會打些折扣”。生活本不應停留在豐衣足食、酒足飯飽的日子裏,也不應在平淡、寂寞、荒唐中虛度光陰。我們應多讀書,樂讀書,讀好書,讓心靈沐浴在墨香裏。

很多名人都說過讀書的益處。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成才”;唐代大詩人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著名作家林語堂說:“讀書能讓人得新知,增學問,養性靈”。對於我來說,讀書是樂趣更是享受。曾幾何時,我置身書海,“無法自拔”。讀《文化苦旅》,我彷彿泛舟於千年文明的長河之中,感受魅力非凡,耀眼璀璨的華夏文明。讀《論語》,我明白原來聖賢之道從未遠離,這是民族之魂,是民族之寶。讀《簡。愛》,那個勇敢堅強,獨立自主的女主人公,真是我的榜樣。從《平凡的世界》中,我領悟到:人,無論處在什麼位置,無論多麼貧寒,多麼艱難,只要有一顆火熱的心,熱愛生活,依然會在平凡的世界中活出耀眼的光芒。

對我來說,讀書沒有指向性,更沒有功利性。依着自己的興趣,選擇所好,有所會意,有所感受。我們讀天地,讀自然,讀歷史,讀人文??似乎什麼東西都可以拿來讀,但不管讀的是什麼,最終我們讀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書中必有知己。與書中同道之人暢談,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以爲,讀書的好處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啓蒙自我。

讀書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詩書氣自華,黃庭堅雲:“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讀書能改變人的氣質,愉悅心情。林語堂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善讀書,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而香卻在骨裏。讀書可以修身養性,可以不斷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園雖好,但不是久戀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纔是自己心靈的永久歸宿。在“塵世熙熙,皆爲利來;塵世攘攘,皆爲利往”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失去自我,喧囂侵擾了自己心靈的聖土。曾幾何時,我們都體驗到過冰涼徹骨的虛無,帶着這種強烈的困惑,我們更應走進書香,那裏便是我們精神的後花園。

讀書可以不斷的啓蒙自我。我們雖然處在信息時代,但我們卻經常被矇蔽。這種矇蔽有時來自於外界,因爲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而不自覺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們自己矇蔽了自己,因爲懶惰而不想思考,因爲無知而不能突破。學問是光明,廣泛的讀書是我們擺脫受矇蔽、被愚弄的階梯。

讀書能夠啓蒙自我,我還有另一層感受。我是一名小學老師,教育孩子,很多時候想得很好,可是做得卻不盡如人意。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都困惑不已。還好有一位老師啓發了我。《第56號教室的奇蹟》裏的雷夫老師,25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他用智慧和力量,使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雷夫老師的做法讓我深受啓發。教育孩子,不是苛刻,而是包容。不是偏執,而是變通。每個孩子都是一份禮物,每份禮物,都有各自的驚喜。做老師,要呵護每個孩子身上獨一無二的特質。讓孩子出色成長。

一言蔽之,讀書其實就是在樂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啓蒙自己是求真。

光陰悠悠,歲月匆匆,時間如蠶絲在指間滑過。好讀書者,不亦樂乎。走進浩瀚書海,呼吸那淡淡書香,彈指間信手拈來,尋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觀塵世潮起潮落,靜享心中愜意,終盼得青天明日。

讀書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想,知識是一座寶藏,而要想獲得它,只有多讀書。

這學期的語文課本中,第一單元講的全是關於讀書的故事。《竊讀記》寫出林海音對書的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寫出了張鈁向季老先生請教讀書的方法,《走遍天下書爲侶》告訴我們讀書、寫作的方法。

如果有人問我:你有最喜歡的書嗎?不用說,肯定有。我喜歡的書有很多很多,多到快數不清了,可令我感動的書只有一兩本,其中一本就是著名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的作品《草房子》。這本書大家應該都看過,講的是桑桑在油麻地發生的事,人物有很多,除了主人公桑桑,還有桑喬、紙月、禿鶴、秦大奶奶……

有趣的故事就在他們身上發生了。其中有一章,桑桑的脖子上長了一個腫塊,因爲當時醫療條件並不發達,所以桑喬帶着桑桑去了許多地方求醫卻沒有什麼作用,最後還是在油麻地附近找到一位郎中醫好的。看到這個故事,我內心不禁有些觸動。原本我以爲這是編造出來的,但當我看了《朗讀者》其中一期節目時,我才知道,書中的情節是根據真實事情改編的,曹文軒則就是淘氣男孩桑桑。

《草房子》是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書中的內容給了我一個啓發:文章寫真實了,寫得新穎了,才能讓人們喜歡它。

是啊,“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句話一點都沒錯。因爲書籍滋潤的是我們的心靈,留給我們的是精神財富。一個人擁有精神財富,纔是真正的富有。一本好書可以陪伴我們,也可以溫暖我們。

開卷有益,只有讀書纔是我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