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學會謙讓徵文2篇大綱

學會謙讓徵文2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徵文的身影吧,徵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徵文的出現。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會謙讓徵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會謙讓徵文2篇

學會謙讓徵文1

最近,我讀了《中華美德頌》一書,書中記錄着人們許多的美德故事。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的記憶裏似乎已經忘記了美德的存在。

對於我來說,謙讓是最大的美德,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離不開它。它可以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加濃密、親切,讓那些無助的人得到溫暖與幸福。但是,那次在公交車上我卻看見了這樣令人傷心的一幕。

那是一個早晨,陽光明媚,我和媽媽出去辦事。那時,車上座無虛席,我們只有站着。過了一個站,上來了一位懷孕的阿姨。她挺着大肚子,慢慢地走進車廂,使原本就摩肩接踵的車廂顯得更加的擁擠了。這時,那個阿姨掃視了一遍車廂,我心裏很清楚她到底在尋找什麼——她希望有人能夠給她讓一個座位。可是,車上無人理睬。也不知過了多久,懷孕阿姨旁終於有人下車了,可當她一邊艱難地挪動笨拙的身軀,一邊輕輕地護着肚子正準備坐下的時候,旁邊的一個年輕叔叔迅速坐了下去。我從懷孕阿姨的眼中看到了失望與無助。此時此刻,我心裏怦然一震: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學會謙讓,那麼我們的一生就會在充滿陽光、歡笑和幸福的日子中度過。世界上就不會再有仇恨,世間就能充滿着和諧。

謙讓是一種精神體驗,謙讓是一種道德修養,謙讓是一種文明行爲。可是,隨着現代經濟的迅速發展,謙讓這美德卻被不少人淡忘,人與人之間的忍讓越來越罕見。同學之間常爲一點小事而爭吵,鄰里之間常爲一點雞毛蒜皮的事而爭得面紅耳赤;兄弟之間常爲一些家庭瑣事而大打出手……如果人人都多一份忍讓,多一份寬容,同學之間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爭吵,鄰里之間就不會發生那麼多吵鬧,兄弟之間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反目。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弘揚中華美德——學會謙讓。請常懷一顆寬容之心去待人接物吧,這樣世界將會多一些溫暖,多一些關懷,多一些愛心。

學會謙讓徵文2

謙讓是傳統的優良美德,但不是一種法則,也不是一種道德綁架。現如今,關於公交車上“讓不讓座”,這成了當下的“熱門話題”之一。近年來,新聞上多次出現了關於“讓座”的事情。這個內容讓我們對“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都說“信者,仰也;仰者,信也。”同樣“禮者,讓也;讓者,禮也。”按照字面意思,一個一個剖析,則是有禮貌的人,讓;讓的人有禮貌。但所表達的意思與之有異,只是這差別不大,所以被人們理所當然的.遺忘。斷章取義,我們最會做的。往往,這一句話之前一定還有着什麼東西。所以表達的是在別人最是需要,而自己又不是特別需要時,“故意”讓別人得到。其中“故意”就是禮,“得”就是讓。但是這得看個人的理解了。

那麼,什麼叫讓呢?讓到底是什麼呢?公交車站,上班族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很常用的。當然,車來時,排隊上車排隊上車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就會有急的和不急的人,那麼,此時着急的人肯定是更需要的。那麼此時若有不着急的人,若他願意,則可以和這個人換位置。若是不願意,那也沒有什麼,因爲別人不欠你這個。所以讓是願意,願意是退讓一步需要幫助的人。讓給需要幫助的人。這就是讓,不分年齡,不分大小。

所以不要盲目的去弘揚被誤解的傳統美德。所以在公交車上,讓座是不可,只是給你讓座的人,你要給他說“謝謝”。如果自己是經不起久站得,遇到無人讓座時,可以與司機或旁人說明。但是不能強制性讓別人站起來,因爲這樣的語氣會讓人感到不爽,有事別人不讓也要體諒,因爲人家是真的不方便。

但是若是身強體健的人,見到年邁的老人就應該幫他一把。讓是讓給需要幫助看起來弱小的人們。

正確的謙讓會讓美德一直被傳播下去,從而彌補因美德而引起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