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國慶徵文800字(精選7篇)

國慶徵文800字(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你所見過的徵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慶徵文800字(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慶徵文800字(精選7篇)

國慶徵文1

感動的力量,可以讓生命燃燒,即使是短短的一瞬間,也是長長的永生;感動的美麗,可以讓陰冷的冬日繁花似錦,可以讓沙漠的心田清泉流淌;感動彌足珍貴,足以讓人守侯一生。

叢飛作爲一名著名歌手,商業演出頻繁,本應該過上富裕生活,但他傾其所有,資助一百多個學生讀書,一直過上清貧的生活,他即使受委屈,受誤解,但也從沒放棄,一直無怨無悔,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最終因胃癌病勢,生前還立下遺囑捐獻眼角膜,死後有三名眼障者受益。

原來感動如歌一般深沉。她讓我們回味一生一世,永遠能夠品味非比尋常的溫馨,他讓我們的內心如火般燃燒,火光中輝映出愛的輝煌。

汶川地震中,救援對竭力救助在鋼筋、泥磚下找到了一個年僅七歲的小男孩,救援隊員們馬上把他送上擔架,爲他治療,在崎嶇的山路上,小男孩不忘感恩,即使右手骨折,但他仍執着地堅持舉起右手,向救援隊員們敬禮,這是令人感動的堅強。

感動如歌一般美。她可以是苦澀變得甜蜜,她能夠把崎嶇的山路變得平坦。她能溶化人們冰冷的心。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着,別忘了我愛你”!這條短信,足以感動全世界人們的心。一位母親在地震中爲了保護自己的孩子留下的遺言,這是真情的代言,是偉大母愛的真實寫照。

感動如歌一般廣博。她比大地更遼遠,比天空更廣闊,她比大海更深邃,比高山更厚重。

初三的我,難免會有惆悵與焦慮,面對鋪天蓋地的練習題,叫人厭煩的課程,讓我情緒難以控制,時而大瘋大癲,時而靜如冬雪。但是,當我每一次在家裏發脾氣的時候,母親總會耐心地問我:

“什麼事啦?怎麼這麼躁?來,說給媽聽,別生氣啊!讓媽幫你分憂,……”每每聽到母親的話,我像剛淋過雨一樣,火氣全消了,這是母親對我的諒解與包容,我再次體會到感動的廣博。

感動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那份真情。

感動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那聲祝福。

……

沒有接觸過感動的人,如戈壁上幼株,缺乏雨露的滋潤,終難成爲大樹。

世界因存在感動而精彩,讓我們爲擁有感動的生命而高歌!

白癜風治療哪裏最好白癜風最好的治療方法濟南白癜風醫院排名

國慶徵文2

九月,在清晨細細泡一杯香茗端立窗前,輕嗅一口茶香夾雜遠空清冽的氣息,半眯着眼如聆聽古韻京腔般,細品這秋的韻致。

自古逢秋悲寂寥。漫步秋天,枯葉成蝶紛紛翩遷而下,靜美莊嚴。望着滿樹枯黃的葉在風中瑟瑟搖曳,猶如望見生命的遲暮一般,頓覺哀傷。幾株常青樹傲然兀立,儼然無畏衝鋒的騎士向這清冷的季節發出不目屈的咆嘯。縱是在夜裏,讓夜色溫柔撫平這哀傷的色調,也阻擋不了那街邊零零立着的街燈投下更清、更靜、更悲涼的燈光,和這燈光綴着的三兩星人影。

我言秋日勝春朝。雖然這秋不比春日的朝氣勃發,卻更多了幾分韻致。倘若你仰頭望天,你便會發現比時的天空比之其它時節來得更高遠湛藍。晴空偶有幾羽飛鴻翔雁輕擦而過,便引詩情到碧霄!川端康成曾在《花未眠》中寫道:“如果一朵花很美,我便不由地告訴自己:要活下去。”同樣,在這樣湛遠的天空下,你又怎樣不涌起滿腔熱愛想你那鴻鵠志拿雲心呢?

秋風颯颯,秋雨綿愁。當秋的女神抖動她的裙裾,輕舞玉潤的手臂拈來一片風雨,那是怎樣地叫人百感交集啊!雨細細擊打那綴滿金花的桂樹,風也搖搖。那抖落的繁花是怎樣的心情呢?死與新生,它褪去光鮮的外皮化作溫潤的泥土,呵,沉默不語。洗淨後的天空格外澄明,風送來泥土的馨香,空山新雨後,輕道一曰:天氣晚來秋。

秋,也有着傲骨。菊,花之隱逸者也。悠悠南山下,菊靜靜生長在籬旁,陶淵明披星戴月怡然自樂。爲五斗薄糧低眉權貴?不如歸隱田園,飲酒樂菊,閒看庭前花開落,漫隨天上雲卷舒。菊,百花凋更我花開,這是一種風雨飄搖中御舟獨行的自尊與傲骨,這難道不正是秋的精神嗎?秋有着它獨特的韻致!

海子詩言:“秋天深了,王在寫詩。”即使是不懂這詩句真意的人也能感受到秋的那份隱密難言如孤高王座般清傲的氣質吧。秋韻宛如一幅印象派油畫,色彩駁雜卻能給人以深刻綿長的情韻。

我愛這秋天,愛它如夏夜星斗般隱密孤高的氣質。我願時光永遠停駐那在一茶一凝望裏,讓我將這秋韻細細品,細細嘗。

國慶徵文3

媽媽是裁縫,手中的絕活可不少。記得小時候給我做的小布鞋,鞋面上的花樣惟妙惟肖,鞋底是納了一層又一層,針眼密密麻麻。穿在腳上軟硬合適,輕重穩當,結實耐磨。每次穿出去別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投來羨慕與讚許的目光:大人們細細死死地端詳,生怕錯過哪一個精彩的部位,小孩們則纏着大人做。

一想到自己的鞋成了焦點,連走起路來也是昂首挺胸,大步向前。看着眉開眼笑的我,媽媽總會自豪地說:“怎麼樣,這鞋好嗎?”想想那是多麼令人驕傲的時刻啊!

上了中學,我特意選了一雙在我看來最好的布鞋。一到校,原本等待被別人羨慕的心一下子冷了下來,傻了眼,那種感覺就像是一個成績在班裏頂尖的學生進入學校甚至範圍更大的區域進行排名時的低落一樣,無以言表。大家穿的鞋樣式可真多啊,令人眼花繚亂,本來認爲連買的鞋都沒有布鞋好的觀念,一下子消逝了。我心中充滿了難言的失落和傷感。日子一天天過去,漸漸地,我淡掉了對布鞋的自豪感。

終於有一天,當媽媽滿臉歡笑遞來了一雙“買”的新運動鞋時,我一陣欣喜:“媽,這真是買給我的新鞋嗎?”看着媽媽確定的點頭,我飛快地換上了新鞋,來回踱着步端詳,媽媽也細細地看,慈祥地笑:“還是買的鞋有樣式……”

說真的,乍一穿還真不太適應,但由於大家都這樣,也就漸漸習慣了,心頭卻始終涌動着一股情感,是欣喜?是失落?還是麻木?

當忽然有一天,看見學校中有一個學生穿着布鞋時,這種情感又昇華了,我死死地盯着她的鞋,她很自然地笑了:“這是媽媽做的。”一句話,只一句話便天籟之音,媽媽做的布鞋,想念它的外貌,想念它的內涵……又看見幾個同學穿着布鞋,有男式的鬆緊口,有女式的帶扣形,多麼熟悉的感覺。

回到家,當我向媽媽要布鞋時,我用愧意的目光回答了疑惑:媽媽,穿布鞋其實一點也不土,它是一種享受!

此時,禁不住低頭看看自己的布鞋,喜悅與滿意頓上心頭。

一雙布鞋,幾年之間,演繹出這樣一段自豪。從離棄到珍愛的經歷,真正讓我從當初的純粹接受到了現在的發自真心享受它,這樣的一段時光,孕育了時代怎樣的發展進步啊!

回望這雙布鞋,禁不住洋溢着對偉大祖國發展變化的驕傲與自豪之情!

國慶徵文4

一條路,挑出了勤勞的村民,挑出了致富的途徑,挑出了小康的幸福生活。

在我的印象中,我們村裏的路是彎彎曲曲、坎坎坷坷的。聽村裏的老一輩說,在解放前,還沒有這條路,這裏荊棘叢生,是村裏人齊心協力砍掉了荊棘,纔有了這條路。

小時候,記得很多村民都是把自己家裏種的一些菜挑到集鎮上去賣,以貼補家用。由於家裏沒人照看

我,我也就經常跟着媽媽還有村裏的嬸嬸阿姨們一起上街。所以在我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對這條路非常熟悉。

有一次下大雨,媽媽挑着一籃子菜,另一隻手攙着我,由於路滑,媽媽摔倒在地上,可她卻沒讓我跌倒,看着她腿上流出的血,還有全部翻在地上的菜,我哭了。我問媽媽:疼嗎?媽媽望着我淺淺地一笑,咬着牙說:不疼。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我根本沒能理解媽媽所說的“不疼”裏包含的心酸。我說:“媽媽,咱不去賣菜了。”媽媽撫摸這我的頭說:“不把這菜賣出去,媽媽哪裏有錢供應你以後上學呢?”在我幼小的心靈中,這條路上留下了我對媽媽永遠的感激。

上學了,我也是每天都走在這條路上,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泥濘不堪。上初中騎自行車上學,遇到下雨天都是先把車扛到公路上。那時候就盼望着村裏能把這條路鋪上沙石就好了。

後來我去了離家很遠的地方上學,平時也難得回家。有一次放假回來,看到村裏的路已經鋪上了沙石。往事又一次浮現在眼前,我在想,村裏的人在這裏以後再也不會走泥濘的路了。這麼多年來,這條路終於換上了新裝。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吹響了,全國各地的農村都在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遠在千里之外另一個城市的我,常常在想,我的家鄉是不是也在改變着呢?濃烈的思鄉之情涌上心頭。我打電話給家裏,媽媽告訴我,村裏已經建上寬敞的水泥路了。握着電話,聽着媽媽那幸福的語氣,我彷彿看到家鄉的路也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路的變遷,見證着建國60年以來蒸蒸日上的生活。我堅信,這條路將會通向更加寬廣的世界,通向美好的明天!

國慶徵文5

故鄉,永遠是百景中最靚麗的`景觀,永遠都是我時刻思念的地方,永遠,都是我最想遠眺的方向。那裏,曾裝過我的夢想,裝過我的希望;裝過我的眼淚,裝過我的悲傷……

那兒,是個美麗的地方……那兒,有個美麗的名字——王海{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原屬淄博,後被更改}曹王鎮王海村}……

景物

那兒的春天,萬物復甦,鳥語花香,姑娘們都要踏上幾回青;那兒的夏天,綠樹成蔭,水清石秀,孩子們不免下幾回河;那兒的秋天,秋高氣爽,瓜果飄香,老百姓也忙的高興得不亦樂乎;就算是那兒的冬天,也不缺美兒,雪花紛飛,歡聚一堂,男女老少,都在笑……那兒多美啊!

動物

那兒的小動物,雖沒有敕勒歌裏說的規模雄偉:天高高,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但也是乖巧的惹人喜愛。羊兒們可愛婉轉的“咩咩”聲、牛兒們憨厚朴實的“哞哞”聲,迴盪在鄉間時,比鋼琴的聲音更加美妙:那是發自自然的聲音,沒有一點兒捏造的成分,聽起來,就是格外親切。它們的血統一點兒也不高貴,甚至十分低賤,噢,或許還一點兒也不乾淨利落,但卻給人了一種親近自然的、充滿樸實的感覺。啊!那是多麼美好的一種享受啊!

人物

在遠離各種名利的誘惑下,比起城市的人,他們樸實多了!他們沒有西裝革履來把自己裝飾的紳士,她們沒有香奈爾的香水把自己裝飾的迷人,他/她們甚至沒有見過這些東西,連名字都不知道。他們皮膚黝黑,當世界流行“黑更迷人”時,有人{這些在鄉下人們看起來無聊透頂的事情,我想,只有城市的人才會去關注}問他/她們:“你們怎麼弄的?怎麼這麼黑?”時,他/她們會擺出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我們是曬黑的!”

建築

鄉間,沒有高樓大廈,沒有銀座,沒有步行街,沒有奔馳寶馬,只有矮小的平房、小吃街、集市、三輪車。百姓們渴望自由,不希望有污濁的空氣環繞着自己生活的地方,所以,他/她們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老百姓的生活是典雅的、快樂的,雖然沒有吊燈供自己欣賞,沒有電玩供自己娛樂,但依然豐富多彩。老百姓,也不求奢侈,只要家人快快樂樂的守在一起,就好了,就幸福了……

這,就是我的故鄉——王海!我愛我的故鄉,它,就是我一輩子要守護的地方!

國慶徵文6

正吃着中飯的時候,突然發現電風扇的扇片緩緩地停下來了,暈!停電了!房間裏剎時就被熱騰騰的空氣所籠罩,我的汗水也不由自主地滑落臉龐。“供電公司!”是我第一個想到去埋怨的詞語。

我再也顧不上滿桌的飯菜,拿起電話就去撥打供電服務熱線,想問問有沒有人去搶修,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來電?佔線!佔線!還是佔線!我心中的怒火隨着瀰漫在空氣中的熱流漸漸沸騰了。終於,電話撥通了,當聽完我氣勢洶洶的報案後,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到:“由於今天天氣炎熱,城區大負荷的用電造成線路意外故障,因停電給您的生活帶來的不便,我們表示非常地抱歉!我們的搶修隊伍已趕赴故障線路,請您耐心等待。”

放下電話,我用手抹着額頭的汗衝向水龍頭,想用涼水給自己降降溫,天哪!連水也停了!我絕望地找出把扇子,心情煩亂地拼命地扇,不行,都過了半小時了還沒來電,我要去打電話投訴供電公司!正當我怒氣衝衝地走到電話機前時,電話鈴了,“你好!我是供電公司客戶服務熱線,我公司的搶修人員現在已經找到了造成停電的故障點,請您再耐心地等待片刻,馬上就會恢復供電。我們爲給您的生活帶來的不便表示非常地抱歉!”

放下電話,我的心情稍微平靜了些,“算你們還記得我打的這個報修電話!”我又再次地回到窗口,去找尋空氣中那偶爾過路的涼風。不一會兒,我的耳畔傳來鄰居興奮的歡呼聲“來電了!來電了!”我趕忙甩了手中的破扇子,衝進空調房間,迅速打開了空調,去享受那份久違的清涼。

放鬆後心情格外平靜,我透過緊閉的窗戶望向不遠的街道,戶外那明晃晃的陽光依舊刺眼,一輛路過的電力搶修車闖進了我的視線,後車廂上坐着的搶修工人已經是汗流浹背,“算你們搶修的還及時!”我對他們露出了滿意的微笑。突然,我的視線被他們手中捧着的盒飯所吸引了,我低頭看了一下手錶,已經是下午3點鐘了,難道他們現在才吃中飯?我的臉上已經沒有了笑容,我的目光追隨着那輛電力搶修車馳向遠方,或許,他們還正在趕往下一個故障點吧?

窗外,陽光依舊刺眼,空氣中是依舊熱浪滾滾,只是我的心中多了一份敬佩的情節。

國慶徵文7

我家住在龍遊河畔。過去的龍遊河,河水混濁不堪,河面上不時飄浮着枯枝敗葉,岸邊雜草叢生,還能看見垃圾堆。

暑假裏,龍遊河畔來了一支駁岸的施工隊。駁岸的叔叔頂驕陽、冒酷暑、夜以繼日地幹活。他們清理了岸邊的枯枝敗葉、雜草垃圾,運來了水泥墩、護欄等材料。夏日的晚上,起重機、運輸機隆隆的響聲唱得兩岸人難以入睡,但人人毫無怨言,個個拍手稱好。駁岸叔叔出大力、流大汗,苦戰了50天,終於在國慶節前,工程峻工了。瞧!一個個灰色的水泥墩壘得井井有條,一塊塊潔白的雕花護欄砌得整整齊齊。長長的駁岸既美觀又堅固,岸邊又鋪了3米多寬的水泥路,圍了一個個小花壇。河水變清了,岸邊乾淨了。

國慶節下午,我站在陽臺觀賞漂亮的駁岸。忽然發現對岸有十多人正在忙忙碌碌。他們時而從樓裏搬出瓷磚,時而擡出水泥。他們是誰?在那裏幹什麼?帶着疑問,我來到南岸。原來,是大樓裏的居民在砌桌椅。他們卷着衣袖,戴着手套,有的在砌墩子,有的在鋪瓷磚。他們幹得滿頭大汗卻全然不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穿桔黃上衣,扎馬尾辮的阿姨,她推着滿滿一小車磚頭。我連忙上前去幫忙,可她關切地說:“小朋友,不能動,磚頭重,會砸腳的。”她來到桌椅邊,把一塊塊磚平平整整地鋪在地上。這時,正在岸邊觀賞的老爺爺誇她說:“荷英,你還真有一手。”阿姨一邊鋪,一邊笑着說:“等我們把桌椅砌好了,你們來河邊觀賞就可以歇歇腳,冬天曬曬太陽,夏天乘乘風涼。”這時,一位老奶奶提着一大袋饅頭來了。她請大家吃了點心再幹,又熱情地告訴我:“這些人都是我們樓裏的,聽我兒子說要砌一些桌椅,大家不請自到,都來參加了。材料也是大夥去東南陶瓷城買的,大家都在爲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出力呢!”

聽着老奶奶的話,我想起過去還常聽到他們樓裏吵架呢,如今和睦得像一家人,這裏的變化真大啊!

我站在龍遊河畔,倚着漢白玉似的欄杆,看着眼前的情景,心想:等花壇裏樹木茂盛、鮮花怒放時,龍遊河畔將像公園一樣美。這真是:“龍遊河畔氣象新,駁岸漂亮人更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