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合集15篇)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徵文吧,徵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瞭然的特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徵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美德有約徵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合集15篇)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

美德,是來自心中的呼喚;美德,是源於無私的奉獻;美德,是勇敢、堅強、自信、奮發。

談起美德,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美德少年叢書》中“靈犀——胡子昂的故事”。胡子昂在一節公開課偶然成了名。一次全市的公開課,面對一些陌生的老師同學們多少有些緊張,也知道這次公開課的重要性。在先前排練時,同學們發言十分積極,爭先恐後,可沒想到當天那堂課卻卡了殼,在最後發言環節本來是老師抽籤來請同學發言的,結果卻抽到了一個不善言語的同學。那同學很窘迫,但是在大家的注視下他還是站起來了。“我想……製造……造房子的機器人。”老師不得已接着又問:“你爲什麼要這樣想呢?”那同學急了,竟然當場流出了眼淚。當時氣氛相當尷尬,大家都沉默了。但在這時,胡子昂舉起了手,站起來,大聲地說:“老師我想補充,他的爸爸是個建築工人,很辛苦,他想製造一個造房子的機器人,讓他爸爸不在那麼辛苦。老師我認爲,您應該給他頒發最有愛心獎。”沒有任何約定,也沒有任何提醒,課堂上原有的尷尬就這樣被胡子昂給搞活了。聽課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其中一位教育專家連聲說:“了不得,了不得,這個小傢伙,將來是個大人物。”胡子昂的這種“大人物”的品質,其實源於他的大度。他的爸爸曾經給他上了一節特別的課:父子倆坐在長江大堤上看着滾滾東逝的長江水,沉默了一會,爸爸問:“長江的前面是什麼?”這個難不倒喜愛讀書的小子昂,“是大海。”可爸爸又問:“長江最初是什麼?”小子昂答不出來了。爸爸說:“長江最初只是一滴水,但她謙遜、磅礴、大氣,她能把無數滴水匯在一起,成了世界第三大河。”爸爸的話種在了小子昂的心中,他要向長江學習這種氣質。還有一次,武漢大學如皋級大二學生趙小亭和同學們一起去雲貴高原支教。在山路行走時,不幸被巨石砸中頭部,當場遇難。陳子昂是個有心人,他和同學們步行來到趙小婷的家慰問,並朗誦爲趙小亭姐姐的詩:你曾對我說愛聽山裏的歌,歌裏有你的牽掛和寄託……

陳子昂的大度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善心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做一個美德少年,爲這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這個社會將會更和諧。校園裏的美德是同學們的互幫互助,彼此應互相謙讓,團結友愛。我們要有一顆大度的心,爲未來的道路鋪墊。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美德少年,只是我們不注意它們的存在,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還有那些每天起早貪黑的清潔工人,堅守崗位的交警叔叔,孜孜不倦的老師們,給予你鼓勵的同學,哪怕是路人的微笑也是最美的風景,向你們致敬。

我與美德有約,爭做美德少年。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2

美德,顧名思義,就是美麗的品德。它神聖而又高尚,是人人都想擁有的,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擁有它呢?是撿一片小紙屑,幫助別人做一件事......在我的眼中,美德就是這些,下面,我就讓大家看看她吧。

她,善良,可愛又樂於助人,她不嫌棄大小便失禁的奶奶,反而幫她打理上下;就看這一點,我們中的哪些人做到了呢?她,幫助村裏的“空巢”老人打醬油,買鹽,捶背......我們何嘗做到了這些,哪怕是爲工作了一天的爸爸媽媽揉一揉腳,難道,我們不爲此感到慚愧嗎?!她,召集小夥伴策劃了兩個多月,只爲了讓“空巢”老人們不感到孤單,如果你就是她,我們會不會像她一樣呢?哪怕是想一下;她,帶着攝影師挨家挨戶地去拍照,以紀念自己以前的家,我們想到這一點了嗎?在她面前,我們有何資格說自己擁有美德呢?

她,是誰?一個學生,她就是吳慧中,一個樂於助人的女學生,她是我們所有學生的楷模,我們要向她學習。

暫且不說別的,就說自己的爺爺奶奶,你能想到星期天去看望一下她們嗎?她們整天呆在家,不是面對灰暗的牆壁,就是面對一個破舊的電視機,你有沒有想過,他們過得辛福,過得快樂嗎?

放下手中的作業,陪爸爸媽媽到鄉下爺爺奶奶家,給他們一聲親切的問好,熱情的擁抱,想想這時的他們幸福嗎?快樂嗎?

幾個月前,我在電視裏看見一則廣告,講的是關愛“空巢”老人,當那位老奶奶準備好晚飯,等待兒孫們來吃飯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了老奶奶的心情,使她的心情跌倒了低谷,晚上,她孤單地坐在沙發上,她那失落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有多麼的孤單,我想,大家一定都看到過這一則廣告,那麼,有多少人會潸然淚下,聯想到自己那孤單的爺爺奶奶呢?

講到這裏,我想慎重地對同學們說:我們現在正處於青春時期,要向所有像吳慧中這樣的學生學習他們那高尚的品質,爲自己的美好明天打堅硬的基礎!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3

美德少年的人生,在太陽下閃光。走近他們,我的內心也受到了照耀。

在一位位美德少年中,令我深有感觸的,還是那來自江蘇省揚州市育才實驗小學的‘小才女’——華珈。她爲了救在汶川大地震中失去母親的楊李仙,主動邀請她去自己家裏住,把她當做自己的親妹妹,雖然華珈只比楊李仙大兩歲,可是,她仍然盡職做好一個姐姐。每次有了好吃的,她總是第一時間想到楊李仙,讓給她吃;有了好玩的,她也都先讓給這個小妹妹玩兒;有了新衣服穿,她也總是留着,讓給楊李仙穿。就算楊李仙摔壞了她心愛的玩具,但她總這樣安慰自己,我是大姐姐呀!楊李仙是小妹妹,還是客人,我可不能那麼小氣了啊!分別時,華珈把她最喜歡的一件玩具作爲禮物送給了楊李仙。這是她十歲得到的生日禮物;一個舞臺造型的圓盤上,站着一個金髮小女孩。只要摁動開關,小女孩便會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讀完華珈的故事,我思緒萬千,一個平凡的小女孩,她那種善良,寬宏大度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每次讀她的故事,都會感到羞愧。年僅十歲的華珈,這麼小就有那麼寬大的心胸,那麼善良的心靈。我還記得那次上完體育課,我累得滿頭大汗,回到教室,當我看到陳佳雲手中的冰水,我便立刻問她要,她不給我還去搶。我們誰也不讓誰,最後,我還把她的水灑了一地。還有一次,老師讓我們挑選圖書,作爲班長的我,第一個衝到講臺前,挑了一本好書,再與華珈一比,我是顯得多麼渺小啊!

讀美德少年故事後,更加激勵我去做一名美德少年。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4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它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擁有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始終貫穿着中華兒女優秀的民族精神、民族節氣和道德品質。

“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誠實守信是爲人之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實是指忠誠老實,言行一致,表裏如一;守信是指說話、辦事講信用,答應了別人的事,能認真履行諾言,說到做到,守信是誠實的一種表現。

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沫沫約好,星期六上午9點到新華書店看書。轉眼間星期六到了,我早早地起牀吃飯,準備出發。可是天公不做美,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

媽媽見狀,就說:“孩子,外面下着大雨呢,別去了!”我十分猶豫:下這麼大的雨,要不要去啊。但我轉念一想:不行,我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於是,我對媽媽說:“媽媽,做人不能言而無信,我們既然說好了,就一定要去。你不用擔心我。”媽媽又說:“那沫沫要是也沒有去呢?”我毫不猶豫地說:“即使她不去,我也要去!遵守諾言就像保衛自己的榮譽一樣。言而無信,非君子所爲!”說完,我拿上雨傘,向雨中奔去。一路上風雨交加,我毫無退縮之意,在雨中繼續前行。

好不容易,我來到新華書店門口,看見沫沫正焦急地等我。我急忙走過去,她見了我高興地說:“這麼大的雨,我以爲你不來了呢!

沒想到你挺準時的。”我微笑着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嘛!”她向我投來佩服的眼光。我的誠信取得了沫沫對我的信任,也加深了我們的友誼。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因此,我們一定要記住這樣一句話:不是人人都能成爲偉人,但人人都能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只有誠實守信,才能擁有朋友和歡樂。所以我們應該從小樹立“言而有信,無信不立”的觀念,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着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5

每個人心中的美德,都是一種品質,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都要講究誠信的美德,誠信是福,一個擁有誠信的人不管在事業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都會取得成功,所以誠信是一個人最爲重要的一項方面。

也許有人會問我誠信與美德有什麼關係,擁有美德的人就一定要講誠信嗎?有能力就守誠信,該虛僞時就虛僞,不是挺好的嗎?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說的就是做人要講信用的道德。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你連做人的基本準則都做不到,還配稱“人”這個字嗎?只有誠信的人才會受人敬仰。

提起列寧,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他因一不小心打碎了姑媽家的花瓶,卻沒有敢承認錯誤。回到家後,心底的誠信悄悄地提醒他。於是,他就寫了一封信給姑媽,主動承認錯誤。這就是出於誠實的表率。

德賽帝說過一句話;“誠信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對呀,既然是我們的命脈你們說能缺少它嗎?可我卻不以爲然。

有一次考試我只考了八十多分,這對成績一直很優秀的我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更別說我媽媽會怎樣表現了。那時我心裏還能想到什麼呢?除了“隱瞞”,我腦子裏一片空白。因爲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好辦法來逃避責罵。當媽媽問我的分數時,我裝出很高興的樣子說了一句:“92分。”這樣做雖然免去了一頓責罵,卻免不了接下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因爲我之後的幾次考試都考得一塌糊塗。

在後來的逐漸認識中,我慢慢明白了:我之後的失敗跟那次撒謊有關係。誠實坦白的言行是可以幫助一個人進步的,而不誠實,作用就剛好相反。我沒有誠實,就沒有經歷在責罵過程中得到的教訓。沒有了教訓,自然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誠實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可貴的。

從那件事中我深深地領悟到了“誠信”兩個字的道理。誠信是古人崇敬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人的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爲。只有內心誠實,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

我們從小就要有一顆誠實的心去面對社會,面對家人。做到誠實守信的美德,它是人們最美麗的外套,心靈最聖潔的鮮花。讓我們一起來與誠信相約,與美德相約。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6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當我在馬路邊看見有一個小孩跌倒,我會立即去把他扶起來;當我在學校地上發現紙屑,我會毫不猶豫的撿起並扔向垃圾桶;當我在家中看見哪兒擺放不整齊,我會在第一時間裏趕過去;當我在教室裏有同學請我幫忙時,我會二話不說的去進我的能力幫助他;當我在步行街看見有乞丐在要錢時我會不加思索的往他的碗中投入幾塊錢;當我在超市看見有什麼東西落地時,我會義不容辭的去把它拾起並放在應放的地方……

每當我做完這些後,許多人都會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當時我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

俗話說得好“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卻很難”我們要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小事開始做起,幫別人撿起掉在地上的文具盒,幫別人找到丟失的東西,幫別人提起沉重的行囊……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的那一霎那,感人事蹟有很多。譚千秋捨己救人;王洪發舍親救人;他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刻,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 老師們把知識傳授給我們;工人們把用汗水換來的成果給人們……

自從張爺爺搬到我家樓底下,家家戶戶門口的垃圾都消失了,後來經人瞭解,才知道,張爺爺每天都爬上爬下看看哪兒有垃圾。有一次,我的自動鉛筆沒有了。媽媽問:“是不是剛剛收拾抽屜時,連同廢紙一起扔了?”於是我趕緊找了個棍,跑到樓底下翻垃圾桶。正巧,張爺爺看見了,問:“你在找什麼啊?”我說:“筆。”張爺爺一聽,立即搶過我手上的棍,在垃圾桶裏左翻右翻,也沒找到。“張爺爺,別翻了,我不要了。”“彆着急,馬上就找着。”垃圾桶太髒了,我直往後退,而張爺爺像什麼也沒看見繼續找。過了一會兒,終於找到了。“謝謝張爺爺!”我說。張爺爺拍了拍他那又黑又醜的手說:“趕快寫作業去吧。”

張爺爺爲人民服務的小故事數不勝數,他那慈祥的面孔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傳統美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個城市裏,有很多爲人民服務的人,他們用烈火燃燒着自己,給人民帶來了溫暖。

我與美德有約。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溫暖吧!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7

有位名人曾說過:“財富是美德的包袱。”剛看到這句話時,我就想不明白“人的美德與財富又有什麼關係呢?又怎麼會成爲包袱?”後來,隨着年齡增長,我終於明白:原來美德自在人心,財富則是對人心的一種考驗。

在我家附近有間很小的小賣部,生意並不紅火,因爲老闆是一對年近八旬的老爺爺、老奶奶,小賣部銷量不大,他們總要好幾個月才能重新進貨,也正因爲很少人買,有時東西都過期了,可儘管如此惡性循環,他們還是堂堂正正地做生意,幾十年如一日,從不做手腳,也從不偷偷擡價,同樣一件東西,往往寧願少掙點也比別人賣得便宜些,久而久之,知情者多了,還是有人光顧的,以致於開了將近十幾二十年了還繼續開着。

有一天早上,我去上學時,路過小店,發現老爺站在路口東張西望的,我以爲是在等什麼人,可奇怪的是,放學回去時,老爺爺依然還在那兒,我納悶了!下午上學時,他居然還在,我實在忍不住了:“老爺爺,您在找什麼嗎?”老爺爺伸出手來,只見他手心裏有一元六角:“早上有人來買雞蛋,忘找錢了。”“就爲這?”“是啊,我等等看,那個人好像常經過這裏……”

“這老爺爺不是傻暈了吧!”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回到家後,我才醒悟過來,原來老爺爺並不是傻,而是一種美德,一種永不過時的雷鋒精神!多樸實的想法呀:“該你的心安理得地拿,不該你的一分也不要!”

這不也正與春秋戰國時期管仲所說的“道德當身,不以物惑”同一種道理嗎?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8

“美德”這個詞我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班會課上,我們常聽到老師講“我們要做一個有美德的好少年”等等。美德這個詞代表着一個人的品德,只有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美德”往往會在一些小事中顯現出來,比如說助人爲樂是一種美德,無私奉獻是一種美德,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在我的身上就發生過一件這樣的事。那次,我拿了一點零花錢到超市去買本子,我左挑右選終於選中了兩本比較好看的本子,我數了數錢,由於我的粗心大意,將兩個五角硬幣看成了兩個一元硬幣,我渾然不知的數了下去,心想:錢夠了,還多出幾元錢來。於是我拿着本子到收銀臺結賬去了,我那時還不知道自己數錯了錢,其實還少錢呢!直到結賬時我才知道我少錢,我那時一臉尷尬,很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過了一會,我反應了過來,腦子裏沒多想就準備將一本本子退回去,但這時,一位叔叔突然給了我五元錢說:“小朋友你拿去吧!”聽了這話我心裏很感動,因爲這是我第一次被陌生人幫助,既出於本能又出於感動,我急忙將錢還給了那位叔叔。說實話,我當時根本沒有考慮這位叔叔是不是壞人,我也不用考慮這位叔叔到底是不是壞人,因爲他的品行,他的動作和語言,足以讓每一個人相信他是當今社會的“活雷鋒”。

一個和我素不相識的叔叔用錢幫助了我,雖然這5元錢不是什麼大數目,但是這五元錢中還夾雜着很多,助人爲樂的精神,當今世界的“活雷鋒”,一份溫暖,一份感動。這位叔叔正是美德最好的解釋,他將溫暖灑到你我他心中,他將助人爲樂的精神傳承了下去,他讓雷鋒精神永傳不朽。讓我們知道,美德是當今社會每個人都要遵守,養成,傳遞的“雷鋒精神”!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9

老師今天給我們講了‘江蘇省十大美德少年事蹟’我深受感動,我們身邊有許多的美德少年。

華靈,她被人稱爲愛心濃濃小義工。對慼墅堰、朝陽、永紅等敬老院的老人們來說,“少年義工”華靈是能讓他們開心不已的“小妮子”。汶川地震後,她帶頭捐出自己所有的壓歲錢,一年後,發動大家給汶川小朋友捐書;組織全校少先隊員進行“2010暖冬行動”。

邵帥,他被別人譽爲“獻髓救母小孝星”。爲挽救母親的生命,邵帥毅然捐獻骨髓,純淨的孝心和無比的勇氣感動了無數人。邵帥先後榮獲中國十大孝子、中國孝老愛親好人、江蘇省十大教育人物、江蘇省孝老愛親道德模範。

張暢煊下決心做環保小衛士,源於科幻電影《後天》帶來的震撼。他率領隊友用環保材料設計的製作參加南通市“小巧手”比賽獲團體特等獎,之後參加省“金鑰匙”科學知識競賽又獲特等獎。去年10月,他應邀參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世界兒童環境會議”。會上,他和各國兒童代表交流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做法,充分展示了中國環保小衛士的風采。

陳穎琪,她有一個大紙箱用來放舊瓶舊罐,爲支援災區捐款。

居政,他家裏很貧窮,2010年獲得“蘇州市”少先隊形象代表。

施穎,她在全國美甲大賽獲銅獎得6萬元,其中三分之二給學校,其它用於她和妹妹今後生活。

儲勖,他多次被學校評爲三好學生。

管仲培,他和一位小姐姐扶起老人,送往附近醫院。被選入“江蘇好人榜”。我們身邊除了這十名同學,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人。我們自己也要樂於助人,讓愛充滿人間,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0

11月9日,我有幸在央視的 【《我們有1套》之“讓愛住我家”】的節目中看到了——邵帥和他的媽媽邵丹。由於已經出院尚未全愈的邵丹走起路來不甚穩健,邵帥攙扶着媽媽,倆人相攜相依步入節目現場的那一幕情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越發顯得帥氣的邵帥,他的那張熟悉的笑臉依然是那樣的充滿陽光—— 仁孝,善良,自信,樂觀,堅強,上進。

因爲他的仁孝,讓我有了進一步瞭解的慾望:

這個原本應在學校度過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12歲的江蘇男孩邵帥卻要揹負起更多的責任。1歲時父母離異,12歲時母親邵丹身患白血病。爲了來京照看母親,邵帥選擇了休學,並決定爲她捐獻骨髓,但30多萬的手術費(還差20餘萬)卻幾乎將他壓垮。眼看邵丹病情惡化,2月22日,醫院決定,暫時先爲邵丹做骨髓移植。

“我一刻都不想離開母親。”22日,邵帥靜靜地等候在病房外。房間內,身患白血病的母親邵丹躺在艙內,因爲怕感染,母子兩人儘管相隔一牆,也不能相見。但每天,邵帥都堅持要和母親進行視頻會面。邵帥的姥姥說,孩子害怕或許在下一秒鐘,母親就會撒手人寰。

這個一直在單親家庭生活的孩子,有着同齡人所不多見的成熟與堅持。之前,邵帥爲了照顧母親,在當地教育局辦了休學,和姥姥一起來京。邵帥的姥姥說,孩子以前非常怕黑,而現在,孩子每天奔波在香山的暫住所與道培醫院之間,晚上十點多回家,路上再黑他也不怕。

此外,原本暈血的邵帥,在做出爲母親捐獻骨髓的決定後,每次抽血都十分鎮定。邵帥的姥姥說,爲了他媽媽,孩子改變了很多。“我只想和母親在一起,不管付出怎樣的代價。”邵帥說。

在沉重的壓力面前,小邵帥有着同齡孩子所沒有的成熟,心裏也有着難以言說的酸楚。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1

“江蘇省十大美德少年標兵”的評選已經落下帷幕,他們的事蹟令人潸然淚下。有一個11歲的少年照顧有病的媽媽6年了,不過這還不算太感動,令我最感動的人是一個陽光男孩,名叫邵帥:

邵帥一名普普通通的的六年級的男孩。上學時,媽媽不幸生病而至病重,醫生說,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才能痊癒,骨髓移植手術需要與病人的骨髓相吻合才能進行移植手術。因爲現在還沒有找到相吻合的的骨髓,所以只能等。可是邵帥媽媽的病情是等不到移植骨髓手術那一天的。邵帥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我和母親是親人,說不定我和母親的骨髓相符合。於是他便去找母親的主治大夫,大夫聽了他說的話,給他做了個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他與他母親的骨髓相吻合。邵帥聽了便要與母親做移植手術,但醫生告訴他,邵帥還太小,而且抽骨髓很疼,怕邵帥挺不過去。邵帥聽了,對醫生說,我不怕痛,無論如何都要抽他的骨髓來救治他母親。如果,他沒有救母親,母親死了,他會後悔一輩子的。醫生沒辦法,因爲現在也沒有合適的骨髓,只能用這個辦法了,畢竟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嘛!醫生抽了他的骨髓,救治他母親。手術後他母親漸漸康復了。他的這種行爲讓很多醫生佩服的五體投地。他也因爲這件事蹟入選了併成爲“江蘇省十大美德少年標兵”。

不光是邵帥,還有其他感人肺腑的事蹟。我們要學習邵帥的這種精神。孝順父母,雖然我們不能像邵帥那樣爲母親捐獻骨髓,但我們可以從生活中的小事情來孝順父母,讓父母少一點兒擔心,少一點兒牽掛,少一點兒操心,多一點兒懂事,多一點兒聽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多承擔些家務,少讓父母操心,父母就少一根白頭髮,只要你們孝順父母不讓他們操心,那他們就會青春永駐的。讓我們大家都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吧!

我們再次呼籲學習美德少年的精神吧!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2

每一朵花都記得要爲生命怒放,這是花朵與生命的約定。每一個人都記得要爲美德怒放,這是我們與美德的約定。

美,往往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美,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只在乎你是否有仔細體會。其實,美,就在身邊。在公園裏,看見五彩繽紛的花朵簇擁在一起時,你會不由自主地讚歎道:“這些花真美!”在街道旁,遇見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欣賞她:“她真美!”可是,這些美僅僅只是人或事物的外在美,真正的內在美通常在細小的事情中無聲地表現出來。

美德的內涵包括許多方面,而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那個小男孩身上散發出來的樂於助人、尊老愛幼的光芒。記得那年暑假,媽媽帶我一起去上海拜訪阿姨,我們站在長途公交站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車子,正當我們準備上車的時候,突然,一張大手擋在我們的面前,原來是一個身體強壯的叔叔。就在我十分氣憤的時候,他竟然還把一位年邁的老奶奶也給推下了車門,老奶奶無力地跌在了地上,而那位叔叔竟然視而不見!我簡直是氣憤到了極點,正當我準備“行俠仗義”的時候,媽媽攔住了我,提醒我不要惹事。於是,我只好憋着滿肚子的怨氣扶起了那位老奶奶。我們扶着她一起上了車後,替她找了一個舒適的座位,然後便坐了下來。

一路上,車子上充滿了歡聲笑語。可是,不久,剛剛上車的一位“富太太”打破了這種和諧。“死老婆子,快給我讓開!”一瞬間,老奶奶又被推在了地下。她疼得“啊啊”直叫。可是,滿車的大人竟然都視而不見!這時,我終於忍不住了,不顧媽媽的反對一下子站了起來。可還沒等我“開罵”,一個小男孩就跳了出來,扶起了那位老奶奶,並用稚嫩的語氣“教訓”了那位“富太太”。車上的人被小男孩的話驚醒了,都紛紛指責起了那位“富太太”。“富太太”只好道了歉,一到站便羞愧地下了車。歡聲笑語再次在公交車裏迴盪,大家都在讚揚那個小男孩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是啊,正如《奔跑的幸福》書上所說“也許只有奔跑,汪明慈的人生道路纔會越來越寬廣、越來越精彩”“他肩挑着一個家,行走在家裏家外”“趙喬喬的額頭上留下了手術的痕跡,但她驕傲地說:‘這是愛的痕跡’”……

也許,他們都只是一朵小花。起先,只是一個個小花苞;然後,在樂於助人、尊老愛幼、樂觀堅強這些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像笑容一般展開,一朵朵,一簇簇,美麗而芬芳……這,不正是我們所期待所需效仿的嗎?

美德就在我身邊。當一個對生活推動失去信心的人,看到了初升的太陽,聽到鳥兒的歌唱,又燃起了生活的勇氣;當失聰的孩子費盡力氣喊出了“媽媽”;當遭遇挫折的人,看見了在藍天上翱翔雄雄鷹……我感受到了,美德所唱出的歡快樂章。

讓我們都與美德有個美麗的約定吧!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3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需要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美德,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春秋時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人人都有美德,社會纔會和諧。在一件樸素的事情中,我發現了美德如寶石一般寶貴。

一次體育課上,我發現學校的操場很髒,決定進行一次“操場大會戰”!

下午放學後,我約上幾個夥伴帶着工具來到了操場上拼命地掃着,“嘿喲!嘿喲!”不一會兒,操場上就塵土飛揚,真像是一場無聲的戰鬥。我想,掃地太容易了,要不了十分鐘我們就可以大功告成。於是,我揮動掃把掃啊掃,大概剛掃完一平方的地面就碰到了一個難題:操場的瓷磚有不少凹下去的地方,活像專門挖的防空洞。那些瓜子殼,細小的紙屑都專選這些有利的地方安家落戶,弄得掃帚也掃不進去,瓜子殼、紙屑晃來晃去,好像在嘲笑我:“這裏是我們的安樂窩,你休想破壞我們的幸福生活。”我生氣不已,心想:誰幫我們學校鋪的地坪啊!這麼討厭,故意留一些凹凸不平的地方讓垃圾藏身!於是我一邊在心裏埋怨鋪瓷磚的人,一邊憤憤不平的繼續掃着。可是這太難掃了,那些瓜子殼躲在磚頭縫裏,始終不肯出來。我看“和平”無法解決問題,看來只能採用武力了。我試着用各種方式去對付這些頑固分子:一會兒把掃把豎過來掃,一會兒用掃把柄去敲,遇到強大的“攔路虎”,就乾脆用手摳。哈哈,一個個“敵人”乖乖繳械投降,看它們垂頭喪氣的耷拉着腦袋,我暗自得意。這時,一陣風吹來,剛剛被我“俘虜”的瓜子殼、紙屑插上風的翅膀逃跑了,有一個小紙屑還故意在我周圍盤旋呢。我氣憤極了,趁風休息的時候,大舉進攻,一鼓作氣,再次“俘虜”大批瓜子殼、紙屑。

天色漸漸暗了,我們快馬加鞭地掃着,終於完成了任務。回頭向掃過的操場一看,呵!瓜子殼、紙屑都回老家了,就連灰塵也不敢耀武揚威了。操場大會戰結束,我們雖然筋疲力盡,但是看着換上新裝的操場,一個個喜笑顏開,操場留下了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美德之事始於點滴,而不是隻做大事。我願常與美德有約,讓我們的世界處處充滿溫暖吧!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4

自從我的老師給我推薦了《美德少年故事》,我從中明白了一個深厚的道理,我發現書同主人公的美德是我們都不可缺少的,而這些,我們平常卻做不到,與書裏的人相比,我覺得我們非常渺小。

其中,讓我最深受感動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叫趙喬喬,她生下來時比常人都小,所以乳名“點點”,但忽然間,趙喬喬就像春天的竹筍,到十二歲時,眼看着就要到一米七五了,她這個高度在她的校園裏那是絕無僅有的。

但有一天,趙喬喬的媽媽開玩笑地說:“造物主讓你長那麼高,也許是想讓你替比你矮的人撐起一片天吧!”因爲媽媽這無意中說的一句話,在趙喬喬的心裏生根發芽。

趙喬喬與另外一個點點(一隻貓)的故事,使她的媽媽對女兒有了驚喜的“發現”。點點是老奶奶收養的貓,但因爲這隻貓沒有名字,所以趙喬喬慷慨地把自己的乳名送給了這隻流浪貓。但在老奶奶搬家時,這隻貓不知道跑哪去了,後來趙喬喬發現了它,並且收留了它。有一次,點點把趙喬喬的手沒注意給抓破了,害得趙喬喬打了狂犬疫苗。媽媽一怒之下,要把點點趕走,趙喬喬說如果我不小心犯了錯誤,你也會趕我走嗎?這隻貓是我的點點,所以我也不會讓它走。就因爲趙喬喬的這句話,媽媽就留下了點點。從這件事上,媽媽看到了趙喬喬有一顆善良的心。

有一次,趙喬喬的媽媽被一輛小汽車撞上了,小汽車司機趁四周無人一下子跑了,媽媽被送到了醫院,在醫院裏昏迷了一天後醒來了。媽媽在住院期間,趙喬喬每天幫媽媽洗臉梳頭,還幫媽媽洗腳,並且進行恢復按摩。

還有一次,媽媽送趙喬喬上學,在經過一條道路時,有幾個工人扛着廣告燈箱,趁車流稀少的間隙,他們匆匆地橫穿街道,這幾個人並沒有注意到趙喬喬和她的媽媽。開始,她們母女倆正在說話,當趙喬喬發現一個工人肩上的燈箱尾部正朝媽媽掃過來時,急忙用自己的手圈住了媽媽的脖子。

當媽媽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說趙喬喬時,只見燈箱在趙喬喬的額頭上狠颳了一下,尖銳的疼痛,使趙喬喬不得不叫喊一聲,媽媽看見了趙喬喬的傷口,臉刷地一下白了,原來,趙喬喬把媽媽的脖子圈起來時,是爲了保護自己的生命,所以才那樣。媽媽又哭又笑地問:“你怎麼不告訴我呀?”“我那時也沒反應過來,所以就只好這樣了”。媽媽聽後,眼淚嘩嘩地流。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讓我學到了許多美德,有孝敬長輩、感恩親人,帶領和影響周圍的人做個誠實守信、孝敬長輩的好少年;也有自立自強的堅強性格,做老師的好幫手。這些美德少年們的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我與美德有約徵文15

我最喜歡單一鳴樂於助人的精神和開朗的品格,她在家裏急着用錢時,卻把1000元錢捐給了一位名叫童小慧的女孩,這個女孩也是患和她一樣的病——白血病。雖然單一鳴病了,但她卻沒有折斷她的夢想,她想當醫生、做老師,想讓爺爺奶奶吃好穿好,想讓爸爸不在風裏來雨裏去,想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她想去做很多很多……她對生活充滿了感恩。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被單一鳴高尚的品德感動了。故事中的單一鳴樂於助人,活潑開朗,面對挫折永不言敗。她讓我學會了珍愛身邊人,珍惜眼前的幸福。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知道美德就在我身邊,我們也可以做一個美德少年。有一次我和表姐去外婆家,走到半路上,我發現路中間有一塊西瓜皮,上面一大羣蒼蠅在飛,還散發着一陣惡臭。我連忙捂住住鼻子,拉住姐姐的手想繞道而行。可表姐的表現卻讓我大跌眼鏡。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見她竟然用手撿起地上的西瓜皮,並把它扔進了路邊的垃圾桶裏。看着我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表姐笑笑說,“西瓜皮扔在馬路上,這裏來來往往的行人特別多,如果讓人踩着就不好了,很容易滑摔跤,而且扔在路中間,也影響市容。”我聽了表姐的一番話,對錶姐很是佩服,同時也對自己的行爲表示羞愧。

美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她就像涓涓細流,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奉獻一份愛心,她就能匯成愛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