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週記 > 關於語文週記四篇大綱

關於語文週記四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9W 次

時光匆匆,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相信大家在這一週裏收穫不少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週記。爲了讓您不再爲寫週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週記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語文週記四篇

語文週記 篇1

現在,我非常興奮,因爲下一節課是語文課,還有許多四年級的班主任來聽我們的課呢!

預備鈴一響,我們就進入教室坐好,老師們也陸陸續續地進入教室,打開聽課記錄本,準備記下路老師講得好的地方。

只聽上課鈴一響,路老師說:“上課!”班長馬上說:“起立!”大家一起說:“老-師-好!”路老師說:“同學們好!”班長又說:“請坐!”這一堂課就開始了。

路老師問我們:“今天我們講《尊嚴》這一課,誰知道逃難是什麼意思?”許多同學都舉起了手。路老師對一個同學說:“陸俊宇,你來回答。”陸俊宇說:“逃難就是一個地方發生了大災難,比如旱災,人們爲了活下去,逃到別的地方。”路老師說:“很好。那疲憊不堪是什麼意思?”一個同學說:“就是累的不能忍受的意思。”路老師又說:“很好!”聽課的老師們在記錄本上快速記下路老師講得好的地方,都很認真。有的老師還不時地點點頭。

陸老師又提出了許多問題,每次都有許多同學積極舉手回答,他們回答的都很好,得到了熱烈的掌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當路老師讓思考一下哈默爲什麼例外的時候,我想:哈默例外是因爲他有尊嚴。別人一見到食物,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就吃起來。而哈默堅持幹完活再吃。

又講了一會兒,下課鈴響了。我還意猶未盡,這真是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啊!希望下一堂語文課快點到來!

語文週記 篇2

星期天下午,教師和同學們在華潤萬家門前舉行了一次有趣的賣報紙活動。

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非常開心,而我和他們一樣。我和我班的同學首先在華潤萬家門口走來走去,不知道怎麼賣纔好。我走到一位叔叔身邊想問他買不買報紙,可是我卻害怕起來了,不知道怎樣開口。一會兒,我眼看那位叔叔就要走了,這時,我才鼓起勇氣,走過去問那位叔叔:“叔叔請問你要買一份報紙嗎?”我這次非常緊張,在我緊張的時候,這位叔叔說:“買,多少元一份呀?”我開心地對這位叔叔說:“只要一元錢。”這位叔叔從口袋裏取出一張紅色的一元遞給了我。當時,我非常興奮,因爲我終於賣出了一份報紙。我衝到教師面前,把一元錢遞給教師,教師從手中又拿出一份報紙給我。我拿着教師給我的那份報紙,再次衝去人羣中,繼續賣報紙。我去問了一個老伯伯,他小聲地對我說:“不買。”我又去問一位叔叔,他用幽默的語言對我說:“我不認識字。”我的信心被擊垮了,我開始想放棄了,可是我突然想起國家隊馬琳是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才這麼強的,他能堅持到最後,爲什麼我不能呢?我恢復了信心,向一位女士走去,我說:“請問你要買一份報紙嗎?”她地我說:“好,多少錢一份呀?”“一元一份。”我對她說。哦!我賣完報紙了。最後,教師和我們一起拍照留念。

今天我非常開心,我懂得了做人應該勇往直前,不應該退縮。

語文週記 篇3

  一、 課改應以讚許的目光、語言,以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爲前提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本性之一是渴望受到誇獎和讚美。讚許具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不容忽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斯雷耳指出:“讚許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開花生長。但是我們大多數的人,只是善於躲避別人的冷言冷語。而我們自己吝嗇於把讚許的溫暖陽光給予別人。”所以,教師首先要經常善於發現並肯定每個孩子身上不斷閃耀着的亮光,即使它很微弱,相信在你的感召下,也會逐漸變得更加強烈而熾熱。

新型的課堂應關注老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這兩種關係的處理,走出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走進課堂.課堂不應以教師的“教”爲主,也不應以好學生的“說”爲重,而是全班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畫龍點睛的教學相長

1.“嚴肅”並不是老師的代名詞。教師課前送學生一個微笑,消除學生心理障礙;“講臺”也不是老師的主陣地。走進學生中,穿梭於課桌間,纔是課堂最美的佈局。首先,教師要擺脫教參的“枷鎖”束縛,不再做教參的奴隸,“把書上的話和作者的話向學生宣讀”,也要轉爲引導學生通過學教材內容而獲得學習方法,注重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感受美、欣賞美的情趣。同時,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允許學生充分說出自己的感受,與學生共同探討,平等交流,一起爭鳴,使語文課堂不再有

權威,不再有條條框框,讓師生的情感、態度、認識真正地走進課堂。如此一來,定會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2.如何在課堂中既要體現全員參與,又要把握好時間問題,小組合作無疑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之前,小組應選好中心發言人(可每次調換),在小組討論過程中,中心發言人應認真聽取組員意見,然後歸納總結,反饋給老師和同學,使課堂“形散而神不散”,形成熱烈的學習氛圍。

3.教師課間和學生做遊戲、談心,拉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並且讓學生以課堂學習小組的形式經行遊戲比賽,增進組員之間的團結力和協調性,爲課堂發言做好鋪墊。

  二、課改應以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爲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爲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有力地應對上級考試,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對掌握基礎知識的講讀課的研究中。其實,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是語文課改的目標所在。

閱讀課尤其是課前預習,給學生創建了自主學習的良好平臺,它完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的自主閱讀就會顯得十分渺茫,無從下手。所以,明確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步驟是學生自學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步:讀準字音。

課文是由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漢字組成的。在閱讀中,學生通常爲了顧及對主要內容的瞭解,遇到不認識或不確定讀音的字不去查字典,不研究,只是囫圇吞棗。這樣,不僅基礎知識掌握不紮實,就文章內容而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初讀課文時,教師必須讓學生一字一句的讀,要真正做到擲地有聲、頓挫抑揚。如此一來,學生既積累了知識,又養成了認真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步:讀通句子。

讀通句子是理解課文內容的核心環節,但其關鍵在於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在許多課文中,一些關鍵詞對文章中心的揭示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五年級的《學會看病》一文中有這樣一句“時間艱澀地流動着,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其中,“艱澀”表示時間過得很慢,母親(作者)內心承受着痛苦的煎熬;“忐忑不安”是指母親(作者)心裏十分慌亂,害怕兒子發生意外。詞語解釋了,句意自然就清楚了,文章所揭示和讚揚的“母愛”主題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

一般,理解文中詞語的方法有:(1)查字典;(2)換詞理解;(3)聯繫上下文,就語境反覆品讀、琢磨。

第三步:讀出感悟。

在上述兩遍讀文中,學生已瞭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基本體會到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帶着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去讀,然後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畫出來,再反覆朗讀,最後將體會到

的感受真實地寫在句子的旁邊。這樣,便使學生做到了由被動閱讀到主動體驗的情感角色轉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步:讀出有價值的問題。

讀懂文章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但就大語文的精神而言,在教學中還必須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獨到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所以在學生自己學文的時候,除了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理解的知識之外,還應該結合文章中心或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不懂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文中,學生就“母親大聲說:‘我很高興他愛看閒書’”提出質疑:“題目中說是‘慈母’,但她爲什麼要大聲說話,是不是生氣了?”這個問題就提得很有價值,因爲“大聲”一詞既反映出了母親工作環境的惡劣,又表現出了她因兒子愛讀書而內心無比自豪的情感。所以,學生在提問的同時其語文理解能力又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訓練和昇華。

所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讓學生清楚先幹什麼,再幹什麼,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長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模式,養成一種習慣,也就爲學習找到了鑰匙,插上了翅膀。

  三、課改應以巧妙、合理的教學思路設計爲關鍵

課堂上,教師如何做到心中有“術”,並能對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神來之筆,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思路的設計是授課成功的關鍵。只有巧妙的構思,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才能化繁爲簡,化難爲易。例如,《自然之道》一課篇幅冗長,內容深刻,如果串講起來既費時又不透徹,於是,我從課文的中心入手,先讓學生通過讀文找到令自己揪心而又痛心的片段和情景,他們很自然的勾出“一隻鳥遇難和數十隻鳥遇難”的語句,然後再請學生思考這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繫,前因後果,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另外,在《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中,我採用了分散。鋪墊。兩種策略。因爲是閱讀課,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喜歡的知識點,然後再相機引導彙報交流,這樣就提高了興趣也分散了難點。課文的重點在於怎樣二字也就是變化的原因,所以,我在惡劣的現狀方面下功夫,探索原因的慾望便油然而生。

語文週記 篇4

時光匆匆,歲月無痕。不知不覺間,從教已有十幾個春秋;不知不覺間,在語文教學的講臺上,一站就是十幾年。我摯愛我的事業,我熱愛我的專業。總感覺做老師的收穫,是“春種一粒籽,秋收萬棵粟”;總感覺做語文老師的味道,就像窖藏的老酒,愈久愈醇香收穫是醇美的,但醇美的背後也許是迷醉。迷醉了就會少幾分清醒 十幾年前,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我就有幸在市語文評優課活動中獲獎。那時候,對語文教學的新奇和熱愛是我孜孜不倦研讀教材教法的十足動力。記得有一次從別人手裏借來一本板書設計,愛不釋手。但無處可買又無法據爲己有,就在假期裏趴在牀上整整忙活了三天,圖文並茂的竟抄了將近100頁!後來,這本手抄版的板書設計在案頭陪了我好多年。那時候,備一節課捨得花費許多心血,講一節課願意聽取很多意見.記得有一次講公開課《蘇州園林》,事先已經精心準備了好幾天,一堂課下來自我感覺良好,但還是捧着本子挨個兒向各位聽課老師虛心討教,一圈下來居然又記了四十多條意見!而今再想想那時候的收穫,真是日進斗金啊!

但不知從何時起,隨着年齡的增長,理性多了,熱情少了;經驗多了,創新少了。總感覺自己對教材內容已成竹於胸,總認爲駕馭課堂已輕車熟路.殊不知事物的發展規律有時是會發生逆轉的,多次的教訓經過總結的確會變成寶貴的經驗,但如果把多年的經驗奉爲經典而一味因循守舊,這也許又會成爲新的教訓,成爲超越自我時無法逾越的障礙,也會成爲新時期語文教學發展的瓶頸.實踐證明,固步自封的結局只能是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