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課件中心 > 高一課件 > 高一地理第二單元課件

高一地理第二單元課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高一地理第二單元課件

使學生了解內外力作用的差異;地質構造的基本形態;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流水及其形成的地貌;風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地殼運動和變化的觀點,逐步樹立物質運動的觀點,並以此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1、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外力作用與地貌 2、地質構造的判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方法】

1、問題引導法、討論法、指導學生自學法。

2、地理讀圖啓發式教學法

  【教具準備】採用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通過中國的地形圖說說我國主要有哪些地表,說明了全球地表形態具有什麼特徵?是怎樣形成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變化

一、 地質作用

方法:讓學生讀圖,比較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表現形式和對地表的影響有什麼不同?

1.定義: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髮生變化的作用 2

(教師總結)地殼及其表面形態的變化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且內力起主導作用。 (承轉)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既然地殼處在不斷運動之中,那麼必然會在地殼的岩層中留下一些痕

跡。

二、內力作用的“足跡”――地質構造 方法:

①展示某一褶皺剖面圖說說岩層的特點?②通過動畫演示分析,說說背斜、向斜形成的原因、岩層形態、地形的形態。

1.地質構造的概念:地殼運動引起的岩層永久性變形變位

2

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讀圖進行分析地質構造的地理意義,並說明原因? 3.意義:在找礦、找水、工程建設方面具有指導意義 (1)在尋找自然資源方面:

背斜是良好的 的構造,在向斜構造盆地中易找到 殼活躍和板塊沿斷層面產生明顯的錯動、位移,因此 資源豐富。 (2)在工程建設方面:

,在斷層處由於地

隧道、水庫建設應儘量避開 。

(教師歸納)褶皺是內力作用(地殼運動)的產物,有些地區,褶皺形成後又會經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

最終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狀況。研究地質構造的意義可概括爲:背斜找油、向斜找水、隧道水庫避開斷層。

三、外力作用的表現 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展示說說各種地貌形成地區和形成的原因。

1.主要表面的形式: 、 、 、 、 、 、

(教師)小結、歸納:地貌的形成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外,人類活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改造地表形態。

2本節課小結:

從以上可以學到地表中的各種形態是由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內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則把高山削低,平地填平,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同時,人類活動也對地理環境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我們一定要認識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方能趨利避害,使地表形態的改變向着有利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方向發展。

【教學重、難點】

三、內、外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1、 比較內、外力作用

2、 內力作用的“足跡” (1)地質構造的概念

(2)地質構造的基本形態:背斜和向斜 (3)研究地質的意義 3、外力作用的表現

(1)動力來源及主要表現形式 (2)流水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3)風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4)人類活動對地貌的影響

  【練習】

1.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於:

A.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的熱能 B.地球本身的重力能

C.地球外部,主要是天體引起造成的 D.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輻射能

2.下列屬於外力作用的是:

A.岩漿活動 B.變質作用 C.沉積作用 D.地殼運動

3.下列地貌中,屬於因斷層作用而形成的是:

A.東非大裂谷、泰山、山麓沖積扇 B、汾河谷地、廬山、華山 C、渭河平原、大別山、華山

D、山麓沖積扇、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

4.下列屬於風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瀑布 B.峽谷 C.沙丘 D.梯田

5.下列各組地理現象屬於地質構造的是:

A.火山和地震 B.斷層和滑坡C.山崩和泥石流 D.褶皺和斷層

讀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圖,據圖判斷6-7題。

6.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運 B.海浪沉積 C.流水沉積 D.冰川作用

7.下列地貌中,與該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黃土高原的溝壑 B.東非大裂谷 C.渭河平原 D.沙丘 8.將下列地理事物與其形成原因連線

A、阿爾卑斯山 ①斷層

B、東非大裂谷 ②流水沉積作用 C、長江三角洲 ③流水侵蝕作用 D、長江三峽 ④褶皺隆起 E、風力沉積作用 ⑤風力沉積作用 9.讀右圖,回答:

(1)圖中甲、乙、丙三處的地質構造分別爲:

甲 乙 丙

(2)圖中甲、丙兩處的地貌分別是什麼,其形成的原因呢?

甲 乙 (3)若該地富含石油、天然氣,應在 處開採最合適;其中 建設大型工程。

(4)渭河平原在地質構造上與圖中字母 相同。

[高一地理第二單元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