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應屆畢業如何識別求職陷阱

應屆畢業如何識別求職陷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3W 次

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95萬,我市高校畢業生預計在21萬餘人。現在畢業季將至,大學生們即將走出校園走進職場,但初入社會的他們涉世未深,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容易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求職陷阱,讓人猝不及防。對缺乏社會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如何識別求職陷阱,應該是他們踏入社會的“第一堂課”。

應屆畢業如何識別求職陷阱

案例:大學生遭遇“黑中介”被騙

小張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從大四下學期開始,他就開始找工作,求職幾次都不太順利,4月初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條招聘中介的廣告。該公司稱,上萬名大學生經他們介紹,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裏面還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他隨即加了工作人員的QQ,工作人員稱,他們公司的資源多,人脈廣,通過他們找工作的大學生,90%都順利就業,平均工資在5000元以上。不過要先收取1000元的中介費,找到工作了再收1000元。

當時求職心切,小張立即給對方轉了1000元。隨後,工作人員給他發了一些公司的資料給他,稱都是他們合作的單位,但入職需要考試,他們有內部的複習資料,500元一份,只要有這份資料在手,考試就沒問題。小張立即支付了500元,買來了這份“內部資料”,工作人員讓他先複習一星期,等考試通知。誰知等小袁再次聯繫工作人員時,發現電話、QQ都找不到人,對方徹底失聯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專家:五大求職陷阱要注意

昨日,專家表示,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剛剛接觸社會,之前又沒有經驗,在求職的道路上,很容易遇到一些求職陷阱。一般來說,最普遍的是以下這五種求職陷阱,求職者要引起注意:

 1、你被公司錄用了 但有些費用麻煩先交一交

在經歷“重重關卡”後,你很“幸運”的被公司錄用了。但卻以崗前培訓爲藉口,收取各種費用,培訓費、資料費、信息費等。繳了錢之後,卻被告知條件不符,崗位已滿,不予錄用。所以如果對方要你繳費培訓,你就要小心了。

支招:現在這種騙術比較普遍,求職者要記住,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爲都屬於非法行爲。招聘單位培訓本單位職工也不準收取培訓費。所以一旦對方喊你繳這個錢,繳那個錢,你就要長點心了。

  2、自稱“人脈廣”、“關係硬” 找工作分分鐘的事

如今,社會上有很多所謂的招聘中介公司,這些公司五花八門,一般都宣稱自己人脈廣,關係硬。可以爲求職者找到心儀的工作,等你高高興興,心甘情願繳了中介費,才發現找不到人了。

支招:要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不可能好事都讓你遇到。這些中介往往就是利用求職者的這種心理行騙,所以遇到自稱有關係,可以介紹好工作的中介,就要引起重視,不要輕易繳什麼中介費。

 3、高薪聘請銷售總監 其實就是招業務員

這些公司打出很誘人的招聘職位,比如“市場總監”、“銷售總監”,結果去了才發現,其實招的就是業務員。

支招:一些公司會在招聘信息上大做文章,什麼零經驗,高薪金,特意將職位誇大,聽上去特別誘人。所以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問清楚自己應聘的職位的具體內容,工作細節,不要只看表面。

 4、先試用一段時間 表現好轉正了工資會翻倍

有些企業在招聘時,不明確告知求職者試用期多久,然後就開始試用,試用期工資可能沒有底薪,或者底薪很低,公司會給你畫一個餅,承諾轉正後工資會翻倍之類的。但過幾個月後,公司便以不合適等理由炒魷魚。

支招:試用期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爲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爲勞動合同期限。

5、我們需要了解你的業務能力 先做幾個方案看看

有些公司爲了節約成本,大規模招聘人才,等到了面試的時候就看你寫方案、想創意點子,當你費心費力把方案交上去後,公司告知你不合適這個職位。以此方式免費獲取求職者的方案和創意。

求職者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事先要和公司談好,自己做的文案或創意的勞動版權問題,聲明自己的文案或創意,公司不得擅自拿來用。

防範:這些方式避免求職陷阱

 如何規避求職陷阱呢?昨日,專家提出了幾點建議:

1、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求職渠道,同學或是熟人介紹的公司也需要進行事先了解;

2、對每個面試的公司和崗位都要事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了解,看應聘單位是否有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註冊時間是否有效,也可在面試時觀察公司的工作環境、公司面試是否正規等;

3、在簽訂就業協議或是勞動合同時,一定要仔細閱讀內容之後,再簽字。

4、最重要的是,應屆生要加強自身的防範意識,尤其是在工作之前就提及交費、貸款時,一定要謹慎。當一旦察覺自己可能遭遇“陷阱”之後,可以向身邊有經驗的人或相關部門諮詢和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