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大學勵志 > 我們應該如何讀大學

我們應該如何讀大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讀大學有沒有用呢?在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大家爲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是聽說過、見過或是正在經歷/經歷過身邊的某某讀了大學沒有用的例子,或是自己正在讀大學,感覺沒學到什麼,好像也學不到什麼。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讀大學呢?

我們應該如何讀大學

爲什麼有人覺得讀大學沒有用

1.不甘心

是不是總覺得不甘心?一直在後悔如果高考時沒有失誤的話,現在應該在哪裏哪裏了…

2.不喜歡

不喜歡現在所讀的專業,覺得反正以後也不打算做這個相關專業的工作。

3.好無聊

感覺大學生活,好像除了上一些課,時間那麼多,不是睡覺、玩,就是玩遊戲、刷電視劇,好像真的沒有其他事情可幹,覺得好無聊。

4.好迷茫

不知道以後要幹嘛,迷茫ing,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和目標,現在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或是努力了圖個啥。這樣,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當你畢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不是你上了大學,而是你被大學上了!

大學到底要怎麼讀纔有用呢?

1.構建知識體系

相信你的自由時間很多,沒事少睡點覺,少玩點遊戲、少看點劇,多點時間去圖書館,你說你不知道要看什麼書時候,選擇你喜歡的先看。在喜歡閱讀的書本里去找拓展閱讀範圍,如果想要爲以後職業做點準備,可以選擇一些商業、經管書籍,會幫助你提前瞭解一些商業的規則,爲以後工作做一些準備。

每個大學最有價值地方就是圖書館了,簡直就是一座挖不完的寶藏。就看你能挖掘多少了。

我記得以前圖書館3個地方最繁華:

自習室:這個自然不用說(考研、複習、撩妹的…)

小說借閱室:裏面的書本基本都是破的,因爲大家都會借閱,有的人甚至直接席地而坐,在裏面看完一本又一本,樂此不疲;

雜誌報刊閱覽室:我個人最喜歡了,因爲每天都有報紙更新、每月有雜誌更新,你說現在網上不是都有嗎?先別急,你先去看一段時間再說體驗。

在閱讀的時候,不要漫無目的地看,給自己定一些小小的目標,比如:寫寫書評,去豆瓣、簡書、微博、微信公衆號等平臺發佈出來;多閱讀一些這一主題相的書本,多看一些,深入研究一些,總結去實踐實踐,精通一個領域。

通過主題閱讀,深入精專一個領域的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系統。再把所輸入的知識應用於實踐,一定要去親身實踐,特別是一些方法論,沒有經過實踐,你就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自己能有多大能耐。

輸入,請記得一定要輸出。可以和同學分享分享,你說他們不愛聽,那就把你想要分享的寫出來,發佈在各個平臺,網絡上從來就不缺人,只要你的內容質量不錯,一定會有喜歡的人。

請記住:寫作是最高級也是最高效的社交形式,你只管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儘管發出來,別人就自然知道你想什麼了,總有人會和你溝通交流想法的,比如我寫下這篇文章就是在和大家交流。

不要以自己不會寫,文筆不好爲藉口,沒有人天生就會寫,也沒有誰的文筆是一天練成的。記住:一定不要等到成爲高手了再上路,高手都是走在成爲高手的路上。

當然了,千萬不要以爲自己有了更多的知識就有更多的交換價值。知識其實是不值錢的,你懂再多,能多過百度嗎?所以,在構建知識體系時,更要把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某一具體技能,只要技能纔有交換價值。

2.學會獨立思考

在構建知識體系時,一定要練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思辨能力,多思考,這些書裏所寫的方法,當時的環境如何?有什麼資源支持?有哪些阻礙?現在的是時代環境又是如何的?自己有什麼能力、資源,適用自己嗎?等等,多提出一些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不要輕易相信還沒經過驗證的信息,比如,那種不轉就怎麼的一些虛假信息、謠言,或是那種什麼未經過自己驗證的尋人啓事等等,在轉發之前請思考一下,至少要驗證一下是否是真的,而不是一味盲從,大家轉我也轉,不轉是不是就OUT了。所以,要學會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定見。

3.發展培養興趣愛好

我們從小到大,對興趣的培養缺失了太多必要的探索。也許,從小愛畫畫,但是因爲小升初考試就被迫停止,後來要中考、高考,就從來再也沒有拿起過畫筆了;其他的很多興趣愛好也是這樣被我們拋棄了的。

現在好了,機會來了,你總說你沒有興趣愛好,想想小時候唄,對什麼感興趣,現在還想不想再撿回來,培養培養呢?

但請一定注意:

不要做裝備黨,向家裏要錢添了大堆所謂的專業裝備,總想着要專業一點,然後就只是發個微博、朋友圈,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從自己身邊開始,能做什麼就先做什麼,比如:畫畫,一張紙+一隻筆就能完成了;跑步,一雙跑鞋就能搞定了;看書,去圖書館吧,有大把書籍…

你說這些都是一個人的,是的,沒錯,先選擇一個人能完成的,不容易因爲說找不伴、沒人陪我玩之類的理由而偷懶。

你說你想要玩吉它,暫時還買不起,沒關係,可以去和吉它店老闆談談交換,幫你做一些事情,然後每天給你談多久吉它。這樣你也可以提前體驗到,交換出來的價值。

所以,儘量選擇簡單的,無需太多太貴的裝備,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兩個好處:一是你能在裝備上付出最小成本;二是你還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萬一(基本上是)還是3天熱度呢?不至於支付太多的成本,最後又是一副糾結臉。

4.建立社交圈子

有兩個方向:

一是:學校里社交圈子,比如興趣社團、協會組織,甚至是高校之間的聯盟組織也是選擇的對象;另外,像各種比賽、競賽也是很好的一種建立社交、建立人脈的方法。你說你去參加個比賽,可以認識主辦方人員,又可以認識那些優秀的選手,還能和老師建立關係,如果得個什麼獎,校的其他同學都認識你了,“網紅”分分鐘的事。

二是:學校外的社交圈子,比如各種興趣組織,學習成長的社羣,加加加,但是也不用加太多,按自己的興趣來。

就像我在《如何打造個人品牌》文章裏提到的,最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圈子你能提供什麼價值。比如,我是學生,雖然能力差點,但是有的是時間,願意花更多的時間來積極主動、負責地付出,爲組織提供價值,相信很多圈子也是非常樂意教你一些技能。

建立圈子,認識更多的人,你能瞭解更多的人和事,看看別人在學校是怎麼過的;還能提前瞭解不同職業,學習掌握一些職場技能,搞不好還能遇到伯樂。

5.探索職業可能性

提前接觸職場,找時間、找機會多去兼職、實習或是校園裏“創業”,只有多體驗、多嘗試才能知道未來想要做什麼?才能更好地看到更多可能性。

學校的裏的試錯成本和機會成本是最低的。不要說等畢業再說,你身邊應該不少同學或是朋友,畢業出來再說的,可能要花上太多倍的時間、精力等成本才能找到自己相對合適或是喜歡的職業,只是有太多人還未找到方向,還在探索。所付出的代價可要比學校多N倍。

學校的時候就進行多樣職業的探索,所花費的機會成本是最小的,最壞最壞的結果就是白乾嘛,只有提前出去職場看了,纔會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技能可以交換,能換回多少價值,找到差距,回來趕緊補補吧~

所以不要再以爲讀大學沒有用,是因爲你沒用好這個機會;也不要糾結大學要怎麼讀纔有用,這麼多事等着你做,快去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