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關於家庭教育的勵志文章精選大綱

關於家庭教育的勵志文章精選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導語: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下面是關於家庭教育的勵志文章,歡迎欣賞。

關於家庭教育的勵志文章精選

  篇一:對孩子的愛,無條件,有原則

面對外界的指責,夢鴿說,“兒子是忠厚孩子,錯的是社會環境”。

人是多面的,一個人在家人、朋友、陌生人的眼中,往往會展現不同的一面,加起來,才疊構成一個相對接近於真實的人。所以,對於一個不相識的人,更難以依靠媒體或者父母的描述,去進行判斷。之所以關心夢鴿的兒子,是因爲他涉嫌犯罪,而這個時候,大家關心的是證據,其他的,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對我們這些外人來說,毫無關係。

至於社會環境,很遺憾,確實不理想。我不知道別人看法如何,但是自己爲人母,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擔心,擔心有壞人會傷害自己的孩子,或者把孩子帶上邪路。也因爲這樣,更明白爲人父母責任重大,戰戰兢兢。因爲要儘可能爲孩子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應對這個複雜社會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要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一定不可以做的,有些話是不能夠說的,有些人,要儘量地遠離。

在Facebook上看到香港的朋友們在分享一封信:一個家長對另外一名家長的投訴,起因是這位家長髮現,在這些學齡前的孩子一起遊戲時,其中一個孩子特別霸道,不單單把玩具全部歸爲己有,而且打那些想要和他分享玩具的同齡人。而最讓這名家長擔憂和不滿意的地方在於,當這一切發生時,那個孩子的家長就坐在一邊,對孩子的作爲視而不見。這投訴信最後提醒那位家長:孩子如何成長,父母的教育很重要,也因爲這樣,雖然和自己不相關,還是覺得應該寫這封信。

小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社會環境當然重要,而這當中父母如何教養更重要,孩子的行爲舉止很多時候是父母的是非對錯觀念的同步反映。看到那些帶着孩子在公共場合和別人大聲吵架,甚至動手打人的父母,我會擔心,這樣的言傳身教,孩子未來會不會有同樣的暴力行爲傾向?學術調查結果就顯示,具有家庭暴力行爲和傾向的人,他們的父母大多也有家暴行爲。

也因爲這樣,當一個孩子出現行爲差錯的時候,是不是身爲父母的先要問問自己:有沒有教過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的行爲是不是有偏差,給孩子做了一個不好的榜樣?在孩子出現壞習慣或者不檢行爲的時候,有沒有及時提醒和制止?對待孩子,是不是毫無原則,而把這種無原則理所當然地認爲是父母無條件的愛?

同樣在Facebook上,美國的朋友分享了一封信:一位美國媽媽寫給兒子的信。在兒子選擇在Facebook上宣佈自己是同性戀之後,身爲父母,和兒子的朋友們同一時間知道了這個消息。那位美國媽媽的信很短,她告訴兒子,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不會因爲他的性取向而有任何改變。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最後的一句話:提醒兒子,收拾房間裏面的飲料罐頭和茶杯,不要等到螞蟻爬進去之後。因爲我看到的是一位無條件但有原則的媽媽。

無條件的愛,意味着當孩子犯了錯,別人都不喜歡他,或者不接受他的時候,他會知道,自己的父母不會拋棄自己,就算自己的孩子做的選擇,不是自己的心頭好,甚至不喜歡,但是隻要沒有犯錯,不涉及是非,依然給予孩子選擇的自由。而有原則,意味着不會對孩子犯的錯視而不見,甚至顛倒是非黑白,強詞奪理,或者利用手中的特權,爲的就是幫孩子推卸責任。而想深一層,這是因爲這些家長本身的固有思維,一旦發生問題,原因一定在外部,從來不反省自己。

  篇二:別比了 孩子不是被物化的獎盃

我好多年沒見到這位高中好友的父母了。上週當我跟他和他的妹妹及家人一起吃晚餐時,我看着他們,試着想起我上次看到他們是什麼時候。那一定是高中畢業典禮時,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見到他叔叔、他嬸嬸,以及他們的兩個小孩。他們的孩子跟我們大約相仿,很巧,兒子比我朋友小一歲,而女兒則比我朋友的妹妹小一歲,那天是他妹妹生日。

第一次談話是這樣開始的:

嬸嬸說:“生日快樂,恭喜!你幾個月後將從一所很好的大學畢業了。你和你哥都很會念書,真的很乖,讓你們父母都很驕傲。我們覺得奇怪爲什麼我們的孩子念不到一樣好的大學,然後找不到一個好工作。我們的兒子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家裏……”

他們的孩子低頭不語。我朋友的媽媽說:“哎呀,哪會。我家小孩在學校都很懶,總是在玩,在中學和高中成績也只是過得去而已。他們只是運氣好而已……”

每個在亞洲或者說臺灣環境長大的人都可以很容易想象,在那樣的晚餐上,兩家父母之間的對話會是怎樣的。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我們在臺灣收到成績單時。當我還在美國念小學時,我們第一次收到成績單時,老師不斷說:“當你們收到這學期的成績時,仔細看看,然後就收進揹包中。沒必要給學校裏面其他人看。你的成績是你的事、你的隱私,也不要去問其他人的成績,這是他們的努力、他們的成果,也不關你的事。你要尊重每個人的隱私和不同。”

她那天早上至少重複說了三次。但當我們在臺灣念初中或高中的時候呢?

不僅是把我們的'成績公開,他們往往還會貼在辦公室門口外面,讓整個學校和老師都能看到,讓他們比較和討論。

從詢問和比較某人的年齡、職業成就、現在薪水,到他們什麼時候結婚或幾時生小孩,亞洲社會喜歡比較每件事。

如果我們繼續這樣,這會沒完沒了。無論我們如何努力爲社會中每個新一代人做到公平,但總是會有些東西可以比較和嫉妒;其他人的幸福快樂、他們的笑容、其他人的夢想……

那天晚上,當我們結束晚餐準備要離開時我說:

“我們一定花了前半個小時來比較孩子的成就。諷刺的是,孩子自己沒說什麼,他們從來不會被問,永遠都是父母在說話,好像孩子就不過是被物化的獎盃。”

我的朋友嘆氣說道:“是的,自從我們念高中開始,每隔幾個月在家族聚會時這個場景就會重複一次。我和我妹在學校時念書認真到好像發瘋一樣。我總是想要偷偷對自己的堂兄弟說抱歉,因爲我們都是相同年紀,然後過去20年都一直像這樣被比較着。我很肯定許多中式家庭也一樣,這樣的事情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家庭緊張和對孩子的壓力。讓我們確保某天,當我們是父母時,我們知道不要把焦點放在這類議題。”

人生很短,讓我們依照正確的理由做出正確的決定,而不只是爲了面子,以及爲了他人的想法。

長遠來看,那樣我們可能都會更快樂一點兒。

就像我小學老師常說的:你的分數、學校、生涯目標、人生。那是你的事,跟別人無關。停止在意或問別人的成績。

  篇三:把原創的小孩變成了盜版

美國某名校考官說:“中國學生的最大問題就是,此學生和彼學生之間沒有差別。他們的SAT和託福成績往往都很好,但是申請材料一模一樣,特長都是鋼琴、跳舞、繪畫之類,毫無特色;論文更是寫得千人一面,觀點幼稚,表達平庸,顯示出他們想象力的貧乏和思維的格式化,像是同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機器人”。

一位負責留學諮詢的美國人,專門手把手教中國學生如何申請到常青藤名校,百發百中。他說:“哈佛每年會收到幾萬份學生申請,但是隻有極少數可以被錄取,被選中的往往不是成績最好的,而是最特別的。”他爲中國學生做留學諮詢,收費一年高達十幾萬元,主要是協助每個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獨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有的孩子關注慈善,那麼可以尋找一些有創意的慈善方式,逐漸成長爲“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歡寫作,那麼可以鼓勵他去辦一份中學生雜誌,邀請各個學校的學生投稿。他說:“你想從成千上萬份申請材料中脫穎而出,就得讓自己與衆不同。首先確定你喜歡什麼,然後專注於這件事,不管它多麼微不足道,在這個領域發揮你的特長,顯示獨特的自我。”

老實說,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並鼓勵他們在喜歡的領域不斷探索和深化,這本該是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該做的事,但是中國家長們通常做的不是讓自己的寶寶變得特別,而是變得跟別人一樣。別人家的孩子在學英語,我們也得學;別人家的孩子上鋼琴課,我們也不能落後。跟別人一樣,他們會更有安全感,因爲中國向來鼓勵大家要平庸、要合羣、要一致、要千篇一律。

我曾經擔任過幾次寶寶大賽的評委,老實說,海選階段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都難看而乏味。幾百個小孩,要麼背唐詩,並且統統都是“牀前明月光”;要麼走模特步,姿態表情一模一樣;要麼講故事,搖頭晃腦的幅度都差不多。

其實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興趣點和擅長之處,只是家長對興趣的理解非常狹隘,對他們而言,除了繪畫、音樂、跳舞等主流興趣愛好之外,其他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來擁有的多種可能性,統統被扼殺了。

有兩個小孩,小時候都對昆蟲感興趣,都喜歡《法布爾昆蟲記》,每天去小區院子裏玩。趴在地上觀察螞蟻,在草叢裏捉螞蚱,還把毛毛蟲帶回家研究——其中一個小孩被家長訓斥,每天只能在家認字、學算術、拉小提琴,幾年之後,順利成長爲一個眼神呆滯的枯燥小孩。而另一個小孩得到爸爸媽媽的鼎力支持,他們陪着小孩去各個昆蟲博物館,蒐集蝴蝶標本,給蜘蛛拍DV,現在這個小孩在班上組建了昆蟲興趣小組,每個月定期出一本昆蟲手冊,照片、文字、排版都自己負責,據說這個暑假,他們全家打算去臺灣的蝴蝶谷做詳細考察。

最近高考填志願,很多學生來問我:“我該報考什麼專業呢?”我說:“首先要考慮你喜歡什麼。”他們大多數都回答,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孩子無興趣、無特長,家長要負責,因爲他們錯過了孩子小時候的各種敏感期,沒有花心思去發現孩子天性中獨一無二的部分,沒有協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別之處,把孩子從特別變成平庸,家長只需要具備盲目、從衆、懶惰等幾種特性就可以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下來都是原創,慢慢地活成了盜版——而我們當家長的,往往一不小心,就做了盜版生產商。